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内“考研难度”排行榜,清华北大实至名归,国科大无缘前五胡广

国内“考研难度”排行榜,清华北大实至名归,国科大无缘前五

文/玖玖说教育【原创文章,欢迎个人用户转载分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2011年,我国考研的人数在151万左右,到2015年,我国考研的人数增加了13万人达到164万,到2020年的时候考研人数直接跨越到341万人,如今,到了只有20天左右的考研时刻,今年的人数又是一涨再涨,直接高达422万人。虽说我国内高等院校对考研人数扩招,但是在这如此庞大考研队伍中,我们还是感觉到竞争力和压力的负担,能够顺利被录用的学生也是非常少的,所以选择院校报考也成为了考研学生的一大难题,报的学校好了,怕自己的分数不够,报考的学校少稍微低一点,也怕自己暴殄天物。下面就让我们去看一看考研难度大的院校,看看你报考的是不是在其中?清华大学位列考研最难院校的榜首,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清华北大是国内的拔尖大学,办学水平,丰厚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出类拔萃的水平,再加上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可谓是高校里的战斗机,不管是从它的单个学科建设还是综合教学水平都是非常强的。而排在它们后面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都是考生先要考取的学校,加上它们本身就不好考,和学生的考的人数也多,所以说他们的考验程度是非常难的。中国科技大学与前五无缘国科大成立虽晚,但是它是国立领先的研究类型的大学,再招生的方面也是落后上面的学校的,但是在培养研究生这一方面可是不可小看的,它的报考难度小于前几位的原因,可能是不少考生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吧,也许他们抱着要选择就选择一个特别好的,要不就抱着考上就不错的心态,不管考哪个学校都好,所以考得人数相对少一些,竞争的压力也相对少一些,你会有勇气去尝试报考该校吗?北大、复旦医学突出我们都知道培养一个医生是非常难的,学医的学生不是毕业选择考研就是本硕连读。本来就难学的医学,要在众多人中考取成功可真是难上加难,而北大医学在考研难度排行第九,复旦学校的排行在12位。所以有着以上想要考研的目标院,一定要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的觉悟,也要多去关注每年考试的考题,多去联系一下报考成功的学长学姐,实时了解最新消息,考的路上总是痛苦的,所以考生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加油相信你能行!你的目标院校是什么,难度又是多大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往期精彩这两个“铁饭碗”的职业,在待遇上不输公务员,大学生可提前参看师范类“含金量”高的三个专业,就业前景好,被录取的考生很幸运大学和高考哪个更容易考?录取分数线对比明显,中考让人大吃一惊这两大专业就业形势不乐观,已经连续三年,登上高失业名单

亡命徒

一位考研进入北大的学长给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们的几条提醒和建议

一年一度的考研又要到来,我是一名通过考研进入北大的学长,这里有一些提醒和建议送给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们。首先,要给那些毫不动摇地坚持复习备考的学子们点个赞!能在半年以上,乃至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这本身就是人生一段难忘的体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其次,临考前需要做好与考试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准考证是否打印准备好了(最好打印两份,有备无患);2、身份证件一定要收拾好;3、因为疫情,特别是那些中风险地区的考生,要特别注意不能感冒发热,健康码、健康承诺书等必要的防疫检查资料必须弄好,健康承诺书需要填报完整并签字;4、临考前的头天下午,也就是今天下午,最好实地去考场看看,特别是往届考生,一般都对考场不熟悉,需要实地看看,避免明天早上第一堂考试因为不熟悉环境而出状况。再次,临考可以适当放松,但最好不要完全放弃看书。也就是说,考前也要继续看书,可以缩短一下时间,但依然需要进行一定的复习。这里涉及两个方面:1、继续看书(加少量做几个题),把概念、公式、定理、重要的知识点和块、典型解题思路和方法,乃至整体的学科知识框架等,回顾一下,加深记忆,同时适当做几个题,比如数学题目,做那么两三个小题,一两个大题,保持做题和准确计算的感觉,比如英语,复习一篇阅读理解,保持阅读的语感,等等,这样有利于避免临场出现暂时性遗忘的发生,有利于保持应有的水准,有助于正常发挥;2、到了临考之前这个时间点,认真备考的考生,对考试内容的重点、难点、甚至很可能考到的要点,其实已经心中有数了,部分必考内容会胸有成竹,在这个时间点,最后一点时间再复习背诵的内容,都是对考试很有针对性的,效率会极高,抓紧最后这点时间的复习,大大有助于临场高水平发挥。这是从我本人及一些考研成功的同学的经历得到的宝贵经验,我们有一个共同认识:最后几天复习的知识、方法,背诵的要点,很多都在考卷中出现了考到了。最后,希望同学们能轻松上阵,注重过程,看淡结果。考试之前,精心准备,哪怕最后一点时间都要尽量用上;考试中,排除一切与考试无关的念头,竭尽全力答题,先易后难,把自己能做的尽量拿到分,不会做的就回顾平时的复习,连猜带蒙,能拿一点是一点;考完一科就准备下一科,已经考了的科目,不管考得怎样都不要理会了;考完后就放松放松,尽力就好,结果如何,别太在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把准考证号码写对、涂对,考场结束铃声敲响之前记得再检查一下。祝愿今年的考研学子们不负韶华,高水平发挥,考出好成绩!

