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氨基酸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附报告目录)感观

氨基酸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附报告目录)

氨基酸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附报告目录)1、行业发展历程氨基酸作为人类营养添加剂、调味剂、饲料营养性添加剂、医药等在食品工业、农业、畜牧业及人类健康保健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820 年科学家Braconnot 首次使用生物资源提取法,将蛋白质酸水解后分离出甘氨酸;1953 年使用提取法已经能够获得 20 多种主要氨基酸;1866 年德国化学家里豪森利用硫酸水解小麦面筋得到谷氨酸;1957 年日本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谷氨酸成功,谷氨酸钠(味精)商业化,从此推动了氨基酸生产的大发展,许多常用氨基酸品种,如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等均可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从而使其产量大增,成本大为下降。近几年来,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氨基酸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发现的新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已由 60 年代 50 种左右,发展到 80 年代的 400 种,目前已达 1000 多种,其中用于药物的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的品种达 100 多种。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氨基酸行业全景调研与市场趋势分析报告》随着氨基酸品种的快速增长,全球氨基酸市场的各个终端应用领域对氨基酸的需求也出现了急剧增长,尤其是动物饲料、健康食品、膳食补充剂、医药产品、人工甜味剂和化妆品等市场。我国氨基酸工业只有短短的 50多年发展历程,1965 年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成功,带动了我国氨基酸领域的研究开发,产业整体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从氨基酸的品种来看,传统的大宗氨基酸价格低廉、产量大、生产工艺成熟,其生命周期已处于成熟期;而小品种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市场单价高、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基因工程在微生物基因结构上的逐渐应用,将会进一步推动氨基酸生产行业获得极大发展。2、行业现状氨基酸行业现状资料来源:普华有策(1)消费观念转变带动产品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逐渐改变,氨基酸保健品由过去的奢侈品向日常用品演变,其市场范围逐渐扩大。尽管我国保健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但与营养保健品市场发达的美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疲劳功效的氨基酸产品在国内未来市场潜力巨大。(2)创新品种较少,产品研发能力弱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氨基酸产品相对较少,新兴产品比例相对较低,新产品产业化能力较弱;装备自动化和国产化水平较低,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关键技术仍需要突破,国际竞争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亟待加强和提升。(3)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氨基酸生产企业存在原料利用率不高、废弃物排放量较大的普遍现象,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原料利用率已达到 99%,而我国平均水平在 95%,节能环保方面与世界的差距还很大。另外我国氨基酸生产企业众多,但是工艺相对落后,许多技术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3、行业壁垒(1)准入门槛较高导致的进入壁垒目前,我国对药品品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严格的审批和资格认证,只有取得药品批准文号,方可生产和销售。另外,2011 年起实施的新版 GMP 认证对无菌原料药生产厂家在硬件上提出了很高要求,更加强调生产过程的无菌、净化要求,由于洁净级别提高,厂房的建设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资金巨大,这对于行业潜在竞争者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2)技术及专利壁垒小品种氨基酸生产技术涉及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技术,技术起点高,较大宗氨基酸生产技术复杂,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多,一般人员不可能掌握全套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另外,行业内企业为氨基酸菌种、生产工艺等申请了众多专利,已形成严密的专利体系,这对于行业潜在竞争者形成了一定的专利壁垒。(3)环保壁垒氨基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分复杂且较难处理,这对行业内企业的环保设施、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综合考验,如何妥善处理废水实现综合利用,最终实现清洁生产,是摆在行业内所有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也对潜在竞争者构成了一定的环保壁垒。(4)品牌壁垒无菌原料药产品是直接进入血液的药品,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下游厂家极其重视无菌原料药的质量和稳定性,往往选择知名度高、质量较好的产品,因此下游厂商一旦确定了原料来源,就会建立起对品牌的高度信任,这使得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较为困难。目录:第一章氨基酸行业相关概述第一节氨基酸行业定义及分类一、行业概念及定义二、行业主要产品大类三、氨基酸的作用第二节氨基酸行业经营模式分析一、生产模式分析二、采购模式分析三、销售模式分析第三节氨基酸行业供应链分析一、氨基酸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简介二、氨基酸行业上游产业链分析(一)玉米市场分析1、市场产量2、价格走势(二)大豆市场分析1、市场产量2、价格走势(三)小麦市场分析1、市场产量2、价格走势三、氨基酸行业主要下游产业链分析(一)调味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一、行业发展现状二、行业市场规模三、行业发展规模预测(二)医药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一、行业发展现状二、行业市场规模三、行业发展规模预测(三)饲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一、行业发展现状二、行业市场规模三、行业发展规模预测(四)保健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一、行业发展现状二、行业市场规模三、行业发展规模预测第二章中国氨基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第一节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行业相关政策动向二、氨基酸所处行业发展规划第二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第三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第四节行业生产工艺进展及趋势发展第三章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数据监测分析第一节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发展分析一、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发展概况二、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发展概况三、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发展概况第二节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规模分析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二、资产规模增长分析三、销售规模增长分析四、利润规模增长分析第三节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成本费用分析一、销售成本统计二、销售费用统计三、管理费用统计四、财务费用统计第四节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运营效益分析一、偿债能力分析二、盈利能力分析三、运营能力分析第四章中国氨基酸所属行业进出口分析第一节氨基酸所属行业进口情况分析一、氨基酸所属行业进口数量情况二、氨基酸所属行业进口金额分析三、氨基酸所属行业进口来源分析四、氨基酸所属行业进口价格分析第二节氨基酸所属行业出口情况分析一、氨基酸所属行业出口数量情况二、氨基酸所属行业出口金额分析三、氨基酸所属行业出口流向分析四、氨基酸所属行业出口价格分析第五章氨基酸所属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分析第一节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第二节行业国际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一、国际氨基酸市场发展状况(一)国际氨基酸市场概况(二)国际氨基酸应用领域(三)国际合成氨基酸市场二、国际氨基酸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三、国际氨基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四、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一)日本味之素(二)韩国CJ公司(三)德国Evonik(四)日本协和发酵公司(五)美国ADM公司第三节行业国内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一、国内氨基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二、国内氨基酸行业五力模型分析(一)现有竞争者分析(二)潜在进入者分析(三)替代品威胁分析(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五)客户议价能力分析第四节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整合分析一、氨基酸企业并购态势动机分析二、国内氨基酸企业兼并重组意义三、氨基酸企业并购战略考虑因素第六章氨基酸行业主要产品市场分析第一节氨基酸行业市场发展情况一、行业产品结构分析二、行业产品市场发展概况第二节行业主要产品市场分析一、蛋氨酸市场分析(一)市场供需(二)价格走势(三)市场展望二、赖氨酸市场分析(一)市场供需(二)价格走势(三)市场展望三、谷氨酸市场分析(一)市场供需(二)成本因素(三)市场展望四、苏氨酸市场分析(一)市场供需(二)价格走势(三)市场展望五、色氨酸市场分析(一)市场供需(二)价格走势(三)市场展望第三节行业主要产品生产工艺与原料分析一、蛋氨酸生产工艺与原料分析(一)蛋氨酸生产工艺现状(二)蛋氨酸主要生产原料二、赖氨酸生产工艺与原料分析(一)赖氨酸生产工艺现状(二)赖氨酸主要生产原料三、谷氨酸生产工艺与原料分析(一)谷氨酸生产工艺现状(二)谷氨酸主要生产原料四、苏氨酸生产工艺与原料分析(一)苏氨酸生产工艺现状(二)苏氨酸主要生产原料五、色氨酸生产工艺与原料分析(一)色氨酸生产工艺现状(二)色氨酸主要生产原料第七章氨基酸行业产品应用市场分析第一节食品行业氨基酸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一、氨基酸在食品中应用分析二、食品用氨基酸市场分析三、食品用氨基酸生产企业四、食品用氨基酸发展前景第二节医药行业氨基酸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一、氨基酸在医药中应用分析二、医药用氨基酸市场分析三、医药用氨基酸生产企业四、医药用氨基酸应用前景第三节饲料行业氨基酸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一、氨基酸在饲料中应用分析二、饲料用氨基酸市场分析三、饲料用氨基酸生产企业四、饲料用氨基酸发展前景第四节保健品行业氨基酸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一、氨基酸在保健品中应用分析二、保健品用氨基酸市场分析三、保健品用氨基酸生产企业四、保健品用氨基酸发展前景第五节其它领域氨基酸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第八章中国氨基酸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内蒙古一、氨基酸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二、氨基酸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三、氨基酸行业相关政策分析四、氨基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二节吉林省一、氨基酸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二、氨基酸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三、氨基酸行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三节江苏省一、氨基酸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二、氨基酸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三、氨基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四节山东省一、氨基酸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二、氨基酸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三、氨基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五节湖北省一、氨基酸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二、氨基酸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三、氨基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六节四川省一、氨基酸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二、氨基酸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三、氨基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七节广东省一、氨基酸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二、氨基酸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三、氨基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八节浙江省一、氨基酸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二、氨基酸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三、氨基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九章氨基酸行业主要企业生产经营分析第一节A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第二节B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第三节C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四节D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五节E公司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四、企业经营效益分析五、企业销售网络分析六、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十章中国氨基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第一节氨基酸市场发展趋势一、氨基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二、氨基酸市场发展前景预测第二节氨基酸行业投资特性分析一、氨基酸行业进入壁垒分析(一)资质壁垒(二)技术壁垒(三)品牌壁垒(四)生产经验壁垒(五)其他壁垒二、氨基酸行业销售体系分析三、氨基酸行业盈利因素分析第三节氨基酸行业投资建议一、氨基酸行业投资风险(一)政策风险(二)技术风险(三)竞争风险(四)质量控制风险(五)其他风险二、氨基酸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形化

