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励志:从学渣逆袭到北大研究生,我所经历的那些事儿缙笏绅修

考研励志:从学渣逆袭到北大研究生,我所经历的那些事儿

考研励志:从学渣逆袭到北大研究生我所经历的那些事儿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在2008年,以考研401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的。被北大录取以后,就一直在北大读研究生。那三年时间里,有过科研成功的快乐,也有失败的哀愁。三年来,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什么都会的“大人”。从一个被人嘲笑的“土鳖”,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大神”。早在2005年我就以本科的学历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找工作四处碰壁之后,立志决定考研。那时的我冲动,热情,充满干劲,有一种无知无畏的力量。连续考了3次研,最终以401分的成绩考入了北大。考研那段日子,每天早上6.00不到就起床看书,背英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第一次考研,英语32,政治43,专业成绩145,总分220,连那年的国家线都没有上,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换来的是一次失败。那段时间,一度迷茫,想过放弃,想过回老家创业,也想过找工作。可是我不能这么放弃。每次给家里人打电话,电话那头就会传来:谁谁又考上了公务员,谁谁又回乡当了村官,谁谁没怎么读书,现在都是大老板了,年薪几十万。谁又买了房,买了车。而反观自己,什么都没有,一无是处。当看着自己一副惨象的时候,感到一种莫名的心酸。更加坚定了自己考研的决心。第二次备战考研,是在富士康打了8个月的工以后(没有生活费来源)。这次,积攒了大概10000元,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每天早上7.00准时到图书馆和所有考研的学生一起奋战。晚上12.00离开图书馆,天天如此,只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4个月的奋战,我考了325分。因为报考的院校录取分数线太高,而调剂的学校又太远,所以又一次以失败告终。2次考研的失败,更加激起了我的恒心。2年时间里,我从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也没有回过一次家。因为我怕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也怕爸妈失望的眼神。当再次失败以后,我决定奋起一搏。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一改往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我试着和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交流,我发现我的学习效率大有提升。第三次考研,是在改变了学习方法和思路以后,我考了401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考这么高的成绩,而且这一次成功的被北大录取。考上北大的那一年,我回了一趟老家。当我把考上北大的这个消息告诉我的父亲时,他沉默了。多年来,他一直是低着头的,因为村里很多人都买了车盖了新房子,而我们家还是住的土坯房。这一次,我看见他笑了,我知道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三年,我从一个找工作处处碰壁的学渣,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北大研究生。这之间有过太多的酸甜苦辣,有过太多的煎熬,也正是因为这三年,我也终于破茧成蝶。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追梦者

丝衣

为什么说考研学渣可以报考北大研究生?

