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北大研究生又怎样,还不是跟我一样到中学教书”共谋者

“清华北大研究生又怎样,还不是跟我一样到中学教书”

近日,“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公号,发布了一则“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从公示中看到,该校本次拟录用的35名新教师,学历全部为硕士或博士,其中有33人来自清华、北大两所国内最顶级的名校,另外两名老师分别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教授英语)和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体育)。新录用的35名教师,不仅全部是研究生学历,且有33人是清华北大毕业生,难怪有人直言:这是“定向招录”清华北大研究生。时间往前推两个月,今年9月份,在深圳中学官网上发布的“深圳中学赴外公招201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拟聘人员名单”中,28名新录教师,全是名校研究生,其中有15名清华北大研究生,其他一些老师则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境内外知名高校。当时有很多人惊呼“名校研究生开始‘下嫁’中学了”。与深圳中学不同的是,本次录用33名清华北大研究生的文渊中学,并不是公办学校,而是由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托管的民办中学。文渊中学建校时间不长,公开资料显示,该校2018年才招收了首届学生。虽然是民办中学,但因为文渊中学师资、管理由学军中学负责,并按照学军中学教育集团实行一体化办学、统一管理,共享学军的优质教育资源,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文渊中学就是学军中学的组成部分(事实也差不多如此)。而学军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声望超高,作为学军中学一部分的文渊中学,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搁十年前,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会去中学教书,人们认为清北研究生的“文凭下限”最起码是去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就业。然而在近两年,清华北大以及其他知名大学的博士、硕士,去中学任教的信息,频频出现。从深圳中学到文渊中学,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人们逐渐相信,不久的将来,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名校高学历人才。但无论怎么说,清华北大研究生“下嫁”民办中学,对人们的心理冲击还是很大的。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名校文凭下限”被再一次拉低。笔者想到前些天与一位朋友的聊天,我们谈到孩子教育,他说“学习这块,我不会逼孩子。清华北大研究生又怎样,还不是跟我一样到中学教书”。笔者虽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也不完全同意“名校文凭下限”被再次拉低的说法,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清北研究生去中学任教。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清华北大等著名学府的硕士、博士到中学任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正常反应。这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很有帮助。像深圳中学、文渊中学这样的一流中学,它们可以为名校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名校研究生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些接地气的科研活动,将科研风尚带到中学,用科研精神感染高中生,这比那些只为写论文而进行的大学科研要好很多。另外,随着基础学科高端人才的饱和,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硕士、博士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小,顶尖大学研究生也面临着同样困境。既然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提供的高端岗位不够,那么名校研究生必然要做出求职调整。此时他们最好的去向就是一流中学,因为在那里,他们仍然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当然,更关键的是,一流中学能提供一流的待遇,也能让名校毕业生拥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地位。“挣得多、地位高,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尊重”,这样的岗位自然有很大吸引力。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能把清华北大研究生去中学任教看成是普遍现象。对大多数中小学而言,它们的招录对象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而一些乡村中小学,就连普通高校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基础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循理