“十四五”行业发展呈现上升-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四五”行业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传统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1.1发展成绩和突出问题(一)传统化工研究范围:化肥、氯碱、轮胎、农药、纯碱、精细化工(二)传统化工行业地位:1)2019年,传统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石化化工行业的20%,利润总额1725亿,占石化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35%。2)我国是世界传统化工行业大国,化肥、纯碱、烧碱、PVC、农药等份额均占世界排名第一。传统化工产业成熟,除钾肥因国内资源不足而接近一半依赖进口外,其他主要传统化工产品均在世界占有领先位置,部分产品高比例出口,满足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产品需要。2019年,磷肥行业产品出口率30%,农药行业产品出口率65%,轮胎行业产品出口率40%,染料行业出口率30%。重点传统化工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三)传统化工行业“十三五”取得成绩1)提质增效成果明显。①淘汰落后产能成效大,化肥行业尿素产能(实物量)净减少1395万吨,磷铵产能(实物量)净减少174万吨,电石产能净减少500万吨;②膜(零)极距电解槽所占的比例提高到约88%;③湿法磷酸精制产能已达到约75万/年(折100%P2O5),成为磷肥企业多元化的重要方向;④氮肥原料结构优化,先进煤气化产能比例提高到37.2%。合成氨工业消费增长显著,年均增速高达16%;⑤纯碱行业全卤制碱技术在江苏井神、江西晶昊等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⑥我国农药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得到了明显改善,环保型农药制剂达到65%;⑦环保型涂料、助剂等精细化工产品比例达到35%,绿色轮胎比例达到40%。2)化肥行业提前实现零增长。①“十三五”以来,我国化肥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发〔2015〕2号)。2019年,化肥表观消费量共计5686万吨(折纯),相比于2015年累计下降8.2%;②氮肥、磷肥表观消费量在五年前即进入下降通道,产量受出口缓冲作用,“十三五”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5-2019年,我国氮肥产量下降17.28%,磷肥产量下降11.9%。3)氮肥行业产能结构优化成效显著。①截止2019年底,氮肥、合成氨、尿素产能分别为5428万吨(折纯氮)、6619万吨(实物量)、6668万吨(实物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0.3%、12.1%、17.3%,行业去产能效果十分显著。“十三五”以来,氮肥行业新旧产能更替加速,间歇式固定床合成氨产能缩减了近1500万吨,缩减约40%;同时期,总产能下降700万吨左右。2019年中国共有尿素企业106家、合成氨企业数量218家,五年累计下降约50%。企业数量减少、产业集中度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明显改善;②截止到2019年底,国内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4938万吨,占总产能的74.6%,是合成氨产能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2718万吨(实物量),占总产能41.1%,较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4)氮肥拓展化工品等消费领域,产能过剩程度缓解。①2019年氮肥表观消费量约3433万吨,合成氨表观消费量为5867万吨,相比2018年增长3.0%,是连续三年下降后的首次上升。合成氨下游消费整体呈现“减肥增化”的转型趋势,即农业消费量缓慢下降、工业消费量逐年增长。②2019年占合成氨消费比例约为67%,农业消费领域中下降最快的为尿素和碳铵,近五年年均降幅分别为9%和21%。合成氨工业消费近年增长显著。受惠于环保治理不断加强,车用尿素和电厂脱硫脱硝领域的消费增长最快,近五年年均增幅均超出50%。其次己内酰胺、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等化工新材料方向也显著拉动了合成氨消费增长,近五年年均增速在10%以上。氮肥工业消费情况5)氮肥出口数量下滑明显,国际竞争处于劣势。据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出口氮肥584万吨,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尿素494万吨(折纯)。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出口国家,包括尿素、磷酸铵、硫酸铵等氮肥主流产品。“十三五”以来,我国氮肥呈现出口逐年下滑的趋势。自2015年出口达到历史最高值、成为全球第一大肥料出口国后,我国氮肥出口量一直下降,2019年是2015年后首次出口上涨。从2019年出口数据看,中国出口流向在亚洲的销售明显增多,主要流向印度、韩国。6)磷肥行业消费负增长。①按照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磷肥产量由2015的1795万吨降低至2019年的1582万吨,下降12%。我国磷肥表观消费量持续降低,由2015年的1245万吨降至2019年的1092万吨,下降了近12%,充分说明我国磷肥行业已经实现了消费负增长;②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取得积极效果,使得行业由整体亏损的边缘转为略有盈利。但是在2019年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行业效益大幅下滑,跌至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2015-2019年我国磷肥行业产销情况7)磷肥行业结构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明显。①湿法磷酸装置升级,到2019年湿法磷酸精制产能已达到约75万吨/年;②磷矿伴生资源利用取得长足进步,2019年磷肥副产物氟化物产能达到15万吨/年,磷肥副产提碘产能250万吨/年;③磷石膏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综合利用率由2015年的33%提升至2018年的40%,大大超过世界对磷石膏的平均利用率(小于10%)。8)钾肥国内自给率增加,产品和技术升级取得进展。①截至2019年底,我国资源型钾肥有效生产能力约690万吨/年(K2O计,非注明下同),产量645万吨,自给率相比2015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达到了56.5%。按地域统计,我国钾肥总产量中青海省占80.79%,新疆占14.01%。②钾肥产品种类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适应水溶肥发展的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产品规模快速增长,适应新能源产业的熔盐级硝酸钾产品出口至西班牙。③我国先后突破了低品位固体钾盐、尾矿利用、深部卤水开采等技术,使得钾盐可采量成倍增加。我国在盐湖提取氯化钾和硫酸钾方面拥有了自主技术,并在主要工艺上及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上有了重大突破;主体设备实现了国产化。2015-2019年我国钾肥行业供需情况(折纯)9)农药产销总体下降,出口依赖性增强。①2019年全行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46.4亿元,实现利润197.8亿元;农药出口146.8万吨,出口金额48.6亿美元,农药出口的目标市场超过175个国家或地区,农药行业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型产业特征;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农药原药总产量225.4万吨,其中,除草剂产量93.1万吨,杀虫剂产量38.9万吨,杀菌剂产量16.5万吨,连续多年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国;③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已拥有原研药开发、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专用中间体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全国有农药生产企业近2000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江浙沪一带部分生产企业的外迁,带动一些省市农药生产能力和产量增加。10)农药行业兼并重组进程加速。①农药行业进入新一轮整合期。2019年,利民股份收购威远生化,陶氏杜邦完成拆分,扬农化工收购中化作物,南通江山收购哈尔滨利民,印度联合磷化(UPL)收购燕化永乐;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开启全产业链战略重组;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百强企业2018年总销售额达1718.09亿元,同比增长11.47%,入围门槛为4.04亿元,较上年提高0.165亿元,同比增长4.26%。榜单前10强企业销售总额达667.04亿元,同比增长9.50%,占百强销售总额的38.82%;百强排行榜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56家;③农药行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在2019年Philips McDougall公布的全球农化企业20强榜单中,有10家中国公司入围,占据该榜单的半壁江山,中国元素愈加突显。11)氯碱行业保持较高开工率。①2019年,我国烧碱和PVC生产能力分别达到约4300万吨/年和2470万吨/年,稳居世界首位;产量分别达到约3464.4万吨和2010.7万吨;近年保持较高开工率,2019年生产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分别为79.1%和79.9%。②近年来,对资源和能源依赖程度较强的氯碱企业将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了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的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氯碱化工迅速崛起。12)氯碱行业技术进步快。①能耗低,污染小的离子膜法烧碱的产能比例已接近100%,隔膜法生产装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已基本被完全淘汰;②国产离子膜制造,氧阴极(ODC)电解槽、煤粉等离子制乙炔等国际尖端技术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③膜法盐水精制、膜法脱硝、高密度自然循环膜(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干法乙炔、低汞触媒、100m3以上大型聚合釜、余热回收、盐酸深度脱吸、PVC聚合母液处理和电石渣综合利用等一批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开始在行业内得到推广。2014-2019年烧碱产量、表观消费量和开工率分析2014-2019年PVC产量、表观消费量和开工率分析13)纯碱产能增速较快,集中度相对较高。①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纯碱行业有效生产能力3370万吨/年,产量2923万,开工率86.7%,出口量143.5万吨,进口量18.7万吨,国内表观消费量2797.9万吨。我国纯碱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产能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分别占全球产能和产量的47%和45%。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纯碱的净出口维持在150万吨左右,近10年自给率维持在105%-110%之间,产业总体供需结构从“满足内需型”向“内需为主、输出为辅”转变。②纯碱产能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是青海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占全国总能力的68.8%。纯碱产量排名前20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3%。烧碱产量、表观消费量和自给率纯碱产能分布14)纯碱不同技术类别区域性发展特点日益明显。①联碱装置具有盐利用率高、污染少、能耗低等优点但需配套建设合成氨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联产氯化铵又易受农业生产和复合肥行业发展的制约;产能扩张主要集中在老厂扩能改造和搬迁,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②氨碱装置建设规模大、产品质量高,但需要丰富的原盐、石灰石、焦炭、水等资源供应,且要排放大量废渣、废液,因此扩能和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西北等相关资源丰富且具有荒滩或排污条件的地方;③天然碱装置集中在河南等地的天然碱资源区,具有高质量、低成本优势,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近年来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但受资源限制,进一步大规模扩产的可能性不大;④我国纯碱工业技术装备相对先进,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纯碱企业数量多,平均技术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纯碱生产技术产能结构15)轮胎产业规模不断增长,行业整合步伐加快。①我国轮胎行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19年度75强排名中除台湾外的我国企业全球份额达到20.3%;②行业整合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除倍耐力和锦湖两单海外整合案例外,国内也有大量轮胎企业破产清算或被并购,仅2017和2018年国内轮胎企业破产重组数量就分别为27和25家,2019年涉及轮胎业务的破产企业又有37家;③“十三五”期间,虽然我国轮胎行业增速与前期相比显著下降,但总量仍保持稳定增长,从产量来看,2019年与2015年相比增长15.4%,年均增速3.6%;④国内轮胎产品结构也持续优化,轮胎子午化率不断提高,2019年国内轮胎子午化率达到94.5%,除保持少量满足特定需求的斜交胎外,其他轮胎全部实现子午化。16)精细化工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①2019年,精细化工共实现销售收入约2.65万亿元,占全国化工总收入的38.46%;创销售利润约1600亿元,占全国化工总销售利润约40%,是推动化学工业发展的动力源之一;②我国作为全球精细化工生产大国,不仅具有了较好的自我供应能力,而且一些产品生产规模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③染料产量占全球产量55%,橡胶加工助剂超过全球产量的50%,柠檬酸、高倍人工合成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出口量超过全球贸易量的80%,赖氨酸、饲用维生素和饲料磷酸氢钙等饲料添加剂年出口量也分别占到全球贸易量的50%左右。17)涂料集中度低,染料面临产能过剩和产业转移。①2019年我国涂料总产量为2438.8万吨,同比增长2.6%;主营业务收入为3132.3亿元,去年同期为3150.1亿元,同比降低0.6%;利润总额为229.5亿元,同比增长9.4%;长期处于“大行业、小企业”的状态,产业集中度低,100家企业累计销售收入为1371.064亿元,仅仅占全国总销售收入比例为33.56%;CR10中包含7家外资企业(包含港澳台)与3家本土企业,且达到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均为外资品牌,外资涂料品牌在中国市场仍然强势。②2019年染料产量79万吨,有机颜料21.5万吨染料中间体46.3万吨。主营业务收入688.3亿元;我国生产的染(颜)料每年有30%左右的产品供应国际市场。近年来国内染料和颜料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除部分企业因搬迁入园和技术提升等原因实施投资外,新建产能较少。18)专用发化学品发展较快。精细化工行业中,专用化学品行业发展较快。行业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胶粘剂、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工品、水处理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建筑化学品、塑料助剂及橡胶加工助剂等。2019年专用化学品销售收入达1.7万亿元,总产量近9000万吨(实物量),市场满足率达95%以上。19)精细化工行业总体大而不强。①供应过剩与不足并存。部分产品供应能力过剩,染料、颜料、橡胶助剂、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部分专用化学品自给率不高,如光刻胶、特殊表面活性剂、食用香精香料、复合抗氧剂等。②企业多而小,缺乏领军企业。国内规上精细化工企业9000余家,2019年平均销售收入不足3亿元,远低于国外同行。如全球最大的橡塑助剂企业德国朗盛公司,2018年各种助剂的销售收入达19.8亿欧元,超过我国橡胶助剂2018年总收入的60%;③长期以“跟跑”的模式而被市场选择,而不是创造市场而且一些高端领域至今甚至空白,例如,目前国内很多电子化工材料都还依赖进口,其中液晶材料的自给率只有10%,光刻胶自给率不足30%,半导体化工材料的自给率总体不足15%;④定制服务能力弱。国际知名生产商基本能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定制生产符合差异化要求的产品,助力用户产品增值。但我国绝大多数精细化工企业应用研究缺乏甚至空白,基本只为用户提供原料型的产品;⑤产品档次有差距。产品档次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相差1-2个档次,其中电子化学品差距最大,因而导致应用端产品品质差于世界先进水平;⑥企业入园率偏低,智能化建设难。企业规模小、经济贡献能力有限,许多精细化工企业面临入园难的问题。此外,由于间歇化和配方式生产,精细化工企业智能化建设也面临很大挑战。1.2关注重点和行业热点1)化肥利用效率要求进一步提高。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是化肥增长的主要动因。根据IFA预测,未来5年,化肥消费增速年均约1.1%,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年均增速分别为1.1%、1.6%、1.9%。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2000至2018阶段,天然气在原料组合中处于支配地位,份额稳定在70%;其次是煤炭原料占比28%;其他原料包括石脑油、氢、燃油和炼油副产物等,占比由4%缩小到2%。国务院在2018年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京津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达到40%以上。农业发展更加重视环境友好,对有机肥、土壤改良肥、测土配方施肥的需求将进一步放大,促进化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氮肥行业常压间歇固定床工艺面临退出压力。我国氮肥行业面临常压间歇固定床装置退出压力,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各地方政府对间歇固定床装置的整改和退出都提出了要求。3)磷肥行业面临消费负增长和磷石膏处理等问题。①消费负增长。2015到2019年连续消费4年负增长,目前磷肥产能已经达到国内表观消费量的2倍左右,2019年产能利用率在72.6%左右。磷肥产能处于过剩状态与国内消费处于负增长状态的矛盾比较突出。出口是磷肥行业生存的重要手段,2019年出口量占磷肥总产量比例达32%。然而随着北非和中东磷铵装置的投产,其磷硫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国内企业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磷肥行业过剩产能通过国内外市场消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小。②环保倒逼,以渣定产。国家对长江流域的环境治理,给我国磷矿主要产地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的磷矿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加速国内磷肥行业去产能,湖北省政府要求2025年年底完成沿江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贵州省从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磷石膏“以用定产”模式,并要求后期销大于产。四川省绵竹市出台“产销平衡”限产方案。2019年《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三磷”综合整治等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持续深入,将提升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水平。4)我国土壤缺钾严重,消费缺口大。全球钾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我国钾矿资源储量仅占世界基础储量的8.4%,是钾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国内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5)农药行业更注重原始创新,关注产业转移。