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20年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国家昏乱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20年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0年度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方案的通知》(皖人社秘〔2020〕96号)精神,按照《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20年公开招聘人员专业测试及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本所已完成2020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个岗位的资格审查、专业测试、体检和考察工作。经党委会研究,确定杨健超、吴秋媛2名同志为我单位拟聘用人员,相关情况公示如下:一、3000109岗位,杨健超(统考笔试准考证号为2134300703002),男,1993年8月出生,2020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经济学硕士,最终成绩为73.37分,排名第一。二、3000110岗位,吴秋媛(统考笔试准考证号为2134300703108),女,1994年10月出生,2020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理学硕士,最终成绩为73.17分,排名第一。公示时间为2020年11月11日—17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拨打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电话0551-62677592或省科技厅直属机关纪委电话0551-62659375反映。2020年11月10日【来源:网络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无迹

吴建中赴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所调研

1月5日下午,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吴建中和副主任,以及中心二级调研员,赴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所调研,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所所长等参加调研座谈会。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所所长首先介绍了省科技情报所基本情况。2012年,原省知识产权局依托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挂牌成立安徽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2013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安徽)中心和国家级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基地,2015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评议示范创建机构。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在专利数据统计、知识产权评议、课题研究、专利信息传播利用、推广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吴建中介绍了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的职能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双方就进一步发挥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作用,共同推进安徽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深入交流。吴建中建议,下一步,双方要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一要发挥情报所资源优势,合作开展知识产权相关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二要加强双方数据资源共享利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三要面向重点产业实施知识产权评议和专利导航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指引;四要定期会商,加强沟通交流,建立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信息应用部负责人陪同调研。【来源:省知识产权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蒙哥湖

关于2020年安徽省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政策(第一批)拟兑现项目的公示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支持“六稳”“六保”作用,根据《关于开展2020年度省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政策申报工作的通知》(皖科资秘〔2020〕251号)要求,经组织申报审核,拟兑现2020年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政策(第一批)项目918项,其中R&D经费支出“双百强”规上企业奖励项目200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奖励项目71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奖励项目4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项目240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奖励项目1项、科技保险补助项目331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补助项目62项、支持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补助(奖励)项目9项,支持总经费23266.4万元。根据《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皖政办〔2019〕18号)有关政策规定,经组织对各市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和增长情况进行审核,拟对14个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给予补助4200万元。上述奖补项目已经省科技厅2020年第19次厅务会议审议,现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期间如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项目持有异议,请以真实身份向省科技厅书面反映。对拟立项项目中部分存在失信问题的项目,请归口管理部门(单位)按照省科技厅通知要求时间提供信用修复、已履行处罚等相关材料,逾期未报送的将取消立项资格。请各市科技局、各项目归口管理单位通知项目承担单位,登录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再次确认项目承担单位基本信息,重点核实单位类型和名称、组织机构代码等证件号、法人名称、法人证件类型和号码以及开户银行户名、账号等信息,确保无误。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紫云路996号,邮编:230091,联系电话:创新发展规划处:0551-62653657(支持各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补助、R&D经费支出“双百强”规上企业奖励、支持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补助)资源配置与管理处:0551-65370018(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奖励)、0551-65379270(科技保险补助)、0551-64691013;基础研究与科技奖励处:0551-62655036(获得国家科技奖奖励)、0551-62610365(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补助);高新技术处:0551-62674421(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奖励);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0551-62999803;省科技情报所信息中心技术支持:0551-62654951。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0551-62651782;机关纪委:0551-62659375。附件:1.2020年省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政策兑现项目(第一批)公示简表.xlsx2.2019年度各市研发投入补助资金公示表.docx安徽省科技厅2020年11月6日【来源: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坝头

下好创新先手棋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合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有望10月份建成

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今年 1 至 7 月,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10.6%,增加值同比增长 5.4%。步履不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有望 10 月份建成。加快融入长三角,合肥更以创新为 " 资本 ",构建长三角创新生态,链动安徽其他城市,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有望 10 月建成金秋时节,合肥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9 月,位于合肥高新区的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将向全球用户提供真实的量子计算云服务,这是量子计算从较低技术成熟度的科学研究走向更高技术成熟度的标志;在日前举行的 2020 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科大讯飞智能学习机新品发布,这台机器将开启 A.I.+ 家庭自主学习新时代,能够通过 A.I 技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学习方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系列技术 " 顶天 ",成果 " 立地 " 创新产品的诞生,是合肥持续推动高新企业快速成长,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结果。今年 1 至 7 月,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10.6%,增加值同比增长 5.4%。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 82.53 亿元,同比增长 44.2%。截至 8 月底,合肥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 2157 户。接下来,合肥将持续做优科技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力争到今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3000 户。此外,将设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基金,大力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目前,合肥正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编制了《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并建立科技成果资源库,征集高校院所应用型科技成果 471 项,面向全市企业开放发布。下一步,还将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加快设立市级自然科学基金,对接产业关键技术需求,力争全年实施 100 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当前,合肥还正依托安徽创新馆,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批复工作,计划于今年 10 月份建成。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线下科技市场与线上科技市场功能的互补。同时,实现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团队等供给侧,与政府、企业等需求侧的精准对接,有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对接通道不畅通、科技成果孵化靶向性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渠道少等问题。创新驱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当前,合肥正以创新为引领,构建长三角创新生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9 月 9 日,在于上海举行的长三角企业家圆桌会议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牵头成立了 4 条产值超万亿元的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其中,安徽省牵头成立了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加速融合,携手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产业链联盟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企业或学术机构组成,下设芯片算力组、核心算法组、智能场景组、产业生态组四个组别。位于合肥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理事长单位,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企业与学术机构均参与其中。联盟将联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场景、数据、人才、政策等资源,积极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旨在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提升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联盟理事长、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将发挥联盟成员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融合发展。以创新为 " 资本 ",合肥更链动安徽其他城市,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9 月 16 日,作为长三角五大城市集群之一的合肥都市圈八个城市联合发起成立了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搭建起区域内良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交流平台,提升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当日的会议上,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与清华长三角区域研究院所签订产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这意味着,合肥都市圈将发挥自身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以及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的优势,协同清华大学的产业创新资源优势,形成强大合力,有效落实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共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的科研院所来合肥寻求合作,将能够更好地为产业赋能。"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说。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来源:合肥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两个人

