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符合这些条件,北交大将满足考生第一专业志愿荔镜记

符合这些条件,北交大将满足考生第一专业志愿

25日晚,在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栏目“2020北京高招本科院校直播咨询”中,北京交通大学招生负责人透露,今年,北交大将在京将投放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新增的智能装备与系统等新专业都会在京招生。2019年8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新生开学 和冠欣 摄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刘东平介绍,北交大积极推动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以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交通为代表的智能工程专业群,加快在国家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布局,近年来新增多个热门专业,去年成为全国首批获批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之一。今年,北交大新增智能装备与系统等本科专业,这些专业都会在北京投放计划。他还透露,今年北交大将在京更多投放优势特色专业并结合北京发展所需投放相应计划。在录取政策上,北交大今年也有较大调整,对于填报限选物理科目专业组的考生,如投档后符合相关专业类的体检和外语要求,不退档、不调剂,满足考生填报的前三个专业志愿之一,对于全北京市排名前2200名之内的考生将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对于填报包括法学、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组的学生,只要填报一个专业志愿,就将满足第一专业志愿。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录取原则仅适用于北交大校本部普通类专业的录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威海校区不适用。另外,从今年开始,北交大在全国全部取消专业级差分。从2020年开始,北交大将重点打造“交通+经济”“交通+数理”“交通+人工智能”三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设立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院,学院将采取“3+5”本硕博直通培养模式,设置完全导师制,学生采取动态选拔与淘汰的机制,既面向基础学科培养未来的系统科学家、经济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高级拔尖人才,也面向优势学科培养具有成为引领学科发展潜能的高峰拔尖人才。刘东平介绍,学生考到交大之后,学校会发布公告开展宣讲,面向全校新生开展选拔。对于“3+5”的培养模式,刘东平补充说道,希望学生能在三年之内修完本科课程,第四年就开始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及科研工作,以便实现与后续培养阶段实现无缝对接。针对2020级新生,北交大将构建四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任督二脉,打通七经八络。具体来说,刘东平解释,学校将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北交大制定了本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课程分级设置,打通本研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向上或向下选课,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并实施科教融合创新计划、科研导师计划,强化科研育人科研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共享,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走进团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就业导向的产学对接计划,强化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有灵活丰富的全英文课程体系,支持本科生国际游学交流,加强学生国际视野和跨国界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招办主任邢朝霞介绍,今年在京招生计划大约维持在40人左右,今年因为北京实施高考改革,对北京可能会给予更多优惠,会投放更多优势专业。哈工大目前以大类集群专业方式开展招生,设立了八大专业集群,在京投放的都是优势工科专业集群,今年新增的热门专业例如智能感知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等在北京都会有名额。该校高招录取也不设级差,服从调剂则不退档不调剂,并保证满足专业志愿。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兼入学资助处处长王淑英透露,2020年将在内地招收300名本科生,如果生源好还将启用机动名额,在京招收计划为17个,其中,人文类4个、理科类5个、工科类3个、商科类3个,本科入学奖学金名额2个。她说,去年学校招收的北京生源成绩非常理想,所以今年名额有些增加。她还重点推荐学校两个新增专业,金融科技学和人工智能。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任敏编辑:tf10

钓鱼去

2020中外合作大学一流专业排名,西交利物浦大学第一!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那么,中外合作大学有哪些,有哪些专业跻身一流专业行列,哪所中外合作大学的顶尖专业,一流专业数量最多?此次排名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9所中外合作大学,根据校友会发布的排名显示,西交利物浦大学顶尖专业6个,一流专业11个,高水平专业13个位居排行榜第一名。具体排名如下: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是经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 ,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于2004年在苏州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它是中国第一所强强合作,并以理、工、管起步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内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期开设理科、工科、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温州肯恩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美国肯恩大学与温州大学合作创办,在中国设立的一家引进美国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2014年3月3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温州肯恩大学,标志着浙江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学的正式设立。学校由中国著名数学家、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陆善镇教授担任校长。上海纽约大学,全称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的第一所中美合作举办的国际化大学,也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三方在深圳合作举办的一所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高等教育机构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GTIIT)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由全球知名的以色列理工学院与广东汕头大学合作举办,是中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昆山杜克大学(Duke Kunshan University),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的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于2013年9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并于2014年秋季迎来首批学生。内容仅供参考

