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真牛!安师大一宿舍四女生全部考上名校研究生!樱花

真牛!安师大一宿舍四女生全部考上名校研究生!

安师大与芜湖共促共荣多年,学校的很多院系大家也耳熟能详,特别是文学院、外语学院等,在全省都有一席之地。其实,安师大有一个学院在国内名气很大,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这个学院就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毕业的本科生在教育、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卓有建树。其中,有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从“国家杰青”这个指标来看,安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国内很多的985、211大学。可见,该学院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尤其是学风塑造方面,具有过人之处。今天要说的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今年毕业的四位女生,她们同住在一个419宿舍,四人下学期将全部在知名高校就读研究生。其中1人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2人保送至中国科技大学,1人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另外,宿舍4人本科期间累计获得各类荣誉称号30余项,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宿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宿舍学生全部考上研究生不足为奇,但全部考上名校的研究生,就显得非常“惊艳”了。可见,她们是多么优秀与自律。实事求是地说,安师大既不算985高校,也不属于211大学。考上安师大虽然谈不上差,但也不是出类拔萃的强。那么考上一所大学哪怕是比较普通的大学后,对于广大学生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四位女生的做法或许给广大莘莘学子一点启发。以该宿舍学生张近雪为例,她连续四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标兵”称号,连续两年获得朱敬文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郭锐评、陈礼勤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优秀团干”称号,“优秀团员”称号。并以第三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文献,现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岛分院。回忆起保研经历,张近雪表示自己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自我定位。她在自我定位方面考虑了综合排名、日常表现、英语成绩、科研竞赛情况等指标,并认真审视自己的状况,决定将重心放在学院推免的准备过程中。二是收集研究目标学校的招生简章、考核方式、真题、知识点的难度、经验贴等课前进行预习,把握住课堂,上课紧跟老师的思路,课后及时回顾所学的内容。“一般上课,我都会坐前一二排,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能够接住老师的问题,我觉得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的提问是一个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的好方法。”这是张近雪对于专业课学习的心得。杨倩云从大一开始并没有具体想过保研这件事,只是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场考试。直到大三下学期保研的时候才开始担心成绩,朝着保研的方向努力。平时学习方面,为了能够听清内容重点,教室的最前排总有着杨倩云专心致志学习的背影。课余的大部分时间杨倩云都会去实验室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每门课程都认真对待,考前做好万无一失的备考是杨倩云取得优秀绩的指南针。当被问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时,周倩倩同学的回答是“端正态度”。在她看来,只有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如既往的不断坚持,努力的人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一颗糖。寝室中唯一需要备考的杨欢,她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寝室的氛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这是我成功考研的一个很重要部分。”三个舍友皆成功保研后,便把复习资料全给了杨欢。同时也贴心照顾她备考期间的生活,每晚学习后回寝室的杨欢,都会得到室友准备的暖心糖果和水果。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四个女孩深厚友情的组成部分,也让杨欢十分感动。个别学校的女生寝室会出现一些“宫斗戏”,那样不仅对学习无益,还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谊。可见,良好的寝室氛围和同学感情,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大学期间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同窗情谊。

创刊号

安徽师范大学什么水平?在这些区域影响力很大,毕业生待遇尚可

安徽师范大学虽然比不上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但是在全国师范类大学的整体排名尚可,在校友会版本的排名中,安师大在全国综合最新排名第135位,在全国师范类大学排名是第17位,实力不容小觑。安徽师范大学属于双非院校,但在安徽省一直是老牌重点大学,是芜湖市高等教育的名片,该校的毕业生主要是以师范类为主,在过去那些年,安师大的毕业生是非常抢手的,不仅仅是在安徽,在华东一带各个中小学也是口碑较好,毕业生很多都成为了各个中小学的骨干力量。新校区最近几年,随着师范类院校的改革,也增加了很多的非师范类专业,从目前的就业来看也是尚可的,毕竟这也是趋势,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要想发展必然要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进行改革。从目前来看,安师大在安徽省的综合排名中是仅次于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的,在师范类院校中一直是在安徽排名第一,这个没什么好争议的,如果想在安徽读师范大学,首先肯定是安师大,分数不够才会考虑其他的师范大学。从最近三年的就业变化情况来看,安师大的就业率尚可,也很稳定,以2019年毕业生为例,本科国内升学考研占到28%,就业人数占到将近60%,出国人数超过2%。这个数据表现中规中矩,符合这个层次师范类大学就业目标期望值。但从生源分布来看,安师大仍然是属于区域型大学,生源有超过80%都在安徽,可见影响力还是受限的。对安徽本身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对于其他省份的学生来说吸引力有限。从2019年毕业生的实际薪酬来看,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是在4000-6000元左右,和预期有点差距,但是从安师大毕业生的就业区域来看,还是差不多的,安师大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安徽省内,以合肥和芜湖为主,这些城市的教师第一年月基本工资也就在4000-5000左右,符合预期。老校区总的来说,安师大在区域范围内影响力尚可,尤其是安徽地区的生源值得重点考虑,不管是未来就业还是高考录取都是有优势的。

两行

安徽师范大学2020届考研大数据:1297人成功考研上岸!

