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朱松纯受聘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将推动北大、清华等院校合作妙米

朱松纯受聘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将推动北大、清华等院校合作

机器之心报道作者:蛋酱、杜伟9 月 24 日,据北京大学新闻网消息,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者、前 UCLA 教授朱松纯已正式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认证信息为「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在读」的知乎用户「Beaskue」表示,在北京大学校内人员查询系统中,已经可以查到朱松纯教授的在职信息。此前,有知乎热帖中提到,清华大学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发布朱松纯拟加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任职教研系列教授相关公示,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内容已被删除)。后经机器之心求证,朱松纯教授回国后将筹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eijing Institute for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担任院长一职。同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合作,并共同建设。根据北京大学新闻网 24 日报道,朱松纯对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介绍了对人工智能学科规划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设想:朱松纯表示,自己与北大、清华的相关学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很多朋友和合作伙伴。近一段时间来,自己又深入考察了解了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情况。在北大,他与多个研究方向的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北大的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有着很深厚的积淀,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氛围很好,这为下一步的大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还深入了解了北大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状况,与包括王博副校长、楼宇烈先生在内的知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进行了跨学科的探讨、对话,受到了很大启发。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哲学层面的思考,文理医工等学科应该进行充分的交叉融合,而北大在这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土壤和学术环境,因此,坚定了自己在北大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信心。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北大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交叉领域的研究,将研究院办出北大特色、作出独特贡献。他将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老师们团结奋斗,全力以赴投身关键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争取取得更多突破性、原创性的成果。据机器之心了解,朱松纯教授的后续工作将以 BigAI 筹建为主,同时也将推动北大、清华等高校共同参与、支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建设。之前网传北大「截胡」或胜出为不实信息。顶级 AI 学者朱松纯朱松纯教授是全球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任 UCLA 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计算机视觉、认知、学习与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是华人 AI 领域的顶级学者。朱松纯教授 1991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1992 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师从于国际数学大师大卫 · 孟弗德教授(菲尔兹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1996 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300 余篇,获得多个国际学术奖项,如三次问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马尔奖、获得国际认知科学学会颁发的认知建模奖等等。朱松纯教授在 1990 年代率先将概率统计建模与随机计算方法引入计算机视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图像与视频的结构化解译的框架、数理模型和统计算法,发展了广义模式理论 (General Pattern Theory)。在认知科学领域,如视觉常识推理、场景理解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自 2010 年以来,朱松纯两次担任美国视觉、认知科学、AI 领域跨学科合作项目 MURI 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朱松纯教授在科研方面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选题和方法独树一帜,长期致力于构建计算机视觉、认知科学乃至人工智能科学的统一数理框架。北大 AI 研究院:建成仅一年多,不断招揽顶级 AI 学者北京大学是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1988 年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2 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 年最早建成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为了统筹全校相关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学科、服务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培养智能学科一流人才,2019 年 4 月 27 日,北京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并成为学校直属的独立实体机构。中科院院士、北大副校长黄如担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首任院长。在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不断引进人工智能顶级学者。2020 年 8 月 11 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微软公司前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到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就研究院的发展和工作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受聘为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校长郝平向沈向洋颁发聘书。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作为世界顶级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此次朱松纯教授加盟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不仅会对北大人工智能学科和整个新工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必将极大地促进北大与相关兄弟高校的合作共赢。参考链接:http://news.pku.e.cn/xwzh/cc4e714d8def4d1db071a43771c2bb41.htmhttps://www.hu.com/question/422756251/answer/1491763760http://pkunews.pku.e.cn/xwzh/bb8ed4e9af49422bbc29783663730d9b.htm

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成立,刘国恩担任院长

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对全球卫生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命运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寻求全球通力合作的解决方案显得由其迫切。澎湃新闻从北大获悉,在此形势下,12月22日,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该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研究院理事会主席由北大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詹启敏担任。研究院院长由北大博雅特聘教授、经济管理学部副主任刘国恩担任。国家特聘专家、北大讲席教授、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系主任郑志杰;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北大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秦雪征担任该研究院副院长。该研究院将被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引领学科发展、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集科研教学与服务为一体、以全球健康为宗旨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并将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有效整合北京大学及国内外各种优势资源,服务于健康中国与全球卫生战略。在学科建设方面,该研究院将采取全球引进、双聘、兼职等多种创新方式,形成一个拥有多中心、多课题组,跨越多学科的国际一流科研、教学和智库服务团队。与此同时,研究院将启动全球招聘工作,重点引进短缺、新兴、前沿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并建立覆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博士后研究流动站。研究院还将招收国内外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生,通过国际高校联合培养、交叉学科教学以及多元文化熏陶,培养全球健康领域的领导者、高级研究人才和全球卫生外交人才。研究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系统掌握全球健康所需的医学、公共卫生以及人文社科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具有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善于沟通协调的复合型新型人才,使他们能够胜任和领导全球健康学领域研究、政策评估、政策倡导和国际资源协调与行动等工作。根据北大构想,未来该研究院还将设立全球健康与经济发展中心、全球健康与卫生技术评估中心、全球新发和突发传染病防控中心、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测防控中心、全球卫生治理与卫生外交中心、全球健康与环境治理中心、全球健康计量与智慧医疗中心。(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大荒野