①全球大型农药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研发和创制新产品的能力竞争,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研发活动才是最有效率的,农药新品种的创制要作为战略性投入;②寡头垄断与兼并重组。由于农药新产品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周期长的特点,为加强研究开发实力,增强产品渗透率和客户粘性,寻求规模效应和协同作用,增加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农药公司兼井、合并更趋频繁;除中国化工控制的先正达、安道麦外,国内多数企业十分依赖跨国公司的供应链。③渠道和品牌。各国普遍实行先登记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贮存、使用和进出口等,建立适合各国管理特点的营销渠道和品牌维护必不可少;④重复建设问题突出。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是农药行业多年来的通病,其根源在于我国农药创制能力弱,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为过专利保护期品种,再加上登记制度不设额度限制,从而造成一个品种有多家生产企业登记生产的局面;⑤农药行业产业转移趋势加速。随着安全环保要求提高,园区整治、清理持续不断,农药行业产业转移有加速趋势。近年来农药及中间体转移集中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安徽、江西、湖北等地;⑥环保治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农药装置反应步骤多,整体收率偏低;部分污染物具有毒性和危害性,环保处理难度大,费用高;部分污染物(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嗅阈值低,异味,副产盐问题。6)氯碱行业无汞化和离子膜国产化步伐缓慢。①低汞触媒消耗量差距很大落后企业的低汞触媒消耗是先进企业的3-4倍;②无汞触媒研发还处于中试阶段,还没有工业化试用和示范项目建设;③乙烯法逐步取代电石法工艺受到严控新增产能政策、高昂的替代成本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制约推进困难;④我国每年需消耗20万m2左右离子膜,基本全部依赖从美国和日本的三家公司进口存在一定的稳定供应风险;⑤国产化离子膜在电耗、长周期运行稳定性、氯纯度及碱中含盐等综合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产化率较低,仅1%。7)纯碱行业关注原卤制碱技术推广。①原卤制碱相比传统氨碱法具有无三废排放,相比联碱法能耗相对较低,产品质量好,且无副产氯化铵。②在有条件的区域,推进井下循环属于全卤制碱的一种,该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且解决了氨液废渣和地质沉降问题,在江苏、江西、和湖北获得了推广应用。8)轮胎行业关注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建设。①产品档次上看,国内轮胎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而高端市场80%被外资占据,大量中低端产能导致同质化竞争和贸易争端。而更先进的汽车性能对轮胎提出更高的性能和负载要求,将推动高性能(HP)和高等级轮胎的市场需求;②行业集中度需要提升,国内轮胎企业超过400家,排名靠前的几十家企业平均产能低于2000万条/年,与普利司通2亿条/年产能差距巨大。③国内轮胎企业品牌建设的不足导致国内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对产品销售影响较大。9)涂料染料行业更重视环保高性能产品。①根据2019年11月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目前主要鼓励水性木器、工业、船舶用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涂料,低VOCs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用于大飞机、高铁等重点领域的高性能防腐涂料生产;单线产能3万吨/年及以上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水性涂料成为行业重点投资布局领域,工业涂料“油转水”成为行业趋势。②随环保政策日益严厉,国民环保意识增强,市场对环保型、节能型涂料需求将不断增长,工业涂料行业也应加快技术变革,调整产业结构,向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环保化、多功能化产品方向转变,实现新旧产能替代;染料行业面临实现由传统的开放式工艺,转向高端型、高功能性、环保型产品转变。③低VOC含量的环境友好型涂料得到认可,同时,高性能的防腐涂料目前仍是工业涂料行业重点需求。目前国内航空业、交通运输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对高性能防腐涂料的需求较高。10)专用化学品关注档次和应用普及率提升。①我国虽已基本解决了精细化工产品有无问题,但产品档次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相差10年左右,因而导致应用端产品的品质偏低,不仅与高质量生活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存在差距,也不能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②虽然我国专用化学品应用普及率,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仍落后与发达国家。以日用消费占比达70%的表面活性剂为例,2018年我国人均表面活性剂的年用量仅为3.04公斤,而美国达9.38公斤,欧盟和日本的人均消费量也都是我国的两倍之多。全球主要地区表面活性剂产品人均年消费量1.3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1)我国化肥需求逐年降低。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化肥需求年增长率为-3%。2)全球农药市场有刚性需求,国内农药使用量零增长。①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农业生产的需要,全球农药市场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②2000-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专业研究机构Phillips McDougall公司预计2023年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规模为667.03亿美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③多年来,农业部对国内农药使用量预测均在30万吨(折纯,不含非农用)上下;④预计2025年国内农药使用量为48万吨(折纯,含非农用),2018-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9%。3)纯碱需求低速增长。我国纯碱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47%,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我国纯碱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周期性变化相对显著。纯碱“十二五”消费增速放缓,增长率从“十一五”期间的8.4%下降到4.8%到2.8%。预计2019-2025年需求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到约1.2%,到2025年,预计我国纯碱消费量3000万吨。4)氯碱产品保持高速稳步增长。①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是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PVC树脂在建筑领域的消费量占PVC产品消费总量的67%在整个下游消费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据下游行业发展趋势,预计PVC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约4.0%。②根据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作为烧碱重要需求领域的氧化铝行业增速将有所放缓。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对烧碱的需求增速将保平稳。预计未来几年国内烧碱下游消费需增长率将在2.9%左右。2019-2025年PVC需求预测2019-2025年烧碱需求预测5)轮胎消费稳定增长,以替换市场为主。①“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轮胎消费已经从以原配市场主导过渡到以替换市场为主导,中国轮胎2019年出口41%,替换37%,汽车原配胎22%。“十四五”期间这一特征将更加明显。②2025年国内汽车产量约3000万辆,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长400万辆,配套胎市场增加2000万条以上;③2015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约3.6亿辆,与2019年相比增加1亿辆,按照1.1的替换系数,替换胎市场增长1.1亿条;④考虑轮胎行业产能“走出去”趋势,假定出口市场保持目前水平不变;预计2025年我国轮胎市场规模约8亿条,年均增长3%。6)涂料染料产品保持一定增速。①人口增长、一带一路推动中国涂料产量和消费量仍会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有所放缓,年均增速2%,预计到2025年我国涂料需求量将达到2750万吨左右。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性价比优良、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80%。涂料行业的企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将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涂料企业集团。②预计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内染(颜)料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增长,而且绿色安全和高性能的产品需求会增加,2025年的需求量为染料78万吨,颜料25万吨。考虑国际市场对我国染(颜)料的需求,预计2025年国内染料颜料产销量130-140万吨。7)专用化学品市场长期向好。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精细化学品需求量与经济与生活水平紧密相关。根据“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精细化工产品需求按数量计总体将保持年均4-5%,按价值计将达到年均6%;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总需求量将达到1.1亿吨左右。重点精细化工产品2025年需求预测1.4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1)化肥行业减肥增效,推进原料路线改造。①产品升级,形成以高端肥料为主导的化肥产品结构,鼓励磷肥企业发展水溶肥、液体肥、专用肥特种肥等高端肥料;②传统化肥企业探索转型新途径,氮肥企业以碳一化工为纽带发展新型煤化工、和石化相关产品;③继续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逐步淘汰常压固定床气化工艺,提高先进气化技术路线的比重;④加大加快资源勘探力度,优化钾肥品种结构,建立钾肥储备机制,做好难溶性钾资源开发技术储备;⑤鼓励现有湿法磷酸装置配套湿法磷酸精制装置,实现湿法磷酸的梯级利用;⑥鼓励利用已被列入石化行业绿色工艺的半水-二水法/半水法湿法磷酸工艺就地改造现有二水法湿法磷酸装置,包括在搬迁改造时将二水法湿法磷酸装置改为半水-二水法/半水法装置。2)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肥料。从产品种类上看,新型肥料主要发展缓释/控释肥料、稳定肥料、增值肥料。新型肥料3)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①继续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提高先进气化技术线的比重;②政策推动,逐步淘汰常压固定床气化工艺,新建先进气化装置;③市场推动,有竞争优势的地区(西北地区、石化基地)新建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或煤气化多联产项目,实现优胜劣汰。4)磷肥企业产品多元化发展。①鼓励现有湿法磷酸装置配套湿法磷酸精制装置,实现湿法磷酸的梯级利用利用氟硅碘等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的磷化工和氟化工;②以大宗的磷酸及盐、氯化物为主,转向精细化、高端化、功能化、专用化,新产业链有较大空间。磷化工产品分级5)强化化肥行业资源利用。①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拓展钾资源可获得量、加大对钾长石等难溶性钾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锂、硼、溴、碘等有用组分的综合利用;②我国高品位磷矿有限,但行业目前对中低品位矿的利用不够。未来行业将着眼发展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产品,有效提高磷资源转化效率,实现磷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③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行业内优质企业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为生产高端磷酸盐创造了前提;④我国磷石膏利用规模、处理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力争2025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⑤磷石膏制硫酸(30万吨/年)联产水泥(40万吨/年)的装置已运行多年。磷矿中的氟、碘回收规模进一步扩大。6)发展环境友好型创制农药。①坚持创制高效安全农药;②持续生产工艺改进。基于我国生产的农药主要为过专利保护期的老品种,为了提高竞争力,需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装置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性,减少“三废”排放量;③多路径探索创新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对大型企业,坚持创新同时结合国内农化企业兼并重组新成果,加快农化板块的国际化运营布局,增加本土企业及产品的话语权和市场控制力;对中型企业,摸索农药创制新模式、新方法,同时依托现有生产能力、产品品种和装备水平,努力挤进全球前20名企业名单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地位;对其它规模较小企业,要凭借优势产品或技术依附于这些二梯队企业,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7)纯碱推进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应用。①以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指标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的有竞争绿色的装置扩能,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要素向有竞争力的纯碱企业集聚;②加快原卤制碱(井下循环制碱工艺、热法联碱工艺、天然碱制碱)和一步法重灰工艺的推广力度;③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3-5家大纯碱龙头企业。提高仓储、物流能力,打造世界纯碱供应体系,在国际纯碱市场供应方面有一席之地。8)氯碱行业推进原料路线改造、促进汞污染防治。①行业减汞化:加大电石法PVC各项减汞技术和汞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行业和企业提高低汞触媒应用水平,建立行业汞平衡和低汞触媒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②推进原料路线改造,从工艺源头实现无汞化: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氯碱化工与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和石油化工等相结合,采用非电石法PVC生产工艺替代电石法;适度开展姜钟法(乙炔一二氯乙烷合成氯乙烯)等技术推广应用;③无汞触媒示范:鼓励电石法PVC无汞触媒应用和非电石法PVC新工艺路线工业化示范;④推动融合发展:氯碱行业通过与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深度融合,探索解决氯碱化工汞污染及现代煤化工高浓含盐废水和结晶盐处理问题的途径。9)推进轮胎行业整合和技术创新。①支持轮胎企业间的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推动轮胎行业与上游原料企业也下游轮胎用户间的协作,提高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效率;②支持轮胎行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大对行业内绿色工艺、智能化工厂、新产品研发、废旧轮胎绿色利用技术等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③完善行业配套体系建设。包括加强第三方试验场、检测实验室建设,为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提供支撑;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根据行业实际修订旧标准、制定新标准。10)发展环保涂料和染料产品。①发展环保型涂料a)提升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绿色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品种,发展高功能性涂料;b)水性涂料:降低助溶剂含量、解决快干问题、缩短固化时间;c)粉末涂料:降低固化温度、改善减少漆膜缺陷、改进粘度分布、提高重复使用的能力、寻求较好的抗石击性、保光性、耐化学品性等;研制薄膜型粉末涂料;开发新型特种效果面漆;双重固化技术;d)辐射固化涂料:改进功能(耐磨损及耐腐蚀性、UV活性硬度、较低粘度及鲜硬性的提高);改进光引发剂效果,附着力等;e)高固体份及无溶剂涂料:研制新型流变控制剂来减少高固体分涂料在施工时所添加的溶剂②优化染料生产国车过,开发适应新需求的产品。a)推动染料生产全过程优化升级,避免和有效削减生产过程中有害有机杂质的产生,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b)连续化示范生产线,通过改造和示范推广,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c)满足纺织印染工业新工艺、新纤维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染料;d)适用于具有阻隔有害物质和病菌的纺织品,高阻燃、防火纺织品要求的染颜料产品;e)适用于超临界染色用染料、生命体标识用染料、暂溶性染料。11)大力发展新型安全绿色精细专用化学品。①提升产品性能和档次,以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和"中国制造2025"对精细化工产品性能档次的要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绿色性,积极发展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型动物营养化学品、化妆品添加剂、香精香料、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及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等为高品质生活配套的精细化工产品;②大力开发连续化生产工艺(连续磺化、连续硝化、链续酰化、连续重氮偶合等)和安全绿色化生产工艺(催化加氢、三氧化硫磺化、定向氯化、双氧水氧化以及硫酸二甲酯和光气原料取代技术等);③大力发展针对特定应用领定用途和功能的定制精细化学品;④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包括绿色水处理剂、环境友好表面活性剂、无VOCs胶粘剂、安全的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2.1项目政策背景2.2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传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场址现状4.2场址条件4.3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质量控制第九章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财务分析11.1评价概述11.2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关联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申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建议书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传统化工行业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炼气

