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二本生考研也敢“冲”清华北大?不少人“捡漏”,成功上岸淡之至也

二本生考研也敢“冲”清华北大?不少人“捡漏”,成功上岸

作为中国最有名气的两双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直都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小时候总在想,长大了是去北大上大学,还是去清华上大学呢?到后来才知道这个梦想真的是遥不可及,全国只有最顶尖的一小撮人考生才可以去这里上学,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上了普通的一本、二本和专科。不是说高中失败了,就永远不能去清华北大上学了,上了大学继续努力,一样可以考清华北大的研究生。那就有人问了,一个普通的二本学生,也能够通过考研去上清华北大吗?还别说,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二本考生去“冲”清华和北大,最后也有部分人“捡漏”,成功上岸。这也就让我们知道,除了高考,还是有机会去清华北大上学的。为什么部分的二本考生敢“冲”清华和北大的研究生呢?有长久目标很多考生的有着名校情结,对清华北大这类国家顶尖的学府的向往之心很严重,可以说一直有目标,那就是考上清华或北大。因为有了长久的目标,不管考研只能提前填报一个志愿,也不管今年能不能考上,先冲再说。长久的目标,也就是长久的战线,从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开始做准备了。就算是一个二本考生,从大一开始,准备近四年的时间,也会比很多双一流的考生更有竞争力。考研是不限制年龄的,有本科的毕业证就能够考,也有部分考生连续考研两三年,只为了冲击名校。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分二本考生敢“冲”清华北大,他们是用积累的实力去说话。高考失败者每年总会或多或少的考生在高考的考场上失意,本来平常能够上211的成绩,高考结束上了个二本,心里肯定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心里也憋着一股气,高考失利可以在考研这里找回来。本身实力就不错,再加上好好复习一段时间,考上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也不足为奇。部分“捡漏”清华北大对全国来说,是因为综合实力强劲,排在全国前列。就算是再好的学校,也会有一部分稍微劣势的学科,清华和北大也不例外。考研的时候选准了清华北大的劣势学科,还是有很大机会“捡漏”成功的。有部分考生考研目的是为了考一个好的专业,他们会选择专业排名高的大学;有部分考生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学校,他们会选择学校排名,而不是专业排名。就比如很多二本考生选择考清华的法律硕士非法学,收的人也多,难度比清华北大的热门专业轻松不要太多。竞争“较小”名校的保研率很高,很多学生根本不用参加考试就直接被清华北大录取为研究生了,这样就排除一部分顶尖的考生。而且还有一部分尖子生选择了出国,或者是专业top前几的学校,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竞争压力。很多考生担心清华北大目标遥远不敢报考,也担心有很多211和985的考生竞争,更担心复试的时候会被歧视,这些问题都会存在。本身考试就是竞争,想要出人头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年都会有二本考生成功上岸清华北大研究生的案例,也有很多被逆袭的名校学生。只要大学里注重基础的学习,好好地复习,考上清华北大研究生也是很有可能的。

泛而若辞

三本生考研逆袭上北大,初试401分被录取,上名校不看出身看能力

文/米奇妈妈说教育我们都知道,每一年的高考,并不每个考生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人金榜题名,也就有人名落孙山。学生考的分数高,可以如愿以偿报考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而即便是成绩不太理想,学生们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有的考生上不了985、211等重点高校,也会选择去一些二三本或者大专院校去就读,再通过其他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说今年就有一位学生,她虽然是一个三本院校的学生,但是考研却“逆袭”去了北大,初试成绩401分被录取,网友:太优秀了!今年北京大学在5月13号公布了学校考研录取名单,从这份名单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小细节。首先从考生们的毕业单位来看,不难发现考生来自于各个不同的院校,有上海交大的,也有四川大学的,还有石家庄学院的,总结一下就是有来自985和211工程高校的学生,也有一些普通双非甚至二本的大学学生。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像清华北大这样的知名学府,在录取学生时,反而不怎么看重学生的出身,只要你能力出众,那么不管你来自哪个学校都有机会被录取。同时从名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考研被录取的学生,专业都各不相同,甚至很多人都是跨专业考上北大的,有学计算机专业的,也有学经济的,学高分子材料的,还有的学生本科学的是侦查专业。以上种种都说明了北大在录取研究生时,只要你有实力就够了,不看重出身。而关于这一点在其中一个学生的身上体现得尤其很明显,那就是排名位于26的这位同学,从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考生本科学校是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初试成绩401分,面试成绩82分,最终获得了80.74分的成绩,排在了第26名。而与其他的985、211工程大学不同的是,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一个独立学院,之前是公办的三本学校,在2017年二三本合并以后,学校才开始在安徽二本招生。所以足以说明这位考生多么的优秀,并没有因为本科学校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比较差而放弃报考北大,所以不得不让人佩服。而且她不管是初试成绩还是复试成绩都非常的不错,所以最后才能从三本院校逆袭到北京大学,要知道她的这一考研成绩超过了全国很多985大学的学生。面试都没有她发挥得好,很多985的学生都排到了80名以外,而且很多知名大学的学生的面试成绩也比她低多了,所以这也可以看出她实力不凡。但是不是说鼓励大家考研都去报考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毕竟报考难度是非常高的,专业课很难,分数要求也高,这位同学之所以会逆袭成功,或许也是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建议大家在考研时,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能力,稳妥一些比较好。今日话题:大家觉得考研报考哪些学校比较好?欢迎评论区积极留言互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气