考研经验:考研是一场血溅的厮杀——北大上岸干货

上岸之后,很多同学问我的复习心得,确实一路走来不易,主要还是贴出公共课的复习经验和考研幡然醒悟的心路,供大家参考。另外解答很多同学常问问题的答疑。经验帖分4点讲吧。1、准备考研:开始复习,软微介绍2、公共课复习:英语、数学、政治3、专业课复习4、复习状态 环境和研友,拼命的醒悟5、复试情况1.1过年开始准备准备考研准备得很早,大概在过年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个一起买资料的研友,他对我的帮助很大。我都没进入状态,他就各种发资料给我,给我分享经验,给我分享北大校歌,互相激励。虽然最后他因为一些情况没有战到最后,但真的是很感谢他,记得他说过一句话:每每抬头眺望北方,都告诉自己那是信仰的方向!我5月份正式开始复习,因为没考过研,前期摸索了好久才进入状态。1.2北大微电子介绍北大有三个学院开设微电子相关专业,分别是信息工程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其中信工在深圳,软微在大兴(无锡校区已撤),信科在本部。信科和信工只收学硕,软微学硕只收推免,不收统招,统招全为专硕。三个学院都是北大一级学院,学生学籍档案都在北京大学本部,导师教授共享,不过三个学院褒贬评价不一。信工低调,远在深圳,风景优美环境宜人,但是也被吐槽课程安排不合理,食堂不如华科,据某学长说就业会稍差一些,但因为没有详细数据,不好统计。信科在本部,学术氛围浓厚,大神出没,信科的器件说是国内第一的。软微校区偏一点,资源少一点,但怎么样也还是北大,也可以选信科的导师。所以【实力不够但想要名校牌子的】,可以考虑软微,相对好考,还稳。相比信科的学硕,软微研二研三即可出去实习,所以不管是就业质量还是就业薪酬,都是北大前三的学院。如果选择信科或者信工,就是实打实北大考研水平了,现在考研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怕是会比较惨烈。这么说吧,340的分数上软微集成和电通已经很稳了,到了华科和北邮,【分数线都过不了】。2.1英语复习经验英语看基础,我的话,是四级500的水平,但是哑巴英语不会应用。幸好考研英语没有听力,集电和电通复试也没有听力。这点是对大部分考生很友好的。英语只做真题,做张剑英语黄皮书,经典。每隔一段时间,我的阅读错误数量眼看着减少。(1)刚开始好久没做过阅读了,直接刷两套,虽然完全没看懂,凭借着多年的阅读经验和语感,我很顺利得选完了所有20道阅读。得意之余觉得成绩应该也和以前看不懂时候做四六级题目一样五五分吧?结果改出来发现错了16-17个!在下怒了,是怎样,两套卷子下来我的蒙题法失效了?(2)于是我直接刷一套汉语版,直接看中文翻译做中文题,是看看是词汇的原因还是理解的原因。果然还是错很离谱,大概10-15个。(3)ok,阅读理解的原因大于词汇原因。找到kk三步法,get阅读套路。定位、替换、主题为王。原来出题人是这么设置题目的,我后来刷题的时候就发现,切,这不就是故意替换了一个嘛,这不是考我们主题词吗,就跟kk说的一样~此时成绩提升到只错7-8个。(4)而后去攻克词汇。词汇用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便携版】,这本书很多人用。背完之后直接阅读错误数量变成4-5!后来发现效果最好的是,把词汇书里面模棱两可记不牢但是眼熟的词(注意不是完全不熟的词)抄下来。平时重点解决这些题,做真题阅读之前也要看一看,感觉就跟作弊一样!真的暗爽,好像先把答案给你:【“诶,这是待会马上要考的阅读里要出现的词,都是你不会的,你好好看看”】。然后刚刚看的都会出现在文章里,就很爽,培养了强烈的刷阅读的快感,爱上了做阅读,阅读无障碍~(5)最近几年真题,我的错误直接达到2-3个!暗爽!爱上了刷英语阅读,跟研友吹牛贼有面子,研友酸了:【那是因为16年-18年太简单了】。哈哈哈。对了,阅读除了跟一下kk三步法(何凯文),觉得不够的还可以看看唐迟的阅读课。对了,研友还说,考前的何凯文押题还压中了19年真题的阅读,题目不一样,但文章一样。牛逼,这都能押,真是万物皆可押。之前有看恋恋有词的朱伟词汇视频,一开始还觉得新奇,喜欢新东方的上课方式,但后来发现这个人严重的崇洋媚外,屌丝气质在线,很不喜欢。再者词汇也不是听课就有用的,听课听得很爽,听听故事,做做笔记,以为很努力了,但是有什么效果吗。但没有自己暗地努力,忍着枯燥和坚持去背,怎么会有收获。相反,如果用词汇书的话,刚开始很难坚持,但背到后期也可以很爽的,背一轮词汇时候,一天6h,最难是中间时候,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要复习旧词还要背新词。一天大概要背1300词!多有成就感!背完两轮词汇书没意思了,最后还加背了黄皮书配带的5500词的词汇手册。新题型我到最后都没有花太多时间去做,虽然结果还算好,但是这样对自己很不负责。建议和阅读同步推进。新题型给的时间才10mins,词汇上来了之后随便就刷完了。作文最后一个月背,别的不说了,王江涛作文押题贼准。考试时候,考场上因为座位太靠前,监考老师和别人聊天严重打断了我阅读的思路,最后北京改卷还有65分左右,也算是意料之外了。2.2数学复习经验数学上,我是5月份开始李永乐复习全书。看不动了就听网课,推荐汤家凤老师和张宇老师。我10月份才看完一轮,所有研友都说我这样该复习不完了,慌了。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觉得完了,难倒努力要付诸东流了吗。不行啊,我得刚起来啊!只好10月花了一个月用30瓶红牛把张宇1000题刚完,每天只学数学,数学只做1000题!从早上八点喝红牛开始,一做就是一整天,做到头皮发麻,后脑勺疼。。。(建议不要这么干,太刚了也。还有当时喝的都是冰红牛,直接导致临考前肠胃出问题,倒数20天至倒数10天最宝贵的时间都在哼哼唧唧学不进,幸好最后十天调理回来了)。学完1000题觉得张宇的书确实更喜欢。张宇偏向于总结出做题的套路,像一个教你做题的学霸,而李永乐是从官方的角度讲题,传统名师,不会去总结套路。而且张宇还是很有情怀的,会跟你讲数学家的故事,阿贝尔的两块钱、狗减sin狗等于六分之一狗三次方,这些故事我应该会一直记得,也开始对欧洲的数学家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有拟人化的手法介绍题目,是我自己也常用的。11月开始数学真题。真题要好好利用。尽量找研友一起考。我是做题太慢了,导致99年以前的真题直接放掉了,99年以后的真题刷了两遍。所以11月份才开始真题是太迟了,大概至少十月中旬就要开始了。最后临考前,有时间的可以做模拟题and看张宇小押题视频。对了提一句,李林继18年压中几十分之后,19年又压中了数一数二的题目。数一有一道大题是李林模拟题里的一道小题,完全一毛一样。。。20年诸位看着办吧。。。另外,数学考试不是有大小年嘛。张宇说19年是小年,我就疯狂打基础,难题搞得少,结果19年比18年还难(个人感觉)。分数有点崩。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按照难的准备,这样都可应对吧。2.3政治复习经验政治大概十一月之前刷1000题,有时间的看看任爸的马原和毛中特视频,没时间就甭看了。如果对自己要求高的,1000题之后还可以二刷,把错题圈出来再做一遍,然后还有刷题班的视频,你值得拥有。临考刷真题的选择题,太久远的真题参考价值其实也不大,最近几年的价值是最大的。数学、专业课学累了刷刷政治选择题,舒服得很。至于问答题,在肖四出来之后疯狂背就完事了。跟准肖秀荣稳。我在文科基础基础很差的情况下(总是记不住历史事件),得分接近70,也还是满意了。自己定分数目标的时候,可以把政治和英语放到一起,加一起130分就达到平均水平了。3、集电专业课是数电。电通的话,07-17是数电,18是嵌入式方向:计算机组成和C语言或者通信方向:数模电,19是数电和C语言。我的专业课是数电,我是大概分三轮复习。第一轮,因为是跨考没学过数电,先看金燕华老师的,讲得特别简单易懂。但是不全。入门可以看看。然后就是华科张林老师的,完全对应五版康华光的数电。视频包括模电数电,前半部分的模电可以不看。第二轮,直接刚真题。你会发现很多题目会反复出现。而且题型比较固定。问答题容易从书本课后题出。刚到只剩最近几年,找个研友一起模拟考一下,知道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第三轮专业课复习则是,背真题。然后以那份「学长购入的数电资料」为主过知识点,膜拜一下出这份资料的大神,和真题还有教材契合得很准。真题会有少量冷门的难题,不过数电不考Verilog,已经没什么好学的了,继续刚冷门的那些难题。但是相比研友,在专业课上花费时间少,可以腾出时间给数学,真香。建议复习过程找好研友,有问题可以互相问。有都不懂的难题,可以每人解决一半,搞懂了之后去教另外一个人,这样就很节约时间了。而且互补之余,还能觉得有战友很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些标准都把握不好。关于时间安排,专业课我是5月份看了金燕华,觉得贼简单,放一边没管了。10月份开始看张林,觉得没那么简单,开始有点慌了。11月开始二轮刷真题,12月三轮,时间略紧张,不过最后结果还行,基本都会做,估计错了15分左右,估分130+。结果大家都说老师改卷压分,大概压了20分。我分数出来是115+,确实是压了20分,但专业课还是排到了前十名。最后说一下,19年考研难度提高,即使是软微也受分数线提高影响,单科线刷了不少人。尤其一个第七和第九的大佬,英语单科没过线,遗憾退场。300分以上的,英语没过线9人,专业课6人,数学6人,政治4人。难度可以把握出来了。4.1复习环境和研友。考研的难度是低于高考的,只是大学玩了三年,大多数人玩散了,不能静心坐下来好好做题。实力还在,只是没有那种全力以赴纯粹地学习的感觉了。一般说,高考考的是智力,考研考的是毅力。我们可以找一些外在的东西辅助提供毅力值。比如虽然很有信心觉得自己在家能学得很好,但是知道自己在家事实上是什么样子。所以我是在中南大学租了房子全力准备考研,抛开家人和同学的影响,还有娱乐和社交的邀请,在中南的考研自习室修炼自己。在中南也碰到了很多研友,包括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和舍友,同学的同学,研友的研友~。大家都是互帮互助,不在状态的时候,相互请教。有进度上疑问,也可以相互参考。有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困难相互帮助。有什么资料还可以共享。尤其是最难的数学是公共课,可以互相请教,约着刷题。状态不好的时候,会有监督。到自习室迟到早退,会担心研友鄙视和嘲笑。试卷做得分高,也会在研友那洋洋自得一下,哈哈哈。清华室友很强,他进度比我们快,很多资料他都是自己先用过之后,去粗取精,把最精华的推荐给我们,不好的资料就叫我们不用去看,大神带着真香哈哈。4.2考研需要【幡然醒悟】因为我是工作辞职考研,之前工作很稳定,所以家里十分反对。这下考研的压力就很大了,万一没上岸,就是两面受压。我好几次在半夜抽掉一包烟,思考:虽然白天觉得已经很努力在学了,但是按这个状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 很多时候,努力只是感动了自己,但是分数是客观的,还要讲究方法,会调正自己,或者激励斗志。我也会在进度不行,或者分数太低的时候,和我的清华研友讨论我的挽救措施。(1)比如刚到中南的前两周,没人监督,学习学不进,还没有研友,贼孤独和难受。到后来就是整体整体地在租的房子里玩手机。玩了大概一周之后突然有一秒钟幡然醒悟。看看自己,难道花这么多钱到外面租房子是为了来玩手机的吗,我怎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明明以前最讨厌的就是大学生宅在宿舍天天打游戏的呀。然后小醒悟,开始坚持去自习室,正课时间,学不进也不再回宿舍玩手机了。(2)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有时候经常就很满足,觉得自己按部就班得学习,虽然现在分数还没有上来,但是自己有信心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能达到自己目标的分数。但是渐渐的渐渐的,随着时间后移,我发现还是没啥改进。可我明明有很努力啊,也跟自习室其他人一样努力呀。后来想懂,其实自习室很多人看起来按部就班,但是最后都上不了岸的。你是在跟别人竞争诶,如果你是懒洋洋,按照大学时候的状态随便准备一下考研,那只能感谢一下你重在参与了。既然是竞争,必然有淘汰,有残酷,所以必须存在痛苦。提分,必须是去解决你不想解决的很麻烦的知识点,是去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做那些事情,你才有机会在竞争中有一些胜率。你会发现,其实考研很痛苦,其实考研还蛮难的,考研很锻炼人。(3)其次是十月份才学完一轮数学,就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进度不过,而且很危险,很可能复习不完。后来问研友说,他们为了保证进度,很多时候就是直接看答案,不会每道题都亲力亲为去做,因为刚开始你见识都不够呢,怎么能对自己要求那么高。数学的提高本来也在于题海战术,而最快的题海应该是面对题目思考1-2mins,没有思路就去看答案,甚至背答案,这样才能见多识广,否则还没有见过大量的题目就去花大量的时间只为解决一个题目,划不来划不来。我们已经不是在真正扎实学一个知识,而是在应试在为提高分数而努力啦。所以,我抛弃了埋头励志,在努力的时候还要经常调正方法,不是努力就完事了,还得根据分数调正方法。(4)第四就是临考前,还有很多事没做,时间却越来越紧张了。我告诉自己,再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还能提高很多分。但当时状态也太懒洋洋的了,没有大战将临的紧张。我当时想到的是血溅一般的深刻认识。我喜欢那些励志的故事,和励志的句子。高考时候励志的精神伴我走过,但我备战考研比高考还要认真十倍呢。我当时的【反省的思想汇报】也会附上,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能在关键时候激励一下大家~最后临考前,只能是选取提分性价比最高的内容去学,没有精力去学的也得战略性放弃。5、复试经验北大集电和电通方向复试,整体比较简单,而且相对其他专业,复试没有笔试和英语听力,难度很低,都是性价比高,19年复试线依旧是300分,复试过线43人,拟录取41人,扩招3人(已经连续多年扩招),基本上只要初试分数高,复试很友好。复试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英语自我介绍,然后,英语问答介绍家乡、家乡美食、家庭、爱好等。老师们都很nice,不会刁难,氛围也很轻松。第二个环节就是中文回答,基本上个人陈述上有一定的科研经历,老师就不会过多问课程知识。如果本科阶段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项目的话,老师会问一些相关的专业课和本科课程的知识,如果这些问题回答得好,分数也会不错。声明:本文来源于考研论坛,作者:博雅塔北大情,如有侵权请联系叮当学姐。

方寸间

官宣:今年研究生招生111.4万人,录取率33%,2021年考研会怎样?

2020研究生招生 111.4 万人新华社授权发布的《关于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透露,今年将 "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招生 111.4 万人 ",不出意外的话,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将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按照推算,录取率录取率32.7%。21考研趋势?2020考研基本尘埃落定了,那么2021考研计划会比今年多吗?我个人认为不可能比今年少,正常的话,即使没有今年今年这样扩招,自然增长约5%还是可能的,但是你必须明白一个问题,2021考研人数估计也会比今年多,竞争不会小的。各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递增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公布了20考研的招生调查报告,我们来看看2020这一年特殊背景下的20考研学子。2020年,42.5万考生报考北京市硕士招生单位,较去年增幅达到11%,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约占12.5%,17个在京招生单位报考人数过万人。硕士研究生考试弃考率居高不下2019年,各省弃考率分别为:广东约11%,辽宁约11%。2019年,各高校弃考率分别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约24%;上海财经大学超过10%;深圳大学12%。你以为努力很重要,其实选择更重要,选择一个和你能力匹配的学校,往往能决定你是否能读研。每天在自习室待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学进去多长时间。勤奋决定的是复习效果的下限,专注决定的才是复习效果的上限。

