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博士涉嫌学术不端,母校撤销博士学位却被判败诉!金铃传

北大博士涉嫌学术不端,母校撤销博士学位却被判败诉!

翟天临涉嫌学术造假事件持续发酵,今天北大的说明确认了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也算是对网友质疑北大纵容学术造假行为的回应。今天带大家回顾另一起“打假事件”——北大博士涉嫌论文抄袭,北大做出撤销其博士学位的决定,该博士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北京大学撤销学位的决定未遵循正当程序,予以撤销。 事件回顾于艳茹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于2013年7月5日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13年1月,于艳茹将其撰写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以下简称《运动》)向《国际新闻界》杂志社投稿。同年3月18日,该杂志社编辑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于艳茹按照该刊格式规范对《运动》一文进行修改。同年4月8日,于艳茹按照该杂志社要求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了修改稿。同年5月31日,于艳茹向北京大学提交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及科研统计表。于艳茹将该论文作为科研成果列入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注明“《国际新闻界》,2013年待发”。于艳茹亦将该论文作为科研论文列入研究生科研统计表,注明“《国际新闻界》于2013年3月18日接收”。同年7月23日,《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7期)刊登《运动》一文。2014年8月17日,《国际新闻界》发布《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认为于艳茹在《运动》一文中大段翻译原作者的论文,直接采用原作者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其行为已构成严重抄袭。随后,北京大学成立专家调查小组对于艳茹涉嫌抄袭一事进行调查。同年9月1日,北京大学专家调查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聘请法国史及法语专家对于艳茹的博士学位论文、《运动》一文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其他论文进行审查。同年9月9日,于艳茹参加了专家调查小组第二次会议,于艳茹就涉案论文是否存在抄袭情况进行了陈述。其间,外聘专家对涉案论文发表了评审意见,认为《运动》一文“属于严重抄袭”。同年10月8日,专家调查小组作出调查报告,该报告提到审查小组第三次会议中,审查小组成员认为《运动》一文“基本翻译外国学者的作品,因而可以视为严重抄袭,应给予严肃处理”。同年11月12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117次会议,对于艳茹涉嫌抄袭事件进行审议,决定请法律专家对现有管理文件的法律效力进行审查。2015年1月9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118次会议,全票通过决定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同日,北京大学作出校学位[2015]1号《关于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的决定》(以下简称《撤销决定》),决定决定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收回学位证书。该决定于同年1月14日送达于艳茹。于艳茹不服,于同年1月20日向北京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同年3月16日,北京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作出2015[3]号《北京大学学生申诉复查决定书》,决定维持《撤销决定》。同年3月18日,于艳茹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提出申诉,请求撤销上述《撤销决定》。同年5月18日,市教委作出京教法申字[2015]6号《学生申诉答复意见书》,对于艳茹的申诉请求不予支持。于艳茹亦不服,于同年7月17日向一审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决定》,并判令恢复于艳茹博士学位证书的法律效力。一审判决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第八条规定,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该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可以撤销。”根据上述规定,北京大学作为学位授予机构,依法具有撤销已授予学位的行政职权。因此,北京大学向于艳茹作出的《撤销决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行为;于艳茹不服该《撤销决定》而提起的诉讼,亦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规定了该法的立法宗旨是“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诉讼法第六条亦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因此,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关键所在。本案中,北京大学在作出《撤销决定》的过程中,其行为是否合法,是本院应当审查的主要问题。“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原则。同时,该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位条例第三条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其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级。因此,为了培养我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院校在授予学位,特别是最高级别的博士学位过程中,应当按照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审慎进行处理;对于已授予的学位予以撤销的,亦应遵循正当程序进行,保障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北京大学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判决二审法院审理认为,结合双方当事人的诉辩主张,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一、北京大学作出《撤销决定》时是否应当适用正当程序原则;二、北京大学作出《撤销决定》的程序是否符合正当程序原则;三、北京大学作出《撤销决定》时适用法律是否准确。关于焦点一,正当程序原则的要义在于,作出任何使他人遭受不利影响的行使权力的决定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正当程序原则是裁决争端的基本原则及最低的公正标准,其在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基本行政法律规范中均有体现。作为最基本的公正程序规则,只要成文法没有排除或另有特殊情形,行政机关都要遵守。即使法律中没有明确的程序规定,行政机关也不能认为自己不受程序限制,甚至连最基本的正当程序原则都可以不遵守。应该说,对于正当程序原则的适用,行政机关没有自由裁量权。只是在法律未对正当程序原则设定具体的程序性规定时,行政机关可以就履行正当程序的具体方式作出选择。本案中,北京大学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在行使学位授予或撤销权时,亦应当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即便相关法律、法规未对撤销学位的具体程序作出规定,其也应自觉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践行上述原则,以保证其决定程序的公正性。关于焦点二,正当程序原则保障的是相对人的程序参与权,通过相对人的陈述与申辩,使行政机关能够更加全面把握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防止偏听偏信,确保程序与结果的公正。而相对人只有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实、法律规定以及可能面临的不利后果之情形下,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陈述与申辩,发表有价值的意见,从而保证其真正地参与执法程序,而不是流于形式。譬如,行政处罚法在设定处罚听证程序时就明确规定,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本案中,北京大学在作出《撤销决定》前,仅由调查小组约谈过一次于艳茹,约谈的内容也仅涉及《运动》一文是否涉嫌抄袭的问题。至于该问题是否足以导致于艳茹的学位被撤销,北京大学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提示,于艳茹在未意识到其学位可能因此被撤销这一风险的情形下,也难以进行充分的陈述与申辩。因此,北京大学在作出《撤销决定》前由调查小组进行的约谈,不足以认定其已经履行正当程序。北京大学对此程序问题提出的异议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关于焦点三,作为一个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其所依据的法律规定必须是明确的,具体法律条款的指向是不存争议的。唯有此,相对人才能确定行政机关的确切意思表示,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权利救济。公众也能据此了解行政机关适用法律的逻辑,进而增进对于相关法律条款含义的理解,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法律规范的指引、教育功能。本案中,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决定》虽载明了相关法律规范的名称,但未能明确其所适用的具体条款,而上述法律规范的条款众多,相对人难以确定北京大学援引的具体法律条款,一审法院据此认定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决定》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无不当,本院应予支持。二审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天行

