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内最顶尖的翻译硕士(MTI)十大热门校虽虫能虫

国内最顶尖的翻译硕士(MTI)十大热门校

想考外语类研究生的小伙伴,听说过翻译专业硕士MTI吗?MIT全称: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我国目前20个专业学位之一,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学制短,实用性强,学费也不算贵,因此受到不少外语专业考生的青睐,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下国内最顶尖的MTI十大热门校吧。(招生信息均来自官网,为2019年的要求)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是国内外语类院校的顶尖学校了。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专业创新平台”、“2011计划”,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专业建设高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其外语专业多,门类细致,可获得联合国、欧盟、CIUTI实习机会。招生人数:英语学院笔译30,专用英语学院笔译15人;英语学院口译15人,中英会议口译、中英口笔译一共招40人,英语同声传译15人。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也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世界一流专业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招生人数:英语笔译54,英语口译35;翻译学11;英语语言文学(包括翻译研究)133初试参考书明确专业优势:英语学院开设翻译研究(笔译方向)、翻译研究(口译方向),高级翻译学院开设翻译学(该专业初试无指定参考书,复试参考书明确)、翻译硕士两个专业,层次分明,内容多样,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翻译的痴迷与探索。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属于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亚洲大学学生交流集体行动计划”(亚洲校园计划),向联合国提供高端翻译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学之一、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招生人数:英语笔译80,英语口译60报录比:8%(2017年)专业优势:(1)翻译学博士(PhD);(2)翻译学硕士(MA)(设笔译研究、口译研究、翻译教育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等四个方向);(3)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TI)(设国际会议传译、应用口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传媒翻译、翻译与本地化管理等六个方向)4.西安外国语大学它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高等学府,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成员之一。位于历史悠久的古都,“一带一路”核心区西安。招生人数:71(包括推免生5人)英语笔译专业下设跨境电子商务翻译方向、本地化与翻译方向以及知识产权翻译方向,英语口译专业下设交替传译方向和同声传译方向。5.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重点大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专业著名度三星级大学。位于滨海之都,浪漫之夏,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地大连市。该校的特点是文学翻译功底深厚,有同传室,且与外研社、中央编译局、环球网以及中央编译服务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了校外翻译实践基地。招生人数:英语笔译50,英语口译206.四川外国语大学川外位于西南重镇重庆市,是重庆市大学联盟、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可就近(翻译学院)进行CATTI口译考试,有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证书考试(ETTBL)考点和全国语言服务与翻译能力评估考试(LSCAT)考点,有重庆川外翻译有限公司、中国网、环球网等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12个。招生人数:英语笔译98,英语口译587.福建师范大学全国大学排名百强、师范类大学第九名、“20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福州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据点,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25。招生人数:201[包括学科教学(英语)、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语言文学。8.福州大学同样位于福州。福大在文学翻译方面发展强劲。学校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招生人数:36(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英语口译)9.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是老牌名校,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校位于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距离北京也很近。而且学费比北上广的高校要低廉一些。招生人数:英语67(包括推免生23) 日语2010.北京大学北大的知名度就不必说了吧,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虽然在MTI方面北大不是最出色的,但还是有不少人冲着它的牌子慕名而来。招生人数:英语笔译30另外,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的MTI课程也都不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官网上看看哦!

时有终始

翻译硕士报考,学校如何选择呢?看看这篇文章

今年随着疫情的出现和国际关系紧张局势,越来越反映出全球合作共抗疫和共发展的趋势,英语和小语种变得越来越重要。又是一年研究生报考时,翻译硕士这个专业也成为历来热门首选,更有很多跨考生来报考。研究生报考逐年增加从很多视频里,我们也不难发现学校和企业招聘门槛也大幅提高,前段时间更是出现双一流和非双一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招和业余的歧视现象。毕竟,一流学校就那么几所,难道让其他学校都停止办学,老师停止工作吗?这是不现实的事情。教育部也是定出新制度,一视同仁。某种程度上,双一流真的比非双一流好吗?全日制学生真的比非全日制优秀吗?统招真的比业余好很多吗?答案:不一定。只是说双一流,全日制和统招的学生分数比其他高而已,但是在工作上的反应速度,思维方式,KPI考核中不是说一定是最好的。最近看了个视频北大毕业,国外著名大学留学归来,在北京一所高中当老师,顺道做个短视频,这个跟一般学校读出来真没啥区别。当然,每个人志向不同,但是确实是大材小用了。不管怎么读,读哪所学校,最终的归宿还是想找个体面的工作赚钱养活家人过上富足的日子。人生我材必有用,这一点还是非常有道理的。非名校不上说完了学校歧视,我们来具体看一下翻译硕士这个专业: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主要是搞科研,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学费几千块钱费用比较低,比如研发一个产品,一项专利。这两天有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研发出抗癌药物,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研发出抗脑梗药物,这些对于中国的医学界都是突破。学习的过程也比较痛苦,因为没有成果很可能毕不了业。甚至有人说考上研只是高兴一下,读研的过程更痛苦。专业型硕士主要是侧重应用,学费通常比学术型贵,两个都可以读博,但是专业型不能申请硕博连读。学习年限2-3年,一般有一年的实习期。英语研究生分很多种,比如外国语言学,翻译学,文学翻译这些是学术类,学科英语,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这些是专业型。根据院校的不同,英语笔译又分不同的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文学,科技,法律,财经,外交等。考试科目:不管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英语都考4门,政治,英语或者二外,两门专业课(翻译基础和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学术型需要考二外,专业型大部分学校不考二外,个别学校考(北京外国语大学),有些学校是初试不考二外,但是复试的环节会有二外问题,比如大连外国语大学和北二外。政治从小考到大的科目,单选多选和问答;翻译英语一般是专八和GRE水平;翻译基础基本上分为三部分:热门词条英汉互译,段落英汉互译和句子英汉互译。段落翻译根据学校不同体裁不同,像北大喜欢考文言文翻译,大部分学校是一段时政热点话题翻译,一段散文翻译,也有考诗歌翻译,翻译理论代表作家,给一篇翻译文章用翻译理论进行评析。最后一门汉语写作与百科,出题范围很广泛,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旅游历史文学政治特产都会考选择题,填空题或者名词解释。还有两篇作文,一篇应用文,一篇高考语文作文。翻译硕士学费,这块不会面面俱到,挑一些报考热度大的学校看一下:(1)北京:北大和人大学费都是2年5万人民币;北外一年2万;北二外一年1万3千5百元;北京语言大学一年9千;对外经贸大学英语笔译上2年共5万,英语口译2年共8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年1万5千元;北京师范大学2年5万元;北京理工大学一年1万5千元。(2)上海:上外英语笔译上2年半是7万5,英语口译2.5年是10万;复旦大学上2年共6万;上海交大共5万;华东师范大学上2年共5万;上海大学一年2万;东华大学和上海理工都是一年8千,东华大学上2年,上海理工2年半。(3)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2年,一年3万5;中山大学英语笔译非定向一年2万;暨南大学2年,一年2万8;华南理工大学2年,一年2万8。(4)福建:厦门大学英语口译和笔译是非全日制,3年9万,一年3万人民币;(5)天津:南开大学英语笔译一年2万3;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年1万;天津大学全日制一年1万5,非全日制一年2万。(6)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分国内和国内外联合培养两种,国内一年1万2;陕西师范大学上2年,一年1万;西安外国语大学3年,一年1万;(7)四川:四川外国语一年1万3;四川大学上3年,一年1万5。(8)江苏:南京大学3年,一年1万;苏州大学全日制上3年一年1万,非全日制一年1万2;南京师范大学2年,一年1万。(9)海南:海南大学:一年一万; (10)东北:大连外国语一年1万2;(11)湖南:中南大学:一年1万3;湖南师范大学一年1万3;(12)湖北:武汉大学一年1万3;华中师范大学两年一年1万8;以上是一些报考人数比较多的学校大致情况,每年12月份或者1月份考完试后,来年二月中下旬出学校成绩,三月份国家线,国家线出来后学校会制定一个复试线,一般院校的复试线跟国家线一致,34所大学会自主划线,还有一些学校如果普遍考得高的话会比国家线高出一二十分。以前是分A, B和C三类区,国家线划三个等次,现在只有A区和B区,也就是国家线有2个线区分。B区的分数线比A区低一些,B区像广西,云南,海南等。复试有笔试和面试,听力,视译,翻译理论考试。如果是专科毕业两年考的话,复试的时候还得额外加试两门本科的专业课,有些学校初试报名要求专科有本科的成绩单,期刊上发表论文,所以这些都得看清楚,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况去选择一个理想的学校。其实大部分翻译硕士学校考的范围都差不多,只不过复试线不同,复试的时候刷人的比例不同,有些学校可能刷得多,有些学校也许过了复试线复试完就录取了。选个一流院校还是考上就行呢?不管是选哪个学校,最终找工作还是看得综合实力。双一流学校不一定这个专业就是一流学科,一流学科的学校不一定地理位置就是你想去的城市,城市学校选好了学费也是一方面,当然很多学校都有奖学金,有些是100%全覆盖,有些是部分学生有。学校的选择也很关键,祝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学校,考上理想的院校。千里迢迢来西安寻妻,不要警察帮助自己度日如年,他是你的家人吗穷孩子和富孩子,创一代和富二代,你更倾向于哪一个呢?

