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名校名专业:北大考古专业,中国第1个考古学专业,每年招40-50人鸿雁

名校名专业:北大考古专业,中国第1个考古学专业,每年招40-50人

今天名校名专业带领大家走进的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怀抱田野,重建历史!考古出土的器物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无字天书”,一个真正的考古学者肩负着透物见人、重建古史的艰巨任务。北京大学在1922年即成立了考古学研究室,可以说是与中国考古学共同起步。下面让我们走进考古文博学院,追溯风雨兼程、成果斐然的历史,了解现况与展望未来。走进考古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很古老,但它其实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迄今尚不足百年。可以说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前身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于1921年底,后改名文科研究所,其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最早建立并成功运作的人文学术研究机构。1922年在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源头。1952年设置历史系考古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专业。1924年9月北大国学门同人在三院译学馆原址合影1983年,考古专业从历史系分出而独立建立考古系。随后,北大考古不断迎来新的发展。1988年,考古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高校重点学科,同年设立博物馆学专业,并开始招生。1998年,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办学成立考古文博院(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2002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考古文博学院。1998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与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在合作办学协议上签字直至今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样态,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一代代行走在田野上的考古人,亦在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北大的精神。九十载春秋,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培养了两千余名优秀的专业人才,承担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丝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研究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课题,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学院中有教授22人,副教授11人,助理教授6人。其中,大部分教师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受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具有很高的科研素质、国际化的视野和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并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学者互访、实施共同研究项目等多种形式,推动考古学的发展。学院经常邀请国际及我国港台地区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学院的教师也经常被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及合作研究。近年来,学院每年平均主持召开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现代人起源”、“农业起源”、“早期文明进程”、“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等一系列关乎人类历史的重大课题上,与国际学术界展开广泛和深入的对话。此外,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野外实习基地、教学博物馆、实验室、资料室、标本室等齐全的配套设置,在国内高校首屈一指。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馆藏达到13000余件,对于高校博物馆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它是教学实践场所,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托;是北大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窗口,多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及外国元首都曾莅临视察;也是校园文化的展示场所。2016年赛克勒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了毕业展,自此成为北大毕业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外景科技考古实验室:拥有大型检测分析仪器设备19台套,价值1158万元。目前,实验室主要开展年代学、古代遗物的成分分析、冶金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针计划”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承担学院科技考古的教学任务。文物保护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十余台套。开展石质文物、丝绸、纸张和漆木器等有机质文物土遗址的保护研究,承担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教学任务。文化遗产记录与监测实验室:承担了实践和研发文化遗产记录和监测技术的任务,该实验室将为各类型文化遗产的精细化记录和常态化监测,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障。资料室:有3.5万册中文书籍、5000册外文书籍、8700种古籍藏书,255种中文、53种外文学术期刊,是全国高校中学科图书资料最完整的图书资料室。2014年至今,先后举办了“最早的中国——追踪《二里头(1999-2006)》”以及“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 北京大学首站”等系列活动,在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和学术推广方面更具专业特色,考古文博学院图书馆也被评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优秀分馆。标本室:设有包括陶瓷、石器、体质人类学、动植物等六个门类的较为系统的教学标本室,其中,古代瓷器标本尤成系列,为国内高校仅有。实习基地:学院极重要的校外教学设施,目前在全国各地已经挂牌十余处基地,满足考古学不同历史时段、文物建筑、陶瓷考古、文物保护规划及保护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实习教学需要。特色教学活动: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从2008年开始,学院就面向全国所有高二学生组织了中学生考古夏令营,也就是现在的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暑期课堂为期十天左右,将由学院教授和所在地考古研究专家讲授相关的知识;由学院教授、研究生及考古一线学者全程带领参观相关博物馆,当面聆听学者的讲解,近距离接触古代文物,亲身感受古代文明;以及和考古学家一起踏查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实践,深入了解考古学的方法及学科特征,培养独立思考与实践的能力。很多优秀中学生由此而有了零距离了解考古学的机会,很多人也因此选择了考古学。学科简介考古文博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40-50人,目前分为2个系:考古学系和文化遗产系,下设5个本科专业:考古学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文物保护专业、考古学专业(文物建筑方向)、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考古学方向)。考古学考古学专业创建于1922年,是北京大学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除招收来自国内外的本科生外,还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并有博士后在站工作。考古学专业设有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汉唐宋元明考古、佛教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陶瓷考古、田野考古学、科技考古等专业方向,体系完备、门类齐全,拥有一批在国内外考古界享有很高威望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考古教学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学科建设方面,2019年QS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30。