是色而已

北邮等五校今年在京计划招生超千人 多校增加新兴专业

(资料图片)今天上午,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5校举行联合高招咨询活动新闻发布会。根据会上发布的情况,5个学校在京计划招生人数共计1073人。招生规模北化工在京各类试验班计划投放量增加15%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招生人数较去年略有增加,总规模4400人,其中本科计划4200人,高职计划200人。今年本科计划招生增加的200人将全部投放在威海校区。北京方面,计划招生183人,其中学校本部普通理工类125人,文史类13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3人,艺术类4人;威海校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理工类11人,文史类7人。北京科技大学今年在全国计划招生3450人,在京计划招收195人。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总计划保持在3680人,各省份招生计划数和去年基本持平。在京招生计划总数为290人,其中普通理科专业招生计划191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计划85人,文科专业招生计划9人,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5人。北京林业大学今年在全国投放招生计划总数是3400人,其中在京招生计划总数约为260人左右,和去年基本持平。除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外,均在本科一批录取。具体招生计划一部分为统招计划,共216人,其中理科181人,文科29人,艺术类6人;另外一部分为预留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暂列40人,用于招收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计划为3850人,比去年增加50人。在京招生计划数为145人。今年在京保持较高优势学科计划投放量的基础上,各类试验班的计划超过计划投放量的15%。多校增加新兴专业北林新增“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专业随着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今年不少高校都增加了新的专业。据北交招生负责人刘东平介绍,今年北交本部校区新增2个本科专业,部分专业拆分或名称变更。其中,电子信息类(通信与控制)新增信息工程专业;文科试验班类(语言与传播)拆分为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值得注意的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计算机类中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今年更名为保密技术。北林今年新增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以支持发展脱贫项目及绿色发展为目标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康养方向)”专业和以绿色生产及生态环保为定位的“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专业。此外,北林今年将部分新兴热门专业独立设置,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专业设置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独立设置后的专业将更加注重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多专业交叉领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掌握多项智能感知技术的物联网行业高级专门人才。”北林招办负责人穆琳表示。为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北化工今年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由侯德榜工程师学院进行培养,专业分流时可选择经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和信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大类招生成趋势北化工从5个大类增加到14个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已经成为高校招生的趋势,据北邮招生办主任郑超伟介绍,大类招生是由人才培养的需要来决定,本科教育是打基础的过程,这个基础需要学生有范围更广阔的学习,大类招生打破了专业壁垒,符合人才培养方向。“大类招生也是为了适应高考改革,让高中生从高考改革中受益,之前的高考要求高一学生就要有明确的专业志向了,这对于高中生来讲是很难的事情,实现大类招生,学生只要对这个大的行业有了解就行。” 郑超伟说。今年北化工从5个大类增加到14个大类招生,含35个专业。北交大的校本部除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等招生外,招生专业类共14个,大类专业分流时,除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建筑类、设计学类入学后分流,经济管理试验班二年级第一学期分流外,其余大类专业均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分流。志愿填报北邮首次在北京推出录取优惠据郑超伟介绍,北邮今年在北京推出了录取优惠政策:对于普通理科专业,若考生报满六个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学校保证满足考生六个专业志愿之一不调剂;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文科专业,若考生将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或者四个文科专业全部填报,学校保证满足考生专业志愿之一不调剂。此外,北交大也承诺,对于北京的理工类学生,填满6个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将满足专业志愿之一,去年北京理工类考生有80%录取至第一专业。(来源:新京报)

