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城市2018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出炉,北京市第一,研究生依然很少关云长

全国城市2018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出炉,北京市第一,研究生依然很少

对于网络上很多拿着键盘张嘴就喷的人来说,他们根本不会看一看真实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国高校在校统计人数显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只占我国人口的4%。这个比率应该是非常低的,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简直少的可怜,不值得一提。看了本科生的数量就这么少,更别说我们研究生的数量。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三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都还是一直是精英教育,国家和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和经费投入也会越来越扩大的。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经济结构逐渐优化,更多高学历的人才需要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的研究生学历人才。所以我研究生依然是少数人才能够接受的教育,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烂大街的学历。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北京市2018年在校研究生占总人数的比例,看完这个数据以后,我们就知道研究生人数到底多不多~~快快转发收藏~~1.北京市排名第一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其教育资源,医疗卫生等环境资源都是非常厉害,当然,作为一个教育类的博主,我更容易北京市的教育资源是我最为羡慕的资源。北京市的一本录取率可以达到30%左右,这在全国也是排名第一,相对于很多省份来说,基本上本科录取率只能达到30%左右,这就是天壤之别。北京市也有我国最多的名校所在,其中有两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更是独一档的超级名校。就是教育资源这么发达的北京市培养的研究生也只占北京市总人口的2%都不到,所以研究生学历还是能够超越很多同龄人2.武汉市表现亮眼大家可能不知道,武汉市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接近有120万大学生。这就说明武汉市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培养了接近13万的研究生,这个数量可以和北京市和上海市进行媲美。武汉是本地的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是知名985高校,还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等,都是行业顶尖的211高校。有这么多高校存在于武汉市,当然武汉是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也是非常多的。这么多的高学历人才为武汉市发展成为长江上的一颗明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我们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言论,每个学历的层次都有混得好的人和混得不好的人。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研究生的学历,能给我们自身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人民币贬值了,我们就不挣钱了吗?研究生学历贬值了,难道我们就不考研究生了吗?快快转发收藏~~努力考研吧!#加油考研人#每天一篇教育干货,点点关注,带你少走弯路

参军

2020年北京市属高校计划招收研究生19056人

本文转自【北京头条客户端】;18日,北京市教委发布《2020年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根据《教育部关于下达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函〔2020〕49号)精神,2020年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19056人,其中博士生招生计划1609人,硕士生招生计划17447人。 通知中提到,本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招生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在安排招生计划时综合考虑学科现状、科研经费、高水平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平台和成果等因素。支持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发展、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 各校要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有关要求,做好研究生招生计划落实工作。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间招生结构,对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培养能力明显较弱、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应限制招生规模,对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应对举措。建立招生计划联动机制,统筹考虑研究生、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改善研究生培养所需的学习、科研、生活等条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认真落实各类专项招生计划。实施各类专项计划,是研究生教育落实国家各类重大战略任务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式,有关高校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所承担的各类专项招生计划。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市属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通知》(京教研〔2018〕3号)要求,加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提升相关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办赛人才的质量,北京冬奥组委将主要面向在读研究生招收赛时实习生。各类专项招生计划均包含在各校招生总规模以内。 通知中强调,各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要认真遵守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的政策和规定,加强招生计划安排事中事后监管,坚决维护招生计划的严肃性。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招生计划。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武文娟

不止于万

最新扩招情况汇总!这5省市37所高校明确官宣,这一地区除外!