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六大看点聚焦发展新篇章

8月25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表彰大会在上海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央编办原副主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讲话。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杜同和、副会长贾志忍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个人和单位颁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由184名理事组成的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由51名理事组成的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由5名同志组成的监事会。于学军当选理事长,王洁、马振华、周海龙、冯志合当选专职副理事长,王洁兼任秘书长,聘请石维忱为第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于学军做了“创新引领 绿色保障 助力生物发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思路报告。同时,举办的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发展院士论坛邀请了江南大学教授、原江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斌做主题报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陈建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建人事部主任杨曙光莅临会议。来自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会员代表及地方政府代表、媒体近500人参加了会议。看点一:高速高质量发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讲话指出,生物发酵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生物发酵产业不仅为食品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农业、轻工、医药、纺织、能源等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延伸,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张崇和会长回顾了生物发酵行业三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协会卓有成效的工作。指出行业通过三十年的努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9年主要产品产量3065万吨,产值2557亿元,出口量527万吨,出口额54亿美元。氨基酸、有机酸、淀粉糖、酵母等20多个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企业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取得丰硕技术创新成果,46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行业绿色制造水平大幅提升、资源消耗大幅下降,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协会近五年在政策研究、谋划布局、标准建设、绿色发展、搭建平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看点二:协会工作扎实、全面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石维忱在五年工作汇报时指出:过去五年,协会加强政策研究,当好政府助手。向有关部委提出产业政策修改建议60余条,编制产业发展报告、调研报告、项目报告30余项,推荐项目编入《国家重大工艺、技术、装备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30余个,完成清洁生产评价、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课题10余项,完成地方政府委托任务近20项,得到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好评。过去五年,协会注重谋划布局,引领创新发展。制定《“十三五”生物发酵产业发展规划》,授予企业行业中心5个、共建中心6个,推荐组建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8个,推广技术成果154项,组织开展喷浆造粒烟气异味处理工艺研发、谷氨酸发酵废液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工艺研发等多项行业共性课题研究,解决了行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动绿色创新发展。过去五年,协会重视节能环保,推进绿色发展。组织开展“节能环保领军企业”、“节能环保推荐企业”宣传活动5次,69家企业获得荣誉;推行“绿色制造”评价工作,11家企业36款产品获得“绿色制造标识”,有力推动了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过去五年,协会搭建多种平台,促进行业交流。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22场,行业主题交流会130余场,培训班12期,公益活动1次,出访交流活动5次,专业展会10次;举办“氨基酸科普宣传”、“淀粉糖宣传周”等活动;出版《发酵工业》杂志60期,刊发产业文章近千篇,为促进行业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看点三:生物产业人才辈出从我国迈出生物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到成为世界第一发酵大国的有序推进,每一项决策都是碰撞后的谋略。每一个谋略,都成就了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一次华丽蝶变。每一次蝶变,都凝聚了成千上万“发酵人”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在默默无闻地为我国生物发酵产业做着贡献,用睿智和勤劳铸就了现在的辉煌。为了表彰三十年来对我国生物发酵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者、企业家、重点单位和科研院所,协会评选出行业功人物13人,行业精英54人,国际合作1人,行业创新贡献40家企业,协同创新13人,创新贡献(高校、科研院所)24家,突出贡献18家,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意。行业精英奖获得者 协同创新奖获得者同时,协会聘请孙宝国院士、谭天伟院士、朱蓓薇院士、吴清平院士、岳国君院士、陈坚院士、郑裕国院士、陈卫院士、姚斌院士、路福平教授十位同志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发展战略首席专家。看点四:新领导班子任重道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对新一届领导班子给予了厚望,他指出:一要坚守协会初心使命。协会要坚守服务好会员、为行业谋发展的初心,牢记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使命宗旨;要结合行业发展需要,主动争取政策,认真学习政策、深入研究政策,正确宣传政策,加强对企业的指导;要加强行业调研,研究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本行业企业诉求,争取政府支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要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指导行业企业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攻克难点,推动有效复工复产,推动生物发酵行业行稳致远。二要推动行业创新升级。协会要倡导创新驱动发展,引聚行业创新资源,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完善行业科研和技术研发体系,指导行业加强跨界联合,集中优势力量,突破瓶颈问题;按照初步规划,“十四五”期间,要组织发酵行业攻克工业微生物基因组设计改造、酶定向进化改造、生物分离提取等15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要指导行业加大科研力度,研发新原料、新工艺、新装备,满足市场需求;要优化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标准质量水平,加大产品和方法标准制定力度,“十四五”末力争完成制修订评价方法标准20项以上,产品标准40项以上,良好生产规范、绿色体系标准等标准10项以上,实现以高水平的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三要服务“六稳”“六保”。协会要引导生物发酵企业,稳定企业自身、稳定就业、稳定外贸、稳定市场预期;要指导生物发酵企业保产业链,保供应链;要鼓励生物发酵企业推进产业扶贫,开展公益活动。四要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协会要引导发酵行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发酵废醪液低碳资源化、无机固体废弃物和有机黏稠污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降低10%,废气、废渣排放降低20%;要引导发酵行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生产体系,创建绿色工厂,引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生态发展。五要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协会要认真总结行业“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情况、成绩和问题,深入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短板问题,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发展战略、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科学、严谨、务实、有效地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引领产业向生物制造强国迈进。六要培育建设优秀协会。协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服务行业企业中练好内功、提升能力;要坚持党建引领,贯彻落实国资委《行业协会党建管理办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注重后备人才培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协会现代化治理能力,努力建设凝心聚力、自强不息、政府信赖、行业依托、企业满意、不可或缺的职业化一流协会。看点五:新思路助推行业发展于学军在发言中表示,张崇和会长的讲话,对协会工作给予了肯定,为协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贯彻落实张崇和会长的要求,新一届理事会的主要工作任务:1、发挥协会职能,服务政府和会员一是做好十三五产业规划执行情况的总结评估,精心组织编制好《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各分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领产业向强国迈进。二是做好政府参谋,深入开展产业调研,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战略,提出政策建议、争取政策支持。三是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针对企业诉求和遇到的发展问题,做到快速反应,精准服务,在服务行业企业中练好内功、提升业务能力,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协会现代化治理能力,按照新时代新要求,努力把协会建设成为凝心聚力、自强不息、政府信赖、行业依托、企业满意、不可或缺的职业化一流协会。2、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短板,集结优势科技和产业创新团队和资源,建设工业核心菌种、工业酶制剂、功能性发酵制品等联合攻关创新平台,瞄准“卡脖子”问题,组织跨行业、跨领域、上下游联动,产学研协同,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核心技术。二是针对大健康产业等领域的发展需求,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研究开发新型功能发酵制品、高附加值复合型功能性益生菌发酵制品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三是补齐产业链短板,加强新原料的发掘,加快现有可替代原料加工性能的评价和改造,逐步降低对玉米原料的依赖度。3、坚持绿色智能,助力产业升级一是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服务专项中心,推进生物发酵绿色低碳(生态设计)产业升级;大力推动先进膜分离、色谱分离、连续离交等清洁生产技术的高效利用;组织氨基酸行业发酵废醪液绿色低碳资源化、有机黏稠污泥和有机酸行业无机固体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开发与推广。突破废气、废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二是定期发布行业绿色产品、绿色装备等系列名录,建立行业绿色制造良好生态。三是建立基于大数据——细胞代谢机理混合驱动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生物发酵过程实时在线智能分析、诊断与精确控制;建立智能化分离纯化与产品精制过程调控系统,实现高效、高质量生产。4、优化标准体系,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生物发酵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一是完善和补充产品标准;二是完善评价方法标准制定;三是加快良好生产规范、绿色体系、智能化体系标准等相关基础、通用标准的制修订。“十四五”末完成制修订标准70项以上,以先进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5、加强人才建设,提升职业技能一是宣传行业精英人才的事迹,以典型人物的实践经验,激励新一代行业高素质人才快速成长;二是持续开展行业高端管理人员培训;三是组织编制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形成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四是定期组织高校学生和企业青年职工进行生物发酵“知识+技能”竞赛,为行业发展做好基本员工后备力量储备。6、打造优秀产业集群,培育新区域新集群一是继续对山东省禹城市“中国功能糖城”和山东省昌乐县“中国柠檬酸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给予支持指导总结推广两个产业基地发展经验;二是加快渭南中国酵素城的培育;三是适时选择新产业、新区域开展产业集群培育,打造若干个生物发酵产业集群,推动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集群式和应用链联动的协同发展。7、持续开展国际交流,服务企业走出去一是继续办好分行业国际论坛,加强与国际科技、法规标准和相关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对话,增进相互了解,为建立合作关系打好基础。二是定期组织行业企业走出去学习考察。三是总结会员企业海外布局的成功案例,适时组织会员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对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看点六:院士论坛精彩纷呈《未来食品与发酵工程技术》——陈坚院士陈坚院士围绕未来食品与发酵技术,从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智能制造、食品感知科学和特需功能食品加工技术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介绍了面向人造肉制造的发酵工程技术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食品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其研究进展表明未来食品与发酵工业紧密关联,绿色制造技术的创新将成为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驱动,食品全链条技术的融合将成为食品产业的新模式。《生物工业的创新与发展——以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生物制造为例》——郑裕国院士报告以重大疾病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生物制造为例,介绍了生物工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历程。文中对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理,治疗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与开发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着重介绍了胰岛素(动物源胰岛素、重组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DPP-4抑制剂、 GLP-1受体激动剂等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生物制造历程。涉及DNA重组技术、蛋白质修饰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规模化发酵技术、多酶催化技术、酶分子改造技术等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在糖尿病治疗药物开发与生产中的应用。最后,从药物创新和技术创新角度,对糖尿病药物生物制造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饲用酶研发与应用新方向》——姚斌院士报告分析了我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饲料粮短缺、饲料禁抗、饲料原料及畜产品安全、养殖环境污染等,而饲料用酶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报告还介绍了饲料用酶从开始商品化应用至今将近40年的时间我国饲料用酶从技术、品种、功能及应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的历程,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看点七:展会论坛精心打造8月26日上午,“2020第八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2020第六届上海酵素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副会长贾志忍,兼职副会长、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石维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陈建国,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于学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洁、副理事长马振华到展会现场予以指导,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展览部主任卢涛、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陪同参观。张崇和会长参观了梅花集团、安琪酵母、中国酵素城、上海本优、镇江东方、上海保兴、大益微生物公司、海济润生、恒利康等企业展区,并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仔细了解产品功能,详细询问有关情况。他表示,生物发酵产品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功能、口味和品质,生物发酵产业要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生产让百姓放心的产品,并特别指出让酵素走进寻常百姓家,让酵素赋能大健康生活。他还指出,企业要紧跟发展趋势,加大研发,加强科技创新,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加强品牌建设,共同推动生物发酵行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科学课

2021年中国洁面产品行业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分析消费升级带动行业蒸蒸日上

行业发展现状:2021年中国洁面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249.1亿元洗脸是护肤的第一步,可以说是护肤的基础。洗脸能够除去人们脸上一天积累下来的脏东西,如汗渍、油垢、粉底、皮屑等。2020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13亿元;其中,洁面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209亿元。根据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的走势,测算出2021年中国洁面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249.1亿元。洗脸巾市场:增长率高达939.24%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消费者在洗脸这件事上,逐渐从使用传统毛巾变成了洗脸巾,这种转变是消费升级所带来。据阿里平台的显示,2020年1-11月,阿里平台上洗脸巾的销售额将近31.7亿元,销售量超过10754万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20年天猫双十一的实时数据,在2020年“双十一”期间,一次性洗脸巾的增长率为939.24%。洗面奶市场:中高端洗面奶市场潜力巨大洗面奶用作清除面部皮肤表面的污垢,使皮肤保持清爽舒适,有助于保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清洗皮肤时,洗面奶清洗的对象物是人体面部的皮肤分泌的皮脂、汗、剥离脱落的角质层细胞等从身体上产生的污垢,以及灰尘、各种微生物、美容化妆品残留物等来自外部的污垢。这些残留代谢产物是不稳定的,可与空气中的氧,或沉积分子反应。在暴露于阳光时或皮肤上有细菌存在,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形成一些可能伤害皮肤的刺激物质。因而,即使是健康的肌肤,皮肤清洁也是皮肤护理所必须的过程。根据阿里平台的数据显示,50-100元的洗面奶最受欢迎。此外,150元以上的中高端洗面奶销售额占比接近34%,中高端洗面奶市场潜力巨大。氨基酸洗面奶,是一款亲肤温和的洗面奶。其特点是高效清洁的同时,温和亲肤低刺激,小孩和敏感肌肤都可以使用。氨基酸洗面奶采用的则是弱酸性的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PH值与人体肌肤接近,加上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所以温和亲肤,不但适合痘痘肌肤的人使用,敏感肌肤也可以使用的清洁产品。近年来,以氨基酸为卖点的洁面产品得到了高速发展。从下表可以看出,TOP2品牌是日美主打的氨基酸洁面产品:Freeplus和EltaMD。而在此当中,国产品牌雪玲妃、半亩花田也闯进榜单,主要是通过电商、社交电商,以氨基酸为卖点成为网红爆款。传统的线上线下品牌像是悦诗风吟、珂润、旁氏等洁面品牌也进入了榜单。特别注意的是,男士洁面头部品牌像是欧莱雅、妮维雅等品牌也纷纷冲进了榜单。此外,2020年,阿里平台上的洁面品类TOP10品牌的市场集中度高达29.2%,表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从地区来看,在TOP10中,日本有3家公司像是芙丽芳丝/Freeplus、珂润和肌肤之钥进入了榜单;其次是美国和中国,都有两家公司进入榜单,分别为EltaMD(美国)、旁氏(美国)、雪玲妃(中国)和半亩花田(中国)。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陈炽

2021年中国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及细分市场分析 产量增长势头不减

2020 年,受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家禽存栏高位、牛羊产品产销两旺等因素拉动,全国工业饲料产量实现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产值回升产量持续增长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8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8年,饲料添加剂总产值达到944亿元,创历史新高。在2019年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小幅下降的基础上,2020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品总产值933亿元、营业收入8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2.4%。产量方面,我国饲料添加剂产量自2015年以来,稳步提升。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饲料添加剂产量1390.8万吨,同比增长16.0%。从细分品种来看,目前,我国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直接制备饲料添加剂以及生产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两大类,其中接制备饲料添加剂是我国饲料添加剂主要应用品种。2020年,我国直接制备饲料添加剂1296.4万吨,同比增长14.7%,占总添加剂产量的93.21%;生产混合型饲料添加剂94.4万吨,同比增长36.8%,占总添加剂产量的6.79%。主要原料产量持续提升饲料添加剂原材料主要包括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酶制剂、抗氧化剂以及防腐、防霉剂等。其中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占比最大。2015-2020年,我国矿物元素产量持续提升,2020年,矿物元素产量为692.6万吨,比增长17.3%。氨基酸产量方面,与矿物元素产量保持相同增长趋势,总产量在所有饲料添加剂原料中仅次于矿物元素产量。2020年氨基酸产量为369.7万吨,同比增长12.0%。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控制者

我国坚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与分析报告!