2021年各院校考研拟录取名单陆续发布,拼搏良久的你是否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准备考研的你是否有了心仪的院校和专业?考研在提高学历的同时也能够为自己谋取更好的发展空间,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踏入研途,那么,师大的本科生考研情况如何呢?今天,小新梅就带领大家一起分析2020届学生的考研情况吧!01、基本情况如图表所示,2020届师大学子中,选择考取研究生并成功上岸的有1297人,通过推免成为免试研究生的有329人,除此之外,还有148人选择出国出境,其中考研是大多数同学的升学选择,不论是哪种选择,小新梅都祝愿大家前程似锦,收获梦想!在1297名20届考研生中,男生425人,女生872人,男女比例约为1:2,当然,这还是因为师范类大学女生居多的缘故,小新梅也再一次看到了小姐姐们的强大阵容~02、民族和政治面貌同学们还想不想知道考研的学长学姐都来自哪些民族呢?2020届考研生中也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同学,除了1280名汉族的兄弟姐妹们,还有一些来自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和土家族的同胞。大家在政治面貌上存在不同,其中共青团员占了很大的比例,有1077人,预备党员共有157人,党员有59人。03、师范与非师范看完学长学姐们的基本情况,同学们再一起了解一下考研生的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人数比较吧,我们看到,非师范生竟然超过了900人,远远高于师范生的363人。那么,到底哪些学院和专业会有更多的考研生呢,接下来跟着小新梅一起去看看吧。04、学院与专业分布从学院分布数据图来看,生命科学学院考研的人数最多,共201人;排名第二的学院是仅与生科院相差10人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第三是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你发现了吗?考研人数最多的三个学院都是理工科,看来理工科的同学们较多选择读研哦,当然这也与这几个学院的总体人数较多相关。看完了学院分布情况,再跟着小新梅看看哪些专业最爱考研吧~从数据图可以看出,本科专业是材料化学的同学考研人数最多,共有56人,其次是应用化学专业(共48人),第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共46人)。这几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们都十分优秀哦,化学类专业是师大的王牌专业之一,思政专业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总体来说,在考研生人数前20的专业里,以理工科专业为主,并分布着几个文科学院的重点专业。05、考研生录取院校分布2020年,师大的学子都考取了哪些院校的研究生呢?和小新梅一起来看一看吧!从图中可以看到出,有310名学子继续留在了师大这个大家庭中,将继续见证师大的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分别有84人和44人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大学的研究生。此外还有不少同学去了江苏、上海等地的高校。总的来说,师大的学子都偏爱长三角地区的院校,师范类院校出现频率也较高。在TOP20名单中,有你心仪的考研院校吗?06、双一流类型看过了考研生录取院校前20,再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考研生录取院校的双一流类型吧~从图中可以看出,有238名学子考取了双一流A类院校的研究生,33名学子考取了双一流B类院校,500名学子在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继续深造,526名学生则分布在大江南北的其他高校中。莘莘多士,济兹上庠。大家也要向这些学长学姐看齐呀!07、地区分布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录取院校分布城市中芜湖市的人数为310人,位居第一,当然这也是因为留在师大的同学较多~去往合肥市与南京市的学子分别以169,135的人数排名第二、第三,看起来大家更偏向于选择安徽省内或周围的城市呢。快来和小新梅一起看看你心仪的城市是否上榜吧!在录取院校地区分布中,长三角地区受到考研学子的偏爱,人数以865名遥遥领先位居榜首。长三角经济发展迅速且高校众多,这可能是长三角更受师大人青睐的重要原因吧。京津冀有83人位列第二,珠三角紧随其后以45名位列第三。AHNUers将去向全国各地深造,相信优秀的学长学姐们会在不同的地方继续绽放光芒,并拥有光明的前途!08、各学院最爱的考研院校最后我们来看各学院去向最多的考研院校,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徽师范大学受到众多学院的青睐,可见师大学子对母校的热爱,此外化材学院和生科学院去向最多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科学院最爱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最爱的是安徽大学。师大优秀如斯,师大学子亦然。本期2020届考研生大数据放送就到这里啦~现在,考研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提升自己的学历,这段旅程虽然艰难却也值得,不仅考知识更考验信念,会让我们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小新梅想,无论你的未来选择是什么,都要坚定信念,勇敢地一往无前!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策划/指导:马星宇文案/排版:叶宁宁 娄潇 胡宁萍 魏文君 谭怡 费雅婷 王路婷数据整理:叶宁宁 陈治鹏 姜杉 费雅婷 谭怡制图:袁娅雯 姚雅岚 魏笑 柳旭 莫雯瑞数据来源支持:招生就业处

稽于圣人

安徽最好的5所师范大学,安师大稳居榜首,前3所高校均不在合肥!

