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民心亲
专栏作者
推荐
最新
查看
-
>>>>国各省市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持续更新中)为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国各省市院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9年武汉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商业/金融数据分析方向)招生简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2019年武汉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商业/金融数据分析方向)招生简章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我校于2019年招收工程管理(商业/金融数据分析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非日制双证)。01培养目标及项目特色(一)培养目标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专业学位。商业/金融数据分析是在数据大爆炸及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学科。当前以商业问题为对象、以数据分析为手段的科学决策已逐渐成为管理者的共识,近几年,商业数据分析已成为球多数商学院(管理学院)新的人才培养方向之一,也是人才为紧缺的领域之一。商业/金融数据分析是在洞悉商业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分析决策模型,将海量的复杂数据转化为清晰的、对管理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更好决策的学科。因此该方向的主要特点是“商业/金融+数据建模+计算机工程能力”,从而提供程序化的决策支持。与数据科学、大数据等专业方向的区别是更加强调商业背景知识和解决现实商业问题。商业/金融数据分析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以商业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数据分析为手段,对商业系统进行建模、?、决策和仿真,为企业和政府提决策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的级专门人才。该方向具有三大特点:侧重培养学生的“一切决策皆需数据”的商业分析意识;强调系统建模和优化以及实证分析能力的培养;重视算法软件工具的使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在管理咨询、物流、供应链、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行业,从事商业/金融系统建模、分析、咨询与决策方面的工作。(二)项目特色悠久的办学历史。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的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时设立的商务门,其实体根基源自1916年设立的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2000年四校合并,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原武汉大学商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大学商学院,组建了武汉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997年专业调整,电力技术经济专业调整为工程管理专业。1993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子权,2007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综合的学科优势。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综合性强,交叉优势非常明显。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完整的学科体系,涵盖管理、经济学两个学科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4个一级学科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0个博士点,得天厚的学科综合优势为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化培养及传统优势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国际化的培养体系。2016年4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式EQUIS国际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华中心区首家、球第160家获得EQUIS认证的商学院。至今,仅有4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共161所商学院获得此项认证,低于球商学院数量的1%。EQUIS国际认证的为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学界与业界紧联系。武汉大学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管理学家与经济学家、外籍教师、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县管理前来授课和举办讲座,与众多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创建了一批工程管理及物流工程领域的考察实习基地,有利于工程管理学员不断开阔自己的现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双导师培养特点。本项目为学员配备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共同指导制,由学校职教师与实践部门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共同担任导师。教学团队既培养学员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为学员讲授行业实践经验,确保学员获得佳学习效果。毕业证和学位证两证皆得。学员利用周末时间上课,修满学分、满足实习要求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可同时获得教育部授予的“武汉大学非日制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武汉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双证,有助于学员在职场上跨上新的台阶。02 招生计划2019年计划招收工程管理(商业/金融数据分析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非日制双证)40人(实际录取人数根据报名生源及考试情况确定)。03 学习形式、学制和录取类别学习形式:非日制学习形式,在从事某种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利用周末和业余时间进行非脱产学习。学习地点为武汉大学,将采取周末学习形式。学制:3年录取类别:定向 更多
-
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我校2019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事项通知如下:一、申请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学习成绩优秀,有望获得所在本科院校的推免资格。3.申请专业为基础专业、艰苦专业者可优先接收。4.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心健康,勤奋好学,思维敏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5.在校期间未受到纪律处分。6.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二、奖励政策1.不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均享受学校特殊奖学金(奖励标准为学费标准*实际学习年限,其中实际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每学年发放一次。2.推免生给予一次性奖励3000元/生。本校推免生另可获得学校给予的本校优秀学业奖学金3000元/生。3.享受国家助学金6000元/生·学年。4.可自主选择指导教师。5.学术型推免生可直接申请硕博连读,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6.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公派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国际访学交流等。7.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就业。三、接收专业及名额我校除工商管理(MBA)领域工程硕士之外,其他各学术学位专业和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均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四、接收程序 1.第一阶段: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前(预计为9月底)。在此阶段考生可提前申请我校。(1)提交材料。考生填写《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和《申请人基本信息表》(见附件),与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扫描件)一并压缩成一个文件。压缩文件和邮件主题命名为“推免生申请+姓名+本科学校”发至学院指定邮箱或QQ群(见附表)。(2)审核。学校审核考生申请材料,于9月份对合格考生进行复试,复试时间由学院届时通知。复试时需携带本科阶段成绩单、获奖证书或论文发表、科研活动等证明材料原件,同时携带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表。复试合格的考生被我校预录取为2019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3)拟录取。预录取考生获得本科学校推免资格后,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预计9月底开通,网址为http://yz.chsi.com.cn/tm),按照提示步骤完成拟录取即可。2.第二阶段: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该阶段申请我校的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1)报考。已获得推免资格且欲报考我校的考生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填写报考专业志愿。(2)审核。学校审核考生填写内容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合格考生发放复试通知,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在规定时间确认参加复试。(3)复试。复试时需携带本科阶段成绩单、获奖证书或论文发表、科研活动证明等材料原件,同时携带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表。(4)拟录取。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出待录取通知,考生接收后即可完成拟录取。五、其他1.申请人必须保证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可靠,否则不予录取。2.本科毕业时不能获得学士学位的将被取消获得特殊奖学金资格。3.接收我校待录取通知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生资格,视其为统考考生。六、联系方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29)82202244 杜老师附:各学院联系方式院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土木学院张老师82207610QQ群:473603757建筑学院陈老师82202742jzhyjsh@163.com(邮件需注明:推免生+姓名+本科专业+本科学校+一志愿专业。)QQ群:515941808艺术学院王老师82205431yskyb@xauat.e.cnQQ群: 340880622环境学院郭老师82202520请登录:https://biaodan.info/web/formview/5b55943675a03c7a5efd63ccQQ群:256811786 ;微信公众号:xjdhjyjs管理学院徐老师82201563xjdglxy@126.com理学院刘老师82205670468105528@qq.com材料学院杜老师82205328yjstj2013@163.com冶金学院刘老师82202937yjxykyb@126.com信控学院李老师82205599120375636@qq.com机电学院郭老师82202528xjdjdxy_kyyjsb@126.com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老师82205446songlian8585@126.comQQ群:75218671文学院刘老师8220238015094092044379622461@qq.com体育学院郑老师82201431/18192110696275401343@qq.com 附件1: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附件2:申请人基本信息表 更多
-
▶基本信息宋宽锋,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研究方向西方政治哲学▶联系方式电子信箱:songkuan@snnu.e.cn▶学历背景先后于1989、1994、199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陕西师大政治经济学院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工作简历1989年9月——1991年8月,在陕西省兴平市西吴中学任教,1994年至今在陕西师大政治经济学院哲学系任教。▶教学情况目前,为哲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西方政治哲学史”的课程,给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开设“西方哲学史原著研究”、“西方政治哲学专题研究”,为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开设“西方哲学专题研究”课程。▶研究重点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中西政治哲学比较研究▶近几年来科研成果1、《试析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复旦学报》2008年第1期;2、《牟宗三“政道与治道”之论说的辨析和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3、《中西文化比较模式与先验哲学框架——牟宗三儒家“新外王学”建构的理路及曲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4、《论证与解释——政治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