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先后有19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获奖,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和“21世纪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针是“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历史科学和考古学的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考古学专业知识和田野考古工作技能,完全胜任考古、文物和博物馆等专业工作,也能够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各相关方面的工作。考古学专业毕业生应对传统文化常怀敬畏之心,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立志高远,力争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考古文博学院田野考古实习已有六十年的传统,底蕴深厚,技术顶尖,成果众多。本科田野考古实习由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三个教研组的老师轮流负责,在大三的秋季学期进行实地考古发掘,学生经历完整的“田野发掘——室内整理——田野调查——编写发掘报告”的全过程,培养独立开展考古工作的基本能力。文物与博物馆学本专业为了适应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在1988年创办。专业创办至今,在国内外同行的支持和帮助下,已经拥有一支博物馆学的专业教师队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系统开设了博物馆学方面的课程,形成了本科生、研究生两级教学体系。同时,还聘请了多位在京的中国博物馆学和文物研究的知名学者担任专业课的兼职教员和研究生导师,科研和教学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博物馆展览策划、公众教育、藏品管理及博物馆运营等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扩充历史学、考古学、文物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艺术史的相关知识。除了参加大三上学期田野考古实习之外,博物馆专业的同学还需在大四上学期参加博物馆专业的实习,以更深刻的了解博物馆行业。文物保护技术考古文博学院面向理科招生的本科专业按奇偶年轮替,2019年的招生专业为文物保护技术,2020年为文物建筑。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化学类专业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还要理解和掌握考古学、博物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以文理综合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融合运用,建立对文物的多元理解与认识,培养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与文物保护修复实际工作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能根据文物保护原则利用自然科学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拥有自己的文物保护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分析仪器及研究设备,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考古学(文物建筑方向)文物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产物与载体,是与社会生活接触最为紧密的文化遗产类型,兼具着历史性与现代性。1998年,北京大学在考古学系增设文物建筑专业方向,建构起建筑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培养具备文物建筑研究、保护和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形成了突出研究、突出田野和突出实践的教学特色。自创立以来,文物建筑专业培养的本、硕、博学生一百余人,大部分毕业生供职于国内外的文物考古研究、文化遗产管理及展示、高等院校相关院系和文化遗产相关工程设计单位,从事着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教育、管理、利用和规划设计等工作。在大三下学期,文物建筑方向的学生会进入实习,前往全国各地调研。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考古学方向)该专业方向将在一年级下学期经过二次招生择优录取。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历史和考古学的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考古学专业知识和田野考古工作技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深入认识该语种地区的历史、考古研究。本年度招收的语种为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朝鲜语、德语、法语、日语、印地语、越南语。名师寄语北大考古学科致力于培养卓越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也就是说,保护、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北大考古人的天职,我们每一个毕业生,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应该始终牢记这一使命。——孙庆伟,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学考古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以后发展的方向。考古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李伯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致学存乎心,补拙莫如勤。 ——宿白,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考古发现总有惊喜,也有迷茫。魅力就在惊喜与迷茫之间。——严文明,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学生风采崔秀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2级本科生,修习中国语言文学系双学位。2013-2014学年绩点名列考古专业第一名,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大学期间曾获北京大学“ESEC”奖学金、新华都奖学金。曾任文物爱好者协会外联部长,先后参加过文物爱好者协会、北大剧社、北大轮滑社、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北京大学服饰文化交流协会等社团,并且多次参与调研活动与志愿活动。本科毕业后,崔秀琳在考古文博学院汉唐考古方向读博深造。由于机缘巧合,高考结束后的崔秀琳接触到了关于新疆鄯善洋海古墓群的系列纪录片,从这以后,崔秀琳就深深地被考古迷住了。通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崔秀琳认为自己之前对于考古的认识很感性,考古不仅很有意思,而且还是非常严谨的一门学科:拥有考古的情怀很好,但也应该有一分资料说一分话。考古文博学院的每个专业都需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即“文理兼修,贯通古今”。日渐深入的学习让她觉得考古知识丰富多彩,也意识到如果想进一步从事考古工作,本科四年的学习只能算是一个入门学习,还需要更加深入的补充。另外,对北大的感情也让她觉得四年的时间太短了,因此决定继续在学院读博深造。谈及北大带给她的收获,崔秀琳动情的说道:“北大给人最大的一点就是情怀,真的是像‘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所说的那样,让人非常激动。有一次我轮滑训练到了晚上12点以后,回去的路上路过百周年纪念讲堂门口,看到有的学生在拍着乐器唱着歌,让我非常有触动——北大人就是这样,有情怀,憧憬自由。另外,北大教会了我既要尊重权威,又要敢于质疑权威。在这个园子里,我听过不同的讲座,感受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身边的同学们并不是对所有的观点完全认同,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向老师提出疑问,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还有一点就是北大给予我了自信心。曹文轩老师就曾讲过这样一次经历,他出去吃饭没有带钱,向服务员说下次带钱过来,并且说自己是北大的老师,对方便非常客气地对亮出身份的曹老师说没有问题。这就是北大给予我们的自豪感。每个进入北大的学生在接触到优秀的师生之后会更有底气,也会被赋予一种特有的自豪感。”“透物见人,重建古史”是每个北大考古人的重要使命。作为中国考古学重要源流之一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久弥新,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研究,加强国内外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国考古学的魅力。学院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继续为中国的考古事业输送人才,发光发热。这个九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期待你的到来!来源:北京大学 图片来源:考古文博学院编辑:陈思美编:赖雯燕审校:王睿临、张欣睿