省委、省政府表彰决定!芜湖这些个人和集体在列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2020年12月7日)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最重要的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全省上下全面动员、快速行动,各级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决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忠诚履职、坚守岗位;广大科研人员、新闻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企业职工真诚奉献、不辞辛劳;广大人民群众顾全大局、守望相助,以牺牲和奉献、坚持和努力,为全省抗疫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英勇表现和感人事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展现了全省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英勇奋战、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充分激发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广泛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高向东等805名同志“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授予合肥市肥东县公安局等309个集体“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集体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与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未来一段时期疫情防控仍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全省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为榜样,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勇担重任,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名单芜湖市刘 敏 芜湖市南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玲玲(女)芜湖市南陵县医院院感办主任茆大庭 芜湖市殡仪馆职工后西金 芜湖市商务局流通发展与电子商务科科长张爱虎 芜湖市财政局国库科副科长陆照海 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科(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科长宇 雯(女)共青团芜湖市委青年发展部副部长俞 霞(女)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新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贤正 芜湖市繁昌区中医医院内一科主任孟宪艳(女)芜湖市镜湖区荆山街道凯旋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陶九胜 芜湖市镜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吴 莉(女)芜湖市鸠江区医院病案科主管护师滕 斌 芜湖市三山区保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前进 芜湖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马庆彪 芜湖市芜湖县医院内二科主任汪 铸 芜湖市湾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古亚东 芜湖市无为市刘渡镇重兴村党总支书记巩国防(女)芜湖市无为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甘业云 芜湖市无为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 娟(女)芜湖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科科长汪健文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梅仕庆(女)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陈礼运 芜湖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熊 煜 芜湖市中医医院基层指导专家组副组长王 斐(女)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科长程周祥 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王进强 芜湖市急救中心主治医师欧玉琳(女)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芜湖车务段芜湖站副站长张阳阳 芜湖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四科副科长毕亮亮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杨 刚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柯传灯 安徽奇瑞瑞弗特种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霞(女)芜湖市眼科医院院感科副主任护师杨世平 芜湖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九级职员盛明新 芜湖市公安局治安管理警察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韩 红(女)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芦莹莹(女)芜湖市中医医院儿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吴 迪 芜湖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卢京军 芜湖市殡仪馆党支部副书记中直单位、省直单位及企业谢中陆 安徽省纪委监委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二级调研员冷 涛 安徽省委办公厅常委办副处长鲁 飞 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二处处长王 俊 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省直医院院长吕国平 安徽省委组织部组织指导处(省党代表联络办)处长(主任)、一级调研员卢小豆 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采访部主任、新媒体部主任朱琳琳(女)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助理记者苏 艺 安徽新媒体集团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子杰 安徽省委政法委员会维稳督查处处长邵有为 安徽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周 晓(女)安徽省委编办事业机构编制处四级主任科员王永娟(女)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孙明勇 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校区事务办副处长李秀胜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七室主任毛洪波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室副主任蒋鸿翔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处级督查专员何建武 安徽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接待处副处长刁吉润(女)安徽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业务处处长张建成 安徽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接待处副处长李 强 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处四级调研员王泽武 合肥新亚汽车客运有限公司驾驶员李 胜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局一级主任科员余 璞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盼攀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估督导处三级主任科员俞能钟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调控和收费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蒋志平 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二级调研员付连国 蚌埠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助理吴郊锋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唐超峰 阜阳师范大学医疗保健中心主任柳 燕(女)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教授张道信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秦 岷(女)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阚广浩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赵 德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副处长陈 东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无线电管理处副处长陈 刚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离退休工作七处二级主任科员程效春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消费品工业处副处长荣长海 安徽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副总队长刘 阳 安徽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信息网络安全科四级主管高 量 安徽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秘书科民警童 静 安徽省公安厅治安行动队队长纪雪峰 安徽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行业场所治安管理指导科副科长、一级警长杨 坤 安徽省公安厅审计处副处长吕晓洁(女)安徽省淝河监狱第七监区四级警长任莎莎(女)安徽省女子监狱第四监区四级警长曹 明 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心(省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八级职员谢 伟 安徽省淝河监狱第二监区监区长、省监狱总医院感染科主任徐进超 安徽省财政厅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心一级主任科员史兴华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伤保险处一级主任科员陈 倩(女)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表彰奖励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钱叶金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省环境监察局12369投诉中心主任齐 悦(女)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监督处副处长陈结华 安徽省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工程师李 科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运输处二级主任科员梁 晨(女)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许张红 安徽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公路执法处负责人张晓江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二级调研员李雪松 安徽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王首强 安徽省商务厅办公室二级调研员易向军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处处长张文啸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行政审批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杨绪斌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张帮友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处长饶 磊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唐 昳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处(地方病防治处)副处长丁思成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四级调研员许友法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四级调研员王宏伟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建办一级主任科员宋 勰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杜鹏程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服务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邵东华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 松 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实习研究员王叶飞(女)安徽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护士长樊 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肝胆外科护士长唐 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吴海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临床病理中心亚专科主任杨田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鲁朝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委员,南区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王锦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郑昌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马 