孝乎

北交大(威海)迎来又一批“一带一路” 留学生

中国交建·中国路桥北京交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肯尼亚项目第三批留学生开学典礼来自肯尼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的留学生中国山东网威海5月11日讯 (记者 孙晓梦 通讯员 刘昌勇) 5月10日,中国交建·中国路桥北京交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肯尼亚项目第三批留学生开学典礼在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报告厅举行。肯尼亚驻华使馆、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以及南海新区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并致辞。开学典礼上,北交大(威海)合唱团中外同学演唱了中文歌曲《茉莉花》和肯尼亚歌曲《sisi ni moja》(we are one),表达了对肯尼亚新同学的欢迎,和对其未来在校区学习生活的祝福。据了解,第三批肯尼亚留学生共40人,将在铁道工程以及轨道牵引电气化专业进行系统的学习。课程上,他们接受的是北交大全英文授课,部分课程与北交大国际班的中国学生一起上,以增进文化交流。根据规划,他们将先在北交大(威海)进行一学期的汉语学习。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肯密切合作,成功建设并运营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简称“蒙内铁路”)这一标志性项目。为进一步落实中非“加大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合作”和促进国家高铁“走出去”战略,中国路桥与北交大合作签署《“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肯尼亚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上,为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截止目前,中国路桥全额资助100名肯尼亚留学生到北京交通大学学习铁路相关知识,其中75名学生在威海校区度过语言学习阶段。在未来,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将成为肯尼亚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肯尼亚驻华使馆参赞约翰·奥迪普表示,自中肯建交以来,中国通过铁路交通建设方面积极带动肯尼亚的发展。他希望这批留学生在北京交通大学努力学习,学成归国后投身肯尼亚的铁路产业和铁路工程教育事业,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南海新区环境非常优美,我们能在这么好的校区学习生活感到非常的高兴。我们将努力学习中文,感受中华文化,提升专业技能,做中非民心相通的传播者。”肯尼亚留学生代表詹姆斯·基拉·卡马乌说道。 据悉,北交大(威海)是北京交通大学“一校多区”的国际化校区,坐落于威海南海新区。该校区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培养国际化人才。

烤肉点

2020年中外合作报考趋势分析,两211位次狂降70000,头部高校波动

这段时间一些家长对于升学开始格外关注,一方面一些综合评价高校开始启动招生,另外一方面随着一模即将来临,家长们对于孩子也会有一个大致的心理定位,那么在这个阶段升学的准备工作也开始提上日程,在近期很多家长问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并问到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在报考中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趋势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2020年安徽省中外合作办学的报考特点。一般大家关注中外合作无非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想借助这个升学路径上名校,因为中外合作录取分数跟正常统招分数相比是要低个20到40分,此外还可以跟其他统招生一样享受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第二个原因就是未来出国可以申请到更好的学校和平台,那么这个时候中外合作的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了。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在19年服务过一个学生,他未来是想去国外读研究生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给他选择了东北财经大学的中外合作,他在大四申请英美研究生的话可以申请到一个非常不错的学校,最高可以申请到美国的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而东北财经大学正常统招的学生想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话,无疑是非常难的。我们再拿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为例,北交大威海校区主要招收地就是中外合作专业,2019年威海校区迎来第一届中外合作毕业生,根据学校官方的数据显示,威海校区首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83.96%;20%的学生入读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名校,2020年50强名校入读率提升到23.36%,而这群中外合作学生深造的外国高校则包括哈佛、斯坦福、剑桥、哥伦比亚这样的世界顶尖高校,而如果北交大本部统招生去申请这些顶尖高校的话,整体的难度无疑是非常大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未来申请国外顶尖高校研究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回归到正题,我们先来看看今年一些双一流的中外合作的录取分数和位次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底下两张表格里面的数据,这两张表格一张是文科中外合作的数据,另一份是理科中外合作的相关数据,与理科相比文科中外合作的学校相对少一些,但是有一些较为偏远的一流学科高校中外合作分数要求是非常低的,例如海南大学、贵州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比文科一本线高不了多少,而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招生分数相比前一年下降是非常多的。我们再来看看理科中外合作的招生的相关情况,首先理科招生的双一流中外合作是非常多的,从浙大、同济这样的顶尖985,到双一流中位置较为靠后的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都有,所以无疑理科生可以利用中外合作的机会也更多一些,这两张图片大家可以保存一下,接下来我们再发出两张图片,这两天图片是去年跟今年中外合作位次录取对比的表格。我们先来看看文科这些中外合作与去年的对比图,大家可以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三所学校的中外合作今年位次退步是比较多的,其他双一流保持相对稳定,或前进一点或退步一点点。理科中外合作招生方面则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很多非常不错的高校20年中外合作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特别是江南大学和河海大学由10000多名直接降到了80000多名,这个断档无疑也是非常令人意外的,此外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当然大部分学校的中外合作还是维持比较稳定的态势。这两张图片大家也可以保存一下,想报考中外合作的家长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本账号专注于研究高中生、大学生的就业升学,每天给大家输出有价值的信息,大家可以关注我哦!点个赞关注一下,表示对小编的支持吧!