北大高材生拿到博士学位后,做的第一件事竟是10分钟枪杀6个人!

北京大学出过一个高材生,叫卢刚。他大学二年级就通过了李政道博士的考试,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去读太空物理专业的博士。这小伙子聪明绝顶,十次考试往往有八次考第一。不少美国人对这个小伙子称赞有加,认为他将来很有希望获诺贝尔奖。但是让那些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高材生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去买了一把手枪,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把他的两位导师当场打死,紧接着把另一个同样来自中国的博士也打死了……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又有一个中国小伙子来读博士。后来的这个中国小伙子叫山林华。卢刚是工人的儿子,山林华是农民的儿子。山林华比卢刚晚来一年,但也十分聪明和勤奋,而且愿意帮助别人,人际关系良好。相比之下,卢刚对待周围的人就比较冷漠。据一位曾教过卢刚的教授讲,他到爱荷华大学访问的时候见过卢刚。卢刚与另外两位留学生合租一套房子,他住在外间。因为夏天屋里很热,卢刚晚上就把冰箱门打开,用冰箱里的冷气来降温,那两位同学放在冰箱里的鱼、肉都臭了,他却毫不在意。平时下棋,我杀你个马你将我个军这都是很正常的,但卢刚不这么认为,当对方对他说“我杀你个马”的时候,他就恶狠狠地瞪着人家看上半天。自私和偏执导致他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山林华虽然比卢刚来得晚,却与他同一年获得博士学位,而且还获得了奖学金。而卢刚除了博士学位外则一无所获。此外,山林华还得到留校工作的机会。于是,卢刚就觉得两位导师不公平,认为是山林华靠溜须拍马抢走了他的机会。于是,卢刚怒从心头起,买来了枪打死了山林华和两位导师以及一位系主任、一位副校长,最后给了自己一枪。短短十分钟内,他杀了六个人。惨案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世界。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十分沉重的案例!它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感,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优秀的父母都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在孩子面前既善于示强,也善于示弱,给孩子的成长留出充足的空间。现在好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不善于在孩子面前示弱。有的妈妈明明生病了,还照样去学校接孩子,还照样替孩子背书包,还照样去买菜做饭。孩子发现妈妈脸色不好,关心地问:“妈妈,你怎么了?”妈妈说:“我没事儿,你甭管我,你玩你的吧!”然后自己坚持做饭。其实这样做是很不明智的,是不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因为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这样的错误认识:妈妈身子骨是铁打的,妈妈的事不用我管,我不用去关心她,只关心我自己就好了。可是,当孩子开始对别人漠不关心的时候,父母又着急了。我给各位父母的建议是:既要示强,也要示弱。当你生病不舒服的时候,该躺下就躺下,该呻吟就呻吟,不要强行坚持,因为正好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爱心。当父母得到孩子的关心照顾后,不要忘了最后说一句:“真是个好孩子,有你的照顾我好多了。孩子,你真的长大了,能得到你的照顾,妈妈好开心!”这样给孩子以鼓励,孩子就会觉得:我真棒,我能照顾妈妈了,我长大了。孩子由此而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有了一种承担责任的成就感,就会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爱心。这对他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宝爸宝妈点击关注哦!关注并分享,育儿大家帮!

撒米

北大博士毕业面临两难选择求教网友,网友:不会吧?