德清

考研季来临 学费标准规范化提速

考研季来临,学费标准规范化提速步入2020年考研季,考生报考时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名校专业硕士的学费为何普遍高于学术硕士?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学费标准有何差别?2020年考研季已经开始,考生在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时,是否会考虑学费高低的因素?2014年后,公费研究生成为历史,研究生教育全面进入收费时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2013年发出通知要求,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在全日制专业硕士方面,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始。近年来,名牌大学专业硕士的学费已普遍高过学术硕士,再加上全国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已超过学术硕士,学费标准成为百万考生关切的事情。一些地方正在调整专业硕士收费标准,设定政府指导价,具体标准由高校自主确定。名校专业硕士的学费为何普遍高于学术硕士?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学费标准有何差别?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考生的选择倾向,也将间接影响学校、学科的发展。全面收费与奖助学金2013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通知还指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现阶段按照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确定。2017年完成的一项对91所“211”高校学术硕士学费的统计调查显示,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水平高校之间的学费差距很小,77所高校的学术硕士学费设置不分专业,均为每年8000元。即使有的高校不同专业学费不同,但差距也不超过2000元。厦门大学较为特殊。该校2020年研招简章显示,学术硕士的全程学费为3.3万元。“我们学校为每名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奖助学金,相当于研究生学习期间不需要花学费。”这名工作人员说。研招简章显示,厦门大学学业奖学金标准为每年1.1万元。全面收费与奖助学金是目前研究生收费制度的“一体两翼”。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毛建青认为,学费的高低需要结合资助高低来看,学费高的同时如果资助高的话,个人真实负担的学费其实是比较少的。上述调查显示,有53.8%的高校学业奖学金覆盖所有全日制学术硕士,12.1%的高校仅最低档奖学金就可返还学费。专硕学费高于学硕相对于学术硕士,专业硕士的学费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毛建青等人对10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学费标准进行了统计分析,她发现,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收费普遍高于全日制学术硕士,仅部分高校定价一致。数据显示,约85.3%的高校专业硕士学费高于学术硕士,17所高校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学费相同,只有新疆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部分专业硕士的学费低于学术硕士。专业硕士的学费为何高于学术硕士?上述三部门通知指出,研究生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综合考虑培养层次、学习方式、学科特点、专业属性、办学质量、当地物价水平及受教育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学费与办学成本没有绝对相关的关系,因为办学成本没办法准确计算,比如很多教育资源都是全校共用的。更多是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再根据各地区、各高校互相参照来确定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袁连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毛建青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理论上来说,这比学术型的研究生培养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并且将来获得的教育收益或是回报率要更大,按照教育经济学中的成本分担理论,自然就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收费要更高一些。毛建青还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水平的高校之间,热门与一般专业之间的学费标准也存在差距。2019年,收费标准大于等于15000元/年的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东部地区有13个,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个、4个、1个。就各专业的平均收费标准而言,原“985”高校收费标准最高,为13858元/年,比原“211”高校10970元/年的标准高出2888元;“双非”高校收费标准最低,只有10102元/年,但仅比原“211”高校少了868元。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是三个最热门的专业硕士专业。这三个专业的学费均值为22333元,而其他所有专业的学费均值为10662元,相差一倍多。MBA在所有专业中更是可谓“天价”,且近年来持续上涨。数据显示,2008年时北京大学的全日制MBA学费为9.5万元,2012年涨至13.8万元,近两年又涨至18.8万元。非全日制MBA的学费更高,北大、清华的学费标准均为30万元以上,其目标人群为位于企业管理层的高净值人群。“原来专业学位大多数是非全日制的,价格相对比较高,有传统。最近几年大力发展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其实有不少是由原来的非全日制转换过来的,既然国家层面没有专门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收费规定,自然也就按照之前非全日制比较贵的传统定价了。”毛建青说。各地制定学费标准现在,各省份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专业硕士学费标准的规范问题,开始陆续出台新政策。国家三部门2013年发出通知后,各省份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各自的标准。四川省三部门9月17日下发了通知,顺应了市场化涨价的现实,为不同专业设定了最高学费标准,比如工程硕士为每年2.4万元,翻译硕士为每年1.5万元,这个标准的有效期为5年。在2014年发布的旧标准中,专业硕士参照学术硕士的学费标准执行。部分超过学术硕士学费标准的,不得超过省内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最高学费标准。云南省的旧标准同样发布于2014年,有效期3年。到期后,云南省发文决定延期2年。如今,这一标准又已到期,云南省发改委网站上尚未发布最新的标准。按照现行标准,云南省全日制专业硕士学费最高价统一限定为每年1.2万元。学费对于考生选择的影响不可谓不小。2014年全面实行研究生收费,当年全国报考人数就结束了此前连续5年的增长,出现了2.27%的下降,并且在2015年进一步扩大到-3.8%。有学者认为,昔日公费生的招生名额可以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地方普通高校,但研究生教育取消公费制,采取市场机制的方式,学生的报考变得更加理性,会更为慎重地填报高校和专业,一些就业率低、收入差、市场前景不好的专业会更受冷落。这个问题同样可能出现在专业硕士身上。毛建青认为,由于缺乏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费标准的统一规定,目前存在的学费差异化程度较小、定价标准较为混乱等问题,可能会加剧高校、专业间的发展不平衡。或许是意识到高学费的不利影响,天津市2018年底出台的新标准中,对艺术学大类之外的新增专业学费限价每年1万元。此前的标准中最高限价分为四档,1万元是最低的一档,此外还有1.8万元、2.8万元、4.4万元三档。来源:中新经纬

地狱篇

2020年考研,翻译硕士MTI学校排名,哪个学校好考?

最近总是会在不同的场景下,看到很多考研er这样发问:“翻硕学校排名有么?”、“翻硕哪个学校好考啊,×××学校咋样啊?”、“×××学校翻硕资质有竞争力么?”……其实这些问题,哪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不过还是有一些小依据可以参考的。近几年,,翻译硕士是越来越火热,从最初的遭受各种质疑到现在的热门追捧,每年的报考人数也在蹭蹭上涨……但请记住一句话!翻译硕士缺的是高精专人才,而非数量。所以考取一个有竞争力的院校,对将来的就业发展还是很有利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最初设立于2007年1月。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学校具备招收翻硕资格,水分确实大了很多,具备翻硕招生资格的学校前几个批次,还是很有竞争力。1、MTI翻硕学校批次>>>第一批<<<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第二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第三批<<<2011年教育部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资格院校备案名录,含前两批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四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第五批<<<北京工商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大连海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科技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2、>>>翻硕选院校<<<翻译硕士考研选学校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外语类院校北外、上外、广外,川外、西外、天外、大外、北二外等,这些作为专门的外语类高校,英语实力强劲、教学条件好,加上大多外语类院校设有高翻院,师资水平高,当然翻硕竞争力也大,学费也偏贵。2、师范类院校北京师范、南京师范,湖南师范、华中师范、华东师范、首都师范等,这几个师范类型的院校翻硕也不错,将来毕业准备当老师的,也可以考虑这类师范类院校。3、综合类院校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南大、武大、川大等,这些院校硬件综合实力都很强,翻硕考取这些院校,也是很不错的。4、理工科类院校北京科技、武汉理工、大连理工、哈尔滨理工、上海理工等,这类理科学校,名气高,相比其他院校翻硕也易考取,但也别掉以轻心。5、特色类院校对外经贸、中国传媒、外交学院、中国政法、中国石油、上海中医药、华南农业等,这一类的特色型院校值得考虑,翻译下面细分研究方有向很多,比如金融、石油科技、影视、新闻、法律、医药、商务、涉农等,去特色类学校针对性学习更有利。除此之外,选学校时,越靠前的批次,翻硕含金量越高,如果确实想好好学翻译,可以选择靠前的批次,如果只是想获取文凭,那就选强学校弱专业类型的学校即可。哪有什么好考不好考呀,考上才是王道呀~翻译修行靠个人,翻硕缺的是高精专人才,而非走量。备战路上没有捷径,千万不要偷懒,祝好呀。历史推送精选(点击即可跳转)2020年英语专业考研,翻硕MTI就业前景好么?英语专业考研,专业方向该如何抉择?英语专业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英语专业考研,MTI翻译硕士如何备战?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选什么专业比较好?