纯素之道

北京交通大学:2019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在计算机类中招生

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在计算机类中招生——访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刘东平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三号京城二环办大学公交地铁铁路样样全天地交而万物通123年风雨年头大知行合一做学问没错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高校就是北京交通大学!!!摘要北京交通大学始建于1896年,至今已120余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招生总规模4400人,招生政策基本稳定。2019年,北交大成为全国首批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院校之一,人工智能专业在计算机类中进行招生。学校采用分数优先,有专业级差方式分配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采取不报不录的政策。2019年学校继续承诺平行志愿情况下,专业服从调剂,体检不受限,提档不退当。一、请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2019“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北京交通大学有8个学科入围世界顶尖学科,分别是: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与天文学,商业与管理研究,统计与运筹学。按照入围学科数量,在内地高校位列第29名。与2018年比较,新增材料科学、商业与管理研究2个学科。2018“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共有8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北京交大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列其中,成为全球54个学科“冠军”高校之一。此次共有14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榜单,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1位,通信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25位,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33位,仪器科学学科排名世界前100位,其余学科均在世界排名前400位。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本校系统科学学科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A+),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4个学科进入前10%(A-),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7个学科进入前20%(B+),电气工程、光学工程、力学等3个学科进入前30%(B)。二、2019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增减?2019年本校招生政策基本稳定。招生总规模4400人,其中本科计划4200人,高职计划200人。本科招生计划中,本部校区3600人,威海校区600人。各省招生计划届时以各省级招生机构或本校招生资讯网公布为准。三、2019年的招生专业有无变化?请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专业。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特色高校,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金融、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多批优秀的工程型人才。学校优势学科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分别是信息、管理和交通科学与技术,是比较全学科的一个配置,这三个领域所涉及的学科也是北交大建校以来的强势学科,落实到具体本科招生专业,则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类(通信与控制)、计算机类、经济管理试验班、交通运输类、机械类、土木类、电气类、软件工程等专业。另外,2015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中唯一的新能源领域的示范学院——新能源国际学院落户本校,学院所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能源国际班)于2016年开始对部分地区招生,2019年也将继续在部分地区投放计划。当然,北交大比较有特色的的专业学科还有建筑类、理科试验班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法学等专业,毕业生在建筑规划、基础科学、外交翻译、文化传播、法学等工作领域均有不错的发展前景。2019年,本校成为全国首批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院校之一,人工智能专业在计算机类中进行招生,学生填报志愿时,按计算机类进行填报,于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分流。该专业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特色行业(如医疗)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主要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US News 2019世界最佳大学排名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世界排名第69名,在内地高校中排第16名(共49所高校进入世界前200名)。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评为A-等级,国内并列第12名。四、请介绍一下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情况。2019年,本校本部与威海校区共有10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面向全国部分地区进行招生。(1)学校本部中外合作招生专业:学校本部共有3个招生专业,按北京交通大学(中外合作专业)账号录取,只招理工类、英语语种考生,为高收费专业,原则上要求英语单科高考成绩不低于满分的70%。分别为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制4年,3+1模式),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学制4年,2+1 +1模式),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合作的交通运输专业(学制4年,大四有3个月国外学习经历)。