来源:农业农村部 由中国农业监测预警首发报告撰稿人:谢学军,博士,常州工学院副教授;任慧玲,博士,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书可,博士,常州市行政学院副教授;坚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可以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近年来,我国坚果行业保持持续快速增的强劲势头,规模已达千亿。过去10年我国坚果产量增长了96%。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坚果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0%。报告对我国坚果产业发展情况和优势产区、国内坚果供需格局和趋势、国外坚果产业发展,以及我国坚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剖析,提出了我国坚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坚果产业发展情况消费升级背景下,海内外坚果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新鲜的坚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及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含量均位居前列,可以抗氧化、预防多种疾病,提高免疫力。全球坚果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136.8亿美元持续增长到了2018年的37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达到8.8%。图1 2008-2018年全球坚果市场规模变化趋势(一)国内总体情况1.坚果行业产值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及电商红利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坚果行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规模已达千亿。过去10年,我国坚果产量增长了96%;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坚果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0%。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坚果产业总产值已达1378亿元,近1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为15.4%。图2 2008-2018年中国坚果行业总产值2.主要树坚果品类分布情况核桃、杏仁、腰果、榛子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坚果。——核桃。核桃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喜水、肥,喜阳,同时对水肥要求不严,落叶后至发芽前不宜剪枝,易产生伤流。适宜大部分土地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常见于山区河谷两旁土层深厚的地方。由于全国各核桃产区气候条件较为理想,在我国,核桃的种植遍及21个省份,但40%的栽种面积由丘陵和山地构成。目前,新疆已取代云南成为我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50%。其余栽种大省还包括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和河南。2019.09-2020.08我国核桃产量预计将达到100万吨(带壳),同比增幅18%。但由于产量的增长压缩了利润空间,不少核桃果农开始转而栽种回报更为丰厚的坚果品类如夏威夷果和碧根果,预计我国的核桃栽种面积将有所下降。品种方面,中国的核桃品种多达50多种,多数为本土品种,Chandler、Hartley等进口品种在栽种上的占比较小。——杏仁。杏仁主要分布于河北、辽宁、东北、华北和甘肃等地。山杏生于海拔700-2000m的干燥向阳、丘陵、草原。东北杏生于海拔400-1000m的开阔的向阳山坡灌木林或杂木林下。野杏主产于中国北部地区,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地普遍野生,山东、江苏等地也产。杏分布于在新疆伊犁一带有野生。——腰果。腰果又名槚如树、鸡腰果、介寿果。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达10米。腰果是一种肾形坚果,无患子目漆树科腰果属。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炒菜,也可作药用,为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腰果果壳坚硬,里面包着种仁,甘甜如蜜,含有较高的热量,其热量来源主要是脂肪,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腰果适应性极强,是喜温、强阳性树种。耐干旱贫瘠,具有一定抗风能力。以海拔400米以下生长为宜。原产于巴西东北部、南纬10°以内的地区。16世纪引入亚洲和非洲,现已遍及东非和南亚各国。世界上腰果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巴西、越南、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在我国,腰果主要分布在海南和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也均有引种。海南省乐东回尖峰岭的乐东腰果场是我国第一个腰果场种植园,占地3000余公顷。乐东黎族自治县素有“天然温室”、“热作宝地”、“绿色宝库”、“腰果之乡”、“旅游胜地”之美称,是全国最大的腰果场基地和得天独厚的南繁育种基地。——榛子。在“四大坚果”中,榛子不仅被人们食用的历史最悠久,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最高,有着“坚果之王”的称号。土耳其是榛子的主要生产国,其榛子产量占全球榛子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榛子的主要生产国还有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国;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都有榛树生长,我国东北、山西、内蒙古、山东以及河南等地也都有榛子分布。2019年9月-2020年8月,我国的榛子产量预计约为4万吨。全国种植面积在240万亩(16万公顷)左右,主要集中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河北省。品种以本土和欧洲的杂交品种为主。——巴旦木。主要产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以及我国新疆等地。新疆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勒、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我国巴旦木的栽培历史已在1300年以上。2019年8月-2020年7月,我国巴旦木产量预计约为4.5万吨(去壳),同比轻微上扬。栽种面积预计在94.5万亩(6.3万公顷)左右。我国95%的巴旦木产自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新疆莎车县更是享有“巴旦木之乡”的美誉。目前,莎车县已建成近百万亩的巴旦木基地,农民纯收入的50%来自以巴旦木为主的特色林果业,通过提质增效、技术提升,实现增产增收。由于农业投入不足、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巴旦木的生产效率较低。新疆所出产的巴旦木无法同市场上Nonpareil、Monterey、Carmel、Independence等主流进口品种相竟争。——夏威夷果。夏威夷果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坚果品种。国际坚果及干果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20季(2019/09-2020/08),中国的夏威夷果产量预计约为3万吨(带壳),同比增长近40%,全国栽种面积约240万亩(16万公顷),其中云南占比93%、广西占比7%。云南种植的夏威夷果品种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又称澳洲坚果),尤为适合在高海拔地区域进行栽种。广西则多为本土研发品种,较适应在湿热的低海拔地区进行生长。(二)优势产区情况1.新疆——全国林果主产区新疆是全国林果主产区。近年来,新疆深耕特色林果产业,林果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尤其是南疆四地州,通过实施“一县一品”,南疆的特色林果已成规模,一大批林果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落户天山南北。产业链不断完善,各种业态不断叠加,助推广大农牧民走上了靠技术增收致富之路,特色林果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有着“瓜果之乡”美誉的新疆,林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林果种植面积的13%,是全国林果主产区。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林果种植面积超过2167万亩,林果业收入占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左右,在南疆部分县市占比更高达45%以上。近年来,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南疆林果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借助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环塔里木盆地的千万亩特色林果已成规模,南疆各地通过实施“一县一品”,让特色林果成为南疆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杏。英吉沙县种植色买提杏有百余年历史。当地产的色买提杏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有着“冰山玉珠”美誉,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该县投入超1亿元大力扶持杏产业提质增效,建立了标准化生产体系,杏子总产量超过4万吨,比2019年提高了28%。——巴旦木。巴旦木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而作为我国的巴旦木主产区,莎车县具有发展巴旦木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且种植巴旦木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莎车县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号工程来抓,目前已建成近百万亩巴旦木种植基地,农民纯收入的50%来自以巴旦木为主的特色林果业。——核桃。中国的核桃在新疆,新疆的核桃在和田,和田是中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也是有名的"核桃之乡"。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绿色食品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核桃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介绍,2018年底和田地区核桃总面积为171.94万亩,2019年核桃总产量预计可达27.6万吨。2020年为促进林果业提质增效,建设了年交易量达35万吨的核桃交易中心,通过举办“和田味道·直播助农”活动,强化“线上线下”消费模式,拓宽林果产品销售渠道。随着林果产业化经营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大批林果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落户天山南北。和田地区和田县巴格其镇是和田地区的核桃主产区,盛产薄皮核桃。2018年7月,和田县立足当地核桃资源优势,引进新疆果业集团入驻。2.云南——澳洲坚果主产区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又称澳洲胡桃、夏威夷果,为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乔木果树,原产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和南威尔士州北部的沿海亚热带雨林中,属南亚热带常绿树种,素有“干果皇后”、“世界坚果之王”的美誉,是目前世界上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名贵食用干果,含油量在坚果中首屈一指,果仁营养丰富,含油量70%左右,蛋白质9%,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和氨基酸。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它不仅有调节血脂血糖作用,还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同时,对提高脑细胞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力均有明显效果。特别适合孕妇、儿童及老年人食用。澳洲坚果其经济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都很高。除制作干果外,还可制作高级糕点、巧克力、食品配料、食用油、药用油、化妆用品等,国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澳洲坚果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20年来已成为全球栽培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果品之一。1981年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开始澳洲坚果的引种试种,随后省热区办和农垦总局分别于1988年和1991年两次从广东引进种苗2100余株,在河口、思茅、景洪、勐海、瑞丽、永德等市县海拔330-1340米的不同生态环境下进行适应性试种,1994年经对试种点进行全面调研后认定试种成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亦于1984年和1990年自国外引进澳洲坚果种子进行育苗试种。早期引种试种成功为云南澳洲坚果产业化奠定了基础。1994年,云南省并提出《三万亩澳洲坚果商品基地论证报告》和实施方案。1995年澳洲坚果产业化开发项目通过省政府“18生物工程”指导小组的项目会审,正式列为云南省“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项目,澳洲坚果的研究与开发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截至2019年底,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近300000公顷,全省澳洲坚果龙头企业达39户、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其中临沧市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超过260万亩,居云南首位,临沧坚果是云南省临沧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云南省澳洲坚果以初级加工为主,开口壳果产品份额约占90%,果仁产品约占5%-10%,其他产品如油、糖果、点心、冰淇淋和化妆品等大约占1%-2%。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目前拥有云澳达、迪思、中澳农科、云垦等澳洲坚果企业品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全球市场澳洲坚果的果仁需求量在40万吨以上,而目前供应量仅有4.64万吨。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际市场上澳洲坚果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国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达260万亩,排世界第一。尽管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在扩大,产量也在上升,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市场的需求还会不断扩大。发展澳洲坚果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黑龙江——红松、榛子和山核桃资源丰富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森林面积2007万公顷,蓄积15.7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4.5%,森林覆被率43.6%。由于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及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了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为喜凉、耐低温、生育期短的特色植物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当今追求有机绿色食品思潮影响下,黑龙江省的森林特产资源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而倍受青睐,其中松籽、榛子、山核桃三大主要坚果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及较高的经济价值。黑龙江省坚果资源主要有红松、榛子和山核桃3种,其中红松自然分布区大致与长白山、小兴安岭山系的范围相一致,其水平分布北界在小兴安岭北坡,南界在辽宁省宽甸县,东界在黑龙江省饶河县,西界在辽宁省本溪县。垂直分布,在完达山和张广才岭林区,一般分布在平均海拔500-900米,在小兴安岭,一般分布在海拔300-600米;榛子分布十分广泛,在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等山区及低山丘陵区均有分布;山核桃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完达山脉、长白山区及辽宁东部,多散生于海拔300-800米的沟谷两岸及山麓,与其他树种组成混交林。4.吉林省——松子主要加工区长白山西麓的吉林省梅河口市,却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树生果仁加工集散地”,全世界超过7成松子原料都聚集到梅河口,经过加工、开发、成品,然后再销往世界各地,梅河口地区销往世界各地的松子产品约占全球需求量90%左右,主要出口至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日本及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当时梅河口土产二级采购供应站,从兴安岭、长白山采购少量红松子尝试加工业务,将原料松子发放到郊区农户手中,利用农闲时人工加工松子仁,当时主要是人工破壳,铁锤敲打、铁钳子夹,后来发展为用杠杆原理的手压式破壳器,又延伸为脚踏式破壳器,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加之高额的利润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许多有外贸经营权的国有企业纷纷加入松子加工业,个体农民和工商户积极涌入这个行业,这为梅河口果仁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市场前景好,果仁加工业户如雨后春笋般在梅河口出现。大概从1994年开始,梅河口市果仁市场有了雏形,生产加工能力不断地提高,出口量也不断地增长。时间到了2000年以后,大部分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纷纷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企业开始升级改造。至此,果仁市场日臻成熟,成为依托长白山松籽资源的松子加工和贸易基地。此后,随着加工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贸易市场的扩大,松籽的采购已经从长白山拓展到小兴安岭、云南、陕西、山西,以及俄罗斯、朝鲜、蒙古、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果仁产业在梅河口不断发展壮大。经过40多年的发展,梅河口松子产业从原始的脱壳、烘干,加工成松仁出口,到机械化大生产和门类齐全的产业链。梅河口市松籽协会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梅河口市现有果仁加工企业278户,其中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100户,果仁加工企业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拥有果仁加工设备5180台套。全市年加工松籽能力15万吨,果仁成品量约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0%左右,每年出口1.2万吨左右成品仁,出口创汇2.5亿多美元(折合人民币15亿元左右),国内休闲食品销售量约3万吨左右,年销售24亿元左右,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0%左右,国内销售各类松子仁5000吨,年销售约8亿元左右人民币,国内销售原料1.5万吨左右,年销售6亿元左右人民币,其他山核桃仁等小品种松子销售额在4亿元左右人民币,果仁产业年创产值达57亿元左右人民币。与此同时,果仁产业在吸纳社会劳动力方面,提供就业岗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统计,常年从事果仁加工、营销的从业人员有5000多人,在生产旺季,季节性从业人员可达5万人左右,每年为农民创收达1.8亿元左右。二、国内坚果消费市场供需现状、格局及趋势坚果一般可以分为种子坚果和树坚果两类,树坚果相较种子坚果单价更高、品种多样,坚果消费正逐步由种子坚果向树坚果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食品品类结构升级明显,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健康性的要求不断提升,成为拉动坚果消费需求的重要驱动力。网购的高普及率为休闲食品线上销售快速增长为用户流量奠定基础,电商的高速成长成为坚果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与此同时快递物流体系日益完善,也为休闲食品线上销售网络的搭建提供保障。为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休闲零食厂商通过研发创新、技术升级和信息化管理等多种手段,从供给端实现了产能、效率与品质的多重提升。产品销量的提升离不开广告营销投入的支持,随着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快速发展,使得广告营销的手段不断丰富,也使得营销宣传的触及率更广泛。图3 居民休闲零食消费各品类占比情况近年来,坚果炒货在我国居民休闲零食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但其在销售规模、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处于发展初期,行业集中度不高,是国际巨头尚未形成优势地位的蓝海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坚果炒货含有丰富的脂肪、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健康类休闲食品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坚果行业发展迅速,2018年我国坚果炒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规模达1625亿元,2011年到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度的不断提升,坚果行业将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19年坚果炒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规模达到1791亿元。图4 2011-2019年坚果炒货行业规模增速趋势(一)坚果市场需求——消费升级,多元需求驱动消费量增长。2013-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311元增长至30,733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名义)达9.01%。在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下居民的消费能力显著提升,2013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220元,增长至2019年的21,559元,年均复合增长8.49%,其中食品消费依旧占据居民生活花费中的最主要部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6084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22%。从2013-2018年居民对各类食品年人均消费量数据来看,各食品类别中粮油食品、食用油类消费量增长相对较低,而符合人们高品质和健康需求的干鲜果品类、肉禽类、蛋类、水产品类等消费量增速较快,其中坚果的人均消费量增量明显,由2013年的2.96千克增长至2018年的3.52千克,增长18.96%,食品品类结构升级明显,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健康性的要求不断提升,成为拉动坚果消费需求的重要驱动力。坚果类产品虽然年人均数量消费量相对较小,但坚果的品类繁多,且经研究证实不同的坚果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有所差异,不仅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营养需求,搭配食用还有利于混搭销售。此外坚果消费场景也逐渐增加与细化,除节假日、娱乐休闲时间外,下午茶、旅行、办公、代餐等多种场景同样拉动了坚果消费的需求增加。图5 各类坚果膳食纤维含量图6 各类坚果蛋白质含量——网络购物高速发展,线上渠道引领坚果行业增长。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39亿,较2018年底增长4.7%,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6.22亿人,增长5.1%,网络购物及移动网络购物已经深入到居民日常消费的中,网民使用率已达70%以上。网购的高普及率为休闲食品线上销售快速增长奠定用户流量基础,与此同时快递物流体系日益完善,快递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样为休闲食品线上销售网络的搭建提供保障。一方面源于坚果产品本身单价低、非即时、消费频次高、运输成本低且保质期长的特点更易于线上销售,另一方面休闲食品年轻化消费人群与线上购物90、00后年轻消费主体具有很高的契合度;艾瑞数据显示在坚果行业消费人群中26-35岁消费者占比达56.3%,线上移动购物的年轻用户不仅数量占比较高、消费频次高,消费能力也高于网络购物用户整体水平,更倾向于多元化混合消费。近年来电商销售逐渐下沉至低线市场,2019年9月下沉市场综合电商用户同比增量达8428万,增长率达20.8%,下沉年轻人群线上消费200元以上的占比达68.1%,明显高于全体网民(59.7%)和下沉用户(59.4%)整体占比。下沉市场的用户增量及年轻人的消费潜力显著提升,为坚果行业线上及市场整体带来新的增长动力,2018下半年-2019上半年天猫坚果类消费人群增长呈现城市线级越低增速越高的明显趋势。图7 2019年我国坚果行业消费人群年龄分布——供给端技术升级,促进产能及品质的双重提升。为了满足消费者食品品质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休闲零食厂商通过研发创新、技术升级和信息化管理等多种手段,从供给端实现了产能与品质的双重提升。在产品研发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一方面更多元化的口味能够丰富同一坚果类型的不同产品,以多种类型的供给驱动消费需求,例如同样的核桃可以分为奶香味、奶油味、蟹黄味、咸味等不同口味的产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多次消费;另一方面则是在营养、保存等工艺方面进行优化,在开发和保留营养成分的同时延长保质期。在生产方面以标准化、自动化生产设备代替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清洗、调味、包装、质检等各种工序以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进行自动化生产,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在生产全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和质量把控,保证每颗坚果的品质达到相应的标准。