老师们

2019年北京大学日语MTI考研经验分享

北大拟录取名单出来的那天下午,我正和朋友在KTV里唱歌排遣等不到成绩的郁闷的心情。接到我爸的电话说“成绩出来了”还不敢相信,急忙去翻手机看官网。在密密麻麻的表格里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悬了太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备考的时候曾无数次看别人的经验贴吸取力量,幻想着自己也能考上给别人力量就好了。如今写这篇经验贴颇有还愿的意味,也真诚地希望能对看到的人有所帮助。我原本是没有想过要考研的,大三在日本交换留学了一年,打算大四通过校招直接工作。结果大四回国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保研名额,想着得到了就去试试呗。当时的我对保研和考研一无所知,懵懵懂懂地选了个学校就就去试了,失败。有点不甘心,随大流加入了考研大军,考的还不是北大,还是学硕专业。虽然在日本学了一年,但学到的东西毕竟不符合应试的要求,最后突击了两三个月还是不太够的,于是又失败。此时校招也接近了尾声,没能进入心仪的企业。(这件事告诉我们,提前做好规划很重要!决定校招就好好去跑面试积累面试经验,决定考研就早点定计划专心备考,走一步算一步真的很被动!用一年时间买这个教训我觉得不亏,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的话就不要踩这个坑了。)一连串的打击让我消沉了很久,也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未来究竟想要做什么。思考了很久后决定,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我要继续考研。决定了考专硕以后,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考北大。这里真的要感谢我的大学舍友。她在实习的时候认识了北大MTI的学生,觉得人家特别优秀,回来就拼命鼓励我也去考北大的MTI,并且坚信我一定能考上。在她不分日夜的鼓励下,我去网上了解了一下,看了真题,基于一战的成绩,觉得努力一把似乎可以够得着。再加上文科生对北大长久以来的向往,脑子一热就这么决定了。后来备考时的无数次懈怠都是由这个目标拯救的。一个看似高远的目标会在备考的时候给你想不到的精神动力4月份的时候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初心联盟的广告。彼时对自己还不是很有信心,就报了北大的专项课。因为报了专项课以后可以跟通用打卡课,我就从4月开始跟着打卡课备考。大四下半学期又是实习又是毕业论文的整天忙忙碌碌,但每天都坚持抽空把打卡课的试题给做了,一方面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备考,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丝安慰。6月份毕业后和朋友(朋友不考研)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依旧在学校图书馆学习,算是正式开始备考了。为了避开地铁早高峰,我一般六点起床,买好早饭七点半到学校,趴在桌上睡一会儿就开始看书或者早读。上午用来复习综日,下午翻译,晚上百科,八九点回去看政治,十一二点睡觉。8月份开始上北大的专项课。11月份房租到期就回家备考,一直到12月考研。政治 65分这个分数好像没什么说服力哈,可是回想一下备考过程还是觉得挺愉快的。我大概是从暑假开始准备的,教材就用肖秀荣全套,然后跟了一个人大学长的网课。那个学长讲课非常清晰而且风趣,我每天睡前看他的网课,感觉就像一天的消遣一样。除了最后的大题目,我没有花太大力气去背政治,因为理解了以后再去看就非常清楚。特别是马原和史纲两块,弄懂了它的哲学逻辑和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就门儿清,连带毛中特都会轻松很多。所以,可以早些开始准备政治(也不用太早七八月差不多),每天花一小段时间去做做思维导图什么的,然后再去刷选择题效率就会比较高。大题目就背了肖四肖八。翻译硕士日语 90分4月份开始跟初心的通用打卡课,每套题都认认真真弄懂的话真的会有很大收获。然后平时自己兢兢业业看书刷题,再加上8月份开始上北大专项课,就基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北大的翻译硕士日语都是选择题。数词、拟声拟态、惯用语部分,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但是考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感叹这真的是缘分呐强求不来)。脚踏实地下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成效并且拉开差距的就是语法部分。除了初心的课程,自己也看了好几本语法书(主要是N1N2的蓝宝书、完全解析日本语能力考试语法问题对策N1-N3),从头到尾捋了几遍,然后刷了两本专八,1991年-2017年的N1真题,把错题整理下来反复温习。(小编:不管考哪所院校,基础都是重中之重)注意不能蒙混过关,有不会的一定得搞清楚,北大的题虽然偏基础,但是很能捉漏洞。两道古文题有时间的话可以争取一下,也是偏基础,感谢专项课的青春老师最后给我们突击了下古文,讲得很清晰好懂而且最后也考到啦(虽然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哈哈)。阅读就是普通的N1难度(今年是N1原题,算是默写答案了),细心的话就不容易丢分。日语翻译基础 121分①热词互译部分主要用了人民网日文版的一周时事用语、日语Catti与考研公众号,还有平时做题和看新闻的积累。对我来说写在纸上的东西更容易进脑,就抄在小本本上有事没事拿出来看看。热词真的背到就是分数啊!②翻译部分两篇日译中三篇中译日。大学里大三开翻译课,而我大三去交换留学,没有上过正经的翻译课,大四刚回国的时候是属于提笔翻不了一句话的那种……不堪回首。主要用的是人民中国日文版的中日对译栏目,直接上手翻。开始很惨,和译文不一样的每个字都要改过去,一整篇改下来红艳艳一片。但是翻着翻着就有手感了,特别是政经类的文章,套话一筐一筐的。我的经验是翻译练习不求多但求质量,一篇文章翻完改完后我会前后看好几遍,分析它的遣词用句,总结出一些套话和经验,看看能不能在下一篇文章用到。这个过程会很漫长,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但是坚持了 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大进步。还有,考试的时候要看好时间!3个小时考试11点半结束,我脑子一抽记成11点结束,最后两篇中译日简直翻到飞起,也来不及斟酌词句了看一句写一句。结果最后发现还剩半小时,怕影响卷面又不好改,简直欲哭无泪。百科 126分百科是最没底的一门,虽然也下足了功夫去准备,但是拿到试卷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嗷嗷嗷这和往年的画风不一样啊),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做了下去,结果意外分数还行。现在想想,大概是应了网上那句话“当你熟练到一定境界后,就算是编的老师也觉得很有道理”。①词条部分看北大往年的词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均有涉及,且都是属于耳熟能详的范畴,就每个领域都泛泛看了下。买了一些其他经验帖都有推荐的参考书目,不过都没怎么看,用的最多的是网上买的北外学姐的词条笔记(因为觉得北大和北外词条的出题方向挺相似的)后来还跟了初心的百科打卡课,狂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感觉,知道怎么写套话。背的时候不一定要一字不差,我常常会想象一个人站在我面前,我要怎么用三句话把这个词给他解释清楚。今年的词条跟往年相比偏冷门了些,近一半是考察日本的历史文化社会,因此可以预测一下往后的出题方向。②应用文部分用的也是网上推荐过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应用文写作》。里面的模板很全,不过我就挑感兴趣的看了看,今年考的招企业聘启事恰恰是没看到的,百密一疏百密一疏……③大作文部分万万没想到会考说明文,而且是堰塞湖……也是硬着头皮,按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套路编出了几百字,努力有头有尾地写完了。总之,考完百科的总体感觉是,不愧是北大。考试的时候心态很重要,你不会的别人也可能不会,想到什么就放心大胆地去写吧。而且,当百科知识普遍偏难的情况下,老师打分的时候可能就会更注重你的汉语写作水平,也就是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需要平时积累。所以备考的时候可能会背很多看似完全考不到的词条、模板、作文素材,但你要相信,即便考不到,它们肯定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你的答卷里。总结①重视总结和反馈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因此及时做好反馈和总结,客观评价自己的水平,找出问题所在并分析提升空间非常重要。关键不是你看了多少而是真正吸收了多少我当时只顾闷头赶进度,直到9月下旬才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赶紧花了半个月时间总结回顾了一下之前的学习内容,找到薄弱的地方,重新制定学习计划。②定计划的时候切忌眼高手低。每天给自己布置的学习任务要合理,给自己喘口气的余地,不然很容易消磨信心,导致消极怠工。我制定计划的时候就是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导致自暴自弃,甚至一天一篇天声人语也没坚持下来,实在是不应该。③早点开始专业课的背诵任务。不要临时抱佛脚一股脑儿堆在最后背。相信我,12月份真的会很难背下东西的!考试前一周你会发飘的!!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总结和巩固,所以建议需要花大块时间背诵的内容计划最晚截止到11月底(除了政治)。复试初试成绩出来后就开始准备复试。主要是写自我介绍,听NHK新闻,练口语。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北大的复试只有面试。先3分钟自我介绍(要控制好长度老师会按铃),然后是一篇中翻日视译,一段日翻中听译,都是时政类。最后是提问环节。整个过程为20分钟。我感觉自己翻译环节没发挥好,可能还是因为紧张,说的东西自己都不忍心听下去……但还是尽量保持了流畅度,努力做到没有明显的停顿。提问环节就比较轻松了。北大的老师都很温柔,问的问题也都很接地气,简直像在唠嗑,说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全体大笑。所以我基本上是一个从紧张到放松的心态。回顾过去的一年,我觉得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件影响特别大的事情。一个爱睡懒觉早起上课都困难的人,也会早早地冲去图书馆,持续奋斗一整天。一个自由散漫从不做计划的人,也开始学着制定计划,准备每天的to do list。考研的目的当然包括为了更高的薪水更开阔的眼界,但对我而言考研最大的意义是挑战自我。其实当时更保险的一条路是保研本校,毕竟也是一所很不错的211,这也是老师和家长都劝我走的一条路。我却最终放弃了那个名额,转身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现在想来,那种选择只是单纯地想证明给自己看,只要是想做的事情我就一定可以做到(还好做到了,感谢自己没有打自己脸)。考研真的很不容易,一边怀着热切的希望,一边忍受着希望下隐藏着的巨大的不安,重复着每一天,渴求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在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常常会听一些中二热血沸腾的歌。有一句我很喜欢的歌词:A day may come when we lose. But it is not today. Today we fight.不管明天如何黑暗,起码今天不要放弃,先把今天要做的事做完。也许无数个“今天”就能累积成你所期待的“明天”呢?我也特别庆幸加入了初心这个大家庭。虽然自己不太在群里说话(因为害羞嘿嘿),但是每天都会爬楼,看热热闹闹的讨论,看别人提出的问题自己有没有掌握,看大家分享着相似的焦虑和苦恼,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特别是还有其他一起备考北大的专项课成员,还有已经就读于北大的专项课老师细心的辅导,就感到北大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梦 ,在复习到怀疑人生时还能安慰自己几番。初试分数出来时真的喜极而泣,但是很快我又陷入了更大的焦虑和浮躁。(现在想想真不懂我那个时候究竟在焦虑个啥,我曾一度焦虑到不敢找初心老师做模拟面试……)这时初心出了翻译打卡课,就强迫自己每天至少练下一篇视译和听译。感谢宪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改我那幼稚的个人陈述,感谢炸鸡老师和狐狸老师帮我做的模拟面试和面试指导,给我指出了几个致命的问题,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还有今年一起考北大的琦琦,复试那天上午明明自己也还在准备,还来安慰紧张到快要原地爆炸的我。还有其他大佬老师们,从头到尾都是强有力的后盾,感到初心真的是一个很良心的考研辅导机构,也憧憬着以后能成为老师们这么优秀的人。(小编:非常感谢大家对于初心的信任。我们一直强调最终能够上岸最主要的还是大家的努力,这个过程当中,初心会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陪伴大家,所以初心的学员们在遇到困难时完全不用不好意思,可以来找初心的任何一位老师。)断断续续码了两天,不知道有没有把想说的都说完。跌跌撞撞地把这个近两年的心结解开,真的有一种寒冬结束、春日降临的感觉。我终于能在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继续和日语相爱相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自律、自信,所以觉得考研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上看都很值得。意志のあるところに、道は開ける。祝学弟学妹们都能在这条路上勇敢地走下去,然后迎接属于自己的春日!