考研化学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

考研化学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化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方面的职业才能,同时,还开设包括数学、物理和生物在内的辅助性的课程,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考研专业。下面小编为化学类专业考研的同学们盘点了化学专业排名前八的高校。北京大学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中国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拥有5个研究所:无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防科工委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开大学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化学实验室南开大学化学系成立于1921年,是国内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化学学院是由原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合并组建的实体化专业学院。2007年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并列第一,2012年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化学学位位列全国第二。南京大学拥有1位诺贝尔化学奖全职教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个硕士生点,其中,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四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该院被国家教育部首批列为"全国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吉林大学化学专业及实验国家级教学团队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由著名化学家蔡镏生院士、唐敖庆院士、关实之教授、陶慰孙教授创建。化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与科研设施先进,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化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与科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培养基地复旦大学化学系是我国培养一流化学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该校化学系是我国最早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五个二级学科均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主要有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国际化、开放式的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与MIT等2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和BASF、Shell等大型国际化工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级化学实验示范教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内建有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先进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同时,学院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厦门大学化学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设有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3个系,开办有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博士授权资格,建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

距陆而止

北大研究生感叹: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瞧不起,滋味不好受

北大是我国最知名的院校之一,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气,虽然有很多人想去北大读书,但北大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因及其低的录取率让北大这所大学愈发的神秘,无独有偶,在某论坛却出现了不为人知的一幕,一名北大研究生大倒苦水,看起来较为伤感。我是考研上北大的,本科是二本,但我从不说自己是北大的,因为北大只认本科校友,读研的三年里,即使是研究生在同一个实验室,考研的跟考研的在一起玩,土著和土著在一起玩,北大土著从来不跟我们交流,后来我才发现我在他们微信分组里的北大同学只有本科同学,研究生同学都不算在内。这便是该研究生的原文。从文中可以看出楼主在北大求学过程并不愉快,反而有些伤感,原因是被本校的同学另眼相待,滋味不好受,其实像楼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这也不能以偏概全,这样的例子在哪都存在针对楼主的感叹,部分网友如此表示:我非常赞同楼主,当时我高中发小从南开考入北大直博,刚进去的时候他跟我抱怨,他们导师对于外校来的和本校保研的区别对待,而外校的,二本和重本又区别对待,他是化学专业的,导致他最后从北大退学,考取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正准备去加州理大读博:很正常,考研的去tb都没用,不是第一学历:好学校都看土著,不是只有北大这样:学生,导师这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优越的道德缺失同时也有网友站在理性的态度看问题,觉得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他是这样认为的:北京本地读北大和外地读北大区别开来比较合理~楼主算了何必在意,混社会讲的是实力,我身边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的同事,而我就一普通烂本,那又怎么样,技术是谁对听谁的,不是谁学校牛逼就听谁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比社会上复杂黑暗的多,农村人小地方的人根本适应不了。还有某网友列出搜狐老板张朝阳的经历:张朝阳在麻省也被歧视,美女都不理他,才回国创业的,现在不照样好好的,这样的现象很正常,说是说人人平等,我觉得做不到人人平等,正所谓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说不定之前嘲笑你的人都在为你打工。显然楼主是被该校的学生刺激了,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看开来也很正常,是人都会攀比,毕竟生活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对于北大研究生被本校学生歧视,读者怎么看待这事?

