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大学7位教师获2020年“科学探索奖”藏珠于渊

北京大学7位教师获2020年“科学探索奖”

9月25日,第二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苏勃(天文和地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朴世龙(天文和地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陈兴(化学新材料)、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黄芊芊(信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讲席教授谢涛(信息电子)、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研究员宋柏(前沿交叉)、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杨越(前沿交叉)等7位教师获奖。他们将与其他获奖者一起,每人在未来5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科学探索奖”是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公益性奖项。作为国内首个由互联网企业设立的科技公益项目,“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由马化腾携手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评选产生50位获奖人。奖项启动资金由腾讯基金会资助。北大的青年科学家们表示很荣幸能获得“科学探索奖”。黄芊芊是50位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仅30岁。对于获奖,她感到非常高兴:“它不仅是对我过去研究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未来进一步深入科学探索的莫大鼓舞。”宋柏则用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用蔡元培“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来表达自己的科研和育人初心,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表达对“科学探索奖”设立的肯定。陈兴发明了全新的聚糖化学标记方法与成像技术,解决了糖基化活体分析的技术难题。得知获奖的消息,他正心无旁骛,潜心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未来继续利用化学方法,研究糖基化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相关人类疾病中所发挥的功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科学探索无止境。和陈兴一样,黄芊芊正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实现面向物联网等应用场景的极低功耗电路及芯片。谢涛则希望把目前以人为主、机器为辅的协作式软件测试发展为以机器为主、人为辅的方式,并朝着最终能“无人”测试的目标逼近。宋柏创建了北京大学开放热学实验室以便于“不守成规、不畏权威”地探讨和分享任何有趣有用的冷热问题,洞悉机理并拓展极限;杨越正着力探索湍流结构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为相关重要工程技术进步提供理论支撑与应用模型。据“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透露,本次获奖人名单较去年更为多元化,其中女性获奖人增至5位、35岁及以下获奖人6位(最年轻获奖者仅30岁),港澳地区首次放开申请后,亦有3位科学家获奖。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体现出极高的“含金量”。50名获奖人中的48人拥有教授或同级职称,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的经历。“科学探索奖”的评审“英雄不问出处”,50名获奖人中既有国家级奖项的获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没有获得过其他知名奖项。2020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届时,50位获奖人将公开亮相,众多国内外科学家代表也将应邀出席,共同见证这一荣誉时刻。让我们来认识这几位北京大学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们:东苏勃东苏勃,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赴美留学,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天文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受美国宇航局首届卡尔萨根奖金资助,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自2013年秋回国后,为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微引力透镜、太阳系外行星和超新星等研究方向上均做出了原创性发现。朴世龙朴世龙,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围绕全球变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反馈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6篇Nature(4篇被Nature专文评述),15篇Nature子刊,5篇PNAS;成果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2017—2019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陈兴陈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员。获201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Okeanos-CAPA资深研究员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美国化学会David Gin New Investigator Award、国际糖复合物组织Young Glycoscientist Award等。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于化学糖生物学。黄芊芊黄芊芊,现任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半导体新器件技术及应用。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微电子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DM与VLSI上发表论文9篇(含一作6篇);已申请专利70余项,其中国际授权专利10余项、国内授权专利40余项,部分成果转移到中芯国际。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集成电路3~5纳米节点器件基础问题研究”应急管理项目、国家优青项目等。曾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等数十项奖励和荣誉。谢涛谢涛,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讲席教授,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副主任,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杰出科学家,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曾获NSFC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其延续资助、IEEE计算机协会软件工程技术委员会(TCSE)杰出服务奖,担任软件工程旗舰国际会议ICSE 2021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软件工程、系统软件、软件安全。宋柏宋柏,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研究员和副主任,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研究员,北京市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Co-PI,以及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宋柏于清华大学师从过增元院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师从Reddy和Meyhofer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并于麻省理工学院师从陈刚院士完成博士后工作。宋柏在热学领域学习研究近二十年,设计完成多个创新实验平台和微纳器件,攻克了若干长期公认的重大挑战。杨越杨越,2004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硕士学位,201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随后于普林斯顿大学与康奈尔大学作博士后研究。201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现任教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现任Science Bulletin、Science China -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Acta MechanicaSinica、力学进展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湍流、转捩、燃烧。

百日红

研究生导师带几十个学生,指导得过来吗?