对曰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哪个更难?网友表示,都是人才

清华北京大学是许多学生一生的梦想,不管高考是考上北京大学还是考研究生,只要能进入,自己就一定会尽力学习,但是,对于其他几家企业可能不是这样,在招收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时,只看他们的本科毕业学院,接下来就说一下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哪个更难?网友表示,都是人才。首先,高考能考上北大的肯定很不容易的,每年数百万考生考上北京大学是在千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说,一千名高中三年级学生不一定有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而且,说起高考,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几乎都是各地的优秀学生,因为没有百分之六十七,所以北京大学不必考虑。但是,考研不同,没有北京大学招收的研究生的话不多,但是能合格的都是学校的优秀者,但是,北京大学给予一些地方大学的推荐名额,如果大学期间能拿到推荐名额,毕业后也能进北京大学深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可能会降低学生的招聘质量,虽然并不是说拿到推荐名额的学生不优秀,但是仅仅优秀是不行的,需要潜在的关系,大学不优秀也能拿到名额。而且,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竞争压力是不同的,除了人数以外,大学院考试还有二次考试的机会,也就是说,当考生达到学校的合格线时,有机会进入复试,但是,高考不同,那是一种摇钱生意,如果考试好的话,就进北京大学,所以,高考的竞争压力比报考大一点。当然,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在人才培养方面无可挑剔,如果能进入北京大学,毕业后的竞争力也没错,但是前提是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对于讨厌学习的人来说,无论多么好的学校都救不了你。以上就是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哪个更难?网友表示,都是人才。

孰有之哉

同样都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北大与高考进北大,这两者有区别吗

北京大学作为我国的高等学府,当然是长久以来所有优秀学生最梦寐以求的大学,特别是在文科生看来,北京大学是我国文科大学中最优秀的人,无论是对于研究生还是大学考生,他们都想进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样都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北大与高考进北大,这两者有区别吗,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怎样才能通过高考进入北京大学,你知道,如果你想通过高考进入北京大学,你应该在高考中取得自己的成绩,特别是一些高考中北大录取线的要求更高和可怕。前100位的话,可以说是全省的前100位,如果不是“人中的龙凤”的话,很难进入北京大学,这个也足够了,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北京大学的两个人都很厉害。另外,谈谈考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的大学生吧,我们拿着的研究生考试说,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5202人,除了推荐生2195人,只剩下3077人,3007名研究生在2.8万人中筛选,合格的概率大约是10左右,加上考北大研究生大部分都是比北大水平低的高中本科生人群,所以难度也很大。如果单纯按照考试的比例进行筛选的话,一定很难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北京大学,因为大学入学考试是从千万人以上的学生中选择的,自然大学院的“上陆”概率很高,难度也很低。但是,进路的选择比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低,简单来说,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前途会更顺利,今后成功的机会会更大,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考研究生可以进北京大学,证明自己的本科学历也不庸俗,大部分进入北京大学大学院的学生都是从各自的985、211大学毕业,底子比北京大学还差得远没什么不好的。以上就是同样都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北大与高考进北大,这两者有区别吗。

卡伊

北大土著瞧不起二本考研考到北大的学生,网友:哪来的优越感?

