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跨专业上岸北大,这是我的考博故事见功多者

跨专业上岸北大,这是我的考博故事

来源:考博圈 作者:洲洲本人普通二本,硕士北京211、985高校,本硕皆为英语专业,跨考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现已成功上岸。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仍旧充满了不真实感。回想自己从读研时期爱上学术,到备受挫折远走他国,再到重返故土奋力一搏。期间的各种心酸不易,真的不足为外人道也。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机缘巧合地被北大中文系最知名的教授之一录取,深感自己幸运,也深叹功不唐捐。故而将我的考博经历和心路历程与还未上岸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愿各位能从中获取一二经验,早日圆梦。我是在读研期间接触到了现在从事的研究方向,那时便深深为之吸引,立下了深造的宏愿。因本人英语系出身,当时学院老师都鼓励我出国念书。谁知道在成功陶瓷,写完研究计划,得到老师的offer之后,我没能申请到奖学金。因家境普通,实在无法在经济上支持我完成学业,于是我只好放弃。参加了学校某项目远赴欧洲一年。期间学术梦想始终无法泯灭,于是毅然回国考博。北大中文系是我的夙愿,我现在的导师曾是我不敢企及的梦想。因此虽然心之所向,但是仍旧不敢冲动,考虑到诸多现实因素,还是稳妥的报考了我硕士学校的中文系,选择的专业是文艺学。因为之前便有雅思成绩,研究计划也是早已写好的,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报考了北大中文系。从去年九月至疫情前,我除了去旁听北大报考导师的课(每周3小时),便一直在复习文艺学。此时我已经算是半工半读,一边需要一定的收入保障生计,同时也抓紧时间复习,找导师。借助地理位置优势,我面见了报考的两所院校的老师,老师不会许诺什么(尤其是文科),只是说欢迎报考,鼓励好好复习。因为博士生考试没有参考书,我找到了自己报考的老师录取的博士,询问了一下他们当时看过的书,又买到了历年真题的回忆版(北大没有),以供参考。在这样知己知彼之后,我便安下心来全力投入复习。复习基本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专业课基础书目,尤其针对跨专业的我而言,硕士入学的参考书都需要重新阅读一遍,拎出该领域的研究架构和历史脉络。这一阶段大概需要一个月即可完成。在了解基础知识和学科架构之后,深入重点,反复阅读几本书(具体书目可以咨询心仪导师的博士生当年的备考书目),并且有条理有逻辑地做笔记。这一阶段相当于二轮复习,要深入,反复研读,做笔记是重中之重!博士考试不在知识点本身,而在于你的思辨、批驳和表达能力。所以二轮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的串联,逻辑框架的搭建,更重要的是对大的理论和问题的整合性思考。这一阶段过后,是输出环节。博士生考试是表达能力的考核,需要谨记书面写作能力是考核一个博士的重要标准。因此一定要多写,多练,把思考化作笔尖的文章。试着自己给自己提问,并且让自己限时作答。这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一方面,它能让你在输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有些知识点记忆不深,有时逻辑不够清晰,理解不够到位等;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帮助你练就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因为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表达,都将是博士生入学考核的关键。而如果是申请制的录取制度,研究计划和论文发表则是重中之重。因为我是转专业考试,所以本身没有并没有该领域的研究作品。此前在外语系成绩平平,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幸而今年北大的初试是以研究计划为考核标准,不参考背景,所以非常公平。研究计划的写作虽然大概只有三四字,但实则需要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独立思考。个人总结下来,研究计划的写作核心问题就在于发现一个好问题,即一个值得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老师在这个阶段考察的是你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问题的发现一定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拓展。这就使得文献阅读能力变得至关重要。大概确立研究对象之后,要快速检索相关文献,迅速筛查做出判断。再根据不同研究视角分类打包,按重要性标记阅读等等,都是做文献综述必不可少的技能。阅读之后记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批判性思考,最终以此形成自己的问题,设定自己的研究步骤。针对我的学科和报考导师而言,一个好的问题意识便是研究计划致胜的关键。而研究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阐述你的问题,并且详述该研究的意义和合理性,以此说服导师你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种种为考试所做准备都没能如我所愿的派上用场。但是深感功不唐捐,不管是比较文学还是文艺学,学习的方法、能力,以及学科本身便是相通的,这使得我在面临北大的面试机会时,能迅速重拾之前读过的书,写过的东西,快速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架构和历史发展,最终成功被北大录取!记得面试结束的时候,在场的诸位老师为我是英语系出身而研究了中国问题而吃惊,更没曾想我的哲学(文艺学)知识了解如此详实。因此印证了硕士导师曾说的,博士需要的是独立研究和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导师的首要考量,当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离成功便很近了!最后仍旧想给未上岸的准博士们说,其实无论如何备考,如何报考,愿大家坚持心中所爱,勇敢追梦。在我看来,对学术最真挚的爱,对报考专业的执念,对报考导师的认同和钦慕,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你要相信,只要不断走在进步的路上,最好的、最对的一切,都会来到你身边。祝各位都得偿所愿。事事皆尽力,则好运常相伴!

