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中计
专栏作者
推荐
最新
查看
-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罗良功教授受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做学术报告会:“英语当代诗歌的三重文本”。罗良功教授认为诗歌文本由三重次文本组成,即:文字文本、声音文本、视觉文本。英美现当代诗人通过自觉的诗学观念指导,凸显了这三重文本的独立性和平等性,增强了三者的戏剧性,通过使三者相互抵牾、或相互补充、或相互呼应,极大地增加了诗歌文本的意义不确定性,这与传统诗歌中声音文本和视觉文本常常从属于文字文本的情形截然不同。三重文本各自的建构策略及其相互关系是把握现当代诗歌意义的必然要素,也是现当代诗歌美学的本质体现。罗良功教授主要研究英语诗歌、美国非裔文学、文学翻译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英诗概论》、《方言化言说:美国当代诗歌批评》(即将出版)、《20世纪美国非裔诗歌史论》(即将出版)、《语言派诗学》(译著)、《查尔斯·伯恩斯坦诗选》(译著)等各类著作近20部;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出版基金子课题、中美富布莱特基金课题。曾受到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近20所大学和学术组织邀请和资助前往讲学或作大会主旨发言。作为主要组织者筹办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如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第二届年会(2011、2013)、美国非裔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兰斯顿·休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等。罗良功,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英语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学术组织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执行理事、《外国文学研究》(AHCI源刊)和《世界文学研究论坛》编委、《韩国叶芝学刊》国际编委会副主编、《韩国英语语言文学学会会刊》编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研究学者。 更多
-
姓名:张文军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院:化工学院研究方向:重介质分选、细粒煤分选与脱水、煤泥水处理、高硫煤洗选调质等方面的研究。张文军(1970.04-),男,陕西宝鸡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本科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选矿工程专业。1997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0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任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重介质分选、细粒煤分选与脱水、煤泥水处理、高硫煤洗选调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参加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3M直径大型旋流微泡浮选柱研究”、“211”工程建设项目“高硫煤脱硫降灰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负责和参与了企业合作项目数20余项。主讲了《矿物加工实验技术》、《工程流体力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参编了《重介质选煤技术》、《中国洁净煤》、《矿物加工实验技术》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专利2项。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