导读:说起清、北,这是所有考生望尘莫及的殿堂,高考时绝大多数考生想都不想的事,但是现在居然有人说二本考生完全可以通过考研考上北大?这是在逗我吗?2019考研er,你们怎么看?北大不是遥不可及记着,二本的你,考研完全可以去北大。如果你想高考考上北大,即便你在高中复读20年,累死,也考不上北大。毕竟高考考查很多东西:智商、思维等等。但考研不一样,考研考查的是准备程度,所以说二本的孩子,如果做题时候觉得还可以,报北大拼一把还是可以的!学渣高考无望名校,期望考研梦圆北大,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些夸大其谈,但是这也正好印证了一个道理。考研,对每一个考研人来说,都是一次重生。考研是我们在步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前的最后一块净土,不问出身,只论能力。纵使上述考研论坛用户所谈的关于学渣的北大梦有些偏颇,但是期待着浴血重生的你们,考研绝对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考研,意味着迭代,意味着你要和过去的自己说一声再见,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给自己的人生赢得再次洗牌的机会。因而,在接下来的每一天,都需要你万分投入,努力学习,时刻敢于推倒昨日那个你,那个可能胆怯、懒惰、乏味的你,用努力、坚持和方法,塑造一个坚决、勤奋、有趣的新人。即使考研需要面临惨痛的选拔与淘汰,但对于大家来说,这个过程比结果更加令我们难忘,等到多年后回想起来,这都是一段美好的经历。而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去看结果,每天纠结着自己是否能成功,重要的是我们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奔赴这个赛场,哪怕这个结果不是我们所盼望的,那也无所谓,因为我们努力了,努力了就不后悔。考研作为新起点,如何出发?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制定复习作息时间计划大家一般准备考研就是从3月份到12月底,基本每天的生活就是图书馆-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如果没有研友的话,好几天都跟别人说不上一句话,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近一年的复习该如何安排,计划很关键。最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养成习惯具体计划,随着复习进度,还要作调整,但是大体不会动。就是这样的作息时间,广东中公考研从复习第一天,坚持到考研前一天。即使最后的冲刺阶段,也不会延长复习时间。雷打不动,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成习惯,这很重要,因为考研是持久战,不是一天两天,不然硬着头皮去坚持是非常痛苦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如何形成习惯,制定作息时间,一定得符合自身条件和目前的承受阶段。切记不要一上来就给自己高强度的复习安排,比如,比如平常每天复习6个小时,一下定决心,要复习12个小时,说要半夜几点几点睡觉,这些对复习都是有害的。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去泡自习室,有时饭也不吃,几天高强度的复习之后,就再也没有来。原因在于,复习的热情被很短时间消耗了。古人讲“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考研不是一天两天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鼓作气效果在短时间可能很好,但以后呢?就是“再衰三竭”了。有规律的复习,可以把你的热情和劲头保持在一定程度上,不至于迅速消耗。所以一定要适合自身条件。如果一定要高强度,一点一点去掉,看看自己是否能接受,再增加强度。能力不够努力来凑耐得住寂寞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黑暗岁月,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捱过去,天也就亮了。考研就是如此。有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很无助和孤单,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广东中公考研告诉你,越是这个时候,你越不能放弃,因为这是上天对你的考验。当你坚持过来回头看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当时让自己濒临崩溃的困难其实也不过如此。而自己却度过了那段黑暗的岁月,以后哪怕有再难再苦的事情,也不会害怕了。禁得起诱惑考研复习的时候往往会有来自多方面的诱惑,已经拿到offer的室友、被保研的朋友等等。帮帮建议你如果坚定考研就不要再去三天两头地找工作,每年都会有好多同学就是立场不坚定,最后工作也没找到,考研也没考出好成绩。所以,考研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考研有时很孤独,面对这种孤独,你一定要有毅力,我们现在的痛苦会换来将来的幸福,所以为了将来能快乐些,现在痛苦点也是值得的。总的来说,考研是一个全新的平台,英雄不论出处,不要再用歧视二字为自己加负,敢想敢梦敢拼,你的未来有何不敢?

飞行猫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上海落户政策说明了一切

如果要说起我国最牛的两所学校,那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北大和清华,其中北大的文科和理科全国最牛,清华的工科全国最牛。北大很牛,能考上的都是“人中龙凤”,但是高考进北大的学生和考研进北大的学生之间还有存在着一些不同,有网友直言考研进北大的比不上高考进北大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其实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的差距在上海最新的落户政策中已经暴露无遗,在上海的落户政策中,本科毕业于清北的学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但是并没有提到清北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根据这个落户政策,即使一个学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毕业于北大,但是如果本科不是清北,照样难以获得上海的落户资格。其实仔细想想,北大的本科生都是当年高考中分数排在全省金字塔尖的那群人,这群人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综合实力都是顶尖水平,经过北大本科四年的培养,这群人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高端人才,而这些北大的本科生中毕业后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而北大的研究生中出身北大本科的只占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其他高校保研或者考研而来,这些本科非清北的学生当年在高考中都是清北本科生的“手下败将”,而且即使复读一年也不见得能考上北大,所以他们的整体素质是低于北大本科生的。而且,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或者直接保研,所以这些外校考过来的研究生其实在考研时没有面对清北本科生的竞争,难度下降了很多。虽然考研进北大的学生比不过高考进北大的学生,但是他们同样很牛,毕竟他们只是输给了高考进北大的学生,比其他大部分学校的学生还是要强很多的,他们同样值得被羡慕。如今社会上有所谓的“本科决定论”,过分的夸大本科学校(第一学历)的作用,诚然,本科学校确实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看的第一学历,很多单位还是承认的最高学历。三本的毕业生可能第一学历不占优,但是只要努力考个好大学的研究生,同样可以获得“逆袭”的机会,找工作时有单位要看第一学历,但是还有大把的单位看最高学历,何必揪着那些看第一学历的单位不放呢?你觉得呢?

