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上海落户政策说明了一切不食五谷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上海落户政策说明了一切

如果要说起我国最牛的两所学校,那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北大和清华,其中北大的文科和理科全国最牛,清华的工科全国最牛。北大很牛,能考上的都是“人中龙凤”,但是高考进北大的学生和考研进北大的学生之间还有存在着一些不同,有网友直言考研进北大的比不上高考进北大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其实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的差距在上海最新的落户政策中已经暴露无遗,在上海的落户政策中,本科毕业于清北的学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但是并没有提到清北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根据这个落户政策,即使一个学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毕业于北大,但是如果本科不是清北,照样难以获得上海的落户资格。其实仔细想想,北大的本科生都是当年高考中分数排在全省金字塔尖的那群人,这群人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综合实力都是顶尖水平,经过北大本科四年的培养,这群人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高端人才,而这些北大的本科生中毕业后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而北大的研究生中出身北大本科的只占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其他高校保研或者考研而来,这些本科非清北的学生当年在高考中都是清北本科生的“手下败将”,而且即使复读一年也不见得能考上北大,所以他们的整体素质是低于北大本科生的。而且,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或者直接保研,所以这些外校考过来的研究生其实在考研时没有面对清北本科生的竞争,难度下降了很多。虽然考研进北大的学生比不过高考进北大的学生,但是他们同样很牛,毕竟他们只是输给了高考进北大的学生,比其他大部分学校的学生还是要强很多的,他们同样值得被羡慕。如今社会上有所谓的“本科决定论”,过分的夸大本科学校(第一学历)的作用,诚然,本科学校确实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看的第一学历,很多单位还是承认的最高学历。三本的毕业生可能第一学历不占优,但是只要努力考个好大学的研究生,同样可以获得“逆袭”的机会,找工作时有单位要看第一学历,但是还有大把的单位看最高学历,何必揪着那些看第一学历的单位不放呢?你觉得呢?

俯而不对

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4位神仙“打架”,旁人:倒吸一口气!

北大考研成绩 北京大学的考研成绩“上了热搜”22日,北京大学在第一时间,也就是凌晨,公布了2020年的考研统考分数!一大早,各位北大的考生就把这个消息推上了热搜。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也就意味着高手过招即将开始!这不4位学霸的分数就出现“神仙打架”情况,旁人感慨:倒吸一口气! 旁人的反应北大自带“考研难度”为啥大家对北大的分数会表现出“吸气”呢?其一是不分21年的考生会沾沾喜气,其二是因为自己的分数和北大的要求差距太大,比如:我差一百多分就可以上北大研究生了!还有学渣很客气:不好意思,我差80分就是北大的人了!大部分学生觉得985已经很好了,根本没考虑过北大和清华这种考研神地! 第一位学霸的成绩第一位学霸,看似没有特色,实则专业第一这位学霸虽然只有380多分,但是其数学一高达120分,今年的数一能有如此成绩也算得上凤毛麟角了!而且还有接近80分的英语一保驾护航,专业课计算机的难度非同一般,但还是得了116分!难怪其得到了专业第一的分数! 考生的状态你以为北大的专业第一都必须要400分才有机会获得吗?错了!北大的分数反而没有中西部的985高校的考研人的分数高,因为其专业课分数压得比较低!相当一部分学霸能把部分985高校的专业课考到145分以上!但是在考研报名的时候,他们依然不敢贸然选择北京的985,更不敢说直接报考北大和清华这些考研专业课“收命”的学校了! 第二位学霸的成绩第二位学霸,看似400+,其实专业第5这就是大家经常所提到的400+大神,但是你是400+?人家前四名可能还是420+呢!该生的两门业务课达到了123分和143分,真的是绝顶的考研水平啊! 考研人所以绝对分数对于北大的考生而言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只能给外校的学生带去错觉:这人太牛了!400多分!其实这个学霸本人还有一种恐惧,如果这个专业只要3个人,你说400+的得主还有必要高兴吗?第三位学霸的分数 第三位学霸,英语一74分,成为“弱项”你我这种普通学生能把英语一考上70分,就感觉到运气的作用了。然而,北大的学霸考生要是把英语考成了70分,那你让他怎么见人?你让他怎么在众多神仙中立足?这位学霸的英语还好,已经有74分,不过与最后一位学霸相比,依然属于弱势分数! 考生们好在第三位学霸的两门专业课的水平已经达到化境,平均分达到130多!总分达到414分,最终以专业第二的初试分数收场。只要复试别缺考,应该稳了! 第四位学霸的分数第四位学霸,英语一81分,393分排第一最后这位学霸的英语成绩达到了传说中的“外国人穿越”的起始分数,也就是80分以上。但是,按照中国命题人的这种手法,就算是国外的考生来做阅读,那么他们也不见得能够得心应手!该考生的考研政治分数也属于超一流水准,74分对得起这个专业第一的称号!由于专业课的表观分数没有前面几位高,所以你总分没有达到400分以上,但是这也对他第一的位置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专业内的学生互不干涉!

