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和教辅教材选择!动不为利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和教辅教材选择!

近来很多历史学考研人,来咨询参考书如何选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考研教材的选择,跟博仁君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大家都知道,历史学考研有统考和自主之分,自主命题的学校一般都指定参考教材了,而有的学校,只给了大纲或范围,没有指定版本,不过要知道,考试通史内容,事件、发生年代都不会变,重点就是看各版本参考书的框架如何了,哪种更适合自己。目前市面上通行的所谓11本,其实只不过是历年来市面上学生通过经验流传下来的一套比较通用的版本,并没有什么官方公布建议这一说,所以其实并不是就必须11本不可,在具体复习过程中实际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换的。而现在博仁考研给所有学员内部推荐使用的教材也不再是所谓的11本了,而是10本。尤其是对于报考211的同学,如果仅仅靠11本,是非常危险的,具体原因老师会在后面讲到。历史学教材10版本先说说中国史部分【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龚留柱执行主编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教材是由河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为主体的17位学者共同编写。这部教材的特色是,编订时间较晚,所以反映了学术研究之前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这套书是多人合作编写的,既可能存在观点上的分歧,也有着表述习惯的差异,因而在某些具体内容的安排、文字表述方面存在不够严谨的情况。但是这本书在内容深度上是之前教材版本所不及的,同时这也是博仁所内部推荐的“ 十本”中的古代史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目前市面上考生选择最多的近现代史教材为李侃、李时岳的《中国近代史(第四版)》,王桧林、郭大钧主编的《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 (下册)》,其实这两个版本作为考研复习来说是完全适合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便是这两个版本加一起内容实在太多,而且整体编写线索不要明确,对于想要用来整理简答题或是论述题非常不适合,对于跨考生来说,读完这三本书也很难对中国近现代史形成一个完整的线索,时常需要进行多次阅读。所以你需要几本教辅书籍,这里向大家推荐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上)》,马敏的《中国近现代史( 1840-1949)》,对于已经了解整体的基础上阅读,这两本形成完成系统的逻辑框架来说是很适合的。首先马敏这是一部相当精炼的教材,1840- 1949整整一百多年的历史全书只用了300页就叙述完毕。其次这本书的内容也非常教材化,每个自然段第一句都是概括语言,非常适合考生拿来整理论述题内容,再者,这部教材插图相当丰富,大多数都是真实的史料照片,有助于加深记忆。但不可否认,这部教材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就是叙事论史不够深入,一些细小环节有所省略。但是这部书适合那些跨专业且历史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读完之后对内容繁琐复杂的中国近现代史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讲到教辅书籍,这几本也推荐大家,是帮助建立史学体系,梳理脉络也会更清晰。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上),本教材最初编写于1960年代,后陆续修订再版。翦伯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五老之一,这部教材的特点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观点很正统。另外,翦伯赞是主编,具体写作者都是学界权威。如先秦部分是吴荣曾,是先秦史的权威。缺点是由于编写年代早,其中一些观点陈旧;另外,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考古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吸收还不充分”。但这部教材无疑是反映老北大特色一部教材。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传玺主编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都是北大出版,这两本教辅书,可以作为一个框架参考,另外考北大的同学特别注意古代简史,张帆老师近些年似乎经常参与出题。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书由于成书晚,所以观点上比较新,也比较系统。但卷轶浩繁,阅读起来颇为不便。其实市面上这些书籍,可以说各有优缺点,其实随着时间的进步,教材的更替也是理所当然的。新版本内容更新、更全,并且编写体例更加完整,更适合学生复习用。考试内容在不断变化,所对应的参考书理应也是要与时俱进的。博仁推荐的10卷本更适合目前新形势下的历史学考研,即注重史学综合素养,对史学热点、史学研究动态等考查。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上,可以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余版本作为一个补充来使用。这样才好做到更充分的准备。好啦,中国史部分就说到这里,关于世界史教材选择和复习备考,可以评论提问,博仁针对考研应试,也有历史学辅导,包含配套的讲义、练习册、真题汇编、模拟题等等,都是总结好的,拿起来就用更方便哦!