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由于出生条件家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些人一出生就已经在罗马了。但这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从而到达罗马,实现梦想,而通往罗马最好的途径就是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然后获取文凭实现自我价值。而对很多人来说,能读个二本大学,拿个本科文凭已经很满足了。但是有些人却不断地深造,本科,研究生,读博,一步步地前进。所以对于一个博士生而言,毕业后找个好工作绝对是个轻而易举的事情。当有些人没有工作,或者有些人工作不稳定的时候,面临被选,被淘汰的时候。有些人却面临工作出现了两难选择。这不,近日,有位北大博士生面临毕业,面临工作,出现了两难选择,于是特意在职场论坛上发了个帖子,求教网友。网友纷纷感叹:不会吧?那么网友为何发出如此感叹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北大博士帖子得内容。该网友说自己是北方人,北大经济博士博士,家里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没有任何背景。因为自己的学历还是不错,收到了2份offer,其中一个就是留在北京,在某所985大学当老师,经济学是该学校的强势专业。这个大学给出的待遇是每年20万的收入,包括课题奖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收入。另外一份工作是去南方福建省份的定向选调生,前二年是当地的科技副县长,2年后级别还算是不错,转正为正式的副处级。该北大博士生还称,自己一直都在学校读书,对于这2个工作机会,犹豫再三,还是不知道怎么选择,怕自己选择错了,对自己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才发帖求教网友。此帖一出,热心的网友就给这位北大博士生出谋划策,提出建议。有些网友支持该名北大博士生留在北京,进入985大学当老师。原因是离家近,可以常回家看看父母;又有寒暑假,假期跟家人孩子旅到处旅游;至于年薪20万对于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北大博士生而言确实有点低,但是自己可以去企业当顾问,有事没事去讲讲学什么的,收入绝对不低。这些网友还劝告该名博士生,没有背景不要搞政治。也有部分网友建议选择第二份工作,到福建省走仕途之路。但是前提是看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尤其是跟别人打交道喝酒的能力。但也有网友想不明白。感叹:不会吧?是啊,网友觉得作为你个北大博士生连自己想选择哪一份工作都搞不清楚,想搞学术就当教师,想搞整治就选第二天路。更有网友觉得,作为一名北大博士生应该要用“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多做贡献,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毕竟名校培养的是国家的精英人才,这些人应该是行业乃至国家的顶尖人物,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不能如此眼光短浅。的确,北大博士向网友询问如何选择工作的问题,确实让人大跌眼境,一个堂堂北大博士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含金量确实有点低。期待更多的名校生能肩负起国家重任,实现自己的深社会价值。

类人猿

本科+博士只需6年,北大试点的博士培养计划:真香还是加速内卷?

