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有能知
专栏作者
推荐
最新
查看
-
>2017考研奋进群:517560474研究判卷老师的判卷心理对于接下来要进行的考试可以说得上是很有帮助,但是我们考生可能有困惑,老师的心思我怎么知道?的确,我们或许无法获知老师的想法,但是对于老师评判卷面,给予考生分数的标准,我们还是可以适当总结出来的。作为文科老师,他们在读一段文字时评价好坏的标准是什么?1、首先,一段话要有条理。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整体上要层次清楚,绝对不能不管题目是什么,一下子把挨边的东西全写上去,这样你让老师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找不着重点,你能得得分吗?2、其次,一定要审题!我所指的审题不是读完题目知道问什么就开始答题,需要了解的是,回答题目所真正问的东西。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点可能很多,但哪个才是真正要你答的,你要想好,如果一气都答上,以为就能得分了,其实不然,这会让老师很反感,会让他觉得你根本就不知答什么,分自然拿不到。3、另外,要在答案中分析材料。事实上,很多人从来都不这样做。材料所反映的东西虽然是显而易见的,但你一定要写出来,比如“××句话,说明什么什么”,不要不管材料,就开始写哲学原理什么的,这种分丢了,实在可惜。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结合材料分析”,所以,结合材料这一点,非常关键。4、最后一点,要有自己的思想。记住,政治考研大题,其实就是考你分析问题的能力,考你是否能把身边的一些问题与原理对应起来,然后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就是政治大题的答案。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考研政治得分答题思路,以供考生参考。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集训营、VIP一对一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推荐阅读》》》初试临近考研政治题目越错越多怎么办2017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 更多
-
2017考研奋进群:517560474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防科技大学F0503连续系统仿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供各位考生参考复习。科目代码:F0503科目名称:连续系统仿真一.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连续系统仿真有关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系统建模和模型处理方法、实验建模和计算方法、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方法、连续系统模型离散化处理方法、采样控制系统仿真方法、仿真软件和仿真系统相关概念特点等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对应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内容1.系统仿真基本概念掌握系统仿真的定义、分类、步骤、应用和相似理论等基本概念,掌握系统仿真中误差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系统建模和模型处理方法理解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和分类、了解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掌握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连续系统数学模型间的转换等方法。3.实验建模和计算方法掌握拉格朗日插值方法、牛顿插值方法,掌握分段线性插值和Hermite插值方法,理解分段样条插值、多变量插值和等间隔插值方法,掌握小二乘拟合方法,掌握线性方程组求解的斯消去法和LU分解法,理解线性方程组求解的主元斯消去法,掌握线性方程组求解的迭代法,理解向量和矩阵的范数以及迭代收敛原理,掌握非线性方程求解的对分区间法、迭代法和牛顿法,理解非线性方程求解迭代加速原理。4.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方法掌握插值型数值积分公式和复化、加速的原理,理解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掌握Runge-Kutta和线性多步法积分方法,掌握数值积分法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理解积分方法的选择和计算步距的确定等方法。5.连续系统模型离散化处理方法熟练掌握离散相似法,理解增广矩阵法,掌握置换法和根匹配法。6.采样控制系统仿真方法了解采样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思想,掌握采样控制系统仿真的一般方法。7.仿真软件和仿真系统理解面向结构图的仿真原理,熟练掌握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的具体应用,理解半实物仿真的基本概念,了解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掌握半实物仿真中的实时仿真算法,熟练掌握网络图的绘制、参数计算以及按期完工概率计算方法。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四、参考书目1.《连续系统仿真》.李琦等.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以上是在小编整理的国防科技大学F0503连续系统仿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国各院校2017考研招生简章汇总2017考研大纲面解析 更多
-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华女子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社会工作硕士),以供各位考生参考。学校概况中华女子学院地处首都北京,是直属中华国妇女联合会、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国第一所公办日制本科女子普通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老一辈妇女革命家创建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六十五年来,学校几经跨越式发展,1995年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2002年正式转制为普通等学校。学校始终秉承老一辈妇女革命家确立的为新中国培养新女性的办学目标,致力于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两性和谐发展,服务妇女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以“崇德、至爱、博学、尚美”为校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知性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专业简介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建于1993年,是国内早成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之一。2012年,学校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始招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并下设四个专业领域:妇女服务妇女维权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服务妇女发展各专业领域介绍见附件。招生领域专业学位类别及代码拟招生人数专业领域社会工作03520060妇女服务妇女维权 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服务妇女发展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女不限。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校、成人校、普通校举办的成人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①已进修完6门以上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本科课程,并持有所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4)国家承认学历的社会工作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一)网上报名2017年10月。