煎饼哥

北大考古专业没前途?你怕是有什么误解……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部分网友认为考古是“冷门”专业,不仅工作没有保障,更没有“钱途”……面对此类评论,钟芳蓉以一句“我觉得喜欢就够了”作出回应并表达决心。也有人大力支持,认为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钟芳蓉的选择也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针对所谓冷门专业的热议,选兴趣还是选收入?冷门专业值得报考吗?未来真的会没有“钱途”吗?考古专业太冷?那可是北大的考古啊!首先,从全国的招生人数以及报考人数上来看,与经济学、管理学等“报考大户”的热门专业相比,考古专业确实偏冷门。但是,钟芳蓉选择的可是北大的考古专业啊!且不论北大的名校光环,单单说考古专业,为钟芳蓉分数可惜、担心其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网友真是ck(大可)不必操这份心,熟知的人都知道,北京大学的考古学是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为A类的仅有3所院校,而北京大学的考古学是A+。 从一流学科角度来看,考古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院校也仅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2所。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曾说,中国考古学在北大。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的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大成立中国高校中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而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则是全国高校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学院已培养出各类毕业生约2000余人,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第一线,成为当地文物、考古、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力量。海外学生学成回国后,更成为所在国家地区开展中国考古学教学研究的主力。考古专业太冷?报考古的都是学霸钟芳蓉让考古专业再次“出圈”,很多人说,676分报考古有点可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这三所高校设有较为领先的考古专业外, 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院校也开设了这一专业。以可查询到的2017-2019年高校在山东省招收文史类考生的数据为例,2019年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在山东省招收考古专业,且其投档分数线不亚于同校其他热门专业。从2017-2019年北京大学在各省招收考古学专业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来看,每年全国仅有20多人能进入北大考古学专业,且录取分数并不低。近三年,北大考古学在湖南省的录取最低分数也在660分左右。考古专业太冷?“兴趣”与“钱途”见仁见智冷门专业,人们通常简单理解为就业没“钱途”,专业小众,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把握较大的专业;热门专业则多与社会当下最火,最缺人才的、最有“钱途”的职业相关,报考考生较多,竞争激烈。 但“冷”与“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本身更没有好坏之分。 2014年北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因为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引发网友关注。她所在的古生物专业自2008年设立以来,仅培养出5位学生,可谓“冷门中的冷门”。 本科毕业后,薛逸凡选择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之后硕士毕业的她又前往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读生物医学信息博士。提起当初的选择,薛逸凡说:“我就是特别想学习这个专业,我来元培学院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古生物。”随时代与观念的变迁,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报考专业时更偏向于“兴趣”,而非“收入”。据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发布的《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往年较为冷门的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在最感兴趣的人文专业榜单中位列前三;心理学、法医学、数学和应用数学则占据了最感兴趣的理工专业榜单前三甲。而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金融学、投资学等曾被各界看好的经济、金融类专业却被归入了最不感兴趣榜单。专业也存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规律。以前,财经类高校、专业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而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十分惨淡,逐渐“跌落神坛”,当然也与相关行业的衰落相关。 有些专业看似“冷门”,但对于国家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的意义非凡。近些年,传统文化类节目、影视剧、纪录片大火,如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让大众了解到文物修复工作者平凡却又不凡的职业精神,如2017年首播的《国家宝藏》,唤起了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当然,如《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系列书籍和影视剧的大火,也让不少人对考古产生了向往和兴趣。据北大微信公众号,近年考古的“死忠粉”越来越多,甚至有同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填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个志愿,而且“不服从调剂”。还有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学科,看上去非常“冷门”,却关系到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根基,因此也逐渐从“冷”变“热”起来。今年启动的“强基计划”,明确将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和培养范围,首批试点招生的36所高校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制订了古文字学专业的招生培养计划。此外,回到此次争论的焦点“未来就业问题”,其实这些学科专业性强,职业选择相对较窄,但就业前景无需担心,基本毕业就能拿到“铁饭碗”。钟芳蓉的选择,收获了考古圈的纷纷欢迎和祝福,多省份考古研究单位联动送去礼物和心意,以表支持与鼓励。北大校友樊锦诗先生更送去口述自传,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北京大学也送上欢迎和祝福:“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还未入学就就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团宠”!想问那些曾发出质疑的人,现在你还会觉得钟芳蓉选择错了吗?