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水平的提升,师范类院校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相关院校录取分数也是水涨船高,在2020年安徽高考录取中,安徽师范大学理工类录取分数达到了568分,文史类达到了570分,均位居省内非211院校首位,此外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认可度也得到了提升,考生报考热度很高,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5所在省内本科一批招生的师范类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在省内师范类院校中,安徽师范大学可谓首屈一指,行业认可度极高,学校位于享有“江东名邑”之称的芜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同时学校还是省内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办学底蕴十分深厚,办学多年以来,为省内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学校办学实力突出,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建设有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学校化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等学科实力比较突出,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学校学风优良,2019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含出国/境)达到了30.58%,其中有超过一半进入国内双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升学质量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升学比例达到了32.77%,进入教育行业人数占签约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7成。安庆师范大学在今年高考录取中,安庆师范大学理科录取分数达到了520分,文科达到了548分,均位居省内师范类院校第二,可见考生对于学校非常认可。学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这里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的故乡,文化气息浓厚。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2844亩,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0665人。学校发展速度很快,2006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2017年,进入省内一本招生。目前拥有1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人文教育、表演、化学、环境科学、英语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办学实力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淮北师范大学在今年高考录取中,淮北师范大学理科最低分数达到了518分,文科为542分,虽然文科投档最低分略低于合肥师范学院,但合肥师范学院同时在本科二批招生,淮北师范大学整体生源质量仍然占据优势。淮北师范大学创建于1974年,原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2010年,学校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学校现有相山、滨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办学设施一流。2018年,学校本科专业整体进入省内一本招生。学校现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整体办学实力也相对比较突出。阜阳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在2020年安徽高考录取中,阜阳师范大学在本科一批招生中出现了缺额的情况,文理投档最低分均为本科一批最低控制线,而合肥师范学院有部分专业进入本科一批招生,理科投档最低分为为518分,文科为544分,不过合肥师范学院多数专业仍在二本招生,学校本科二批文科投档最低分为538分,理科为507分,考生认可度很高。从办学实力上来看,阜阳师范大学无疑占据优势,学校创办于1956年,现有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5个,建设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为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整体学科实力并不算弱。合肥师范学院位于省会合肥,从2007年才成为普通本科院校,虽然学校整体学科实力并不突出,但地理位置相对比较优越,因而备受考生青睐,报考热度很高。除了以上介绍的这5所高校之外,省内还有淮南师范学院、池州学院(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宿州学院(宿州师范专科学校)等多所相关院校,办学实力也相对比较突出,同样值得大家关注。