欢迎点击关注!01 导读大学考研已经成为很多人高考之后的又一次大考,考研人数逐年上升。大家为什么考研?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为了将来找工作的时候能够增加点筹码,能够找个好工作。与高考不同,研究生报考之前一般是先选定专业方向,复试时必须要选定导师,研究生三年,导师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上学时,导师带研究生少的每届有两三个,三届加起来有六七个人;多的一届六七个、七八个,有的导师硕士博士加起来总共有三十多个。一起聚餐的时候,都要好几桌。这么多的学生,老师一个人能指导得过来吗?肯定不能啊!02 老师数量并不少为什么一个导师带这么多学生呢?是教师资源太紧张了吗?经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高考扩招,每年我国录取几百万的大学生。四年后,又有两三百万的本科毕业生参加考研。如此多的学生,需要配备大量的老师,包括软硬件设备。虽然高考扩招刚开始出现师资短缺情况,但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高校老师已经不再紧缺了。一代数学大师丘成桐就曾经对国内大学的师资力量与哈佛大学的师资力量进行过对比。北京大学数学系有100多名教授,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教授才20多名。前者是后者的4到5倍。学生方面,北京大学有1万多本科生,哈佛大学有6400多本科生。前者仅是后者的2-3倍。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看,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是明显强于国外的。可是为什么国内一个老师却要带这么多学生呢?03 导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都可以做,都能做得面面俱到。尤其是科研这种工作,费时、费力、费钱。要想在科研方面做出点名堂,必须要付出非常大的心血和时间。而且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闻一辈子。带的学生太多,肯定指导不过来。1、学校根据老师情况招生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老师情况招生。现在很多研究生导师,尤其是硕士,一届就会带七八个学生。不要说指导每个学生的论文和课题,就是每个学生的论文题目,如果想做得好,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老师之间学生分配失衡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是与年龄、职称挂钩的。比如,教授一般比副教授可以带更多的学生。虽然学校有许多老师,但是,很多年轻老师都没有带学生的资格,或者只能指导1个或者2个。小伙伴们,你们上学时导师带几个学生?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白菜

北京大学教授:“开车”像极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开车与人生》,是由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写的。“开车”像极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张教授开车外出的时候,居然在十字路口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然后两人一路互相炫耀车技,让张教授感受到开车的一些感悟,联想到自己女儿从不会开车到会开车,再到开车敢跟自己吵架的场景,由此又联想到最近网络上吵得火热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这个话题。在小孩子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时,是不能开车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都还远远达不到开车所需要的条件,这个时候他们只能坐在车后,学着父母或者教练开车。等到孩子年满18周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时,就要学车拿驾照,这个时候因为刚开始学车,技能还不够熟练,必须要有教练和父母在旁边加以指导,但是这个时候的方向盘已经掌握在孩子手上,教练和父母也只能是提供指导。等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熟练了开车的各种基本动作,要准备上路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和教练还在旁边指指点点,就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因为孩子已经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父母的建议就会变得累赘和多余,矛盾也会因此经常出现。那些到了年纪还不能独立开车的孩子,或者是到了年纪父母还不让孩子把握自己方向盘的家庭,迟早会出现很多家庭矛盾,发生啃老之类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那些通过激烈争吵把方向盘争夺过来、踢开父母和教练的孩子,最后都是自己开车闯世界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也是如此。在研究生刚刚从一个本科毕业生进入课题组的时候,导师应该尽可能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指导,比如提供论文的解析推导过程,给研究生一些新的想法,让研究生有足够的科研训练机会。等到研究生阅读的论文达到一定数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掌握了某个小研究方向的核心方法,这个时候,导师就应该放手让研究生自己去寻找课题。研究生毕业之后,不论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还是想从事其他非科研工作,导师都不应该再去插手管他们。偶尔在学术会议上见面,互相热情打个招呼和寒暄,都是不错的。如果导师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依然不依不饶地干涉研究生的课题或许研究方向,就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有的研究生可能就会不愿意自己思考新的研究方向,习惯了在导师的指导,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不思进取,最后只能啃老本,没有发展前景;有的研究生可能会在导师的继续指导下,获得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最后仍然摆脱不了是“某某牛人的高足”这样的江湖评价,无法建立真正属于研究生本人的江湖名片和声誉;还有的研究生可能会与导师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完全相反的意见,进而演化成矛盾,最后反目成仇,互相拆台,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条永远“赚钱”的路。遇到拥堵的路段,换一条道路行驶;累了就停下车休息一段时间,看看周围的风景;也不需要永远是开车最快那一个人;车坏了就找一家修车店好好维护一番,修好之后依然能够重新上路;遇到死胡同,就退出来或者寻求别人帮助。总之,不管是导师,还是研究生,都不可能一辈子互相纠缠不休,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指导方法或不伤害别人的那种生存方式,就是最好的结局。

柴生乎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经济学院召开

全球网中文频道11月9日北京讯(刘涛 赵亚宣) 11月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讨会暨校外导师聘任仪式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六楼东旭学术报告厅举办。出席此次活动的校方领导有: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副院长张辉、锁凌燕、张亚光、秦雪征等,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陈仪主持。全球网总编辑、京津冀融媒体传播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刘月好先生受邀出席了此次活动。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陈仪主持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陈仪主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致辞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教授宣读校外导师表彰决定向新聘、续聘校外导师颁发聘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讨会会议还进行了分组研讨。经济学院18级和19级学生和校外导师们畅谈了需求和心得体会,对今后就业方面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咨询,还对学校的导师队伍建设建言献策。刘月好(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师生交流会。自2014级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进行了研究生招生结构的优化调整,将学术型人才培养定位于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于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再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目前,经济学院共有金融、保险、税务、国际商务等四个专业硕士项目,学制均为两年。所有专业硕士的培养,皆采用校内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度,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怪兽狼