——斜体数字为在国外学习时间(2)威海校区以“国际化合作培养”为定位,设有7个中外合作招生专业,按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账号录取,只招英语语种考生,为高收费专业,原则上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满分的70%。其中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中开设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学制4年,4+0模式);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制4年,4+0模式)。全部为经教育部批准纳入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工商管理和会计学文理兼招、数字媒体艺术按艺术类招生外,其余专业只招理工类学生。学生将在威海校区就读,学籍和户籍均在北京。国内学位证、毕业证均由北京交通大学颁发。五、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调档比例一般为100%,根据各省生源情况可适当调整,但一般不超过120%。继续承诺平行志愿情况下,报考本校,专业服从调剂,体检不受限,提档不退当。采用分数优先,有专业级差方式分配专业。专业级差分为“2-1-0-0”模式。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同一投档院校代号下投档时,如考生没有填报任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将不会被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软件工程专业原则上要求外语单科高考成绩不低于满分的三分之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专业原则上要求外语单科高考成绩不低于满分的70%。如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外语口语加试,报考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口语加试并成绩合格(一般为等级B或不低于70分)。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只招英语考生。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设计学类、全部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全部高职专业入学后外语教学只设英语,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六、请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和辅修与双学位政策。学校有相对灵活的转专业政策,除了特殊限定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均有机会提出转专业申请,申请跨大类转专业的学生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转专业。大类专业分流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结合加权平均成绩确定分流专业。在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时,对于申请人数较多的专业,学校设置了接收的最少人数。为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激励,对于学业成绩特别优秀和大学期间继续保持优秀的高考成绩优秀学生在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时可以优先选择专业。学校所有专业均已开设辅修与双学位。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跨专业类别修读另一专业的辅修或双学位课程,当所选专业人数达到开班条件时,学生可修读该专业的辅修与双学位,修满规定学分并满足毕业条件后可获得辅修专业或双学位证书。七、近年来学校总体升学就业情况如何?(1)本部校区:2018年,全校共有3319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13%,其中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达到56.16%。就业情况:多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校努力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与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能源电力、航空航天、金融服务、装备制造、国防军工、工程建筑、物流服务等行业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每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00余场。深造情况: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56%,其中国内深造中,绝大多数毕业生升入“985”、“211”高校,2018年有22.6%的学生直接免试保送攻读本校或外校硕士研究生。出国(境)深造比例超过15%,2018年共有269人进入世界前100强名校,占出国(境)深造人数的53.48%。包括哈佛大学、伦敦帝国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大学、杜克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在内的知名学府。(2)威海校区:2019年,威海校区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迎来首届毕业生。截至2019年5月底,2019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06名毕业生深造率已达78.3%,已确定国内保送研究生深造11人,留学深造72人,其中已成功拿到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50院校OFFER的学生有21人。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阿里巴巴、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深造情况:目前毕业生国内深造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出国(境)深造:留学院校包括伦敦大学学院、南洋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纽约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昆士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官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报考分校(区)、中外合作的毕业证和本部一样吗?