在信息管理方面,通过信息系统平台能够实现仓储、物流和渠道的实时监控,获得有效的销售反馈,对消费受众的地域、口味、频次等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动态,从而形成精准化的供给和后续产品研发、生产等各环节的改进。——品牌思维崛起,新营销手段提升销量。产品销量的提升离不开广告营销投入的支持,随着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快速发展,使得广告营销的手段不断丰富,也使得营销宣传的触及率更广泛。长视频与综艺内容植入、小程序&公众号服务、社交化平台等新媒体营销方式已被行业内头部企业广泛采用。以内容植入为例,主打健康、养生理念的坚果品类也能很好地与影视剧、真人秀等内容青春时尚、休闲健康等概念相契合,产品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剧情,消费者在观看内容的同时主动获取了产品信息。以抖音、快手、淘宝直播、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兴平台发展也为坚果品牌商开辟了新的新媒体营销阵地。单纯的产品推广难以使消费群体对坚果品牌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尤其对于坚果这类休闲食品而言更应当与消费者保持亲密的关系。目前头部坚果品牌商皆已推行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打通从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到门店装修、代言人选择、品牌形象、广告宣传、客户服务等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形成以产品和服务为基础、品牌文化体验为支撑的营销闭环。例如三只松鼠以IP化的运营方式进行品牌战略,不仅赋予三只松鼠拟人化的角色和名字“松鼠小酷”、“松鼠小贱”及“松鼠小美”,并以“客户为主人”的企业文化贯穿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最大程度地拉近了公司和消费者的距离;与此同时借助动画、绘本、周边等衍生内容产品丰富了品牌内涵,提升了坚果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也成为行业中品牌营销的标杆。(二)坚果市场格局在整个坚果炒货行业中,大致可分为以洽洽食品为代表的传统坚果炒货企业,以三只松鼠、百草味为代表的依靠互联网崛起的行业巨头,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的依靠线下自有门店崛起的连锁巨头,以沃隆为代表的行业黑马以及一些地方性小微企业共同构成了当前国内坚果炒货市场的初步格局。在坚果细分行业中,葵花籽行业整体品牌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市场份额被散装占据,洽洽作为品牌葵花籽的绝对龙头,虽然在包装葵花籽行业的市占率高达41%,远超竞争对手金鸽、正林等其他品牌之和,但在整体葵花籽行业的市占率一直维持在19%左右。但由于品类成长周期刚起,未形成固化的竞争格局,也未有品牌能在消费者心中牢牢占据品类形象,预计未来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三只松鼠、百草味的坚果炒货收入占比相对较高;良品铺子肉类零食、坚果炒货以及糖果糕点占比比较接近;盐津铺子占比最高的产品是豆制品和烘焙食品;洽洽食品以传统炒货瓜子为主,坚果成为第二大品类;甘源食品主打产品为瓜子仁系列、蚕豆系列和青豌豆系列;来伊份肉制品、水产品占比较大。从事休闲食品业务的公司主要通过直营、加盟或经销、线上电商平台等渠道实现销售。洽洽食品、盐津铺子、来伊份等经营模式主要以休闲食品的线下销售为主,三只松鼠由淘系电商起家,线上占比最高,占比90%左右;好想你2016年收购百草味后线上收入占比逐年提高;良品铺子线上线下渠道占比最为均衡,线上收入占比超过40%。(三)坚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品牌集中度提升。伴随消费升级趋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持续升级,坚果炒货的消费规模和整体附加值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平均每人每天坚果摄入量应不少于10克。但我国居民中食用坚果人数占比只有约10%,每日坚果消费量只有4-5克,且以瓜子、花生等籽类坚果为主。我国居民坚果摄入量远低于平均水平,对比发达国家人均坚果消费量差距极为明显。2017我国人均腰果、榛子、开心果、夏威夷果消费量分别为0.033、0.004、0.05、0.003千克,树坚果人均消费量也显著低于西方国际及全球平均水平。因此伴随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人均日均坚果消费量有望提升,未来我国坚果行业市场空间仍有待挖掘。由于消费者习惯和口味偏好不同,品牌商进入后难以快速形成规模效应,且行业对品控和供应链等配套设施的要求较高,因此国内市场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闲食品寡头出现,品牌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在进口休闲食品的持续冲击下,品牌集中度的提升推动国产品牌势能进一步释放。未来在新零售的改造升级之下,行业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头部品牌在产品、服务、供应链等方面有较强的背书效应,规模优势下在市场中存在更高的议价能力,未来头部品牌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市场发展精细化,坚果功能向高端。首先,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持续提升,消费需求还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消费需求的层级性、差异性以及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不同追求促使休闲食品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趋向于朝垂直领域发展,深耕细分人群、细分品类和细分市场。尤其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中产阶级消费者的逐渐崛起,年轻人对趣味性和新鲜感的喜爱带动了休闲食品个性化、趣味性消费趋势的发展。其次,休闲零食的品类繁多,应用场景丰富,在消费需求碎片化的新零售时代,这些特征也将推动产品持续精细化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膳食结构的调整,消费者选择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正餐和零食的边界逐渐模糊,零食代餐化要求休闲食品品类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均衡。例如在坚果品类方面,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在口味选择、购买时考虑因素以及食用场景方面均有差异,以此为基础,场景切入点可以衍生出早餐代餐、健身代餐、办公室充饥等,细分人群可以派生出孕妇、上班族、减肥群体等。未来坚果炒货品类的发展方向将会是针对不同场景和细分人群切入,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随着消费者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消费愈发成为主流,坚果类食品因营养价值较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超半数消费者购买坚果时会考虑坚果产品的营养价值,而混合坚果因种类多、营养高更受消费者的追捧。由于坚果单日摄入量低但品类丰富度高,近年来各品牌商相继推出复合型坚果产品,坚果市场向产品复合化发展。此外,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标准逐渐向低糖化、低热量、富含蛋白质及其他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靠拢,这种健康化的需求必将带动坚果炒货产品向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目前坚果市场由于进入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未来以健康理念为主的坚果及其衍生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或将成为行业新风口。通过工艺复杂化提升口感,并赋予坚果产品健康高端和保健等新功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坚果行业利润低的现状,帮助品牌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供应链管控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升级驱动信息化发展。在食品安全管控日趋严格下,食品行业标准的不断出台和实施,企业层面更加重视品质监管问题,逐渐加大了对产品品控的投入,提高了产品问市的门槛。目前品牌商多通过代加工模式生产坚果产品,随着市场份额的逐渐提升,产品品控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企业会将资源重心向供应链端倾斜,并不断提升坚果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在新零售赋能影响下,未来品牌商对供应链的管控能力将不断增强,来平衡代工模式和自主品控之间的关系。在消费需求多元化和新零售技术升级换代下,信息化系统和柔性供应链将在坚果产业中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坚果产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外合作定制生产、多样化品类策略和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通过完善的全域信息化系统,企业可以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追溯管理,深度参与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多个环节,将不同区域、不同品类产品的存量及销量等各环节的信息流有效汇聚,集中到一个系统中进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同时,企业通过大数据精准捕捉消费者信息,逆向指导上游研发生产,满足小规模、多样化的生产需求,实现坚果产品的精细化生产和质量管控。未来,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问题等前端反馈将通过信息化系统快速传递至企业后端管理平台,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和营销策略,打造更多网红单品及流量爆款来引领市场热度,同时在大数据支撑下提前布局仓储物流,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全渠道融合不断深化,跨界联动发掘增量消费。伴随消费需求及路径的变化,消费者的购物渠道逐渐从割裂走向融合,全渠道融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线上渠道成本相对较低,能够突破产品品类和地域限制,扁平化的渠道结构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线下渠道顾客体验感强,购物具有及时性和便利性,在新零售驱动下门店数字化将成为常态。未来单一的渠道拓展已经无法满足坚果企业快速扩张的需求,企业的销售和营销渠道都将进入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扩张阶段。全渠道模式通过结合互联网数字化运营重构消费体验,基于直接触达消费者的门店网络,实现消费者到店体验的优化,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偏好,更加有效地提高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能力,从数据到运营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会员体系。随着坚果企业对全渠道布局的逐渐深化,线上线下将加速融合,品牌商在渠道打通和终端协同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成熟。对品牌商而言,具备线下实体渠道将意味着更大的拓展空间。坚果电商企业在扩大线上渠道占比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布局线下业务,通过线下实体店进一步地贴近消费者,在重塑品牌的同时全方位了解消费者需求,以此辅助线上销售。线下门店体系的扩张迭代带来的门店定位、功能、体验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未来在品牌开店计划中,门店的销售功能和盈利指标将趋于弱化,针对特定商圈和细分人群的主题快闪店,应用新零售技术改造的智慧零售门店与无人零售门店,主打社群社交场景的互动体验店以及复合概念店或将成为主流。三、国外坚果产业发展——以土耳其榛子生产为例根据国际坚果及干果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带壳榛子总产量约90万吨。其中土耳其约占66.7%,意大利约占14.4%,格鲁吉亚约占4.4%、阿塞拜疆约占3.8%,美国约占3.5%,西班牙约占2.3%,智利约占1.3%,其他国家共约3.6%。土耳其价格一直主导全球榛子价格,但由于近年受到气候及供求的改变,以致榛子价格波幅较大。(一)土耳其榛子生产概况土耳其本土有土耳其榛,是一种高达的乔木,但是土耳其榛不作为坚果树种栽培。土耳其商业种植的是欧洲榛子,主要产区分布在黑海南岸的东西沿岸区域,是欧洲榛的天然适生区域,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榛子在海岸东部地区的商业生产可追溯到14世纪,并随着人口的迁移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传播到黑海南岸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榛子在土耳其黑海沿岸区域被作为战略性经济树种,因为这些区域陡峭的山地、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很难种植其他作物,但是却适合榛子生长,同时榛子的灌木特性也有利于防止山地的水土流失。沿海岸往南延伸,距离海岸30公里的范围是榛子的主要种植区域(远的可到60公里左右)。经纬度范围大致为40-41N、37-42E。图片1中红色标注区域即为土耳其位于黑海南岸的榛子种植区域。土耳其种植的欧洲榛子面积约为1000万亩左右,带壳干榛子年产量约60-65万吨(高产年份可达80万吨,如2008年),大致占世界总产量的70-75%,出口收入25亿美元左右,全国约有400万人依靠榛子作为经济来源。海岸山地的海拔与欧洲榛的生长条件密切相关,在0-250米的低海拔区域是欧洲榛最理想的生长条件,其次在250-500米的中海拔区域栽培条件也是好的,再其次是500-750米的高海拔区域,但也有些榛子园的海拔超过750米甚至到1000米高度。土耳其单个榛子园规模比较小,平均面积仅有21亩,产量也很低,全国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表1是土耳其榛子近年来全国栽培面积和年总产量情况。(二)土耳其榛子产量总体低而不稳的成因土耳其的榛子亩产量总体是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是:一是沿海岸榛子园大多都种植在陡峭的山地上,土层较薄,土壤肥力条件差,施肥和控制病虫害等的管理难度大,基本没有灌溉条件;二是气候原因:晚霜危害、夏季干旱、开花季节遇到阴雨和低温天气影响授粉等;三是榛子园树龄老化和郁闭,大多数榛子树树龄都在50年以上,树势衰弱,树丛郁闭(老榛子园基本都是丛状树形),授粉树数量不足,结果能力下降;四是榛子园规模小,祖辈建立的榛子园,由于后代子女不断分家分田,导致各户经营的规模越来越小;五是由于年轻一代更愿意到城里工作,好多榛子园主只是在榛子成熟季节回家采收,因此榛子园缺乏日常生产管理;六是品种老化,更新换代不及时,栽培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人工采收成本高等问题。土耳其中西部地区的产量高于东部地区,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的榛子园种植时间早,树龄更加老化,因此产量低于中西部地区。土耳其榛子除了产量较低,年度间产量差异也较大,如2014年产量较低是由于受到了霜冻影响,2016年产量较低是由于受到了病害的影响,而病害发生也是受气候影响的。(三)土耳其榛子出口概况土耳其榛子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75%,是世界榛子贸易的主要出口国,所以有“世界榛子价格看土耳其、土耳其榛子价格看天气”的说法。土耳其出口的榛子主要是榛子仁,表5是2008-2014年土耳其榛子仁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土耳其每年出口榛子仁25万吨左右,出口贸易量占世界榛子出口贸易量的80%左右。年份间出口价格有较大的差异,主要受当年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产量高的年份价格低些,产量低的年份价格高些,平均每公斤榛子仁8美元左右。欧洲国家是土耳其榛子的主要进口国,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3个国家占了土耳其榛子出口量的55.6%。意大利是榛子第二生产国,但是每年也从土耳其进口榛子,主要是费列罗公司加工榛仁巧克力需要大量的榛子。我国一直是榛子进口国,如2015-2016年产季,我国从土耳其进口了4866吨榛子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消费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国内一些企业从土耳其进口榛子仁用于榛子乳等产品加工,进口量应该是大幅度增加的。土耳其榛子主要用于加工,其中70%用于榛仁巧克力加工,20%用于派等焙烤食品和糖果产品,其余10%作为带壳榛子销售。土耳其国内市场尤其是出口市场销售的榛子产品或加工产品有48种之多。土耳其从事榛子及其加工产品仓储和销售的公司有300家以上。从事榛子产品加工的企业有200家以上。四、坚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种植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我国坚果种植面积较大,但总体上种植管理较为粗放,建园和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体现为:一是品种混杂,没有分行种植,品种搭配不合理,没有按照品种的特性进行区别化的种植;二是良种壮苗覆盖有限,苗木质量良莠不齐;三是没有做好树体管理,影响了产量和品质;四是养分管理差,施肥不足与过量施肥并存,造成产量不理想;五是“抢青”现象普遍,果实未成熟就被采收,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二)缺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条件差澳洲坚果、松子、榛子等大多种植于山区,坡度大,土壤瘦瘠,交通条件差,要改善种植地条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些地区自有资金十分有限,资金不足致使各基地开发起点低,有的连种植带和道路都无法修筑,更谈不上灌溉、防风等系统建设和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三)科技支撑能力弱相对于近年来我国坚果种植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科技研发的速度则相对缓慢,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对于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显得十分薄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种苗繁殖技术、品种筛选与丰产栽培技术问题;缺乏自有品种和良种;企业创新驱动不足;缺乏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链;缺乏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四)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坚果除果仁本身外,还有诸多用途。如澳洲坚果全身都是宝,除了果仁以外,青果皮中蕴含熊果苷美白成分、黄酮类抗氧化物等大量活性物质;果壳主要是纤维素和木质素,是生产活性炭、牙膏摩擦剂、刹车片、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优质原料;果仁榨油后的果粕中仍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加工成功能食品。目前,坚果利用的仅是果仁,综合利用水平低,各产业链还有待延伸,需要破解的难题还有很多。其他坚果也是面临同样的难题。(五)产业链间脱节目前,坚果的生产有坚果种植农户、加工和营销企业及国内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知名品牌如“三只松鼠”,但是各产业之间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一个能打通和连接各产业链之间的协同机制,未能获得各环节的利益最大化,坚果产业的集群效应未能发挥出来,使得我国坚果品牌在国际市场缺乏知名度。(六)标准体系和市场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坚果产业的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贸易缺乏定价依据,风险大,交易成本高,尚未建立起系统坚果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比如,采收时间不适宜,烘烤质量不过关、采后处理不标准,导致质量稳定性和均一性差,市场上优质产品少,严重影响了口碑和销路。同时,坚果交易的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化的坚果交易市场,难以实现产销有效对接。加之一些坚果主产区在山区,交通运输不发达、物流成本高,不利于坚果产业发展。五、坚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一)强化栽培管理,提高产业效益在坚果重点区域或主要坚果主产区,建立坚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强化园内修枝整形、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采后处理等技术的集成示范,辐射带动本区域果园的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引领产业健康发展。(二)狠抓良种基地,规范苗木培育把推广良种放在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建立苗木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假苗、劣质苗流入市场。建立种苗质量追溯制度,强化责任追究。建设充足的采穗圃是确保实现基地建设良种化的根本保障,加大对采穗圃的投入,以满足澳洲坚果良种穗条需求。同时,严格按照“定点育苗、定点采穗、订单生产、定向供应,穗条来源清楚,培育品种清楚,种苗去向清楚”的种苗“四定三清楚”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种苗生产应交给有资质的苗圃培育,确保良种种苗质量。(三)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和各省级财政的支持,同时整合各级产业扶贫、高原特色农业建设、退耕还林等各个渠道的资金,形成果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合力。加大对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澳洲坚果产业发展上的积极作用,探索创新信贷业务,探索制定灵活倾斜的金融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的倾斜力度,引导、扶持商业性金融介入,着重发挥资本市场对坚果产业发展资金筹措的作用,适当放宽信贷条件,加强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发挥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实施能力一是围绕坚果产业链布局创新,建设国际一流的集种植、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与对外合作、市场营销与交易、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品牌塑造等为一体的坚果创新平台。二是加快坚果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建设坚果研发中心、坚果种质保育中心,以龙头企业、林业科研院所、林业科技推广站、苗圃基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坚果丰产标准示范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三是推进坚果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我国坚果有机、无公害产品生产、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建立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坚果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标准应用实践,建设一批坚果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引导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和林农等生产经营者实行标准化生产。四是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省际、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国内外坚果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五是加快人才引进,厚植人才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加强同国内外各类坚果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联系和交流,争取他们参与我国坚果产业技术的研发活动中来。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引进国外专家项目等形式,柔性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攻克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厚植人才基础,促进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五)加强市场开拓,打造产品品牌充分应用现代化的公共媒体,全方位、多媒体宣传我国各类坚果独特的品质等特点,加强坚果绿色食品发展理念、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运行模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品牌效应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绿色发展、健康消费意识。积极利用农博会等相关博览交易会,扩大我国坚果标志形象宣传。认真总结各类坚果绿色食品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深入挖掘各地推进坚果工作的成功典范,加大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典型产品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国坚果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公信力和影响力。健全与媒体的快捷沟通、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我国坚果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国际推介宣传,提升我国坚果绿色食品的国际影响力。(六)健全市场监管,维护公众权益建立坚果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坚果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大违法经营查处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主要依法查处无证经营,非法收购和倒卖各类坚果,囤积、哄抬市价、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以及散布虚假信息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完善信访、举报、听证和公示制度,鼓励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竹