虚者

北大文学博士介绍了5本书,3本语文老师没看过,儿子只看过1本

高中同学姓张,因为长相比较成熟,同学们都叫他老张。他是班上的学霸,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写得非常好,经常在报纸和网络上发表,在学校很有名气。他比较喜欢文学,成为一名作家是他的梦想。他如愿以偿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一路本科、硕士、博士很顺利。博士毕业后在上海一所私立学校教语文,收入不菲。放假了,同学一起聚会。我就问他,你是大文学家,给孩子们推荐几本书呗?他说,你还真是问对人了。他推荐了4本书,这4本书也是他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过的,是不同类别的,学生们都抢着看。他还给出了推荐理由和他和孩子的阅读感受。我将他推荐的4本书发到班级群里,家长们都觉得孩子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如果你的孩子是上小学或者中学,这4本书一定不要错过,认真监督孩子看完。第一本书是《昆虫记》作者:法布尔推荐理由:该书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重要地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风靡全球。法布尔自幼家境平寒,基本上是自学成才,凭着自己对“科学真理的热情”走上了科学之路。他一生涉猎广泛,被誉为“现代昆虫学之父”,在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等领域也是硕果累累。精彩片段:夜间,有很多蟋蟀在园子里歌唱,每一簇红花怒放的岩蔷薇上,每一束薰衣草上,都有自己的演唱者。那些郁郁葱葱的野草莓变成了一个个乐队,这些可爱的蟋蟀们在灌木丛中以清脆动人的声音互相交流。更确切的说,每一个歌手对别人唱的曲调旋律并不关心,只是在抒发着自己的欢乐。阅读感受:在《昆虫记》中,作者用充满爱与诗意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螳螂外表看起来很虔诚,但是心情非常凶猛,它有像镰刀一样的捕捉足,常对过路的昆虫发出致命的一击;人们都说蝉懒家伙,实际上它很勤快,自食其力,反而是蚂蚁常来抢它的食物;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发着亮光,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殊不知他却有着相当高超,也相当残忍的猎食方法;蜘蛛和昨蜂类都!是天生高明的建筑学家,它们运用几何学,一个把网织的对称而结实,一个把巢建的稳固而精致;还有快乐的歌唱家蟋蟀、为爱而生的大孔雀蝶、笨拙可笑的松毛虫……第二本书是《戒了吧,拖延症》书的作者:王奕鑫推荐理由:今年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戒了吧,拖延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人做事拖拖拉拉,犹豫不决,干一会就想玩一会,久而久之,就患上了拖延症。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的名词很好地形容了这种心态—最后通碟效应。简单来说,这种效应指的是对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去完成。拖延症是阻碍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大杀手。精彩片段:一个成功的人,不能没有接受挑战困难与未来的勇气。完全可以说,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是成功者的灵魂,人生的每一步发展,就是在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中寻找机遇,进而实现成功的。可以说,成功总属于那些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先锋和行动者,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勇于接受挑战的斗士,是面对困难挺身而出、从不退缩的勇士。意大利首屈一指的菲亚特汽车公司是菲亚特集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年利润占据了菲亚特公司的2/3,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谁也不会料到这家赫赫有名的公司,在1979年以前的十年里,竟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公司。由于它连年亏损,无法进行再投资,被迫将13%的股票卖给了对外银行。面对这种困境,菲亚特集团老板艾格龙尼是卖掉剩余股票,彻底将这个目前亏损的公司转手出让,还是接受挑战,对菲亚特汽车公司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改革?而面对目前的情况,想让企业起死回生,这在别人的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使再有回天之力,未来也不过是一个未知数。但是,艾格龙尼没有就此罢休,具有闯强的魄力与胆识使他义无反顾地接受挑战。他一方面继续积极管理着菲亚特集团,一方面在努力寻求摆脱困境的方法。上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艾格龙尼想到了一位朋友维托雷.吉德拉,他是一位极具才华与能力的人。但艾格龙尼也没有把握,吉德拉是否愿意接受他的邀请,面对着菲亚特汽车公司目前的窘境,是否有勇气接受无法预知未来的挑战。吉德拉上任后,没有让艾格龙尼失望,他面对着眼前濒临倒闭、一团乱麻无法正常运转的公司,果然出手不凡,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比如,注重提高员工文化素质,改组管理机构;加强了新车开发,还冒着风险,重新设立了首席工程师一职,并授予广泛的权利。在吉德拉的改革下,菲亚特汽车公司很快摆脱了困境,到1984年终于使新车销售达到了100万辆,跃居欧洲第一,吉德拉本人也由于经营有方而闻名,被人们称之为欧洲汽车市场的一代“霸主”!阅读感受:拖延症是可怕的,试想一下,如果医生喜欢办事拖延,那么有可能病人会因此而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如果工人进行拖延,有可能会耽误后面的工作;如果学生进行拖延,有可能会在深夜还没有完成作业……拖延症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一头尖牙利齿的怪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坏习惯,学会如何的去提高效率,利用时间,那才是我们生活的最高秘诀。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对时间的感知是错误的,他们总觉得时间是无穷无尽的,今天过去了,还有明天;明天过去了,还有后天……却没有意识到“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可是古人都明白的道理。如果你是一个拖延症患者,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应当慢慢矫正自己的拖延症,让效率和自信回归,这样你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第三本书是:《丛林历险记》书的作者是:[英]拉迪亚德·吉卜林著推荐理由:狼孩毛可利由母狼喂养大,棕熊巴鲁教给他“丛林法则”和各种鸟兽的“要语”,黑豹巴格伊拉传授他捕猎技能和生活经验。在丛林中长大的毛可利,经历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冒险和考验:他遭受过猴子们的绑架;与丛林居民一起经受了百年未有的干旱;他凭借自己的智慧驱赶水牛大军,踩死了邪恶的老虎希尔汗;他指挥大象捣毁了一座作恶多端的人拥有的村庄;他目睹了人为财死的经过;他凭借自己的智慧挽救了狼群,消灭了凶残的野狗……精彩句段:《丛林夜曲》蝙蝠蔓恩把夜晚放走,鸢鹰兰恩把它带回家中。牛群关进茅屋牛棚,直到天明我们都玩得轻松。这是耀武扬威的时间,这是锋牙利爪的表演。噢,听那呼唤声声!祝所有遵守丛林法则的,狩猎大获全胜那是在西澳尼山区,一个十分暖和的夜晚。狼爸白天睡了一整天,醒来时已经是傍晚七点了。他自己挠了挠痒痒,打了个呵欠,将爪子挨着个地伸展开来,好祛除爪子尖上还残存着的睡意。狼妈还躺着,她那灰色的大鼻头深埋在她四只呜呜叫着撤欢儿打滚的小崽子身上嗅来嗅去。月光从洞口直射进他们一家居住的山洞。“又该去打食儿了。”狼爸说着正要跳下山去,忽然一只拖着蓬松的大尾巴的小个子身影挡在洞门口。小个子喊道,“噢,狼大王,祝你们好运,祝你们出身高贵的孩子们长一口结实而又洁白的牙齿,愿他们永远也别忘记这世上挨饿的兽民。”这是豺狗塔巴奇,专捡残羹乘版的塔巴奇。全印度的狼都挺瞧不上塔巴奇的。因为他好到处惹是生非,搬弄口舌。但是他们也都怕他,因为塔巴奇会动不动就发起疯来。而且他一犯疯病的时候就全不记得他曾经是多么害怕别人。他会在森林里横冲直撞,见谁咬谁。每逢小个子塔巴奇犯疯病的时候,连老虎也会飞奔着躲藏起来,发疯这种最不体面的事是会让一只野兽非常害怕的。“那就进来看看吧,”狼爸板着脸说道,“不过这儿可没什么东西可吃”阅读感受: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危险,都要勇敢去面对,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要靠智慧去化解。流眼泪,哇哇大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吉卜林的丛林故事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严格按照“丛林法规”生活的动物世界也会对我们有所启迪:目前的世界,环境污染,森林滥伐,公害无穷,在这种情况下,毛葛利故事译本的出现无疑是一服绝好的清凉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保卫地球而加油吧。第四本书是:《三体3·死神永生》书的作者是:刘慈新推荐理由:这本书分为六部分为我们讲述了《三体》这个命运故事的结局。《三体》为“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且对人类充满愤恨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三体》三部曲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曾获得美国科幻奇幻协会“星云奖”提名。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精彩分享:太阳亮起来,它亮得很慢,最初只能显示自己的圆盘形状,然后才用阳光揭开这个世界的面纱,像一首乐曲,从几乎听不见的音调渐渐流淌开来。太阳的周围出现一圈蓝色,慢慢扩展开来形成一片蓝天。在蓝色天空下,一片田园渐渐显形,或者说这只是田园的一角,有一片未播种的土地,土壤是黑色的。在土地旁有几幢精致的白色房子,还有几棵树,这树是唯一能带来异域色彩的东西,树的叶子阔大,形状奇异。在渐渐亮起来的太阳下,这片幽静的田园像对他们张开的怀抱。阅读感受:这部小说不仅表达了一系列思想,同时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没有明确的“主角”,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与思想,有血有肉而不空洞。这些个体在危机中的挣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影射出一个宏大又不失细节的整体。人类,对于宇宙来说是如此的渺小!没有人知道我们将会经历什么?一个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人性的力量是伟大的,这也使得整个人类文明拥有凝聚起来的强大力量。世界,对于社会与个体来说都意味着弱肉强食,但只要我们敢于抗争,便绝不会失去希望。只要有爱,“灿烂的阳光也能照进黑暗森林!”第5本书是《寻找阿加莎》书的作者是:【美国】埃米·廷伯莱克 著, 周玉军 译推荐理由:《寻找阿加莎》这部书的作者是在历史小说的类型文学传统基础上,加上了悬疑谜样的氛围。锻造出了 一个极具刺激和张力的冒险故事。她无缝地结合了1871年发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两个重大事件。书中的小主人公乔吉带领大家踏上一段悬疑冒险之旅,只为寻找那份亲情与坚持的信念。让我们一起走进威斯康辛州的宁安镇,来感受小主人公乔吉的冒险故事吧……精彩分享:“每逢下午,老人喜欢坐着想事情。他什么都想,思考关于动物、树木、飞鸟、昆虫和植物的一切;他思考事情进行的过程,为什么有些事情会发生;他思考每一种生命在这世界上的归属。因为他花这么多时间思索,所以他变成了村里最有智慧的人……”“你讲的是你自己的故事!”我叫道。阿加莎的故事讲来讲去都有她自己的影子,而且,关于大自然的事情,她可以讲个没完没了。刷头发的力道突然变大了。“这是塞内加印第安人的故事,反正,大部分都是。”阿加莎道。我一动不动地坐着,装作自己什么都没说过。刷子又恢复了正常的力道,轻轻地在我的发丝间下滑。“一天下午,老人正坐着思索,一只白鸽飞进木屋,落在木凳上。要知道,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鸽子,而是一些比智慧老人和他的村民伟大得多的生命派来的信使。老者看着鸽子,等待着。白鸽先朝他眨了眨一只眼睛,转了下脖子,另一只眼睛也向他眨了眨:‘为了表示对你的敬意,群鸟议会决定,由我的族类----鸽子----给你们人类送上一份礼物。每年春天,人类可以捕野鸽子,可以捕猎一些年幼的,但要放过成年的,在夏、秋、冬,人类和鸽子则要相安无事。阅读感受:书中的小主人公--乔吉和我在许多名著中读到的女主角不一样。她一点都不浪漫。她的理想就是和姐姐一起开店。她对数字敏感,喜欢算账、擅长把东西卖出去。这些特点我都喜欢 。就像乔吉自己说的,姐姐阿加莎是要在天上飞的羽毛,她则是必然回归地面 的树叶。我喜欢踏实的落叶,多过飘飞的羽毛。乔吉让我欣赏的,除务实之外,还有她的坚持。我仿佛跟乔吉在一起,在那神秘的森林中穿过,看到了她看到的一切。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一份坚定的,只为寻找亲情和坚持的信念。学习她----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冼星海