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研究生信息网(http://www.cwu.e.cn/yjsc/)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二)现场确认2017年11月。具体时间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考试(一)初试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101)、英语二(204)、社会工作原理(331)、社会工作实务(437)。(二)复试我校实行差额复试,根据当年“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进入我校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复试分为专业课综合笔试和综合面试。培养特色我校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培养,具有以下特点:跨学科教学团队创新性的系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单一途径,整合社会工作、女性学、法学、学前教育等专业资源优势,实现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从而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推动了社会工作的创新发展。聚焦妇女儿童家庭根据“依托妇联,服务妇女;联合培养,实践育人;尊重规律,突出特色”的培养理念,从妇女儿童及家庭社会工作岗位能力出发,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突出组织协调能力、解决妇女儿童及家庭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服务妇女儿童及家庭的意识与素养,构建了妇女儿童及家庭社会工作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阶式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结合,围绕实践问题开展,促进学以致用;实践教学突出课内课外结合,直接服务于行业;探索以“问题为本”和“参与式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案例教学和实验室教学模式;现场实践教学采用项目式实习的方式,直接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妇女儿童及家庭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了过程进阶式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校社联合培养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需求和特点出发,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国务院妇儿工委、国妇联、北京市妇联、海南省妇联、深圳市妇联、赤峰市妇联等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确立了“九共同”联合培养模式,即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确定课程要求,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共同确定实践基地,共同享用实验资源,共同督导学生实习,共同指导项目、论文、报告,共同开发课题和项目。该模式使我校形成具特色的培养方案,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构建了具有性别平等、家庭友好、儿童友好、妇女参与的妇女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妇女发展等课程体系,在国具有示范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受到用人单位的度评价。师资队伍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导师、督导、任课教师队伍。校内师资背景专业:超过90%的校内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或级职称,多位教师拥有跨学科背景。校外师资实务经验丰富:超过30%的校外导师拥有MSW学历背景或社会工作师资质,校外教师均为从事妇女服务、妇女维权、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服务以及妇女发展领域的或专业实务工作者。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从价值观-知识-技能三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领域性课程,将社会工作专业平等、参与、赋权的价值观和性别平等、儿童友好、家庭友好以及妇女发展的工作原则贯穿于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实习实践我校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培养专业实习环节,依照“过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一体验、二实践、三整合”,使学生在完成不同阶段实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技术与方法、了解行业发展和需求、实践并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学生活动为促进学生面发展,提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拓展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成立了研究生会、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团支部等学生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如新老生见面交流会、运动会、学术沙龙等。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学费和奖助学金(一)学费12500元/学年。(二)奖助学金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0元(名额指标由国家下达)。2.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符合条件的日制硕士生均可享受)。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为100%。奖励等级奖励比例奖励金额(元)特等5%12000一等10%8000二等30%6000三等55%20004.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酬金标准按照《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管理暂行办法》执行。5.除国家及学校的奖助政策外,学校还积极寻求社会资源,设立社会奖助学金。学历与学位证书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项任务,考核合格,达到毕业要求的,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位证书。联系方式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信息网主页网址:http://www.cwu.e.cn/yjsc/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东路1号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处邮编:100101联系电话:010-84659610传真:010-84659610在研究生招生工作期间,上级招生管理部门和学校如有新的政策和规定,我校研究生处会及时通知,务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信息网页招生信息。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中华女子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社会工作硕士)。另外,提醒大家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参考书目以及2018考研大纲已经出来。同时,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推免课程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推荐阅读》》》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持续更新中...)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持续更新中......)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国各院校2018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办法精华推荐》》》考研暑期复习备考手册考研暑期集训营考研常见问题各大院校历年报录比择校择专业指南各大院校招简|目录|书目考研历年复试分数线奖助学金政策解读考研历年试题库专科生考研备考指南跨专业考研热门专业详解推免攻略|推免课程 更多