艳(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陆 卉(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创伤骨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杨春梅(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科研处副处长圣文娟(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日间病房放化疗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白 璐(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朱孝武 合肥市传染病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四病区主任王 云(女)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张文胜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张 鹏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夏 丽(女)安徽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丁 洁(女)安徽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梁 磊 安徽省儿童医院呼吸三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葛敬梅(女)安徽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丁宏萍(女)安徽省胸科医院院内感染办公室副主任陶满意 安徽省胸科医院结核五科行政副主任吴家兵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龚 磊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科副科长孙 永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室主任侯 赛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科主管医师史永林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室副主任李家斌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费广鹤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施艳群(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护士长张 慧(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护士长唐 芳(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护士长沈 霞(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神经内科主管护师吴齐兵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医师李永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赵 益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张秀梅 (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张 艳(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观察室护士长、主管护师金长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燕午(女)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肝病科)一病区护士长费 君(女)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万荣(女)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凌 云(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庞金霞(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胡国俊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妮娜(女)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长、急诊科副护士长张国梁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何 琨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柏 玲(女、回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呼吸内科主管护师杨 成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行政副主任韦 彪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莲芳(女)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吴 强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重症医学科教研主任刘传苗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 丽(女)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长、主管护师周玉娟(女)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副护士长范婷婷(女)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急诊中心主管护师冯 钢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杨江华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黄后宝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邢 敏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齐亚敏(女)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急诊内科主管护师黄友明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秦 晋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李运莲(女)安徽省荣军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副主任护师周 吉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三级调研员储悦昭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科技和信息化处四级主任科员疏 奕(女)安徽省审计厅国有企业审计三室二级调研员胡 清 安徽省外办涉外领事处处长佘仁宏 安徽省外办综合处一级主任科员操 川 安徽交控集团高界管理处中控室主任、岳西管理中心主任盛红蕾(女)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职业病防治院重症监护科护师吴 明 安徽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 力 中铁建铜冠投资有限公司商务物流部部长孔 健(回族)皖北煤电集团供应分公司工程师倪寒冰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陈 蓉(女)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周 鹏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局二级主任科员袁 媛(女)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注册处一级主任科员黄葆华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医疗器械与药包材检验所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室副主任吴伟泽 安徽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二级主任科员万 勇 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钱海廷 安徽省贫困监测信息中心副主任赵小勇 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电子政务与应用处处长朱 飞 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电子政务与应用处二级主任科员柴 辉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调研员朱晓华(女)安徽省工人半汤温泉疗养院副总护士长、体检中心副主任沈 莉(女)安徽省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副部长、省红十字基金会负责人屈新福 安徽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汪 昱(女)合肥新桥机场海关副关长张瑞英(女)安徽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周 良 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办公室(人事处)副主任韩明光 安徽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边防检查处处长苏仕飞 安徽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合肥边检站正科级民警肖 琼(女)民航安徽安全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张凤清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宿州东高铁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戴 飞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杨晓鹏(回族)安徽海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耀辉 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总经理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名单芜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芜湖海关监控科芜湖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技党支部芜湖市无为市陡沟镇凤凰桥社区党总支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芜湖市镜湖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芜湖市繁昌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芜湖市弋江区南瑞街道瑞华苑社区党委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投资与技术进步科芜湖市公安局治安管理警察支队芜湖市殡仪馆(援鄂服务队)中直单位、省直单位及企业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组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疫情监测组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交通防控组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督查督办组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委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一批危重救治组党支部安徽支援湖北第四批医疗队安徽省立医院队安徽支援湖北第四批医疗队安医大一附院队安徽支援湖北第六批医疗队安徽支援湖北疾控队入境赴皖人员上海接转工作组入境赴皖人员北京接转工作组安徽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安徽省疫情防控新闻中心安徽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安徽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经济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七室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调控和收费管理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安庆师范大学医院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安徽天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安徽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抗疫突击队安徽省援鄂警队安徽省民政厅涉外婚姻收养登记服务中心安徽省淝河监狱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安徽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省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处(地方病防治处)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及中医康复党支部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病区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分析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与微生物检验党支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含干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党委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党总支第一党支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党委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内科第十党支部安徽省外办出国管理处安徽省外办驻省疫防办前方工作组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援鄂蔬菜运输应急车队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电子政务与应用处安徽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处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北站马鞍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合肥海关口岸门诊部)安徽嘉海服饰有限公司合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说而不休