北大文学博士,嫁给年长自己25岁的美国导师,21年后近况如何

在国际社会交流越来越频繁的20,21世纪,华人与外国人的跨国婚姻也越来越普遍。而在婚姻中,年龄相当,门当户对等思想往往都受人重视。因为人们往往都更容易认同那些看起来“般配”的爱情。而跨国婚姻似乎对于人们来说也有两种观点。一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因为百年前的战争让人们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而出现外国人比中国人好的畸形思想,这从而也产生盲目反对所有外国人的畸形思想。可是“北大才女”田晓菲的婚姻却成功击破了这种思想的束缚。这位13岁就在北大的人,嫁给了自己哈佛大学的导师宇文所安。因为当时她的导师大了她整整25岁,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田晓菲有人认为田晓菲是一个中国培养起来的人才,却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并且还为他更改国籍,同时对方还是一位年纪特长的先生。这让他充满了争议。他的丈夫宇文所安,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他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等等。在2018年,他还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成为汉文学在海外的传播者。宇文所安而田晓菲1971年10月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报社的职工,因此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文学。她13岁就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就读英美文学专业。现任哈佛大学教授。其学术著作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等。16岁时,正赶上北大校庆,她写下了《十三岁的际遇》,最后还被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可以说,田晓菲的才华受那一代青少年集体膜拜。大家熟知的诗人海子,也是田晓菲的好友,海子曾对她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所以海子自杀后,田晓菲非常伤心低落,很长时间停止了写诗。著名诗人海子大学毕业后,田晓菲去美国读硕士,后又考到哈佛大学,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的导师宇文所安。宇文所安本名叫斯蒂芬.欧文,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汉唐文化。两个同样喜欢诗歌的人,经常从李白到杜甫,从白居易到欧阳修,一聊聊很久。他们更像是一对忘年知己,而不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宇文所安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宇文所安很快,田晓菲毕业了。宇文所安邀田晓菲到山上旅游,并在下山的时候表达了对她的爱意。但是因田晓菲只顾往下走,根本没有听清宇文所安鼓起勇气向她表达的爱意。直到他们回到车里,她也没有什么表示。下车后,宇文所安按捺不住拦住了田晓菲质问她为什么不理睬他郑重的求婚。田晓菲这才知道下山时,他一阵叽里呱啦,原来是向自己求婚。田晓菲认为宇文所安不是结婚的最佳人选,并说出了另一个追求者的事实。宇文所安竟用数字分析的为她分析起他和情敌的优劣。2016年田晓菲近照这让田晓菲非常反感,直到宇文所安改写的一首古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里蝉娟照,爱若磐石坚。”她发现宇文所安不仅冷静客观,还带着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于是,田晓菲答应了宇文所安的求婚。在田晓菲28岁时,不顾亲友反对,嫁给了53岁的宇文所安,并更改了国籍。宇文所安与田晓菲面对国内的质疑声,很多人认为田晓菲崇洋媚外,抛弃了自己的国家。可是她真的爱情是没有国界线的,只要两个人心意相通,挑战就不足为惧。如今,两人已携手走过21年,田晓菲也是一个快50岁的中年人,但两人一直将诗词歌赋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他们的在一起却不仅仅只是普通的伴侣,更多的是精神是长久的伴侣。

赵章

北大文学博士:我们这个社会是缺记忆力,还是缺创造力?

