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医学临床研究国际高峰论坛举行反于大通

北大医学临床研究国际高峰论坛举行

北大医学临床研究国际高峰论坛在日前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国内外学术大家汇聚一堂,共谋临床研究发展,并庆祝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十岁生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所长方伟岗教授对临床所十年发展成果进行了汇报。他介绍,十年前中国临床研究与国际相差很大,关键是缺乏一个重要平台来支撑、支持、引导,因此,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应运而生。据悉,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创建了一个政府、学术、工业界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打造了先进的技术平台,形成一支重要的技术骨干团队。同时,该所能为校内外、国内外各单位、各临床研究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评审服务,设立资助临床创新研究的专门基金,建立国际合作的联合研究所,提高了北大医学国际合作水平。此外,该研究所还成立了临床研究方法学二级学科,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了各种培训,培养临床研究人才。方伟岗说:“十年对一个人生来说很长,但是对学术机构来说是刚刚开始,展望未来,临床所将继续为北大医学发展、为国家临床研究高端人才培养、为推动我国临床研究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柯杨在致辞中强调:“临床所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最重要的是人才在发挥作用。”她感谢临床所团队为推动医学部和国家临床研究发展做出的贡献。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表示:“十年前,成立临床所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决定。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没有医学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健康中国的目标很难实现,而临床研究正是医学科技创新链中的重要环节。”他对临床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不忘初心,服务国家需求,紧跟国际前沿;二是加大力度,把前沿科技整合到临床研究中;三是加强和政府、兄弟院校、企业的合作,为健康中国发展作出贡献。”中科院院士韩启德为临床所十周年庆典赠送了墨宝,并做了学术报告《临床医生、临床研究与临床医学》。他认为:“医学包含医学科学、医学技术、医学人文三大部分。临床医生要能够基于临床需求提出问题,通过与多学科专家合作,推动医学技术发展取得原创性成果。临床研究要不忘医学初心,解决病人的问题才是临床研究的动力,而非发表论文和晋升职称。”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发表主题演讲《临床医学学科内涵发展的点滴思考》,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研究中心的Meyer教授介绍了《精准医学,人工智能与新药研发》,来自斯坦福大学的陆盈教授传授了《适应性设计的统计把握度》,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Carl Peck教授介绍了《真实世界证据用于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审评审批》,北京大学姚晨教授介绍了《真实世界研究的基石——数据质量与管理》,兰州大学陈耀龙教授讲述了《中国临床实践指南:现状、挑战和机遇》,瑞士巴塞尔大学Thomas Szucs教授讲述了《如何用医保数据开展药物研发》,耶鲁大学张亚玮教授分享了《外科大数据时代:风险评估、质控管理及研究数据共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Leslie Benet教授介绍了《为什么生物标记物不能预测药物有效性和毒性》,北京大学李海燕教授介绍了《监管改革对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提出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张宁在结束致辞中评价:“临床所的工作只是起步,未来依然大有可为;医学没有国界,需要全世界的同道共同努力;对科研的理解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临床研究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光明融媒记者 晋浩天)

云汉

深圳首个由医院设立的临床研究院成立,助力医生开展临床研究

8月19日上午,深圳首个由医院设立的临床研究院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北大深圳医院”)揭牌,将为临床医生开展临床研究搭建平台。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揭牌据了解,无论国内外,一所高水平的医院一定是一家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型医院。临床研究对病因的探索和确定,预防和治疗效果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将借助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研究实力,加强医院乃至深圳的临床研究型医生的培养,为各类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学咨询、审核和质量把关服务。”北大深圳医院院长陈芸介绍,临床研究院还将整合北大深圳医院的临床资源、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推动医院临床研究的快速有序发展,使患者受益。从2016年开始,北大深圳医院就着手搭建深圳的临床研究架构。陈芸认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临床数据管理、疾病病种管理都非常系统化。深圳也需要把临床数据进行系统管理,需要一个机构来系统地培训、指导临床医生做这些事情。在医学中心、行业和政府的指导下,北大深圳医院做了这方面的先行者。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的职能包括:为全院所有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包括项目设计和基金申请、临床试验注册及管理、数据采集和管理、病案随访、统计分析、生物样本保存及检测、成果总结及发表等;管理全院临床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评估和质量控制;提出和制定全院临床研究相关管理规定和激励政策;组织专家委员会,提出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统一承接和管理企业药物和器械研发项目,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记者】 苏国锐【通讯员】彭蓓 李梦园【作者】 苏国锐健康情报局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博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举办创新药械临床研究策略及关键技术研讨班