政者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强烈推荐」

古代文学类(重点标记为必读或推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必读)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卷本(比较基础,文风亲民,适合跨专业考生打基础用,个人感觉袁书已经完全囊括其内容了。但其内容排布和文学史脉络思路非常清晰)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多卷本(配合袁教材使用,所选多为重要文学作品,适合用来背诗,但只读上面的作品是不够的)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两册(必看,古代文学方向必须买两册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单册版,内容不够,不推荐,只适合其他专业复习基础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适合跨专业学生了解文学答题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拿来当题库,但答案比较基础,不够深入)许结《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的一套书,以理论引导+名家论文的形式结撰而成,所选的论文也很有代表性,强推此书)齐鲁书社《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适合其他专业用来复习中外文学基础)中外文学基础类:齐鲁书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薄薄一本,理论性比较强,举例较少,里面出过几次真题)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我读过的西方文论中最全面的一本,买这一本就够了,内容非常丰富,但非常耗费时间,跟考试出题方向不太符合,不建议精读)童庆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书大同小异,可以参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必读)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非必读,可以看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外国文学作品卷》(上下册)(看着玩的)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必读,不用多说了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更深入,选择的视角也值得一看,推荐)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版文学史,观点和视野比较新,脉络非常清晰,推荐)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帮助巩固现代文学脉络用,非必读)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必读,但个人不喜欢其行文风格,主观性较强)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个人更喜欢这一版当代文学史)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随便看看,民间文学总结好名词解释就可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读原典、作品,读论文、研究著作(尤以北大老师的著作为主),课本的选择只要够用就好(每个方向2本左右即可)。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的朋友们,放心大胆地去找书看就好。

王弼

跨考一战上岸北京大学2020年中国史考研干货经验贴

笔者自认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实在不敢谈什么方法经验,姑且写这一篇经历回顾,希望能给以后想要报考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微末帮助。首先,笔者私认为,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志向,尤其是对跨考生而言。在决定考研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为什么选择跨考这个专业;是一口气考研考下来,还是一战不成功就边工作边准备考研;跨考风险很大,万一失败了,自己该怎么办,能不能承受得住后果。私以为,考研过程中,看书、刷题很重要,但一个坚定的目标和稳定的心态更重要,它能让你在考研的这一年里尽可能平稳地对待各种不顺,不至于因为一点点挫折而情绪崩溃。感觉这也算是一个变相的历练吧,学会让自己的心境尽可能沉稳下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上,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历史对我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常常想,若是以后能以此为业,那简直是我毕生之幸。现在想来,大概也是出于这种想法吧,所以备考阶段,心态总体上还是平静而稳定的。虽然也有在刷题时因为自己的出错而懊恼,或者在夜里因为那遥远到看不清终点的前路而焦虑,但想想自己现在没看完的专著史料,考上了以后还是要继续看的,而且以后读书的日子还长着,自己不过是在没考上之前多读两年书而已,而且还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心里那点不安也就慢慢平复了。既是把它看作了一生之业,那么在这之前,为它潜心做两年准备,又算得上什么呢。坚定自己的目标,明白自己所谓何求,剩下的,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去努力。再者,笔者根据自己的备考经历,试试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推荐一些书籍或者资料,不一定很全面,毕竟笔者自己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也实在谈不上方法,学弟学妹们姑且一听,若觉得有几分助益便试一试,没有的话也还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见怪。笔者仅就专业课而言,政治英语实在不是笔者所长,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多,笔者就不叙述了。1. 因为笔者属于跨考生基础不是很好,在之前考北大的同学推荐我在新祥旭报了专业课的辅导。这是笔者学习专业课最直接啊办法,通过听老师们的讲课,笔者觉得收获很大。跨考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咨询下,本科就是历史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根据需求,有足够的自信你也可以自己学。这个因人而异!大家平时也可以看看课程视频学弟学妹们可以在B站上搜索,有阎步克老师的中国古代史上,邓小南老师和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史下。慕课上另有叶炜老师的中国古代通史,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一看。2. 历史专业的教材:标准五件套,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李侃《中国近代史》,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另有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简史》,很值得一看。3. 史学论著:北大历史系感觉比较重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三百分的卷子,一半都是论述,而这是仅仅看教材看课本所不能达到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多看一些老先生们和北大老师们的论著,每一个朝代最好都看一两本,然后在自己感兴趣的朝代多多阅读,在阅读中思考从而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自己的观点或者想法不一定对,但贵在自己思考这一过程。老师们也不会苛求学生想法的对错,也是注重思考和阐述这一过程。论著方面,笔者自觉阅读的还是太少,姑且舔着脸向学弟学妹们推荐几位老师及其论著。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田余庆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东晋门阀政治》,祝总斌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邓广铭的《辽宋夏金史讲义》《王安石传》《岳飞传》,黄永年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陈苏镇的《春秋与汉道》,还有吴宗国、周一良、阎步克、张帆等等老师的著作,学弟学妹们都可以去阅读。阅读论著的时候,若时间充裕的话,学弟学妹们最好细读,或许书中很普通的一句话能让你灵光一现,想通一些问题。而且先生们的论述严谨而考究,阅读论著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先生们对史料的节选、分析、考据的一系列流程,这对以后研究生阶段是大有帮助的。若时间实在不充裕,学弟学妹们可以试着只读先生们考证后的结论,并进行自己的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理解。4. 史料:阅读史料一方面是练习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而不是仅仅依靠各位先生的论著去了解那个时代。学弟学妹们可以依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相关的正史进行阅读就好,最好是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本的正史。5. 辅导书:新祥旭老师提供的一些资料,笔者备考也是看了一些参考书的,但参考书种类很多,而且褒贬不一,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偏好也不同,笔者不好说那一本好那一本不好。针对名词解释,笔者用的是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虽绝谈不上能完全覆盖所有可能的考点,但私以为也比较全面。以上就是笔者考研的一点经验吧,肯定有疏漏和不足,学弟学妹们可以略作参考,若有不到之处,还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见怪。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大灾难