天功

语言专业的我该如何面对考研?

这大概是所有学习语言专业的孩子读大四的时候都会考虑的问题。微博教育博主@宪老师为大家回答了这个问题。宪老师自己是直接行业相关从业者,所以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他对日语比较熟悉,所以就直接从日语入手进行回答,可能有些同学看了一开始会有点不理解,但希望还是能给十字路口的你一个参考。据了解,宪老师来自初心联盟,初心联盟是国内首家专注于日语专业考研、升学的增值服务商。目前已成功培养出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外交学院、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知名院校学员,在日语考研届独树一帜,并积累了丰富的推免考研经验。其实,宪老师原本的态度跟这个微博一致:以下是宪老师为大家做的考研分享:昨天初心联盟考研课程发出去后,来咨询自己到底该不该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说真的,我有点生气,这种人生大事你怎么能靠别人帮你做决定呢。但是后来想想,自己不也是从这一步走过来的么,所以为了避免后面回答重复问题,这里还是写一篇文章,就大家的问题做一次全面的解答。问题一:日语专业的我该不该考研?我的回答是看你自己的情况,一定要自己做决定。千万不要问那些考研机构的老师(当然我们初心联盟是个例外),他们肯定会跟你说考研之后各种好,怂恿你报班;当然你可以问问你读研的学长学姐,了解他们读研的日常情况是不是你向往的生活,你参考参考就好,千万不要被他们的意见左右自己的决定,因为他们自己都还没毕业,人生这条路很长,她们自己毕业的时候,说不定也会遇到一些迷茫。嗯,虽然我一直说的很委婉,但真实情况就是,日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这两年就业质量没有前几年好了。所以,为了就业去读研的要三思。说到这里,我就想到知乎上一个提问比较气人,这个问题的某高赞答案,一直说自己跨专业怎么怎么辛苦,最后没考上,一堆煽情的话。但是问题题目里面人家还问了就业前景如何如何,怎么就回避了呢,因为他还没有资格回答。可能还没毕业的孩子都喜欢看这种鸡汤励志的吧。下面有真正在校研究生干货回答反而没几个赞,比如:我也把我的答案贴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坦白来说,日企式微,如果真的想存靠日语发财的话,挺难的。对于本科院校特别好的同学,可以出国可以工作,都挺棒的,我觉得你们国内考研有点浪费了。第一种适合考研的:如果家境还可以,喜欢学术,将来打算高校或政府事业单位工作,可以读,并且做好要读博的准备【前面的那位同学的信息也过时了,特别是本科高校,基本上只收博士了(有些还要求海龟)】。打算进企业赚大钱的不建议读,特别是女生。这是基于我在日企帮忙招人的经验。因为女生读完了,已经是大龄青年了,企业看你未婚未育,考虑产假婚假稳定性之类一般都会遭遇企业隐性歧视的,而且日语工作也很少有非研究生不可的那种职位,日企讲究实用,能用本科生的一般不会用研究生。如果一定要读,建议考个名校的专硕,可以省一年时间。说真的外边企业不在乎学硕专硕了,至少你也能混个名校牌匾。这几年接触下来,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名校光环比专业排名更靠谱。比如上外日语专业硕士毕业的,就业可能就是比不过清华大学日语硕士毕业的。希望上外的校友,不要打我,我们我觉得上外的日语专业水平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但是如果以后不打算从事学术道路,名校光环对普通人普通人普通人帮助更大。还有一种适合考研的:就是本身二三本,或者更一般点的学校,虽然考研没有赚大钱的出路,但如果自己不考研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考研进入名校给自己更大的平台机遇。(但我们考上中山大学的学员说以后双一流学科评选要考虑生源校,所以这条路也越来越难了)。但切记读研期间要有危机感,不要等到毕业才开始考虑就业或读博问题。名校可以给你一个更高的平台,更好的选择机会。不过,对于日语专业的孩子来说,如果能进入名校,建议给自己将来的出路多做几个BackUp,不要局限在日语上,利用优质平台出来,你或许发现有更广阔的事业等着你,日语作为一门爱好也不错的。第三种,想成为专职翻译混圈子的。嗯,不得不说,其实翻译这个圈子,无论笔译还是口译都需要有人带,引荐一些客户资源,其实很多人能力很强,但苦于无门路,这个时候你就尽量去一线城市大牛老师的门下,读研期间接活多锻炼下。当然,还有很多种适合考研的,比如准妈妈想趁读研期间生个宝宝顺便进修一下的,还有就是单位出钱让备考进修的……一时说不完,先举这些吧~就是看你自己的情况,考研自己适不适合读研。除了考研 也多看其他的路 综合考虑对自己最适合的 考研的这个问题你问一千个人可以会收到一千个答案 但是 你要自己心里有数,所以我回答这类问题很谨慎 不想误导大家 主要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再去走下一步已经考上的情况,记得好好努力刷论文,拿奖学金,拿着学校的奖助学金手册仔细研究,能提高就提高自己获奖几率,需要论文那就跟导师搞好关系一起灌啊,需要比赛那就积极参加各种翻译作文知识竞赛啊,学校有赴日交换机会更要努力去争取。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下,读完日语研究生,就业前景肯定会很好的。~问题二:你推荐我们报考哪所学校?这个还是要看你个人情况说话的。大的原则的话,就是大城市大名气离将来生活地或者以后期待工作地近的学校,具体标准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这个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要考研了,可以私信宪老师,可以给你一些帮助信息的。问题三:我想考某某学校,可我觉得自己考不上,我该怎么办?略。问题四:你觉得我考的上某某学校么?略。问题五:万一考不上某某学校,那我怎么办呢?车到山前必有路。问题六:专硕的复试是不是比学硕复试难呢?我可以回答学硕专硕大概有什么区别 但是哪个好考 哪个难考 哪个以后就业更好 我觉得能100%回答你这个问题的 都是骗子问题七:专硕与学硕有什么区别?专硕偏实用学制两年,学费相对贵,多以翻译硕士为主;学硕偏学术学制三年,学费相对低,部分院校有直博机会,多以日语语言日语文学为主;出国机会学硕比专硕多一点。专硕在国内读博难度要大一点。最初几年,专硕比学硕好考,但是近几年呈现出均衡难度,甚至某些学校专硕比学硕难考,所以到底哪个好考,具体看学校。至于认可度,体制内院校可能更认可学硕,但是公务员报考几乎没有限制学硕专硕,然后大部分企业HR说不定根本分不清或者不在乎你是专硕还是学硕,当然,对于大部分学科来说,在职的肯定比不过全职的更有认可度了。问题八:跨专业可以么?有些学校对跨专业可能会有所限制(比如要求一级成绩等),跨专业报考完全没问题,就是比日专的学生可能要有点劣势,不过话说回来北外日研中心连续两年都有跨专业考上的。遇到好几个因为兴趣爱好回来备考日语研究生的,跟他们分析了利弊,还是决定考日语专业研究生,还是挺佩服的。问题九:他们日语研究生毕业后都去做什么了呢?呃,这个怎么回答的呢。做什么的都有的。从日企人事总务到大学生村官,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到出国工作……都有的。但是在这里,我想多说一句,不知道为啥,日语专业的孩子貌似对工作对口这个执念非常非常重(其中还有日语不是太好的也想找日企的工作),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学习语言也会受到这个语言的影响让自己思维跟日本人一样只会往一个方向考虑。你看,那么多成功的名人,本科专业跟自己的事业一点儿关系没有的也很多啊。所以考虑工作的时候,不要老想着对口,而应该想着适不适合自己。因为出社会后,你会发现语言是一门工具,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你要有其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日语专业的找工作可以看看京东的管培生、腾讯的策划、华为国际销售、网易的产品经理(只是举个例子,不一定每年是这样)等不限专业的职位,也可以去尝试一下。问题十:日语专业跨考别的专业可以么?当然可以,就是难度有点大。一般推荐专硕的法律、会计、工商管理等,我认识跨考成功案例的大部分都是这几个专业 。当然,也有跨考成功就业失败的。目睹了本科日语研究生内地某985对外汉语的姑娘找了好久找不到工作的 , 不知道这两年这个专业好点没,国内很尴尬 ,日企看你研究生不是日语,就觉得日语生疏了 ,教对外汉语,发现你英语不好,湖北地区老外又少 。所以,日语专业的跨考也要有所技巧。对了,对了,特别优秀特别优秀的985的日语专业的孩子,如果你英语也非常好,推荐考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学费全免、还发各种奖金、导师都是世界名企学术大师、政商学界大牛不断,一年毕业拿硕士文凭),北大燕京学堂(就要要跟北大苏世民学院对抗的项目),基本定位是培养世界领袖的。宪老师分析了他们前几年的录取背景,每年都有日语专业的。大家不要一听到这个中项目就排斥啊,这种出来了,妥妥地人生赢家啊。关键我有次想日语专业的同学介绍,对方竟然跟我纠结才上一年就发硕士证会不会不正规啊。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英国香港一年制的硕士多得是。而且这个社会并不是你在大学待的时间越长你就越值钱。诶呀,跑题了,就这些吧。意思就是日语专业的孩子,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别把自己的人生局限,你的人生无限可能。问题十一:我已经毕业*年了,现在考还来得及么?所以还是回到问题一,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了,什么时候都来得及。每年有跟多考上研究生的都是工作过的。甚至这两年都有些自考生非常优秀,也开始备战了,我们的学员应该知道的~问题十二:我实力不够,想读日语研究生,考不了名校,我选了个非名校日语专业考研,怎么办?非名校也是研究生啊。那就最大化利用自己研究生学位,比如考公务员就选那种限制硕士限制党员等各种条件才能报的 ,找工作就去那种考研培训机构,拿出自己优势比如一级刷个超高分+硕士文凭 也是妥妥的。还有,其实有这个意识,说明你应该很努力。咱进不了名校,也可以在非名校里面做到顶尖,这个难度比在名校小很多吧。任何一所学校,只要你做到顶层,基本上都会有好的出路的。还有你作为学校最顶尖的人才,要是混的不好,学校脸上也挂不住吧,懂得利用资源。而且有些非名校的日语专业说不定刚好是他们的特色王牌呢~问题十三:报考名校,掌握调剂的主动权,这一招好用么?报考第一批出成绩的985院校,万一没考上,赶紧调剂,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的这个意思。反正北外每年出成绩是挺晚的,的确很多优秀考上错过调剂机会。其实这个我也不好回答,调剂必须要过线。然后拼的是信息速度与资源。这个就不说太细了。这两年水比较深,我也只是知道点皮毛。问题十四:最后补充一个问题点对于一是有明确目标的,二是想考研但是还没有目标的。针对第二类的考生目前的问题有:我已经决定考研了,我该干什么?目标学校怎么定(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我是该先定院校还是先开始复习?具体复习怎么做比较好?有明确目标的,好好努力就好了~打算考研,还没确定好学校。应该先行复习还是先定好院校。我觉得先定下来一个最想去的院校按这个这院校的套路去复习,同时再看看其他的候选院校,很多人是到9月份才突然决定考研的,所以只要你在复习就已经领先了,而且考研每个学校的题型虽然不一样,但背后的知识点是通的。所以先按照自己最想去的院校去复习(不过实在没有就按照北外上外北大的来定),网上也有好多考研经验(包括我们的“初心联盟日语”公众号的历史推送和微博@初心日语),然后再慢慢决定。希望大家决定付出努力之前,多考虑考虑,毕竟考研的日子还是挺苦的,考上了还有三年,三年后还有毕业论文跟工作还是深造问题,万事有所准备地好。所以,最后以上回答仅供参考,最终还请你自己做决定吧~~~就酱紫~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创作者,欢迎大家转发给身边语言专业有考研想法的同学们~

夏树

英语专业考研,MTI翻译硕士如何备战?