存形穷生

考古冷门专业?北大这个专业更厉害,一年仅一个毕业生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消息刷爆网络,有网友觉得考古这么冷门的专业,不适合家庭贫困的学生学习,将来就业也是很大的问题,还不如报北大的经管专业。不过,在北大还有一个比考古“更厉害”的专业,大家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专业连续六年,每年只有一个毕业生,可谓一脉单传。而且这个专业可能只有贫困的农村学校才会出现的现象,老师比学生还要多。但是在北大这专业还有一栋专门教学楼,想想一栋楼只有一人的情形,听着都不可思议。这个专业就是北大元培学院开设的古生物专业。大家可能会想既然没什么人学,为什么还要花费这么多资源开设这个专业呢?其实呢北大古生物专业由来已久,曾经因为某些缘故也被撤销,但是在2008,北大元培学院又重新开设这一专业供学生选择。既然曾撤销,为何又从新开设?主要还是古生物学研究古生物生命特征、生命的起源以及演变历程和生存环境变换过程,对社会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学科。这算是大家眼里非常冷门的专业了吧,但是这个专业却没有我们说的不好就业什么的,基本是供不应求。只不过这个专业对于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颇高,学生基本都是硕博连读。而离现在最近的一位让人所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还是16年毕业的安永睿,毕业时直接保送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第四纪地质方向直博生。在他之前毕业的10级的薛逸凡,当时因为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引起网友们的关注,毕业后到了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就读计算机生物学专业的硕士,如今的她在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读生物医学信息博士。这样看来,这个专业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惨”吧!

北大考古系没前途?你一定是不了解这些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儿钟芳蓉因报考北大冷门考古专业而频上热搜,引起网友们吃瓜围观。部分网友因考古专业"冷门"、"吃苦"、"没钱途"......质疑钟芳蓉的选择,由此引发全国各个考古机构和相关工作者的全力支持,他们为钟芳蓉送上专业考古书籍、实习机会、文物周边等新手大礼包,在全国人民面前"狠狠地"秀了一把存在感。以往"小透明"一般的考古专业,在网友们眼中顿时变得高深莫测,仰之弥高。那么考古学究竟是个什么专业呢?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这里指的实物遗存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和建筑等。而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创建于1922年,现今作为国家该领域的重点学科,考古教学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和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中心。一个华丽又厚重的专业说了这么多,可能还是有网友会说:"还是挖土的"、"还不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行业"、"翻翻破碗烂罐头而已"。实际上这都是网友们不了解的偏见而已。你认为的考古是这样的:实际上考古也有这样美丽的:(多图警告)还有这样的新奇的:更有这样"土豪"的:这些多姿多彩的文物,不仅是惊艳世间、价值连城的物品,它们的背后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脉络。而考古工作,就是对中华文化中的挖掘、解读、还原和传承。考古工作者寻找着文明发展史上许多被遗忘的记忆,丰富着人们对于过去的认知。而考古的发现使得我们的历史更加全面而多彩,强化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一个能"进"能"退"的专业从现实来看,考古专业的确远不如金融、人工智能等专业"热门",在就业发展和薪酬回报上,确实也难以"大富大贵"。但目前,考古的就业待遇并不低。"进"可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潜心学术,驰骋于广阔的学术研究领域,执笔著文,为历史写生;具备相当水准后,执教授课,桃李满天下。而"退"可进入古所和博物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等相关事业单位,薪资水平跟当地的普通公务员对等,不存在收入过低的问题。要知道,许多地区人们对于公务员这类"铁饭碗"职业都是趋之如骛。考古虽不能让你暴富,但体面、稳定、自由。“十年,我见证了考古专业从‘调剂专业’到‘网红专业’的飞跃历程。”与部分同学被调剂到考古专业不同,主动申请转至考古专业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奚牧凉如是说道。北大考古实力相当“硬核”,在全国排名第一,课程体系设置丰富而完备,奚牧凉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考古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专业穷"内蒙古大学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孙璐说:"看薪资不能只看眼前,考古是一种通才,通才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45岁才是通才的成熟期。每一个专业都有起伏,谁能保证报的专业到你毕业的时候还是热门呢?"考古还有如甲骨文等研究等学科,看上去非常"冷门",却关系到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根基,因此也逐渐从"冷"变"热"起来。今年启动的"强基计划",明确将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和培养范围,首批试点招生的36所高校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制订了古文字学专业的招生培养计划。也许未来的哪一天,考古学就会成为一门热门专业。