近日,知乎上一则题为「如何看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强基计划 6 年本博连读的火箭计划」的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收获了超过 100 个回答。一如问题的火爆,这个被大家关注的「火箭计划」确实也十分劲爆,具体而言,这次被网友们热议的北大物院强基计划「3+X」培养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加速计划,本博共计 7 年;另一种是火箭计划,本博共计 6 年。两个计划的共通之处便是本科缩短为 3 年,保研申请从大三结束的暑假提前至大二结束的暑假,区别在于火箭计划拿到博士学位只需要 3 年。试想一下,大家本科毕业需要 4 年,再读个硕士需要 3 年,加起来一共七年,而坐上火箭的北大物院学生,已经喜提博士学位。听起来,可不是真香吗?本博计划「真香」的背后,却是强基计划的遇冷6 年时光,拿到两个学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自然求之不得,但与看起来「真香」的培养计划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高校「强基计划」的集体遇冷。2020 年 1 月 15 日,《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宣布自 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启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将招生专业局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且探索本硕博连读,并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即便存在上述这些优惠政策,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首届招生还是遭遇了大范围「的遇冷」,不少大学都发布了强基计划的补招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补招 9 个专业共 46 人,补招比为 21.9%;北京理工大学:补招 4 个专业 67 人,补招比为 44.6%;西安交通大学:补招 5 个专业 71 人,补招比为 33.8%;兰州大学:补招 6 个专业 65 人,补招比为 30.9%;南京大学:补招 6 个专业,补招人数不超过 69 人......然而,没有补招的高校也不等于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官网信息介绍,该校今年强基计划指标 120 人,但只录取了 64 人。至于北京大学这样的「世一大」是否招满了人数,由于没有公布招生计划,我们并不得而知,但是大家可以从 842 这个数字中自行品味一番。在「强基计划」招生遇冷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制定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培养计划也未尝不可,要是对来年的招生产生一些积极正面的影响,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止「火箭计划」,这些年来加速的博士培养对于博士培养而言,「火箭计划」无愧于火箭二字,6 年完成本博,喜提学位,除了北大物理学院之外,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也有类似的政策。根据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介绍,「鹿鸣书院强基班」将打通本硕博 3 个教育阶段,通过「3+5 本博直通」项目探索我国自主培养生命科学人才的方案,虽然需要 8 年才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但是考虑到生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8 年也算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了。对于「鹿鸣书院强基班」的本科生而言,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实验室轮转;大二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学院提供相当于硕士生的研究和学习条件以及奖学金;大四通过博士开题报告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享受优越的博士奖学金。事实上,不止是「强基计划」的各种政策,近些年来,我国的博士培养计划一直在加速,硕博连读、直博生等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硕博连读:招生单位从本单位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一般在硕士二年级时进行选拔。复旦大学直博生:全称为本科直博生,指在应届本科毕业后,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图片来源:北京大学相比于本科毕业(4 年),再读完硕士(3 年),申请博士(4/5 年)而言,硕博连读(5-6 年)和直博(5 年)在培养时间上已经大大缩短。除了通过直博、硕博连读缩短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一些高校还明文缩短了博士生的最长有效修业年限。图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今年 9 月份,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公布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改革重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推进博士生和专硕生基本学制改革」,具体而言,自 2021 级起,将博士生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 8 年改为 6 年。随着「强基计划」培养计划的出炉,博士培养进一步加速,结果孰好孰坏,仍未可知。新学制:「真香」?还是加速「内卷」?制定培养方案是学校或者学院的职责,但是读本、攻博的还是学生本人,对于这样一个火箭般的培养计划,选择之前,着实需要好好权衡一番。毕竟,计划虽然香,但是真的可以按时毕业吗?可能,但是不要太过于乐观。在美国,博士生入学后十多年才毕业也是很正常的事。图片来源:NSF而在我国,根据一项调查数据,2011 年以来,北京大学每年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率均超过 40%,更有甚者,根据厦门大学 2015 年的官方数据,博士生延毕率超过 60%,这意味着许多博士生没有办法在规定的基本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除了可能的延毕问题,将 8 年乃至 10 年的本科、博士培养压缩到 6 年完成,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可想而知。近年来,博士生的心理状况一直是一个被大家热议的话题。2017 年,Science在线报道了一项精神健康调研的结果,发现 51% 的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压力,32% 的研究生有罹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图片来源:Science2019 年,Nature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 6300 名研究生中,有 36% 的研究生曾因为压力导致的抑郁寻求过外界的帮助,中国学生存在抑郁的比例甚至超过 4 成。对于「强基计划」培养的本科生而言,过大的学业压力是否会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虽然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们依旧希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英才。抛开可能的延毕、抑郁问题,「火箭计划」的快速培养或许可以在未来的数年里培养出一批 23 岁、24 岁的博士,相比于其他培养渠道培养出的博士,这些「小博士」们争出了 3-4 年时间。要知道,对于就业而言,无疑是很大的优势。以厦大南强青年拔尖人才为例,计划明确对应征者的年龄做出了规定,B 类人才不超过 33 周岁。图片来源:厦门大学还在为毕业苦苦挣扎的诸位,闻到内卷的气息了吗?