L-苯丙氨酸可应用在食品与医药领域 我国是主要生产国

L-苯丙氨酸可应用在食品与医药领域 我国是主要生产国#氨基酸对皮肤有什么作用#L-苯丙氨酸是苯丙氨酸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光学异构体,属于α-氨基酸。L-苯丙氨酸外观为无色或白色片状晶体或晶体粉末,味微苦,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乙醚,易溶于稀酸、氢氧化钠,受热、在光照下以及在空气中性质稳定。L-苯丙氨酸是八种必须氨基酸之一,在人体内可合成神经递质和激素,参与人体代谢。L-苯丙氨酸主要应用在食品、医药领域。在食品领域,L-苯丙氨酸是合成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的主要原料,阿斯巴甜是一种代糖,可用于罐头、饮料、糖果、膨化食品等生产加工领域;在医药领域,L-苯丙氨酸是氨基酸输液、氨基酸药物的必要成分,也是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的合成原料,还可用作营养强化剂,用在保健品领域。除此之外,L-苯丙氨酸也可应用在轻化工、生化研究等领域。L-苯丙氨酸制备工艺主要包括蛋白质水解法、直接发酵法、苯甲醛法、苯乙醛法等,其中蛋白质水解法生产效率较高,是主要制备工艺。蛋白质水解法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盐酸进行水解,用活性炭吸附得到混合物,经溶剂分离、提纯制得。20世纪,全球L-苯丙氨酸产能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日本地区,我国市场需求全部依赖进口。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L-苯丙氨酸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1世纪以来,受益于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国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加工领域对阿斯巴甜需求快速上升,带动L-苯丙氨酸消费持续增长,国内L-苯丙氨酸产能随之不断扩张,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国之一。2019年,全球L-苯丙氨酸市场规模约为58.7亿元,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2%左右的增速增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4.8亿元左右。在海外市场中,L-苯丙氨酸生产商主要有日本味之素、日本协和发酵生化、韩国大象等;在中国市场中,L-苯丙氨酸主要生产商有丽珠集团、八峰药化、绍兴亚美生物、晶海氨基酸、佳禾生物科技、容高生化制品、常州光辉生物、石家庄海天氨基酸、晋州冀荣氨基酸、四川同晟生物、江苏金维氨生物、富阳东辰生物等。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L-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食品加工、医药领域用途广泛,特别是在食品加工领域,以其为原料生产的阿斯巴甜是主要甜味剂产品,可应用范围广泛。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L-苯丙氨酸产能不断扩张,产量不断上升,逐渐打破了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现阶段,我国是全球L-苯丙氨酸主要生产国之一。

虑叹变絷

透过“飞鹤北京第一”看国产品牌的韧性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林余4月18日,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2020年,飞鹤在北京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销售额排名第一。沙利文权威认证,2020年飞鹤在北京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销售额排名第一在行业专家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对国产奶粉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消费水平和居民受教育水平高,消费者对品质有更高的追求。公开数据显示:2019北京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本科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35%,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一。他们有更加清晰地分辨力,没有几分真东西,纯靠“无脑式”品牌宣传,很难打动他们。也正是因为如此,2008年中国奶粉行业遭受过重创后,国产奶粉品牌一直被排挤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之外。对此,飞鹤认为北京不仅仅是一座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也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市场的主导权应该由中国自己的品牌掌握。“不管花多长时间、付出多大的成本,都必须拿下这个市场。”这是中国飞鹤的目标,也是一个民族品牌的担当。确定目标之后,飞鹤开始了十多年的“追赶”。2007年,当头部品牌在终端市场上攻城略地的时候,飞鹤却在产业链前端投入大量资金,养牛种草。此后,经过10多年的努力,飞鹤打造了行业内第一条婴幼儿配方奶粉专属产业集群,实现了从源头牧草种植、饲料加工、规模化奶牛饲养,到生产加工、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程可控,从源头保障飞鹤奶粉的品质安全。飞鹤现代化牧场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新鲜乳品的品质需求,飞鹤依托产业集群实现的“2小时生态圈”基础上,委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从新鲜奶源、新鲜饲料、新鲜加工、新鲜配方、新鲜储运、新鲜智造6大维度,制定新鲜乳粉标准体系。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配方奶粉新国标。飞鹤率先行动,邀请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团队赴飞鹤产业集群对产业环境、饲草、奶源等诸多要素进行调研,对奶牛饲喂、牛奶运输、乳粉加工和储运过程进行标准化评估,在此基础上对新鲜标准进行升级。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飞鹤新鲜标准体系同时,飞鹤十数年如一日,专注中国母乳研究。2010年,飞鹤开始搭建中国母乳数据库,涵盖的样本采集自全国27个省,样本量接近2万个,先后参与国家863项目和科技部十二五规划项目,深入开展母乳结构研究。2016-2020年,飞鹤研发人员扩充了3倍,基本每年都会新增一个外部高水平研发平台。2021年初,飞鹤全球首发三大母乳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为其配方升级和产品改进的基础,如根据中国母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在整个泌乳期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飞鹤对旗下明星单品进行了配方升级。飞鹤在研发、产品和产业基础方面的投入,逐渐得到了行业和市场的认可。国家奶业科技联盟发布研究成果称,经过连续两年的检测,飞鹤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肪和蛋白的含量均高于进口奶粉。2018年,飞鹤成为首个营收破百亿的奶粉品牌;2020年,飞鹤的市占率上升至17.2%;如今,飞鹤又拿下了“北京市场销售额第一”。说明以飞鹤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真正实现了一线城市的重要突破。“当一线城市的妈妈购买高端奶粉更愿意选择国产品牌时,也就意味国产奶粉真正赢回了国人的信任。”行业专家认为。(编辑 田冬)