昨天,说了英语专业考研选专业和学校的一些小建议,简单来说,英语专业考研,选专业注意:(1)学硕:语言学、文学、教育、文化等,不考数学,但要考二外,学制3年,偏理论研究(2)专硕:翻硕、学科教学(英语),翻译硕士MTI,考研不考二外,但几所特殊的学校复试要考二外(北外、外交学院等),偏实践,学制2或者2.5年,(但往往有高翻院的高校,翻硕学费很贵,尤其是口译两年5-7万左右);学科教学(英语),偏师范,以后当老师的可以考虑。(3)跨专业:可考虑新闻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英语专业考研选学校注意:(1)外语类高校:北外、上外、广外,川外、西外、天外、大外、北二外等,很多都设有高翻院,但学费偏贵。(2)师范类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想毕业出来当老师的可以考虑。(3)综合型高校: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南大、武大、川大等,硬件实力都很强。(4)理工科类院校: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学校名气高,也别掉以轻心。(5)特色类院校: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因翻译细分研究方向很多,比如金融、石油科技、影视、新闻、法律、医药、商务、涉农等,去特色类学校更有利。接下来,主要是来说说翻译硕士MTI的备考小建议~首先先看下什么是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设立于2007年1月,现在很多学校都具备招收翻硕的资格,但在前些年,招翻硕的学校还少,所以分为了好几批,批次越靠前的越好,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1)考试科目:去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官网上看看考试科目,翻硕口译和笔译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就是复试的侧重点不同,笔译主要是笔译能力(有些学校复试笔译也会有视译),口译侧重现场口译能力。MTI翻硕初试4个科目为:政治+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和百科(2)参考书目:去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官网,查看往年招生简章,一般都有写参考书目,有些学校会明确写出参考书,有些明确写了必看书目,但是有些学校并没有对此做要求,对我而言,我认为参考书用处不大,因为翻译考的是翻译能力,看书了解基本翻译理论后,最重要的还是翻译实战能力,备考中每天多练习翻译最好。(3)科目针对性训练:前面说了,翻硕专业课科目有,政治+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和百科,建议针对每一个科目买对应的书进行精准训练,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翻译类型的书籍,选择适合的书进行训练。政治:这个就不必多说了,所有专业大家都一样考试,多注意每年的时政热点、重要领导讲话,不要指望一次记住,可以反复多来几轮,选择题多训练,后期注意背诵大题。翻译硕士英语:题型和专八差不多,单选,词汇语法题都有,一定要注意词汇的积累,中英文要清楚,不然考试时,感觉所有的词都似懂非懂;阅读理解,平时多做阅读题,每天3-4篇,接近考试的篇幅,长期训练,寻找感觉;作文写作,也是和专八差不多,买一本写作书,积累精华句型,平时也辅以写作训练,不然登上考场活生生的憋词难受,(有些学校可能还有改错题)英语翻译基础:主要是考翻译能力了,缩略词、短语英汉互译,尤其是喜欢考一些新词、热词、政府工作报告等,这个就只能靠平时多积累了,看到新词就记,推荐china daily,里面会有很多最新的词,说不定考试时就遇着了;文章类型的英汉互译了,段落英译汉、汉译英翻译,有些是涉及到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段落,有些是一些国际新闻,有些可能是偏文学的小说类型等,反正平时备考时,可以各个类型的文章都训练到。汉语写作和百科:主要是考汉语写作能力以及百科知识,百科知识,主要是古今中外的百科知识问答,有些学校是选择题,有些学校是简答题,关键还是要多积累,中外文化都多看看,各种题库都瞅瞅;应用文写作,类似于小作文,主要是各种通知、说明书、演讲开幕词、推荐信等,这个主要是要注意格式,字数不多,格式要正确,建议买一本应用文大全看看;汉语写作,就是800字大作文,就好比高中时的语文作文,这个在备考时也要偶尔的练习几篇,不然考试时硬憋800字,那就尴尬了。(4)历届真题:真题很重要,尤其是目标院校的历届真题,以前学校的真题都是直接挂学校的招生网上,供学生自行下载,后来很多学校就开始不提供真题了,那就只能靠你自己去搜罗了,某宝有卖翻硕真题的,买之前要看清楚,别挂羊头卖狗肉,收到发现不是目标院校的,可以先看图片再买,真假都有,学会辨别。最靠谱的方法是,找到目标院校在读或考过的翻硕学姐学长,他们手里一般都有很多资源,通过朋友的朋友等一切关系去寻找,如果没有,可以去考研论坛找目标院校往年的翻硕学姐学长,因为每年初试考完,都会有很多小伙伴去论坛分享和回忆考试真题,大家都是从无到有一步步走过来的,所以都懂得真题的重要性,他们会在论坛分享一路走来的备考经历以及各种大坑,多看看总归是有收获的,多交流,拿到联系方式也是极好的,在后面的备考中,还可以多沟通。当拿到电子版真题或者回忆版的真题后,可以花些时间,分析目标院校的出题偏好,有些学校的翻硕题目可能会有重复的,尤其是英语翻译基础中缩略词、短语英汉互译,比如2015年考了某一个缩略词,可能过几年他又重复考了,或者本来是汉译英,现在又变成了英译汉,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实在无法拿到真题,可以选择看与目标院校同省的其他院校的题目,反正多看几个院校的真题不会错,互相借鉴,没有真题的别灰心,毕竟翻译还是要多靠训练积累翻译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训练就好了。最后我想说,考研时间一般都很充裕,请一定要写好字,注意卷面干净整洁。还在纠结的小伙伴,建议看看,英语专业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选择比努力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患其无用