北京大学何进教授

何进,男,汉族,出生于1966.12,北京大学教授,微电子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室主任。人物经历:天津大学电子工程本科毕业,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和博士毕业,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CB))EECS访问学者然后研究员。 2005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起任职北京大学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室主任,2019年起任职湾区数字经济和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南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兼职研究员,日本广岛大学访问教授。深博联首任会长,少年中国“芯”工程总指挥兼首席科学家。 曾任半导体芯片厂台积电(松江),华微电子,深爱半导体,方正微电子等的技术顾问;国际知名EDA公司Agilient, Silvaco, Proplus等的技术合作者。国家科技奖和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和霍英东教师基金及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项目评审专家;中国高新区国际人才发展专项基金评审专家, 北京,江苏,广东和深圳科技评审专家,华微电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稳先微电子首席科学家。与国内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和微系统所,国外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奥本大学,日本广岛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和理工大学等有过多项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与深圳半导体和IC设计产业界,比如上市公司天马微电子,瑞声声学, 研详智能科技,华微电子等和非上市公司方正微电子,深爱半导体,超多维,海泰康微电子, 安派电子,芯成电子,电通集团,恩普医疗电子等,有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开发写作。曾先后出访和学术交流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以色列、希腊、荷兰、瑞典、新加坡、韩国、台湾、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院所,并作学术或技术邀请报告60多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器件技术,半导体芯片EDA技术和先进集成电路设计。先后参加或主持多个国家973和863项目, 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重点基金项目,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 国防预研项目, 部省产学研项目,深圳基础研究一般,重点和布局项目,重点实验室提升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深港创新圈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美国SRC项目等40多项, 且均出色完成课题任务。 在纳米CMOS器件物理和模型、新器件结构、工艺技术和电路设计、电路模型和TCAD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500多篇,被SCI收录近250余篇,EI收录250多篇,国际引用或下载超过一万余次。 其中,期刊论文250多篇(国际期刊英文论文270多篇), 国内外会议宣读论文300余篇, 包括国际学术会议上作60多次特邀报告。 指导出站博士后9人,在站博士后2人,毕业博士生6人,硕士生25人。主要贡献: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0多项, 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项和美国发明专利1项,6项专利正在与一些半导体制造公司和芯片设计公司进行co-license。 已获得中国软件著作权授权22项。出版中文著作3部, 出版英文专著六章节。 出版技术手册两部: BSIM4.3.0 MOSFET model, user’s Manual和Manual of BSIM5,Version 1.0.半导体器件,电路模拟和模型工程-ULTRA创立者。少年中国“芯”工程始创人和首席科学家。国际集成电路界工业标准CMOS模型BSIM4.3.0主要研发者,模型手册主要作者(BSIM4.3.0已经被国际半导体工业界广泛采用,促进了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国际集成电路界工业标准BSIM-FinFET主要研发者之一,被国际高端移动手机芯片设计广泛采用。 BSIM5首席研究者,模型手册第一作者(BSIM5 在2004年被CMC选为下一代工业标准芯片仿真模型的四个备选者之一,国际主流集成电路模拟系统均支持BSIM5的电路模拟)。 国际主要半导体公司IBM, INTEL, AMD等采用和验证的BSIMDG模型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有关该项工作的成果被发表在IEEE T-ED 上的综述文章(IEEE TED-54, pp.131-141, 2007)称为“何氏模型”,是全世界四个典型代表。在北京大学发展的ULTRA-SOI在2008年5月被CMC选为SOI集成电路技术下一代工业标准芯片仿真模型的四个备选者之一, 发展的ULTRA-FinFET在20012年5月被CMC选为FinFET集成电路技术下一代工业标准芯片仿真模型的两个备选者之一,成为中国微电子为数不多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提出纳米CMOS参数提取新技术,被发表在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 (MER-42, pp.583-596, 2002)上有关阈值电压的综述文章称为“何氏方法”,为近年来11种典型方法之一。 完成有世界水平的纳米CMOS器件完整表面势方程和解析解,研发了国际上有代表性的纳米MOSFET表面势模型。 在国际微电子学术界独创非传统CMOS器件及电路建模的载流子理论和方法,成功应用到场效应纳米器件中。 在微电子学术界和工程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享有国际声誉,领导的小组是目前纳米器件物理和电路模型研究最富活力的团队之一。入选2008-2009年度“Marquis Who's Who”名人录科学与技术分册。分别主办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届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发起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亚太创新论坛,筹划并实现2017年和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论坛,2017年和2018年硅谷对话粤港澳大湾区论坛等,与国家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联合筹办2018年和2019年北京, 南京, 青岛和深圳集成电路国际高峰论坛,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筹备和成立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博士专家联谊会并任首任会长。 相关成就和事迹曾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科学网,深圳特区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报道。主要奖励:(1) 2019年少年中国“芯”工程粤港澳大湾区IT创新大赛一等奖;(2) 2017年深圳市双创大赛电子行业团队组一等奖;(3) 2015年IEEE ASQED优秀论文奖;(4) 深圳市2014年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市一共5个自然科学奖):个人排名第一;(5) 深圳市2013年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市一共5个自然科学奖):个人排名第一;(6) 深圳市2009年科技创新奖(高校科研单位排名第一),个人排名第一;(7) 2005年12月被评为“第三批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8) 2002年 SCI论文收录电子学领域全国第一名;(9) 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 High speed CMOS/SOI circuit research, 2001( 张兴, 黄如, 何进, 于民, 等: 排名第3);(10) 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 Research of SOI new materials and new device, 2001(黄如, 张兴,于民, 何进等:排名第4);(11) 1999年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第一届江海杯“电子元件与材料”优秀论文二等奖。学术任职:国际期刊“ Recent patent in Engineering”和“Open nano science journal”编委员会成员;国际重要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n Devices,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Solid-Sate Electronics, IEE Circuits, Devices and Systems, IEEE Circuits & Devices Magazine, Physical B, Chinese Physics Letter等的文章评审人;国际研究项目"Nano-Device Modeling Initiative"主要成员;国际会议ISQED, ASQED, ICSICT, EDSSC的TPC和EDA评审委员会成员; 国内中国科学E,电子学报,半导体学报等的文章评审人;国内期刊“微纳技术”常务理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评审专家, 春辉计划“VLSI”技术专项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教育经历: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 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 本科生;1990年9月至1993年4月: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硕士生;1996年9月至1999年9月: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 博士生,导师陈星弼院士;1999年9月到2001年5月: 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博士后,合作者王阳元院士;2001年12月到2012年12月: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合作者胡正明院士。科研经历:2019年2月起到现在:进入湾区数字经济和科技研究院任职副院长,负责传感和芯片相关工作。2010年1月到现在:进入北京大学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任职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科研项目工作。2006年7月到2006年12月:以香港人才输入计划的方式到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陈文新教授小组合作研究, 集中在FinFET的物理研究和工艺优化上。2005年8月到现在: 以正教授身份在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建立纳太器件和电路研究小组从事纳米CMOS器件和电路CAD方面的工作,研究和发展纳米器件新模型和电路模拟工具和面向非传统CMOS的器件物理研究和新模型发展。2001年至2005年8月:以访问学者和研究员身份在美国BERKELEY加州大学EECS系与美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世界著名微电子学家胡正明教授合作,发展下一代的工业标准芯片仿真模型BSIM5和BSIM-FinFET。该研究得到美国SRC专项资金的资助. 已经于2004年10月提供给TI, IBM, INTEL,TSMC, CADENCE 等国际大公司使用,是下一代国际工业标准模型强有力的竞争者。2001年6月-2001年10月:以副教授身份在北京大学微电子所王阳元院士小组从事新器件结构和物理研究方面的工作。在此期间,提出了纳米MOSFET器件的创新SON技术方案和厚膜全耗尽SOI-MOSFET结构。1999年9月-2001年5月:以博士后身份在北京大学微电子所从事超深亚微米MOSFFET表征工作。该工作是北京大学微电子所与Motorola的第二个合作研究项目,提供给Motorola仿真分析软件R-G-1,并提出了创新的分析MOSFET各项特性的Gated-Diode技术。1993年4月-1996年8月:以工程师的身份在成都市宏明无线电厂从事非线性介质的研制工作,完成Z5U和Z5V电子瓷料的研制和定型。发明新电热薄膜材料也用于产品生产。1988年9月-1990年8月:以助理工程师身份在719厂生产线上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成人式