加速!北大成立AI研究院(附“北大系”大牛盘点)

4月27日,北京大学在科技创新大会上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据了解,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为指导,将是北大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学科、服务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培养智能学科一流人才的主要支撑平台,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数理基础和认知科学基础、智能感知、机器学习、类脑计算、人工智能治理以及智能医疗、智能社会等方面。北京大学建立于1898年,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所大学,不少杰出的企业家、科学家从这里走出,成为社会的精英分子。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是领头的北大,2002年成立了智能科学系,该系也是北大在人工智能领域最主要的机构,主要从事智能感知、机器学习、数据智能分析等方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侧重于理论、方法以及重大领域应用上,曾参加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和横向应用研究项目,如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863重大科研课题等30多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重要科技奖励20多项:其中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该项成果为基础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指纹技术产业;人工神经网络说话人识别新方法的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入选2000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而此次北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象征着我国顶尖学府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视,距离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在人工智能的高校系列中,我们曾经梳理了清华系、科大系和上交系。今天借此机会,我们来梳理北大系的AI才子们。百度·李彦宏李彦宏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作为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李彦宏,全面负责百度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百度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使中国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李彦宏所拥有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是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据了解,百度对于人工智能研发投入的比例也是中国科技公司中最高的。李彦宏曾在2018年向北大捐赠6.6亿元用于AI、医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对于此次研究院的成立,李彦宏表示:“AI上我们还会持续投入,人才很贵,但我们愿意花这个钱。“奇虎360·颜水成颜水成,现任奇虎360公司集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及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自2004年起,颜水成开始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多媒体等领域进行高质高量的研究工作和技术应用,其提出的“Network in Network”对深度学习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他的团队开发的”Purine”是全球第一个开源的支持多机多GPU的深度学习系统。由于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多媒体等领域的杰出贡献,颜水成被授予新加坡青年科学家奖 (YSA)和青年教授研究成就奖,曾入选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发布的“2014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家”。百炼智能·冯是聪、姚从磊冯是聪姚从磊成立于2018年的百炼智能(lian.ai)是一家提供知识引擎服务的人工智能公司,旨在应用AI技术,把互联网上非结构化的信息,再组织成结构化的知识,提高人们获取知识的效率,并从中受益,成为中国第一亿家市场主体,并获得中国顶尖行业人工智能公司「明略数据」(mininglamp.com)和全球最大AI输入法公司「Kika Tech」(kikatech.com)的一千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创始人兼CEO 冯是聪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天网”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代通用搜索引擎“北大天网”核心研发成员之一。在惠普中国研究院期间,研发了全球最大最好的缩略词检索与自动消歧垂直搜索引擎,是国内AI、NLP、大数据、信息检索等领域的顶级专家之一;联合创始人兼CTO姚从磊是自然语言理解与搜索引擎技术与产品的顶级专家之一,2012年其主导建设的豌豆荚技术团队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团队,2016年作为CTO加入全球最大的智能输入法公司 - Kika Tech,在语音识别、内容推荐,文本生成、语义理解等自然语言理解领域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外AI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力。云脑科技·张本宇云脑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本宇,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曾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Google和Facebook,在AI方面获得了150项美国专利。成立于2015年的云脑科技是一家跨越中美两地的人工智能行业平台公司,主攻深度学习,其循环神经网络和增强学习网络主要运用于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图像描述生成,推出的四款AI(X)产品,帮助企业降低AI技术壁垒,有效地控制风险、智能地匹配分析、精准地营销推广。云知声·刘升平云知声资深技术专家刘升平,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信息科学系博士,前IBM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云知声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刘升平带领团队利用机器学习平台,在语音技术、语言技术、知识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建立了核心技术体系,其语音识别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顶尖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之一。目前云知声的合作伙伴数量超过2万家,覆盖用户达2亿,覆盖设备超过9000万台。海知智能·谢殿侠、王宇、丁力海知智能CEO谢殿侠、联合创始人王宇、CTO丁力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海知智能专注于知识图谱和NLP技术中的语义理解,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和知识图谱技术,打造第三方BOT/SKILL开放技术平台,用于知识图谱的生产及应用的智能分析员「水晶球」和知识图谱生产线「聚宝盆」。其NLP技术客户包括小米、海尔、平安、新华社,以及度秘 DuerOS、思必驰 DUI 平台等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碳云智能·王俊、李英睿王俊李英睿碳云智能成立于2015年,代表生命、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概念,希望建立一个健康大数据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这些数据,帮助人们做健康管理,曾入选“2016年全球投资研究机构CB Insights发布全球独角兽榜单”,被杂志《财富》(Fortune)列为全球50家引领AI创新革命公司等。创始人王俊,华大基因原CEO,主持包括千人基因组、肠道微生物和复杂疾病研究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课题,曾获科学研究领域“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贡献奖”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李英睿,2004年免试推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年加入华大基因,主导和参与人类基因组基础研究、复杂疾病和肿瘤研究的多项重大科研计划,曾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亚洲人物榜生命科学榜。除此之外,北大出来的大牛还有专注视觉搜索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博云视觉CEO陈杰、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吉斯卡联合创始人雷鸣、国内大数据融合服务商的大有科技创始人李程、打造“人工智能量化投资平台”的宽邦科技创始人兼CEO梁举、解决多场景欺诈问题的数美科技联合创始人CTO梁堃、凯德尼医疗创始人陈绪勇等。在当前,由于AI产业的快速发展,稀缺的人才成为众多企业竞相争夺的资源,“产、学、研”的方式越来越成为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最佳选择,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不断创造产能,赋能企业发展。致力于为中国培养计算机科学界下一代领军人物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的北大特色课程——图灵班,2018年在原有计算机科学方向基础上新增人工智能方向。据了解,图灵班十分注重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除了部分课程内容采用英文教学,还会不时邀请国际上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到北大开坛授课。2018年5月,图灵班组织了20名同学参加在上海举办的ACM中国图灵大会,与计算机前沿技术与人才进行近距离接触和交流。“图灵班能够给每位同学提供进实验室轮转的机会,使得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方向。”许逸伦说,“导师轮转制也让我掌握了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技能。”同时北大还开设了AI公开课“人工智能前沿与产业趋势”,由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雷鸣和蒋云、邓志鸿、谢昆青共同主持,每节课邀请一位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和行业大咖作为主讲嘉宾,就人工智能和一个具体行业的结合深度探讨,分析相应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对应挑战和与机遇。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科技创新大会上表示,北京大学是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佼佼者,希望北京大学要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争做高校科技创新排头兵。作为国内人才聚集地的北大,其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会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式培养优秀人才,加速AI产业的发展。图片来源:网络