不伤物者

北大硕士“后悔”考北大?原因让人心酸,网友:非常理解

在我国,高考是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大事,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未来才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在我国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大学,就应该是985,211高校了,我国共有118所985,211高校,其中最好的就应该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它们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但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也就招生几千人,简直就是千里挑一,让不少人心愿落空。不过,也有的同学曲线救国,既然考不了北大的本科,那就考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吧!可是,最近有一名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说,自己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原因让人很心酸。这名叫李林的同学说,本科读的是二本,可是自己从小的心愿就是考北大,所以大学四年一直没有放松自己,在2015年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北京大学,本来以为美好的生活刚刚开始,可是他却直言,研究生的三年时光,他过的并不是很开心,原因是没有什么朋友。北京大学研究生除了像李林这样从外校考进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北大的本科,研究生也是北大的,所以他们看不上外校考研的学生,无论是平时的实验,还是私底下的交流,北京大学的土著都非常报团,他们不跟考研的同学一起玩儿!而在北大土著研究生手机中,这群考研的不能够算他们的北大同学!这让李林很受伤,本来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北大的研究生生活中去,结果热脸贴了一个冷屁股!尴尬。除了不受北大土著的待见,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麻烦。李林说因为自己第一学历是普通本科,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压根就不给面试的机会,所以自己看上的工作没机会,抢着要自己的单位他看不上!李林直言,要知道这么难,还不如当初高中努力直接考一个北大本科对于李林的遭遇,不少网友都表示理解,毕竟高考的失败,已经说明了你的学习能力。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黑魔王

北大考研成绩公布,北大保研率高,敢报考北大真是勇气可嘉

北大考研成绩上了热搜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继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公布后,考研成绩也陆续公布了,北大考研成绩公布一事还上了热搜,我们都知道,北京大学作为国内的一所顶尖学府,自然是备受关注,但我们很少有见到北大能够上热搜的,可是这次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是为啥呢?敢报考北大真是勇气可嘉考研敢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志气不小,而且真是勇气可嘉,北大学霸汇聚,有的学霸不用通过考研就能读研,加之国内各所重点大学也有不少优秀的学子被保送北大读研,因此在北大保研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敢报考北大的考生真是很有勇气。学霸秀高分学霸纷纷晒出高分北大考研成绩公布,不少的考研生喜出望外,今年真是榜上有名了,考到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有望能够考入北大,而且专业排名第1的考生还不少。考研专业成绩排第一学霸们纷纷晒出自己的高分,有的甚至是考到了423分的高分,令人羡慕不已,当然对于那些考研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而言,看到这些高分同学在秀分数,对自己的打击可真是不小。北京大学考研进入北大可真是“翻身”了本科所就读的院校也许不太理想,但是通过考研考入北大,可真是实现了人生的一个跳跃,考研考进北大的学子身价倍翻,未来求职就业也更加有优势,而且北大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高,薪资水平起步也是赶超于普通高校毕业出来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考研复试为复试做好准备对于顺利通过考研初试的考生也不要过于激动,要冷静下来,备战第2论的考研复试,为复试做好充分的准备。(1)为自己准备一份自我介绍的英语稿子。对于英语水平好的考生,在考研复试环节占据着一定的优秀,因此进入考研复试的考生,如果有机会开口讲英语,一定要大胆自信秀出来。(2)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信息。考研生也需要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有细致的了解,因为考官很有可能会提问与考生所报考专业的相关问题。(3)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好的形象能够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考研生也要注意好自己的仪容仪表,而且也要规范好自己的行为举止。(4)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进入第2轮复试的考生也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学习。对于没有通过考研初试的同学也不要伤心,可准备来年再战,对于考研一事也要懂得正确看待,考研和高考一样都不是唯一的出路,懂得放平心态,才能够更好面对人生的成败。那么,对于北大考研成绩上热搜一事,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人鱼

同是北大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差距很大吗?