哪些大学容易保送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快看2019年北大推免40强高校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第一高等学府,一直是无数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更是无数学子的梦想。但限于北京大学的招生规模和无与伦比的高考录取分数,很多同学在高考时与北京大学失之交臂,所以很多人都选择读硕士、博士时再进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报名和考试同样也是竞争激烈,但一些学生却能高枕无忧,因为他们都是北京大学的推免研究生或保送研究生.。因而获得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推免资格成为很多高校学子的期望,那么到底哪些高校的学生容易获得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呢?哪些大学的毕业生容易保送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呢?今天笔者带大家看下最新出炉的北京大学2019年研究生推免40强高校排行榜。我们统计了各校保送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根据总人数排名,得到该榜。首先来看榜单的前五名:在前5名的榜单中,北京大学作为本校,当仁不让排在第一位,硕士和博士生保送人数达965人。近些年,名牌大学的学生深造率不断攀升,保送本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也不断提高,这也是外校学生考取名牌大学研究生难度逐年增大的重要原因。武汉大学获得58名硕士生和34名博士生的保送名额,以共计92人的优势位列第二,是外校保送北大研究生的最大赢家。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强势,学科优势十分明显,因而其毕业生自然可以得到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导师的青睐。南开大学与武汉大学类似,也是国内知名的综合类大学,经济学、数学等专业独树一帜;山东大学的文史哲、理学、管理学也是亮点颇多。这两所大学的学生进入北京大学读研究生在相关王牌专业对接较好,这也是两校获得较多保送名额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师范第一高校,在教育学、心理学、理学领域建树很多,又地处北京地区,与北京大学本来的合作交流就很多,排在第五位也是实至名归。以上五校高校,除北大本校以外,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保送名额均超过70人,是2019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推免的“大户”。我们再来看排在6—11名的高校: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六所高校的研究生保送名额都超过50人,其中中山大学人数最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计66人;中国人民大学仅比中山大学少5人,总人数为61人。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保送人数相差不大,且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保送名额基本对等。最后我们看下完整名单:榜单中所有高校的保送名额数共分4个档次,其中超过50人的有11所高校,30人到50人之间的有10所高校,20人到30人之间的有14所高校,其余5所高校人数均在10人以上。

这些北大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完成了关键一步!