春花开

22考研高能预警|考研最难的5所院校,这些院校复试狂刷人,慎报

距2022考研只有251天考研最难考的5所院校今天,笔者带大家来感受一下公认最难考的5个研究生院校。NO.1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在考研届向来很火,特别是清北复交这样的名校。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前身又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背景深厚,学术资源也蒸蒸日上,再加上清华的出国资源,五道口金融学院显得更加金贵。很多同学之所以选择报考五道口金融学院,其实是冲着“钱景”去的,抱歉,学长讲真话就是这么直白,根本不是他所谓的“名校情结”、“继续深造”之类的鬼扯,学长在考研行业沉浸10年了,啥样的考生我都见过。毕竟毕业生的去向一般是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各大银行总行,各大金融机构,券商,投资公司,外资银行等。我们来看一下21年的复试线。劝退1劝退2劝退3劝退4NO.2清华大学-水木水利学院没错,又是清华,土木工程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根据QS世界大学学科综合排名,清华大学土木学科(含水利和建设管理学科)常年位居第五。清华传统工科的研究生一般对外招生人数都在个位数,而土木则更少,一般在4个左右。这里集中了大批土木界优秀的人才,同样也有很多像你一样各高校的牛人准备跃跃欲试并一显身手。所以,只有你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才有希望去拼博一下。NO.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校排行向来少不了清北之争,前面介绍了清华,接下来自然当属北大光华。有这么一句话,北大人怎么看光华,就和其他学校的人怎么看北大差不多。可见,要考上北大光华研究生的难度非同一般。北大光华的报录比一直在30:1左右。其次光华的专业课也很难拿高分,除非其他科目很高,所以选报的时候一定要慎重。21考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402分,排名114名,金融专硕复试基本分数线385分。NO.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目前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众学子中常言人大新闻学院甚为难考,令不少胆怯者望而生畏,那么报考人大新闻学院的难度究竟怎么样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硕:每年招生人数为20人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呢?人大新闻学院学术型硕士有四个专业方向,意味着有些专业方向可能录取不足五人。那么,每年报考学子总数大约多少呢?近年来大约为1000人,即招录比仅为50:1。专硕:人大新闻学院的专硕从2011年开始招生,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在缓慢上升,招录比为12:1左右,而且专硕试题难度与学硕也有日渐接近的趋势。NO.5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想想从北外高翻出来的很大一部分同学,最终都去了联合国工作,就该知道这个学院的研究生有多牛了啦~北外高翻所代表的是中国最顶尖的翻译学院,只招极少数人。关于难度,外界的说法各种不一,不过说的一致的都是难于上青天。其每年的报录比均在30:1左右,复试成绩占比高达70%。看了这些神仙打架的院校,你是啥感受?虽然学长是考上的北大研究生,但看到这几个专业,也是望而生畏的。因此,对于99.99%的考生来说,这几个专业(不是这几所学校)肯定是不能考虑的,除非你一直都是学霸,且有坚实的基础,且备考时间1年左右,且有惊人的自律毅力,且学习能力过人,且考数学的话基本满分,英语一75左右,英语二80+,政治75+,且.....你满足几个“且”?满足这些条件,我觉得你才可以对自己说“可以试试”,否则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炮灰”。复试狂刷人的院校——慎报!(1)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硕士(全日制)计划招生83人,有658人进入复试,差额比例约为1:7.93,复试要刷掉575人!(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工商管理硕士(MBA)2021年招生指标为142人,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一志愿和调剂生共进入复试523人,差额比例约为1:3.68,复试要刷381人!(3)安徽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全日制计划招生110人,进复试525人,要刷415人,差额比例约为1:4.77法律(法学)全日制招51人,进复试266人,刷215人,差额比例约为1:5.22(4)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90人,有265人进复试,最后要刷掉175人,差额比例约为1:2.94(5)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硕全日制专业2021年计划招收31人,进复试165人,刷134人,差额比例约为1:5.32。(6)天津大学MPAcc中心会计专硕全日制2021年计划招收统考生28人,进复试126人,刷98人,差额比例约为1:4.5(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会计专硕(全日制)也是连续两年复试比例都很高.2021年计划招收统考生30人,有140人进入复试,刷110人,差额比例约为1:4.67(8)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全日制专业2021年计划招收统考生60人,有137人进入复试,刷77人,差额比例约为1:2.28法律硕士(法学)全日制计划招收统考生68人,有101人进入复试,刷33人,差额比例约为1:1.49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去考吗?对于许多二本院校的学生而言,在经历了高考的失落与不甘之后,想要进一步提升学历,考研是他们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出路,甚至是仅有的“救命稻草”。相信还有许多同学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困扰: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到底有读的意义吗?会不会浪费几年的大好年华?1.从就业的角度上说,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高于本科学历。大部分人考研是为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有少部分企业非 985 / 211 毕业生不要。但大部分企业只要求硕士学历,并不会歧视双非院校的硕士学历。根据 2019 年不同学历薪资水平统计,不能否认的是 985/211 高校毕业生薪资水平高于一般高校毕业生。但总体来看,一般高校硕士毕业生薪资水平高于一般高校本科毕业生,达到 211 高校本科毕业生薪资水平。对部分专业同学来说,学历提升是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打个比方,对医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获得硕士学历是应聘三甲医院的敲门砖,没有硕士学历相当于失去了竞争的入场券。对想考公务员的同学来说,本科生只能在户口所在地考公务员,但研究生却可以任意报考本省市或外省市的公务员,在选岗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2.不是人人都适合冲刺 985 / 211 院校,双非研究生对部分考生来说已经是一种提升。对本科 985 / 211 的同学来说,自然是不建议研究生就读双非院校。但对于本科是民办二三本的同学来说,想一口气冲到 985 / 211 ,难度不异于登天,考上二本或一本研究生已经是上了一个台阶。一本二本与三本院校不仅在就业竞争力上存在差距,在学习资源上也有差别。而不少双非一本院校的导师是该专业领域的知名学者,即使不从就业方面考虑,到层次更高的学校读研究生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次学习机会。

