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青岛61中、李沧区实验小学牵手北航青岛研究院树里

青岛61中、李沧区实验小学牵手北航青岛研究院

青岛61中牵手北航青岛研究院。海涛 摄 来源:青岛晚报原标题:为了学生发展,校长提前来“探营”本报4月12日讯 日前,市教育局研究制定《“结对高校、联合育人”行动方案》,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放大高校引进成果,推动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资源共享、联合育人。作为落实“十个一”的行动之一,12日下午,青岛第六十一中学、李沧区实验小学两校携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签署共建框架性协议,由此开启了李沧区中小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拓展视野、兴趣引领目标学习的新篇章。协议框定双方在四方面共建记者在协议上看到,共建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开放、师资供给、联合育人、建设附属学校四大方面。资源开放方面,北航青岛研究院将向青岛61中和李沧区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开放实验室、图书馆、实训基地等设施;开放学术报告、专家讲座、高端论坛、特色课程等课程资源;开放文化、艺术、体育场所等设施;双方定期联合举办科技节、报告会、体育比赛等;师资供给方面,双方将通过教师派遣、师资培训、科研及课程指导等方式,加强在师资领域的合作;联合育人方面,双方将通过课程开发、共建认知实践基地、活动指导等方式,为两校学生拓展更多的进步空间。同时,两校将为北航青岛研究院的研究生们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同时加强对该研究院的宣传推介;建设附属学校方面,双方可进行“挂名”、“挂牌”等联姻式合作共建,建立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积极开展教育资源共享,输出教学管理资源。迫切“做实”双方自荐三小时下午1时30分,青岛61中校长李刚和李沧区实验小学校长綦峰一同抵达北航青岛研究院。为参加自招的同学们着想,李刚与学校中层干部及老师们在处理好各项工作之余,已经连续一周挤出休息时间给参加自招的120多名同学进行模拟面试。北航青岛研究院也十分重视此次共建机遇,派人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青岛研究院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李刚则从学校发展历史到办学理念再到同学们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做了全面 “自荐”,期间多次提到“要做就做实它,合作具体内容要对初中孩子们的发展起作用”。由于双方态度都很诚恳、迫切,以致原本想在半小时内进行完的框架协议签署眨眼间便过去了三个小时。最终双方在框架性协议的基础上,又初步达成了几个具体操作环节:利用好青岛61中每周二下午的多彩课堂,邀请研究院的专家前来授课;开展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学活动;通过课堂与实验室的连线开展远程科普课堂;设计有助于中小学生拓展的实验室等。校长提前“探营”挖掘合作点签订协议后,“电话不断”的李刚和綦峰两位校长坚持再参观一下研究院,以便寻找到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切入点,尽快进入实操环节。两人来到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展厅,逐一体验了相应的设备,提前为同学们“探营”。 “我发现校长们特别重视学生们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在深入了解教育行业基础上为学生终身发展铺路的言行让我很感动。我们一定会落实好协议内容,下周计划去对方学校实地参观,也发掘一下我方可提供的合作切入点。 ”北航青岛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高振岳说。和进助学频亮“大拇指”青岛61中创建于1991年,是目前岛城热点学校之一,青岛市合作教学联盟组长学校,青岛市英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实验基地,连续多年荣获李沧区教学质量奖。该校自2014年推进“和进助学”教育改革以来,坚持阳光、公平分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升入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人数稳居李沧前列。2016年各级部检测指标30余项领先全区。2017年,在青岛市优质高中自主招生中,有50名毕业生被2中、58中等优质高中学校录取,录取率占该校毕业生人数的10.6%。 2018年,该校中考工作再传捷报,在全市自主招生名额减少80人,该校毕业生人数减少52人的情况下,青岛61中被优质高中自主招生录取人数不降反升,51名毕业生被录取,录取率达12.1%。优异的教学成绩稳居青岛市前列。 记者 杨海涛[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光影]