曹卫星教授应邀来院作学术报告

11月20日,应我院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物学学科评议组共同召集人、全国农业专业学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协作组牵头人曹卫星教授到我院交流并作学术报告。报告会前,院党委书记李恩年会见了曹卫星教授。报告会后,副院长赵皖平、李泽福及相关团队带头人陪同曹卫星教授参观了我院成果展厅。学术报告会由李泽福主持。曹卫星教授以“智慧农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题,从智慧农作技术的发展动力与特征、智慧农作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智慧农作技术体系示范应用等方面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参会人员就当前我国智慧农作关键技术及智慧农业今后发展的前景等问题展开了互动讨论。曹卫星教授表示,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智慧农业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李泽福指出,曹卫星教授长期从事智慧农业技术研究,在粮食作物精确定量诊断技术、管理知识模型、生长过程模型及决策支持技术、生理生态机制及量质协调栽培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智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希望全院科研人员认真学习曹卫星教授的科研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安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院科研处、各研究所、院创新团队技术骨干及科技人员近百人参加报告会。【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盖娜

重大变化!安徽将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鼓励省属高校与中科大、合工大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并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计划通过多项改革提高全省研究生培养质量。招生改革我省将推进研究生分类考试“近年来,安徽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高校规范管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省教育厅科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上看,各研究生培养高校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提升,但是,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问题发生。为此,专家组在充分调研分析安徽省研究生教育现状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通过专家论证后,并征求全省本科高校和厅有关处室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这其中,最大亮点就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试点,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意见》中提出,我省将探索建立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新方式。这也意味着,今后,我省的研究生考试或将采取“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的招录方式。同时,还将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中的比例和本硕连读生在硕士生中的比例,加大接受校内外推免生力度。并支持研究生培养高校优化复试考核,加强能力考察,注重综合评价。将加强省属高校与中科大、合工大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同时,我省还将探索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新模式。“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深化省属高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研究院等中央部委在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深度合作。”《意见》中提出,我省还将积极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鼓励我省高校积极与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按照要求,原则上,各研究生培养高校至少与3所以上中央部委所属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其中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比例不低于20%。导师聘任我省将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也不可或缺。“将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选聘标准,建立学术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其中提出,我省将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根据导师岗位考核结果每年动态调整的导师比例不低于2%。同时,实行研究生导师资格和实际上岗招生分离,将是否具有科研项目或者科研经费作为其获得当年招生资格的必要条件。连续3年没有招收研究生的,自动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累计2次被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的,6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综合合肥晚报、安徽商报【来源:安徽财经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里欧洛

安徽: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插上创新翅膀

“要坚持科技创新导向,共同搭建重大创新平台,一体化高质量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协同建设创新翅膀上的长三角。”6月5日,在浙江湖州举行的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为大力推进新一轮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吹响了号角。会议提出,一市三省要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研究编制《数字长三角建设方案》,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近年来,我省秉承开放创新的理念,在基础性、战略性上下功夫,聚八方要素推进协同创新,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与沪苏浙规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为探索区域创新协作“长三角模式”作出了安徽贡献。科技协同创新不断跑出“加速度”,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插上创新翅膀。争做创新“赋能者”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硬科技”铸成国之重器,“高精尖”引领产业变革。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指出,长三角要强化创新突破和高端引领,形成更多创新性的成果、关键性的技术、引领性的产业,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6月6日,在2020长三角一体化(网上)创新成果展开幕式上,硕大的显示屏滚动展示着一项项长三角最新的重大科技成果,两项来自安徽的科技成果备受现场观众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对尝试融合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成的东方超环(EAST)创造了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悟空”飞天,“墨子”传信,“京沪干线”开通……这一项项国之重器的诞生,背后无不体现协同创新的力量。“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研制;“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由中科大牵手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研制;“京沪干线”量子通信保密干线,由中科大牵头建设,连接北京、合肥、济南、上海等多个城市。目前,跨越国界省界和专业领域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一种常态。伴随着东方超环创造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在合肥成立。在“开放共享、发展共赢”的理念下,该中心瞄准核聚变领域关键科技问题,集聚世界主要核聚变研究力量,建立更稳定、更包容、更灵活的合作架构和交流机制,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在合肥,“合肥光源”“人造太阳”“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前来研究,催生了一系列重要原始创新成果。多层次全方位对接 长三角科创产业深度融合“我身旁的这台设备叫做大口径光学元件缺陷定量检测系统,是专门用来对特种光学玻璃表面缺陷进行精密检测的设备,它可以发现尺寸小于50纳米的缺陷和损伤,其难度相当于在杭州西湖大小的白沙滩上寻找到一粒白砂糖。”合肥知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坚告诉记者,他们能够取得这一突破,得益于企业与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及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这两家科研机构不仅在企业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还把知常光电公司列为成果转化和实习基地。在此推动下,他们研发出的光机电一体化高端检测设备突破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瓶颈。“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我们引才引智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借助这个发展战略带来的新机遇,尽快让我们的产品走向长三角,进而进军全世界。”陈坚说。为加快创新资源共享和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共建,安徽率先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并被纳入到国家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中。省委省政府每年还专门举行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的大院大所合作对接活动,进一步鼓励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区域内多层次全方位对接。前不久,位于皖北的界首市借助皖北地区全面纳入长三角以及商合杭高铁的顺利开通,专门在上海建立了离岸科创中心,以此来加快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我们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在对接长三角过程当中,一些痛点问题是单个企业解决不掉的,需要政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来解决。上海离岸科创中心,实际上在为界首的企业融入长三角,对接更多优质的要素资源搭建一个公共平台。”界首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逢阳说。“下一步,我们将推进长三角专家库共建共享,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建设长三角工科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支持一市三省科技创新智库设立联合战略咨询课题,积极营造创新合作环境。”省科技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共建重大创新平台 让协同创新跑出“加速度”6月6日,一市三省科技部门在2020年一市三省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签订《共同创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根据协议,一市三省将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的创新优势与合作基础,共同明确协同创新、改革发展的宗旨,共同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枢纽、产业技术创新枢纽、人才价值转化枢纽三大枢纽的功能定位,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共同探索和完善运行机制,共同打造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共同争取创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加快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落实《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创建国家实验室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增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一室一中心”8个。“目前我省已制定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分中心建设方案,下一步还要在联合攻关上加大力度。”省科技厅厅长罗平介绍,聚焦区域民生保障、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公共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我省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项,其中长三角地区合作的项目15项。围绕5G通讯、新材料等领域,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定向委托类长三角地区合作项目4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我省首次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并支持项目16项。“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当中,我们要推动长三角地区各种创新资源在安徽集聚,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科研成果,也促进一批国家科技重大研发的成果能够到安徽落地转化。”罗平说。随着重大创新平台共建的加速推进,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不断跑出“加速度”。在2020长三角一体化(网上)创新成果展开幕式上,由浙江省科技信息院会同一市三省的科研、情报所首次联合发布的《2020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综合水平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速9.33%,一级指标年均增幅7%以上。9年间,长三角城市间专利转移数从不足千次跃迁为近2万次,科研合作网络密度增幅超八成,发明专利申请量、科技论文合作量均翻了4倍多,3万余台大型仪器、19个大科学装置和2420家服务机构实现了云上预约和共享共用。2019年,一市三省联合争取国家重大攻关项目超100项,获批经费超18亿元,相互间登记技术交易合同14000余项,交易金额达432亿元,区域间分工和协作的态势逐步深化,创新链不同节点的协同正在加快构建,科创共同体建设正加速推进。(记者 汪永安)