廉刿雕琢

玉米及淀粉行情分析:预期渐变强 价格遥可期

来源:永安期货摘要:玉米供应端略呈偏紧,东北、华北农民手中存粮有限,粮源主要集中在国储、贸易商和部分农户手中,惜售部分存在。南北港口库存低位,价格稳中略升。饲料、深加工企业边用边采,工业库存多数处于偏低状态。进口略有放大,但总量尚不足冲击国内价格。国储拍卖后期进行,拍卖底价,拍卖数量尚难判断。总体上,供应端对玉米价格的驱动呈现向上局面,且估值不高。需求端,下游各类产品需求增势一般,饲料消费因生猪、畜禽、水产恢复性增长而增长。淀粉、酒精、氨基酸等产品需求在多种因素交互影响下,有增有减,情形各异,对玉米价格的上拉驱动贡献有限。淀粉供应端依然宽松,新增投产和已有产能使得淀粉产量在开机率有限状态下即可满足下游需求。原料价格的偏坚挺是支持淀粉价格的重要一环。需求端看,各类产品需求增减因情而异,普通淀粉维持偏弱状态,工业淀粉特别是造纸用淀粉延续偏好,医用淀粉维持向上,饮料、食用类需求较为一般。玉米淀粉消费总体受疫情影响增长有限,对价格的上拉支持作用有限。一行情回顾玉米期货主力C2005年初开盘于1911,1月初至2月20日在1930一线反复震荡,2月21日起伴随着疫情蔓延、道路运输受阻、贸易商、港口、下游饲料、深加工企业库存偏低,发起反弹上涨行情,最高冲至2044,至今虽略有回落,但仍在2000以上运行,价格偏强特征明显。淀粉期货主力CS2005年初开盘于2280,1月初至3月16日震荡下行,3月17日之后,在玉米价格上涨,下游酒精、维生素、工业淀粉价格上涨推动下,开始跟踪玉米价格上涨步伐,展开从2210至2300一线的反弹行情,反弹力度虽然不及玉米,但跟涨特征依旧比较明显。前期玉米、淀粉价格运行的基本逻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路运输受阻成为行情启动的导火线。2月开始疫情防控进入收紧阶段,各地不断推出断路、断运、阻人输入等措施以遏制人流、车流、物流,在遏制疫情扩散的同时,也切断了玉米、饲料、禽畜等养殖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下游缺原料导致价格上涨成为必然。二是,产业链各端库存低位助推行情。运输受阻,人流不能进仓库,货物无法运出产区,导致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粮源无法外运,港口、贸易商、饲料、深加工企业和终端养殖企业库存消耗,几近断料,导致原料价格上涨。三是,部分需求增长是行情缘起的根本。疫情期间,国内消杀防疫用品需求激增,刺激酒精、维生素等医药品价格走强,部分带动原料玉米价格走强。四是,供应预期走强导致价格走强。从2016年发起的我国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以及近几年持续进行的国储去库存,使得国储玉米库存到达5000万吨左右的低位。新年度种植面积以及产量、期末库存预期走低,导致看涨情绪集中,从而推动价格走强。二当前的市场供需状态1.供应端主产区余粮不多,国粮收购仍在进行。3月中旬之后,国内疫情逐步控制、道路、物流、人流初步解封,主产区农民加快售粮进度,至目前东北及华北地区农民手中存粮仅余一成,产地粮食供应压力去化。据天下粮仓统计,全国主产区售粮进度92%,较去年同期的87%快5%。与此同时,国家有关粮食企业的收购,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价格的偏强运行。总体上,目前粮源集中在国储和贸易商手中,上下游博弈中,上游端的定价权有所增强。未来看,市场供应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国储拍卖的时间节点、拍卖底价、粮源质量和拍卖数量上,如果拍卖时间继续推延或者推至5月之后,市场供应偏紧态势行将出现,价格震荡偏强态势仍将延续。玉米主产区售粮进度数据来源:天下粮仓港口库存仍处积蓄状态,贸易商存粮意愿增强。随着疫情逐步解除和各地、各行业复工的推进,我国公路、铁路、海运逐步恢复,东北至华北,东北至华东,东北至华南的玉米物流运输有所缓解,但港口玉米库存仅比历史常态值略高。据天下粮仓统计,截止4月10日,辽宁四港总库存359.7万吨,环比增加2.74%,较六年均值增长1.28%。南方港口看,截止4月10日,南方港口内贸库存在42.4万吨,较上周增幅3.92%,较五年均值降幅16.44%,仍处偏低态势。南方港口进口玉米数量出现增长,总体内贸+外贸总库存为68.9万吨,环比增加15.5万吨。另外,从华北、华东农民和贸易商存粮态势看,农民+贸易商存粮多数居于30-40%区间,农民和贸易商对后市行情的看法保持乐观。国储拍卖时间推迟,数量待定。疫情初期及年初,为了缓解包括湖北省等地在内的部分地区饲料企业原料紧缺,国家于2月4日宣布启动政策性玉米拍卖补充玉米市场供应,2月7日计划投放2016年产玉米295.7609万吨,实际成交107.8182万吨,成交率36.45%。同时,中储粮还加大中央储备轮出销售力度,通过中储粮电子交易系统,从2月3日到17日组织多场竞价销售,成交中央储备粮195.56万吨,其中玉米成交44.68万吨,缓解了市场供应紧张。当前看,市场正在关切下一轮国储粮拍卖的时间、底价和数量,这一切的变量将对后期的价格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据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2月,我国玉米进口量93.00万吨,同比增加80万吨,同比增长8倍。2月玉米进口金额1.9961亿元,同比增长8.35倍。进口单价214.63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价格1520.68元/吨,按7.0851汇率计算),同比增长0.496%。从进口国别看,1-2月从乌克兰进口93.22万吨,同比增幅64.76%,继续占据主要进口国地位,美国玉米进口暂未占据主流。已经公布的2020年玉米进口配额维持在720万吨,未来是否突破这一数量,要看未来的国内供需状态、中美贸易协议执行情况以及疫情的发展情况等。受国内DDGS产量增加及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2019年1-12月,我国DDGS进口总量仅为13.96万吨,同比下降5.63%,预计未来DDGS进口仍将维持偏低状态,对国内原料玉米价格影响有限。2019/20年度美国高粱出口检验总量为216.33万吨,同比增长85.6%,美国高粱免加征关税后,中国买家购买量出现增长态势,4月份预计到港量5船(33.9万吨),预计后期进口量仍将增长,对酒精原料玉米价格形成一定影响。2020年2月我国进口大麦1.83亿美元,也呈增长态势,但受限于总量有限,对玉米及国内相关产品价格影响不大。2.需求端饲料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 。受生猪养殖利润丰厚、国家强力补贴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企业特别是大的集团企业加大投入,加大补栏力度,刺激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继续增长,进而拉动饲料需求增长。据天下粮仓对国内1135家样本企业调查,3月份国内饲料总产量达到872.2万吨,环比增长2.17%,其中猪料352.9万吨,环比增长0.30%,禽料426.5万吨,环比减幅2.96%,水产料、反刍料分别增长78.13%和10.09%。饲料产量的增长,成为推动原料价格上涨的主因之一。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继续回升,饲料需求预期向好。在高利润驱动下,我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继续增长,据天下粮仓对全国615家养殖企业调查,生猪存栏较2月末增长1.05%。能繁母猪存栏3月较2月增长3.79%,按照半年育肥周期看,拉动饲料消费增长的势头正在形成,对上游原料价格的影响较为正面。蛋鸡养殖方面,据天下粮仓对3月份全国100家样本养殖企业调查,蛋鸡存栏总量为1913.14万只,较上月减少82万只,减幅4.11%,其中在产蛋鸡存栏量为1475.95万只,较上月减少8.20%,后备蛋鸡存栏为4,37.19万只,较上月增长12.88%。家禽养殖存栏量的减少,对上游原料的消耗需求相应减少。深加工企业开工趋于正常,但产量增长有限。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深加工企业复工进度趋于正常,据天下粮仓4月11-17日对东北、河北、山东等地区82家淀粉企业调查,有55家处于开机状态(其中16家未满负荷生产),26家处于停机状态。当周淀粉行业开工率71.84%,较上周增加0.9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17%。当周玉米加工量74.26万吨,较上周增加1.01万吨,增幅1.97%。淀粉产出量51.98万吨,较上周增长1.38%。淀粉加工行业利润看,山东、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再度下滑,仅有河北、河南、辽宁出现增长,全国全行业利润重新走低,这对后期原料价格的牵引较为不利,也对产成品淀粉价格的走向构成压力。酒精加工开工率一般,利润尚可。受餐饮业急剧下滑影响,前期酒精上涨行情出现回撤,下游需求开始减少,厂家去库存为主,减产现象增多。据天下粮仓对山东、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等省份43家玉米酒精加工企业抽样调查,行业月度开工率为62%,较上月回落6个百分点,拖累原料需求增长。玉米油厂开机率略有恢复,但仍低于往年。据天下粮仓对东北、内蒙、河北、山东等地17家玉米油厂4月11-17日调查,压榨玉米胚芽总量4.59万吨,较上周增长1.09%,玉米胚芽压榨开机率为56.29%,较上周上升0.6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4.46个百分点。抽样玉米油厂毛油总量较上周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17.16%。精炼线开机率为48.85%,较上周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11.19个百分点。氨基酸企业开工率仍处低位。据天下粮仓4月11-17日对内蒙、黑龙江、山东等地22家氨基酸企业调查,有14家开工,开工率63.63%,周加工氨基酸总量6.55万吨,较上周增长10.03%。淀粉糖企业开工率延续偏低水平,据天下粮仓对4月11-17日当周东北、河北、山东等地25家葡糖糖生产企业调查,样本企业葡糖糖产能92540吨,当周实际生产53620吨,较上周下降3.65%。当周行业开工率为57.94%。受防疫需求增加等影响,截止4月17日,国内葡糖糖库存10.92万吨,较上周下降2.82%。三影响后期行情的相关变量收储与不收储。最近市场开始盛传国储商讨启动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的临时收储,其中玉米收储数量在2000万吨。我们认为,收储传言的依据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伴随着前期抛储的进行,国储玉米在库量降至5000万吨左右的低位,需要补库。二是,美国农产品特别是玉米价格大跌至320美分/蒲式耳一线,已经具备低价收购的有利条件,同时也能对执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提供支持。三是,为了贯彻中央“粮食抓在自己手中”的方针,保障长期粮食供应,维护农民种粮收入。四是,部分农产品价格,比如棉花等,近几年连续走低,损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收储可以部分提振价格,提振种植积极性。五是,伴随着生猪及其他畜禽存栏数量的恢复性增长,饲用玉米需求未来或将增长,为未雨绸缪,满足需求,启动临储。但是,冷静分析,无需启动临储的理由也有许多,一是从近几年玉米价格的走势看,玉米价格指数从2016年9月的低点1385开始一路震荡走高至当前的2077,启动临时收储,保护价格的驱动不足。二是从2016-2020中国农作物种植规划看,减玉米、增青贮饲料、增食用玉米、增大豆的“国策”并未改变,启动玉米收储有些理由不足。三是,受种植习惯影响,我国主产区农民减种玉米的势头不大,同时伴随着种子品种、质量的提高,玉米单产提高对总产的贡献继续提高,2019年全国总产呈现小幅增长态势,满足全国全年2.6亿吨上下的需求问题不大。因此,是否启动临储尚在动议阶段,后期行情的主要影响因素依然以基本面供需为主。拍卖时间与数量。常态下,每年新粮交售结束后的3-4月,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国储会启动玉米拍储,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拍储工作一直没有进行,只是在疫情重点地区和饲料偏紧地区利用附近的中储粮仓库进行过定向拍卖。后期全国面上的拍储工作预计行将启动,市场倍加关注。目前的焦点聚焦在,一是,拍卖时间,如果4月底马上进行,可能对市场产生压力,玉米价格回调几率上升。如果继续推迟对玉米价格将会产生正向拉动。二是,拍卖低价,如果价格偏高,对市场挺价;偏低,下压价格。三是,拍卖数量,量大,压价;量少,促价。四是,拍卖玉米年份和质量。五是,拍卖玉米成交率,成交率偏高意味下游承接力强,否则,则反之。后期供需预期的紧与松。今年以来玉米价格的走强与市场偏紧预期关系紧密,按照美国农业部预计,我国2016、2017、2018、2019年的玉米期末库存消费比分别为0.87、0.84、0.76和0.71,库存降低的趋势已经形成。从国储剩余存量看,库存降低的态势也是如此。另外,从今年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态势和各地推出的养殖刺激计划看,未来我国生猪和其他畜禽用饲料需求将会呈现恢复性增长,倒逼玉米供应预期偏紧。种植面积预期。从玉米价格走向看,2019年玉米价格较2018年略有提升,在市场普遍预估年度内期末库存下降的情形下,预计农民主动减少种植面积的可能性不大。从玉米种植补贴角度看,黑吉辽蒙延续补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幅度应该有限。从黑、吉、辽、蒙、华北等地区种植习惯看,在农村劳动力人手紧缺,玉米种植省工省力的前提下,这些地区的种植面积减少幅度也将有限。种植面积的稳定将会缓解或者对冲玉米供应预期偏紧情绪。进口变数仍大。我国2019年玉米进口总量479.4万吨,同比增长54.29%,主要进口来源国乌克兰。后疫情时期,特别是新形势下,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概率增加,按照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2020年度中国要完成自美进口农产品增量400亿美元的“任务”,玉米恐将承担重要角色,如果美国玉米进口的口子打开,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将会呈现重大变化。国际玉米主产国状况影响。一是,巴西、阿根廷、乌克兰玉米种植面积的变化。巴西情况看,该国2019/20年度第二茬玉米种植面积料为1,323.0万公顷,1月预估为1,287.8万公顷,全年玉米总播种面积有望达到1850万公顷,至少维持去年的水平。2019年巴西玉米出口实现4270万吨,首次超过美国的413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阿根廷2020年玉米产量将会受到降雨以及玉米播种面积连续第二年超过平均水平的提振达到630万公顷。同时阿根廷国内玉米价格高企,货币贬值使得出口前景看好。乌克兰情况看,据美国农业部报告,2019/20年度乌克兰玉米收获面积预计为490万公顷,玉米产量预计为365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7%,比上年增加2%。在区位、价格、地缘政治等因素驱动下,乌克兰玉米对华出口优势依然存在。从以上玉米主产国种植面积、产量预期以及库存情况看,全球玉米市场呈现较为宽松局面,前期市场预期的未来粮食供应紧张情况在玉米产业并不突出,我国玉米供应的外部环境较为宽松。淀粉市场相关因素。预计未来淀粉市场将会受到如下因素影响,一是,原料玉米价格的波动影响,在玉米价格大概率偏强震荡的情况下,原料成本支持成为未来玉米淀粉价格走强的主要驱动。二是,下游需求的影响。从淀粉下游主要产品的需求状况看,增减程度因情而异,普通淀粉维持偏弱状态,工业淀粉特别是造纸用淀粉延续偏好,医用淀粉维持向上,饮料、食用类需求较为一般。玉米淀粉消费总体受疫情影响增长有限,对价格的支持作用有限。期货市场上玉米、淀粉套利行为的增加,也为淀粉价格的走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四后市展望玉米:供应端略呈偏紧,东北、华北农民手中存粮有限,粮源主要集中在国储、贸易商和部分农户手中,惜售部分存在。南北港口库存低位,价格稳中略升。饲料、深加工企业边用边采,工业库存多数处于偏低状态。进口略有放大,但总量尚不足冲击国内价格。国储拍卖后期进行,拍卖底价,拍卖数量尚难判断。总体上,供应端对玉米价格的驱动呈现向上局面,且估值不高。玉米需求端,下游各类产品需求增势一般,饲料消费因生猪、畜禽、水产恢复性增长而增长。淀粉、酒精、氨基酸等产品需求在多种因素交互影响下,有增有减,情形各异,对玉米价格的上拉驱动贡献有限。因此预计未来国内玉米现货、期货价格将以偏强震荡形式体现,主力合约C2009震荡区间约在1950-2250一线运行。策略上,适量尝试逢低买入或者买玉米卖玉米淀粉套利或者买入玉米期权保值。淀粉:供应端依然宽松,新增投产和已有产能使得淀粉产量在开机率有限状态下即可满足下游需求。原料价格的偏坚挺是支持淀粉价格的重要一环。需求端看,各类产品需求增减因情而异,普通淀粉维持偏弱状态,工业淀粉特别是造纸用淀粉延续偏好,医用淀粉维持向上,饮料、食用类需求较为一般。玉米淀粉消费总体受疫情影响增长有限,对价格的上拉支持作用有限。因此预计未来玉米淀粉价格将呈跟随玉米震荡运行状态,主力CS2009合约震荡区间约在2350-2550之间。策略上,适当逢低买入或者尝试买玉米抛淀粉套利或者买远抛近套利。

纱希

一文带你解读2019年国内农药原药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未来下滑走势较明显!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行业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上游主要为石油/化工等提供原料,中游包括中间体、原药、制剂三个细分行业,下游为农作物或非农应用。农药制剂产品市场分析农药按用途可分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中除草剂占比大,杀虫剂和杀菌剂次之,其他占比较小。我国可常年生产3000多个制剂品种,近年来随着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产品优化生产工艺,高效低残留品种已占95%。农药原药市场生产持续下滑农药原药对研发能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较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一般不能直接施用,其核心技术为农药有效成分化合物合成技术。2014-2019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波动变化。2019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225.39万吨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26.2万吨,较2019年同期减少18.4%。整体看,2014-2019年,国内农药原药市场均呈现出下降的生产走势。全球农药原药细分市场增长缓慢因国内细分市场数据无法获得,此处参照国际数据的走势——我国是农药原药出口大国,全球农药原药细分市场数据的走弱,进一步削弱了国内市场发展。故此处以国际数据,侧面反映国内农药原药细分数据的需求变化。1、杀虫剂市场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通常低温天气会大量杀害越冬害虫,而暖冬则会使得病虫害在来年大规模爆发。气候变暖将引发病虫害活动增强,从而将导致杀虫剂用量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的同时,杀虫剂也面临更新换代需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社会对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等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导致高毒高残留杀虫剂品种生命周期结束或步入衰退期,而新型杀虫剂(如杜邦的氯虫苯甲酰胺)将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步入上游、下游进入快速成长周期。2011年,全球杀虫剂市场规模约为118.33亿美元,到2018年增长至145.4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0%,前瞻推算,2019年,全球杀虫剂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左右。2、除草剂市场除草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按化学结构划分,现有的除草剂大致分为氨基酸类、酰胺类、取代脲类、均三氮苯类、二硝基苯胺类、有机磷类、苯氧基类、磺酰脲类(杜邦的除草剂属于此类)、咪唑啉酮类以及其它杂环类等。其中,氨基酸类、磺酰脲类、酰胺类除草剂在除草剂细分市场中销售额目前位居前三。得益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及转基因作物的推广,除草剂已成为销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并一直保持稳定发展,未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将保持稳定发展趋势。2011年,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约为204.59亿美元,到2018年,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增长至246.08亿美元,前瞻推算,2019年,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约为253亿美元左右。3、杀菌剂市场杀菌剂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一般指杀真菌剂。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近年来,我国杀菌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球杀菌剂市场规模约为117.28亿美元,2018年全球杀菌剂市场规模约为163.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83%,前瞻推算,2019年,全球杀菌剂市场规模约为171亿美元左右。4、小结此部分市场看,全球农药原药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其增长速度均为3%-5%之间,外部农药原药的增长放缓进一步影响了国内农药原药市场的增长,故基于这一点看,可知道国外农药原药市场的下滑进一步导致了国内农药原药市场的萎缩。农药原药市场前景预测2018年以来,随着我国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农药行业受到的较大的冲击。我国农药行业经历了环保督察、企业停限产以及全球农药原药市场发展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供应减少,2014-2019年,农药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9.65%,前瞻预计,到2025年,我国农药产量约为123万吨左右。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