半边人

考研励志:从学渣逆袭到北大研究生,我所经历的那些事儿

考研励志:从学渣逆袭到北大研究生我所经历的那些事儿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在2008年,以考研401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的。被北大录取以后,就一直在北大读研究生。那三年时间里,有过科研成功的快乐,也有失败的哀愁。三年来,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什么都会的“大人”。从一个被人嘲笑的“土鳖”,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大神”。早在2005年我就以本科的学历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找工作四处碰壁之后,立志决定考研。那时的我冲动,热情,充满干劲,有一种无知无畏的力量。连续考了3次研,最终以401分的成绩考入了北大。考研那段日子,每天早上6.00不到就起床看书,背英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第一次考研,英语32,政治43,专业成绩145,总分220,连那年的国家线都没有上,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换来的是一次失败。那段时间,一度迷茫,想过放弃,想过回老家创业,也想过找工作。可是我不能这么放弃。每次给家里人打电话,电话那头就会传来:谁谁又考上了公务员,谁谁又回乡当了村官,谁谁没怎么读书,现在都是大老板了,年薪几十万。谁又买了房,买了车。而反观自己,什么都没有,一无是处。当看着自己一副惨象的时候,感到一种莫名的心酸。更加坚定了自己考研的决心。第二次备战考研,是在富士康打了8个月的工以后(没有生活费来源)。这次,积攒了大概10000元,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每天早上7.00准时到图书馆和所有考研的学生一起奋战。晚上12.00离开图书馆,天天如此,只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4个月的奋战,我考了325分。因为报考的院校录取分数线太高,而调剂的学校又太远,所以又一次以失败告终。2次考研的失败,更加激起了我的恒心。2年时间里,我从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也没有回过一次家。因为我怕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也怕爸妈失望的眼神。当再次失败以后,我决定奋起一搏。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一改往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我试着和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交流,我发现我的学习效率大有提升。第三次考研,是在改变了学习方法和思路以后,我考了401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考这么高的成绩,而且这一次成功的被北大录取。考上北大的那一年,我回了一趟老家。当我把考上北大的这个消息告诉我的父亲时,他沉默了。多年来,他一直是低着头的,因为村里很多人都买了车盖了新房子,而我们家还是住的土坯房。这一次,我看见他笑了,我知道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三年,我从一个找工作处处碰壁的学渣,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北大研究生。这之间有过太多的酸甜苦辣,有过太多的煎熬,也正是因为这三年,我也终于破茧成蝶。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追梦者

天道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出分,对于一本考研学生真的有这么难吗?

北大今年的分数线北大今天公布了19年硕士研究生分数线,我报的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软件工程,去年的分数线也就300左右,那个时候还有非全,今年软微取消了非全。一些考研机构都在鼓吹北大的分数线,300就可以上北大,但现实是这几年考生质量也比以往好,分数也在逐渐提升。北大研究生分数线给我的感觉,今年分数都有一定的提高,可能说今年题目简单,19年是单数年,难度要比双数年容易。而对于一个一本,还是双非性质的院校,想往高点的地方搏一搏,难道真的难吗?这个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难与不难在于自己准备是否充分,是否真的用心在准备了。我今年考研失败,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考研没有全心全意的备考,杂事太多,没事处理这个没事处理那个,而不知道考研才是最重要的,除了考研其他的最好不要想。这也是第一次考研,什么不懂,一心就只管冲,肯定想冲击一波名校,谁都理解,但自己的行动和目标不匹配,最后导致失败,那是肯定的!考研不是儿戏,随随便便考就可以随随便便上,那是不现实的,又不像专升本那么简单的考的目标院校越大,报考人数也多,相应的分数,优秀的学员也就越多。总之,目标还是要有的,万一碰到鬼,实现了也是不可能的,要想冲击好的学校,就拿出真心去准备,那样才有机会上,也让你的考研青春不后悔!