近日,北大物理学院光学所的18位博士生在线完成了毕业论文预答辩工作受到疫情影响北大今年的博士生预答辩工作也显得格外特殊虽然北京大学已经线上开学月余但博士生和导师们无法在实验室、会议室碰面仍然困扰着大家为了保证今年应届博士毕业工作顺利身处五湖四海的博士毕业班同学和导师们都想办法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克服距离带来的重重挑战解决数据材料等诸多问题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关键一步线上答辩会:我准备好啦博士生预答辩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防疫教学两手抓,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所三月如期举办了远程视频博士毕业生预答辩会。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临床协调,顺利完成了线上预答辩。答辩前答辩秘书提前10天通知提前测试视频软件同学们和导师远程试讲、修改报告答辩当天导师学生登录网络打开视频会议软件调试麦克风、摄像头准备屏幕共享答辩开始!虽然博士预答辩会从会议室搬到了线上,但是要求始终如一的严格,博士预答辩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各指导委员会成员全体参加了会议,对每位毕业生研究工作系统性和创新性,论文结构和内容等认真审核。视频会议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议效果,主持人根据现场情况协调安排。答辩学生报告时,答辩人打开摄像头,使答辩显得更正式,又增加了现场感。同时,关闭其他人员的麦克风避免干。答辩期间如遇卡顿,提示旁听人员关闭摄像头,答辩人重新进入解决卡顿现象。在光学所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场特殊的线上预答辩会得以圆满结束。克服困难线上开学,居家上课的我们想必都想念过宿舍里成摞的文献和参考书都怀念过图书馆丰富的馆藏都惦记着学校高速的校园网而对于毕业班研究生而言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办公室电脑里的资料更是毕业征程上的不可或缺面对从家到学校遥远的距离机智的老师和学生们是这样解决的光学所博士生曹启韬主要研究非线性光学微腔中对称性破缺,包括回音壁微腔光场手征自发对称破缺研究、自发手征对称性破缺微腔激光、微腔表面对称破缺诱导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等。在上述领域已取得多个重要的研究成果。疫情期间,他按照正常学习工作安排,每天坚持在家学习并进行博士论文撰写等工作。面对网络条件限制和资料查阅困难,他使用VPN远程连接实验室电脑,阅读文献并参与研究组内同学老师的学术讨论。博士生孙风潇主要开展在超导腔、腔光力、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系统中,对宏观量子态相干与纠缠的调控性质的理论研究。居家期间,孙风潇远程连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服务器,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工作,以解决家用电脑配置运行速度不够快、无法运行大量的计算程序的问题。光学所博士生王非凡刚刚结束在美国的半年交流,居家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和导师面对面讨论交流的缺少,使得她一时间手足无措。其导师得知这一情况,每周和她讨论;实验室的同学们也通过学校的公共课平台和她交流,最终克服了毕业论文的总体结构构思上的困难。对毕业论文规划较晚的同学,不能返校导致对毕业论文影响颇大。博士生韩猛在导师的帮助下,远程登陆学校电脑,阅读和使用里面的资料数据。同时,导师一直与韩猛保持深入交流并对其论文提出了很多重要的修改意见。同学们更是伸出援手,同样今年毕业的博士生靳剑钊和王慕雪还无私地向韩猛分享了latex模板,助论文写作一臂之力。不同以往的毕业季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多地发生后学校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预毕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序平稳开展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制定了在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培养及预毕业生工作方面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学校及时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预计7月毕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即预答辩)组织工作的通知》指导各院系开展预毕业研究生在线预答辩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采取视频答辩和在线审议的方式,顺利完成了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工作。为了做好线上预答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立预答辩工作筹备小组,就答辩议程进行了多次沟通,并设计了预答辩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还预先进行了视频互动演练,并多次测试了平台功能和网络环境,最终保障预答辩会议顺利进行。首次采用在线预答辩,需要克服技术难点、保证工作重点,教育学院组建了视频会议技术支持小组,制作了考生、秘书和评委视频会议系统使用手册;成立了答辩秘书工作群组,并对在线秘书统一培训,重点演示了在线匿名投票方法,为预答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近日,教育学院已圆满完成预答辩9场37人次,主席主持、考生汇报、评委提问、匿名投票、秘书协调、技术小组幕后保障,所有工作有条不紊,效果堪比现场。经济学院春季学期首场线上学位论文全面审查于近日完成。会议历时3个多小时,一共有5名参加预答辩的博士生同学,按照事先规定好的顺序和流程,利用线上系统的共享功能,依次进行了PPT展示,答辩委员提问,最后由答辩委员会通过现场讨论,经由预答辩秘书形成了对参加预答辩的博士生同学的审查意见。“本次网络视频预答辩完全遵照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要求、标准和流程规范进行。”参加预答辩的经济学院博士生韩晨宇说,“参与此次网络视频答辩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答辩过程中与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在线视频交流,感觉非常亲切,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感谢学院的精心组织,感谢各位老师和答辩秘书的辛勤工作,保证了此次预答辩的顺利完成。”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紧锣密鼓进行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即预答辩)工作预毕业研究生、导师、指导组成员多方联动,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视频预答辩程序严谨,步骤完备做好书面记录工作,严禁录音录像及时录入管理系统,做好备案工作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审批与学位审核工作安排的通知已于近日发布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研究生深造和就业的影响保障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及时获得学位学校决定本学期毕业生的学位审核工作分两个批次开展将于7月3日和8月14日先后召开两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学位克服困难,接受挑战在此种特殊情况我们戮力同心、共克时艰相约那场毕业典礼