由于疫情原因,20考研的小伙伴们的考研之路也是相当坎坷,先是考研成绩推迟公布,接着教育部官宣国家线四月中旬公布,整整推迟了一个月,大家可谓是备受煎熬。还好,国家宣布今年研究生整体扩招,数量大约为18.9万。但是,具体到每一个高校身上,扩招情况也有所差异,下面是最新扩招消息:(1)沈阳理工大学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动员会,会上指出,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比2019年增长54.73%。(2)知情人士透露,西华大学理学院今年扩招40多人,学术名额:数学学科25人,物理学科25人,功能材料化学10人;专硕名额:功能材料化学10人,生物与医药18人。今年需要大量调剂生源。此外,小编整理了一个截至4月1日,各省市、高校扩招消息的汇总表,如下:依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北京之外,全国都在扩招,且大多是双非院校,力度至少不低于国家扩招比例(20%),医工理农专业比例会更高,专硕更高。那么,北京的学校为什么成为这众多院校中的例外呢?小编分别从主观、客观、现实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北京不扩招的原因:1.主观原因:北京都是好学校,每年都有招生自主权,招生名额本就机动灵活。近年来,北京正往外分流高校资源,各名校如清华北师北理都开设了京外分校。2.客观原因:此次扩招背景,一是疫情,而是脱贫攻坚,这与北京并无太多关联,而且为防止境外输入北京都把第一入境点分散到周边了。3.最现实原因:北京两个高校聚集地—中关村与学院路,寸土寸金,北清人的学生都往外住了,再扩招就没地方住了。也就是说,北京各高校的现实情况不允许再盲目扩招了。看完小编的总结和分析,目标院校是北京地区的小伙伴是不是瞬间绝望了,不过也不用灰心,毕竟具体的分数线还没有出来,大家仍要保持良好心态,好好准备复试才是王道!

其入不距

2019年北京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16972人

资料图 曹小彧 摄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2019年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16972人,其中博士生招生计划1404人,硕士生招生计划15568人。市教委要求,各市属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招生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在安排招生计划时综合考虑学科现状、科研经费、高水平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平台和成果等因素;支持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发展、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各校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间招生结构,对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培养能力明显较弱、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应限制招生规模,对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应对举措。此外,要建立招生计划联动机制,统筹考虑研究生、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改善研究生培养所需的学习、科研、生活等条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市教委特别提到,各校要加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提升相关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办赛人才的质量,北京冬奥组委将主要面向在读研究生招收赛时实习生。各类专项招生计划均包含在各校招生总规模以内。来源:北京晚报作者:牛伟坤监制:丁肇文、张鹏刚编辑:王海萍流程编辑:孙昱杰

废车场

想考北京城市学院在职研究生,能免试入学吗?

北京城市学院在职研究生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方式报考,但听说在职研究生有一种可免试入学的形式,那么,该校在职研究生可以免试入学吗?首先,小编要介绍一下免试入学所指的是什么?在职研究生的入学方式是有免试入学形式的,但仅限同等学力申硕这种报考。而北京城市学院在职研究生可通过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两种方式报考。这两种方式考试入学的,所以,北京城市学院在职研究生是不可以免试入学的。那么,这两种方式具体怎么入学呢?一、北京城市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报考,和全日制研究生是一样,要参加每年10月份的网报,12月份的全国统考,还需要参加4月份的学校复试,通过了才可以入校学习。想要报考北京城市学院在职研究生,不知道自己的条件是否能报名?可在下方“小程序”填写信息查看简章。二、北京城市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以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方式,报考北京城市学院在职研究生,同样是考试入学,但这种考试入学的难度要比非全日制研究生低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国内学校和国外学校合作开办的硕士教育形式,并不需要参加国内统考,仅参加学下自行组织的面试或笔试即可,考试难度要比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低一些。毕业同样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但需要经过“中留服”认证,且获得认证证书才是国家承认的。因此,北京城市学院在职研究生是不能免试入学的,都是考试入学。

优香

84所院校新增213个硕士、博士授予点,北京市高校整体实力再提升

2020年12月11日,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0年北京市所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名单》《2020年北京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公示期至12月17日。一、《2020年北京市所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名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等6个院校,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等2个院校,拟新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二、《2020年北京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1)北京交通大学(211、双一流高校)城乡规划学、土木水利博士、能源动力博士等三个学科上榜。(2)北京工业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设计学等12个学科被推荐为博士授予点。(3)北京科技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5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4)北京工商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7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5)北京邮电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3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6)北京林业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3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7)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高水平大学)有2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8)中国传媒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1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9)中央财经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4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4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1)中央民族大学(985、211、双一流高校)有6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2)中国政法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5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3)华北电力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4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4)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1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5)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双一流高校)有3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6)首都医科大学有2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7)首都师范大学(双一流高校)有2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8)北京语言大学有2个学科,拟获得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总之,有84所院校213个专业成为博士、硕士授予单位或授予点。水平很高、学科很多,值得关注!详细请见下表。祝愿北京市的高校办学 水平越来越高,为学子们提供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学子们能够录取更加优异的大学,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