我们来看一组录取数据:北京邮电大学本部、宏福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威海校区数据:天津市为例我选了2组有代表性的大学,分别是本部、分校区、中外合作的招生情况。比如,北邮宏福校区比北邮的最低录取分数低了20-25分左右,那是不是报考分校(区)或中外合作的性价比也很高呢?01情况一:本部在其他省市设立分校我们在填报系统中可以直接输入“分校”二字,便能轻松检索出直接以分校命名的高校:真正以“分校”命名的高校,目前我所知仅有两所: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两所分校毕业后颁发由大学本部统一盖章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因此不带有“XX分校”字样!问:除了“分校”,还有“xx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南大学(荣昌校区)......“xx校区”的命名模式仍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异地办学,比如:哈工大现在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异地校区,北交大有北京、威海两个异地校区等;第二种是同省/市、不同区,比较常见的如:大连理工盘锦校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相对是把较冷门的专业拿出来招生,类似前面给大家讲过的“专业志愿”,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被调剂到非心仪专业的机会;另一种情况是办学模式不同,但招生的仍然是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比如: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除此之外,第二种异区办学的情况,可能存在办学地点较偏的情况,更看重地域的考生则避免报考。问:毕业证和本部有区别吗?分校/校区招录的考生,毕业证不会体现“xx校区”字样,仅有大学名字和专业,因此无差别。02情况二:分校区设置中外合作办学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北京邮电大学有4个校区: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小西天校区。其中,宏福校区在北京昌平区,起初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建立的软件教育基地,专门提供给「软件学院」,后因为北京城内日益紧张的住宿需求,扩展增加了「国际学院」、「民族教育学院」。而实际上,软件工程仍在本部招生代码中招生,「国际学院」下的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与法律工程、电信工程及管理3个中外合作专业,放在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中招生。问:分数为什么比本部低呢?1、中外合作费用高:70000元/年,且第四年可自愿申请赴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习一年,家庭经济条件需能承担。2、对颁发的毕业证或推免情况不了解:就读国际学院会拥有北京邮电大学、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正式学籍,毕业颁发三证「北京邮电大学毕业证」+「工学学位证」+「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学学位证」,正常享受北京邮电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政策。基于以上两种情况,很多家长望而生畏。实际上,如果说认可度,我们来看一下同层级还能去哪些院校?去一些985、211高校不成问题,并且地域还不错,可见近年来中外合作受家长的认可度颇高。建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相信今天大家了解分校(区)、中外合作的一些特点后,仍然会纠结到底是选分校,还是同级别的其它高校。因此给大家几点建议:1、冲211、985的边缘考生,可以考虑分校(区)或中外合作2、分校(区)所属院校层级比实际分数能录取的大学要高的,可以考虑;3、未来想出国留学,以中外合作或需要名校做踏板的,今天介绍的院校可以考虑,设有分校区的大多集中在“985、211”。