别回头

共6125名博士,北京大学2017-2019年授予博士学位名单统计分析

作为我国的知名学府,北京大学一直是全国学子向往的最高学府之一。很多学子高考时错失北大,就通过考研、考博圆梦北大,书写了人生的新篇章。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顺利博士毕业一直是无数考博人的梦想。当圆梦北大与取得博士学位这两个梦想想碰撞时那是怎样的感觉?本文即将揭秘2017年6月-2019年10月30日之间被北京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统计分析。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学位工作专栏下面的学位授予信息公开栏目公示了近年来北京大学的学位授予情况。经统计2017年6月-2019年10月30日之间,共计发布14次博士学位授予名单。分别为:北京大学校本部2019年10月批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20人,其中博士15人,硕士5人)、北京大学校本部2019年6月批次授予博士学位名单(1331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6月批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1285人,其中博士570人,硕士715人)、北京大学校本部2019年1月批次授予博士学位名单(182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1月批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71人,其中博士29人,硕士42人)、北京大学校本部2018年10月批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25人,其中博士17人,硕士8人)、北京大学校本部2018年7月批次授予博士学位名单(1262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年7月批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1342人,其中博士615人,硕士727人)北京大学校本部2018年1月批次授予博士学位名单(144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年1月批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55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11月批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45人)、北京大学校本部2017年11月批次授予博士学位名单(20人)、北京大学校本部2017年6月批次授予博士学位名单(1251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6月批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1382人,其中博士628人,硕士754人)等。经统计,上述14次学位授予名单共计授予6125人博士学位,含同等学力博士学位。下面是对这6125名博士授予学位名单的简单统计分析。1.这6125名博士生分别在2017年的6月、11月,2018年的1月、7月、10月,2019年的1月、6月、10月授予博士学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北京大学每年有3次博士学位授予时间,相应的2017-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应该多于6125人,毕竟本次统计的名单不含2017年1月授予的名单。我们也可以大致计算出北京大学2017、2018、2019年每年大致毕业2000多名博士。2.经统计,这6125名博士由校本部的4222名博士与医学部的1903名博士构成。前段时间我们对北京大学2017-2019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参见:2017-2019年359名北大应届毕业生入职华为!从中我们知道北京大学2017年、2018年、2019年进入年度质量报告的博士人数分别为1213人,1241人,1352人,共计3805人。而上述3份报告的统计截止时间分别为2017年10月31日、2018年11月15日、2019年10月31日。这样我们再来对照一下上文博士学位的授予时间,发现2017年的53位博士应该没有纳入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范围。同时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不含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及委培、在职毕业生,而公示的博士学位授予名单应该包含这些人。3.经统计,这6125名博士的学位分布为理学博士2737人、医学博士799人、临床医学博士703人、法学博士387人、文学博士317人、经济学博士242人、管理学博士200人、工学博士188人、口腔医学博士159人、哲学博士156人、历史学博士143人、艺术学博士36人、教育学博士23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22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13人。北京大学的理工科其实非常强的,不要认为北大只有文科。4.经统计,这6125名博士的学院分布与专业分布如下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历次博士授予名单的格式与包含的项目不完全一样,因此在统计时会存在一定的疏漏与不一致,基于真实的反映公示的数据,我们未进行修改,还望见谅。5.经统计,在过去的3年中有的博导培养的博士人数超级多,其中最多的一位博导培养了23名博士。培养博士人数多于8人的博导名单统计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是核对了部分博导的数据,不排除有重名的博导。6.经观察发现,这6125名博士的学号格式不太一样,同等学力博士的学号应该为以Z开头,这样我们统计出同等学力博士应该为108人。其他学号就有点复杂了,我们就不再猜测了。如果能够知道具体的学号构成,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们所在的年级,再根据毕业时间推测出其是否在基本学制内毕业。以上就是2017年6月-2019年10月30日之间授予博士学位名单的统计分析。看到这些数据只有一个感受,北京大学最近几年毕业的博士人数真多啊!据悉最近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年招收的博士人数都超过3000人大关,10年内社会上也许会新增5万名清华北大的博士毕业生,大家赶快找工作吧,不然竞争压力真大啊!你们学校每年授予多少人博士学位?

才情

26岁成北大教授,拥有36个博士学位,他如何开启“开挂”人生?