夔谓铉曰

北京市教委:2019年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16972人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2019年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16972人,其中博士生招生计划1404人,硕士生招生计划15568人。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市教委要求,各市属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招生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在安排招生计划时综合考虑学科现状、科研经费、高水平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平台和成果等因素;支持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发展、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各校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间招生结构,对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培养能力明显较弱、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应限制招生规模,对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应对举措。此外,要建立招生计划联动机制,统筹考虑研究生、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改善研究生培养所需的学习、科研、生活等条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市教委特别提到,各校要加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提升相关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办赛人才的质量,北京冬奥组委将主要面向在读研究生招收赛时实习生。各类专项招生计划均包含在各校招生总规模以内。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牛伟坤流程编辑:TF021

诞信相讥

国内的城市,除了北京和上海,还有哪座城市大学最多实力最强

国内的城市,除了北京和上海,还有哪座城市大学最多实力最强?这个问题经常听人提起,你们是不是也很好奇呢?那么,接下来就个跟上小编的步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这是三座什么样的城市南京、武汉、西安三个城市是国家的中心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城市。南京有“天下文枢子”的名称,明清时期中国有一半以上的状元,我来自南京的江南贡院,文化氛围已经深深印在这个城市的DNA里,近代的国立中央大学曾经在整个亚洲的综合排名中名列第一,在南京开设。南京的一万名中大学生是中国第一,一万人中研究生的数量是中国第二,南京的两院的数量是全国第三。武汉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军事重要的城镇、商业重要的城镇、交通枢纽,不仅是航运资源,铁路和航空资源也应运而生。近几年,武汉的发展速度是全国第一大集团,地铁线路超多,城市面积很大,经济蓬勃发展,仿佛是中华中地区的先导城市。西安十几岁的时候在这里建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因为他独特的历史背景,很多外国人来交流,是西部地区对外交流的核心城市。以前西安烟雾很多,这几年的治疗已经见效了,环境越来越好了,享受着这一带政策的很多优惠,他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被广泛期待着。二、他们有什么有名的大学?南京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985工程大学,两所是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有211工程大学,六所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京华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武汉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和985工程大学两所,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11工程大学5所,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电信、华中农业大学。西安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和985工程大学两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杨凌,不属于西安,但我想开发西安的校园),有211工程大学5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三、他们有多少所大学?在南京的大学总数是53所,系35所,专业18所。武汉有84所大学,其中本科有46所,专业有38所。西安的大学总数是63所,系42所,专业学校21所。在全国学生最多的六个城市中,这三个城市都很有名,其他三个是北京、上海和广州。以上就是国内的城市,除了北京和上海,还有哪座城市大学最多实力最强。

名字篇

不要再问了!北京市高校2020年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统一确定了!

有的考生还在问北京高校的研究生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可以查啊?现在告诉大家,不要再问了。昨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2020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查复核的公告》。公告中明确提到了2020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查复核工作安排方案,有以下三点需要大家注意。1、初试成绩查询时间2020考研初试成绩将于2月20日后(按照各学校公布的时间来看,有的是20号当天,有的是20号以后)由报考单位陆续向考生发布。发布时间和查询方式以各报考单位官方发布的通知为准。2、成绩首次复查考生如果对本人成绩有疑问,可以在3月2日和3日按照所报考学校的具体要求提出成绩复查申请,具体的复查结果将由学校告知给考生本人。3、成绩再次复核如果对于学校公布的复查结果仍有疑问的,可以向北京教育考试院提出再次复查申请,时间是3月19日前,复查科目仅限全国统一命题科目,逾期后将不再受理。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北京教育考试院不安排考生现场申请。提出申请的学生需要提交电子版申请表,如下图。详细的要求请查阅北京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吧,安心复习备考!明天就是元宵佳节了,提前预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张煐

这所211三地办学,北京市高校排名23,硕士就业率97.34%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所高校虽以河北为名,但地处北京,跨省办学,成绩卓越,北京市高校排名23,硕士就业率97.34%,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组成的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3月,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形成了一校两地(北京、保定)三个校区的办学格局,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两校部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高校历史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邯郸,1970年学校由邯郸迁到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含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华北电力大学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全国排名优势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情况华北电力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3.81%,硕士就业率为97.34%。第四轮学科评估华北电力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最高级为A级,电气工程。A-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B+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B级,控制科学与工程。B-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C+级,信息与通信工程。C级,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公共管理C-级,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