公例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哪个更难?网友:都是人才!

清华北大是很多学生一生的梦想,不管是高考进北大,还是考研进北大,只要能进,自己肯定不遗余力的学习。但是,对于外面的一些企业可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一些企业在招聘北大研究生的时候,会看他们的本科毕业院校,一般非北大毕业的,往往不会被录取,这是为什呢?按理说都是北大的毕业生,应该待遇相同才是呀?那么,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哪个更难呢?网友说,在我眼中,能进北大的都是人才。首先,高考能考上北大的肯定很不容易的,每年几百万考生,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不到千分之一,也就是说,一千个高三学生还未必有一个学生能考上北大呢。而且,就高考而言,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差不多都是各个地方的尖子生,没有个六七百分,北京大学想都不用想了。但是考研就会有所不同,虽然没有北京大学招收的研究生也不多,能考上的都是学校的佼佼者,但是北京大学会给一些地方大学的推荐名额,如果大学期间能拿到推荐名额,毕业后也还是可以进入北京大学深造的。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能降低了学生的招生质量。不是说拿到推荐名额的学生不够优秀,但是光优秀可能还不行,还需要一些潜在的关系才可以,也许有时候关系到了,大学不优秀也能拿到名额呢。再说,高考和考研的竞争压力是不一样的,除了人数以外,考研会有复试的机会,也就说,如果考生达到了学校的分数线,便有机会进入复试,如果复试发挥的好,会弥补文化成绩的不足,当然,这里的“好”也是有学问的。但是高考就不一样了,那是一锤子的买卖的,考的好你就进北大,考的不好,那就只能选择其他学校了,压根不会给你复试的机会。所以,高考的竞争压力比考研要稍微大一些。当然,作为国内顶尖的学府,在人才培养上肯定无可挑剔的,只要能进入北京大学生,毕业后的竞争优势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前提是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对于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再好的学校也拯救不了你,对于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来说,就算是一个不入流的高校也能闯出一番风景。那么,你觉得高考进北大难还是考研进北大难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素衣

同样都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北大与高考进北大,这两者有区别吗

北京大学作为我国的高等学府,当然是长久以来所有优秀学生最梦寐以求的大学,特别是在文科生看来,北京大学是我国文科大学中最优秀的人,无论是对于研究生还是大学考生,他们都想进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样都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北大与高考进北大,这两者有区别吗,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怎样才能通过高考进入北京大学,你知道,如果你想通过高考进入北京大学,你应该在高考中取得自己的成绩,特别是一些高考中北大录取线的要求更高和可怕。前100位的话,可以说是全省的前100位,如果不是“人中的龙凤”的话,很难进入北京大学,这个也足够了,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北京大学的两个人都很厉害。另外,谈谈考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的大学生吧,我们拿着的研究生考试说,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5202人,除了推荐生2195人,只剩下3077人,3007名研究生在2.8万人中筛选,合格的概率大约是10左右,加上考北大研究生大部分都是比北大水平低的高中本科生人群,所以难度也很大。如果单纯按照考试的比例进行筛选的话,一定很难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北京大学,因为大学入学考试是从千万人以上的学生中选择的,自然大学院的“上陆”概率很高,难度也很低。但是,进路的选择比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低,简单来说,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前途会更顺利,今后成功的机会会更大,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考研究生可以进北京大学,证明自己的本科学历也不庸俗,大部分进入北京大学大学院的学生都是从各自的985、211大学毕业,底子比北京大学还差得远没什么不好的。以上就是同样都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北大与高考进北大,这两者有区别吗。