北大土著瞧不起二本考研考到北大的学生,网友:哪来的优越感?学历,正在成为新时代锁死阶层上升的象征,很多没有拿到211、985名校学历的人,被很多精英阶层掌握的大型企业拒之门外。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要是大专毕业的学生,想去某个国企、互联网大厂去上班,百分之九十九是没有希望的,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你通过努力考上名校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可即便是这样,也会被很多人瞧不起,因为你第一学历是专科。有个某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学研究生——北京大学,本以为以后可以披着北大的光环,改变自己的命运,结果在校内被很多北大土著瞧不起。北大土著指的就是本科学习就在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北大学子。就像这个二本学生说的那样,北大土著从来不跟他们交流,通讯录里面的分组也只有北大毕业的同学,像他们这种二本院校考研进来的,北大土著都不屑于跟他们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研究生也分三六九等啊,当你高考结束的时候,你的人生命运也许就注定了,毕竟在起跑线你就输了,以后再怎么努力,也会被人瞧不起。北大学子这样的价值观,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网友们看到此事也是议论纷纷。很多网友认为,只有北大本科毕业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才会考北大研究生吧,北大土著这样瞧不起自己的同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缺失,他们哪里来的优越感?就因为自己高考时考上了北大?高考考上北大只能说明你在那时学习好,大学考研考上北大,大家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人家二本学生也是通过努力考上北大的,你凭什么瞧不起人家?还有的网友认为,只要你自己有实力了,你无论是什么学历,学校都会把你当做自己的校友看。还举了马云的例子说,马云当年不也是大专毕业的吗?现在不也被一些名校聘为优秀导师之类的。现在社会上并不是只看学历的,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你第一学历是北大本科毕业的,那又怎样呢?那只能说明你过去在北京大学学习过,并不能代表你学得很好,人家二本考研来到北大,则显得更加励志!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它能帮你叩开一些优秀企业的大门,却不能保你一生荣华富贵,更重要的在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就像古人说的那样:有志者、事竟成!你认为北大土著哪来的优越感?

快节奏

考研有3万人报北大,70%成“炮灰”,你觉得考研和高考哪个难?