11月10日至14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在京举办了创新药械临床开发策略及关键技术研讨班,探讨创新药械研发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该研讨班同时入选北京市科委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课程。该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大医院药物试验机构和制药公司的60余人参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宋纯理副院长出席并致辞。本次研讨班分为创新药临床研发挑战与总体应对策略、以MIDD为特色的创新药早期临床开发加速新策略和创新药械晚期研发策略与思考三个主题模块。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中心、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著名医药公司的10余位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出席并授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李海燕主任、刘东阳副主任、么雪婷和崔诚博士,临床流行病研究中心陶立元和张华博士,干细胞研究中心于洋副主任和伦理委员会王筱宏副主任等8位讲师参与授课。会上,专家们研讨了我国创新药的宏观战略,介绍了创新药早期与晚期临床研究的设计要点、创新药临床开发加速新策略,专题讲解了临床研究操作环节中的机构质量与效率、伦理审查原理等关键点,最后针对具体案例,组织学员分组讨论,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融会贯通。本次研讨班内容丰富,既点明现有挑战,又对我国创新药开发给予路径指导,专家们讲解深入浅出,学员积极互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栩栩如生

深圳首个由医院设立的临床研究院在北大深圳医院揭牌

南都讯 记者李榕 8月19日上午,深圳首个由医院设立的临床研究院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北大深圳医院”)揭牌,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市科创委党组书记邱宣、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吕光华、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等出席揭牌仪式。北大深圳医院院长陈芸介绍,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的成立,将借助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雄厚研究实力,加强医院乃至深圳的临床研究型医生的培养,并为各类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学咨询、审核和质量把关服务;同时将整合北大深圳医院的临床资源、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推动医院临床研究的快速、有序发展,最终使患者受益。据了解,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的职能包括:为全院的所有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包括项目设计和基金申请、临床试验注册及管理、数据采集和管理、病案随访、统计分析、生物样本保存及检测、成果总结及发表等;管理全院临床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评估和质量控制;提出和制定全院临床研究相关管理规定和激励政策;组织专家委员会,提出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统一承接和管理企业药物和器械研发项目,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任何的医学进展最终要通过严格和科学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和评价才能确认其是否安全、有效。未经临床研究证实的诊疗或预防措施,都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给应用对象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吕光华表示,临床研究对于发现临床问题、总结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规律,对病因的探索和最终确定,预防和治疗效果的评价都起着重要作用。不论国内国外,一所高水平的医院一定是一家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型医院。在揭牌仪式现场,陈芸为方伟岗教授颁发聘书,聘任方伟岗教授担任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来源:南方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富二代

深圳首个由医院设立的临床研究院揭牌

将为临床医生搭建研究平台今日上午,深圳首个由医院设立的临床研究院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北大深圳医院”)揭牌,其将借助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雄厚研究实力,加强医院乃至深圳的临床研究型医生的培养,并为各类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学咨询、审核和质量把关服务。“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任何的医学进展最终要通过严格和科学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和评价才能确认其是否安全、有效。未经临床研究证实的诊疗或预防措施,都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给应用对象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临床研究对于发现临床问题、总结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规律,对病因的探索和最终确定,预防和治疗效果的评价都起着重要作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吕光华在仪式上致辞表示。吕光华副主任说:“不论国内国外,一所高水平的医院一定是一家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型医院。今天,很高兴看到北大深圳医院建立了自己的临床研究专门机构。期望北大深圳医院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术资源,以及自身的临床资源,把临床研究院打造成医院的一张靓丽名片。”北大深圳医院院长陈芸介绍,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的成立,将借助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雄厚研究实力,加强医院乃至深圳的临床研究型医生的培养,并为各类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学咨询、审核和质量把关服务;同时将整合北大深圳医院的临床资源、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推动医院临床研究的快速、有序发展,最终使患者受益。在揭牌仪式现场,陈芸院长为方伟岗教授颁发聘书,聘任方伟岗教授担任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据了解,北大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的职能包括:为全院的所有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包括项目设计和基金申请、临床试验注册及管理、数据采集和管理、病案随访、统计分析、生物样本保存及检测、成果总结及发表等;管理全院临床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评估和质量控制;提出和制定全院临床研究相关管理规定和激励政策;组织专家委员会,提出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统一承接和管理企业药物和器械研发项目,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鲍文娟 通讯员:彭蓓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鲍文娟 通讯员:李梦园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蔡冬庆