摩雅傣

游戏一姐女流,清华北大毕业才学兼备,网友:这才主播该有的样子

相信不少爱看直播的朋友都知道她,伴着她那个胖弟弟一起,在斗鱼主机区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她就是谁呢?她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女神经”女流,女流外表不算出众,不过正确的三观以及风趣的直播风格被大家所认可。可你知道女流现实中是什么身份吗?女流现实中的名字叫做石悦,可能相当一部分朋友会陌生,石悦是谁?如果有内蒙古的朋友观看这篇文章的话,那他一定不会陌生。因为这个名字,在2006年引起了内蒙古的轰动,甚至还被编入了教育书中进行撰写。女流直播间水友常常发弹幕说要让石悦上节目,可她不仅节目,教科书都上很久了。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理科第一名,同年又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习。11年还被当做推免生(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送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进行学习。这个研究生院校非常的厉害,2018年,在校学生仅有可怜的196人,博士研究生32人,硕士研究生336人。而女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并且2012年,作为优异交换生前往台湾交通大学学习,2014年获得城市规划与建设专业学位硕士。还得到普通高等学校优秀生,及北京大学优秀生两个奖章。怎么样,大家有没有大吃一惊呢?平时笑咧咧的女流居然还有这层身份。是不是突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呢?那我们这位有着清华,北大双校毕业证书的女才子呢,最近又拿了一个证。不过这次可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证书了,而是一个特别平易近人而且暖心的一个证书。幸福列车公益项目“推广大使”,这证一亮出来,让网友们非常暖心,纷纷点赞,而相比国内其他女主播,我们女流可谓是榜样了(忽略皮水友的驾驶证字样...)。在反观其它主播,不仅没有才气不说,而一个个只会跳舞,以外表来博人眼球。为了钱甚至不断的在刷新自己的下限,也在刷新关于女主播的定义。下图是通过搜索得出的信息,可以看到标题露骨且低俗,十足的挑逗意味摆在里面。而我们这位双一流毕业的才女,却在搜索页中找不到她的踪迹。也有网友说了,这才主播该有的样子。也希望平台都是女流这种优质女主播,毕竟跟优秀的人待久了自己才会变优秀嘛,当然看直播也是一样。也希望平台能够好好整治一下低俗的女主播,不要为了一点流量而污染整个网络环境。那么,你们喜欢看女流主播吗?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

不能让名

学校硕士生扩招,但是宿舍却没能扩建,校外租房极大增加读研费用

2020的考研复试工作基本上已经落下帷幕,绝大多数的考生的去向都已经尘埃落定,是去还是留早已有了定数,成功上岸的学生自然是一家人皆大欢喜,然后你开始憧憬着自己的三年研究生生活,文科类专业的研究生生活怎么样不是特别清楚,但是理工科类的研究生生活似乎都是非常苦逼,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导师眼皮底下,每天有做不完的实验,每天也是没有实验进展的一天,一天天都在焦虑自己能否发paper,自己能否毕业。没有考上的学生也不要气馁,这一年来的辛苦备考的经历会成为你自己弥足珍贵的回忆,也许你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这么拼命的读书,也没有机会再坐在教室里面日复一日的学习,毕竟工作过后再回到校园学习的人始终只有极少数。研究生在扩招,宿舍却没有扩建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相对于去年招生人数环比增长20%多,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面对每年研究生人数的扩招,但是宿舍的扩建速度却很难跟上,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住宿资源紧张,部分高校是非全日制学生,定向就业的学生不提供宿舍,现在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实行专业硕士也不提供学生宿舍,原则上自行解决住宿问题。根据部分高校2020年所发布的官网通知,北京大学鼓励有条件的同学申请不住宿,对于不把人事档案转移到学校的学生都不安排住宿,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深圳大学等对于非全日制的学生、定向就业的学生将不会提供住宿;北京师范大学培养地点在北京的专业硕士生不解决宿舍,复旦大学除“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面向西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招生外,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在校内住宿。在寝室备考的学子其实我可以发现这些高校所在的地区都是寸土寸金,学校的占地面积早就已经固定好,想要扩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就算学校有地来修建楼房,光是修建楼房也需要大笔资金,所以就出现这种宿舍资源紧张的局面,研究生扩招肯定还会继续,但是宿舍资源紧张以后会不会有所改善,还是说学生在校外租房将要成为一种常态化,目前还不得而知,只有交给时间才知道。住宿费可能会成为学生最大的一笔开支以前来说读研几乎都不用怎么花钱,学校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有的导师每个月还会发放几个月的补助,还有每年的各种奖励的申请,这些钱算下来,整个读研期间花的钱不会太多,但是如果要校外租房,这个费用可不低,如果在北京住宿舍一年700-1200不等,但是自己在校外租房一个月都是好几千,三年下来光是房租费都是好多万,这个对于读研来说确实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这个是不是在让同学们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个问题,是否提供宿舍,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不需要考虑读研的经济成本,这笔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喜欢的点个关注吧,每天说教育,我们下次再见!

龙虎盟

北大硕士成初中老师:中小学教育事业不渺小,清华北大也不高大

如今,国内的教育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参加高考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国内的重点院校数量还是固定的,这也就意味着国内的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而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人已经很不容易了,尤其是清华北大这类顶级名校的毕业生,很多人都对他们的就业情况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北大毕业后来到初中担任老师的人。周天亮是一名老师,在深圳南山文理实验学校担任老师,给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们上英语课。其实,从教学水平上看,我国的优秀教师数量并不少,周天亮只是其中的不起眼的一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周天亮的学历却让人意外,他毕业与北京大学,学的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而且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的硕士是一个很高的文凭了,在很多人看来,有着这类文凭的学生多数都是在毕业后进入大公司了,能力强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应该已经成为了高管,收入不菲。而老师这个职业虽然也不错,但是收入上可能并不高,而且这类职业更多是被师范专业的学生承包了,周天亮作为北大毕业的硕士,不去从事自己的专业,反而当起了一名初中老师,让人有些不解。不过周天亮却认准了这一职业,他说:“中小学教育事业不渺小,清华北大也不高大,一个老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其实还是发生在初中阶段。”周天亮对于自己的选择比较满意,他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做老师,而且做老师的幸福感也是比较强的。周天亮在上课的时候会用自己的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提起精神,比如喊口号。在教学方法上,周天亮认为学生们更喜欢一种轻松幽默的上课风格,他会以学生们的笑声来评判自己一节课上得怎么样。对于越来越多的清华北大毕业生来当中学教师,周天亮认为,一方面是自己想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一方面是行业的薪资也达到了他们的标准。周天亮还表示,如果没有意外,自己会一直当老师,并且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积极影响力的老师,用自己的北大精神去感染学生。其实,在小编看来,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家都是从中学到大学,再从大学到社会,在工作上,大家也是一边成长一边学习。而且,教师这个行业的成绩是不能以收入来衡量的。网友们,你们对于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当中学老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文章下方发表看法