彼岸岛

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那些读了冷门专业的同学,后来怎么样了

北大的考古专业,是非常冷门的。前些天,湖南一位留守女孩,高考成绩不错,却以高分填报了北大的考古专业,引发了众网友的热议。对此,女孩自己只用了一句话回复同学们:我自己喜欢呀,喜欢不就够了!言外之意,考古专业虽然冷门,不符合潮流,但是,个人的喜欢,已经足够了!是的,在这个动辄都在追捧热门专业的时代,就连高考状元们,都在趋之若鹜去填报金融,而这位留守女孩,却犹如一股清流,让我们看到了一份执著与坚定,真的想为她点赞!那么,那些坚持读了冷门专业的同学,后来都怎么样了呢?同学A:高考结束后,想要填报比较冷门的跨境电商,结果遭到了全家人的极力反对。为了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位同学依然按照自己的心意填报了高考志愿,同时,大学四年,自己去挣钱交学费,没有问家里人要一分钱,后来,兼职收入提升,他还把多出来的钱也孝敬给了家人,终于得到了家人们的谅解和理解。现在,在跨境电商行业,这位同学做得风生水起。同学B:高考分数不错,可以读南京大学,但是呢,由于一直以来喜欢哲学,想要报考川大的哲学系。还好,家里人十分支持这位同学,让她自己选择大学和专业。结果,大学四年,这位同学一直坚持学习,后来,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取了人大的研究生,目前是在读硕士生。同学C:一直喜欢历史,本来高考后想填报历史专业,但是呢,由于出身寒门,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因此,最好只好填报了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但是,毕业以后,却一直耿耿于怀,对找到的工作,也不是很上心。后来,毅然决然放弃了工作,重新考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历史专业,心情一下大好,对于任何事情,也不再抵触了。看来,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还是非常重要的。同学D:心心念念想要读冷门的地震专业,完全是出于爱好,虽然家里人也比较反对,但是呢,却说服了家长,最终 ,填报了地震专业。这位同学,后来在地震预测行业,算是小有所成,关键是他义无反顾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想要做出一定的成绩,这种精神,也感染了身边的同学。能够坚持选择冷门专业的同学,都是有理想,而且愿意付出的同学。对于这类同学,我们表示钦佩,也十分敬仰。毕竟,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很少有人愿意为了理想而奋斗。而这些选择了冷门专业的同学呢,无非就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那个专业,想要在哪个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这种精神,才是这个时代应该大力弘扬的精神。同学,您说呢?

672分考北大考古系被网友怒怼没钱途,一流教育不把孩子拴在钱上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人们都在羡慕从兴趣出发的快乐教育,却又无时无刻地不将自己的目光拴在肉眼看得到的利益上。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快乐教育”在中国的热度不可谓不小。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的站台支持下,“快乐教育”似乎真的离着我们的生活不远了。但是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快乐教育,却从一开始就将目光瞄向了肉眼看得到的利益。而这一切在湖南省高考第四名的钟芳蓉的经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01高考672分选择北京大学最冷门专业的钟芳蓉被指“没前途”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的高考中,全国人民关注的除了来自全国各省的状元,还有就是这位从湖南耒阳的农村中走出来的女孩—钟芳蓉。在2020年的高考中,这位“三无女孩”(无背景,无金钱,无特权)凭借满腹的知识和长达三年的努力,一举拿下672分的高分和湖南文科第四的优异成绩。最可贵的是,这个女孩还有一重身份就是常说的“留守儿童”。没有人们对于“留守儿童”的常规认识,这位女孩用自己的方法打开了走出闭塞的一条通路。就在大家对这位女孩的未来表示羡慕时,钟芳蓉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去北大,学考古。去北大是每个人都能想象的,但是学习考古却着实出乎大部分的意外。在钟芳蓉做出这样的决定时,除了少数支持钟芳蓉追求自己爱好的人之外,大部分自诩“成熟”的网友,纷纷“怜惜”这个专业没前途。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02在一些人眼中,高考选择最冷门专业无疑是异类网友口中的没前途,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没钱途”。相比较于钟芳蓉在选择专业时将自己的爱好放在首位,多少在校的大学生是真正能够按照自己的爱好去选择专业的呢?将自己的眼光摆在肉眼可见的利益上,势必会和自己真正的兴趣擦肩而过。古美门的台词中提到:“秉持顶尖法律人的信念而判断,而不被民意裹挟。”其实不仅是对法律人在进行判断时的要求,更是对每个人的决定提出了建议:与其跟着周围的人一起走,倒不如先停下来,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03选择考古真的代表着一事无成吗钟芳蓉在选择考古时特地曾经提到了一名她最崇拜的考古学前辈:樊锦诗。可惜,大部分“有前途”的网友并不认识樊锦诗。这其实不难理解,当我们的目光充斥着“钱途”时,自然不会理解这个“热爱了敦煌一生的人”。樊锦诗先生从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经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近40余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石窟的考古和科学管理的内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钟芳蓉将樊锦诗先生作为榜样,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应自己的梦想,本身就是难得的。对于考古的这份热爱势必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面对兴趣和行动结合的钟芳蓉,网友的担心反而是显得多余。没有人应该为这样一个人不会取得成就而担忧。04当你付出了真正基于兴趣展开的努力,生活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就像是一句话说的那样:你的努力,总归是有人看得到的。钟芳蓉的“投之以木桃”同样受到了众多同行“报之以琼瑶”的回应。湖南省博的丛书,四川省博的江口沉银,沈阳博物馆的新乐文化论文集,山东省博的《走进山东》。还有樊锦诗先生的亲笔回信。正如一位网友说的那样,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门派,在新收了小师妹后疯狂宠爱的样子。而其实,从钟芳蓉坚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的那天起,钟芳蓉就已经自己将自己宠爱成最好的样子。就像是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说的那样,她坚持了自己从小形成的两大爱好。正是这两大爱好让她看到了“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江南美景,看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北疆雄浑,在滕王阁楼下,就看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而这都建立在小时候建立的浓厚兴趣上,就像是钟芳蓉爱上了考古一样,这种兴趣可能就是来自于小时的一颗种子,在时间的长河中最终生了根,开出绝美的花朵。一流的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尝试为孩子播下一枚种子,然后静待这枚种子开花结果。【好物推荐】:神尔天才视听国学机正是为了给孩子播种种子而建立,将ai和学习交融,让孩子获得沉浸式的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自由的氛围中获得学习和成长。这个国学机有三种模式:通过唱诗记歌词,通过国学艺术的学习高雅视听,在虚幻中进行书法的鉴赏和学习。单纯地记忆古诗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孩子们可以用这款国学机进行趣味化学习,同时能够从小为孩子培养浓厚的国学兴趣,同时能够进行书法的鉴赏和学习,何乐而不为?这款学习机现在还有700块的优惠券,心动的宝妈赶紧下单购买吧。