北大是我国最牛的高校之一,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被称为学霸,但是北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含金量还是有一些不同。坊间经常有所谓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略显绝对,但是还是有一些道理在里面的。首先从报考的难度来看,北大的本科生都是各个省份高三学生中佼佼者,选拔人才的范围是整个高三群体,而北大的研究生来源并不是最优秀的在校本科生,一批本校或者同档次高校的学生并不参与研究生考试,他们已经通过保研或者出国另辟蹊径了,而参加考研的大多为本科学历比北大差的学校的学生。举个比较明显的例子,以前你想考北大,那么你就要考到全省前几十,你要战胜很多学霸才行,但是考研时很多北大清华的学生都直接保研或者出国留学,竞争对手变弱,你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学生难度会大大变小。另外很多人认为,从目前北大研究生的来源来看,存在大量非清北本科的学生,甚至有些学生还是普通双非高校本科生,这也成为北大研究生考试难度低的一个理由。其次从招生人数来看,北大研究生招生人数整体上都要多于本科生,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研究生人数多了,自然也就会被人扣上含金量低的帽子。比如2018年毕业的北大毕业生中,本科生2645人,而硕士研究生有3604人,博士研究生有1213人。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人数比本科生人数未来会多出更多,含金量也会越来越受到质疑。当然,有时候也有一些学生只是志愿没填好,错失了北大,最终考研考回北大。我的一位邻居,当年高考分数很高,但是填志愿过于保守,没填北大而是填了同济大学的土木专业,结果最后分数出炉,他的分数比北京分数还高三分,然而又有什么用呢?他妈妈当时就气哭了。大四时,他顺利拿到了本校也就是同济大学的保研资格,但是他放弃了,他心中有北大梦,最终他通过考研考上了北京大学。从就业角度看,本科毕业于北大的学生更受青睐,一些用人单位觉得本科毕业于北大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而且经过北大四年的教育,变得强上加强,招聘这样的学生更适合,于是有一些单位在招人时会限定学生本科的学历,非清北本科不要。比如华为公司,一些职位只要双211的学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研究生读的是北大,但是如果本科不是211,同样入不了华为的眼。但是不得不说,更大数量的工作岗位还是认可最高学历,他们这些用人单位觉得最高学历代表了学生的后天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理应受到重视,比如我国的定向选调生这类体制内单位看的就是最高学历。总之,整体看,北大本科生和北大硕士生的含金量还是有些差异,北大本科生含金量更高一些。