迷与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开工,预计2021年建成

半岛记者 娄花9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开工仪式在青岛蓝谷举行。据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位于滨海大道以东、港中旅海泉湾以北,紧邻青岛地铁 11 号线、滨海大道等,总占地面积149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73438 平方米。交流中心与已开工的教学科研区呈东西两侧轴带布局,主要定位于打造世界领先的、现代功能设施完善的、开展国际学术及创新会议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除北京外又一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研讨重地。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李杰表示,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工作抓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进一步统筹资源,强化协调,加大力度,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我们将组织起最强大的施工力量,倒排工期,加班加点,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确保项目在既定时间节点内交付使用,创造项目建设‘蓝谷速度’‘蓝谷质量’,助力青岛蓝谷城市发展和国际海洋名城建设。”施工企业负责人说。据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聚集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创新思想碰撞、最新科技成果发布和实现资源共享的高端平台,将进一步提升蓝谷的公共服务配套和城市品质,将进一步助推蓝谷乃至青岛加快成为高端人才荟萃、优势资源富集、更具发展活力的海洋科技创新排头兵、试验区和策源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科教新城一期建设用地约700多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多万㎡,其中,国际交流区地上建筑包括国际专家谷、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教学科研区地上建筑包括图书馆、行政办公、公共教学实验片区、学生宿舍、核心学院、体育馆及部分生活辅助设施等,一期工程预计2021年建成。解读:先期启动中德学院等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将形成“南山大、北北航”的高校布局为何要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科教新城,设置哪些学科,何时建成?半岛记者进行了采访。青岛蓝谷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深入贯彻国家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引领空天技术融合海洋学科交叉发展,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促进地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青岛市建设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青岛市政府研究商定,在青岛蓝谷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科教新城。未来沿青岛地铁11号线,将形成“南山大、北北航”的高校布局。拟先期入驻启动中德学院、亚太国际空间学院(亚太学院)、微电子学院三所学院进行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拟设立工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进行研究生培养;拟逐步开办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仪器仪表、智能交通、生物医学工程等7个特色学科专业。青岛市在“十三五”规划中强调,着力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青岛在世界城市体系和区域发展中的价值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位于青岛蓝谷,是青岛市构筑创新发展高地的核心区。青岛市的发展规划为北航在蓝谷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面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发展模式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战略导向,充分发挥校地资源和优势,增强青岛蓝谷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青岛市蓝谷创新核心区建设及北航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三所学院是这样定位的中德学院(青岛):拟由北航与德国知名理工科大学联合建立的北航二级学院。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为一体,旨在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研究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德国高校共同设计制定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工程或跨学科领域建立本科及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并面向全球招收优秀学生。在科学研究、师资和管理团队、管理机制等方面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亚太国际空间学院(亚太学院):拟利用学校空天信专业融合综合优势,以及建于学校的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的平台条件和教育资源,对国内、亚太区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提供空间科学与技术应用领域的优质教育,以培养“大视野、宽口径、重应用、国际化”的卓越空间技术应用工程师为专业培养目标,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和商业航天国际化提供人才储备。面向未来二十年,围绕亚太地区各国家急需的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人才需求,以“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位一体的通用空间技术应用为特色专业方向,在提供宽广的卫星应用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强调卓越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针对本专业高水平学生培养需要,建设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多模式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本专业需要建设卫星通信技术实验室、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综合实验室和遥感与GIS专业实验室三个专业实验室,根据规划分批建设。微电子学院:微电子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将促进集成电路设计、微纳器件加工、封装、测试等方向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北航的学科体系。微电子学院拟将以学校的相关优势学科为支撑,加强与集成电路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集成电路工程高端人才,充分推动相关学科专业国际化发展。根据规划,拟在二期陆续建设工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建设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学科实验室方面,青岛蓝谷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围绕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发展需求,拟重点在航空航天、仪器仪表、材料工程、医工交叉、智能交通等方向,引进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团队,搭建一批高端研发平台。重点建设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智能车辆研究中心、高速铁路列车复杂环境试验系统、高性能轻质新材料研究中心,打造相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供给源和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比如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围绕青岛市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发展战略,建设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深海空间站是支撑海洋与大陆架主权争议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十三五”以来实施的重大工程及项目,“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是我国深海空间站研发“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支撑。面向1500m乃至3000m大潜深、长达60天水下逗留、载人等深海空间站的发展需求,直径5m~8m的钛合金特大型耐压舱体高性能低成本制造、载人舱生命保障、环境控制与大气再生及量子陀螺载荷试验等,成为“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的重大关键技术。“十三五”期间,将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及相关部委、集团经费支持,同时希望青岛市政府配套经费,突破“龙宫一号”建造核心关键技术,保障“龙宫一号”顺利研制,以北航元素支撑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空间站的持续发展。实验平台建设拟包括:钛合金特大型耐压舱体高性能高效低成本增材制造;深海生命保障研究;环境控制与大气再生系统;量子陀螺验证载荷。新能源汽车与智能车辆研究中心:拟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车辆开展新能源动力传动系统关键技术、车辆环境感知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该中心将成为青岛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车辆前沿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对青岛市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辐射全国,促进区域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实现车辆的节能减排和智能化发展。此外,还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工程化中试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一流科技产业园区,服务青岛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卡蜜儿