告子

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引争议,该专业真的这么没前景吗?

【文/观察者网 郭肖】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系一事在经历舆论几番“博弈”后,已基本落下帷幕,那些对于其“没有钱途”的担忧在“人家可是北大呀”、“梦想不该用钱来衡量”等发问中几近失声。然而,对于想深入了解事实的普通人来说,考古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专业?该专业学生们的现状究竟如何?他们毕业之后又去了哪里呢?对此,观察者网采访到了国内考古专业的三名大学生。先来说说北大考古系,众所周知,北大考古学是全国第一。刚刚被保送到北大考古系读研一的一名学生告诉观察者网,自己选择考古系的原因是比较喜欢历史,从小爱看历史故事,读研也是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前几年,《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作品大火,曾引发过一段“考古热”,在一些段子中,考古被形容成“科学盗墓”,对于这种说法,该同学直言,“盗墓是对宝贵文化遗产的破坏”。那么,考古系都学什么呢?他介绍,考古系有非常多的研究方向,涉及到古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会学习断代考古(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等等)、科技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等等。专业课之外,大家往往会做一些田野调查、发掘等工作,这就涉及到实习的地方,北大考古系官网资料显示,该校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山东临淄桐林、河南邓州八里岗、山西曲沃曲村、陕西扶风——岐山周原暨周公庙等遗址处,建有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北大官网显示,考古学院每年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学生约200余人,截至2015年,学院培养出各类毕业生约2000余人,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第一线,成为当地文物、考古、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力量。我们采访的学生介绍,就他身边的案例来说,毕业之后,大家工作的范围确实主要是集中在研究所、高校、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不过,因为他还是研一,所以对以后就业的具体工资水准并没有关注太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为A类的仅有3所院校,西北大学位列第二。依托西北地区,和如今比较知名的中亚考古队,该校在教育、实习资源方面享有天然优势。正在该校就读的一名同学告诉观察者网,他是因为喜欢历史学了考古,虽然上了大学发现,考古和原本自己理解的不一样,“但的确帮助我们了解了古人,这是很强的吸引力,从民族感情来说,我们也希望做好中国考古,并且致力于走出去。”然而,就业和待遇上的落差难免会让人有点失落。他介绍,考古这行的工作并不是找不到,只是存在拿不拿得到编制、上升空间以及现有待遇的问题。比如,虽然身在陕西,学校的实习机会也多,但是实习工资低:去工地本科一天50,研究生80,去掉伙食费,一天也拿不到多少。而且,多年来,毕业生们的工资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该同学介绍,他报考志愿时就查过,陕西考古毕业生的工资大概是3000多,现在,他已经读研究生了,工资还是这个水平。虽然也有一些与考古相关的商业公司在对外招生,但对专业水平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这又变成了一个“谁都可以干”的工作,对考古专业的就业没有产生多少影响,“许多博物馆有月薪三千多的那种岗位,如果家在本地,那就能省掉很多开支,可能勉强能过下去,但是我们这行经常是背井离乡的,还就这点钱,就真的难了。”“留下来做考古,没有一点情怀就真的很难坚持。”但该学生表示,自己还是会继续走下去,“还是那种探索古代社会的成就感吧,就业的话,我看能不能再读个博,起码多了条进高校的选择。”此前,在湖南女生报考该专业后,有人担心北大考古系不好就业。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透露,其实仅从就业率方面来讲,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考古专业的就业率几乎是100%。“田野考古、博物馆、文化出版机构等都需要考古专业人才。我培养的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没毕业就被‘抢’走了,没有找不到工作的。我今年培养的5名硕士,均已在杭州、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就业,都比较理想。”贺云翱坦言,我国高层次考古人才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博士全国都缺。他举了个例子:多年前他培养的一位福建籍博士,竟然是该省某省级博物馆第一个考古专业博士。目前,全国几千所高校中拥有考古专业的高校仅二十几所,而这些高校该专业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基本上100%能找到满意工作,而且基本都进了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报考专业时,每个人的考虑都不同,况且不少人也表示,当年报考专业时如果没有专业人指导,好像也没有把就业率看得那么重。来自复旦文博专业的一名学生表示,他当年报考志愿问了家里人,确实考虑到了现实问题,上海的文化产业在兴起,毕业的时候会有需求量,不过,由于文博专业往年一直都是复旦压线的分数,所以也有一些学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才报考的。然而学了这个专业之后,他才发现与想象中不太一样,“考古专业学习的技能太有针对性了,只能去文博工作,再扩大一点,就是文化传播。”所以,他身边很多朋友都转行了,“其实也没觉得工作和专业需要对口吧,比如我出来做了记者,文博的背景反而在应聘的时候帮了我很多忙。”湖南考生钟芳蓉在报考考古系被人质疑后,曾回答“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且受到樊锦诗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北大考古系回应,“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在我们的采访中,几个学生有人因为热爱,即便工资低也坚持留下,也有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别的爱好所以离开,其实仔细想想,这个现象不仅仅出现在考古专业,大概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这样的时刻。毕竟,在这个价值观和利益多元化的时代,“钱”途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彼故知之