东西跳梁

口述中国|北大教授①张海霞:家人说找不到男朋友不许读博

卢梭说:“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蠢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部要由教育赐予我们。”教育就是这样赐予人以全新的生命。那么北大教授如何看待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又接受了怎样的教育?他们的人生有过怎样的际遇?读者可以在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推出的北大教授系列口述中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将刊发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海霞的口述。从弱不禁风到生龙活虎我出生在河南,现在口才很好,可是你肯定不能想象我小时候说话是不完整的,并且身体非常弱,我那时完全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从事教师的工作。一直到初中毕业,我体重都不到70斤,不能上体育课,因为上体育课做动作的话,我胳膊腿就会断了。我也不能唱歌,因为我一唱歌气就上不来,要停下来喘半天气,老师也从不让我唱歌,说我唱歌底下会哄堂大笑。但是,我的脑子特别好,我很爱写东西。我后来成为狂热的体育爱好者,大概跟小时候体育太差有关系,人很多时候会朝着与自己相反的方向发展。我的家庭很重视教育,我的爷爷是当地很著名的一个学校的校长。因为我身体差、脑子好,所以从小家里对我没有别的要求,真的是只要平安就好。我人生最大的变化出现在高中的第一个学期,我的体重一下子就涨上来了,整个人从原来的弱不禁风变得生龙活虎,成了班里的体育委员,而且是全校唯一一个女体育委员,把之前没有玩过的体育项目,跑步、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等,一股脑儿地锻炼起来。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社、做演讲、当记者,当时我爸爸为了支持我,花了200元给我买了一个相机,我拿着它到处采访。我后来就在想:其实真的不要着急,人生像在等一次开关,时间到的时候,突然你就拨过那个开关了。因为我特别喜欢写东西,文科学得很好,但数理化学得很一般。高一结束就要分班了,我和隔壁班一个数理化学得很好的女生,不知道什么原因吵了一架。这个女生说:“张海霞,有本事你学理科!”我说:“有本事你学文科!”因为赌气,我就选了理科。直到现在,很多人包括我的初中老师,得知我选了理科,还拿了一个理科博士,都很错愕。尽管理科不是我的强项,可是我这个人有个特点,那就是执着,一定要把我做的事做好,所以很努力,把理科学成了长项。女博士的爱情自从高中我的身体变好之后,我就变得很活泼,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上了大学,除了不是很努力学习,在其他方面我都很活跃。考试前一段时间,我努力学,平时我就拼命玩。我爱玩,性格也比较招人喜欢,当时虽然我朋友很多,但是我一直没有男朋友。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想读博,这时,我家里人不干了,规定我读博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男朋友,找不到男朋友就不许读博。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我未来的老公。他是高我一级的师兄,是一个特别闷的人,一开始你根本不会多看他一眼。我习惯了站在最前面,很光鲜闪亮,但我老公就是那种躲在幕后不吱声的。这期间还发生过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有一天我们宿舍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张海霞,你是那个长发飘飘的女孩吗?当时我们宿舍四个女生,三个长发飘飘,只有我是短发。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没男朋友难道是因为不留长发吗?这件事情刺激我留了一段时间的长发。这个时候,一直暗中观察我的老公出现了,他不会说话,他就默默地站在我身边:“张海霞,我可以照顾你。”我想这哥们还挺靠谱,这样就找到对象了。我老公硕士毕业就去一家研究所工作,我开始读博士。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我想跳槽,想先去新单位试试,但是我请不了假,只有结婚可以请一个月的假,我们可不可以先领一个证啊?”我当时也没有多想,什么房子和车子想都没想,两人直接骑了自行车去月坛,花了几块钱办了结婚证。我们的性格差异其实特别大,一个在赤道,一个在北极,是完全不同的两人,比如:我是狂热的体育爱好者,不仅一天到晚看球,还在《体坛周报》上开专栏写评论,我老公从不看球,连一个球星的名字也记不住,跟他说八百遍也记不住,所以我看球的时候,他睡觉。我们的性格差异这么大,结婚以后也免不了吵架。我们吵架的方式非常逗:我气得上蹿下跳激动得不行,他直接往床上一躺,被子闷头,我把被子一掀,把他耳朵揪起来继续吵,他就说有什么好吵的。后来我跟他总结:婚不是结对的,婚都是过对的。找到谁,“TA”就是你的开关,拨过去,把两个人一起的日子努力过好。母亲是定海神针在家庭里面,妈妈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在孩子的教育里,妈妈绝对起了定海神针一般的角色。我不是说爸爸不重要,但是没有妈妈的角色重要。因为我是体育爱好者,没结婚的时候,我和闺蜜聊天,说:“以后生儿子踢足球,不管姓啥名字得叫‘一’,天下第一的意思。”后来我生了一个姑娘,就给她取名叫“一一”,就是一心一意的意思。姑娘不能踢球,但是也得练体育。当时我女儿年纪太小,没人教,我就自己教女儿游泳。学了一段时间后,我女儿基本上不怕水了,我就把她送到教练那里训练。那时我家住在水清木华园,每周送她到华清嘉园练游泳,结果有一天,她突然死活都不愿意去游泳,一大早就在家里耍脾气。我看她没有身体不舒服,哪儿能说不去就不去,就任凭她哭闹。我老公平时脾气很好,但到了女儿的问题上,脾气可大了,看着女儿哇哇大哭,还一边哭一边吐,就吼我:“张海霞你是亲妈,还是后妈?你对我这样我也就忍了,但是你对我娃这样我就不能忍了。”我说:“今天必须要去。如果跟教练没约好就算了,但是约好了就必须去。”最后,我和我妈、我老公三人一起把我女儿押上车送去游泳馆。见到教练,我就跟教练说:“教练,很简单,今天这孩子必须下水,她要是在游泳池吐了,我就负责清扫。”说完这话,我们就回家了。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去接她回来之前,我们三人都紧张得不行,结果一到游泳池,她像小燕子一样飞过来,说:“妈妈,今天我太高兴了,我学会换气了。”教育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小孩子都很透明,遇到困难就想躲,这个时候你就要站住底线,不让他躲,这样孩子就知道没有借口了。我的女儿从小就知道没有条件可以讲,你要守时,你承诺的事情就要自己做好。教育这件事情就是要从小把规矩定好,然后站在那里一步不能动。我女儿游泳这件事情,我、我妈、我老公三人的角色没有办法互换,比如我妈就不可能代替我做这个决定,所以,在家庭教育里,妈妈的作用最大,只有妈妈脑子清楚,把底线站住,小孩子的教育才不会乱。我听到过很多年轻妈妈抱怨:“我婆婆特别娇惯孩子,把我孩子带坏了。”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底线是什么,养育孩子能不乱吗?这一点对于刚刚有孩子的年轻人来说特别重要,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不能推卸责任,因为你推卸一万遍也没有用。早一点把规矩定下来,后面的事情就很好办了,就不用一天到晚催着孩子学习,事实上很多家长也没有时间管。有些小孩之所以嚣张,其实母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来到谁家没有办法选,但是你的孩子你要负责任,妈妈就是孩子人生的开关,你不仅要负责拨开关,更要负责把“TA”教育好,这是我们人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回国的转折之年2006年是我人生的转折之年,这一年之前的我和现在的我很不一样,那时我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是一个“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精致,但是绝对利己。当时我在美国,同事看到我就说:“Alice,你为什么这么‘High’,一天到晚热情高涨,每天走到哪里就像一团火。”因为在老美的眼中,中国人都很低调,可是我一点也不低调,自我感觉好得不行。我跟美国同事说:“我觉得自己比黑人白,比白人瘦,比所有人聪明勤奋,为什么要低调呢?”老美就乐了,他们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找自己的优点,并且发现我找的每一条还反驳不了。我们黄种人智商本来就很高,还好好干活,努力勤奋,所以我走到哪里都感觉特别好,开开心心、热情高涨,但是2006年6月4日的一件小事促使这个“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了转变。2006年6月4日是我女儿五周岁的生日,我本身就自我感觉好得不行,觉得应该给女儿搞一个盛大的生日party。我差不多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女儿的生日party,租了那个城市的自然博物馆做场地,制作各种贺卡、邀请函,把我在那里的所有朋友和我女儿的同学全部邀请了,还每天给女儿买各种各样的漂亮裙子。我当时就觉得娃的生日必须搞得特别风光,就跟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婚礼整得特别风光一样。我女儿的生日party那天,现场来了一两百号人,那天我女儿穿得跟花蝴蝶一样,party也搞得特别热闹、风光,我和我妈都非常开心。party结束后,我和我妈回到家里聊天,说今天的日子过得多好、朋友们表现多好、小孩进步多大、认识了多少新朋友……就在我和我妈聊得很开心,觉得一切都非常完美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电话里说:“Alice,你在哪里?”我说:“在家呀,刚刚给一一过完生日party回来,正高兴呢。”“我有事找你,某某某被抓了,你能不能去监狱里救他?”我一听非常诧异,这个人是我所在的城市的“小名人”,在美国当医生很不容易,“小名人”是在全美最好的心脏科给人做开胸手术的大夫。我女儿的生日party也邀请了他,但是他说当天要参加小孩的毕业典礼不能来参加生日party。当朋友请我营救“小名人”的时候,我觉得我必须去。河南人的性格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河南文化里,女孩子是花木兰,男孩子是岳飞。于是我说:“你放心,我现在就去救他,今天一定把他救出来。”我妈在旁边听到电话,问:“啥事啊?”我说:“我也不知道,反正你和娃洗洗先睡觉,我先救人去了。”关于怎么去监狱里捞人,我完全不知道,所以去之前,我就在网上搜索:怎么在监狱里捞人、监狱在哪里、怎么交钱等等。最后我带着厚厚一叠打印出来的材料就出门了。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我就带着这么一大叠纸,开着我的甲壳虫汽车救人去了。我当时的车是红色的,我的小鼻头也是红彤彤的,整个红得牛轰轰的。这一晚上,之前没见过的人,我都见了,最后交保释金,金额还挺高的,把信用卡的最后一分钱都刷完了,终于在凌晨的时候把我的朋友救出来了。我的朋友经过折腾也是灰头土脸的。我问:“哥们,我一路都在想,怎么就抓你了呢?”他说:“别提了,我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抓我。”周五那天,他背着书包去他女儿的城市参加毕业典礼,平时他都是走VIP通道的,所以周五也走VIP通道。但是那天的安检机器检查了好几遍,他的书包都没有通过安检,于是他着急了,大声说了一句:“我的书包里面没有炸药。”现场的安检人员好巧不巧,前面没听见,后面也没听见,只听到了“炸药”两个字,二话不说,将他的手机没收了,把他关到局子里36个小时。36个小时后,警察把手机还给我朋友,他才能打电话给家人,家人再打电话联系我救人。我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朋友说:“这事要打官司,怎么这个事情让你赶上了。”但我的“小名人”朋友沉默不语。快到我家楼下的时候,我看到楼上的灯还亮着,对他说:“我妈知道我去救你了,给我们留着灯呢。”等我上楼打开门的那一刻,我妈在门里头,端着一盘热腾腾的饺子站在那里,说:“孩子,回家了,啥也别说,你吃饺子。”当时,我们三个人就抱头痛哭。然后我朋友说:“妈,我来美国二十多年,我一直觉得美国什么都比中国好。我早已经把美国当我的家,今天我知道中国才是我家,您是我亲妈。”我的人生就在那一刻,刀砍斧劈一般地被劈成两半。我以前根本不会想我妈,根本不会想这个家,每天自我感觉好得不行,觉得我的一切都很完美,天天挤对我妈:“妈,你看你买那么贵的衣服,你穿着都不上档次。”“妈,带你去参加朋友的各种party,你啥也不会干,你就会整个河南馅饼,跟人家说Chinese派。”