-
赵知劲(1959-),女,教授,浙江宁波市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全国信号处理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同行评议专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信息与电子系统研究所所长,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于2000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3年获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先后于1997年、2004年、2007年、2008年、2011年分别荣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2年、1984年和2009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4年硕士毕业后,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晋升教授。1993-1994年和2003年两次作为访问学者分别在德国达姆斯达塔工业大学和爱朗根大学进行自适应信号处理和盲信号处理的研究。长期从事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并已完成省部项目7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厅局级项目5项、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重点科研预研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参与并已完成“十五”国防重点预研项目1项。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十二五”国防预研项目1项,近几年涉足研究领域为通信信号处理、盲信号分离、认知无线电。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4篇,EI收录40篇。获省部级奖3项、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2项。由赵知劲指导郎涛完成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和郭殿武完成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分别获2005年度和2006年度浙江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由赵知劲指导彭振完成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和汪百川完成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获2011年度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招收硕士生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E-mail:zhaozj03@h.e.cn*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
-
孙孝敏教育背景:1993.09-1997.07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理学学生。2000.09-2005.06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工作经历:1997.07-2000.09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2005.07-2007.10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讲师。2005.10-至今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副教授。2005.12-2008.06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环境物理化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大气环境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理;二噁英等典型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机理及构效关系。参与科研项目:1.二噁英类物质降解的微观机理与分子模拟,山东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一等),2006.08-2008.12,主持。2.化学反应中散射共振态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6.01-2008.12,参与。3.山东地区气溶胶PM2.5污染特征、来源及形成机理,山东省环保局资助项目,2005.01-2007.12,参与。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环境过程及构效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008.01-2013.01,参与。近期发表论文目录:1.XiaominSun,TingliSun,QingzhuZhang*,WenxingWangATheoreticalstudyontheDegradationMechanismofTeCDDinaqueoussolutionbyFe(II)/H2O2/UVsystem,Sci.TotalEnviron.,2008,402,123.2.XiaominSun,ZhengtingCai,DachangFeng,WenshengBian,Qing’anQiaoandWenxingWang*,ThemechanismandkineticsforthereactionofHCO+HONO→HCHO+NO2:ADFTStudy,Can.J.Chem.,2007,85,453.3.XiaominSun,HuaYangWang,ZhengtingCai,DachengFeng,WenshengBian,PartialPotentialEnergySurfaceanditsApplications:Conception,MethodofConstructionandseveralExamples,J.Theor.Comp.Chem.,2004,3,543-553.I4.ManhuiWang,XiaominSun,WenshengBian,ZhengtingCai,Aglobal12-dimensionalabinitiopotentialenergysurfaceanddynamicalstudiesforSiH4+H→SiH3+H2thereaction.J.Chem.Phys.2006,124,234311-234319.5.ManhuiWang,XiaominSun,andWenshengBianQuasiclassicaltrajectorystudyoftheSiH+H→SiH+Hreactiononaglobalabinitiopotentialenergysurface,J.Chem.Phys.2008,129,084309.6.XiaominSun,DachengFeng,ZhengtingCai,WenshengBianAnabinitioStudyofthePotentialEnergySurfacesfortheCollisionbetweenCsatomandI2Molecule,Can.J.Chem.,2004,82,1216-1222.7.XiaominSun,ManhuiWang,PengLiu,WenshengBian,DachengFeng,ZhengtingCaiTheDensityFunctionalTheoryStudyonthe1,3-DipolarCycloadditionofCarbon-MethylNitronewithAcrlonitrile,J.Mol.Struc.(THEOCHEM),2004,679,73-87.8.SUNXiaomin,CAIZhengting,FENGDachengAnabinitioTheoreticalStudyontheNonadiabaticCouplingforNa+I2CollisionSystem,Chin.J.Chem.,2003,21,617-620.9.H.Y.Wang,X.M.Sun,Z.T.Cai,D.C.FengThePPESandscatteringresonancestateofthestate-to-statereactionBr+HBr(v=0)→BrH(vˊ=0)+Br,J.Theor.Comp.Chem.,2006,5,307-315.*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