辟谣丨2018考研没有218天了

你知道吗?在中国的某个地方有你的竞争对手他在学习你上自习前他就开始学习了你走了他还在学你吃饭闲逛他在学你回寝室休息他在学他在学......你要考清华、北大人家凭什么要你!距离2018考研还有220天你还天真的以为还有220天?我们来算一下如果你每天学习10个小时你还有91.7天如果你每天学习8个小时你还有73.3天如果你每天学习6个小时你还有55天如果你每天学习4个小时你还有36.7天如果你每天学习3个小时你还有27.5天再除去发呆、聚餐、生病......还能剩下多久你还以为有端午节、国庆节......还考个什么研看完这个赶快滚回去学习!时间在一天天流逝考研在一天天接近既然选择了考研你别无选择必须努力奋斗备考顺序基础阶段:2017年3月-2017年5月,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复习英语和数学提高阶段:2017年6月-2017年9月,第二轮复习,关注招生简章、考研大纲强化阶段:2017年9-2017年10月,考研报名冲刺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第三轮复习,做真题模拟题,现场确认一般在11月临考阶段:2017年12月,打印准考证复试备考阶段:2018年1月-2月,备考复试复试阶段:2018年3月-2018年4月,进行复试调剂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调剂录取阶段阶段:2018年6月-2018年9月高校选择A.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最容易成功;B.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最难成功;C.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最为理想;D.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最能成功;E.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最好成功。专业选择该院校是985还是211该专业在全国排名第几位近五年该专业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率近三年该校本专业指定参考书变化情况近四年该校本专业专业课真题有售与否近六年该校本专业开办考前辅导班与否近五年该校本专业硕士生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自己能否在这个专业找到一位相当的硬关系初试介绍研究生初试日期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近几年一般是在12月底。(圣诞节附近)考试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考试时间:每科3个小时第一天上午政治:8:30-11:30下午英语:2:00-5:00第二天上午数学或专业基础课:8:30-11:30下午专业课: 2:00-5:00考研科目分数设置,总分500分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另外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公共课试卷结构政治:马原24分 毛特30分 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完型10分 阅读A40分 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 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数学: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数一: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数二:高数78%、线代22%、不考概率统计数三: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考试成绩公布时间近几年都是2月中旬公布,但是不固定,具体时间还要看报考的学校通知。名词解释1.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2.专业性硕士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中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3.同等学力考研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者是指未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是业务水平达到了本科毕业生水平的生源,这类没有没有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均属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考研的最低学历是大专,如果是中专及以下学历,需先有大专或者自考的学历。4.在职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需要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和在职研究生毕业证书(结业证书)5.非定向研究生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6.定向培养研究生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7.统考统考也就是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分为公共课统考和专业课统考。公共课统考报考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统考有8个专业:计算机、法硕、心理学、教育学、金融联考、西医综合、历史、农学。8.联考联考也就是全国联考,是由招收该专业硕士的多所高校联合招收,统一命题,一般有金融联考、法律硕士联考、同等学力申请硕士联考等。英几数几之间的区别1.完全适用英语一的专业所有学术硕士全部适用(十三大门类,110个一级学科)8类(法律硕士含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专业硕士适用: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公共卫生(1053),护理(1054),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035101),法律硕士(法学专业)(035102),汉语国际教育(0453),建筑学(0851),城市规划(0853)2.完全适用英语二的专业7类专业硕士适用: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 (1252),会计(1253),旅游管理(1254), 图书情报(1255),工程管理(1256),审计(0257)3.不适用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学术硕士中的外国语专业及专业硕士中的翻译硕士(0551),初试外国语科目具体参照相关规定执行,不使用英语一或英语二试卷4.数一考什么内容?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 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 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5.哪些专业考数一①、工学门类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治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②、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6.数二考什么内容?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 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7.哪些专业考数学二?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8.数学三考什么内容①微积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9.哪些专业考数学三?①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②经济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③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 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④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考研地区的划分考研地区总体分为两大类,国家按照一类、二类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二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俗称国家线)是不一样的,一类对应A区线,二类对应B区线,其中A区要求较高,B区较低英语四六级与考研的关系1.四六级没过,对考研有没有影响?