侠客行

考研故事:339分,她幸运考入北京大学,分享这些经验,值得一看

4月26日早上9点,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成都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刘月榜上有名——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临床医学(内科学)专硕拟录取,她终于把医学梦从嘤鸣湖畔做到未名湖畔。你好,北大339分,看到初试分数,刘月心凉了半截,“可能无缘北大了。”参考往年北大第一医院录取分数,这个分数悬在线上。她甚至做好“二战”的准备了,“就是想上北大。”从决定考北大那天起,刘月的目标就很明确。“一次考不上就考两次、三次、四次。”一天正在午睡的刘月接到一个电话,看来电显示的“北京”,她一下精神了。对方称自己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老师,由于刘月的分数过了校线,没过院线,需要进行院内一调。问刘月是否愿意从第一志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调剂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设有6个学院(部),6家直属附属医院、4家共建附属医院和14家教学医院。其中,首钢医院是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大学临床学院。一时间,激动、兴奋的心情全都涌上来,刘月感觉自己离北大更近了。有了复试的机会,刘月整个人都绷紧了。她详细了解了复试考察各项占比,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21日,她带着满心希冀飞往北京参加复试。23号,提交材料、体检;27号上午笔试,下午面试。6天时间,她在忐忑、紧张、自我鼓励中度过。面试当天,她非常紧张,甚至一开始,说话都带有颤音。深呼吸、冷静……她暗示自己快速调节好情绪。4月26日,看到北京大学的拟录取名单,她对燕园的期待终于从无数个梦境中走进现实。看着电脑上拟录取的界面,她默默说了一句:“你好,北大。”目标坚定:考研大一还没开学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考研!从高中走进大学,这个没离开过家的女生有些手忙脚乱。生活得自理,学习要自觉。专业课程满,她又加入了班主任刘冰花的实验室,跟着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面的研究。课余时间,她大多在实验室、自习室度过。刘月的努力班主任刘冰花都看在眼里。“她言行合一,说考研就在大一开始朝着目标努力。” 医学专业是五年制教育,大学期间,刘月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20%。大四时,她主动请缨当班长,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刘老师对她赞不绝口:“这个孩子做事特别认真,把班上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操作和设计也完成得很出色。”从大四上学期起,刘月开始紧张的备考。去年2月,她开始“扎根”图书馆,每天7点起床,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看书。“临床医学是统考,所以没怎么费心看学校。”她估算多久能看完一本书,配套专业课视频,每天跟着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西医综合6本书超过600万字,知识点杂,“就像脱了一层皮,经常觉得看不下去,有时候满足于自己学习了一整天的错觉,但仔细回忆一天,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备考,焦躁、又强迫自己看下去的情绪始终萦绕着她。燕园情结一次偶然,刘月看到一家教育平台的试听课程。课程配套的是英文原版书,通过引导学员对一些哲学大问题进行思辨分析,学会思考。试听结束后,刘月发现从一味死记硬背,到开始思考为什么,收获新知成了一种乐趣。“线上的老师知识广博、品行高雅,让我心生向往”。她萌生了一个北大梦。决定考北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月纠结了几个月。但她始终相信“我只要足够优秀就一定可以。”她把北大初试、复试分析个透彻,再到评估自身能力后,7月她终于下定决心:考北大!背着沉甸甸的梦想,她一边进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实习,一边准备考研。科室最忙的时候,她一天只有两个小时的看书时间。时间紧、内容多,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秘笈”:从大框架看向细致,循环往复。第一遍大致了解书本内容,第二遍寻找自己的知识盲区,根据重难点,不断地重复记忆。后期,她一边实行题海战术,一边利用在医院实习的机会,将书本的知识和临床病症联系到一起理解。特别是看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时,刘月看得一知半解,很头疼。正好她被轮转到呼吸科实习,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具化成眼前的临床病症,一些困惑也得以渐渐消解。“我不是一个学霸。”考上北大后许多人称刘月为“学霸”。可刘月却认为“‘是个努力的人’这个描述最合适我了。”她很满足于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她说,“开开心心地学习,不是很好吗?”尘埃落定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憧憬未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开始,到了更大的舞台,自己更要学习,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来源:来源:成都大学新闻网 编辑:邓嘉琦 卢欣悦