苍之茧

今年考研竞争有多激烈?考北大清华并非最难,普通院校难度大

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考研一直在创造“新的历史记录”,或者每年都在“刷新高”,2020年注定是考研最难的一年。冷丝也很好奇:为何说2020年是最难考研年?竞争的程度有多激烈?又为何说考取普通院校的难度甚至高于北大清华?先来看看2020年考研分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就已经统计出来的数据看,山东省和江苏省报名增加的人数最多,请注意,这里的报名人数指的是报考该省所在高校(包含部属院校)的人数。凑巧的是,山东和江苏也是高考大省,目前基本也可说是“考研大省”。由此可见,2020年考研确实竞争激烈,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的报考人数均有大幅度上涨。同时,你如果报考2021年研究生,你恐怕要避开这些热门的省份所在高校。再来看看分不同高校的考研数据:相对而言,报考北京大学的人数增长幅度最小,仅有3%。报考人数增长速度幅度最大的高校依次为西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上涨的幅度基本过半。也就是说,考取普通的院校,其难度甚至高过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因为相对于录取人数来说,报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还是回到重要的话题:既然考研越来越难,那么,如何顺利考研上岸呢?有意思的是,一些高校管理者调研发现:失利学生对自身失利的前三大原因排序为,时间投入不够、不能坚持、目标不明确;考取学生对失利学生的原因排序为不能坚持、目标不明确、时间投入不够。两类人群对考取学生成功的原因评价中,考取学生自我评价按重要性排序为能坚持、考前调研、心态好;失利学生评价按重要性排序为:能坚持、准备早、考前调研。因此,有了目标以后,能否坚持就成为学生顺利考取与否的关键因素。除了这些大而化之的原因,具体的原因又有哪些?第一次考研的学子对考试的题型没有太多的研究,这是导致考研失利的重要原因。每门考研课程的题型、内容、重点与考试技巧既有共同的地方, 也有自己的特色, 学生需要对比历年真题进行认真分析。比如数学,从出题难度看,工科类的高等数学相对难,概率论题相对简单;经济类的高等数学题相对简单,概率论题相对复杂,且更抽象。经济类的学生复习概率论的时候,就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公式运用,必须把重点放在多做抽象性、综合性的题上。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到有针对性地分析考题特点的重要性,对复习虽然抓得很紧, 但分析的意识与能力不强,导致事倍功半。一些考研学子对目标高校的调研不充分,这也是考研失利的具体原因之一。一些学生喜欢埋头苦干, 简单地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忽视确切的信息、情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专业科目,一些学校的出题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有些高校还为考生提供历年考卷;参考书有的质量很高,有的价值不大,而学生的时间、经验有限,等回过头再发现哪些书质量不高为时已晚。不做好调研就无法确定努力方向,在失利学生中,尤其是报考外校的学生中,深入了解目标高校相关情况的学生不到40%,能及时获取专业课信息的学生不足30%。毋庸置疑,信息充分与否必定影响考研的成败。再就是,很多考研学子不注重考试拿分技巧。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与复习均不错,但考研分数不理想,主要原因还是不注重考试拿分技巧。比如,数学选择题是一个一个知识点地考,相对容易,是拿分的地方,基础好的话,把选择题做好了,及格分就容易拿到了。再如英语题型,阅读理解题分值大,学生在需要加大词汇量的基础上,专门总结阅读理解题的出题和答题技巧,抓住阅读理解,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英语考试的大局。冷丝总结,对于立志考研的学生来说,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注意:其一,提高认识,要清楚地意识到大学与高中的不同,大学更多地是强调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目标的确定、时间的安排、性格的培养等方面更多地要依靠内因起作用。其二,明确目标,根据自身的实力与对专业信息的掌握来确定自己的报考院校和专业。其三,夯实基础,在课程学习中要按考研标准做好英语、数学与政治等基础课的考试准备。其四,掌握方法, 有针对性地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并记录有关学习、调研与考试的方法与技巧,做到持之以恒。冷丝相信,事在人为,你只要努力勤奋且有适当的办法,你考研一定能够成功。

马纳图

北大考研成绩出炉,专业第一能考多少分?英语政治86,总分402!

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因为一些特殊事件,考研成绩公布时间被推迟,在正常时间十天后才得以问世,不过不管怎样,如今考研成绩已经出炉,考生也都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北大考研成绩出炉,专业第一能考多少分?英语政治86,总分402!北大一直是我国考生心目中的“圣地”,是很多学生小时候的梦想,北大和清华也是我国在世界上认可度最高的两所高校,北大的文科和理科在我国都是排名第一,工科虽然不及清华,但是也是实力不俗。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北大是非常难考的,高考难考,考研也难考。很多人说北大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其实这有一点道理,但是北大的研究生依然是人中龙凤,也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那么,想要考北大的研究生,专业第一能考多少分呢?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成绩。这位考生报考的是北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传播学综合知识127,传播学理论与方法103,英语86,思想政治86。专业课暂且不论,毕竟每个学校题目不一样,没法比较。但是这位考生的英语和政治分数确实已经到达了顶尖水准,英语86,还是英语一,这分数放眼全国考研党,也没多少人能达到,简直是雅思7.5的水准了。政治86,这个分数也很高,毕竟政治也有很多主观题,能拿到这个分数,这位考生想必复习得也很深入了。再来看另一位专业第一考生的成绩,这位考生报考的是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初试考四门,其中有三门公共课和一门专业课,总分389分排名专业第一。公共课三门数学一120分,英语一79分,政治74分,专业课成绩116,考的是计算机专业基础。相比上面的那位考生,这位考生的政治和英语不算高,但是也不低。从这两个考生的成绩就能看出,考北大研究生算是“神仙打架”,没有绝对实力,基本上是考不上的。另外,从历年北大录取研究生情况来看,很多考生都是二战三战生,这也加剧了考取北大的难度。教育君短评:对于北大这种顶尖学校,每年无数双眼睛盯着,一般只有高分生才敢染指,如果考生想要考北大,要么实力超群,对自己有足够信心,要么就要做好二战三战的准备。你怎么看?