经历清华北大考研,我找到了最适合北大的复习思路和材料

笔者曾参加过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有幸进入复试,但由于清华在2019年改革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试方式与考试科目。因此,本节将重点放在北大的相关信息分析上。01刑事诉讼法1.试题风格简介北大初试综合卷的刑事诉讼法科目一般有两题,共计20分。第一道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第二道题则具有很浓烈的陈瑞华教授的个人印记。不过,对于第一题来说,也有一定的扩展空间。如果能用陈瑞华教授的理论进行适度的扩张,想必一定可以拿到高分。因此,在准备刑事诉讼法科目的过程中,陈瑞华教授的书是必须读的。不过,正是因为陈瑞华教授的风格过于独特,在阅读完1-2两本陈教授的书后,即便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目,都可以模仿陈瑞华教授的思路和风格现场编造。2.备考资料选择(1)易延友:《刑事诉讼法:规则、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推荐指数:★★★★推荐理由: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出版时已近10月,因此笔者没有时间通读这本书。是故,在推荐指数上只打了四颗星,是否配得上五颗星,交由读者结合自身情况来判断。不过,如果让我重新考一次北京大学,笔者一定会将这本书作为框架性的基础教材。如前所述,刑事诉讼法初试科目有一道基础知识性的题目,因此必须找一本教材来应对,光看陈瑞华教授的理论书籍很容易有所疏漏。之所以选择易延友教授的教材,是因为易教授的语言风格较为平和朴实,读起来也舒服。并且,这本书的框架架构的非常齐整,书中也有许多案例帮助加深理解,能够丰富阅读过程中的有趣程度。相较于北大高教大红皮教材的枯燥乏味来说,这本书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选择了。另外,依据笔者愚见,易教授这本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刑事诉讼法教义学味道的书籍,如果能够在答题时尝试进行教义学分析,获得的分数想必是可观的。(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推荐指数:★★★★★推荐理由:倘若选择自己制作笔记,这套书是必须读的。如果各位读者收集到了刑事诉讼法的真题,会发现有70%以上的题目都可以在这套书里面找到。另外,通过这套书上下两册的熏陶,基本上可以把握住陈瑞华教授的核心基本思路,万一刑事诉讼法科目的第二题事先没有准备过,也可以在现场进行分析,组织出八九不离十的答案。不过,正是因为陈瑞华教授的文风过于独特,笔者在阅读这套书时非常痛苦。在制作这套书的笔记时,个人是分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依据书中结构的顺序对知识点进行摘录与转述;第二步,对自己做好的笔记进行逻辑整合,尽量减少笔记的杂乱程度,以便后期的背诵。(3)陈瑞华教授近期的论文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刑事诉讼法科目的第二题涵盖范围非常广,即便阅读了上述两本书,还是有可能没有办法将考点完全复习到。而北大的刑事诉讼初试科目有着一定的重视热点事件的倾向。如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该科目就考察了相应制度的变化内容及评价,2019年的初试题目中,也紧跟修法热点考察了值班律师的内容。因此,结合修法动态与热点针对性的阅读陈瑞华教授的论文也是非常重要的。(4)陈瑞华教授的其他著作推荐指数:★★推荐理由:如果真的有充分的时间将陈瑞华教授的其他著作全部阅读并制作笔记,初试的刑事诉讼法科目应该问题就不大了。但由于这样的做法耗时成本太大,并且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复习,加上刑事诉讼法科目总共分也就20分,如此备考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笔者不建议继续进行更加广泛的阅读。如果能够充分吸收易延友教授的教材与陈瑞华教授的《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一般情况下都能拿到14分左右的分数。当然,如果当真学有余力并对刑事诉讼法感兴趣,则自不待言。02刑法北大综合卷的刑法科目也是分为两题,一般来说是40分。第一题是一道基础性的简述题,第二题是一道案例分析。根据历年真题,第一道简述题的考察内容基本限定在共同犯罪与刑罚论当中,偶尔会考察一下犯罪特殊形态,犯罪论中的其他问题则一般不会考察。