魔法书

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今天 安徽研发新冠疫苗最新进展 2.21北京湖北重庆各省疫情最新消息

2月20日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75465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今天,钟南山谈疫情峰值疫情拐点已开始是真的吗?安徽研发新冠疫苗有何进展?肺炎疫情实时动态 全国新增889例新冠肺炎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89例,新增死亡病例118例(湖北115例,浙江、重庆、云南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1614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10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8804人,重症病例减少231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4965例(其中重症病例1163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8264例,累计死亡病例22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5465例,现有疑似病例5206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0603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0302人。湖北新增确诊病例631例(武汉319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51例(武汉766例),新增死亡病例115例(武汉99例),现有确诊病例48730例(武汉37448例),其中重症病例10997例(武汉96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1788例(武汉6214例),累计死亡病例2144例(武汉1684例),累计确诊病例62662例(武汉45346例)。新增疑似病例1279例(武汉979例),现有疑似病例4094例(武汉2820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02例:香港特别行政区68例(出院5例,死亡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6例),台湾地区24例(出院2例,死亡1例)。信息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最新疫情地图钟南山谈疫情峰值2月17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挪富带领广东医疗队,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通过网络平台与钟南山院士进行视频会诊。期间,钟南山院士表示根据现有数学模型和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预计在2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左右全国疫情会平稳。“目前是否已经达到峰值还不确定,还需要再观察几天。”钟南山说,峰值不等于“拐点”,疫情还有可能随着务工人员返程再次出现新的高峰。峰值不代表拐点?但是钟南山也表示,主要大中城市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做好出入人员的检查,因此返程带来新的疫情高峰的可能性不大。在谈到武汉疫情防控时,钟南山表示,武汉仍处于高患病率和高病死率,病人总数占全国80%,病死率占全国95%以上,因此全国都对武汉进行支持。钟南山指出,虽然做了很大努力,但是武汉还是没有完全阻止人传人。方舱医院的建设对控制人传人很有效果,同时武汉正在加快排查疑似病例,这些举措都对全国的疫情防控有着积极影响。“我们全力以赴开展两个监测,一是将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分开,二是增加对核酸检测精密度的补充,开展IgM抗体检测。”钟南山说,目前团队正在研发IgM抗体检测试剂,成果预计很快公布,公布后将首先对武汉进行支援。湖北新增411例新冠肺炎 湖北累计报告新冠肺炎62442例 2020年2月20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1例,其中:武汉市319例、黄石市7例、十堰市13例、襄阳市3例、宜昌市4例、荆州市7例、荆门市6例、鄂州市5例、孝感市17例、黄冈市17例、随州市4例、恩施州1例、仙桃市1例、天门市4例、潜江市3例,咸宁市和神农架林区0例。全省新增病亡115例,其中:武汉市99例、黄石市1例、襄阳市1例、宜昌市1例、荆门市3例、鄂州市1例、孝感市5例、黄冈市3例、随州市1例,十堰市、荆州市、咸宁市、恩施州、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和神农架林区0例。全省新增出院1451例,其中:武汉市766例、黄石市40例、十堰市22例、襄阳市49例、宜昌市19例、荆州市80例、荆门市28例、鄂州市25例、孝感市98例、黄冈市125例、咸宁市45例、随州市78例、恩施州10例、仙桃市26例、天门市32例、潜江市8例,神农架林区0例。截至2020年2月20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2442例,其中:武汉市45346例、黄石市974例、十堰市654例、襄阳市1170例、宜昌市895例、荆州市1517例、荆门市800例、鄂州市1343例、孝感市3346例、黄冈市2856例、咸宁市766例、随州市1287例、恩施州245例、仙桃市568例、天门市477例、潜江市188例、神农架林区10例。全省累计治愈出院11788例。其中:武汉市6214例、黄石市339例、十堰市209例、襄阳市343例、宜昌市250例、荆州市531例、荆门市229例、鄂州市375例、孝感市771例、黄冈市1274例、咸宁市313例、随州市386例、恩施州112例、仙桃市210例、天门市165例、潜江市57例、神农架林区10例。全省累计病亡2144例,其中:武汉市1684例、黄石市27例、十堰市2例、襄阳市24例、宜昌市28例、荆州市40例、荆门市37例、鄂州市39例、孝感市94例、黄冈市90例、咸宁市10例、随州市28例、恩施州3例、仙桃市19例、天门市12例、潜江市7例、神农架林区0例。目前仍在院治疗42056例,其中:重症8979例、危重症2018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现有疑似病例4084人,当日新增1269人,当日排除610人,集中隔离3906人。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25696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63126人。 四川新增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525例据四川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2月20日0-24时,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5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4例,新增疑似病例16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确诊病例中,成都市2例、德阳市1例、达州市1例、甘孜州1例。截至2月21日0时,四川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525例,涉及21个市(州)。现有疫情县(市、区)101个,无疫情县(市、区)82个。525名确诊患者中,正在住院隔离治疗300人(其中危重18人),已治愈出院222人,死亡3人。现有疑似病例84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599人,现有2111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北京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396例北京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2月20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新增疑似病例41例,现有疑似病例114例。新增密切接触者4例,累计确定密切接触者2095例,其中1488例已解除医学观察。治愈出院16例。截至2月20日24时,北京市累计确诊病例396例。其中出院169例,死亡4例。