我以前真的每天这么说,可是那一刻我就发现妈妈不是我想的那样,无论我发生什么事,她都会无怨无悔等我回家。我觉得人生要有所改变,我问我自己:人生到底要做什么,我到底在干嘛?当看到我妈端着饺子的那一刻,我脑子突然就清醒了。以前我不知道骂过河南多少遍,我出生在河南,天天觉得河南对不起我的智商,这片土地,它贫瘠,什么都没有,甚至一点好名声都没有。我觉得我长这么漂亮、这么聪明、这么好,却被河南拖累。但是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所有被我忽略的、鄙视的,都是我最应该珍视的;原来所有的一切,我看不上眼的,它一辈子都在那儿等我、养育我,这些以前我从来不知道。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一刻到来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以前别人说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我这人啥也听不进,就是油盐不进,我只听我自己的,但是那一刻,我的人生一下子变了。我当时跟自己说:“张海霞,回家吧,现在就回家。”于是我马上准备回国,2006年6月18日我们全家就回国了。我一直在等这个开关,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要回家了。Yes,I can我回来以后就去北大,我跟当时的系主任说:“我在国外学得这么好,都是高科技,我个人的口才又好,快安排学生给我,把他们全部吸引过来。”系主任年龄有点大了,慢吞吞地说:“没法安排上课啊,现在是期末考试,大家都在准备考试。”我这人就很倔,说:“不行,我现在脑子很清醒,知道我要干什么,你要想尽办法让我上课。”系主任被我追得没办法,就说:“暑期小学期可以上,7月份就开始了。”最后在7月16日,我就正式上课了。从2006年到今天,我的暑期小学期课程正好满12年。现在我的这门课每一年暑期都有,全国的学生都可以来北大听,还可以认学分。那个时候我是冲着本科生和研究生去教书的,我要带领他们搞高科技,另外,我这个人特别自我,觉得高科技才能救全世界,而且其他人谈高科技都是胡扯,必须听我的课。于是我搞了一个月的宣传,到了上课那天有一两百号人来北大上课。那个课我讲得热血沸腾,下面的学生听得群情激昂。我在课堂上说:“必须学高科技,现在就要学,全体人们都要学高科技。”一个男生举手提问:“老师,您说得太好了,我就是要学高科技,可是我有个问题,您说我学高科技要是找不到工作咋办?”我是平时吵架别人绝对吵不过我的那种人,但是这问题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说:“同学啊,所有问题我都想过,就是没想过找工作,但是不用担心,从现在开始你好好学,我给你找工作,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当时真是拍胸脯说的。既然学生好好学了,我就去解决找工作的事情。我当时也不知道国内高科技的情况,比如,有哪些公司?怎么找工作?高科技园区在哪里?我在网上搜索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所有的高科技园区在哪里,列了一个名单,挨个打电话:喂,您这是什么什么高科技园区吗?我是北大青年教师啊……我是做什么什么的……我想到您那儿去参观一下……对方一听,说:“那太好了,我们就等您这样的专家。”下半年我就在长三角、珠三角跑了一系列的园区,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12年前,我们国家高科技园区90%以上都是高科技房地产园区,全部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做高科技的名义,实际在做房地产,园区里面就没几家高科技公司。走了这一圈之后,我心里拔凉拔凉的:学生还在那里学习,但是工作真的找不到。人生就是这样,我好不容易想通了,热情高涨地讲课,但是现实就让你从高潮跌到低谷。我回来还得跟学生们说,你们赶紧学啊,我不能说你们这届不行啊,高科技环境这么差,课堂上的热情高涨完全是装的。关键是我还在一两百号人面前,拍胸脯保证给学生解决工作,然后马上就言而无信了,我对这件事情有多郁闷就可想而知了。突然有一天,一个老兄打电话给我,问:“张海霞最近怎么样啊?”我回答:“在北大啊,不怎么样啊。”他说:“我们有好事找你,我们公司马上要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要准备一个party,你平时挺活跃的,挺能策划的,能不能过来聊聊啊?”我一听纳斯达克就来劲了,马上问:“你们什么情况?”对方说:“我回国创业了,弄得挺好的,现在公司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这个老兄就是我们物理学院的校友赵阳,身高两米的牛人,读完物理就跑到美国去读书,念完普林斯顿的博士后,在美国的公司工作特别好,突然觉得美国什么都坏,不想给美国人打工了,要自己回国创业,于是创立了一家公司,没想到做到了纳斯达克。那天晚上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我非常激动地对赵阳说:“老赵啊,我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天南海北找工作,快被折磨坏了,你这里不是满地都是工作吗?纳斯达克上市你就有钱了啊,你需要人帮你把事业扩大,所以多少学生你都能解决。老赵,发工作吧,我的学生都等着呢。”老赵说:“我不发。”我一听傻了,说:“老赵,有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啦?企业有点起色就马上没有社会责任感了是不是?”我们老师的特点就是直接打大棒,我想还不信打不死你这想法,结果创业的人都不能小瞧,这一打老赵还反弹打岔:“我告诉你,我不是不需要人,但是我不需要你这样的人。”我说:“你啥意思?”他说:“你看你是什么人,考试考得好,说话别人说不过你,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奇差,你说你教了一堆学生都这样,我要他来干吗?我不要天天夸夸其谈,考试考特好的人,我要能帮我解决问题的人,我要能帮我开发新产品的人。”我一听,马上说:“这个问题太好解决了,你有优势,我也有优势。你的优势是什么?有钱、有产品。我也有优势,什么优势?我有人、有时间,我的学生遍地都是,英文都还挺好。我出人、出时间,你出钱、出产品,你不是说学生就是不锻炼,实际的能力解决不了问题吗?很好解决,拿你这个芯片做实验。你的芯片很多小企业不能马上用,你必须得找到应用场景,对吧?但是你没这么多应用场景怎么办?你把芯片拿过来,我让学生想办法把它用到哪里去,然后把它做出来,最后你来评谁做得好。我给学生发奖状,你发奖金,如果再觉得好一点,你得发工作。这行不行?”老赵一听,这事可以有,再加上我们两个人的定位都有了,于是一拍即合,发起了“美新杯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2007年9月1日第一届比赛地点在上海中科院总部,因为那一年我是国内这个行业年会的主席,我有特权,就把比赛安排在年会上举行,让同行们都来看看。平时开会,想听的和不想听的都被关在会场里,这外面有比赛就不一样了,全在会场外面等学生们的比赛。我们只能不停往会场外轰人,结果很多人说:“张老师,你偏心,怎么不让我们参赛呢?”我说:“之前没见到您,对不起您,明年大家一起参赛。”到了第二年,学生参赛人数马上就翻番了,比赛形式也完全不一样了,想法也不一样,学生的活力也被带动起来了。第一届比赛之后,一个女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老师,我非常非常激动,我从小到大得过很多奖,这是我第一次不是靠考试得奖,是我和我的团队想了一个新点子,并亲自把它做出来,获得大家的认可而获奖。我现在为我自己感到骄傲,为我和我的团队感到骄傲,以前我觉得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神,现在我知道我一样能行,Yes,I can。”当时我看完这封信,我觉得找到了我事业的开关:Yes,I can !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这之前,我没想通,所以学生没工作我马上帮他找到工作,他不会我马上把他教会。但这个学生让我意识到:能让学生真正成长、让他感到骄傲的不是你给他的这条“鱼”,而是学生做这件事以后找到了内心的自信,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他不能完成的事了,然后从这个自信开始,他开始去做事。给我写信的这个学生后来很成功,现在在深圳开了自己的公司,成了企业家。因为她的那封信,后来比赛改名叫“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iCAN)”,传递“I can”的精神。这个比赛我做了十多年,大概有二三十万的学生参加了比赛。比赛从2007 年开始在国内发起,在2010 年的时候变成国际赛,先后在二十多个国家举办,现在赛程已经排到2023 年。其中2013 年在巴塞罗那举办,因为我是足球迷,要寻找大赛的精神,巴塞罗那就很适合。为什么比赛很快做到国际化?因为“I can”的精神不只是中国学生需要,全世界学生都需要,它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备要素。后来我总结了iCAN 的三个关键词:自信、坚持、梦想。自信不是无中生有,不是我在这儿喊自信我就自信了,现在中国大有这种趋势,一堆人很盲目自信,其实真正的自信都是通过做事让周围的人认可你,让这个世界认可你,才能获得内在的自信,自信特别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置。要获得自信就必须有梦想:你想做什么?人生的短期目标是什么?有了梦想才能正确指引行动方向。中国不缺白日梦,年轻人更不缺白日梦,我们缺什么?缺坚持,就是你一定要去做,并且坚持去做,这样最后才会收获真正的自信和梦想,否则就不会收获。这三个关键词,我觉得非常重要,这三个词其实也是支撑我坚持下来最核心的理由。我每天这么热情高涨,是因为我有梦想,梦想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变得很有自信,变得拥有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这句话毫不夸张,我可不是喊口号,我真的是这么想。我每年去做这么多场讲座,接触这么多孩子,看到这些孩子,我就在想:这些孩子和我自己的孩子一样,都应该有美好的未来,这样一个美好未来,应该由他自己去创造。我们周围很多家庭的氛围很恶劣,真的把好孩子都消磨了,因为很多家长根本不懂,真正的成长是什么,真正的教育到底是要做什么。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不管他未来做什么工作,他的智商在什么位置,只要相信这三个词,努力去做,他一定会做得很好。在中国,梦太多,不坚持,这个是很可怕的。日本跟我们相反,是另外一种变相的可怕,年轻人根本没有梦想,只有坚持的精神,工匠精神很厉害,但这样也收获不了真正的自信。很多人问:“张老师,您对未来怎么看?”我说:“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当我看到这么多好孩子,我对未来的设想就是让iCAN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真的都拥有‘I can’的精神,让‘I can’成为他成长中的一盏明灯。”所以我现在有个不大不小的计划正在路上,我家里有一面墙贴了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细到了每一个县市,只要我去讲课,我就在上面扎小红旗。我是真心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走遍我们国家县市级的地方,让孩子们能够听到iCAN 的故事,这是我的梦想。在国际上也是这样,参与的国家越多,我越觉得其他国家的孩子也和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是在非洲,还是在中东,他没有选择,虽然人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他有机会创造更好的未来,这是教育者必须有的胸怀,如果教育家再把人分三六九等,就不要做教育了。所以,现在我们努力的是把iCAN 精神传递下去,让每个人都知道:I can,I can,I can!【口述人简介】张海霞: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大学生iCAN 创新创业大赛发起人,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秘书长,全球华人微米纳米技术合作网络执行主席,IEEE NTC 北京分会主席。主持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20 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 多篇,取得软件著作权8 项,发明专利6 项,出版著作和译著5 本。在智慧树网开设共享课程《创新工程实践》。(本文选自《我在北大当教授》,知识实验室编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标题为编者所加,原题为:人生就是不停地拨开关)