孙子

北交大五所高校联合发布高招信息 全面推进大类招生、零门槛转专业

2018年6月13日讯,今天上午,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五所北京高校联合发布今年的高考招生信息。记者注意到,今年上述各校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录取零调剂、入学后转专业零门槛等政策。今年北交大在北京本科招生计划是183人,包括本部165人、威海校区18人。北交大本部今年新增两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类(通信与控制)中的信息工程专业和文科试验班类(语言与传播)中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同时,计算机类中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更名为保密技术;文科试验班类(语言与传播)(含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传播学)拆分为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新闻传播学类(含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针对北京考生,北交大承诺对填满6个专业志愿且不重复的理工类考生,如果符合录取要求,将满足考生的6个专业志愿之一,不调剂。文史类有4个招生专业,考生只要填满4个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北交大也将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北科大今年计划在北京招生195人。在专业选择上,北科大实施 “零门槛、不设限”的政策。学生进校后,除非是外语保送生等有特别约定的考生,其他在校本科生均可以在大一学年末和大二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且各专业对转出的人数不做限制。录取时,北科大也在北京继续执行百分百满足考生专业志愿,即考生填满6个不同专业进档后,体检合格,则会被录取在所填的6个专业内。北京邮电大学在京招生计划总数为290人。今年该校继续保持通信工程(双一流实验班,大类招生)、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热门专业(类)在京较高的招生计划比例。在录取时,北邮针对北京考生提供优惠政策:对于普通理科专业,若考生报满六个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学校保证满足考生六个专业志愿之一不调剂;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文科专业,若考生将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或者四个文科专业全部填报,学校保证满足考生专业志愿之一不调剂。北林大今年在京招生总计划预计约为260人,招生专业共38个,其中新增“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康养方向)” “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两个专业方向。同时,针对新兴热门专业,该校将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专业设置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独立设置后的专业将更加注重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多专业交叉领域的培养。今年,学校实行转专业零门槛制度,学生可于第二学期初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或于第四学期初在学科专业门类范围内申请转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只能申请在艺术类专业内转专业。北京化工大学今年计划在京招生145人。该校今年全面实施大类招生,本科招生大类由去年的7个增加为14个(含35个专业)以及13个单独招生专业。同时,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由侯德榜工程师学院进行培养,专业分流时可选择经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和信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此外,该校继续保持试验班等优势学科在京投放比例。录取时,如果考生身体符合录取要求且服从专业调剂,北化工承诺提档后不退档。从今年起,化工大也将实施 “零门槛”转专业,共提供4次机会。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李祺瑶编辑:tf008

羲和

北交、北邮等五校今年在京计划招生超千人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今天上午,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5校举行联合高招咨询活动新闻发布会。根据会上发布的情况,5个学校在京计划招生人数共计1073人。招生规模北化工在京各类试验班计划投放量增加15%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招生人数较去年略有增加,总规模4400人,其中本科计划4200人,高职计划200人。今年本科计划招生增加的200人将全部投放在威海校区。北京方面,计划招生183人,其中学校本部普通理工类125人,文史类13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3人,艺术类4人;威海校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理工类11人,文史类7人。北京科技大学今年在全国计划招生3450人,在京计划招收195人。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总计划保持在3680人,各省份招生计划数和去年基本持平。在京招生计划总数为290人,其中普通理科专业招生计划191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计划85人,文科专业招生计划9人,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5人。北京林业大学今年在全国投放招生计划总数是3400人,其中在京招生计划总数约为260人左右,和去年基本持平。除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外,均在本科一批录取。具体招生计划一部分为统招计划,共216人,其中理科181人,文科29人,艺术类6人;另外一部分为预留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暂列40人,用于招收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计划为3850人,比去年增加50人。在京招生计划数为145人。今年在京保持较高优势学科计划投放量的基础上,各类试验班的计划超过计划投放量的15%。多校增加新兴专业北林新增“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专业随着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今年不少高校都增加了新的专业。据北交招生负责人刘东平介绍,今年北交本部校区新增2个本科专业,部分专业拆分或名称变更。其中,电子信息类(通信与控制)新增信息工程专业;文科试验班类(语言与传播)拆分为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值得注意的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计算机类中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今年更名为保密技术。北林今年新增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以支持发展脱贫项目及绿色发展为目标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康养方向)”专业和以绿色生产及生态环保为定位的“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专业。此外,北林今年将部分新兴热门专业独立设置,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专业设置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独立设置后的专业将更加注重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多专业交叉领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掌握多项智能感知技术的物联网行业高级专门人才。”北林招办负责人穆琳表示。为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北化工今年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由侯德榜工程师学院进行培养,专业分流时可选择经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和信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大类招生成趋势北化工从5个大类增加到14个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已经成为高校招生的趋势,据北邮招生办主任郑超伟介绍,大类招生是由人才培养的需要来决定,本科教育是打基础的过程,这个基础需要学生有范围更广阔的学习,大类招生打破了专业壁垒,符合人才培养方向。“大类招生也是为了适应高考改革,让高中生从高考改革中受益,之前的高考要求高一学生就要有明确的专业志向了,这对于高中生来讲是很难的事情,实现大类招生,学生只要对这个大的行业有了解就行。” 郑超伟说。今年北化工从5个大类增加到14个大类招生,含35个专业。北交大的校本部除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等招生外,招生专业类共14个,大类专业分流时,除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建筑类、设计学类入学后分流,经济管理试验班二年级第一学期分流外,其余大类专业均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分流。志愿填报北邮首次在北京推出录取优惠据郑超伟介绍,北邮今年在北京推出了录取优惠政策:对于普通理科专业,若考生报满六个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学校保证满足考生六个专业志愿之一不调剂;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文科专业,若考生将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或者四个文科专业全部填报,学校保证满足考生专业志愿之一不调剂。此外,北交大也承诺,对于北京的理工类学生,填满6个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将满足专业志愿之一,去年北京理工类考生有80%录取至第一专业。