茫焉异之

20届安徽师大学科英语考研经验贴:考研复习也要有方法

前言考完研后的第一天本想睡到天荒地老的,早上六点二十八就醒了,可能是形成了生物钟吧,到点却睡不着了。考研前想着考完我要追剧,点外卖,去胡吃海塞……等等。真正结束了这场算是旷日持久的战役,却有点不舍,感觉日子一下子失去了目标,每天恍恍惚惚不知道干嘛。或许现在你们还在为考研的事而烦心,但请相信这是一种幸福。许多人活着是没有目标的虚度光阴,而真正有奋斗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的人少之又少。或许现在的你们对考研一无所知,可能是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影响下“被考研”。所以,这里我想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你是否真的热衷于考研?这里不做过多阐述,大家一定要想好这个问题。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考研是一条漫长而辛苦的路,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和高效的学习能力。在这里我会根据自身的经验从各学科来分享我备考期间的经验和教训。政治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徐涛冲刺背诵小黄书,后期是肖四肖八冲刺卷、形势与政策。(后期可以多做老师的押题卷,有同学也买了讲真题,我当时没买,大家有空就买来做一做,没空把这些做好就够了。)视频:徐涛的强化班视频,建议大家把视频下载或者缓存下来,倍速看比较快,一般短的章节一天两章,长的可能要两三天一章,总之,暑假结束一定要保证刷完第一遍。政治一般从暑假开始,七八月跟着徐涛的视频对着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把书看一遍,看完一章就做完那一章的1000题。练习:第一遍做1000题时,不要直接在上面写答案,因为你还要做第二遍,第三遍(或者你再买一本新的重新做也可以)。1000题我是刷了三遍,最后又重新看了一遍。九月份开始刷政治1000题第二遍,第二遍就不要看视频了,把书里的文字看一遍,然后看一章写一章1000题。第二遍会快点,大概一个月左右。到了十月左右,徐涛的小黄书就出来了,买来每天看一点,看完一遍再重头看,就是一直看。我只看了两遍(你们别学我,有时间就拿出来翻翻)。然后再刷1000题第三遍,第三遍刷完大概就要出肖八了,做好肖八的每一题。肖八做完,肖四是在十二月出来,肖四一定要好好做,大题全部要背下来,因为考试的大题基本上都是肖四,毕竟肖爷爷的实力,你懂的!大题一定要背个三遍,不然记不住啊,我是背了四遍的,最后十天一定要每天花点时间背大题,最后几天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背肖四。后期如果背熟了大题,就看选择题,反复看,所有做过的选择题都要看看,毕竟政治选择题很重要哦!(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也用徐涛的八套卷,腿姐的资料啥的,我没用过,个人觉得政治资料不在多,选了一个就把它搞透,搞明白就行了)我把政治一般是安排在下午,大概在吃晚饭前两个小时,政治比较容易,所以可以选择注意力不那么集中的时候,而且涛涛讲课很有趣,所以学起来会比较轻松哦!英语资料和视频:英一英二的黄皮书,王江涛英语高分写作,单词书推荐大家用红宝书,恋练有词我买了看了一遍就没用了,感觉有点简单,不太适合英语专业的用。视频课用的新东方田静老师的语法,唐迟老师的阅读。英语我是从三月份开始的,当时正好也要准备二战专四,所以每天就做专四的题,三四月份还是以专四的题为主,偶尔做做真题,但是性质差不多的。前期:关注语法句型单词,可以找一些适当的网课(我之前看的是新东方的田静老师的语法课,看了一遍就没看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在前期找一些学习资源,打好基础)。英语二,英语一的真题都要做,每天做两篇阅读或者一篇完型一篇阅读,保持这个量。两套真题交叉着做,比如你四月做英一,刷完一遍后,再做英二,英二做完再做英一,就这样重复做。补充: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大家听许多老师直播,讲座应该都会提到这一点,一定要利用好每一套真题,那么真题怎么做呢?找个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别管花多少时间,做完题后,对答案,找不认识的单词,搞清楚每个题错在哪里。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不够,配套看看唐迟老师的视频,你会发现做题有很多套路(大家一定要看啊,看完你会恍然大悟的。)做完题后,一天翻译一篇阅读理解,翻译完和黄皮书的答案对着看看,不仅帮助你分析句型还可以练练翻译。我自己是把英语一的阅读全部翻译完了,英一做了三遍,英二没有翻译完,因为到后期给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的。后期:十一月开始每天就花了半个小时,保持写题的手感就行了。英语二做的第三遍没做完,后期到了十二月份时间都给了专业课,所以有点懈怠,但是你们不要学我哦,毕竟有大神可以考到90的!还有就是每天要花半个小时背单词,单词多重要就不要我再强调了吧,不用花太多时间,每天保持这个量就够了。(我也见过有的人在图书馆背一个ecation都重复个十来遍的,时间太长反而容易分心,半个小时不长但是一定要利用好,不要走神就行。 )作文到十一月就可以开始整理自己的范本了,就按王江涛老师说的背二十篇必备范文(买到《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时看看前面说要背哪些课文,英语一和英语二背的范文是不一样的。)一天一篇,背完一轮,就开始第二轮,第二轮也快要十二月了,第二轮边背边默写,每天背一篇默写一篇。结束第二轮开始看书后面的预测题,考前大小作文要练最少五遍,找预测题自己动手写写才会有感觉,然后总结一套自己的模板。(当时我考试前吃过午饭就看我以前背过的范文,我就每篇扫一眼,结果考试的小作文完全一样,我直接把背的写上去了,大作文和我背的也差不多,直接套的模板。我当时看到题目真的想尖叫:这不是我中午刚看过嘛!)所以作文后期抓一抓!专业课一:333资料和视频:凯程三件套绿皮书,凯程333强化班视频课,以及跟着凯程强化班加上自己的一些加工整合出的一份针对安师大历年考情的笔记!!这个笔记是我的命,后期我就是靠背我的这本笔记,使得我复习效率和学习进度都是超高的一个状态。背书的话没有笔记的结构性强,而且书上的字太多,想全部背下来很难。我自己的笔记后期背翻烂了,考完研我都没舍得丢,我要把它珍藏起来,哈哈,它真的倾注了我很多心血。333我一共背了6遍(其实零零总总6遍都不止,应该有个十遍左右),最后熟到看到一题我就能想起它大概的框架和维度,以及在书中的位置脑海里都有,这样的状态下笔的时候也就会自然顺畅。接下来,请你们一定认真看,超级无敌重要!我是三月份开始看的333,我建议大家,把《应试解析》或者参考书从头翻到尾,就像你读一本小说一样,大概知道教育学讲的什么东西,不用第一遍就一定要记住什么,把它完完整整的看两遍,了解一下书本大致内容。或者你对照解析跟凯程的基础班,但不用做笔记。(我之前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听了基础班还做了笔记,结果一遍下来感觉没用还耗时巨大,笔记也没有用,基础班的笔记没有强化班的结构性强,所以大家切忌在基础阶段做大量笔记。