离内刑者

北京大学景德镇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0年10月17—18日,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率团访问江西,会见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并赴景德镇出席北京大学景德镇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副省长孙菊生,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宝剑,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张平文,校长助理、秘书长、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孙庆伟参加有关活动。郝平与刘奇会谈刘奇对郝平一行到江西推进省校合作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北大与江西历史渊源深厚,往来联系密切,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取了得明显成效。他希望以北京大学景德镇研究院为平台,共同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他表示,江西热忱欢迎更多北大才子到江西创业就业,希望北京大学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对江西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郝平对江西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北京大学建设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江西文化昌盛、生态优美,近年来持续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发展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北京大学将进一步结合双方需求,加强与江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卫生、传统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省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江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18日下午,北京大学景德镇研究院签约及揭牌仪式在景德镇举行。根据协议,北京大学和景德镇将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项目共建等方面开展多元化合作,合力打造文化传承创新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和鲜明特色的研究机构,更好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医学部、工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国际合作部、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江西省教育厅等省直有关单位,南昌市、景德镇市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参加上述活动。

纱山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成立,将启动全球招聘工作

12月22日,北京大学全球健康与发展研究院宣布成立,并将启动全球招聘工作。在研究领域方面,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将在全球健康与经济管理、全球健康与卫生技术评估、全球新发和突发传染病防控、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测防控、全球健康与环境治理等领域展开研究。(新浪财经)