被北大录取,却被调剂到考古专业,该不该上?

被北大录取,却被调剂到自己不怎么喜欢的考古专业,这就好比在马路边看到一大叠的人民币,而这叠人民币的上面有一些便便……这些钱要不要捡起来?如果是马云这样的土豪我是不太清楚的,但换做我,则肯定要捡起来!在北京大学这个金字招牌面前,专业这两个字好像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厚重。陆文轩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影响他卖猪肉了吗?孙俊峰从北大社会学系毕业,影响他当装修工了吗?……考上北大,毕业后哪怕卖猪肉,也能成为一本万利的“猪肉王”;北大毕业生,毕业后哪怕搞装修,也会成为大红大紫的“王牌装修工”。陆文轩被北大录取,别说被考古专业调剂录取,哪怕被烤肉专业或者烤串专业录取,我也建议你硬着头皮去上!如果你今年是北大的博雅计划的特殊照顾对象,你就更应该连夜赶过去报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选择复读的话,而且如果你的裸分无法达到一定的境界,估计明年想进北大的热门专业十有八九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北大考古系是全国最好的考古专业,也是一个非常有“钱途”的专业。被调剂的专业是考古系,相信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考古系毕业后是干嘛的?在很多人看来,考古专业只是一个毕业后刨他人祖坟的盗墓专业,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人更是担心毕业之后坟挖多了遭报应。有这种顾虑的考生大可以放心,因为考古专业的毕业生不一定毕业后只能在墓地工作,这种想法是对考古专业的一大误解。考古实践盛世古董乱世金,太平盛世考古专业还是很有搞头的:北大考古专业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很可能成为鉴定文物的专家,也可能成为大学考古系的教授讲师,还可以成为各级研究所、博物馆、文物局之类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当然,偶尔参与野外实践活动调节一下心情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你都不喜欢怎么办?那你从大一开始就拿出高考前夕的拼劲认真学习,这样就有机会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申请转专业。如果大二之时转专业未果,也不必灰心,至少在大三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还有一个考研的机会,你可以在考研的时候获得第二次转专业的机会。北京大学复读一年前途未卜和拼搏一两年成为北大双料学子,哪个性价比更高,不言自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写下您的高见,谢谢。

紫荆

留守女孩报北大考古被质疑,高分选择冷门专业,谁说一定会浪费?