同时如果你是跨考生,害怕自己没有什么基础,又准备的很早,二月份就开始的话,有时间可以看看基础班,但笔记就不用做了,强化的笔记才是精华。)中期:基础笔记做完就可以开始背诵了,注意笔记要适当加一点解析上的内容,毕竟笔记只是框架,简答论述光答框架是不够的!我背第一遍的时候就根据笔记,第二遍的时候对着解析加一点内容,第三遍背再加一点,就这样每遍加一点,慢慢就积累起来了。浅显点讲,大家要首先在脑海里建立主框架,然后根据复习时长加深,慢慢往上面累积补充知识,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后期再针对真题模拟题练习,无论题型如何变化都可以灵活应对。七月进入暑假结课后,建议大家多花时间在背诵上面,6小时左右是正常的。第一遍结束后立马开始第二遍,因为你会发现一遍结束好像啥也记不住,不过很正常,333你不背个五六七八遍的是不可能记住的!当然前三遍会比较痛苦,你可能会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怎么背了还是记不住?想哭是肯定的,没关系,越背越熟,到第四遍就会有感觉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下来。后期:十一月就可以开始看《真题汇编》了,看看各大院校的真题,学会答题的技巧和维度,可以专门找个本子记录一些比较难的或者有价值的题,日积月累就会拓宽你答题的思路!十二月就可以背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了,背熟!可能会考原题!!还有一点就是模拟的问题,考前一定要模拟,最少三遍(我自己模拟了6遍)。背完四遍后开始模拟,用自己所在目标院校的真题来模拟,掐好时间,训练写字的速度,三个小时要答题的内容很多,笔速一定要快,背熟也很重要,要达到你一看到题目就能知道内容的境界,考试的时候提笔就写,不存在还要想一想的情况。我到后期每次模拟都可以剩二十分钟左右,可以用来查缺补漏。333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一定要想办法拿分。补充:333就是背书然后默写,最后是学会答题,同时在后期平时放松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关于教育热点,对答题的延伸和思维拓展都是有帮助的,答案千篇一律,主观题如何脱颖而出,得分更多都是有技巧的。专业课二:893英语教学论资料: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王蔷英语教学论,英语教学论圣才的辅导书(紫色书皮的那个),安师大历年真题这门课今年考的非常活,一本书就考了一个知识点:TBLT而且还是开放性的,当时拿到试卷我都懵了,什么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都没考,感觉我一本书背了八遍一点没派上用场!所以之后出题肯定会愈发灵活,向双一流师范类院校靠齐,所以同学们想要得高分就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要注重有思维的学习知识。首先,书还是要好好看好好背,这是基础。先来说怎么看书,前两遍把书上每个字都看,精读细读,不管笔记,看它两遍再说。这门课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书里的句子都能看懂,但有的地方条理不清晰,而与之匹配的视频课又很少,我当时看了圣才的那个老师讲的课。看完一遍再也不想看了,不仅发音不准确,而且全程就念PPT,一点讲解剖析的都没有,所以我不太推荐。补充一点:要是报课程学习一定要去提前去看试听课,看老师上课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我后面备考时听了优加的一节基础阶段的试听课,虽然不是直系学姐讲课,但是相比之前一战听过的学姐学长上课要系统很多,而且优加的专业英语老师王老师上课思维逻辑特别清晰,并且能够联系实际教学经验,所以备考阶段有看优加的王蔷教学法课程。据我了解,优加考研好像还有学长学姐一对一的VIP班,今年疫情比较特殊很多同学在家备考效率不高,不够自律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回到正题,看书的时候书上的例题要注意,有的院校喜欢考书上的原题,例题答案可以参考书后面的答案或者圣才、优加那本专业辅导书。笔记的作用,就是条理清晰,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可以对照着笔记看书。看完两遍后开始第三遍,第三遍你要摸清每个单元的重难点,并且条理要清晰(例如名词解释,答题需要知道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这个难度有点大,建议大家找一些高质量的视频课看看,有条件可以配合优加王蔷教学法的课程拓展维度答题)。看完第三遍,就可以做笔记了,笔记比较好背点而且经过加工更容易记忆。笔记一定要条理清晰,精简,目的也是为了和书本区分开来,方便后期记忆。因为我自己到后期大概有三遍都是背的书上内容,后期背笔记的同时也要回归课本,笔记只是帮你理清思路的,书本对知识点理论补充会更细致完整。我是在八月的时候背的893,因为前期花在333的时间比较多(两者都应该兼顾)。十月下旬,就可以做真题练习了(或者把书背三遍之后再做真题,做题的时候就当考试,不要翻书,实在记不清就自己编)。初期不在快在于细,三天精研一套真题,做完10年真题就要花一个月。练习时建议大家用个本子或a4纸专门写真题,写好一份就要订正好和相应的试卷装订在一起,方便后期复习。做完一遍可以再做第二遍,第二遍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有些小宝贝可能会纠结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学长学姐卖的答案也是她们自己编出来的,多思考多动笔就行,我当时真题写了三遍,总结三遍答案综合成最佳的答案)。第二遍写完看看所有的题以及你所写的答案,到了十二月可以开始模拟。用真题模拟,就算你记住答案也没关系,记得注意排版,字迹工整,左右适当留白。另起一段来谈谈教案。教案往年只考了阅读,备考时听学长说考阅读和听力,所以临考前准备了听力,结果考试考了听说!(嗯……一言难尽)所以教案得好好准备哦!光靠教资那样的教案是不够的,太少了。教案到十月就可以准备了,用真题套模板练练,考前背熟,并模拟个两三次,掐好写教案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两本课标:考的分值少,大概会考察三个填空一个简答,16分左右(不过我考试的时候一分没考,今年特殊)。我还是就老老实实认真看了两三遍,然后自己专门用一个小本子把两本书的框架以及一些容易考的填空题记下来,后期我就专门背这个小本本里的东西啦!课标不建议准备太早,十月开始就行,因为它分值少且比较容易,笔记背三遍足够了。教案分析:893还有很重要的题型就是案例分析。今年考的几乎都是案例,案例本身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老师看你的思维是怎么样的,所以案例分析这块好好准备。可以拿教资的试卷练手,学科英语的教资试卷有很多案例分析。我当时把自己准备教资的书翻出来,把那些比较重要的案例分析及其参考答案剪下来,贴在a4纸上,用文件夹加起来,方便后期复习,看题目和答案的时候会适当加一点自己的看法,大家做题一定要多思考,也可以看看别的学校的真题里的案例分析,多学点总是好的。总结一年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如果能帮到备考的小伙伴就很开心了,也希望看到这篇经验帖的小伙伴们都能如愿考上~