长生殿

9年过去,那个放弃北大读技校的男生,现在怎么样了?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作者手写 2020年5月20日9年前,他从北大退学,次年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做一名技校学生。9年后,那个坚持自己却被所有人不解的周浩,过得怎么样了?简单一句话:离开北大后,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先说近况,再讲过程。周浩说:我的经历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印证了一个道理:只要坚 定目标,锲而不舍,梦想就有可能实现!擒获国家大奖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周浩作为获奖选手代表进行发言。2018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决赛在广州闭幕。本届大赛汇聚了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0支参赛队共265名教师同台竞技。据悉,各地近千所技工院校5000余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选拔赛。学院副院长蔡夕忠作为本届大赛决赛的评审专家,参加大赛评审。本届大赛北京市共选拔9名教师参加了九个类别决赛,其中,学院教师周浩、赵士贤、李椿方、柳冰代表北京市参加了机械、工业综合与农业、文化艺术与综合、公共四个类别的决赛。(据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官网)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接下来说一下当年周浩的情况在2008年高考中,周浩考取了660多分的高分,是青海省的理科前5名,并被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录取,是一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周浩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特别是对于机械、电器有着十足的兴趣,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的第一志愿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为那里有很多动手实践的课程。但是当他的成绩出来后,他的父母与老师都觉得他应该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所以拧着他去北京大学,拗不过家长的意愿,他无奈选择听从父母安排。虽然选择的大学与专业不是他自己中意的,但他仍然含着极大的热情与憧憬,认真努力的学习。可是无论他如何逼迫自己,却始终对生命科学系提不起多大的兴趣,而且北大的学习更多是倾向于理论与分析,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繁重的课程让他感觉非常难受。他也曾想过转到工科院,可最终却无奈地发现,这根本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所以在大二那年他破釜沉舟,决定休学一年。利用这段时间,周浩去了深圳参加工作,做过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也当过接线员,这个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与压力,没有一技之长根本无法在社会立足。于是他又回到了校园,然而周浩却比以前更加不适应,已完全无法融入北大的学习当中,在旁听、转院、逃避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周浩选择向父母“摊牌”,述说自己在北大的痛苦,最终成功说服了他们,选择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得知竟然有北大的学生要转入到自己的学校时,所有人都震惊了!学校为他配备了最好的教师,并允许他直接进入技师班,而他在找到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后,果然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2014年时,周浩还成功从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六届数控技能大赛冠军。从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毕业后,周浩被留校任教,并根据政策获得了北京户口!成了一名广受学生欢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老师。在2018年的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青年教师周浩榜上有名,斩获机械类一等奖!并非每个优秀的学生都适合或者说都喜欢传统的学历教育——有人向往将来做一个学者或者科学百家,也有人希望将来做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或者度技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高低与优劣之分,只有兴趣与个性的不同。周浩放弃了许多人羡慕的北大,折射出人生选择回的多元性,表明职业教育也可以成为优秀学子的选择。这对于其他年轻人择校学习甚至人生选择,有答着重大的启示意义。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在会场,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的一举一动时刻吸引着媒体记者的眼球—他就是周浩。三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这样的身份转变,足以让人不敢相信。(据《中国青年报》)一边是北京大学,一边是普通技校,如果让你在其中选择一个去读书深造,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周浩从北大退学,转投技校的时候,不但要面对家人的强烈反对,也要面临周围几乎所有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但是转学成功的周浩给出的答案是“毫不后悔,很庆幸。”至于让周浩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却简单到只有两个字:兴趣。当周浩在北大读书的一年时间里,因为所学非所好,所以毫无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谈不上学习成绩,最终让他“痛不欲生”,甚至不惜以休学一年来逃避。但是当他回到技校,因为所学的专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而激发出了他最大的学习潜能,不但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追上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而且很快就成为同年级里最为优秀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有数家用人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从北大退学,他似乎是个失败的学生,但是在技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价值,他又是一个成功的学生。最为关键的是,如果他继续留在北大,那么这种失败感就会一直伴随着他,以他在北大的学习状态,即便勉强毕业,也必定是个平庸的学生。但是现在,因为有了兴趣作为支撑,他不但成为学校最好的学生,而且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数控这一行业中的翘楚甚至是专家,那么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周浩放弃北大读技校的故事,不但成了他个人的传奇,更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提醒。作为父母老师,不要总以自己的经验去决定孩子的人生,总想让孩子去选择那些所谓“有前途,更光明”的专业或职业,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才有利于成就他们的人生价值。作为中学生或大学生,则应该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把其作为选择专业和职业的重要依据,别人的意见可以参考,但人生之路最终还是由自己来决定才好。有想法的人才有活出精彩的潜能。笔者不给周浩弃北大读技校点赞,因为转校有风险,但对其坚持自我、坚持理想表示钦佩。做一些社会公众认可的事情,会少一些挫折和争议;而做一个特别的自己,虽然几多风险,但精彩往往源于此。周浩发言稿坚守技能梦 匠心铸辉煌——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毕业生周浩在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 活动上的发言我是周浩,是来自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2012年,我怀揣着对数控加工专业的浓厚兴趣和憧憬,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从北京大学退 出,转学到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在导师的带领下,我钻研理论,拆装机床,抱着不实现目标不罢 休的信念,完成了两年技师班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实现了技能水平的飞速提升和全面的成长。在 2014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项目中,我获得了高技组第一名。从数 控技能零基础的学生成长为全国冠军,我终于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实现了我的技能成才梦。不忘 初心,坚定信念,成就了今天的我。现在,我已留校成为一名光荣的技工院校教师,并在北京市化学工业集团、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作为高技能人才被引进北京。我的经历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印证了一个道理:只要坚 定目标,锲而不舍,梦想就有可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呼唤更多的高技能 人才。在我们身边,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技能大师,有带领中国队在世界 技能大赛上夺金的专家,更有为国争光的世赛选手。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国家发展还需要更多的青 年技能人才承担起这份责任,肩负更大的使命。 未来,我立志成为数控装调领域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工院校这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沃土 上,探索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模式! 作为青年技能人才的代表,我将勇担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指导帮助更多有兴趣、有志向的青 年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让我们青年技能人才携起手来,践行和传承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教师 周浩)以下是全中国青年报对于周浩的有关报道:弃北大读技校 自定别样人生实习生 彭燕 吴雪阳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17日 11 版)周浩在比赛中。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在会场,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的一举一动时刻吸引着媒体记者们的眼球。他就是周浩。周浩有足够让人惊讶的经历。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这样的身份转变,就足以让人不敢相信。周浩这样做了,并且谈起当年的决定,“毫不后悔,很庆幸”。遵父命上北大 没兴趣痛不欲生2008年8月,顶着如火的骄阳,周浩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在当年的高考中,周浩考出了660多的高分,他是青海省理科前5名。本来他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家人老师的一致反对,父母觉得这样高的分数不报考清华北大简直就是浪费,高中班主任也一直希望他能报考更好的学校。“我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家里的电器都被我重装过。在航空航天大学,有很多实用性的课程,这比较对我的胃口。”但是,周浩最终还是妥协了,“当时还小啊,再有主见也还是听家长的。”没想到,当年的妥协竟困扰了他两年多。 到了北大,周浩以为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会习惯这里的生活。事实证明,他错了。大一上学期,周浩努力地适应一切,浓厚的学习氛围、似乎永远也上不完的自习、激烈的竞争环境……从小就喜欢操作和动手的周浩开始感受到了不适应。到了第二学期,理论课更多了,繁重的理论学习让周浩觉得压力很大。“生命科学是比较微观的一门学科,侧重于理论和分析,操作性不是很强。而我又喜欢捣鼓东西,喜欢操作。所以我们互相不来电。” 没有兴趣的专业让周浩痛不欲生,每天接受的都是纯粹的理论更让他头脑发胀,对于未来也变得非常迷茫:“不喜欢学术,搞不了科研,但是生命科学系的很多学生未来几乎都会读研究生,这样的路并不是我想走的。”于是,周浩学习开始不那么积极了,不再像刚入大学那会儿跟着室友一起去上自习,“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儿。”就连作业,周浩也不再认真完成,每次都是敷衍了事。一开始,周浩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差。于是,他试了各种办法让自己习惯这种学习氛围。同学告诉他可以尝试去听工科院系的课程,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他便去旁听北大工科院和清华工科院的课,却发现这些课基本上也是纯理论,而实践操作课只有工科院本院的学生才能去上。然后,他开始谋划转院。但是在北大,转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转的院和所在的院系公共课要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转院。周浩想转的工科院和他所在的生科院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周浩知道转院这条路终究是走不通了。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之后,周浩开始陷入了绝望。休学一年体验人间冷暖 选择转校艰难说服父母第一年的尝试失败了,于是,他决定大二先休学一年。到了深圳,周浩觉得自己应该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休学期间,他当过电话接线员、做过流水线工人,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擅长交际的周浩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对于人间冷暖有了初步的体会,大家不会因为你是大学生就尊重你,就会多给你一次尝试的机会。”周浩以为初入社会的挫败感让自己能喜欢上北大的生活,静下心来学习,能再次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然而,重新回到校园的时候,周浩有了比以前更大的不适应感,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学习这门专业。“现在看来,我休学一年所做的思考基本上都是失败的”,周浩苦笑道。在旁听、转院、逃避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周浩开始打起了转校的“算盘”。从大一开始,他就已经在网上对中国的一些技师学院进行了了解,并且还翻墙去看德国数控技术方面的网站,对比了中国与德国这方面的差距,初步对中国的数控市场进行了判断。“我觉得中国是比较缺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就像德国很多技术工人都是高学历,而中国的技术工人基本上都学历不高。”了解了自己高学历的优势,周浩开始选择适合他的学校。“在网上搜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它的水平在行业内是领先的。既然想学点技术,尤其是数控技术,那这里就是最好的地方。”从北京大学退学,要去一个听都没有听过的技术学校,这样的想法一定是疯了!当时,周浩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都这样认为。父亲知道周浩的想法以后非常反对,打了很多电话劝他,让他再坚持坚持。父亲劝不动周浩,意识到儿子是认真的以后,父亲开始妥协。“他开始退让,同意让我转到父亲所在的深圳大学,就是不让去技校。”周浩却坚定了去技校,“北京大学这样在国内算是比较自由的学府都没有给予自己希望,那么去别的学校万一又出现同样的问题呢?难道到时候又转校吗?”周浩觉得要找一个可以真正学到技术的学校。 周浩从小和母亲关系很好,几乎无话不谈。于是,周浩决定先说通母亲支持自己。在知道周浩在北大的经历以后,母亲震惊了,她没想到儿子在人人向往的北大竟然过得这么痛苦和压抑。她决定帮助儿子摆脱烦恼。终于,在母亲的劝说下,父亲同意了周浩的决定。在得到父母的支持以后,周浩觉得自己离梦想近了一大步。“我一直比较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如果一辈子都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的一生就毁了。”周浩说:“如果我过得很精彩,总有一天,可以证明给当初质疑自己的人看。” 转校成功拾回学习热情 不后悔选择淡定面对未来人生2011年冬天,周浩收起铺盖从海淀区到了朝阳区,从北大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对于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你想想,为了增加生源,我们学校给农村户口的孩子减免学费,却还是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这样一个北大学生的到来,当然是很惊天动地了”。学校党委副书记仪忠谈起自己的得意门生很自豪:“考虑到周浩之前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学校没有让他从基础课学起。为了让周浩接受更大的挑战,他直接进入了技师班,小班授课,并且给他配了最好的班主任。”