东城区12例、西城区53例、朝阳区58例、海淀区61例、丰台区41例、石景山区14例、门头沟区3例、房山区16例、通州区19例、顺义区10例、昌平区29例、大兴区39例、怀柔区7例、密云区7例、延庆区1例,外地来京人员26例。平谷区尚未有病例河北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308例据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消息,2020年2月20日0—24时,河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例(唐山市)。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例,其中,沧州市4例、邯郸市4例、唐山市3例、邢台市3例、石家庄市1例、承德市1例、秦皇岛市1例、廊坊市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河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08例,其中在院治疗133例,现有重症病例15例,累计治愈出院170例,死亡5例。确诊病例中,唐山市57例、沧州市48例、张家口市34例、保定市32例、邯郸市31例、廊坊市30例、石家庄市28例、邢台市23例、秦皇岛市10例、衡水市8例、承德市7例;死亡病例中,沧州市3例、唐山市1例、邢台市1例;重症病例中,石家庄市3例、唐山市3例、沧州市3例、秦皇岛市2例、廊坊市1例、保定市1例、邢台市1例、邯郸市1例;出院病例中,保定市27例、张家口市24例、沧州市22例、廊坊市21例、邯郸市17例、唐山市16例、石家庄市14例、邢台市13例、衡水市6例、承德市5例、秦皇岛市5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524人,当日解除隔离医学观察421人,现有1117人正在接受隔离医学观察。广东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1333例据广东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月2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33例。20日当天全省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东莞市1例。新增出院45例,累计出院664例。新增出院病例中,1例为危重型病例治愈出院,4例为重型病例治愈出院,其他为普通型或者轻型治愈出院。另有疑似病例1例。有1926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中,深圳市416例、广州市339例、珠海市98例、东莞市93例、佛山市84例、中山市66例、惠州市62例、汕头市25例、江门市23例、湛江市22例、肇庆市18例、梅州市16例、茂名市14例、阳江市13例、清远市12例、韶关市10例、揭阳市8例、汕尾市5例、潮州市5例、河源市4例。男性656例,女性677例,年龄介于2月龄-90岁之间。截至2月20日24时,在院的664例确诊病例中,轻型61例,普通型541例,重型35例,危重型27例。累计死亡5例。重庆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 累计确诊567例据重庆市卫健委网站消息,2月20日0—24时,重庆市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7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5例。新增确诊病例中,万州区2例、涪陵区2例、渝北区1例、铜梁区1例、石柱县1例;新增死亡病例为万州区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中,万州区10例、长寿区1例、潼南区1例、开州区1例、丰都县1例、忠县5例、云阳县2例、奉节县1例、石柱县2例、高新区1例。截至2月20日24时,重庆市现有在院确诊病例262例(其中重型病例29例、危重型病例12例),累计死亡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99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6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281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20831人,尚有198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具体情况如下:图片来源:重庆市卫健委网站专家认为,2月17日至19日,新增确诊病例全部来自密切接触者,未见社区感染病例,表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四类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等措施,对尽早识别传染源、切断社区传播途径效果明显。但是,随着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员流动增加、人群聚集风险加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压力仍未减轻,必须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分类防控措施。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提示:复工之后,售货员、地铁的工作者、媒体人员等日常接触人员比较多的特殊人群,感染风险要比普通人群更大,必须高度重视个人防护工作,在岗期间要规范佩戴口罩,口罩在变形、弄湿、弄脏之后会导致防护性能下降,要及时更换。同时要注意手卫生,平常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肌肉酸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就医。钟南山指导研制出快速检测试剂盒昨天,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透露,近日,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下,实验室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最新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完成初步评价。据介绍,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且患者的血浆稀释500至1000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条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表示,这一试剂盒在湖北某医院进行了应用试验。通过对部分临床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但PCR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血样进行复检,该试剂盒能检出相当部分(IgM)阳性,提示可与核酸检测形成互补。目前该试剂盒(科研用)样品已大批送至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大冶市等地基层卫生机构等,与核酸检测等技术联合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测试评估。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能否成“良药”?多名患者采用血浆疗法症状明显改善;专家称血浆疗法值得一试,但宣布有效为时尚早武汉血液中心爱心献血屋可接受血浆捐献。受访者供图中国生物已制备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用康复者特异血浆治疗11例危重病人,治疗效果显著。血浆治疗备受关注。专家表示,该疗法原理上可行,值得探索,但此时告诉大众这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还为时太早。新京报讯 至今仍未有特效药的新冠肺炎,或将迎来新的治疗手段——血浆治疗。据国资委新闻中心官微消息,中国生物已制备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用康复者特异血浆临床治疗多例危重病人,治疗效果显著。针对这种新疗法的原理、合理性、以往应用范围等问题,新京报记者连线多位临床医学专家、合理用药专家及业内人士。专家表示,该疗法原理上可行,值得探索,但此时告诉大众这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还为时太早。专家呼吁康复患者捐献血浆1月31日上午,科技部下发了《关于请协助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血液样本的函》。