另外,该题的内容也非常简单,大抵如“论述我国刑法中的主犯”、“简述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之类。因此无论是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还是中规中矩的学校教材,想必都能够应对第一题了。不过,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分数,选择性的阅读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肯定是最好的。就第二题的案例分析而言,其所涉及的考点大都是法考中经常讨论的典型案例,因此结合法考资料来准备就行了。平常注意一下三阶层的思考框架,在答题时简要运用即可。不过2019年的案例分析考察了关于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这一问题车浩教授曾单独撰文。如果阅读过车浩教授的这篇论文,分数应该相对较高。不过,对于非刑法专业考生来说,没有必要纠结于个别题目上一两分的差距。03民事诉讼法1.民诉法试题风格初试综合卷中的民事诉讼法科目依旧是两题,共计20分。一般是两道简单的论述题,不过今年出乎意料的在民事诉讼法科目中出了一道法条分析题,不知以后会做何种变化。论述题的考察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概念比较(如论述证人、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的区别),二是论述某一具体的制度(如论述协议管辖)。在第二种类型中,个别题目会以民事诉讼过程的动态视角进行考察(如在我国的各民事审判程序中,民事审判组织有何不同)。不过,这一类型的题目相对较少。2.民诉法备考资料选择(1)刘家兴、潘剑锋:《民事诉讼法学教程(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推荐指数:★★★★★★推荐理由:本书的编排结构基本与笔记无异,知识点能细化到四级标题,可谓是备考神书。使用这本书时,甚至不需要做笔记,勾出重点后直接对着书背即可。民事诉讼法的初试题目,80%都能在这本书上直接找到。剩下的一些题目即便在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凝练后,基本也能作答。一般情况下,背好这本书就足以应付民事诉讼科目的考试了。(2)王亚新、陈杭平、刘君博:《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推荐指数:★★★推荐理由: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较《民事诉讼法学教程》而言更深,不过做笔记并不方便。以北大综合卷民事诉讼科目一贯的风格来看,一般情况下是用不到这本书的。不过今年第一次出现了民事诉讼的法条分析题,不确定以后的题目会怎么出。如果民事诉讼法的题目开始变难,仅仅使用《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可能难以充分应对。今年的那道民事诉讼证明规则的法条分析题,我个人是使用到了《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的内容的。之所以只打三颗星,是因为不确定未来的题目走势。姑且在此提出,供各位读者选择。04民法一般来说,民法科目的考试由两道题目组成,分别为法条分析题与案例分析题,共计40分。不过,今年的民法科目考试却只有一道案例分析题,颇出乎意料。同刑法一样,笔者在准备初试时,也没有阅读什么民法教材,依旧是使用第一年准备清华的笔记来备考。唯一花时间做的事是额外阅读了十余篇《法学家》上连载的民法评注用以补充第一年的笔记。因此,笔者在此不多置椽关于民法备考资料的选择,而仅仅对试题的风格及可能的答题方法做一简要的分析。依照惯例,第一题会是法条分析题。依笔者愚见,在作答该类题型时,可以将所涉法条分为直接涉及请求权的法条与没有直接涉及请求权的法条以分别准备答题思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北大民法考试比较注重对请求权的分析以及对其基础的探寻。是故,如果所给法条直接涉及某一请求权,那么在作答时,答题重心应当放在具体的请求权之上,相关联的理论扩展与发散应当适度,理论深度在此可能并不是采分点。当然,这并不是说,对于没有直接涉及请求权的法条就可以天马行空的进行理论深入,毕竟答案的组织要紧紧围绕着所给法条进行。相较于法条分析,第二题的案例分析要轻松许多。大部分的往年真题所涉及的案例分析比较简单,考察重点似乎在于“谁得向谁主张何种请求权”的作答方式上。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题时最好能够指出具体的请求权及相应的请求权基础。作者:王郁茗