“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

6月20日,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虚拟现实研究院)成立仪式在青岛市崂山区举行。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北航青岛研究院及合作伙伴等各方代表出席成立仪式。虚拟现实研究院由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联合国内知名虚拟现实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成立,是“山东省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的运营主体。“山东省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作为山东省首批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承接了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的任务,致力于整合全国各类虚拟现实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推进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链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山东省虚拟现实研发与制造基地。虚拟现实研究院依托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市场优势及国内虚拟现实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集合了算法、技术等方面的优质人才,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供方。

殆哉圾乎

北航青岛校区有了完工时间表!

日前,官方披露了有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建设的最新进展:主教学楼已全部完成封顶,图书馆已部分封顶、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正在主体施工......至于项目的完工时间,官方也给出了回应。自从2016年底签约后,北航青岛校区的建设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自2019年正式动工后,这所来自北京的“双一流”高校将为青岛高等教育、人才集聚注入怎样的活力?教育观察第34期撰文/于莹审校/张慧北航青岛校区完工时间定了!2月18日,青岛蓝谷管理局通过官网回复网友询问时称,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主教学楼已全部封顶,图书馆已部分封顶,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正在主体施工,项目预计2022年6月完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工信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据青岛蓝谷管理局官网信息显示,2017年2月14日,青岛蓝谷管理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青岛签署《北航青岛科教新城项目建设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内容,北航青岛科教新城分为北航青岛校区(含国际校区)、北航科技园两个板块。其中,北航青岛校区计划先期入驻启动研究生院和微电子学院,逐步开办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仪器仪表、智能交通、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7个专业,总规划在校生规模达10000人,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据悉,北航青岛科教新城项目于2019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如今距离项目完工的时间越来越近,但梳理项目自落地到如今即将完工,其过程可谓不易。北航青岛校区2019年正式开工在落户青岛的众多高校当中,北航青岛校区是最有诚意的高校之一。因为,根据当初签署的协议,青岛校区将招收本科生。但在签约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其动工时间一直未敲定。2017年初,官方曾表示,青岛市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北航青岛科教新城,项目将于2017年5月份动工建设,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北航青岛校区计划2019年开始招生。此后,2018年间,官方先后两次回应北航青岛校区开工时间,其中,最后一次的回应中表示将于2018年底奠基开工。自从2016年底签约后,北航青岛校区的建设进展一直备受关注,直至2019年5月项目终迎来正式开工。2020年10月底,该项目一期主教学楼F3主体结构正式封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高等教育资源扩充,如何影响青岛?一座城市强不强,经济乃至人均GDP只是参照系之一,教育、科研和人才,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力指标。一座城市要向上发展,需要人才来筑梦,更需要教育来支撑。再看青岛,近年来,城市涌入了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科院科教园、同济大学青岛高等研究院等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和机构。以蓝谷为例,已成为青岛高校科研院所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包括山东大学(青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23家高等院校悉数在蓝谷设立“万人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如今,伴随北航青岛校区建设即将完工,蓝谷片区将形成“北北航、南山大”的高等教育发展布局。作为国家军工院校里的领军者,北航青岛校区将在蓝谷为青岛培养出大批人才,并促进北航科研成果在青岛进行就地转化。而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青岛发展的一个重点。且北航建成后,可与青岛探索新型政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区域辐射和带动形成产业集群,助力蓝谷发展,也提升行业和青岛的整体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北京、上海到广东、江苏,凡是经济发达的省市,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强大的高等教育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服务支撑。为此,高等教育资源的扩充,一方面,将吸引一部分高层人才落户青岛,打造人才高地;另一方面,也将持续吸引高质量生源,促进他们在青岛就业创业,实现高层次人才在青岛的持续沉淀,从而形成青岛自身源源不断的高层次人才供给,从根本上解决青岛高层次人才输血和造血功能不足的问题。