提宝的话 /几年前,武亦姝一出,掀起了一阵全民古诗词热。这种热,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向往和回归”的心态。不过,对这股“古诗词热”,也有人持有不同角度的看法。比如,这篇文章的作者杨早是知名文史学者,北大文学博士,他觉得这股“复古风”火的有点莫名其妙:小孩子心思简单,记忆力好,反应也快,能背诵诗词2000首,这只是一种个人爱好,为什么非要抬高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步?毕竟,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最缺乏的并不是记忆力,而是创造力…杨早说,写这篇文章并非要针对武亦姝这个小姑娘,而是聊聊自己心目中诗词教育的打开方式 ... 听听不同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 和你分享!本文由作者杨早(微信公众号:早就说过,ID:mingguole)授权发布《中国诗词大会》与武亦姝突然就火了。在下表示莫名其妙,站在原地摊手:少年人,背个诗词,不算多大的事吧!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很多人评论中国诗词大会,都预测“父母会拿武亦姝小姑娘作榜样让孩子(比)背诗”?看中国诗词大会燃起对诗词兴趣的你们,充分甚至盲目肯定背诵诗词的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好好背背诗,而要转过身去让你们的孩子做这件事?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就呼叫转移到孩子肩上是吗?加油吧孩子我们这个社会是缺记忆力,还是缺创造力?十年前,一班同事去箭扣玩。晚上在农家吃饭,有师长临时提议玩“飞花令”,因为各专业的人都有,用了最普通的“花”“红”两个字。一桌十余人,走了八九轮,撑到最后的都是年轻人,学古代文学的有,也有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的。有位研究宋元文学的老先生脸上有点挂不住,直嚷嚷:“不对不对,怎么回事?你们一定是昨天就知道这事,有准备吧?”其实真没有准备,无非是拳怕少壮,年轻人心思简单,记性好,反应也快,“飞花令”不就靠这两样么?现在你让我去跟下一代PK,我经常连到嘴边的人名都说不出来,只能是输输输。综艺节目《出彩中国人》上,有五岁小朋友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600多位再把时间提前十多年,我念初中的时候,曾经痴迷围棋,痴迷到背谱的地步,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下棋还是经常被虐成渣渣。年轻人的文化偏好,都很舍得下工夫,也有工夫可下。背诗词只是其中一种文化偏好,还有打游戏打得棒的,看动漫看得好的,写程序写得溜的,萝卜炒青菜,各人心中爱。电视台做节目聚众消费一下,也无可厚非。但非要把某种爱好抬高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步,反而就漏洞百出。我们这个民族,于记忆力有一种谜之崇拜。具体到考试,尤其是文科(近代之前全是文科),那就是出题者与考生记忆力的大博弈。朱元璋农民出身,要求八股出题局限在《四书》范围内,其实是偏帮一下买不起更多书的草根们。然而百余年下来几乎《四书》几乎每一句都有范文,都能背诵应考,考官们绞尽脑汁,发明了“截搭题”,就是上一句尾接下一句头,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可以出题为“亦说乎,有朋”,这篇文章让苏有朋来写他也抓瞎。至于上一章搭下一章,这本书搭那本书,就更是胡话大全,无非是最后决出晋级者(进士)与冠军(状元),很像知识性综艺节目的玩法。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据传曾有人问他声音的速度是多少,他回答“我没有把这些可以在书上查到的东西记在脑子里(I did not carry such information in my mind since it is readily available in books)”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诗词大会》的男女比例相当悬殊?唉,当年高考我就体会过这种痛,有些女同学真的能把整本教材连同注解全背下来。念高中时我是历史科代表,但往往会在这种题上输给女同学,比如:东非肯尼亚原始人化石发现于____年。博南帕克神庙发现于____年。居然有人能答出来!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这两个数字。问题是光靠背背背,能济得甚事?中学生跟博南帕克神庙较劲的意义何在?我们这个社会是缺记忆力,还是缺创造力?有人一定会说:“只是个电视娱乐节目嘛,何必这么较真?”不扯传统文化,不扯中华文明,不写什么《想看更多的武亦姝?中央文件大力支持》,我根本不看不关心。如果武亦姝后来跟着《弟子规》,又上演“神童报国”那一套,那就得掰扯掰扯——插一句,武亦姝用“一簑烟雨任平生”来形容自己,也没个成年人出来,基于传统文化指指谬:“少年人发悲凉之音,于己不吉,于国不祥”,用“为赋新词强说愁”比较合适吧。▲ 苏轼一生历经坎坷。“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中国有些古诗词,让现在的孩子体会其中涵义,不是那么容易。顺便,奉送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位世伯,大陆去台湾的官二代。他两个女儿都在委内瑞拉长大。有一次跟他聊,问他这个钱穆的学生怎样让女儿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他说,每次写信,都会要求女儿解答问题,不是背唐诗宋词,是配合阅读解答问题,比如她们在读《西游记》,世伯就出题曰:1.《西游记》中的道人,喜欢穿“多耳麻鞋”,请查找资料,画出多耳麻鞋的样式。2. 猪八戒被妖怪捉进洞里,捆成了“四马攒蹄式”,请画出四马攒蹄的图样,并回答古代捆人还有哪些样式?被肯尼亚和博南帕克神庙虐过的我当时就泪奔了。啊啊,这才是我想了解与想象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吗?破而不立,非善也,再来说说我赞赏的诗词教育 ... 吃完汤圆/元宵,我们再来平和地谈一谈由武亦姝引发的诗词教育问题,先不管中国诗词大会和莫名其妙的“公众反应”了。首先,我不反对小孩子背诵诗词。我的朋友肉唐僧说:“我觉得小孩子在没有理解能力的时候多背诗词,对他今后对辞章之美和韵律之美的敏感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童子功。”这话我完全赞同。但是,“多背诗词”,多背哪些诗词?有限定没?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电影分级,是为了在“自由表达”与“儿童不宜”之间,寻求一种制度的平衡。春节被爸妈拉去看了《西游降魔》和《西游伏妖》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可怜啊。读的书其实也需要分级。中小学阅读教材里不放《废都》,没毛病吧?尽管《废都》是很有价值的小说。诗词决不会例外,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如柏杨说的酱缸,里面什么东西没有呢?一直以来,我们靠的是选本、课本,还有“师保”来保证儿童读物的“适宜”。孔子删《诗》,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言志,可以抒情,还可以洩愤,有很多东西并不适宜未成年人体会,也体会不了。所以儿童读诗,要选平白浅近的,呈现汉字的魅力,辞章之美,韵律之美,哪怕无意义都行。也就是说,儿童读诗或背诗,不是买大米或洗衣粉,没有必要追求加量不加价。传统士大夫家庭,很多长辈是懂这个的。他们不会使用《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来教自家孩子,因为那些是方便面一样的替代食品,如果有更好的营养品,为什么要舍高就低?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舞弊案判了斩监候,就是死缓。他在杭州监狱里待死,还曾将一部木板印的《唐宋诗醇》寄回家中。书中夹有一张字条,是写给樟寿(鲁迅)诸孙的。全文如下: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诗,笔力雄健,词足达意。再诵李白诗,思致肖逸。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示樟寿诸孙。周介孚一生,用现在的话说,情商不高,从上司到亲友,得罪了无数。但他是进士出身,对诗词教育的理解,有他的独到之处。特别他提到陆游诗“且多越事”,考虑到乡土知识教育,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之处。他列出的读诗序列,很有道理,合乎我们前面说的“辞章之美和韵律之美”。(1)白居易,重点当然不是那些具有“人民性”的讽世劝上的乐府诗,而是“老妪能解”的平易;(2)陆游诗。陆游诗中多有向上不屈的色彩,因此梁启超夸他“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加上是乡先贤,能让绍兴的小朋友增强对家乡的认识与热爱;(3)苏东坡。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但胸怀宽广,多逢逆境又能随遇而乐,词作一洗花间之绮靡,东坡肉也很好吃;(4)李白。与杜甫相比,李白更适合少年人,一是诗中无际无涯的想象力,一是任侠仗义的豪情。作为一名唐朝的老共产党员,值得信任。总之,这几个人的诗(不是所有,也要选汰),比较适合少年人对世界与时代的无限想象。杜甫、韩愈,可以留待成年后的自我选择。其次,我一直坚持一个信念: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没有一本育儿书放之群孩而皆准,也没有一套新的诗词选本,放之群孩而皆准。为什么在丰富的资讯已几乎没有任何门槛的今天,全世界好学校的慕课都能在网上看到,“好老师”仍然是稀缺资源?因为好老师会根据你的个人特点,帮你选择与设计知识的进阶之路。就像鲁迅祖父的儿童读诗法,换个家族可能不同,换个地域也会有差异。现在不是清末以前,不好好学诗,考科举会受影响,交际也进不了上流社会。如果你的小孩喜欢诗词,愿意背诗,那当然很好,但也要注意选择。是药三分毒,文字正负面的力量都很大。如果你的小孩不喜欢诗词,天也塌不下来,TA可能有各种别的才能,过年不能表演背诗,唱首“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也很可爱。须知参差多态,方是幸福的本源。这句话我特别相信。而自主的选择,才是幸福的前提。