木乃伊

北京大学中共党史考研难度分析、报录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

招生目录招生人数预计招收全日制3人(含推免2人)学习方式全日制研究方向01.台港澳与世界事务02.中国现代政治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政治学概论④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录取情况2020录取进入复试1人,录取1人,最低录取初试分413。2019录取进入复试2人,录取1人,最低录取初试分374。2018录取进入复试3人,录取2人,最低录取初试分363。2017录取进入复试2人,录取1人,最低录取初试分398。参考书目614政治学概论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理论部分的核心参考书目,要重点掌握和记忆其中的政治学名词)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用作补充政治学十五讲,尤其是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等章节内容)3.海伍德《政治学》(本书主要在于辅助理解,外专业跨考的推荐先看本书打好基础)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准备政治学概论大题非常重要,需重点把握书中的框架)5.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与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合使用)6.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7.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概论部分重要基础书目,推荐先看)8.陈岳《国际政治概论》(要重点记忆其中提到的国际政治学名词)9.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与前两本书配合使用,重在补充前两本书的内容)10.宋伟《国际关系理论》11.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非常重要,比较全面的各流派国际关系理论讲解)12.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本书基本上囊括了世界民族部分试题的大部分重点)13.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常考内容,重点掌握政治伊斯兰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1. 《当代中国外交史》谢益显 中国青年出版社2.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 复旦大学出版社3.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孙岩 北京大学出版社4. 《香港模式与台湾前途》李义虎 张植荣 世界知识出版社5.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张植荣 北京大学出版社考研真题614政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文化霸权2.转移支付3.沙里亚4.国际战略5.地缘政治6.伊斯兰恐惧症二、简答题1.简述主权与治权的关系2.举例说明世界各国不同的合宪性审查制度3.简述加泰罗尼亚独立问题的由来和发展4.何谓“中美脱钩论”三、论述题(国际组织和国际公共政策专业做3、4题,其他专业做1、2题)1.论述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的关系2.有观点认为当前民族主义回潮和分离主义抬头,与全球化有密切联系,谈你的看法3.回顾欧洲一体化进程并讨论其前景4.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作用备考重点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统考科目,也是北京大学国际学院考研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同时是所有初试的四门科目中,拉分最大的一门科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对这门课引起高度的重视,将复习重点放在这门课上,一个不错的专业课一成绩(一般指115分以上)对于报考北大国关院研究生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专业课二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与专业一相比,在内容的抽象性上大大下降,通俗点说就是考生基本能够看懂。但是这部分知识点多而庞杂、历史跨度大、史论结合要求高等特点每年都会令很多本科是国政专业的考生在这门课上折戟沉沙。因此大家对于这门课同样不能掉以轻心,以免给自己留下遗憾。政治学概论科目包含了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学几个部分。政治学原理:本部分每年考察均以名词解释为主,在复习时应该充分利用好政治学十五讲与其他辅助教材,尽量全面的将名词解释整理出来,在冲刺过程中进行系统的背诵和记忆。这部分尽量不要出现完全没复习到的知识盲区。国际政治概论:这部分的复习与政治学原理部分比较相似,主要也是以整理名词解释和记忆背诵为主。除此之外,考生还应当活学活用一些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等,同时也要注意区别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等。国际关系理论:本部分在北大国关院的考试中并不属于重点内容,每年基本上都是只有一道简答。前几年考试难度并不大,从2014年开始,这部分的难度与细致程度明显增大。考生要把几个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完全理解消化,力争在这一部分不要无谓的丢分。西方政治思想史:北大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一直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的难点,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在这一部分丢分过多而与北大失之交臂。这部分北大考题比较宏观,除了个别时候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单个思想家的思想如乌托邦、扎克维尔等外,一般都是考查某种政治思想的宏观发展脉络,如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民本等。因此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最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复习。例如民主思想,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每次发展都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哪些思想家推动了它的发展、他们各自对民主怎么看?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可以看做是政治学原理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融会贯通。大家在复习这一部分时候要重点总结各种政治制度,如官僚体制的优缺点、联邦制与邦联制的对比、分权争衡理论的政治实践等。 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部分偶尔会涉及,一般是以名词解释如九品中正制或者中西政治思想比较如无为而治与小政府两种形式命题。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应该重点复习儒家、道家、法家的政治思想和观点,同时与西方的类似观点进行比较分析。专业二 战后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史最大的特点是国际体系一直围绕着美苏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脉络较为宏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该紧紧把握冷战的几个发展阶段和美苏关系的几次重要的对冲与缓和,以此为基础记忆其中所涉及到的重要的事件、条约和人物。同时。大家在复习国际关系史的时候要尽量学着用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专业术语来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这个有一定难度,但的确是训练考生答题思路和专业素养的有效方法),努力做到史论结合和语言的专业化。新中国外交史:这部分内容与国际关系史相比复习量不大,而且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史体系非常明显,大致是每十年一次转变。大家不但要熟悉新中国外交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和其中所涉及到的重要的事件,而且还要按照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等专题的形式整理出中国与各主要国家(一般是大国)之间的关系和中国对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的官方立场和观点。时政热点:这一部分内容较为零散,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多关注时政热点的基本学习习惯,推荐大家参考《世界知识》、《现代国际关系》等期刊,切勿通过《环球时报》等报纸进行时政部分的复习。因为这些期刊都是将时政热点问题进行了汇总和整合,而且上面的文章多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写,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报纸只是对于新闻的一个简单罗列,很多内容并不重要且一些观点很不专业,不但会浪费大家宝贵的复习时间而且会误导大家对于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