火要镇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中国美院考研##国美创新设计学院##艺术考研##优塔教育##美术考研韩绪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视觉传达设计分支副主编、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主席、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等职。设计作品1998年获首届中国设计艺术大展银奖、1999年获第9届全国美展银奖、2000年获香港“设计2000”国际设计双年展优异奖、2003年获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金奖、2004年获第10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14年获第12届全国美展铜奖、2014年获第13届浙江省美展银奖。作品获巴黎现代历史博物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捷克布尔诺摩纳威美术馆等多家知名艺术博物馆收藏。吴小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院长(兼),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督导,戏曲与影视方向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动画教学与创作、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平面设计与策划等。荣获“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类专家评委。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专家评委。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优秀教材评审专家。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学生原创动漫作品大赛”评委,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终审评委,中国国际漫画节OACC金龙奖原创漫画动画艺术大赛评委,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设计学)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连冕中国香港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专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侧重礼经与礼制造物和传统社会治理方向,兼及历代罕传文献整理、近现代美术史和当代艺术批评,和国外设计实践成果引介等。具体承担国家及各级课题10余项,版行各类专书10余部,发表长篇学术论文50余篇,迄今累计各类刊布约600万字。先后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3层次”、“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中国美术学院“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学术骨干”、“优秀青年学者培育对象”等名单。周博中国美院外聘导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的艺术与设计、现代艺术史以及视觉文化研究。曾在《读书》、《美术研究》、《装饰》等杂志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以及众多评论文章。出版专著《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是牛津版《20世纪的设计》和设计学名著《为真实的世界设计》、《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的中文译者,并担任《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经典文选》的主编和《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集》的副主编。曾获得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和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并曾策划多次艺术展览或担任学术主持等。请点陈华沙中国美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创新设计学院基础教学督导,资深设计和艺术策划人,艺术家。Ingo Offermanns(德)中国美院外聘导师。1972年出生于德国,1999年获得慕尼黑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荷兰ArtEZ艺术学院艺术创作硕士学位。2001年建立自己的工作室Ingo Offermanns,2005-2006年担任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起担任汉堡美术学院图像艺术专业教授。2015年起,担任Inter Graphic View调研项目发起人与主编,2016年加入AGI。合作的客户有汉堡美术学院、汉堡工艺美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Rijksmuseum国立博物馆、萨尔州博物馆、Winterthur美术博物馆、Waldfrieden雕塑公园、Katharina Grosse出版社、Manesse出版社、荷兰Vantilt出版社等。姜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社会与策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型建筑师、文献编辑与独立策展人。《城市中国》杂志创刊主编,莫斯科Strelka建筑设计与媒体学院课题导师,牛津大学ESRC中心访问学者,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蛇口议事:2025”策展人等。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长期以各种方式从事城乡空间与知识结构研究以及实验创作,考察社会动态对设计现象的驱动关系,潜在秩序的显见结构以及自动生成的设计机制,行程覆盖60多个国家。并受邀于中山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等国内外学府讲学。方晓风中国美院外聘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装饰》杂志主编。2002年以《清代北京宫廷宗教建筑研究》获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学位,并入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至今。2007年任《装饰》常务副主编,2009年至今任主编。兼任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期刊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玻璃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城市家具分会副会长,筑巢奖组委会主席,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主委会副主任委员、组委会秘书长。方晓风教授一直关注设计思维的教育与传播,以“超越形式的设计思维”为题受邀在全国多所重要设计院校演讲,夯实了环境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传统艺术形式是起点,也是终点,创作对象就是审美对象;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环境关系是起点,形式是终点,但不是全部,环境关系是审美对象。俞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国美院国际联合联合学院院长。本硕博分别毕业于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先后在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从事设计与理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方式设计机构主持建筑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建筑与文化》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综合营造。 段卫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75年12月出生,艺术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中国美术学院优秀青年学者;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高校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专项,中国美术学院十佳青年教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

媒人帮

停止研究生招生对博士生导师影响如何?严重吗?