次矣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撒贝宁一句话说出重点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撒贝宁一句话说出重点说到大学生们最理想的大学,相信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清华北大。不仅是学子们,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也是最高的,这两所学校也是他们所希望的结果。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努力进入,只要能挤进去,那自然不用说是件很骄傲的事情。在我们的印象中,二者之间都是很好的,那谁更优秀一些呢?相信很多学子会拿来作比较。1、作为一名理科生的学霸,相信都比较倾向于北大学府,虽然两所学校之间离得很近,但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还是有更多的人喜欢去北大。不过进的时候方式有很多种,毕竟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名校出来的人今后走向社会就是一个活招牌,所以但凡有一丝机会都不会放过。有些学霸高考分数高,所以不用担心直接就被录取,但有些人志向比较远,但分数不理想,就会考虑线上一个普通的大学,然后趁着这四年的时间多加学习,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进入北大。2、看似都进入了一所大学,最终都是从这里毕业,但先后进入二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都知道撒贝宁直接高考进入了北大,因此他在这两者之间有着自己的观点,到底是直接高考一举进入比较好,还是再艰苦四年考研进去好呢?其实这两个学位在社会上都有很大的重量。如果直接高考进入北大,那就毋庸置疑一定是个学霸级人物,在某一方面有超人的才华,所以先天基础会好很多。3、直接高考进入北大,在一定的年纪就能进入这么高的学府,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将来去国外知名的学校进修,大学的四年时光在这里度过也是不一样的体验,因此看起来本科直接进入学府似乎更优秀一些。如果考研的话,首先普通大学你要加倍的努力,毕竟考研很艰难,想要进入北大不仅我国,在别的国家也有很多人想进这所学校进行学习,所以从这点就跟本科生有了一定的距离。结语:小编看来,只要有梦想,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那一定是个伟大的举动,所以单在这一点上就值得我们去敬佩。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李斯

北大研究生感叹: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瞧不起,滋味不好受

北大是我国最知名的院校之一,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气,虽然有很多人想去北大读书,但北大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因及其低的录取率让北大这所大学愈发的神秘,无独有偶,在某论坛却出现了不为人知的一幕,一名北大研究生大倒苦水,看起来较为伤感。我是考研上北大的,本科是二本,但我从不说自己是北大的,因为北大只认本科校友,读研的三年里,即使是研究生在同一个实验室,考研的跟考研的在一起玩,土著和土著在一起玩,北大土著从来不跟我们交流,后来我才发现我在他们微信分组里的北大同学只有本科同学,研究生同学都不算在内。这便是该研究生的原文。从文中可以看出楼主在北大求学过程并不愉快,反而有些伤感,原因是被本校的同学另眼相待,滋味不好受,其实像楼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这也不能以偏概全,这样的例子在哪都存在针对楼主的感叹,部分网友如此表示:我非常赞同楼主,当时我高中发小从南开考入北大直博,刚进去的时候他跟我抱怨,他们导师对于外校来的和本校保研的区别对待,而外校的,二本和重本又区别对待,他是化学专业的,导致他最后从北大退学,考取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正准备去加州理大读博:很正常,考研的去tb都没用,不是第一学历:好学校都看土著,不是只有北大这样:学生,导师这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优越的道德缺失同时也有网友站在理性的态度看问题,觉得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他是这样认为的:北京本地读北大和外地读北大区别开来比较合理~楼主算了何必在意,混社会讲的是实力,我身边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的同事,而我就一普通烂本,那又怎么样,技术是谁对听谁的,不是谁学校牛逼就听谁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比社会上复杂黑暗的多,农村人小地方的人根本适应不了。还有某网友列出搜狐老板张朝阳的经历:张朝阳在麻省也被歧视,美女都不理他,才回国创业的,现在不照样好好的,这样的现象很正常,说是说人人平等,我觉得做不到人人平等,正所谓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说不定之前嘲笑你的人都在为你打工。显然楼主是被该校的学生刺激了,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看开来也很正常,是人都会攀比,毕竟生活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对于北大研究生被本校学生歧视,读者怎么看待这事?

金娃娃

盘点北京大学2018考研总分十大高分考生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除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外,其他各学科门类考试科目均设置四个单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学2018年全校初试总分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27分第2名: 报考历史学系 中国史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26分第3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23分第4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21分第5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9分第6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8分第7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7分第8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7分第9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6分第10名: 报考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政治:78分 外语:78分 专业课一:130分 专业课二128.0分 总分:414分

天生万民

复试比例200%,千里挑一,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该怎么考?