天聪

全球研发中心+百亿级产业园,歌尔联手青岛“赌”这个未来产业……

歌尔对未来的笃定和魄力,令人敬佩。歌尔全球研发中心近日在青岛启用,总投资67亿元的青岛微电子产业园同日奠基。声学巨头歌尔联手青岛,重金布局微电子,指向性非常明确。歌尔是全球布局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2万余项。此番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就是希望进一步增强研发力量。据悉,歌尔全球研发总部将面向未来消费电子领域发展需求,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级信息技术研发高地。虽然遭遇疫情冲击,但歌尔今年以来的全球业务实现了逆势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歌尔股份营收增长43.9%,利润增长104.7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增幅高达81.44%,利润增幅高达167.92%。业务的高速增长要求歌尔迅速扩大产能。此次投巨资建设的青岛微电子产业园,聚焦微电子产业的研发和智能制造,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将大大增强歌尔的“接单”能力。错过了数字化和消费互联网浪潮的青岛,如今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城市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优势,努力营造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区块链等产业在内的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吸引感召全球各类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企业1800多家。歌尔联手青岛,显然是看重了青岛日渐繁茂的产业生态和可期的发展前景。而歌尔的加盟,则将为青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升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助力。1、多年“磨合”,修成正果歌尔与青岛并不是“闪婚”。早从2016年,歌尔就开始在青岛布局科技产业项目,第二年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总部落户青岛,第三年又敲定智能传感器项目。4年后的今天,歌尔终将自己的未来托付青岛。歌尔全球研发总部,将面向未来消费电子领域发展需求,建设虚拟/增强现实、声学、光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平台,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级信息技术研发高地。研发的最佳归宿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得不说,歌尔在青岛的布局十分用心。崂山区和歌尔共同投资的青岛微电子产业园项目已经奠基,这里将成为功能齐备的一站式“微电子产业园”,聚焦微电子产业的研发和智能制造,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微电子产业在歌尔的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属于半导体产业链,科技含量和利润率比较高。”对一个科技创新企业来说,研发就是大脑。尤其是歌尔,20多年来,从一家生产微型麦克风的地方小厂,成长为营收351亿元(2019年)高科技龙头企业,核心动力是研发创新。歌尔早期创业阶段就把有限的资金几乎全投入到研发设备和关键工艺上,当年花200万元买了一台开发模具,却不舍得买辆好车。在这里,研发创新就像滚雪球。歌尔每年把销售额的6%至8%投入研发,近5年的研发投入约80亿元,技术型人才储备达1.2万人。目前,歌尔累计申请专利2万项,其中发明专利近1万项,PCT国际专利2400项。正是坚定科技立企的路子,才有了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的歌尔。疫情之下,歌尔股份业绩逆势攀升。2020年前三季度,歌尔股份的营收高达347.3亿元,同比增长43.9%,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04.7%。高增长又推动歌尔在研发创新上持续大手笔布局,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西安等国内主要城市布局研发基地,拥有8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在美国、丹麦、日本、韩国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形成全球化研发体系。现在,歌尔把全球研发总部落在青岛,意味着歌尔把“研发中枢”放在了青岛,这是对青岛的托付。2、歌尔为何而来“歌尔逆势强增长非一日之功,而是建立在前瞻性战略布局的基础之上。”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这番话透露着一股自信——歌尔对未来的布局向来眼光独到,产业如此,城市亦如此。全球布局的歌尔,缘何对青岛情有独钟?那是因为青岛有着歌尔生长所急需的养分。实现研发创新的主体是人才。歌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需要更强大的研发平台支撑。在人才方面,青岛各级别人才数量基本占到全省的 1/3左右。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方面,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青岛都是全省首屈一指的。”今年以来,青岛瞄准疫情之下的海外人才回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新机遇,以海外人才、产业人才和创业人才为重点,从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和协同推进上共同发力。这为歌尔进一步“投资青岛”带来了更大的信心。研发创新最需要资本的浇灌。歌尔对资本的渴望可以想象。