7月30日,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凭借文科676分、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成绩,填下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高考志愿——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这是她自己的决定,因为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觉得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而且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才选择的这个专业,将来还会考研继续深造。小姑娘自己对未来的目标已经很清楚了,架不住有一群爱操心的网友在网上讨论的热火朝天。有人为她祝福,也有人质疑这个决定并且泼冷水,觉得高分不该报考这样的冷门专业。“学什么考古啊,穷人家小孩就选实用的专业。”“这么好的成绩考上北大为什么不学个热门专业啊?”“等到毕业就该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对于这些声音,钟芳蓉本人很淡定,她表示,因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能保障。她说:“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01不同选择,不必强加这个选择到底是好是坏,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理解,都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大可不必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的身上。确实,高考是对于未来的一次关键选择,专业和职业也的确有着很强的关联,有着不同兴趣,不同价值观的人注定要走的不是同一条路,而且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眼中的成功也有不同的定义。追中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但也有人追求的是利他是审美,对职业对专业的选择,无非就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比如钟芳蓉的“偶像”樊锦诗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樊锦诗先生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还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考古这个行当确实是辛苦的,田野风吹日晒,茫茫大漠人烟稀少,就是樊锦诗先生自己,当初也起过逃离的念头。24岁来敦煌之前,脑子里全是西北明珠,绝美壁画的绮丽想象,但真的到了敦煌研究所,发现就是一个土坯房子,没水没电,却有永远有扫不完的灰尘,想象立刻碎了一半。戈壁沙地的环境是恶劣的,研究的工作是乏味的,作为妻子和母亲她身上还有家庭的责任,可是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她,她更放不下的还是敦煌的千百座洞窟。时间一晃就是50多年,提起敦煌的石窟,提起那些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樊锦诗先生依旧如数家珍,而对自己她很少提及。有人问她当时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她回答或许这是她的宿命。其实哪里是什么宿命,不过就是一份深沉的热爱和一种对于自己所爱的事业的使命感。这样的人生经历,谁不说一句佩服?向阳君还想到了前几年爆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从故宫博物院建院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走入紫禁城的红墙,通过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之中。细水长流的日常,仿佛以那些文物为媒介,勾连起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那样的匠心和沉淀一样叫人感动。选择学习考古的女孩或许今后的人生和网友说的一样“注定和大富大贵无缘”,可是她也许也会用毕生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在自己的专业上做出一番成绩,也许会在满地的六便士里,抬头看到月亮。所以即使不能理解,也不要指手画脚。02再回到志愿填报选择冷门专业这件事上,冷门专业就完全不值得考虑吗?并非如此。一些曾经的“冷门专业”其实也有“热”起来的迹象,今年启动的在全国36所高校开展的“强基计划”,明确将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和培养范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制订了古文字学专业的招生培养计划,这和考古就是非常接近的专业。而了解过强基计划的都应该清楚,这就是国家针对性培养一些基础学科人才的计划,有非常高的教育质量和非常多的资源倾斜,对一些高分并且对这些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其实会是很好的选择。而热门专业一定就是好选择吗?非也。首先你得知道,原先的“热门”专业就可能成为“冷门”。20年前财经类专业录取分数线几乎稳居榜首,而现在互联网相关的专业已经弯道超车了。其次,你还得知道,越是热门的专业竞争越大,那么以后的就业,孩子真的会有优势吗?强中更有强中手,如果不适合,学不好,就算机会多也不一定抓得住。另外,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大环境也展现出了这样的趋势:精细化领域、垂直领域反而更能出成绩。再冷门的专业,只要学精学透,在自己的领域一定能做出成绩,而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能帮自己坚持下去。报考热门专业大多是处于一种毕业之后好就业的心态,如果能想明白上面这3点,就应该更清楚不是热门就是好的,适合的、认定的专业才是能让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能让自己得到最大的保障。最后,还是祝愿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钟芳蓉同学,未来能像她的“偶像”樊锦诗先生一样,坚定地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过上想要的生活。同时,也对正在或者未来都将经历志愿填报的考生、家长说一句,别被热门迷了眼,找到真正适合且热爱的,才是更重要的!向阳生涯专注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实战落地19年,是国内职业规划事业的开创者。向阳生涯研发的生涯规划师课程,是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首个国家级认证培训课程。在向阳生涯的生涯规划师课程中学到的职业规划的七大理论模型、八大简快技法等生涯规划底层逻辑和核心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和孩子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在职场乃至人生道路上可以走的顺畅些!

信行

被北京大学录取,但调剂到了冷门的考古专业,选择就读还是复读?

毫无疑问,北京大学是块金字招牌,万千学子最景仰之地。北大考占,国内业界第一,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力,考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考古、文物、博物馆等方面的专业工作,也能够适应人文社会科学各方面相关工作。但是考古专业,在北京大学里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最好的大学与最冷的专业搭配,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就会出现选择困难症,是选择就读还是复读呢?但是我的建议是:应该去读,没有必要选择复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60年庆典客观而言,能够上北大的人,无论学哪个专业都不会混得太差,这关键是看个人兴趣的问题——拥有天才的智商,也需要发挥在自己喜欢(至少是能够接受、不排斥)的研究领域。如果对考古方面至少不排斥,那么毫无疑问应该果断去读——复读一年未必再能考上北大;如果对考古专业没有丝毫兴趣,没有在这个专业领域从业的任何打算,个人认为不值得花四年时间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北京大学考古教授为了名校的光环适当牺牲专业是值得的——前提是专业尚能接受。但如一些人所说——北大不论什么专业都值得去读,北大学什么专业都很容易跨专业就业。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对于考不上北大的人来说,当然是北大的什么专业都值得去读,且就业确实也容易;但能考上北大的人,复读也有能力上排名靠前的985学更好的专业,这些知名985同样也是就业无忧的——对于一个学霸而言,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深耕,其成功的机会并不会比读北大小。考古学的定义:简单说就是利用古人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考古研究对象)对古代社会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考古研究的目的)。从时间看,也就是研究从人类起源以后的事。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简介北京大学,我国“旗舰”顶尖名校,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考古学的高校,毋庸置疑,绝对行内老大。现有2个本科专业考古学、博物馆学,2个本科本科专业方向:文物保护和古代建筑。现已培养2000余名毕业生,,学院已培养出各类毕业生约2000余人,大部分工作在全国文博单位的第一线,不少海外留学回来,成为此领域的主力军。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同学夏令营当然,对于北大、考古这个极端问题,无论是牺牲专业读名校,还是弃名校复读选择理想专业,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两种做法都有人选择——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只要尊重自己内心,无论侧重哪方面都是正确的。如果您对考古专业不感兴趣,可以申请院内专业调整,也可以申请各学院间专业调剂(难度较大),北大这个平台非常高,要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