而犹浸灌

三本生考研逆袭上北大,初试401分被录取,上名校不看出身看能力

文/米奇妈妈说教育我们都知道,每一年的高考,并不每个考生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人金榜题名,也就有人名落孙山。学生考的分数高,可以如愿以偿报考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而即便是成绩不太理想,学生们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有的考生上不了985、211等重点高校,也会选择去一些二三本或者大专院校去就读,再通过其他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说今年就有一位学生,她虽然是一个三本院校的学生,但是考研却“逆袭”去了北大,初试成绩401分被录取,网友:太优秀了!今年北京大学在5月13号公布了学校考研录取名单,从这份名单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小细节。首先从考生们的毕业单位来看,不难发现考生来自于各个不同的院校,有上海交大的,也有四川大学的,还有石家庄学院的,总结一下就是有来自985和211工程高校的学生,也有一些普通双非甚至二本的大学学生。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像清华北大这样的知名学府,在录取学生时,反而不怎么看重学生的出身,只要你能力出众,那么不管你来自哪个学校都有机会被录取。同时从名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考研被录取的学生,专业都各不相同,甚至很多人都是跨专业考上北大的,有学计算机专业的,也有学经济的,学高分子材料的,还有的学生本科学的是侦查专业。以上种种都说明了北大在录取研究生时,只要你有实力就够了,不看重出身。而关于这一点在其中一个学生的身上体现得尤其很明显,那就是排名位于26的这位同学,从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考生本科学校是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初试成绩401分,面试成绩82分,最终获得了80.74分的成绩,排在了第26名。而与其他的985、211工程大学不同的是,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一个独立学院,之前是公办的三本学校,在2017年二三本合并以后,学校才开始在安徽二本招生。所以足以说明这位考生多么的优秀,并没有因为本科学校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比较差而放弃报考北大,所以不得不让人佩服。而且她不管是初试成绩还是复试成绩都非常的不错,所以最后才能从三本院校逆袭到北京大学,要知道她的这一考研成绩超过了全国很多985大学的学生。面试都没有她发挥得好,很多985的学生都排到了80名以外,而且很多知名大学的学生的面试成绩也比她低多了,所以这也可以看出她实力不凡。但是不是说鼓励大家考研都去报考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毕竟报考难度是非常高的,专业课很难,分数要求也高,这位同学之所以会逆袭成功,或许也是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建议大家在考研时,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能力,稳妥一些比较好。今日话题:大家觉得考研报考哪些学校比较好?欢迎评论区积极留言互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飞鸿

普通二本考上北大的研究生遭受歧视,网友:学校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考研的日子在一步步的逼近,每个考研党都在进行着紧张而激烈的复习。就在前几天,一名北大研究生的吐槽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从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看不起。众多考研党看到了这则消息,内心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复。那么那些以下博上的研究生面对本校土著的看不起,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第一、面对现实,微笑依旧漫漫考研路,考研党付出的辛酸和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当他们如愿以偿,以为前途一片大好之时,却发现老师和学生对待自己都是有差别的对待,内心的不平和愤懑油然而生。其实北大土著代表的是天赋,奋斗考上来的研究生代表的是汗水,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天赋嘲笑汗水的事情,既然无法避免,又何苦要自寻烦恼呢!学会面对现实,微笑依旧!第二、用实力去回应考研进入了北大,就证明我和北大土著的差距并不大,欠缺的只是当时本科时期北大优秀资源所带来的差距,只要肯努力,这个差距通过努力可以弥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导师交代的事情,让导师点头称赞,北大土著的意见又有何用!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也没必要让所有人去满意,屏蔽掉别人的声音,用行动和实力去捍卫自己的尊严!第三、找找自身的原因除了那些土著的傲气之外,这些奋斗上来的研究生有没有寻找自身的原因呢?本科时期,因为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不同,会产生分歧;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也可能产生分歧;因为自身的生活习惯不同,也可能产生分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研究生也要学会寻找自身的不足,加以弥补。当然了,也有些所谓的名校土著和考上来的研究生打得火热的情形。所以说,名校土著看不起奋斗上来的研究生毕竟只是极少一部分,没必要耿耿于怀。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学校只是一方面,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考研党还是坚持自己的名校梦,不要因为这件事情扰乱了自己的心扉,变得犹犹豫豫。最后,祝各位考研党金榜题名,马到成功。不知大家对名校土著歧视以下博上的研究生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白玉京