文/晓宁说教育我想每个人的小时候,都听大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定要好好学习呀,这样长大了才能考个好大学”。这句话可能在80后参加高考的时候,觉得真的十分在理,因为能考进一所好大学真的很重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现在的00后却发现,埋头苦读了好几遍,终于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后,本科毕业生已经满大街都是了。随着大学生的普及,研究生考试成为了当下的“流行趋势”,大家都想通过提升学历来提升自己,这样也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么你是否有考虑过这样的一个问题,研究生考试和高考同样作为人生“转折点”的考试,哪一个更难呢?杜宇这一点,辅导员有话说。从考研和高考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区别一:考试方式不同正常来说,高考只是看中考生的分数,成绩达到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且服从专业调剂就可以被录取。而研究生考试不仅有初试还有复试,也就是说即便是你考试的成绩达到了分数线也不代表就能被录取,复试中的淘汰率也是比较高的。区别二:录取率不同录取率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衡量考试难度最直接的标准,2019年我国的高考录取率达到了近80%,而2018年的研究生考试录取率只要有25%。高考的招录原则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大学可以上,但是考研则是在优秀的人中选择更优秀的人。区别三:竞争力不同这一点其实很明显,参加高考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所以竞争力非常大,就像2020年的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而且每个人的基础也是不同的。但是在研究生考试中,不管是二本大学还是名校考生,大家在参加初试的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因为有能力的同学都已经被保研了。区别四:面对考试的心境不同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只要记得努力学习提升成绩就可以,其他是不需要担心,但是考研却不同,除了努力备考之外,还会考虑考不上怎么办,选择二战还是找工作。区别五:考试的科目不同我们都知道高考的考试科目是6门,而考研是只有4门的,高考的知识点很多、很广泛,难度是考生无法预估的,但是考研是有方向的进行学习。尤其是在专业课上,备考时可以大量刷题库,这一点要比高考简单很多,但是考研过程中不确定性比较多,尤其是考研复试。近3万人报考北京大学研究生,但最终有70%人成为“炮灰”其实从这个数据我们就能看出,研究生的考试难度有多大,虽然高考的难度已经很大了,但是相对于考研来说,还是差很多的。2020年考研报考中,北京大学的报考人数是最高的,达到了近3万人,但是从最终的录取比例来看,超过了70%以上的额考生沦为“炮灰”,不能成功“上岸”。并不是说这70% 的考生能力不够,而是在报考北大研究生的考生中,已经都是各高校优秀的毕业生了,但是北大的招录人数是有限的,只能在优秀的考生中在选出更优秀的人。考研比高考难,不仅仅在于考试方面第一点:复习时长要知道准备高考这件事是从高一就开始了,整整准备了3年,但是研究生考试的准备时间一般只有一点多。第二点:心态差异参加高考的考生,基本都是背水一战的,大家都是拼足了力气,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但是研究生考试的干扰条件有很多,毕竟不是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参加考研,坚定自己考研的信心还是很难的。第三点:学习环境高考生的学习环境是非常纯粹、单纯的,每个人、每个班级甚至是整所学校都在为高考做准备;但是考研的学习环境相对就没有这么积极了,这需要根据个人的周围情况而定,想要营造一个纯粹的学习氛围不易。写在最后:现在考研大军中,有很多考生是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跟风选择考研的,但往往这类考生上岸的几率并不是很大。所以建议大家不管是选择考研还是参加工作,首先一定要考虑好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方向、目标在哪里,确定这些之后才能有前进的动力。2021年研究生初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在这最后的几天时间里,建议大家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点上,稳扎稳打配合模式考试共同进行。合理安排休息与学习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这场考试,争取通过国家线的标准,进入自己的目标院校。今日话题讨论:你觉得考研难还是高考难?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昊天

考研不要怕 这5所“985院校”录取率超高 可能要跨专业 北大上榜

大家都知道,考研可不比考大学简单但是,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很希望能够考上“985”院校。想要上“985”院校,但是又怕自己成为“炮灰”,该怎么办?那就退而求其次,我们可以“跨专业”。妥妥的上“985”院校。趁着现在考研正式报名还没开始,换专业还来得及。哪些“985”大学的冷门专业还是比较好考的呢?5.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大,很多人都觉得“北大”是遥不可及的,但是,不妨你这样去想,大家都害怕考不上北大,以至于不敢报名。那么机会不急来了吗?北大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北大哪些“专业”好考呢?北京大学外国语系——很少有人考北大的小语种专业,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阿拉伯语专业、法语等专业。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类专业,没有专业限制,大家可以跨考。而且即使面试不过,也会被优先“调剂”到自己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其他相关专业。4.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华科哪些“专业”比较好考呢?管理学类——管理学类分数线比较低,大家可以尝试哦,“妥妥的”进入面试3.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0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复试线华南理工有哪些“专业”的比较好考呢?机械化工类——机械 材料与化工 电子信息2.兰州大学学校创建于1909年,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兰州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兰州大学哪些专业好考呢?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1.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二、专业学位型统考硕士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哪些专业好考呢?理学—相对来说比较好考大家努力复习啊,但是一定要好好的考虑好哦,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跨考研究生专业,但是不要做“炮灰”。

盗墓人

同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入和高考进入,差距真的很大吗?有多大?

