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吊人索

吊人索

专栏作者

1741

推荐

3

最新

76577

查看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孙玉文围绕“音义关系研究在语言关系研究中的运用”,展开了一场学术交流。北京大学中文系共设4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此外中文系还设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全系现共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民间文学;12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文系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在职研究生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引用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观点,孙教授首先为听众阐释了音义关系的基本概念。“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所谓音义关系,即汉字形、音、义的关系,三者知一可求其二。具体而言,包括因形求义、因形求声、因声求形、因声求义、因义求声、因义求形六个方面。关于音义关系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孙玉文将其阐释为研究语言的核心基石。他说:“音义结合是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最本质的区别,要确定研究的是不是语言,首先就要看音义关系。”通过今人对古诗文的几例误读,孙教授还具体分析了音义关系在语言研究中的运用,并对学术界虚词、句法研究扎堆的现象作出理论追因:“实词的音义关系问题较难把握,相对而言,虚词研究、句法研究则更易出成果。”孙玉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校友,长期从事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出版有《汉语变调构词考辨》、《汉语变调构词研究》、《释名疏证补》点校(与祝敏彻合作)等学术专著。1999年6月,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5年9月,获第十六届王力语言学一等奖。 更多

  • 姓名:马伯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年职称:教授所在学院:初阳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分子遗传学。个人简介:马伯军,男,1965年出生。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植物学专业硕导,中国遗传学会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遗传学会理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主讲课程:《遗传学》;《现代生物学》。*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

  • 何胜虎,男,1963年6月生,医学硕士学位,现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曾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进修学习,多次出国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介入心脏病学,冠心病、高血压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常务委员,多种学术期刊杂志编委。近年来主持和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近期预后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ACS患者内皮祖细胞影响的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临床研究”等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省、市新技术引进奖、科技进步奖8项。*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