这种小班式、面对面地和老师交流,让他找到了很强的归属感。除了学院的培养,找到兴趣点后的周浩重新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这让他在这里得以大显身手。“大学的生活很散漫,而技师的生活就是‘朝八晚五’,一切都靠自律。”实验室十几台瑞士进口的数控机器,老师面对面的亲自指导,直接上手的机器操作,这一切都令周浩兴奋不已。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而别的同学都已经学了两年,为了赶上大家的进度,他学得格外认真,“每天都把老师教过的技术重复练习,有不懂的就及时问。”很快,周浩便成了小班中项目完成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学生。周浩的努力没有白费。凭借北大的理论基础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技术学习,周浩慢慢朝着自己努力的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道路发展,他成为了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尽管有很多企业向周浩伸出橄榄枝,但对于未来,周浩有自己的设想,“现在还不想就业,我还是想继续深造,对数控技术了解得越深我就越觉得自己学的太少,还是要再多充充电。”“我所学的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周浩说。“弃北大上技校”新闻的价值何在熊丙奇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24日 11 版)“弃北大上技校”这条新闻,引起了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消息被疯转不说,也有很多网友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网友“点赞”。这一现象耐人寻味。按理说,80%的“点赞”,意味着对这一行为的高度认可,可如果高度认可这一行为,这怎么又成为“新闻”了呢?一边是舆论的热捧,一边是个体艰难的选择——周浩同学的选择,在当前绝对是属于新闻的极端个案、另类选择,这恰恰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处境。客观认识舆论的热捧,和职业教育还只是个别优秀学生的另类选择的现实,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极为重要。在笔者看来,舆论对周浩行为的“点赞”,当下主要出于尊重选择、感叹他的勇气,而职业教育和整个中国教育的未来,则在于所有学生自由选择。其实,尊重选择,在我国社会,已属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在八成点赞的同时,还有两成对此并不理解,“惊诧莫名”,而一些媒体的评论文章,也在做这两成人的工作,告诉他们要尊重学生个体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兴趣不同,不都适合上北大,云云。做到尊重选择,说起来容易,而轮到自己,就不那么容易。很多人在点赞的同时,也意识到周浩有支持、理解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强烈要求他必须继续在北大读书,阻碍他上技校,在从北大退学后,去复读参加高考,会是什么结果?而从媒体报道看,周浩父母对其选择的尊重,也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从最初要求他上北大,到看到他痛苦生活才逐渐转变,包括周浩自己,也是在休学、寻求转专业未果之后,再一步步转向选择技校。试想,假如这种选择,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会是怎样的纠结?就是技校的校长,如果孩子成绩可以上北大,却提出要去上技校,会爽快答应吗?现实中,完全尊重学生选择的父母几乎没有。要实现选择,可能都要经历一番痛苦的折磨、辛酸体验,最后才能看开。这样的选择,会让人觉得“伟大”。有人说,周浩这种选择的价值,就是可以鼓励更多人,勇敢地作出这种选择。某个学生在作出类似选择时,可以以此激励自己,说服不理解的人——你看,早就有人连北大都放弃,去追求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但以笔者之见,这种激励的价值不大,因为凡属于需要激励的“伟大”选择,都会让选择者付出多少不该付出的代价。可这种选择,却有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呈现出每个个体的内心需求,推动社会从理解、尊重这种选择,到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自由选择。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要看出身,一个女孩冲出重重阻力和出身“有问题”的人谈恋爱、结婚,这被称为是伟大的爱情,而现在,这种“伟大”不存在了,因为根本就不用再看什么出身。客观而言,“尊重选择”,多少具有某种无奈意味,各选择项之间,地位并不平等,就像现在的北大和技校,相差甚远,形成强烈的对照,而自由选择,所有的选择都是平等的,平等的地位、平等的价值。要作到自由选择,我国必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这要求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首先,要消除对教育、学校的等级管理,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北大和技校应该是有平等地位的学校,而不是一个在金字塔尖,享有政策、资源、地位等各种优待,一个在金字塔底,如果所有类型的教育都办出一流的学校,选择上学术型学校和选择上职业学校,那就成为学习者的自由,而且可随时转学;其次,对人才的聘用、管理、使用、社会福利待遇,不能用学历评价、分层,而应该基于个体的能力、实际贡献。我国教育的出路,在于给所有受教育者自由、多元的选择,而不是把所有受教育者纳入一个成才通道、一个成才模式。在自由选择中,没有所谓的另类选择,也没有伟大的选择,有的只是符合自己内心需要、个性兴趣的选择。何时选择北大和选择技校,成为每个学生自由的选择,何时,我国教育才会走出现在的高考焦虑、名校焦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实习生 彭燕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24日 11 版)“你觉得北大好不好?”“怎么问这种问题?北大很好,只是不适合我。”这是我与周浩的对话。《弃北大读技校 自定别样人生》这篇文章登报之后,迅速地成为头条,文中的主人公周浩火了。在文章发布之前甚至之后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意识到这条新闻会这么火。可是一切都来得让我不知所措:文章刊登当天即被400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凤凰网跟帖评论达1.8万多条,人民日报微博评论5000多条,新浪微博9929.5万次点击。最少不下5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向我和梁老师要周浩和学校的电话,甚至有大学校长向周浩抛出读研究生的橄榄枝。我不知如何应对,只好把这一切都推到了梁老师身上。一个为追求梦想放弃北大读技校的学霸,一个刚来报社实习不到两周的“菜鸟记者”。在这段时间,对我和周浩来说,是天堂也是地狱,是一次很重大的人生历练。事情终会平息,当该事件的热度渐渐减弱,我也有空回忆一下采访场景,来还原一个比较真实的周浩。11月5日下午,我领到选题之后,前往北京工业技师学院采访周浩。天气有点热,他为我拿了一瓶矿泉水。我细细地观察他,想看看此等奇人是什么样的。他留着一撇小胡子,身高1米7左右,身材有点胖,看起来比较敦厚和内向。和周浩聊天,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采访的1小时里,他眼睛不看人,说话却咄咄逼人,回答问题很少有超过三句的,感觉不是我在采访周浩,而是我的自言自语,一直很冷场。我问到对两所学校的一些看法时,周浩直言:“这让我怎么回答呀?”仅有的回答也显得高深莫测,学术术语较多,能感觉到北大才子的风范。周浩的冷淡让我感觉他是“普通人”一个,更由于我没理解到这个新闻的重要性,甚至没准备写稿。回来被梁老师批了一通“这是新闻事故”之后,才仓促成稿。即使这样,在文中也没能很好地展现比较全面的周浩。文章刊出后,我在网上看到有很多网友对周浩和北大都胡乱猜测,尖酸刻薄:“肯定是在北大待不下去了,挂了很多课吧”“北大这种学校还是别待了,做得好”。每次浏览的时候,我都越看手越抖,心里越不平静,周浩和北大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多人脑海中肯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北大课程很无聊,周浩几乎什么都没有学到,自己不好好听课,挂了很多科,最终待不下去灰溜溜地跑了。其实事情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周浩从小喜欢操作机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理论课比较多,不太适合他,由此他开始谋划转校。但是在北大学习的那几年,他从来不曾翘课,“虽然不是很爱听,但是一直坚持上课,也时常泡图书馆”,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挂过科。就算是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3年,在周浩身上,高才生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周浩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之后,没有从最基础学起,而是直接进入了技师班,和成熟的技工一起学习。刚开始有些吃力,但是几个月后,他就开始让同班同学望尘莫及了。“别人做完一个工作日志需要两三个月,而周浩只需要一个星期,这就是差距”。周浩的动手能力很强,经常用巧克力、木板等材料制作坦克、汽车模型,在他的微信里有很多的作品,看上去十分精巧。他也经常对实验室的小型机床进行改造,加快工作效率。周浩的英语水平和理论水平都很高。为了了解到国外最新的数控科技成果,他翻墙去浏览德国、瑞士的网站,对前沿的科技成果几乎了如指掌。很多学生毕业后都是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完成从初级技工到高级技工的转变,但周浩想继续深造,尽管他没有透露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对这个行业了解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少,还是想深造”。网上很多人都想着北大流失了人才,想看北大的笑话,但是没有北大就没有今天出色的周浩;也有一些人想探究周浩离开北大没有高学历保驾护航会不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但是周浩如今已经是很多外企公司愿意开高价挖掘的复合型人才。有一些人想看北大与周浩相杀,但他们只相爱,“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学校,我在其中学习到的东西也是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是我不能适应那种学习环境,但我永远心存感激”;有一些人想探究,在北大周浩是不是在人际关系、学习成绩等方面有问题,但没有那么多细枝末节,这只是一个孩子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和理想,并愿意为之付出巨大代价的故事。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请尊重每一个追求自己梦想的人。弃北大读技校的自由意愿当尊重胡乐乐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18日 02 版)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学生周浩有着足够让人深感无比惊讶的经历。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主动退学,转学到一所许多人根本不知道的技校——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这样的身份转变,就足以让人不敢相信。但周浩的确这样做了,并且谈起他当年的决定,坚称自己现在“(不但)毫不后悔,(而且)很庆幸”。人各不同,人各有志。许多人梦想成为北大学生,也的确有少数人对此很不感冒,偏是喜欢上技校。周浩就是这样的一个“另类”。我之所以说他是“另类”,并不是因为他性格与想法与别人有重大区别,而是因为他喜欢“追随自己的心”。于是,在经过许多努力之后,他如愿以偿,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因为北大之难考和北大之光灿,退学的举动令太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周浩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特别的年轻人。世间总是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他们喜欢追随自己的心。比如,著名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英王爱德华八世,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放弃了英王宝座。再比如,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副县长潘家东最近主动辞职,重回医院当起了医生。这些看上去不同于寻常轨迹的个案固然罕见,但的的确确存在。很多人在诱惑或压力下行事。举例来说,孩子不喜欢上大学,而喜欢做生意,但家长偏偏要孩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认为这才算光宗耀祖;孩子不喜欢当公务员,而喜欢当中小学老师,但家长偏偏要孩子报考公务员。孩子们不得不屈从于父母压力。成年人也经常不能追随自己的内心,因为各方面社会压力实在太大了。我自己就不喜欢甚至讨厌做课题,但学校的绩效工资与职称评审等都要求有课题,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向现实妥协。高材生周浩不愿意学习枯燥乏味的学术理论,而非常喜欢捣鼓机械,那么他就在自己的自由意志驱动之下,选择了放弃北大,转学到技校。可想而知,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非常巨大,但他不愿意活在别人的想法之中。这是难能可贵的。在周浩看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喜欢的事,做真实的自己,那才是他的人生最幸福快乐的事。追随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的人生。对于像周浩一样选择了别样人生者,他们的自由意愿应该得到更多理解和尊重。“弃北大读技校”的周浩夺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05日 11 版)本报讯(实习生彭燕)2014年12月29日,第12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包英华在发言中透露,“弃北大读技校”的周浩(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17日报道)于近日获得了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赛项项目的冠军,即将成为一名技师。当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了关于表彰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表彰大会,对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300名全国技术能手予以表彰,并表扬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84家单位和80名同志。包英华作为突出贡献单位代表在会上进行了发言。6年前,周浩以青海省理科前5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3年前,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在北京大学期间,周浩想到过转学,却不能如愿,也休学一年打过工。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期间,周浩的经历被《中国青年报》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引发舆论风暴的原因是,很多人不敢相信周浩的选择。因为在公众眼里,技校和北大相差实在太远。不少人认为周浩是北大的失败者,因无奈而退学。网上有网友对周浩和北大主观猜测评论:“肯定是在北大待不下去了,挂了很多科吧。”也有人描述这样一幅画面:北大课程很无聊,周浩几乎什么都没有学到,自己不好好听课,挂了很多科,最终待不下去灰溜溜地跑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周浩从小喜欢操作机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理论课比较多,不太适合他,由此,他开始谋划转校。但是在北大学习的那几年,他从来不曾翘课。转学到技校后的周浩,如鱼得水,喜欢上技能课和实践课,还利用其外语优势上外文网站,对世界前沿科技了如指掌。另有一些网友十分关注周浩学了数控之后的发展方向,希望媒体对其进行跟踪报道。如今,周浩拿到了转校之后的第一个大奖,并且即将成为一名技师,这无疑没有辜负其当年的决定。这个大奖得来不易。提起周浩,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仪忠对其赞赏有加。据仪忠介绍,由于周浩之前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而别的同学都已经学了两年,为了赶上大家的进度,周浩每天十几个小时都“钉”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床,学得格外认真,“每天都把老师教过的技术重复练习,有不懂的就及时问。”几个月后,周浩就开始让同班同学望尘莫及了。“别人做完一个工作日志需要两三个月,而他只需要一个星期,这就是差距”。这样的学生,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自然十分珍视。考虑到周浩之前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学校没有让他从基础课学起,而是直接进入了技师班,小班授课,并且给他配了最好的班主任,进行全面培养。2014年4月,周浩通过校内的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并在全国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据悉,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属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大赛决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以上图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人去之