上个月,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同意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筹划分拆上市事项。歌尔股份本就是上市公司,但她仍需要更多更大的资本平台。资本正是青岛的优势。2019年以来,青岛成功举办两届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加速聚集。截至9月末,青岛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规模达1000亿,管理人同比增长32.5%,增速全国第一,管理私募基金数量同比增长54.1%,管理基金规模同比增长26%;青岛更是山东的资本高地,近两年来不断刷新IPO速度,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这里成为高科技企业上市的沃土。目前,在MEMS(微机电系统)领域,歌尔是中国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企业。而歌尔微电子分拆上市,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歌尔对这个未来产业给予厚望:“微电子分拆上市后,更方便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可以获得更好的估值和发展。”微电子属于半导体产业链,和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都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同样,微电子产业发展最终也需要应用场景来落地。歌尔要发展微电子,就要寻找一个应用场景丰富的城市来落脚。青岛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多样化的特色产业集群、完备的工业体系,正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寻找应用场景的天然试验场。青岛以开放应用场景吸引城市合伙人,每季度发布200个“工业赋能”场景和50个“未来城市”场景,未来将总计公布3000个。加速集聚国内外资源要素来青交汇互动,产生乘数效应。青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不断强化巩固。当前,青岛正加快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4+1”发展生态,这对任何一个企业和创业者而言,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3、为青岛强链补链过去20年,青岛错过了数字化和消费互联网浪潮。今天,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的新风口、新机遇,青岛正在奋起直追,聚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工业互联网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区块链、产业数字金融、细分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技术、工业互联网科技应用服务等产业在内的全产业生态。因为错过发展浪潮,青岛在信息技术产业上的家底相对薄弱,产业生态短板较多,在“补课”的过程中,亟需各产业龙头引领。作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行业龙头,歌尔将“研发中枢”和最具前景的产业托付于青岛,具有旗帜鲜明的标杆意义,也将在青岛形成强磁场,带动完善产业生态。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城市间竞争比拼的不再单纯是几家企业或某几项技术,而是一个从企业到资本,从人才到营商环境的产业生态。从产业角度看,两个大项目落地,是青岛突破“缺芯少面”的产业瓶颈,“强链”“补链”的关键一步。青岛正加快布局微电子产业。仅今年以来,就引入了芯恩项目,在即墨布局的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如期实现投产,青岛首家芯片封装测试企业泰睿思微电子实现量产……目前,以MEMS传感器和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方向的微电子产业在青岛已初具雏形。但MEMS产业的设计、制造和封装仍存短板。歌尔操盘的功能齐备的一站式“微电子产业园”,将补足青岛市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短板,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链。青岛微电子产业园的建设投产将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吸引和集聚大批芯片及产品封装测试企业,将极大促进青岛智能传感器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在青岛形成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以及系统应用的全产业生态链。在人才、技术上,歌尔刚刚布局的两个项目也是汇聚高端资源的平台。歌尔全球研发中心,将开展前沿技术研发,进一步统筹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汇聚世界高端研发人才;微电子产业园主要服务于一大批全球行业领导企业。2024年全部投产后将具备年产10亿只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能力,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新增就业3000人。歌尔自身的平台属性和生态价值,也已成为青岛链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的最佳入口。去年3月,歌尔联合其合作伙伴高通(中国),与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共同在崂山区成立青岛芯谷·高通中国·歌尔联合创新中心;歌尔还发挥自身作为“校友企业”的优势,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市、崂山区四方共建北航青岛研究院,培养了大量科研人才。是歌尔选择了青岛,也是青岛选择了歌尔,携手前行,未来可期。作者|长亭