搭便车

安大安师大VS宁大浙师大,谁更综合?谁规模更大?

安徽大学校徽注:宁波大学和宁夏大学均简称“宁大”,但本文所说的“宁大”特指宁波大学,非宁夏大学。【原因】为什么以安大安师大宁大浙师大为被讨论高校呢?小编认为:第一,安大宁大都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办学门槛相似;第二,安师大浙师大都是两省区域内最好的师范大学,办学属性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安徽大学龙河初春大学有很多类型,从研究能力上来看,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仅考虑本科高校),从人才培养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或者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从规模来看,又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医科大学、理工大学、财经大学或者师范大学等等,本文以学校整体规模来作为评价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指标:(1)在校生规模和师资规模;(2)本科专业总数;(3)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总数;(4)硬件设施(占地面积、建设面积图书馆藏书量等);(5)学科门类总数;一、在校生数量宁波大学晨曦安徽大学有26个学院,10大学科门类,101个本科招生专业,本科学生有25000人左右,研究生总数8500人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据仅指的是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不包含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学生数。宁波大学有25个学院,60个招生本科专业,共有11大学科门类,在校生总数25357人,其中,本科生16856人,研究生8500余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据仅指的是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不包含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数。浙江师范大学有71个本科专业,本科生20000人左右,研究生近6500人,数量同样不包含独立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有本科专业92个,11个学科门类,本科生近24000人,研究生超过5300人。二、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安徽师范大学校门安徽大学是原211建设高校,所以,安大的学科建设是四校中最好的!作为安徽省属大学领头羊,安徽大学在1998年拿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比宁波大学、安师大、浙师大都要早。安大现有博士授权点15个,硕士一级学科点32个,专硕类别28个,25个省重点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在2003年拿到博士授权单位资格,现有8个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多个专硕授权点。宁波大学1986年才成立,由于时间短,所以,该校在2007年才拿到博士授权点,只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一级硕,22个专硕类别。浙江师范大学在2013年才拿到博士授权点,是四个学校里最晚的,该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专硕类别有13个,一级硕28个。三、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浙江师范大学校门(注:以下所讲的都不包含各校独立学院)安徽大学占地面积3200余亩,正在努力扩建新校区!有四个校区!安徽大学的基础建设是安徽省属大学里最好的,藏书350万册(仅指纸质图书,不包含电子藏书),建筑总面积近130万平方米。宁波大学有六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藏书总量533.36万册,建筑面积有近130万平方米。浙江师范大学有兰溪、金华、杭州三个校区,主校区在金华,占地面积和藏书总量未公布;安徽师范大学占地面积近3000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左右,藏书509.53万册。在师资力量方面,宁波大学拥有最好的资源!宁波大学现有8位全职院士,博士教师近15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共有1284人,总数居四校之首!排名第二的不是安徽大学,而是浙江师范大学,高级职称教师共有1140人;排名第三的是安徽师范大学,副高教师有990余人,安徽大学紧随其后,有900余副高职称教师。

父在

同是安师大分校,淮北与安庆两所师范院校实力如何,差距有多大?

