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两髀为肋

两髀为肋

专栏作者

68

推荐

2

最新

1723

查看

  •  姓名:孟光伟性别:男出生年月:1971.10学历:研究生毕业时间:2012.12专业:视觉传达电话:13864169890邮编:250014E-Mail:291560106@qq.com单位:艺术学院通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个人简历:1997年本科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装潢专业1997留校任教于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至今200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等学历研究生课程班2012年获山东轻工业学院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现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品牌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课程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工作,尤其在品牌形象设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实践案例。奖励和荣誉:1.《2010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主题海报》2010首届山东艺术设计大赛银奖2.《人类-未来》2010中国包装设计大赛海报二等奖3.《民族和谐之树》通过全国十一届美展初选并获得山东省庆祝建国60周年展二等奖;晚报杯2009(中韩)广告海报设计大赛银奖;4.《并非取之不竭》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5.《上海开启中国经济繁荣之门》2009年参加“韩国现代广告Poster展(韩国-山东)”;6.《愿生者前行》《上海开启中国经济繁荣之门》《如意e时代》《愿逝者安详》2008年分别在韩国、日本、台湾及天津展出;7.《包装设计》教学课件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高教文科组优秀奖8.《展示设计》获2010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9.《体验经济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获2005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0.2010年辅导毕业设计“虎头鞋包装”获“2010山东轻工业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书籍编著:1.《广告设计》黄河出版社2008.92.《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3.《展示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64.《广告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9发表论文:1.《“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启示》发表于A类期刊《文艺研究》2012.82.《广告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发表于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评论》2013.63.《包装设计教学创新谈》发表于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观察》2011.044.《体验经济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发表于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包装世界》2010.105.《后物欲时代包装设计教学的特点》发表于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09.96.《金融危机影响下对包装设计的一点思考》发表于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包装世界》2009.27.《从中央电视台台标说起》发表于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包装世界》2009.38.《体验经济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发表于《工业设计教育论》2004.109.《感性与理性的沟通》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与探索》2005.0910.《为广告作品设置一个动人的谜语》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2007.09目前承担和参与项目:1.2011主持横向课题“山东鲁华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属酒店名称策划及VI设计”2.2011主持横向课题“乐尚公司标志设计”3.2011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体验经济影响下的艺术设计教育”4.2012主持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包装设计中的情感诉求研究”5.2012参与山东省教育厅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成果的产品化运行模式研究6.主持的主要设计项目:齐鲁陶瓷玻璃科学与艺术博物馆标志设计,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基材料与功能制品实验室标志设计,山东百寿坊VI设计及包装设计,山东金浩物流VI设计,山东乐尚公司VI设计,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VI设计,广州市南茜职业培训学院VI设计,济南瑞兴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VI设计,章丘市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VI设计,济南市绿安食品有限公司VI设计等。社会兼职:山东美术设计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包装设计家协会会员行知品牌工作室主任  更多

  • 姓名:王家素性别:男民族:汉族 系所名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导师类别:硕、博导专业一: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一对应研究方向:高温超导磁悬浮理论与技术;高温超导磁悬浮车和发射技术;超导直线电机理论与技术专业二:车辆工程专业二对应研究方向:高温超导磁悬浮理论与技术;高温超导磁悬浮车和发射技术;高温超导磁悬浮轴承和飞轮储能技术专业三: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三对应研究方向:高温超导磁悬浮理论与技术;超导直线电机理论与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毕业学校:重庆大学 教学课程:超导与交通工程新技术(D12206)主要成果及获奖:1970至今,主持原国防科委、原国防科工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研究课题20项(不含部省级项目)。2004~2005年主持完成中-德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1项(全国10项之一)。十一五期间在研项目: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高温超导磁悬浮理论及其应用包括两个方面:轴对称场中高温超导体块材的电磁特性及其在轴承和飞轮储能上的应用;平移对称场(永磁导轨)中高温超导体块材的电磁特性及其在轨道交通和发射系统中的应用。交大超导主要着眼于后者。九十年代初开始平移对称场高温超导磁悬浮及其应用研究,1999年研制成功高温超导磁悬浮研究专用装置,在此基础上首先研究了平移对称场中高温超导体块材的电磁特性。利用所获得的多项当时国际领先的理论和基础技术成果,于2000年12月31日下午两点26分研制成功世界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国家863计划超导专家委员会验收评语:“在高温超导磁悬浮应用基础研究和相关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世界同类研究的前列”。这一“长期努力的创造性成果,为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在交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为跨越式发展开拓了方向”。2001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评为200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语:“首次实验研究了YBCO高温超导体块材在永磁导轨上的磁悬浮性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具有巨大开发前景和经济潜力”。其后,更为系统地深入研究了平移对称场(永磁导轨)中高温超导体块材的电磁特性,尤其研究了实际应用中的基础技术问题。我国2000年“世纪号”的成功,引发了国内、外许多实验室对平移对称场中高温超导体块材电磁特性研究和对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研究开发的热潮。2004年以来,德国、俄罗斯等国分别研制出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2005年后,日本、巴西、意大利等国也相继研制出小型高温超导磁悬浮车模型实验系统。同时,中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研究小组都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数值计算。发明专利1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ZL01128867.1于2007年选为我国发明专利中有突出代表性的三件展品之一,从“专利日”开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陈列馆专利金奖展示厅中间展位长期陈列。四川博物院首期11个展馆中的“百年四川馆”中,研究成果“世纪号”照片入选。“世纪号”成果2006年载入西南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纪念册中17项重大成就,是其中两项“世界第一”之一(另一项是漂流长江的尧茂书)。毕业和在读研究生共32人(其中博士生18人,硕士生14人),获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四川省十佳优秀青年学生、校优秀研究生最高奖(全校1人)、校“竢实扬华”奖章(0.05%)、校优秀研究生标兵等校级优秀及以上奖励和荣誉17人次。校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获得者6人。“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