轻用其国

落地全球研发中心 青岛将成为歌尔创新“主阵地”

原标题:头部企业在青岛系列报道|歌尔:投资青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霍璟祎在车流穿梭不息的崂山区滨海大道东侧,一座科技感十足的高层建筑在周边绿树的映衬下,显露出富有朝气的轮廓。作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球研发中心,这里正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建设。在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歌尔对其作出了富有诗意的描述——“充分结合区域特色,将人、自然、世界、未来连接起来,并使健康、美、科技有机融合。为成千上万的有志之士重塑美好生活。”“项目建成后,将聚集近万名研发人员,拟布局芯片及传感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业态,构筑包括声学、光学、传感器、无线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软件算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术融合的总部级研发中心。”歌尔相关负责人介绍,歌尔全球研发中心总投资21亿元,规划建设区域为滨海公路以东、天水路以北,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36.5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包含各类研发中心、实验室、中试生产车间、数据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等。依托这一项目,在歌尔的全球布局中,青岛将成为引领企业创新的“主阵地”。储备高端人才歌尔总部位于潍坊高新区,为什么选择在青岛落地全球研发中心?在消费电子领域,歌尔是名符其实的“隐形冠军”企业,其客户群涵盖了全球消费电子、互联网等领域内的众多知名科技公司。对自主研发创新的坚持可以说是自其创立以来的第一发展动力。在中国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榜单上,歌尔股份连续4年夺得研发实力榜单冠军。2014年,歌尔开始从零部件制造跨界至消费电子领域,并提出了“零件+成品”的发展战略。在转型过程中,扩大高端人才的储备,成为企业的一个核心需求。“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需要更强大的研发平台支撑。在人才方面,青岛各级别人才数量基本占到全省的 1/3左右。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方面,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青岛都是全省首屈一指的。”歌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青岛瞄准疫情之下的海外人才回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新机遇,以海外人才、产业人才和创业人才为重点,从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和协同推进上共同发力。这为企业进一步“投资青岛”带来了更大的信心。站上产业前沿歌尔在青岛的布局,始终瞄准最具前景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在微电子领域,歌尔在青岛落地的先进封装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一平台是由市科技局、崂山区政府、歌尔集团共同发起筹建,不仅拥有 2200多平方米的高规格洁净车间和行业一流的先进封测设备,还具备产业带动孵化功能,为青岛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提供硬件方案设计、封装组装、测试包装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此外,2018年 9月,歌尔股份在崂山区落地总投资 67亿元的智能传感器项目,目前这一项目正在按照规划有序开展,相关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领域。“我们计划在未来 3年内,在青岛建设微纳加工及分析测试、MEMS芯片、智能传感器等研发平台,以芯片设计为引领,以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为支撑,精准定位智能硬件、汽车电子、5G等产业方向,支撑崂山区微电子产业发展成为千亿级产业链。”歌尔有关负责人说。在已连续三年在青举办的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上,歌尔的展厅总是位于最显眼的位置。作为全球虚拟/增强现实行业的领导厂商之一,歌尔将其“大光学战略”与崂山区打造“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构想紧密结合。位于青岛国际创新园的山东省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便是由歌尔牵头组建。作为全省首批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这一机构致力于整合全国各类虚拟现实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推进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链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山东省虚拟现实研发与制造基地。此外,歌尔还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单位开展了多样化合作,先后在青岛参与或主导建立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青岛歌尔长光研究院以及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公司。发挥平台优势对一座城市最大的认可,是愿意把自己的伙伴带到这里来。歌尔“投资青岛”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发挥了自身的平台属性和生态价值,成为青岛链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的“橄榄枝”。去年 3月,歌尔联合其合作伙伴高通(中国),与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共同在崂山区成立青岛芯谷·高通中国·歌尔联合创新中心,整合高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歌尔股份的平台资源,在智能音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等智能硬件与物联网领域,为青岛的创新企业提供技术评估、研发指导、测试及认证等支持。目前,这一创新中心已经投入运营。此外,歌尔还发挥自身作为“校友企业”的优势,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市、崂山区四方共建北航青岛研究院。经过近 4年的发展建设,这一研究院已建成虚拟现实、微电子、精密仪器与光电、新材料、军民融合等 5个创新技术与产业化融合的科创平台,2017至 2019年共招收培养研究生 339名,其中博士 30名,聚集高级科研人员近 500人。去年,首批硕士研究生已经踏上青岛企业的工作岗位,进一步充实了青岛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力量。[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芃芃]

刻经人

北宅街道“走出去”开拓视野 “学回来”创新思维

信网3月3日讯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为激发机关干部的创新意识及奋斗意识,近日,北宅街道组织机关干部来到北航青岛研究院参观学习,学习研究院发展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为新一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基础。(来源:北宅街道办)北航青岛研究院于2016年揭牌成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崂山区政府及歌尔集团四方共建,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基地,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典范。(来源:北宅街道办)参观过程中,机关干部观看了北航青岛研究院宣传片,并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关于微电子研究院、虚拟现实研究院、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等科创平台的介绍,让机关干部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来源:北宅街道办)参观学习结束后,北宅街道建设服务中心、发展保障中心及研究院所在管区相关负责人现场谈感想、谈思路,为研究院的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推动更多北航学子在崂山创新创业,实现地方与高校发展的双赢。(来源:北宅街道办)通过参观学习,机关干部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北航青岛研究院的创新活力,也让大家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保持干劲、鼓足精神,以奋斗者的姿态、实干者的标准、建设者的担当,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贡献力量。信网 编辑:光影]【来源:信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术数