不一定

2019各大高校考研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汇总!

现阶段,2019级考生已经进入紧张的复试准备阶段,复试可不能盲目的备考,了解目标院校的2019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准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部分高校的2019年MPAcc复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大家快准备资料开始复习吧!

必由其名

重磅!这些高校已公布21考研复试参考书目,谁学谁上岸!

参加了21考研的伙伴们应该都已经估分了吧?估分之后的你是自信满满,还是觉得自己在过线的边缘反复试探?无论你是哪种情况,考验大家耐心和实力的重要环节——等成绩+拼复试就要来了!有一些伙伴觉得“过了初试复试就稳了”,然而你知道吗?去年有好多400+的小伙伴,初试成绩排名前5之内,可能就因为没有重视复试,临场发挥不太好,错失自己的理想院校。所以伙伴们一定要把复试重视起来,提前准备才是王道~今天给伙伴们整理了7所高校21考研复试参考书目,希望伙伴们积极准备。快看看有没有你的目标院校吧~1.中央财经大学具体网址:http://gs.cufe.e.cn/info/1050/7978.htm2.成都大学具体网址:http://yjsc.c.e.cn/attachment/202009/20200916162942n911C2Q6Ts.pdf3.河北师范大学具体网址:http://yjsy.hebtu.e.cn/dynamic/download.jsp?id=347007c22b1648bcaff81834d5e4a0ed4.天津师范大学外院具体网址:http://wgyxy.tjnu.e.cn/info/1018/2131.htm5.贵州中医药大学具体网址:http://yjs.gzy.e.cn/zsjy/zsxx.htm6.哈尔滨工业大学具体网址:http://yzb.hit.e.cn/2020/1014/c8823a246308/pagem.htm哈工大机电工程学院复试参考:7.大连民族大学具体网址:https://gd.dlnu.e.cn/zs/tzgg/110718.htm还有哪所高校已公布复试参考书目,欢迎补充到评论区哦~如果你发现还没有自己的院校,那怎样才能找到目标院校的参考书呢?不妨试试下面4个方法:①查看历年参考书目这些年来专业课考试的命题方向都趋近于开放性,所以有部分院校没有设定参考书目。你可以查找所报专业近十年的大纲和参考书目,一些经典书目一直都是每年的考点。②请教学长学姐复习用书可以找到上一届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问一下,看看他们都看了哪些书。③关注导师们的论著可以了解报考院校专业导师们的作品,一方面增进了对专业课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对于论著行文风格也有了解,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从专业角度回答问题,也很有帮助。④去论坛贴吧查找如果你不认识同院校专业的前辈,也没有报考院校专业的学姐学长,还可以多去论坛贴吧微博去看看,一般这类网络社区里,都是一些考成功过人的经验。初试重要,复试同样很重要,希望伙伴们把握机会,顺利上岸!来源:新东方在线四六级