楚国之法

北京大学各院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据重磅发布!共2000多人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享誉海内外。求学北大是很多学子的梦想,有的考生通过高考考入北大,有的考生通过考研考入北大,也有不少人通过考博考入北大。据悉,1917年,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19年共招收研究生148名。1952年至1966年,共招收研究生1200余人。目前,北京大学共有4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7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有8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61个涵盖在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另有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此外,还有2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16年9月,北京大学共授予18209人博士学位,77106人硕士学位。近些年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近些年每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2000多人。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北京大学不一起公布全校博士研究生录取名单,因此大家并不清楚具体的数字。只能从新闻报道中得知2019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应报到新生共计9675人,其中硕士生6896人,博士生2779人;中国学生(含港澳台地区)9034人,以及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641名国际学生。那么北京大学2020年的招生数据又是多少呢?学术之路观察到2020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公示了最后一批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因此我们就可以手动计算具体的招生人数了。以下为各个学院的招生数据,由于系人工一一核对计算,工作量巨大,难免有误或遗漏,还望见谅。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联合培养):11名博士研究生深圳研究生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第二次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第二次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深圳研究生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3名博士研究生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社会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深圳研究生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83名博士研究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少干计划):1名博士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56名博士研究生政府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8名博士研究生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哲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新媒体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名博士研究生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9名博士研究生教育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41名博士研究生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38名博士研究生历史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41名博士研究生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2名博士研究生信息管理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4名博士研究生工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87名博士研究生人口研究所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名博士研究生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4名博士研究生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52名博士研究生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9名博士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1名博士研究生社会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8名博士研究生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48名博士研究生数学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9名博士研究生哲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46名博士研究生物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未查到,47人参加复试,2019年录取21人,复试人数为32人,因此我们假定2020年录取人数为28人。考古文博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2名博士研究生经济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7名博士研究生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020年博士招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0名博士研究生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名博士研究生外国语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30名博士研究生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2名博士研究生国际关系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8名博士研究生光华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4名博士研究生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8名博士研究生艺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4名博士研究生现代农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3名博士研究生分子医学研究所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2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申请-考核制):46名博士研究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2名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2020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1097名直博生经统计,以上学院共计录取2093名博士研究生。另外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招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学院的招生人数(不含直博生)分别为:基础医学院:46名博士研究生药学院:47名博士研究生公共卫生学院:37名博士研究生护理学院:8名博士研究生医学人文学院:5名博士研究生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医院):69名博士研究生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民医院):53名博士研究生第三临床医学院(第三医院):57名博士研究生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1名博士研究生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36名博士研究生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15名博士研究生临床肿瘤学院(肿瘤医院):34名博士研究生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医院):2名博士研究生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5名博士研究生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世纪坛医院):1名博士研究生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1名博士研究生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深圳医院):4名博士研究生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北京地坛医院):1名博士研究生临床医学院(解放军医院):名2博士研究生回龙观临床医学院(北京回龙观医院):5名博士研究生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西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名博士研究生经统计,共计426名博士研究生。另外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有109人直博生。数据显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含港澳台、留学生)共计360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校内临硕转博名单共161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校内择优攻博名单共41人,即共562人。综上,北京大学2020年至少录取了2093+535=2628名博士研究生。