其我独芒

新冠病毒已突变!中国科研团队:有2个亚型,其中一个传染力更强

新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以上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病毒株已发生了149个突变点,而且多数是近期产生的。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101个属于这两个亚型。从占比上看,L亚型更为普遍达到70%,S亚型占30%。论文作者认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论文称,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RNA基因组的第28144位点,L亚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亚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毒比较,作者发现S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L亚型在武汉爆发的早期阶段更为普遍,而L亚型的发生频率在2020年1月初后有所下降。作者认为,人为干预可能对L亚型施加了更大的选择性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干预,L亚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和扩散得更快速。另一方面,由于选择压力相对较弱,在进化上较老且攻击性较小的S型可能在相对频率上有所增加。这些发现意味着,目前迫切需要结合基因组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2019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症状图表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全面研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103个样本显示,大部分患者只感染了L亚型或S亚型中的一个。但其中一位近期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出的病毒株,显示其可能同时感染了L型和S型新冠病毒。不过,作者表示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延伸阅读:巴西对2例新冠肺炎病毒基因测序:与在中国发现的病毒有不同美洲新冠肺炎病例数量继续增加,美国华盛顿州卫生官员3月2日宣布该州又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巴西研究人员对病毒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巴西两个确诊病例体内的病毒有所不同。美国华盛顿州金县卫生官员杰弗里·杜钦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华盛顿州又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但这4个死亡病例此前未纳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统计。美疾控中心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日美国共有91例确诊或推定阳性病例,有2个死亡病例。推定阳性病例指的是已在某些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阳性,但未经过美疾控中心确认性检测的病例。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部2日宣布又确诊3例新冠肺炎病例。加拿大全国累计确诊病例数增至27例。巴西卫生部2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有2例确诊病例。巴西阿道弗·卢茨研究所和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这两个病例体内的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发现首个病例体内的病毒与在德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个病例体内的病毒则与在英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二者与在中国发现的病毒也有所不同。据介绍,这两名患者都是今年2月在意大利感染后回到巴西的。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埃斯特尔·萨比诺表示,病毒出现的变异是疫情在相关地区传播留下的印记,可被研究人员用于追踪病毒传播路径。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澎湃新闻 新华社流程编辑:TF021

莫若无为

我院开展临床研究能力专题培训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临床研究的规范化要求,进一步提升我院临床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的临床科研队伍。10月28日,由我院、中国医学论坛报杂志社、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打开高品质科研的大门”深学-安徽省临床研究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暨临床研究骨干培训(第一期)在医院南区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姚晨教授,北大循证医学中心詹思延教授,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李静教授担任授课嘉宾。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参会并致辞,科研处负责人尹大龙主持会议。刘同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中,“托珠单抗+常规疗法”方案是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案例。医院拥有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正在搭建样本库、临床数据库等基础平台。随着理工医的不断交融,更多的研究成果需要进入临床研究。医院鼓励一线人员,围绕临床问题开展临床研究,提升诊疗水平,造福百姓健康。培训课中,姚晨教授作“临床医生为什么要做临床研究”主题演讲,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解答了临床研究工作者常常面临的问题与疑惑;詹思延教授着重于对临床研究设计的讲授,大家认真听课,仔细笔记,收获满满;李静教授针对临床研究实施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讲解。课程结束后,学员们还针对在临床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与专家们交流探讨,悉心听取专家们的解答。本次培训三位讲者系统阐述了临床研究从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到数据处理的系统知识,帮助大家初步理顺了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对许多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的一线人员有很大启发。临床研究能力提升是系统工程,医院将组织临床研究系统培训,期待培养出一支能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的骨干队伍,提升医院临床研究整体水平。(科研处 胡海汐/文曹金阳/图 杨春梅/审核)责编:吴家炜 【来源:科研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羁绊