这位男士,一生经历可谓是“开挂”一般的精彩。19岁被公派留学美国,26岁学成回国就任职了北大哲学教授。他一生共获得36个博士学位,2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历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就是胡适。资料来源于诺贝尔奖官网胡适于1939年、1957年两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胡适,字适之,中国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国人几乎皆知他的大名。一直以来,他的成就和人格魅力就颇受知名文人学者推崇。比如张爱玲就曾说过“跟适之先生谈,我确是如对神明。”胡适手稿他一生著述丰富,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均有开创性贡献。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被誉为开创了“中国的文艺复兴”,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如此一位著作等身的博学鸿儒,究竟是如何长成的呢?他又留下了怎样的思想魅力和学术贡献?今天推荐给大家这套插图珍藏版《胡适三部曲》,将为你解密这些疑问。精选代表作,内容多元:包含胡适的人生哲学随笔《忍不住的新努力》、心智成长自传《四十自述》、极简易读文学史《胡适19堂文学课》;珍藏级版本,视觉享受:每本书都有多幅全彩原创插画,文字排版清朗现代,带来美好阅读体验;精美套盒装,丰富赠品:轻便平装本配轻巧书盒,并附赠便签计划本1册+胡适日程表3张+语录书签3枚。读完这套书,不仅能让你更全面的了解胡适其人,还能帮你获得精神成长,并且快速提升文学素养,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启示。这套书精选胡适3部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内容多元,体裁丰富,能满足你的多种阅读趣味。而且作为“白话文先驱”胡适先生的代表作,即便是文学史这样宏大的学术内容,也毫不晦涩,而是简单易读的。《忍不住的新努力》:轻松了解胡适人生哲学经典之作本书是胡适的经典随笔集,书中收录了他的34篇传世杰作。选篇内容多元,生动展现了胡适的人生哲学。整本书的篇目共有5大类:有意思的生活方式观察、容忍与自由的价值取向、对迷茫青年的人生解惑、反思自省的留学生涯、对于中西文化的感悟心得。其中表达的一些思想之开明先进,尤其是他对女性和妻子的态度,便是放置于现代社会来看,依然极有价值。全书体裁丰富,都是轻松易读的短篇,其中包括16篇随笔、11篇演讲和7篇留学日记。对于鲜有大段时间可以用来读书的现代人来说,篇幅长度合适,随时抽空一读,便能提升自我。而且胡适本人自由温和的乐观态度贯穿其中,可以说是满满正能量。读完能帮你更积极地对待人生逆境,获得精神成长,找到真正的自己。《四十自述》:胡适亲笔自传讲述心智成长经历胡适开挂般的人生履历,可以在他亲笔撰写的这本自传里看到更为详尽的记录。这是一本非常坦荡、真诚的自传,语言平实易读,内容真实详尽。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俱佳,是近百年来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传记文学代表之一。胡适在其中娓娓道来童年在家乡安徽、少年到上海求学、青年赴美留学以及海归回国后的成长细节。书中还收录了6幅全彩手绘插画,高度还原胡适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生活场景。书后附录的胡适英文自述《What I Believe》被认为是本书内容的蓝本,可以拿来与本书对照阅读。通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大师何以成为大师”,更深入的感受胡适的人格、学养、信念与成长历程。也可以引发我们对于自己成长、生活态度的深度思考。《胡适19堂文学课》:讲透先秦两汉到魏晋隋唐的文学精髓这本书包括《白话文学史》和《国语文学史》两部分,是依据胡适主讲中国文学史时的讲义稿修订而成。可以说是他写给年轻人的极简文学史,内容囊括了先秦两汉、魏晋隋唐的文学精髓,全书视角独特且语言通俗易读。书中不仅考据了白话文学如何克服障碍,最终争得“正统”地位的历史。还打破了前人研究文学史时狭隘的条框限定,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拓展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也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整本书读下来,就像亲身听到了文学大师胡适的精华课程,人文知识和文学素养能得以全面提高。不仅内容精华,这套书的编校品质和装帧设计也甚是精美。它来自“闭着眼睛买,本本都经典”的作家榜经典文库,这可是国内出版经典名著的标杆品牌。它出版的书可以说都具有出类拔萃的编校译著、出色的阅读体验、高颜值创新装帧设计等超优品质。这套书同样秉承这样的出身品质,均是参照优选底本字字精校,确保文本内容的准确性。每本书中还配有多幅全彩插图,以清新温润的原创手绘水彩插画,生动呈现胡适的传奇人生和与书籍内容相关的主题绘图。文字排版清朗现代,图文并茂的珍藏版视觉设计,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纸张细腻考究,全套书均采用轻便的平装本设计,便于随身携带和阅读。整套书还搭配了轻巧的纸质书盒,不管是自己收藏还是礼赠亲友都非常相宜。另外,套盒中还附赠了胡适本人在不同时期的日程表3张,让你直观的感受到大师的自律。另赠1本日程计划便签本,在胡适本人的日程表鞭策下,制定自己的日程计划,亦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随书还附赠胡适语录书签3枚,便于你在读书时随手使用。而且书签上的字迹还是源于胡适本人的书法,颇有收藏价值。集大师胡适3本力作+精华书籍品质=真·经典版本!愿你读过后,也能从学习中获得灵感,从迷茫中走出逆境,从生活中获得启示。现在下单,优惠价79元,点击下方小程序进入购买