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前提下,康复患者的血浆是临床特异性治疗最可及的资源。她呼吁从立法层面要求康复者在知情同意、符合伦理、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捐献宝贵的血浆,用于他人的急救。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呼吁康复期患者伸出胳膊,捐献宝贵血浆。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投入临床据国资委新闻中心消息,中国生物已完成对部分康复者血浆的采集工作,开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备。经过严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病毒灭活,抗病毒活性检测等,已成功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特免血浆。首期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浆治疗,目前连同后续医院治疗的危重病人超过了10人。临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疗12至24小时后,实验室检测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病毒载量等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捐献联系人电话被“打爆”国务院国资委提供了3个爱心捐献联系人手机号码,呼吁康复病人积极献血。昨日,新京报记者尝试拨打电话,发现基本处于占线状态,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称,献血信息发布后,热线已经被“打爆”。“询问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捐献的很少。”其中一位联系人告诉记者,其中部分来电者是外地人,询问能否捐献;部分武汉当地的痊愈者并不符合要求,有些提供不了出院证明。上海将对一例患者进行血浆治疗2月14日,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上海已准备针对新冠肺炎开展血浆疗法。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卢洪洲称,血浆疗法在没有明确特效药的情况下尤其有价值,希望通过临床经验获得疗效证据。卢洪洲介绍,目前专家组正准备针对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血浆治疗,“已经制订详细的方案,期待血浆疗法对重症患者,尤其是对危重症患者起到一定作用。”此外,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上海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治愈出院病例累计90例,其中6个人愿意捐献血浆帮助治疗及研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 新冠病毒有可能长期存在#专家称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疾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新冠肺炎与SARS不同,SARS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很快把宿主杀死然后病毒自身也不容易存活。而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对此我们从临床诊治和生产生活防范方面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安徽研发新冠疫苗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苗研发怎么样了?2月20日上午,在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的防疫发展“两手抓”复工复产“四带头”新闻发布会上,安徽唯一研发新冠疫苗的企业——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蒲江介绍,目前疫苗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已经完成了疫苗的设计,正在动物体内进行免疫效果的验证,预计今年6月能够申请进入临床试验。1月就已启动研发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上市产品1个,在研项目共计15个,包括6个结核产品和12个病毒类疫苗,其中2个产品即将上市生产,10个产品已获准开展Ⅲ期人体临床试验。新冠疫情发生后,企业迅速行动,利用自身在疫苗研发领域十多年来的积累和优势,开始新冠疫苗的研发,成为安徽省唯一研发新冠疫苗的企业。蒲江介绍,1月29日,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签订新冠疫苗合作协议,加速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依托多年积累打造的MERS-CoV疫苗研发平台,迅速组织科研攻关力量,加快新冠疫苗研发进度。“新冠疫苗的研发采用重组基因技术制备亚单位疫苗,具有安全性更高、稳定性更好、免疫原性强、免疫持久、可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势。”疫苗设计已经完成智飞龙科马的新冠病毒疫苗研究,已经被纳入科技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疫苗研发进展到哪一步了?蒲江介绍,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研发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攻关。目前,已经完成了疫苗的设计,正在动物体内进行免疫效果的验证,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同时生产工艺的研发、生产车间改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等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是咋设计的?蒲江介绍,疫苗的设计有很强的专业性,行业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质量来源于设计”。正在进行的新冠疫苗研发前期有MERS-CoV疫苗研发平台作为基础,在设计上有很好的基础。“MERS-CoV疫苗也是一个冠状病毒疫苗,为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打了很好的基础,等于平台已经搭好了。在获取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以后,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把基因序列在实验室合成出来,在这个平台上装配进去,再通过体外表达,能够很快获得最有效的抗原成分。”蒲江介绍,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中,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也体现了公司经验和技术上的积累。预计6月申请进入临床试验新冠病毒疫苗什么时候可以上市?蒲江介绍,疫苗研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除了实验室工作,还要进行动物试验,做相关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估,才可以进入到人体的临床试验阶段。人体临床试验又分为三期,要求严格,时间也比较长。“常规情况下,疫苗研制时间漫长,一般要十年左右。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国家监管部门的审批,在数据、资料达到要求后才能获批开展下一步的工作。”蒲江介绍,针对目前疫情防控需要,国家对疫苗研制已经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实际上,监管部门的审批人员跟疫苗研发企业已经是‘零距离’的开展工作,每天企业的研发数据审批人员都会及时获知到,深入了解研发的整个过程,第一时间对审批资料做出评估,这样就能大大加快疫苗研发的速度。”蒲江表示,按照目前进展,公司研制的新馆病毒疫苗预计可以在今年6月申请临床试验。“新冠病毒疫苗是创新性疫苗,要充分评估疫苗的风险。我们将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在确保疫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力争疫苗尽早获批上市。”