中国科研团队:新冠病毒已突变,有2个亚型,传染力有差异

新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此外,巴西研究人员对病毒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巴西两个确诊病例体内的病毒与中国有所不同。中国科研团队:新冠病毒已突变,有2个亚型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S亚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以上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病毒株已发生了149个突变点,而且多数是近期产生的。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101个属于这两个亚型。从占比上看,L亚型更为普遍达到70%,S亚型占30%。论文作者认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论文称,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RNA基因组的第28144位点,L亚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亚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毒比较,作者发现S亚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L亚型在武汉暴发的早期阶段更为普遍,而L亚型的发生频率在2020年1月初后有所下降。作者认为,人为干预可能对L亚型施加了更大的选择性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干预,L亚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和扩散得更快速。另一方面,由于选择压力相对较弱,在进化上较老且攻击性较小的S亚型可能在相对频率上有所增加。这些发现意味着,目前迫切需要结合基因组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2019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症状图表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全面研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103个样本显示,大部分患者只感染了L亚型或S亚型中的一个。但其中一位近期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出的病毒株,显示其可能同时感染了L亚型和S亚型新冠病毒。不过,作者表示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出现变异!巴西发现的新冠病毒与中国有所不同巴西卫生部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有2例确诊病例。巴西研究人员对病毒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巴西两个确诊病例体内的病毒有所不同。巴西阿道弗·卢茨研究所和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这两个病例体内的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发现:首个病例体内的病毒与在德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个病例体内的病毒则与在英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二者与在中国发现的病毒也有所不同。据介绍,这两名患者都是今年2月在意大利感染后回到巴西的。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埃斯特尔·萨比诺表示,病毒出现的变异是疫情在相关地区传播留下的印记,可被研究人员用于追踪病毒传播路径。来源:羊城晚报、新华社、环球时报、澎湃新闻、齐鲁晚报编辑:聂睿责编:吴琼统筹:王刚、高长利监制:陈宝林

伯克利

君实生物:2020年度净亏损约16.69亿元

每经AI快讯,君实生物(SH 688180,收盘价:86.43元)3月30日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扩大至约16.69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约7.47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约为15.95亿元,同比增长105.77%;基本每股收益亏损2.03元。2020年年报显示,君实生物的主营业务为抗肿瘤类药物、技术转让与服务收入、其他业务,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2.9%、25.4%、5.49%。君实生物的董事长是熊俊,男,47岁,于1996年7月获得中南财经大学(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于2007年12月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君实生物的总经理是NING LI(李宁),男,60岁,李博士加入本集团前的主要经历包括,包括生物统计学办公室的团队负责人、数理统计师负责人和统计评审员,彼担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客座教授及於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彼担任北京大学医学信息学中心兼职教授。“春暖花开 迎接反弹”,这是最新一期《股月奇谈》中“道达茶坊”文章的标题。周二,市场很给面子,各类指数全线上涨,创业板指数大涨1.37%,抱团股走势强劲。很重要的一点是,随着反弹趋势逐渐明朗,市场找到了新的主线,紧盯年报优异、季报预增、分红慷慨的好公司。道达号“个股趋势”提醒:1. 君实生物-U近30日内北向资金持股量增加129.4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增加1.79%;2. 近30日内无机构对君实生物-U进行调研。更多关键信息,请搜索“道达号”。每经头条(nbdtoutiao)——保费收入超十亿,“惠民保”火了,这种白菜价保险你买不买?(记者 周宇翔)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每日经济新闻

动则得矣

中国科研团队:新冠病毒已突变 有2个亚型

新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以上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病毒株已发生了149个突变点,而且多数是近期产生的。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101个属于这两个亚型。从占比上看,L亚型更为普遍达到70%,S亚型占30%。论文作者认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论文称,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RNA基因组的第28144位点,L亚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亚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毒比较,作者发现S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L亚型在武汉暴发的早期阶段更为普遍,而L亚型的发生频率在2020年1月初后有所下降。作者认为,人为干预可能对L亚型施加了更大的选择性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干预,L亚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和扩散得更快速。另一方面,由于选择压力相对较弱,在进化上较老且攻击性较小的S型可能在相对频率上有所增加。这些发现意味着,目前迫切需要结合基因组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2019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症状图表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全面研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103个样本显示,大部分患者只感染了L亚型或S亚型中的一个。但其中一位近期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出的病毒株,显示其可能同时感染了L型和S型新冠病毒。不过,作者表示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