高考和考研进入北大清华的差异:一流本科,二流硕士和三流博士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现在是考研试报名阶段,很多学子正在满怀信心地备考复习,为了自己的前途奋发图强。不过,有一个现实必须有思想准备,本科和通过考研进入北大清华,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过去一直有一种传说:北大清华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秋天的北大燕园这种传说不言而喻:本科就读于北大清华是“一流人才”,在社会上最受欢迎;仅仅是研究生就读于北大清华,如果第一学历即本科就读于一般大学,那么,这样的人才当然就是“二三流”了。那么,这种传说中的“第一学历歧视”包含的意义与当下的社会又有着什么关联?第一,“第一学历”在就业时区别对待,甚至普遍存在歧视现象。在就业市场上,很多单位收取简历、制定招聘条件常常有这样的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高中起点的全日制大学专科”“第一学历本科为985、211高校”,无论从国内三甲医院、高校、党政机关,还是央企、外企、民营企业,都存在学历区别要求的现象。清华园的秋天这就导致许多最高学历为硕士、博士而第一学历为地方院校本科的毕业生遭遇尴尬,哪怕研究生毕业于北大清华也不能幸免,这甚至让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第一学历成了无法抹去的污点。第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学校有三六九等之分。多年之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早出、多出高级知识分子,将有限的教学资源集中配置,致使各地区间教育水平各异。我国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与相关教育政策及制度密不可分,特别是各种重点高校称号,如“985”、“211”的存在,“教育督导与教学水平评价城乡间双重标准”政策等,均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大学在我国基本分为“国立”和“省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培养出国家紧缺人才,1954年12月,教育部引发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第一次确定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随后,国家又划分了国家重点大学,实施了211、985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设置了副部级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省部共建重点大学,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学校等级。秋天的北师大第三,“第一学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研究生的实际水平。我国共有“211”大学112所,包含39所“985”大学,仅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1%,截止2013年6月21日,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其中不包含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200余所。针对我国博士生学缘结构的实际状况而言,国内博士教育的优质生源比重偏低,录取的学生大多来自二流或者三流院校。这里有一组很多年前的数据,虽然时间久了一点,但是很能够说明问题:2006年我国毕业的23963名博士中,本科阶段就读于“985”大学的比例仅为25.3%,而硕士阶段就读于“985”大学的比例也不足37%,国内高校普遍呈现出博士生学缘结构差强人意的局面。第四,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确实有较多的问题。即使是在北大清华这样顶尖级的大学,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照旧容易给大学生形成一种“进了大学就不用努力学习”的错觉。许多毕业生缺乏扎实的专业课功底,甚至不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而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实践操作、动手能力欠缺,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秋天时的人大一勺池虽然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但总体而言,第一学历为重点院校毕业生学习努力程度比一般院校毕业生学习努力程度要高,基础知识也更扎实。所以,第一学历为重点院校毕业生比一般院校毕业生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第五,重视第一学历能够简化人才考核机制,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从人才的甄别、选用机制上看,高考、公开招聘,人才选拔制度不断成熟,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有许多的维度,学历教育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大国,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如果过分注重科学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从学历、能力等多方面选拔人才,这种考核是费时费力,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因此“学历区别对待”在人才评价中,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果。促进各项事业积极发展。当然,第一学历歧视也有很多的弊端。北京理工大学校门口的花坛学历区别对待有可能将真正有能力的人选拔不出来,也可能会将高学历低能力的人选拔出来。如果最高学历不高、第一学历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常常被拒之人才的门外。爱因斯坦从当时名气不大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后,没有获得留校资格,靠家教来维持生活,但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现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学历区别对待在人才选拔、薪酬分配中会扼杀人才的积极性,对人才的甄别,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