很多人认为,同是北大学生,考研进入和高考进入,差距很大。其实,两者之间确实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首先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看。我们知道,北大本科生的保研率很高,总体超过50%,主要保研于北大清华及中科院等单位。在北大招收的研究生中,保研生的比例也很高,主要是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其中以北大本校学生数量最多。比如,在2019年,北大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总数为5202人,其中,共有136所高校的1884名学生获得保研北大成功,其中有662名保研生来自北大本校,超过保研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计算下来,2019届的北大硕士新生,来自北大本校本科生的数量约占总数的13%。如果加上来自与北大可以匹敌的清华的保研生数量,再加上北大清华本科生通过考研而进入北大的少数人,粗略计算下来,2019年北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大约有15%是来自北清的本科生,其他85%的人来自于国内其他高校。很明显,从生源的角度看,北大研究生只有大约15%的人可以与北大本科生匹敌,其他大部分生源都是要弱于后者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通过高考进入北大的本科生群体,比起北大研究生这个群体而言,确实要强一些。具体到考研生这个群体,由于北大保研生规模较大,留给考研生的名额在北大的很多学院及专业里面都不是很多,所以考研北大的竞争很大,难度很大。从录取结果看,通过考研进入北大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国内的985、211高校,都是通过激烈的竞争,一路过关斩将才能进入北大的,这批人是考研这个数百万大军中最优秀的一批人。从这种意义上说,考研进入北大的学生,虽然总体不及北大本科生,但差距并不太大。那么,差距大致有多大呢?从微观的角度看,则北大不同的学院及专业,这个差距是完全不同的。在热门而强势的学院及专业里面,北大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很好,这个差距并不大。比如,以热门的金融为例,在我研究生班上,49名学生中,有17名来自北大清华,来自“华五人”的大概有15人,来自其他985及211的,有17个人,且基本来自武大、中山、南开这类比较强势的985,以及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这样的强势211。这个阵容,从生源的角度说,虽然依然不及北大金融本科生群体,但这个差距就很小了。如果是相对弱势的学院及比较冷门的专业,这个差距就比较大。比如,北大化工学院,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对于生源并不歧视,考研进入北大这些学院的学生,就不像金融那样主要集中来自于强势的985、211大学,而是分散来自各个层次的高校。其中,既有北清的,也有“华五人”的,还有普通985、211的,甚至,以双非本科而考研成功的,也不乏其人。典型的如软微学院,因为招生规模较大(每年大约七八百人),几乎每年都有几十名双非高校的优秀学生通过考研成功进入。从这个阵容来看,显然,生源比较北大本科生就差之甚远了。不过,北大的大多数学院的生源,都是介于上面两类实例的二者之间的,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大。总体而言,从生源质量的角度看,北大本科生确实强于研究生,所以说北大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是有道理的。但这个差距,也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北大本科生固然是拔尖的学生,但其研究生也是很优秀的。

寄生灵

考研正式报名!北大、财经等这些初试占比70%院校,强烈安利!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考研正式报名通道明天就要正式开始了!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可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进行报名。预报名没有参与或报名没成功的小伙伴,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哦!考研报名是第一道关卡,选择院校专业则是辅助!考研人都知道,在选择院校专业的时候,不能盲目选择,要先收集学校的信息,除了往年复试分数线、报录比等,还要打听好学校往年有没有不保护一志愿、歧视本科院校、压分、复试录取率低等问题!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熬过了漫长的备考之路,通过了初试,却卡在复试上!这就太可惜了!但是有些学校很照顾那些对于复试稍微薄弱一些的同学,大家都知道,院校之间初试和复试的占比是有明显不同的,有些学校的初试占比能到达70%,有些可能只有50%。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了初试成绩占比为70%的那些院校,快看看有没有你目标院校?选择目标院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果你不是很擅长面试类型的复试,那就选择初试占比70%的院校;如果你初试成绩不能占优势,那就选择初试占比50%的院校,然后认真对待复试!我是考研盟主,助你考研路上畅通无阻!

迷恋妻

复试比例200%,千里挑一,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该怎么考?