安徽省除了安徽师范大学之外,师范类院校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安庆师范大学与淮北师范大学可以是安徽省师范类院校中相对较好的,虽然没有安徽师范那般,但也能够排得上名号。并且这两所高校在办校过程中都有一段时间是作为安徽师范大学分校的形式存在,不过两所院校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从院校的校史方面来考量,无疑是安庆师范占了很大的优势,安庆师范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897年的敬敷书院,再到之后的安徽大学堂等等校史。1928年建立的省立安徽大学也是在此建立,这可以说是安徽省较早的学府,毕竟曾经的安庆市是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存在,因此安庆师范大学的历史也是最为悠久的。而淮北师范大学建校时间就相对较短,在1974年创建之初,淮北师范大学便是作为安徽师范大学分校的形式存在,直至四年之后才更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不过在更名之后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就开始隶属于原来的煤炭工业部,成为一所部属高校,作为部属高校也是建校不久的淮北师范大学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的重要原因。安庆师范大学校门相较于淮北师范大学,虽然安庆师范历史更为悠久,但是在多次变迁之后于1977年成为了安徽师范大学教学点,之后又改为分校。从此时起开始进行本科招生,直至198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安庆师范学院,并成为国内首批学士学位授权点,而淮北师范大学则稍晚一些,在198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淮北师范大学两所学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的时间仅仅相差一年,并且是安庆师范先期获得,但是对于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两者却恰恰相反。安庆师范在2004年开始进行联合招收研究生,但是在2006年才获批硕士学位授权资格。而淮北师范大学则是在2003年便获得了硕士学位授权资格,虽然安庆师范先进行本科招生,但是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却比淮北师范大学晚三年之久。安庆师范大学虽然两所学校都已经更名为“大学”,但是这之间也还是存在着一些时间差,其实从这些方面或多或少的都可以看出这来那个所院校之间的差距。就像淮北师范大学拥有5个博士立项建设一级学科,国家级专业也有六个,而安庆师范大学至今还没有获批博士学位立项,而国家级专业也仅有五个,从这个方面来看,他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淮北师范大学从两所院校的全国排名来看,淮北师范大学软科排名为300位,校友会排名也在351位,而安庆师范大学软科排名为296名,而校友会排名则是441名。两个不同的排行榜有着完全不同的顺序,这也只能说每种排名都有着不同的标准,这也算是造成排名会出现如此大的悬殊的重要原因。安庆师范大学对于这两所位于安徽省一南一北的师范类高校,虽然都曾经是作为安徽师范大学分校的形式存在,但是无论是从它们的校史,还是从它们的发展过程,或者是从它们的现状来看,其实都是有着很大差别。如果从多方面考量,不知道你会觉得这两所高校应当有一个怎样的排名呢?单选|你觉得安徽省这两所师范类院校,哪一所实力更强?淮北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达尔文

安徽师范大学好吗?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在我们芜湖算好的高校了!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余万名。安徽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在芜湖算很好的高校,同时在安徽也算数一数二的名校!

打工梦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层次的师范类大学?排位如何?

芜湖市,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9.6万人。芜湖自古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的美誉,近代更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在安徽省,芜湖市的综合实力仅次于合肥,是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芜湖好风光,源自官网。就地级市而言,芜湖市的高等教育实力还是很强的,拥有不少本科院校,比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其中排位最高,综合影响力最大的大学,当属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与民国时的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前身是1928年创建的省立安徽大学 ,1949年迁至芜湖,后历经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等阶段,1972年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现在的安徽师范大学,是教育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计划高校,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授权高校。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在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校园,源自官网来看看安徽师范大学在安徽省和全国的排位情况:在2018-2019安徽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安徽师范大学排在全国第132位,安徽省高校第4位。在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安徽师范大学排在世界第193位,安徽省高校第6位。安徽师范大学排行情况,途虫制表安徽师范大学是知名的高颜值大学 ,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建筑独具特色,2011年曾在网络上被评为十所最美大学之一。安徽师范大学现有研究生4900余人,本科生22600余人。有专任教师156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安徽师范大学现有88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安徽师范大学校园,源自官网。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科实力:安徽师范大学有省部重点学科18个,A类重点学科1个。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教育学、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历史学、生物学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学科专业也是安徽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