他是北大第一位博士,留校任教却连做三件“傻事”,博导都没评上

自北大1898年创办至今,早已度过了风雨百年,一路发展、创造辉煌,令人慨叹不已。身为我国名校的门面招牌之一,北大底蕴深厚、实力强劲,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不知是多少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学府。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曾展出这样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对北大具有重大意义——一张编号为001的博士证书。001,意味着这张证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北大签发的第一张证书,它的主人叫做张筑生,也是从北大走出的第一位博士。张筑生1940年出生于贵州,1978年考进北京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3年拿到了北京大学的第一张博士证书。这个时刻,实在是意义非凡。毕业之后,张筑生选择留在北大任教,成为北京大学数学系的一名教授。在那个年代,高材生的数量还相当稀少,能够拿到北大博士学位并且任教于北大,在常人看来已经相当厉害,不可估量的辉煌前途就摆在眼前。张筑生教授也的确有着极高的学术天分和创造才能。早在他当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就曾经把著名数学家Smale提出的“四大猜想”中的一个给“干掉”了,引起不小的轰动。而他的学术研究也一直走在学科前沿,并且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和文学造诣,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学生深奥晦涩的数学内涵。因此,有许多学生都非常崇拜他。但张筑生似乎却并不在意名利之类的身外之物,而是甘于潜心从事最最基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他一生清贫,勤勤恳恳奋斗在岗位上,最后却连博导都未能评上。很多人都叹息,张筑生的一生,似乎都在做着“傻事”。【“吃力不讨好”,依然接下编写教材任务】众所周知,大学教师想要取得更高成就、得到晋升,就必须有过硬的科研成果。因此,大学教授的主业大都是由教学和科研两部分组成的。而张筑生却毫不犹豫地放下自己的课题研究,接下了当时编写教材的任务。编写教材,难度不小,却并不能算入所谓的科研成果之中。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吃里又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张筑生却完全不在意,而是放下手头学术课题,白天教学、晚上整理书稿和讲义,花费整整五年时间、倾注大量心血,于是有了《数学分析新讲》三册的问世。随后,张筑生还编写了《微分动力系统原理》、《微分拓扑讲义》教材,都倾注了大量时间精力。编写教材,无论讲得多好,都不算学术成果。能够这样用心投入地编写教材,是非常非常难得的。而这套书也被众多名教授予以高度好评,至今还是数学系的首选教材之一。【查出鼻咽癌,却依旧担任中国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接着,张筑生又干了一件人们眼中的“大傻事”。早在1990年就已经被查出患有鼻咽癌的张筑生,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理想。他要接受十分痛苦的放疗,并且长达数十年;癌症病变转移到了肝部,同时还患有严重结肠炎。而张筑生却依然接下了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队的主教练的工作,并且一干就是五年。说他太傻,是因为这项工作难度高、强度大,不仅累还非常艰苦;付出无数,到头来还算不上学术科研,甚至连教学工作量都不包含在内。但他却依然全心全意地担任好主教练之职,甚至差点将命都搭进去。张筑生教授拖着病体,却带领数学奥赛国家队接连斩获五届总分第一,赢得学生们由衷的崇敬和佩服。在身体状况很糟糕的情况下,他还能够每年拿出几十道奥数级别的新题给学生训练,甚至为学生培训讲到口腔溃疡、唾腺损坏,严重时每天只能吃些流食。拖着半身癌细胞,张筑生创造了一个奇迹,也成为学生们心中永远的“丰碑”。【为教师开课长达八年,分文不取】此外,张筑生还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办“数学教师研讨班”,为老师们授课教学一讲就是八年,并且一开始分文不取、不计报酬,直到后来才拿一些授课费。整整八年,左手残疾的张筑生,就单手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路上,风雨无阻地坚持授课。他面容清瘦,衣着简朴,完全看不出一丝“北大名教授”的样子。许多人都难受得看不下去,劝他“不要这么拼”,领导想让他全休养病,他不同意。张筑生说,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忘掉痛苦,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在思考中享受快乐。而他,也的确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所热爱的数学事业,一直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2002年2月6日,张筑生与世长辞。北大校园网上贴满了对张筑生教授的悼念,无数学生痛哭流涕。《光明日报》更是出了一期张筑生教授为头版头条的报刊,赞扬他的学术天分和才能堪称楷模、在基础教学上的无私情怀令人敬佩。一辈子不争成果、争头衔,不计回报地为教育真心付出,心中永远只装着数学工作与自己的学生们。张筑生教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与怀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鬼太监

教你依据学位服辨识北大博士硕士学士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难,一届一届北大学生毕业了。毕业季走在北大校园内,到处可见穿着学位服的学生,在未名湖、博雅塔下、百年讲堂、静园、勺---一簇簇人穿着各色学位服在喜笑颜开拍照,这些美好瞬间将成为他们在校园里最美好的定格。有的穿着红色的,有的穿着蓝色的,有的穿着黑色的学位服,而且上面搭配各色的垂布,有的上面配白色的,有的上面配灰色的,有的上面配黄色的,还有上面配紫色的。为什么?它们各代表什么意义呢?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现在大家再看见了穿着学位服的人,就知道他们是什么学位了,那么你知道他们是学什么的吗?再来看看学位服的奥秘。其实学位服是由帅气的长袍和垂布组成。长袍的颜色可以看出学位,而垂布的颜色可以看出文理科。文科垂布是粉红,理科垂布是灰色的,工科垂布是黄色的,医学部垂布是白色的。学位帽也是有讲究的。学位帽上有一串流苏,在大学毕业之前,它应该老老实实垂在帽子右侧。毕业典礼上校领导会将它从右侧移到左侧,才算正式毕业。学位不同,流苏颜色也不同。大家再看到穿学位服的人是不是知道了他们是什么学位,什么科的学生了。