若骤若驰

北大宣布成立AI研究院,20多家大学跟风,有必要?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每天都有许多新的科技出现,为了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展示会似乎成为了惯例。在2019年4月23日,在福州举办了“瑞芯微开发者之春”的大会。在这个会上,人工智能等热门话题都是讨论的重点。距离人工智能这里概念被正式提出已经过去了60多年,人工智能也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并且不断的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比如最常见的机器狗等等,还有才兴起的智能家电等等,都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根据媒体的报道,人工智能已经在教育领域开始使用了。在2019年4月份,北京大学正式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可以是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之前已经有人工智能进校园的设想,但北大作为中国最出名的两所大学,此番的举动还是受到了不少的瞩目。但这不是第一家大学宣布开始研究人工智能,能与北大匹敌的另一所大学在2018年就已经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所,根据初步的推算,20多家大学已经展开了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毕竟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只能算得上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相关研究人员可以说的上是缺乏,但此番大家一拥而上的场景像极了之前的诸多风口,也有不少人担心人工智能热度一过,将会有多少学校还保持着研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再加上3年前阿尔法GO令人惊讶的表现,让很多人产生了人工智能是否能赢过人类大脑的疑问。从各方的研究上来看,现在的人工智能的智能最多停留在6岁左右。所以现在的人工智能往往在特定的场景下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并且因为现在还处于弱人工智能的时代,所以现在的人工智能的使用往往是跟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在2018年相当火的无人便利店背后也正是有着人工智能的支撑,但因为技术的不成熟,现在的无人便利店很难做到真正的无人,最多只是节省了收银人员的费用,但机器的维和修理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人工智能,根据相关机构的测试和调查,在为数1000的样本里,选择不信任人工智能的人数占比达到了54%。而在这将近一半的人里,有16%极其不信任人工智能。当然也存在信任人工智能但不信任人工智能所产生的结果,为此也有专门的团队进行了测试,在进行了三次测试后,测试团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志愿者们对待人工智能写的报告和人类写的报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科技巨头企业用AI监控员工工作效率等新闻的流传,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正逐渐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技术本身是无辜的,那么应该如何使用这项技术才是我们所要思考的。

子衿

北大校长来了!这一转化研究院揭牌!

5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揭牌。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市领导徐曙海、蒋跃建,新区领导陈潺嵋出席揭牌仪式。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于2018年12月被认定为南京市第四批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由北京大学携手新区共同打造,集中了一批成像技术、新药研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倾力打造创新成果的转化研究平台,拟开展高端生物成像技术、创新药物研发等多个创新科研转化项目,引领全球脑科学研究及创新医药研发。活动中,郝平和张敬华共同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揭牌。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者Moser教授发来祝贺视频。罗群对研究院揭牌表示祝贺,他说,新区按照市委“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发展愿景,通过深入实施 “两落地一融合”战略,壮大了产业链,优化了创新链,完善了资金链,强化了服务链,明确了医药研发、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以及健康服务四个主攻方向,不断集聚世界顶尖创新资源,引导和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有绿色金融、数字货币等高端科技金融支撑的同时,辅以新区特色政策扶持,解除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罗群表示,北大是文化的先锋、思想的高地、创新的摇篮。作为举全市之力建设的江北新主城,新区将以项目揭牌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北大的沟通协作,将北大在科研、人才方面的优势,与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相结合,共同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国家一流新区和世界一流大学,谱写双方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程和平表示,南京转化研究院将围绕“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和“重大疾病创新药物”两大研发方向,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无缝衔接,打造由脑园与药园“双园”协同驱动产学研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承载转化医学的探索与实践,真正把生物科技研究的原始创新转变成为百姓真实感受的生产力,助力江北新主城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前,郝平一行调研了新区规划展示馆和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他表示,新区聚力聚焦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现代金融产业发展,产业基础扎实、国际合作广泛、营商环境优越,希望学校进一步深化与新区的合作,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拓展阅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团队携十多年潜心研究的创新成果落户南京,建设了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未来将围绕“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和“重大疾病创新药物”两大研发方向,打造由脑园与药园“双园”协同驱动产学研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脑园已形成高通量动态脑成像平台、脑信息处理院士工作站、生物医学显微成像设备公司的“三位一体”功能布局。未来,将助力江北新区规划“脑与类脑产业园”,为中国脑科学计划、国际脑科学合作项目以及重大脑疾病的病理机理研究与新药创制,打造国际品牌的科技服务平台,催生新兴战略产业。药园聚焦重大疾病的“大品种”一类创新药及干细胞与心脏再生药物的自主研发,搭建成果孵化创业公司。其中,和其瑞医药率先完成A轮融资,有望帮助饱受脱发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困扰的病患走出阴霾。忻佑康医药利用斑马鱼心脏可再生系统,揭示出心脏再生的分子机制和新药靶。作为中长期目标,南京转化研究院针对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集中布局,以MG53等为药靶研发特异抗体、多肽及小分子药物。