达道之塞

北交大招生培养均有大动作 北京考生有更多机会进入理想专业

25日晚,在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栏目“2020北京高招本科院校直播咨询”中,北京交通大学招生负责人透露,今年,北交大将在京将投放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新增的智能装备与系统等新专业都会在京招生。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刘东平介绍,北交大积极推动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以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交通为代表的智能工程专业群,加快在国家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布局,近年来新增多个热门专业,去年成为全国首批获批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之一。今年,北交大新增智能装备与系统等本科专业,这些专业都会在北京投放计划。他还透露,今年北交大将在京更多投放优势特色专业并结合北京发展所需投放相应计划。在录取政策上,北交大今年也有较大调整,对于填报限选物理科目专业组的考生,如投档后符合相关专业类的体检和外语要求,不退档、不调剂,满足考生填报的前三个专业志愿之一,对于全北京市排名前2200名之内的考生将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对于填报包括法学、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组的学生,只要填报一个专业志愿,就将满足第一专业志愿。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录取原则仅适用于北交大校本部普通类专业的录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威海校区不适用。另外,从今年开始,北交大在全国全部取消专业级差分。从2020年开始,北交大将重点打造“交通+经济”“交通+数理”“交通+人工智能”三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设立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院,学院将采取“3+5”本硕博直通培养模式,设置完全导师制,学生采取动态选拔与淘汰的机制,既面向基础学科培养未来的系统科学家、经济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高级拔尖人才,也面向优势学科培养具有成为引领学科发展潜能的高峰拔尖人才。刘东平介绍,学生考到交大之后,学校会发布公告开展宣讲,面向全校新生开展选拔。对于“3+5”的培养模式,刘东平补充说道,希望学生能在三年之内修完本科课程,第四年就开始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及科研工作,以便实现与后续培养阶段实现无缝对接。针对2020级新生,北交大将构建四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任督二脉,打通七经八络。具体来说,刘东平解释,学校将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北交大制定了本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课程分级设置,打通本研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向上或向下选课,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并实施科教融合创新计划、科研导师计划,强化科研育人科研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共享,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走进团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就业导向的产学对接计划,强化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有灵活丰富的全英文课程体系,支持本科生国际游学交流,加强学生国际视野和跨国界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招办主任邢朝霞介绍,今年在京招生计划大约维持在40人左右,今年因为北京实施高考改革,对北京可能会给予更多优惠,会投放更多优势专业。哈工大目前以大类集群专业方式开展招生,设立了八大专业集群,在京投放的都是优势工科专业集群,今年新增的热门专业例如智能感知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等在北京都会有名额。该校高招录取也不设级差,服从调剂则不退档不调剂,并保证满足专业志愿。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兼入学资助处处长王淑英透露,2020年将在内地招收300名本科生,如果生源好还将启用机动名额,在京招收计划为17个,其中,人文类4个、理科类5个、工科类3个、商科类3个,本科入学奖学金名额2个。她说,去年学校招收的北京生源成绩非常理想,所以今年名额有些增加。她还重点推荐学校两个新增专业,金融科技学和人工智能。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敏编辑:李拓流程编辑: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