埃米尔

北大这个学院考研报录比达到30:1,有的学生甘愿三战考进去

最近几年的考研大数据来看,全国范围内整体考研报录比在30%左右,但是对于双一流大学,尤其是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高校,报录比数据就高得吓人。今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是关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报录情况,有人说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在北大的地位就像普通高校看北大一样,考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专业,难度可想而知啊,报录比数据更是高到了30:1。以下表格是2014年的一组详细数据,进入复试的有40位学生,最终录取16人,复试录取比例达到2.5:1。从这三张表格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389分,最高分429分。大家可以仔细分析这些学霸的专业课,低的都没有过百,而且还不少。正是因为这样的王牌专业,专业课才是最难的,想拿高分很难。最终被录取的最高分是初试的第一名,最低分为392分,初试成绩排到了35名,可以说很靠后了。这两个成绩恰恰说明了考研的两个问题。初试成绩很关键,如果占有绝对的优势,最终被录取的概率很大,特别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想顺利通过考研复试,必须让自己的初试成绩站得住脚。复试同样关键,如果392分的这位学生复试表现一般,他根本没有可能被录取。可以看到很多400多分的学生也被淘汰出局,就是因为复试成绩特别优秀,最终总成绩排到了第五名,强势逆袭。有意思的是这个表格中还记录了几个特别的信息,在备注列,有一位学生三战考研,可惜还是没有得偿所愿。有一位学生就是北大本校的,由于竞争对手太优秀,也没能如愿。考研就是这样,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即便是尝试很多次,到头来都有可能失败。所以,要提醒各位的是要认真做好定位,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选择一个自己可以努努力达成的目标,坚持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分分失失

普通二本考上北大的研究生遭受歧视,网友:学校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考研的日子在一步步的逼近,每个考研党都在进行着紧张而激烈的复习。就在前几天,一名北大研究生的吐槽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从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看不起。众多考研党看到了这则消息,内心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复。那么那些以下博上的研究生面对本校土著的看不起,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第一、面对现实,微笑依旧漫漫考研路,考研党付出的辛酸和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当他们如愿以偿,以为前途一片大好之时,却发现老师和学生对待自己都是有差别的对待,内心的不平和愤懑油然而生。其实北大土著代表的是天赋,奋斗考上来的研究生代表的是汗水,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天赋嘲笑汗水的事情,既然无法避免,又何苦要自寻烦恼呢!学会面对现实,微笑依旧!第二、用实力去回应考研进入了北大,就证明我和北大土著的差距并不大,欠缺的只是当时本科时期北大优秀资源所带来的差距,只要肯努力,这个差距通过努力可以弥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导师交代的事情,让导师点头称赞,北大土著的意见又有何用!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也没必要让所有人去满意,屏蔽掉别人的声音,用行动和实力去捍卫自己的尊严!第三、找找自身的原因除了那些土著的傲气之外,这些奋斗上来的研究生有没有寻找自身的原因呢?本科时期,因为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不同,会产生分歧;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也可能产生分歧;因为自身的生活习惯不同,也可能产生分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研究生也要学会寻找自身的不足,加以弥补。当然了,也有些所谓的名校土著和考上来的研究生打得火热的情形。所以说,名校土著看不起奋斗上来的研究生毕竟只是极少一部分,没必要耿耿于怀。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学校只是一方面,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考研党还是坚持自己的名校梦,不要因为这件事情扰乱了自己的心扉,变得犹犹豫豫。最后,祝各位考研党金榜题名,马到成功。不知大家对名校土著歧视以下博上的研究生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继承人

必考研的五大专业:研究生学历就业更吃香,深造三年,幸福一生!