北大,还是技校?求学路上的“奇特选择”

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要在两个选项之间做出选择——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另一个是一家大部分人没听说过的技术学院——你会选谁呢?“这还用考虑?铁定北大啊!”仿佛能听到屏幕那头你的果断直言。确实,这两个选项看起来差距悬殊,怎么就摆到一块了呢?周同学就经历了这样奇特的选择过程。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经历吧。他从小就特别爱好拆东西,家里的电器都曾“遭了毒手”。但是,爱搞此类“破坏”的男孩儿有不少,似乎不足为奇,难得之处在于,他不只是拆,拆完了还要兴致勃勃地重装回去,而且总好奇它们背后运作的原理。这个不同之处让他在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时,具有非常清晰的想法,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不为别的,就是看中这所高校的学科偏向实用操作类,很对他胃口。不过他的想法却遭到了父母与老师的一致反对。这些关心他的人表示反对,不是因为担心他考不上北航,而是太能考上了:他在这次高考中超常发挥,总分一跃成为青海省理科第五名。以北大在青海的录取线来看,他的分数足够用了。去北大读书是多少人的梦想?未来也大概率能拥有更美好的前程。有这个机会还不好好把握?刚刚高中毕业,虽然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毕竟年龄尚轻,在众人的再三劝说之下,他动摇了,决定就去北大。当然以他的分数,想要随心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还不太够,于是他填上了比较有把握的生命科学专业,随后也确实顺利录取了。他设想得很完美:一面完成专业学习,一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人也会跟周同学一样,追求好学校的同时,在能填报的专业上其实并没有太多选择,这时往往就选择填写一个看起来还行的专业,而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乃至入学后才发现跟自己设想的相差甚远。入学不久,他了解到,生命科学,这个研究动植物、微生物、遗传等等方面的科学,是以理论和分析为主,而且由于其学科特点,要想毕业后有个好前景,往往需要继续读研深造。他擅长的却是操作,而且到时也不会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但是来都来了,不如尝试看看吧?可能适应了就好了?在这样的想法之下,他跟着室友一起上自习、认真准备课业,第一学期很快过去了。但是,到了第二学期,他懵了——等候他的是更加繁重的理论体系学习。看到自己确实无法培养出对本专业的兴趣,他对本专业的学习不再那么上心,反而在同学的提议下,尝试选修工学院的课程。然而,工学院的公共课也多是理论性的,要想上操作课,金工实习,只有工学院本院学生才可以。那就转专业到工学院吧!打定主意,他开始关注起相关要求,但是这条路最后也没能走通:转专业要求修习规定数量的两个院系之间的公共课,而他所在院系跟工学院基本无交集。他在痛苦和迷惘中,认为可能是自己适应能力不行,于是提出了休学一年的申请,好给自己一个缓冲和思考的时间。原本应该升入大二的他随后前往深圳,并进入工厂工作,想提前体验社会生活。但是他没有体会到工作的美好,而是感受到了什么叫“生存的残酷”,没有人会因为他是个大学生就特别关照他。一年后,当他回到北大校园,他以为有了这样的社会体验,自己会更潜心专业学习了,没想到他根本无法集中精神,甚至感到抑郁。在如此几番尝试无果的情况下,他最终下定决心,要从北大退学。退学后往哪里去呢?他不打算复读,而是计划着深入学习一门技术。于是,他特地了解了中国目前职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像他这样有学历又擅长操作的人是少之又少——这正是自己的独特优势。他决定到北京一家技工学院就读,因为这家学校在数控技术专业上是全国领先的。他知道自己的选择看起来“匪夷所思”,一定会遭到家人尤其是爸爸的激烈反对,便采用了迂回的告知方式。他先把自己这两年里的苦闷心绪向自己的妈妈如数倾吐,妈妈听了之后难过又震惊,她没想到儿子内心如此痛苦,当即表示支持儿子的决定,随后就将此事转告给了他爸爸。果然,他爸立刻来劝他了,但是面对他的坚定表态,也只能无奈赞同退学之事,但是同时又建议儿子来他所在的大学就读。他反驳道:在北大这个学术氛围浓厚友好的大学里,我都找不到幸福感,其他大学又能怎么样呢?就这样,他最终坚持了这种“人往低处走”的另类选择——看起来风险巨大,但是,他自认是最适合自己的活法。众所周知,受传统观念影响,职业教育学校在招生上一直举步维艰,选择就读职校多是无奈之举。对于这位高材生的到来,新学校自然非常欢迎,在授课上还特地为他“开小灶”,配备最好的教师指导他。而他也恰好如鱼得水:先是获得了全国数控技术大赛的冠军,后来更是由于其突出表现,被留校任教。最新的消息是他在2018年的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上勇夺一等奖。自己更适合哪条路?学术研究、技术应用,还是其他方向?最值得称赞的,是他在历经挫折之后,终于对自身优势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及随后那敢于取舍的勇气。

断弦琴

18年提出建设雄安大学,两年过去,雄安大学推进得怎么样了?

文/行走的大学 图/互联网2017年,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一座未来之城横空出世。一座城市,高校资源十分重要,这些高校可以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这有利于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为此,2018年的时候,河北省委常委高志立提出建设雄安大学,并对标世界一流,争取建设一所高水平的雄安大学。这并不是没有先例,我们可以看看深圳大学。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批准设立,很快,深圳大学的建设就提上了日程。1983年,深圳大学由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并于当年9月正式开学授课。当年建校,当年招生,是典型的深圳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创校初期深圳大学接受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援助。时至今日,我们再看深圳大学,虽然成绩斐然,但是和世界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校有其发展规律,很难一蹴而就,建设好大学需要时间的沉淀。因此,可以推断雄安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其他学校的帮助。去年,去年,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表示,北京大学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积极与雄安新区对接;在专业部署上,将优质前沿学科向雄安新区倾斜;进一步加强、扩大人才支持力度,把北京大学优秀人才源源不断输送到河北来,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其实除了建设雄安大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学校建分校的方式来帮助雄安。还是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哈工大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校区等,这种异地建立分校的方式虽然目前被暂停,但是对一个地方高教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方式。目前,河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流露出对接雄安校区的愿望。2018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重磅发布,总共分为十章,规划期限至2035年。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雄安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将使用新机制、新模式。同时,2019年9月6日,中国雄安集团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发布《雄安大学主校区校园规划设计1标段(规划与建筑概念初步方案)投标邀请书》。雄安大学的校区建设也已经提上日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雄安高校林立,整个河北省的高教尴尬局面将得到极大缓解。行走的大学,优质内容,不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