停止研究生招生,不是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得注意呢!之前,小西也说过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不是职称评定,如优秀的副教授同样可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和职称评定不同,博士生导师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称号(也是荣誉+地位的象征喔!),该政策制定之处的确对导师水平提升有着不小的推动。但是,博士生导师的终身制,即一旦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不到退休不可能取消称号(没有违法乱纪、严重学术不端等情况),又限制了整个导师体系的发展。在国外高校,只要是有能力的导师都可以招收、培养博士,没有所谓的"身份要求"。而在国内大环境中,博士生导师是个重要头衔。尤其是介绍各位专家学者时,是博士生导师的,一定要予以突出显示。想要成为博士生导师,需要有足够的课题、经费、学术成果等,经过学校学术委员会的遴选才能成为博士生导师。近几年,博士招生指标急剧缩减,快退休的博士生导师也会被提前要求停止招生。其实,之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等也做过博士生导师取消终身制的探索,尤其是清华大学从2012年招生季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当时,这个事情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和讨论。为什么呢?因为在学科评估等环节,博士生导师数量也是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博士生导师制度也会直接影响导师科研绩效计算、博士招生与培养等环节。因此,国内其他高校仅仅是淡化博士生导师称号,而不是贸然全部取消呢!博士生导师为博士毕业生拨穗博士生导师停止招生对导师自身的影响如何呢?小西还记得有2个话题,在导师圈和学生圈是永远的热门,一个是"什么样的学生最坑导师?",另一个是"什么样的导师最坑学生?"。在日常中,容易发"导师被学校停止招生"事件是该导师毕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毕业后,在教育部论文抽查环节不合格时,导师会被学校处理,停止招生3年。记住延期毕业的硕士学位论文极易被抽查,切记延期后认真修改、调整到位,否则导师不会也不敢给你签字的啊!近几天,不少人都在进行毕业答辩,对于评审专家、答辩专家、导师的"刁难",心里很窝火,是不是觉得怎么就不能高抬贵手呢?除非是学位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否则在抽查中不合格,不会影响已毕业学生的学位,但是导师就会被学校停止招生3年。换句话说,论文撰写过差最终坑的是导师,而不是毕业生。翟天临是因为没有发表符合获得学位要求的科研论文,且发表的论文有抄袭,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后最终取消学位。而翟天临导师是"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相比"停止招生"是非常严重的处理。一般来说,被取消导师资格后,基本是无法在遴选为研究生导师的呢!博士毕业生导师被停止招生3年影响可大可小,关键是看停止招生事件的性质,如是"被学生坑"的"背锅"还是"坑学生"后被处置。"被学生坑"的影响不大,而且圈内还是比较宽容的,也会说一句"做导师真不容易"的感叹呢!而"坑学生"的导师被停止招生后,影响还是很大的,除了圈内口碑极差,就会停止期过后也无法招到学生的。当然,导师停止招生的影响还得看课题组和自身呢!如湖南大学之前抄袭其他院校老师基金申请书的硕士,最终坑的导师被调离教学岗,这个处理才是影响极大的,该导师基本终身和学术、科研无缘啦!相对"调离教学岗位"来说,导师停止招生3年算是较轻的,要是在一个较大的课题组,课题开展还有团队的学生,单就停止招生来说影响不算大。按博士生4-5年毕业的时间来算,3年停止招生不太影响整个课题衔接呢!其实,不少缺少课题项目、研究经费和科研成果的博士生导师,同样被要求停止博士招生,可招硕士呢(硕士招生要求低些)!小西就认识几个这样的导师,博士生导师对他们来说就是个荣誉称号。他们其实也不需要招博士,毕竟让其毕业的成本太高。这些导师的课题以横向课题为主,如某某规划,最终成果不易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也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学位论文,即很难满足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但是,课题满足1-2个硕士生毕业不是问题呢。课题组例会-倒是指导研究生2018年5月,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如2017年清华大学博士生叶肖鑫多篇科研论文被撤稿,存在严重学术不端问题,学校学术委员会决定撤销其博士学位,并停止导师招收研究生资格、学科负责人、研究所副所长职务,导师直接被提前退休呢!因此,单独停止招生影响不大,一般来说同期会有其他处置呢!最后,预祝各位毕业生以全票"优秀"的姿态顺利通过答辩,加油!

说说笑笑

为何国内高校部分硕士生导师甚至博士生导师的学历是硕士?