版主分析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历史学高校,是每一个历史学考研学子所向往的学府。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当然,考研的难度也是极高的。就在昨天,北京大学照例发布了2019年历史学考研招生目录,(每年9月8号发布新一年的招生目录)这份目录是一份正式的目录,里面包含了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等等内容。版主对其一一做一个分析。第一,招生专业,北京大学2019年招收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中国学研究生。其中,中国史招生方向,相较于去年减少了“礼学与经学”“敦煌吐鲁番文书”等方向,增加了“全球史”“经济史”方向。世界史专业则由原来的三个方向“世界历史”“艺术史”“国际关系史”,变更成现在的5个方向。第二,招生人数,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史招生人数为22人,世界史16人,中国学5人,考古文博30人,而201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招生中国史计划为25人、世界史17人、中国学5人、考古文博30人。从中国史、世界史专业来看,全面缩招,缩招人数为4人。这就使得本来已经竞争压力很大的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难度更上一层楼了。第三,招生考试科目,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史考研考试科为“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为“662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而2018中国史考试科目为“62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为“628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这种变化是不是意味着北京大学的历史学考研命题会发生变化呢?版主下面还要说。第四,北京大学除了历史系招收历史学研究生之外,还有考古文博学院和燕京学院,这里面我们需要单独说一下燕京学院。燕京学院招收中国学研究生,包括历史学和考古学,但这并不是为了给考试学生准备的。燕京学院的中国学研究生只招收推免生,所以不会给出考试科目。需要说的是,燕京学院的历史学推免生可能大家并不是熟悉。燕京学堂成立于2014年,原本就是想依托北京大学强大的人文社科实力,汇聚海内外人才。记住,是海内外,所以说,这里招收历史学研究生并不只是针对国内的学生,全世界都有。进这里读研可比近北大历史系读研难多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燕京学堂”官网看一下,每一年的每一位新生都会有单独的介绍,(厉害了)大家可以“瞻仰”一下。以上就是版主针对北京大学2019年历史学招生目录的一些分析,总体而言,变化并没有那么大,主要就是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2018年考研分析北京大学2018年历史学考研统招考试中国史录取8人,世界史5人,总共13人,推免生中国史17人,世界史13人,总共录取43人。比招生目录公布的42人,多一人。录取的13人,中国史平均分为394分,世界史平均分为387分。录取平均分,在历史学名校中笑傲群雄,居于绝对的高度。从报考人数来讲,报考人数早已经突破了200人,也就是说报录比早已经突破了10:1。当然,这个报录比肯定无法反应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我们看一下北京大学历年的复试分数线就知道了:2018年 3652017年 3452016年 3802015年 3452014年 3452013年 345从过去六年的复试分数线,我们看到北京大学基本稳定在345分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80分的离谱高分。即使进了复试,竞争压力也极其之高。2018年北京大学复试比例为2:1,也就是说复试比例200%!在复试中,需要淘汰一半人!这种复试压力之恐怖,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2019年考研分析不管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多么大,每年还是有无数学子前赴后继,奔赴前线。所以,版主对于北京大学难度的分析,只是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印象。对于2019年备考北京大学的考生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两件事:第一,考试科目变化会不会影响到考试命题?答案是否定的。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名称这几年就没有怎么稳定过,一直在变。2017年是“630历史学基础(中国史)”,2018年就成了“628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到了2019年又变成了“662历史学基础9(世界史)”,所以说,考试科目名称一直在变,但从每年的考研真题来看,(主要是题型)变动不大。所以,考生们可以不用担心考试重点、题型会不会变化。第二,招生人数减少,相较于去年,整个招生人数减少了4个。乍一看人数其实并不多,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大学,少一个招生名额就是一个量级的考研难度,更何况4个。所以不出意外,2019年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将会增加一个量级,特别是中国史专业,一下子少了3人。你猜这三人会不会放到推免生名额中减少??最后,需要提醒一下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的学生,在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新增了一个方向为“全球史”,放在中国史里招生,这里的全球史肯定就不只中国史了。既然招生方向里面包含了“全球史”,(我也不清楚为啥把这个方向放在中国史招生)那么考试的试题中,会不会额外出一些世界史的知识点呢?这个还不清楚。由于考试科目为“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所以原则上应该不会考察世界史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