英语四级或者六级没过并不影响考研,只要你的学校四级与毕业不挂钩2.四六级和考研英语的区别在哪里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测试的重点不同,四六级侧重于速度,例如四六级中一篇阅读理解要求10分钟完成,而且有专门测试阅读速度的长篇阅读。而考研英语侧重于理解的精确,例如考研英语中一篇阅读理解给的解题时间是18到20分钟,足足比四六级多了一倍,这一倍的时间不是白给的,是考察我们阅读的"精确性"的。读研成本1.考研成本怎么算?决定是否考研之前不妨算一下我们的读研成本,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读研成本也不一样,下面的公式仅是供大家参考考研成本=书本费+资料费+补习班+报名费+生活费如果参加复试的话,还需加上复试时候的交通费、住宿费、面试费用读研成本=(研究生学费+生活费)×读研年数总成本=考研成本+读研成本2.奖学金机制学费:学硕一般是8000元左右,专硕根据专业的不同学费也会不同,学费奖助学金政策学校官网8、9月份都会公布,我们要及时关注国家助学金:6000元,全员覆盖,每位研究生都有学业奖学金:人均8000元,按比例分配,覆盖面为40%-60%国家奖学金:20000元,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约占在校研究生2.3%左右三助津贴: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加分政策1.哪些考生可享受初试可以加分政策?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②三支一扶计划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④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⑤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符合以上五项条件任何一项者,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⑥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符合第六个条件者,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贾逵

北京大学美女学霸分享翻译硕士日语备考经验

北京大学第二弹《北京大学学霸分享翻译硕士日语备考经验》,恭喜小姐姐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图片:北大未名湖畔的猫本篇供稿人:团子本篇依然是顺利考入北京大学的初心联盟学员团子同学倾心所写。感谢团子对初心联盟的有奖考研征集令的支持。本篇以时间、科目、生活为中心展开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同时,希望还在犹豫的同学们抓住转瞬即逝的时光与机会,尽早加入初心联盟大家庭,共同度过充实的考研时光。初心联盟日语专业考研通用打卡课程日语专业考研专项课(针对具体院校)目录⊙备考时间安排⊙备考科目攻略⊙我的考研生活备考时间安排◆◆ ◆3月-5月在这期间,我帮其他学院的一位同学补习n2语法。为了好好备课,买了《新完全掌握n2语法》,把每章语法都整理一遍,读几遍例句并把这个语法关键的信息列成1、2、3来进行讲解。然后会想怎么讲比较好理解..比如~かねる,难以..,是客观条件不允许的“难以”这样。要辨析的语法,上雅虎找辨析,然后概括起来,列出要点。另外也看了《初级日本语语法知识总结20课》的助词部分和《综合日语》1、2册,总结了一些は、が、に、で等助词,作为语法的补充一起讲解。整理关键要点、找资料辨析、讲解的过程,让我对n2语法有了较深的理解。大一大二的时候,受到学霸室友的影响,对《综合日语》的学习比较认真,每课语法都看过好几遍。当时期末考试还是有自信的,看到语法条目能想起在哪课,接续,例句这样。所以看《新完全掌握n2语法》的时候,感觉很上手。后来考3级笔译证书的时候,综合的语法部分考了84分。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么一个说法,学习时,理解是需要过程的。觉得很难理解的知识,在多看几遍的时候,那个知识点就会慢慢在潜意识里进行理解,而且即使是熟悉的知识,也会在多看几遍的过程中得到更深的理解。所以,也许是大一大二打下了基础,大三上学期又再看语法,所以体验到小小的升华吧。◆◆ ◆7月-8月在这期间,集中地看语法:①《新完全掌握n2》又看了一遍。(1、一天看两课,第二天复习一下前一天的内容,再开始新的两课。2、专门整理了一下接续名词的是哪些语法,接续动词的是哪些语法等。)②《新完全掌握n1》一遍。③《蓝宝书n2》《蓝宝书n1》(1、看目录,标出不会的语法,只看不会的语法。2、n2的书,另外比较认真地看了敬语部分,顺便确定了论文题目)④《四级考试10年真题》语法部分⑤复习了一遍《综合日语》第一册语法◆◆ ◆9月之后刷题+查漏补缺①《综合日语》第二册语法②《八级考试10年真题》语法部分③《日语笔译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2级3级选择题部分④N1历年试卷(百度网盘搜1990-2014的N1试卷,打印出来。据说阅读会从老N1出题,所以专门做阅读和语法部分。不过因为这个时候开始主要复习百科和政治,所以语法先放下了,1990-2014的试卷也没有全部做完,到考前大概做了10套。感觉1990-2000全做完一定会碰到真题,我碰到一道真题。阅读错了的题目会纠结很久,看好几遍文章,可能也因为这样,考场见到新文章,觉得不确定的问题,最后检查时多看几遍后就突然十分确定了。)⑤《新日本语能力考试N1语法详解》学校N1辅导课上用的书,类目全,看目录标记不会的,只看不会和不熟的语法。另外,古语我没怎么看,觉得无从下手,我是回避的...(捂脸)。目标主要是保证基础和阅读不犯低级错误和多拿分。语法复习最大的感受是:1、多看几遍就开窍了2、看不同类型的语法书解释有助于加深理解3、N2语法对口语很有帮助备考科目攻略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词条《名词解释考点狂背》1、整理了历年的词条,发现中国文化类的词特别多,从中国文化这里背起了。原来是理科生,我对历史简直是一片空白,囧。于是自己画了些的关系图:2、整理了历年真题:3、按主题整理了一些词条:另外还有收集一些地理、国际组织这样的词条。其他词条的话就读过几遍,有时间就瞄几眼这样。应用文《应用文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看了真题,题目几乎都在“日常应用文”里面。强烈建议把这里面的格式都记下来~~因为我只背诵+默写曾出过的题目的相应应用文,其他就瞄了一眼,看了看范文。这次出的是应聘书,囧...大作文1、在优酷找了些高考作文的视频,后来发现一个讲的非常好的课:马昕语文高考作文(这个关键词应该能找到,这位老师好像是北大中文系的)大概有10个左右1h的视频,用1.5倍速看完的。重拾了对写作文的感觉和知识。2、在喜马拉雅听一些音频:晓云商业时评、元生评论、闻说天下、五年高考满分作文、作文素材天天读。记得闻说天下里面有一篇是讲创新的作文,考试的时候遇到共享经济的话题,立刻联想到那篇作文,于是我写的是共享经济也是互联网与金融的创新,然后写写创新的重要性。3、我不太关注时事,看书也只看三毛..但是喜马拉雅听多了,知道的多了,也觉得自己开始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所思考。平常看书少的宝宝(比如我),可以试试有空听广播~政治有惊无险的66分,完全不上手,理科生之痛!!!1、《精讲精练》是暑假开始看的,从第一章开始看,很认真地看,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看不懂。还是硬着头皮看哲学的部分,反正感觉是,看几天都看不完一章...十分煎熬。后来在喜马拉雅发现了王一珉老师的上课音频,觉得很有趣,听了几遍,慢慢觉得对哲学似懂非懂,开始对矛盾啥的有点概念了。2、后来9-11月在同学的推荐下看了腿姐陆寓丰老师的课,因为后来才看的,没有紧跟老师的步伐,只看视频+讲义+风中劲草,没看教材。充分感觉到上课=开挂..原来不懂的概念,在老师的讲解下,就懂了!看完课然后做了一遍1000题。3、11月努力多看《风中劲草》和刷一遍《1000题》,《风中劲草》史纲部分看了两遍,毛概部分看了一遍(腿姐说可以不看的章节都没看),思修迅速浏览了《精讲精练》思修部分前八课,哲学主要看腿姐的讲义。另外开始死记硬背腿姐的分析题材料。还听了好几遍腿姐的分析题语音陪练。4、12月,我是凌乱的。因为脑子里的知识点还是一团浆糊。《风中劲草》忘得极快...特别是毛概部分,细节都是混乱的。分析题材料只背完哲学和毛概的一半。考前几周会有模拟题套题讲解,看了四套模拟题的讲解视频。刷肖八肖四(有些试卷刷了2遍,有些试卷一遍),选择题成绩时高时低,低会低到21分,好的时候会40+分(基础不牢固的标志)。5、考试前10天,每天背肖四的答案+复习肖四肖八的选择题。考试前一天晚上,瞄了一眼肖四的分析题问题,还是想不起具体答案,于是背肖四的答案背到两点多。打车去考场的路上也在背答案。6、感想:也许我违背了只跟一位老师、《1000题》刷3遍+的规律吧,所以备考过程比较凌乱。另外:练字!北大的答题纸比较薄,和政治那种挺括的纸不一样,感觉更像字典的那种纸。所以可以买点那种草稿纸来写写,尽量让自己的卷面保持整洁。我的考研生活考研的时候,前期和小伙伴每天约图书馆,做各种规划,一起考翻译证,渐渐养成了有时间就去图书馆的习惯。后来九月份,开始自己去图书馆,早上7点醒来,8点半到图书馆,喝咖啡,开始学习。9:40左右回寝室,然后看看这个看看那个,12点左右睡觉。中午吃饭的时候,打包几个包子和酸奶当晚饭,在图书馆的阳台吃。Kindle里下了村上春树的ノルウェーの森,偶尔傍晚吃完包子,念几段里面的文字录在手机里。困了趴着睡20min就能复活。心情很不好,或者急躁的时候,通常睡一觉就好了。有时候没了动力,就翻翻经验贴给自己打鸡血。深深体会到重复、复习的重要性,高中之前看书,会了就不怎么复习,现在让自己养成多看几遍的好习惯。现在想起来,2017年真是充实又美好呢~!