大营救

她是北大文学博士,出国后嫁给大25岁的美国教授,21年后现状如何

改革开放在改变中国人民生活的同时,也让中国人民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对于爱情的看法上,过去的人对婚恋嫁娶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现在人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都崇尚自由平等,你情我愿。在思想观念的改变下,老少恋异国恋也是越来越可以被人们接受,但是老少恋和异国恋的结合恋爱也是非常稀有的。1999年,28岁的田晓菲和53岁的斯蒂芬欧文举办了婚礼,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1年了,她们的生活现在是什么样呢?现在还是恩爱如初吗?1971年田晓菲出生于哈尔滨,1975年跟随父母来到天津生活。田晓菲的父亲是天津文联的主席,母亲也是文联的骨干成员。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田晓菲小时候就对文学有很深的兴趣,聪明的田晓菲在文学方面也颇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还没有上小学读书的田晓菲就曾经在报纸上发表过自己创作的诗集,被左邻右舍称为书香世家中的天才神童。1984年,北京大学就注意到了频频在诗歌比赛中获奖的田晓菲,在经过少年班招生老师的简单测评之后,田晓菲就以13岁的幼龄进入到了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学习圣地-北京大学中学习。可能是天才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田晓菲和同样是神童的查海生(笔名海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田晓菲心中,查海生就是自己继续在文学路上行走的支柱。可是天妒英才,1989年海子自杀了。田晓菲因为海子的自杀而感到崩溃,她感觉自己的支柱已经倒塌,从那之后,她就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毕业后,田晓菲去了美国,遇上了自己往后一生的支柱,她的导师斯蒂芬欧文。欧文的父亲是一名物理学家,他经常跟欧文说聪明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勤奋,正是父亲的教育鼓励欧文不断学习。在巴尔的摩的图书馆,欧文邂逅了中国古代诗歌,立马就陷入了痴迷状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耶鲁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学担任讲师,后在1992年调任哈佛大学东亚文学系,几年后担任了田晓菲的博士导师。欧文称自己为为唐诗所生的美国人,在他心中,唐诗就像是一个永远探索不完的宝藏,他深爱着中国文化,并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宇文所安。当他开始担任田晓菲的导师时,他被田晓菲身上带有的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吸引,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1998年田晓菲博士毕业之后,欧文写了一首唐诗给田晓菲表白。这个时候田晓菲也在自己导师身上看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学素养,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即使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家,即使两人年龄相差了25岁,这些障碍都无法阻止两人在一起的决心,恋爱一年后,两人便举办了婚礼。婚后,为了凸显自己是欧文妻子的事实,田晓菲取了一个笔名,宇文秋水,然后改换了美国国籍,跟随丈夫一起在美国定居。2020年,两人已经结婚21年了,现在田晓菲已经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夫妻依旧恩爱,只是田晓菲热爱研究南梁而欧文喜欢唐朝。夫妻二人还来到过中国办了一场诗歌讲座,反响强烈。很多人都认为田晓菲崇洋媚外,不顾祖国多年的栽培去美国做研究,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外人也无法干涉,只是中国近年来人才流失的现象却是令人无奈。

拆房工

腾讯评分9.9,这位北大博士,仅凭一部书,就成了新一代古言天后

腾讯评分9.9,这位北大博士,仅凭一部书,就成了新一代古言天后(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告之则删!)说起来北大还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很多有名的女作家,有不少都是出自于北大的,她们深受北大文学的熏陶,在文字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写出来的作品,都备受读者的青睐,从早些年的桐华,到后来的丁墨与八月长安,她们都用自己的文笔,征服了不少的读者。而接着来所要说的这位作家,也是毕业于北大的高材生,或许当下的名气比不上桐华、八月长安等人,但相信不久后,她的名气将不下于任何人,而她就是伍倩。在她身上的荣誉,可以说是多不胜数了,单单是北京大学法国文学博士,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语系教授这两个身份,就足以让她超出很多人。在她创作小说之前,曾经有过不少精彩的经历,两年的时尚经历,三年的歌手准备。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她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写下了一部点击量过千万的言情小说《匣心记》。这部言情小说,自连载以来就备受关注,不仅多次蝉联腾讯文学各大榜单的帮手,更是以9.9的评分,成了腾讯文学有史以来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点击量超过千万。作者伍倩也是一举成名,成了新一代的古言天后……这部言情小说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的文笔,着实让人惊叹,她没有将爱情写的凄婉动人,而是写出了阴谋算计。女主是青楼女子,五岁的时候就被卖到青楼,十年后她摇身一变,成了京城里最有名的花魁。十年的青楼生涯,她见识了太多的虚情假意与阴谋算计,所以她懂得如何耍弄心机,如何哄男人开心,而这一切都不是一个白莲花女主所能做到的!至于男主,则是一位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是帝国的宰相,也是帝国里的王。两个人之间的地位太过悬殊,用判若云泥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就是这两个看似不可能的人,却走在了一起,书中没有任何的金手指,有的只是一次次的被逼到悬崖的尽头,然后咬着牙接着走下去。有读者说,看这部言情小说太累,能深切地感受到女主的挣扎,但这样的经历,才是一位青楼女子最真实的人生!这其实就是一个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与一个沦落于花街柳巷的青楼女子之间的一场盛大而又悲壮的爱情故事!书中不免有阴谋诡计,也有各种算计,但一路走来,女主那一颗赤子之心,却从未变过。她们用自己的经历,谱写了世间最伟大的权术,与世间最纯真的爱情……

红眼病

北大高材生:两次考博高分无故被拒,选择归隐,如今怎样了?