插翅虎

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安徽创新馆展示稳态强磁场装置模型。据安徽日报报道 日前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立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总定位,明确了安徽“两地一区”的分定位,即“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如何理解国家战略赋予安徽的定位,我省如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如何与兄弟省市“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记者采访了省有关部门和业内专家。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规划纲要》擘画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宏伟蓝图,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方面指明了一市三省加强协同创新的方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的‘大战略’、安徽的‘大机遇’。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说,“安徽将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携手苏浙,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明确的重大任务落实,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贡献安徽力量。 ”安徽创新馆展示的合肥光源系统模型。长三角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今年7月15日召开的省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明确了安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标志着国家战略在我省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我省提出,始终把创新摆在应对环境变化的突出位置,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对标顶级、创造一流、打造卓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的引领型发展。“长三角既是我国经济活动最为密集,也是城市密度最高、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质上就是保持经济活动密集与人口密度一致性。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斐认为,近年来,安徽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优化上的比较优势,在产业技术与创新融合基础上参与长三角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分工为主的网络化、水平分工,实现区域分工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更高层次推进。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的合肥展区。《规划纲要》提出,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联手营造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生态,打造全国原始创新策源地。我省明确提出,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构建“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共建是一体化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我省最有优势、最可作为的“主战场”。10月22日至24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考察对接,聚焦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事项,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其中,“创新共建提能力”摆在首位。此次我省与兄弟省市达成一系列合作事项:共同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互动,支持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签约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马鞍山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铜陵有色铜冠铜箔公司研发的6微米锂电铜箔。10月25日上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考察对接活动总结交流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指出,要在高技术创新上求突破,聚焦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突出平台建设、培植“研发沃土”,狠抓创新攻坚、打造“科技蓝天”,激活要素资源、建设“创新牧场”,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安徽原始创新活跃、源头供给强劲,通过长三角科技创新联手,可以为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贡献安徽智慧。 ”张天培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推进上海张江、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健全开放共享合作机制和常态化联络机制,探索规划联动、项目联动、平台联动、人才联动,共同打造全国原始创新策源地。“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也是与北京和上海并肩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在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城市能级上积极作为,不断加大基础研发和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全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缩小与长三角兄弟省市的经济发展差距,成效不断显现。 ”林斐说。《规划纲要》提出,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打通原始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中电集团38所的“魂芯”处理器。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要以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牵引,力争取得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以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为牵引,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安徽汇聚转化。强化政策支撑形成强大合力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离不开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今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上,上海嘉定、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和安徽芜湖共同签署《深化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战略协同、成果对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等方面合作,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模板。根据该战略协议,嘉定与温州、苏州和芜湖将深入合作,通过“互联网+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科技服务的互通互联、合作共享。10月16日,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正式揭牌,首批7只子基金正式签约。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由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注资设立,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和参股设立子基金等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多渠道融资服务。省财政将累计出资20亿元,通过吸收市县和社会资本放大规模,总规模将不少于50亿元。引导基金将主要投向国内外各类先进科技成果,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在皖转化和产业化。11月29日,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协调会(长三角片区)在上海张江科学城召开。长三角34个国家高新区围绕“践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率先实现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共同发布了倡议书。倡议书提出的首个目标便是:“长三角高新区要携手并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率先成为硬科技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我省着力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成效持续显现。我省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聚集1825家服务机构的28634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327亿元。长三角一市三省科技情报院(所)签订了《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战略智库联盟框架协议》,推进落实科技文献、数据和案例等资源共享。《规划纲要》提出,强化协同创新政策支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推动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构建成果转化共推机制。培育壮大转化主体,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打造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整合政府、院校、专业机构和企业等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打造面向市场和应用的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共建共享创业创新平台,联合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推动长三角科技市场一体化,推进一市三省科技大市场有机衔接,实现一市三省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专家、技术经纪人队伍等资源共享。(记者 吴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