舒舒服服

这6本书,北大中文硕士强烈推荐,25804人深表赞同!

对很多人来说,看书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书分为很多种,讲故事的,讲哲学的,讲技能的,讲阅历的,每一本书里面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的世界大,有的世界小;有些世界饱满鲜活,有的世界空洞乏味。找书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自从文字诞生以来,这个世界的库存里便积累了无数的书籍,随着时间的延续,里面的库存还在不断的增多,找书,找一本好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有时候,适当吸取一些别人的经验,看一看大家都公认的好书,是一件省力的事情。而以下这6本书,北大中文硕士强烈推荐,25804人深表赞同。一、《亲密关系》罗兰·米勒豆瓣评分:9.0分这是一本学术论著,引用了无数严密的科学实验数据,全面剖析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很多打破常识、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以极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自己、认识亲密关系,从而拥有更美好的关系。真的是非常推荐这本书,无论你是未曾拥有过亲密关系,还是身处关系之中,又或者已经结束关系。都一定会对你有很多启发。二、《人生的智慧》叔本华豆瓣评分:9.4分一本哲学书!但是不枯燥不难懂。我直接用豆瓣最有用(类似点赞数)的短评,来安利你们这本书到底有多好:@Ai-Lain:突然觉得自己可以把什么都看淡了,因为这本书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带着走了遍,所有的所有在这一生都是必然的,看透了就不纠结了,尽自己的努力去生活着就好。三、《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豆瓣评分:8.8分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哲学书,用文学的、讲故事的方式,把哲学史串了一遍。适合于哲学入门,很推荐对哲学感兴趣的胖友,这本书一点都不枯燥,非常有趣。四、《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豆瓣评分:9.2分这是一本小说。引用豆友@卡特曼的评论:一辈子写一部这样的作品确实可以不写其他的了。再次甩出书中我最喜欢的那段话: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五、《维特根斯坦传》瑞·蒙克豆瓣评分:9.1分这是一本大部头。维特根斯坦是个哲学家,emmm,非常帅的哲学家。插图本很贵!但是比非插图更好看!这本书很好看!但是只推荐能啃得进去传记,对哲学感兴趣的胖友看!临终时,维特根斯坦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六、《当尼采哭泣》欧文·亚隆豆瓣评分:8.9分和《苏菲的世界》类似,这本书用心理小说的外壳,对人生中的种种孤独、恐惧和痛苦,做了心理学、哲学等层面的、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喜欢探索自我、向内自省的胖友,强烈推荐你看这本书,它可以帮你自我剖析,找到自己真正的问题,找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明白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再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读书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一样,你需要和经典书籍,展开只属于你们之间的独特交流。你是什么样的人,也决定了它会告诉你什么样的事。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并没有两人,读的会是同一本书。

无极

2021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指南(含数据信息、参考书目、考研真题)