图片来源:网络来源:考博之路第一次考博的时候,他不管是总成绩还是单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可奇怪的是,学校并没有录取他。但他并没有因此就直接被打击掉了,而是继续努力,在第二年的时候,继续考北京大学的博士。谁知,命运再一次没有眷顾到他的身上,他的成绩排名和上一年的情况还是一样的,结果是仍然不被录取。王青松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政系。在当时80年代的社会这算是一份过于耀眼的荣誉了,后来本科毕业的王青松又选择攻读研究生,1983年他获得了法律学的硕士学位。那一年他24岁,在此之前,他还在河南信阳担任着机要干部的职责,在学校里的他,才华横溢,在别人看来,王青松是终日西装革履,成熟稳重。他身上有种忧郁成熟的气质,太过于隐藏自己的感情,更倾向于平静与自然的王青松可能从心底里已经有些厌倦了俗世的热闹。虽然当时的王青松可能已经厌倦了热闹,但却并没有放弃对功名前途的追求。从国政转法律这个决定就是王青松在仔细考量自己的未来职业后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因为法律系比较好留校找到工作,所以王青松才选择考研转法律。王青松多次报考博士,虽然其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但还是没有被录取,加上自己对养生已经没有了继续研究的兴趣。那时候的他,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对生活的目标,自己该选择怎样的人生。就在旁人为其生活而感到羡慕时,王青松却做出了令所有人都为之不理解的决定—隐居山水,不问世事。社会的浮躁气息,环境的日益污染,都愈发增加了王青松想要逃离的感觉,想要远离这喧嚣的街道,去追求内心的宁静。于是他与妻子一起搬到了北京和河北交界处的偏远山区里,在那里,有田地,有足以安身的房子,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干扰,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王青松在2000年离开北大,承包了2500亩荒山,从此就开始自力更生、与世隔绝的生活。王青松在地里种上了高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同时也种上了桃树、杏树、梨树等果树,同时还养山羊、养鸡鸭等动物。他们刷牙、洗衣服都不用牙刷和洗衣粉,都是用纯天然的草木灰、皂荚等替代,用的筷子也是秸秆制的一次性筷子。生活简朴简单,真正做到了自给自足,纯天然的生活方式。王青松的这些行为举动在很多人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一个高材生居然荒废了11年的时间去追求原始生活的宁静,放弃了一生中最好的奋斗时间,也等于间接放弃了国家社会对他的培养成果。要知道有多少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北大研究生,这11年的资源闲置成为了王青松被人诟病的原因。这个世界是喧嚣的,每个人在这喧嚣的世界都有着自己的判断,是跟随人群,过着一板一眼的生活,还是选择跟从自己的内心,去追求和创造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让自己的一生充满着其他的色彩和不一样的壮阔,但想法每个人都有,真正去做的,却少之又少。王青松夫妇就做到了常人敢想却不敢付之行动的事,并且始终坚持了下来。他们不惜耗费大量的钱财去了荒山老林,过着古代般简陋的生活,放弃了大好的前程,这在其他人看来,是疯狂的,是不能够被理解的,但是这其中的艰辛和快乐只有亲自去尝试过的人才有发言权,他们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他们内心的真正追求。人生选择,谁都难分谁对谁错,但从社会角度,王青松的选择确实辜负了国家的栽培,不过选择这种东西,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毕竟人活一世,都少不了外界眼光和争议,选择不论对错,但求无悔。

琼花

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学海津渡”之考博经验交流会!

2020年11月15日晚,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会学术部成功举办了第二期“学海津渡”系列交流会之考博经验交流会。本次交流会分为文学、文献、语言三个会场,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B123、B114及B117同时进行。本次嘉宾共有十二位,分别为:文学方向的陈昭玉、丁程辉、刘以宁、卢多果、潘悦,文献学方向的陈启远、王琦、张鸿鸣,语言学方向的程珊珊、刘瑞、刘伟、赵小保。(排序按照首字母拼音顺序)在嘉宾分享环节,师兄师姐们分享了自己走上学术之路的历程及对学术的思考,并针对大家在问卷中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具体回应。在自由交流环节,师兄师姐们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在学业生涯规划上指点迷津,让前来交流的同学们收获颇丰。文学会场嘉宾们首先就为什么选择读博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他们指出,要想清楚自己是否对读博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有钱、有闲、有爱”,可能是最理想的状态。针对考博的准备阶段,嘉宾强调要加强对经典作家作品的熟悉、对经典命题和前沿话题的理解,以及对学术史和研究现状的把握。从提交攻博计划到现场面试,考博的各环节都要注重问题意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此外,英语成绩也是很关键的硬成绩,必须尽早考过。嘉宾们还分享了在选择导师时,有近乎“追男神”“追女神”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也激励自己在考博路上不断努力,最后梦想成真。考博是一段艰辛而又充实的旅程,嘉宾分享了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的文字与在场诸君共勉:“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并指出,在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之后,便不要轻言放弃,尽量将问题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理解。语言会场关于如何联系导师,赵小保师兄指出,联络导师要主动、要有策略、也要有质量。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亮给老师看,以留下好印象,要积极主动地和导师保持联系,同时也不能表现的过分急切。刘瑞师兄指出,自己也是出于兴趣而选择了读博,并分享了自己将写论文和准备考博并行的经验。他指出,写硕士论文的过程中会阅读很多文献,这也是拓展学术视野的机会。同时还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即:看经典著作 + 追踪学术界热点问题,如关注《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等 + 追踪报考老师的论文。另外两位嘉宾都是工作之后,又选择回来继续未竟的学术之路,他们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故事。程珊珊师姐指出,出去工作之后,才认识到语言学的东西会让自己快乐。回来的一两个月觉得本科、硕士的同学都目标明确,这是很好的事情。针对考博,她指出,一定要关注官网上的时间节点,个人综述可以从上过什么课、交换收获、参加过的学术活动/会议来展开论述。研究计划则可以结合毕业论文来写作,这样会更加顺手。此外,还给同学们推荐了《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一书。关于为什么选择读博,刘伟师兄作出了这样的回答:1. 精神上的快乐。2. “我”能够对人类知识(精神文明)上有所贡献。对“我”触动很大的是王汎森在《假如再让我做一次研究生》里所引的一句拉丁文:“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贡献,因此授予你博士学位。”文献会场对比文学和语言方向,文献方向学习人数相对较少,因此简化了原定环节,采用了问答形式。嘉宾与同学们直接就感兴趣的问题互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三位师兄首先介绍了关于考博的准备流程以及考试的相关情况,指出笔试题型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面试则是抽题现场作答。并强调面试准备的范围要尽量广一点,可以从本科开设的《古代典籍概要》等入手。针对推荐信和研究计划怎么写的问题,师兄们认为,可以先介绍自己目前已经做过的研究工作和想法,再指出研究现状和不足。研究计划也可以和硕士论文相结合。此外,师兄们还就读博的动机、工作的选择、怎样阅读和做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十二位中文系师兄师姐来到现场,分享了自己关于考博的故事,不仅解答了同学的困惑、为同学们扫清了不少选择道路上的盲区,也为大家在未来学术道路的规划上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我们相信,不管选择学术与否,大家都会有着光明的未来。如果选择了学术,那便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中文系研究生会学术部致力于服务同学们的学术需求,助力大家的学习道路。欢迎同学们继续关注学术部的后续活动。求学之路,与你同行。来源:北京大学 北大中文人 供稿:中文系研究生会 王铮 王芷晨 吕淑娴 覃嘉欣审核:中文系研究生会 李若白 王芷晨编辑:中文系研究生会 覃嘉欣图片:中文系研究生会 孟曦 王芷晨 王馨璐 覃嘉欣

不亦拂乎

北大高材生,两次考博得高分无故被拒,归隐山林二十年如今怎样?