勐垅沙

朱松纯教授受聘担任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9月24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作会议在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召开。常务副校长龚旗煌,副校长黄如,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出席,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院系的专家学者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黄罡主持。合影黄如首先对朱松纯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表示祝贺。她结合学校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对新工科建设作出的战略规划,介绍了过去一年多来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的基本情况、近期工作目标以及未来规划。她表示,研究院以“强基础、强交叉、强合作”为基本思路,高度重视对人工智能前沿问题和交叉领域的研究。朱松纯作为世界顶级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加盟北大后,一定能够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极大促进北大与北京市、相关兄弟高校的合作共赢。黄如希望,研究院全体师生员工以此为契机,继续为建设世界一流人工智能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出北大应有的贡献。黄如讲话朱松纯感谢北京大学的诚挚邀请,对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介绍了对人工智能学科规划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设想。朱松纯表示,自己与北大、清华的相关学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很多朋友和合作伙伴。近一段时间来,自己又深入考察了解了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情况。在北大,他与多个研究方向的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北大的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有着很深厚的积淀,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氛围很好,这为下一步的大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还深入了解了北大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状况,与包括王博副校长、楼宇烈先生在内的知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进行了跨学科的探讨、对话,受到了很大启发。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哲学层面的思考,文理医工等学科应该进行充分的交叉融合,而北大在这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土壤和学术环境,因此,坚定了自己在北大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信心。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北大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交叉领域的研究,将研究院办出北大特色、作出独特贡献。他将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老师们团结奋斗,全力以赴投身关键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争取取得更多突破性、原创性的成果。朱松纯还特别强调,他将主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北大、清华等各兄弟院校精诚合作,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来参与、支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建设。龚旗煌代表学校,对朱松纯受聘北大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北京大学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全力推进交叉学科发展,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举措。朱松纯的加入,将对北大人工智能学科乃至整个新工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龚旗煌表示,北大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强大的基础学科优势,将为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学校将营造更加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全方位加强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具有北大特色的人工智能学科以及新工科发展体系。他高度认同朱松纯的意见与未来工作设想,希望通过他的努力和带动,不断加强与清华大学等兄弟高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合作。北大和清华在此前已经有过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这样成功的合作范例,相信未来一定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大家携手并肩,共创辉煌。龚旗煌强调,北京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有一系列重大举措,北大将一如既往地为北京科技中心建设贡献力量,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清华等兄弟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企业一起,支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建设,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进步。龚旗煌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研究院建设进行了研讨。学校高度重视发展人工智能等关键学科领域,下一步,还将按照中央和北京市的部署,与兄弟院校团结协作,全力以赴支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建设。信息来源: 融媒体中心文字:王岩| 摄影:李香花

舍之则仰

北京大学景德镇研究院挂牌成立

10月18日,北京大学景德镇研究院在景德镇挂牌成立。之前,北大与景德镇签订了研究院共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委书记刘奇在南昌会见了前来签约考察的北大校长郝平一行。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宝剑、张平文,省领导吴晓军、孙菊生参加有关活动。刘奇对郝平一行前来江西考察,深化省校交流合作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北大与江西历史渊源深厚,合作交流密切。上世纪60年代,北大曾经在南昌鲤鱼洲设立分校。自2013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刘奇希望以北京大学景德镇研究院为平台,北大持续深化与江西在陶瓷文化、新材料、产业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助推赣鄱文化传承创新,助力江西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北大的强大资源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对江西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我们将全力做好对接和服务工作,热忱欢迎更多北大才子来江西创业就业,不断提升省校合作水平。郝平表示,江西发展成就令人振奋、发展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北京大学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江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卫生、传统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校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江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根据协议,北京大学和景德镇将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项目共建等方面开展多元化合作,合力打造文化传承创新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和鲜明特色的研究机构,更好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 (记者刘勇、王景萍)

王导

北大成立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

本报电(记者张一琪)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日前成立,来自政府以及国内外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出席庆典仪式。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将是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集科研教学与服务为一体、以全球健康为宗旨的研究和教育机构,有效整合北京大学及国内外各种优势资源,服务于健康中国与全球卫生战略。在学科建设上,北京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将采取全球引进、双聘、兼职等多种创新方式,形成一个拥有多中心、多课题组,跨越多学科的国际一流科研、教学和智库服务团队;并将招收国内外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生,通过国际高校联合培养、交叉学科教学以及多元文化熏陶,培养全球健康领域的领导者、高级研究人才和全球卫生外交人才。庆典之后,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与北京论坛共同举办了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健康与人类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学者从卫生健康、经济管理、国际外交等多学科进行了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国际学者高度赞赏了中国参与全球健康与发展治理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