马德琳

32岁,北大博士毕业的她拟任副县级领导

12月23日,江西新余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鄢慧君,女,1988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党委书记,拟任高新区副县级领导职务。记者注意到,2017年,鄢慧君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后通过选调到江西任职。北京大学官网显示,在北大学习期间,她曾获2015-2016学年度专项学业奖学金。鄢慧君资料图《瞭望》杂志曾刊发《选调生基层成长技巧,都在这了》一文。其中写道:作为年轻干部,如何学会“弹钢琴”,在压力下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工作?从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毕业,到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镇担任挂职党委副书记的鄢慧君,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答案。2018年5月,镇里开展拆旧拆违工作。鄢慧君挂点的村庄迟迟没有动静,每次镇里在会上通报工作进展,都是倒数第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做梦都在想着如何劝说村民配合工作。”鄢慧君找到身边的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试着以村干部和党员作为突破口,发动他们主动带头拆旧拆违,再耐心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最终,她所在的村庄拆除面积5万余平方米,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今年2月报道显示,鄢慧君已任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报道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鄢慧君始终靠前指挥,从大年三十开始,带头24小时在岗在线值班,带领办、村干部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 1月27日,鄢慧君接到聚众赌博的群众举报,立即带领办、村干部赶赴现场劝离村民,对麻将馆老板进行批评教育,并联系马洪派出所人员对麻将桌进行收缴。回到办事处后,鄢慧君迅速组织办、村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将全办干部分成十五个排查组,对十五个村委的聚众赌博行为进行逐一排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今年9月报道显示,鄢慧君已任马洪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11月10日上午,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强带队,举办江西省定向北京大学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宣讲会。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会见刘强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省校战略合作事宜进行会谈。鄢慧君作为校友代表之一发言,谈了在江西工作和成长的经历与体会,号召毕业生一同加入选调生队伍,在基层发光发热,为江西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爱

她16岁进北大,18个月拿博士学位!高颜值女学霸是这样“放养”的

16岁时,你在做什么?按照大多数人的人生进程来看,16岁的自己不过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初中生,还在为中考埋头苦读,离大学更是相当遥远。而对于戴韵而言,16岁却是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16岁的她已经凭借裸分考进北京大学,并且接连拿下双学士学位、双硕士学位,且在18个月也就是两年不到的时间内读完了博士。这样的人生履历,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如此一位天才般的学霸少女,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完成了其他人二三十年才能达成的人生成就,实在叫人不服不行。而戴韵不仅聪慧,还是一位外貌出众的美丽女孩。更令人惊诧的是,正是这样一位看似人生开挂的学霸女孩,一路走来却并没有经历过多么严格的教育管理。相比那些“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戴韵父母的教育之道则更接近于“放养”。在他们看来,拔苗助长并不利于孩子天性的发展。顺其自然,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兴趣爱好,是戴韵父母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小时候,戴韵虽然聪明,父母却并没有刻意把她朝着“神童”之路引导。四岁时,因为姐姐上小学而失去玩伴,戴韵就和姐姐一起上小学,只当作是“玩一玩”。没想到小学入学后,戴韵学习起来竟然得心应手,丝毫不输给其他哥哥姐姐们,于是就这样一直读了下去。戴韵喜欢看书,家中所有的书柜都对她自由开放。在长期的阅读中,戴韵很小的时候就积累了许多知识,培养出了很高的文学素养。一直到高中,戴韵的成绩都相当出众,基本上都稳定在年段第一的位置。随后,16岁就走进高考考场的戴韵不负众望考出高分、进入北大校园,相比同龄人早早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进入北大这样的一流学府,戴韵也丝毫没有就此黯然失色。在北大,她同时攻读广播电视编导和经济学双学位,朝着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努力着。同时修两个专业,她的成绩还依然遥遥领先,身边的老师同学都非常喜欢这位漂亮、聪明、努力而优秀的女生。本科毕业后,戴韵继续深造拿到北大的硕士学位,并且参加了北大和南加州大学合办的“世界课堂”项目,因为能力强、实力过人,机缘巧合下成为了该项目的助理,还受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Judith教授的赏识与邀请,随后赴美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博士学位,是全美国最难读的文科博士之一。一般来说,要拿下这个博士学位,常人要花上八年左右的时间。戴韵一开始也有些犹疑和担忧,八年听起来太漫长、难度很高,她有些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坚持下来。但这个优秀的女孩很快坚定、全身心投入于学习中,抛却怀疑和抱怨,脚踏实地地应对学业的挑战。她说,读下来,就是自己的。任何事情都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要享受它带来的好处,就要承受相应的压力。因为身在国外求学,此前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的学习,戴韵面对的挑战非常艰巨。在准备博士考试的同时,她在短短四周内要看完将近60本书、完成3篇文献综述、准备多场答辩,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戴韵抗住了这样巨大的压力,除去必要的作息安排,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其中,最后以优异成果划上圆满句号——18个月之内就拿下了博士学位。短短一年半,就完成了很多人七八年才能完成的事情,甚至取得超乎想象的好成绩。说戴韵创造了一个“奇迹“一点也不为过。她坦然表示,自己也未曾想过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这些都是自己早早准备、长期积累、加倍努力换来的结果。如今,29岁的她已经是一名博士后研究员,担任南加州大学“世界课堂“项目经理。关于学习、生活和未来,戴韵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让我们祝福这位年轻有为的学霸女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