北大高材生,两次考博得高分无故被拒,归隐山林二十年现在如何?我现在只是八亿农民中的普通一员,蓬头垢面,破衣烂衫,两手老茧。一没钱、二没权,三没职称。就一项:一家三口,和谐、善良、身体健康。——王青松陶渊明说着“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扛着锄头开辟自己的“桃花源”;王维立在村头,吟唱“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孟浩然来到村中好友的家中做客,一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始了与他朋友的闲适生活。这样归隐的田园生活一直为历朝历代的世人们所羡慕的,但很少有人真正把自己与世俗社会剥离开。但是北大的教师王青松在两次考博失败后,带着妻子“真正”进入了山林,做了农民,这一去就是二十年。如果说天才成名靠的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天分和百分之一的努力,那么王青松靠的就是百分之五十的天分和百分之五十的努力。王青松说过很多次:“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天才,都是努力读书的结果。”但善于记忆、学习也是一种平常人得不到的技巧。虽然王青松说自己不是一个天才,但身边人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天生的学霸。高中毕业后,王青松就进入了当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这个岗位的需要,王青松必须记住很多繁复枯燥的数据、电话号码。不过,正是因为记忆这些号码的过程,锻炼了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后来教导学生时,他还说:“在正确的时间记忆是最快速的。”王青松凭借自己过目不忘的本事,在高考正式恢复后,一举考入了北京大学。进入学校的他,在众多优秀学生中也十分亮眼。王青松一直都是老师们的得力助手,班级的优秀干部,同学们的好榜样。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高。王青松每天穿戴整齐,西装革履地进出学校和工作单位,尽管回到寝室已经脱下了西服,但如果要回教室,他还会重新穿戴好。王青松的好友们都对他十分敬佩,生怕哪一点“侮辱”了王青松。大学毕业的王青松留校任教,迷恋养生的他,在学校的支持下,开设了专门的“养生班”。尽管课程会收每名学生10元的听课费,但每次“养生课”开课,王青松的班级都座无虚席。“养生课”的开设,不仅让他收获了财富,还收获了爱情。王青松在他的学生中邂逅了他的妻子张梅。但是这位天生的学霸也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挫折。他两次参加北大的博士生考试,每一次都是考试成绩中的第一名,但他两次都被学校拒之门外,而且两次都不知道是何原因。无故被拒,不明所以的王青松感到失望,难以振作。这次经历是他对世俗社会感到厌烦的开始,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归隐田园也是“逃避现实”考博失败的王青松,不再是学校顶尖的存在。巨大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与此同时,同样留校任教的妻子张梅勤恳讲学多年,但一直没有被评为讲师。失意落寞的夫妻两对世俗的厌烦日益增加,最后选择了归隐田园。从1994年开始,他们过着半耕半工的生活,但这样令他们疲于奔波,疲于人情往来。最后,2000年,他们用自己的积蓄和朋友的资助,花了20万左右买下了2500亩耕地50年的使用权,开始了他们的原始农耕生活。现在以农家乐作为主题的活动已经很普遍了,不少人会通过劳作释放压力。但王青松把劳作看作了生命的一部分。他归隐的地方没有网络,没有生活日用品,甚至没有电,一切都是原始的。他和妻子张梅洗衣服、洗澡用的都是草木灰、皂角,由于清洁力度不够,他们两人看起来脏兮兮的。然而,他们对世俗的厌烦并没有因为田园生活的快乐而减少,反而愈加严重。2500亩地光靠夫妻两人忙不过来,王青松就雇佣了十几个农家汉子。在王青松眼里,这些为他干活的农民从世俗中来,身上就带着世俗的“肮脏”。王青松不为这些农民提供住宿,让他们每天完工后就回到自己家。他甚至认为,前三年不应该为这些农民提供薪酬,因为他们的到来“污染”了自己的“桃源”。王青松对外来人员的抵触不仅如此,他甚至不允许自己的亲人、朋友来探望。即使他们来了,王青松也会要求他们在园子几百米外下车,走路过来。就连妻子张梅生产的时候,王青松都没有带她去医院,或请来医生,是王青松亲自为张梅接生。王青松作为一个北大学霸,他的知识面果然很广阔。他们的儿子王小宇来到这个世界后,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牛羊,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一家三口在这里开垦他们的天地。他们栽种了苹果、杏树、桃树,还养了一群黄牛、黑山羊,以及各种粮食。王青松认为他的农田已经形成了一个健康的生物系统。王青松不愧是一名学霸,能将涉及气候、植物、动物的农业生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但是一切生产活动都需要钱来支撑,这二十几年的农耕生活,让他们入不敷出,王青松考虑到了回归社会的问题。王青松逃避现实这么多年,当积蓄用完之后,才从“桃花源”中梦醒。王青松的回归2011年,脱离尘世17年的王青松,在考虑到儿子的未来时,第一次动了回归社会的想法。同样的年纪,其他孩子已经见识了手机、汽车甚至飞机,而王小宇连山外都没有去过。王青松自认为他和张梅为他提供了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教会了王小宇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课,还在农耕中教他摔跤,锻炼了体魄,但却挡不住孩子的好奇。王青松开始觉得,应该考虑孩子对外界的看法,这样直接剥夺孩子进入社会的行为或许是不恰当的。在山中生活的27年里,一家三口一共花费了350多万。要想继续在山中生活,必须出世赚钱。王青松远离社会的几十年里,种植了大量蔬菜,他打算将这些他亲手除草、施肥的有机蔬菜以高于市场价格的几倍卖出去。如果平常人脱离社会二十几年,乍一入世,一定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但王青松十分淡然,甚至很自信,他说他要写一本书,一本必定会拿诺贝尔奖的书。他的好友唐师曾成了他了解当今世界的途径。尽管王青松见识到了科学成果的神奇,现代社会的繁华,却还是固执地要在出世三年后回到他的“桃花源”。王青松追求他的田园生活,远离这个他认为“污浊”的社会,坚持原始的勇气值得佩服。但王青松同时也是一位国家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位人民教师,因为一点挫折,就逃离了社会,逃离了他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王青松对世俗再“洁癖”,也要为孩子的学业、未来、家庭的生计考虑。看似17年的田园生活已经让他割舍了一切,但社会并没有因为他的逃避而消失。如今,他靠自己琢磨出的有机蔬菜种植等农业实践知识,也算是他归隐后对社会的贡献吧。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