重磅!又一知名高校落户青岛!位置就在…

小伙伴们都知道,近年来多所高校落户西海岸新区: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眼下,又有一所重量级高校要来啦!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西海岸新区管委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在西海岸新区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西海岸新区再添一重量级高校!△ 签约仪式现场。 图源: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军民融合经贸学院、自由贸易创新创业园区,开展国际本科以上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国际人才培养,搭建国际一流科研和智库平台,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西海岸新区、青岛市和山东省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和科技、产业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多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专业特色和品牌效应符合青岛市国际化开放和西海岸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符合青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学学术生态优化目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图源: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蒋庆哲表示,西海岸新区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新区设立国际校区,不仅是高校助推地方建设的实际举措,也是对外经贸大学自身实现更好发展的有利契机。对外经贸大学把最优资源投入青岛国际校区建设,争取青岛国际校区尽快完成建设。青岛的引进高校已形成3大集聚区小编了解到,现在青岛的引进高校基本上形成了3大集聚区。包括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工程和海大新校区等多所高校聚集的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 图源:视觉中国)吸引山大青岛校区和北航科教新城等10余所高校落户的蓝谷以及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所在的高新区△ 高新区华为青岛基地外景。 任晓萌 摄目前,青岛在青高校以及签约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已超50所!咱青岛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是越来越多了赶紧给身边的家长朋友们看看吧!

杰克说

这所985大学落户青岛,本月开建!明年招生、地铁直达……北邮也来了

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城市发展的人才保障。又一所985、211大学要在青岛开建!本月正式开工,2020年建成!在近日的《全市重点大项目巡礼》节目中,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李杰介绍,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项目将于本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0.5亿元,建设用地750亩,将建设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和人才公寓等地上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校区。据李杰透露,根据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协议,上述一期工程将于2020年7月建成,北航将于2020年开始招生,预计有6个学院,3500名学生即将入驻新校区。据悉,未来的北航青岛校区将设置8个专业,北航青岛校区总占地将达到11078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5446亩,预计入驻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等8个学院。北航青岛校区建成后,沿着地铁11号线两侧将伫立起两所大学,形成南山大北北航的教育格局。此外,近日,青岛蓝谷的“高校朋友圈”再次扩容。日前,青岛蓝谷管理局联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与北京邮电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各方将共同围绕“透明海洋”等重大战略方向和战略任务,共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信息网络联合实验室和北京邮电大学青岛海洋研究院,协同开展海洋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此外,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李杰表示,2018年青岛蓝谷管理局引进了一家国内顶尖的教育机构,已经开始筹建一所国际化标准的k12一贯制学校,这所学校将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面引进国际高端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一流的中英双语教学,学生在高中毕业后也可以直接报考国内外名校。随着蓝谷人气逐年增加,教育、卫生和商业的相关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提升,据介绍,山东大学附属小学及幼儿园,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蓝谷国际学校等一批基础教育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山东大学齐鲁蓝谷医院已经完成规划,预计2021年开业。随着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的相继入驻,蓝谷逐渐占领高地,成为青岛人才聚集热门区域之一。让我们共同期待蓝谷的大发展!

复命

重磅!又一重量级高校落户青岛!

小伙伴们都知道,近年来多所高校落户西海岸新区: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眼下,又有一所重量级高校要来啦!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西海岸新区管委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在西海岸新区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西海岸新区再添一重量级高校!△签约仪式现场。 图源: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军民融合经贸学院、自由贸易创新创业园区,开展国际本科以上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国际人才培养,搭建国际一流科研和智库平台,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西海岸新区、青岛市和山东省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和科技、产业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多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专业特色和品牌效应符合青岛市国际化开放和西海岸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符合青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学学术生态优化目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源: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蒋庆哲表示,西海岸新区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新区设立国际校区,不仅是高校助推地方建设的实际举措,也是对外经贸大学自身实现更好发展的有利契机。对外经贸大学把最优资源投入青岛国际校区建设,争取青岛国际校区尽快完成建设。青岛的引进高校已形成3大集聚区小编了解到,现在青岛的引进高校基本上形成了3大集聚区。包括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工程和海大新校区等多所高校聚集的西海岸新区△ 西海岸新区夜景 青岛观摄影师 王华 摄吸引山大青岛校区和北航科教新城等10余所高校落户的蓝谷△2018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以及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所在的高新区△ 高新区华为青岛基地外景。 任晓萌 摄目前,青岛在青高校以及签约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已超5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