考研路上,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今天小编梳理了考研几大热门专业。医学医学专业本科的考试难度都很大,何况硕士研究生考试呢。医学类的专业考研注重选拔基础知识扎实,技能操作全面等综合类知识。因此,医学生考研复习的书本太厚了,又要面面俱到,知识点太多,复习难度大,考试难度系数大。目前,本科生学历出身的医学生没有那个医院敢用,使得学医必须读研,否则只能改行了。现在很多小医院都要求研究生学历,更何况多人想进三甲医院,那么近年来医学的考研难度逐渐增加。所以,学医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工作都是非常辛苦的,但医学专业仍旧是热门专业。推荐考研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法学法学和非法学是考研热门专业。但相比医学,法学相关专业的难度低一些,但考研竞争激烈。与医学专业一样,法学本科生毕业也是不太好找工作,很多律所或者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此外,还要考取很多证书,如司法证。法律条文和各种案例分析本身就头大,考研取名校难度更大,难为法学专业的学生了。推荐考研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现在可谓是热门中的热门专业,虽说就业前景很好,但也是个“吃学历”的专业,本科学历薪资待遇低,同样是码农,别人月薪都是15k+,年薪20w+,而他们的学历都是硕士及以上,你本科生哪来的优势!所以,此专业选择考研才看得到未来的发展前景。考上名校,毕业后年薪25万+没问题。计算机是最挣钱的行业之一,熬夜敲代码,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但头发嘛,也是掉的厉害!不过不要担心,挣了钱去植发,哈哈。推荐考研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专业读学化学的都懂,本科毕业不是制药厂就是化工厂,就业没问题,问题是薪资低,环境差。但是,化学专业读研究生和博士出来,待遇还是可以的。这个过程比较枯燥,整天待在实验室是家常便饭,能经受化学试剂的摧残。化学和材料本科就业没有任何优势,考研势在必行,化学研究生是很辛苦的,但很多高科技公司抢着要化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待遇还不错。推荐考研院校: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会计学会计学是培养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专业。该专业女生太多,男生少,想找女朋友的可以去学会计。目前,会计专业考研热度高,就业容易,整个行业离不开财务,所以更需要会计人才。这个专业是各种证书加持的一个专业,有证别人才认可,会计证是从事会计专业的人不可或缺的。推荐优秀考研院校: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可以看出:今天和未来学历的重要性是越来越重要。要作为某领域的人才,学历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以上专业的学生也不要怕辛苦,学好归来,你必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能很多同学说,你不知道我所学的专业有多累,多辛苦?欢迎你来说。

恐怖湖

读研到底值不值得:一个辞职考研并进入北大的学长的肺腑之言!

我就是一名在校研究生,读研后转了硕博连读,正好借此机会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我在本科时代,是没打算读研的,毕业就自然开始工作。那几年本科生找工作总体不算难,又因为我读的是一所211财经院校的金融专业,在行业内认可度很不错,所以找工作不难,进的是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待遇也还可以。刚开始,我觉得就这样开始在工作中逐步积累,也是很不错的路径。但工作不久,就感受到了压力,因为发现里面有不少同事是研究生毕业,而且毕业的学校也都不错。虽然他们大几岁,但工作上手比较快,相对于本科生而言,不但待遇明显高一些,而且明显更受重视一些。不到一年,我就明显发现,如果在这类单位持续待下去,我这个本科学历是不够的,前景不明朗,基本没有升职希望,最多就是时间长了转岗。而里面的研究生同事,特别是那少数几个来自985名校的研究生,不但做事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工作能力较强,而且隐隐有了升职的希望,被当作后备干部在培养。最终,我很快选择了辞职考研。考研路上,经历过第一次的失利,也经历了第二次的成功,最终进入燕园读研,依然是学金融。在读研期间,对于读研的重要性越发认识深刻起来。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价值,不仅仅是眼界的拓展,是专业知识的深化,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平台的提升。一句话,读研,就是再上一次大学,只是这是更高一层级的“上大学”,是再一次的深造和提高。虽然因为各种因素的考量,我在读研期间转了博,不过原来班上大部分同学依然只是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就参加了工作,他们的工作都很不错,每个人都可以拿到若干offer,对于工作单位具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权,即便是那些要求很高的单位,在学历和背景上,都是足够的。可以预期的是,这些读研毕业的同学,只要他们自己能认真工作、努力上进,致力于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的话,他们在自己的单位,大概率都可以干得不错,都有机会得到重视,最终做出一番成绩。说这话的底气,就是他们接受的教育,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说了这些,您觉得研究生值不值得上呢?相信您会有自己的判断。实际上,无论从形而上的角度,要提升个人素养、眼界和水准,还是从形而下的角度看,要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能力,读研都是很有价值的经历,它是本科之上的“再升级”,是读完大学之后对自己的的进一步塑造,这个影响是深远的,可以持续到个人的一生。所以,对于那些有读研想法的学弟学妹,如果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我通常都会说出肺腑之言,讲出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鼓励他们有机会就尽量选择读研,能保研则保研,不能保研,则完全可以考研;如有可能,尽可能进入985、211读研,即便不能进入985、211,进入不错的一二本院校读研,也是很有价值的;最终,读研的经历和在此期间的收获,终将使自己终生受益。我是博雅燕园,欢迎关注、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