丝衣

三十而已王漫妮留学,10万块真的够吗?凤凰涅槃,还是异想天开?

昨天我熬夜点播了《三十而已》的大结局,之前眼看剧情日渐离谱,不仅钟晓芹和有冷暴力史的前夫复婚,连摧毁顾佳家庭的林有有也全身而退,她打道回府的机票钱还让顾佳出了……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患有追剧强迫症,我绝对不会坚持看完。然而,谁知道剧情到后来已经不仅仅是注水这么简单了,编剧完全放飞自我,乱写一通!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王漫妮在大结局,信誓旦旦地向魏总和闺蜜们扬言,要去爱丁堡留学,而彼时,她的手里不过才十万块钱。虽然我们常常调侃留学生贬值,但这并不意味着留学费用贬值了呀……至此,我终于确认,《三十而已》的编剧写作全靠信马由缰的想象,至少在给王漫妮挑学校这个剧情设置上,一点功课也没有做,她不仅对去英国留学的昂贵一无所知,甚至不了解王漫妮想就读的专业,去爱丁堡并非最优选择。留学爱丁堡,十万真的不够在中国普罗大众能叫得出的欧洲国家里,英国是唯一 一个高等学府还在坚持收取超高学费的吝啬鬼。以2020年QS世界排名第五的牛津大学为例,研究生一年的学费大约在14万人民币至23万人民币不等,商科学费还会更高。剧中王漫妮没有明确说明要申请爱丁堡的哪一个设计学院,她既然决定就读的是行销和买手方向的专业,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里,商科类院校的前150名中,只有爱丁堡大学符合王漫妮的描述,但爱丁堡大学并没有开设时尚买手课程,大致类似的专业只有市场营销和商业分析(Marketing and Business Analysis),根据官网给出的学费信息,国际生读完这个专业大概需要23950英镑,也就是22万人民币左右的学费。而申请爱丁堡大学,除了交学费,一开始还要交545元的申请费,如果收到录取通知,还必须得先交13600元的保证金,才能给她保留录取名额,加上这个学校申请条件里有雅思或者托福的成绩,所以王漫妮不能说留学就留学,在那之前得先把把语言考试过了,哪怕她英语底子不错可以一次过关,报名费至少也得2000元左右。还没等到入学,王漫妮的十万元就已经去了八分之一。所以,我严重怀疑,编剧最后让王漫妮选择出国留学,并不是想展现她凤凰涅槃,终于有了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更远大的追求,而是纯粹在黑她:通过她这个不切实际的规划告诉观众,王漫妮还是王漫妮,一点没变,她依然是一个异想天开又眼高手低的人,抱着一个无法落地的梦想而不自知。但也不能排除是不是编剧偷懒,没有做足功课的情况下随便给王漫妮指派了一个学校,以至于她风评再次被害。因为,欧洲符合王漫妮需求的留学国家那么多,她偏偏挑了一个性价比最低的。认真想要出国深造的人,绝不可能允许这种不经思考的一时脑热。英国留学真的太贵了,如果不去英国,不去爱丁堡大学,王漫妮的十万元留学计划,指不定可行。贫民窟女孩们,到底要怎么留学镀金?其实,不是只有家境殷实的人才可以出国留学的。还有多少人不知道,许多欧盟国家,公立大学是免费的!这个名单包括德国、法国、挪威、冰岛、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瑞典……他们不仅对本国学生和欧盟学生免费,甚至对国际生也免学费,只需要在入学时缴纳几百到几千不等的注册费,就可以入学了。意大利、奥地利和法国的部分公立学校会收取1~2万的学费,但比起英美澳,也相当划算了。在这些国家留学,大头费用出在生活费和住宿费上。据统计,欧盟国家中国留学生的生活费平均每年在6~9万人民币左右。但欧盟国家打工的最低时薪不会低于70元。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期间打半工,假期打全工,所有打工时间都出了满勤。一年大约打工1920个小时,1920*70=13.44万,加上这些学校同时又提供了种类丰富含量丰厚的奖学金。如果你足够优秀,去到这些国家留学,将变成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而欧洲还有一个"欧盟硕士"项目,全称为Erasmus Muns,伊拉斯莫斯计划,通过这个项目就读欧洲大学,每月将获得1000欧元生活费以及每年4000欧元的安置费,甚至帮留学生上保险!所以,王漫妮为什么一定要去英国爱丁堡呢?她想从事奢侈品行业,去意大利和法国不好吗?芬兰的阿尔托大学可是艺术设计全球排行第7的学校,免学费!而英国昂贵的爱丁堡艺术学院排在150名开外。她想学商科,可以去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这所公立大学商科全球排名13、欧洲排名第2,免学费!天价学费的爱丁堡大学排名完全不如这所学校。王漫妮一样的贫民窟女孩们,当然有做留学梦的权利,我们可以向往异国风情,可以向往优质教育,可以向往更开阔的眼界和因学识增长的底气。而这也正是那些始终坚持教育免费的国家和大学,为我们点亮的火炬。更多学霸高分好文,欢迎关注后,免费阅读更多:2020年高考英语作文深度剖析:写作拿高分,从“不说人话”开始从英语拖后腿,到翻译硕士:学英语从来不拼智力,而拼3个字英语84分北大学姐:考研英语,每一分我都要|附送各题型突破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