学院介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Department of Sociology,PEKING UNIVERSITY)建立于1982年,是一门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深入系统认识社会,从而提出相应社会理论的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相比较北京大学的其他科系,社会学系是个相对年轻的学科。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领导机构,统一组织教学与科研工作,现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教学队伍最强、研究领域最全、出版的教材和研究成果最多的社会学系。2007年8月,北京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含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四个二级学科)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系北京大学现有的1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之一。毕业去向http://www.shehui.pku.e.cn/second/list.aspx?nodeid=1160 招生目录参考20招生学习方式全日制招生人数预计招收统考生2人实际录取2人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 645 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④ 927 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复试线20年:总分345 政治外语55/专业课9019年:总分345 政治外语55/专业课9018年:总分345 政治外语50/专业课90录取信息2020录取:3人进入复试初试分数:376、384、3912人最终录取初试分数:384、3912019录取:3人最终录取初试分数:355、384、4022018录取:3人最终录取(含计划生1人)初试分数:330、376、386参考书籍《人类学是什么》,王铭铭,北京大学出版社《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博德利, 北京大学出版社《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人类学通论》修订版,庄孔韶,山西教育出版社《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埃里克森著)商务印书馆《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考研真题2020真题【名词解释】1、有机团结2、栖居视角3、文化圈【简答】1、沃尔夫关于农民的概念和对阶级的看法2、《金翼》的主要内容3、英国亲属制度理论的发展【论述】1、如何理解“互惠是······”(列为斯特劳斯)(这句话原话是什么我记不清楚了,大概意思是:互惠是***的基础,***的内容应该是社会或者文化或者心灵)2、博物馆学的发展对德国人类学的影响3、费孝通《江村经济》对人类学发展的贡献2017真题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6*5=30) 萨满 象征人类学 马林诺夫斯基 萨皮尔·沃夫假说 安乐死 阈限 二.简述(10*4=40) 1.介绍一下格尔茨对东南亚某个国家的研究 2.列维-斯特劳斯对社会、文化和自然关系的看法 3.什么是视角主义? 4.继嗣理论和联姻理论的关系 三.论述(20*4=80) 1.过去三十年里民间宗教复兴的意义 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代人类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文明人类学”的意义 4.家庭形态的分类及其变迁的影响因素 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6*5=30) 资讯人(informants) 文化霸权 扩展个案法 《写文化》 他者观 文本分析 二.简述(10*4=40) 1.多点田野工作对现代人类社会研究的意义 2.什么是“行动研究”? 3.分析民族志互为主体性的内涵 4.“网络”概念对“社会”概念的作用(影响?) 三.论述(20*4=80) 1.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制》的方法论特点 2.从《历史之岛》谈谈结构主义与历史结合的方法 3.如何用整体观进行社区研究 4.说说你对研究方法的使用偏好以及原因 复试详情复试比例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我系硕士生招生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内容和成绩计算复试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社会学(人口学)专业、女性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硕B组的复试将设立一定数量的题库,由考生(包括港澳台、留学生)随机抽取试题序号对应的试题进行回答。综合复试时间不少于20 分钟。考生的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所占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复试成绩占30%。因此,加权总成绩=(初试4门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港澳台、留学生以复试成绩为最终总成绩。初取办法1、初取以各组考生的加权总成绩由高至低依次录取。2、复试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3、初取结果以上报北大研究生院获批的名单为准,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第一时间将初取结果公布社会学系主页,请考生注意查看北大社会学系主页www.shehui.pku.e.cn。由佳明老师整理发布xxxfenglaoshi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大君主

历史考研必备!北大邓小南老师中国古代史笔记(手写超详细)

我是17年考上的中国史研究生,普通二本到部属师范,笔试面试都是第一名,我大学的基础也不好,也是在决定考研的时候开始好好学习的,在网上看到北京大学这组经典课程,邓小南、张帆教授主讲,一共132个课时,特别喜欢,干货满满,就用心做了笔记,笔记一共有66页,前两天从故纸堆里收拾出来整理成了电子文档,视频资源到处都有,b站就有,没空做笔记又想要的同学可以评论。我整理成百度云链接,这边放链接也不方便~这个资源适合喜欢历史的、或者想有中国通史概念的、有基础历史知识的同学和朋友。下面我放几张图,大家看有没有需要~下面是我整理的笔记文件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