版主分析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历史学高校,是每一个历史学考研学子所向往的学府。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当然,考研的难度也是极高的。就在昨天,北京大学照例发布了2019年历史学考研招生目录,(每年9月8号发布新一年的招生目录)这份目录是一份正式的目录,里面包含了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等等内容。版主对其一一做一个分析。第一,招生专业,北京大学2019年招收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中国学研究生。其中,中国史招生方向,相较于去年减少了“礼学与经学”“敦煌吐鲁番文书”等方向,增加了“全球史”“经济史”方向。世界史专业则由原来的三个方向“世界历史”“艺术史”“国际关系史”,变更成现在的5个方向。第二,招生人数,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史招生人数为22人,世界史16人,中国学5人,考古文博30人,而201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招生中国史计划为25人、世界史17人、中国学5人、考古文博30人。从中国史、世界史专业来看,全面缩招,缩招人数为4人。这就使得本来已经竞争压力很大的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难度更上一层楼了。第三,招生考试科目,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史考研考试科为“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为“662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而2018中国史考试科目为“62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为“628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这种变化是不是意味着北京大学的历史学考研命题会发生变化呢?版主下面还要说。第四,北京大学除了历史系招收历史学研究生之外,还有考古文博学院和燕京学院,这里面我们需要单独说一下燕京学院。燕京学院招收中国学研究生,包括历史学和考古学,但这并不是为了给考试学生准备的。燕京学院的中国学研究生只招收推免生,所以不会给出考试科目。需要说的是,燕京学院的历史学推免生可能大家并不是熟悉。燕京学堂成立于2014年,原本就是想依托北京大学强大的人文社科实力,汇聚海内外人才。记住,是海内外,所以说,这里招收历史学研究生并不只是针对国内的学生,全世界都有。进这里读研可比近北大历史系读研难多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燕京学堂”官网看一下,每一年的每一位新生都会有单独的介绍,(厉害了)大家可以“瞻仰”一下。以上就是版主针对北京大学2019年历史学招生目录的一些分析,总体而言,变化并没有那么大,主要就是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2018年考研分析北京大学2018年历史学考研统招考试中国史录取8人,世界史5人,总共13人,推免生中国史17人,世界史13人,总共录取43人。比招生目录公布的42人,多一人。录取的13人,中国史平均分为394分,世界史平均分为387分。录取平均分,在历史学名校中笑傲群雄,居于绝对的高度。从报考人数来讲,报考人数早已经突破了200人,也就是说报录比早已经突破了10:1。当然,这个报录比肯定无法反应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我们看一下北京大学历年的复试分数线就知道了:2018年 3652017年 3452016年 3802015年 3452014年 3452013年 345从过去六年的复试分数线,我们看到北京大学基本稳定在345分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80分的离谱高分。即使进了复试,竞争压力也极其之高。2018年北京大学复试比例为2:1,也就是说复试比例200%!在复试中,需要淘汰一半人!这种复试压力之恐怖,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2019年考研分析不管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多么大,每年还是有无数学子前赴后继,奔赴前线。所以,版主对于北京大学难度的分析,只是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印象。对于2019年备考北京大学的考生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两件事:第一,考试科目变化会不会影响到考试命题?答案是否定的。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名称这几年就没有怎么稳定过,一直在变。2017年是“630历史学基础(中国史)”,2018年就成了“628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到了2019年又变成了“662历史学基础9(世界史)”,所以说,考试科目名称一直在变,但从每年的考研真题来看,(主要是题型)变动不大。所以,考生们可以不用担心考试重点、题型会不会变化。第二,招生人数减少,相较于去年,整个招生人数减少了4个。乍一看人数其实并不多,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大学,少一个招生名额就是一个量级的考研难度,更何况4个。所以不出意外,2019年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将会增加一个量级,特别是中国史专业,一下子少了3人。你猜这三人会不会放到推免生名额中减少??最后,需要提醒一下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的学生,在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新增了一个方向为“全球史”,放在中国史里招生,这里的全球史肯定就不只中国史了。既然招生方向里面包含了“全球史”,(我也不清楚为啥把这个方向放在中国史招生)那么考试的试题中,会不会额外出一些世界史的知识点呢?这个还不清楚。由于考试科目为“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所以原则上应该不会考察世界史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