小西在大学做老师,对于硕士生导师、博生生导师遴选有点了解。本质上,导师的遴选和学历之间存在联系,会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为青年教师(青椒),近几年进入高校教学和遴选为硕士导师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优秀的一批博士毕业生。但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条件是有差异的,相对来说,能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不管什么学历,学术能力和地位都不会差。而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得区别来看,有进取心的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博士生导师学历是硕士,甚至是本科?一批教育界前辈受限于特定历史原因,不少人晋升为教授和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后,学历依然是之前的硕士或本科。小西所在学科的创始人是一位老太太,学历虽然是本科,但是不影响她的学术能力和地位,早已培养出几十位博士和过百的硕士生,其中许多学生早已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对这些前辈大牛而言,职称晋升、导师遴选之类的事情早已不是追求,已到达巅峰,如1、2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学历这件事,只要他们想,"混"个博士研究生学历不是难事,但沉心于某个研究方向的他们兴趣早已不在此。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不少是本科学历,同年龄段院士也有不少有国外院校的博士学历,共同点是学术做得好,都是某个研究方向的泰斗。不同的是,随着本科生、硕士生的扩招和国内整体学历要求的提升,走科研路的基本要求就是具有博士学位。如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的年轻一批博士生导师(约55周岁以下)基本都是博士,基本都是国内外顶尖院校的博士学历(双非院校博士点不多)。在经历上,部分是是工作后继续深造,全日制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借助留学基金委的平台出国深造。小西之前的博士生导师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工作2年后脱产报考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当时不少人对于他的离职不是很理解),毕业后没有回原来工作的学校,转而进985高校任教。小西相信我们身边有不少类似的导师,相对发展都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同期中不少留校任教的同事受限于平台层次和机遇,至今依然卡在"副教授"。大学美景-导师为什么硕士生导师学历会是硕士?如何遴选成功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不同,会比后者低一些。40-45岁左右的一批人中,在双非或区域较偏远的院校,之前人才引进缺乏优势,不少老师是硕士毕业留校的。之前,硕士研究生扩招引起导师数量的不足,毕竟一个导师一年2-3个硕士还算合理,数量再多培养质量肯定跟不上。因此,不少学校在硕士生导师遴选中放开博士学位的要求,有课题、有科研论文的硕士学历的讲师同样可以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甚至部分院校对于1985年之前副教授(副研究院)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的最低要求是本科(含)以上学历。当然,在遴选过程中,肯定是有博士学历占据优势。硕士生导师中学历是硕士的老师,不少职称被限制在讲师。除特定学科外,大部分学科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已获得博士学位。小西认识一个老师,之前读了本校的博士,后面因为家庭琐事和个人原因,始终无法毕业。没有博士学位,申报课题做主持受限等因素,已主动要求调整到行政岗,转做专职科研秘书。高校导师个人发展硕士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在高校发展如何?小西想说,类似的这一批老师在遴选为硕士生导师后,不少人已取得博士学位,少量是在读博士生(不少人毕业有点难,会延期)。之前,小西和硕士研究生生聊天时谈到过这个话题,她的导师在读博士,将她硕士阶段的一些实验数据用于自己博士毕业,甚至不给她论文署名一作,她疑惑的是"到底是谁在读博士?"。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得知和她合租的一个大学英语女老师正在报考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因为硕士学历的"她"在高校工作颇为艰难。是不是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和事不少?高校在进行学科评估、学校升格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时,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是个重要的考核因素,如之前临沂大学就不再和约300名硕士学历的教职续签合同。一旦啊发生类似的事情,学校也会面临极大的压力,所以学校会有"优厚"的文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校外知名院校的非全日制定向博士学位,保留岗位和正常发放工资,且报销学费,时间是博士学制的3-4年。这会导致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如不少博士生导师招收的在职博士,年龄比自己还要大一点,其实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达者为师"的内涵。但是,也有不少导师觉得没有必要折腾自己,倾向于做一些横向课题,是谁都无法勉强的。硕士生阶段学习和生活读研遇到类似的导师,如何合理应对?小西在文章之前说过,读研时导师是博士生导师,是幸福的。知名院校的话,做到自己喜欢的课题内容或方向,跟着类似导师不需要再次焦虑如何选个导师,直接选择硕博连读或者直博都可以。而且,类似的导师具有完备的团队,如5-10人的教师团队,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缺课题和经费,起码不用读研担心中文论文的版面费哪里出。或者说,在概率学上读研跟着博士生导师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毕业。若硕士学历的老师(在读博士)作为自己的硕士生导师,不要什么理由,单导师制度体系下学生想要主动变更导师难度比较大。类似的硕士生导师要是有上进心,已选择在攻读博士学位,不管是职称晋升被限制的倒逼,或者主动选择提升自己,在指导你开展课题的过程中应该都会比较尽心和负责的。换个角度看,也许你硕士阶段的部分科研成果的会用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类似的导师也许不会自己单独设计实验,但会全程参与,尤其是设计、测试、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关于署名先后的问题尽量沟通。成功在于努力和规划小小的分享文末小西想说,有兴趣或规划进入高校任教的话,目前来说博士研究生学是最低要求。在本科阶段,建议提前做好读研、读博的规划(能推免为什么要考研呢?),日后科研工作中年龄是个不小的限制,如35、45岁(女生可延至40岁),有机会直博或硕博连读都是值得选择的。和家人沟通好,4年的付出会有很好的收获,至今我依然相信这句话,而且我自己也算是"小小的"验证了这句话。小三十岁的人还在读书,本身就会带来无限的压力,本科、硕士同学工作后的收入和幸福生活对在读博士来说也是无限的诱惑,让人常常想到"要是我不读博,我现在如何如何"。因此,仅仅是做个规划还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让自己坚持下来,在小西认识的大部分博士或教师同行中,不少在读博过程中都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坚持到最后的他们,无比美丽,诸位学子加油!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发文最大的鼓励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