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被遗忘

被遗忘

专栏作者

71

推荐

2

最新

1548

查看

  • >1.邓小平专题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什么贡献)①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②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为党和国家的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1981)③“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1992)2.抗日战争专题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①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原因: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中国当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呢?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③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④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③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以上三点,摘自《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延安整风运动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增强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3.政治协商专题(大纲解析p140: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党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第三条道路的幻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首先,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这使得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从中国所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再次,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组织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国民党敌视并暴力迫害民主党派。主观条件与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1949年,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明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随后,毛泽东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建国前后的定位?)建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经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各种社会力量为实现国家总任务而奋斗、活跃国家政治生活、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扩大国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新中国各项建设贡献了力量。(以上三点,摘自《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更多

  • 姓名:虞燕琴性别:女所在学院:医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感觉功能处理及其可塑性中的作用个人简介博士、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0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系毕业并获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曾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脑研究中心(BSI)以及西澳大利亚大学医学院生理系进行短期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著10余篇。目前的研究介绍:1.在星形胶质细胞上表达光敏感通道Channelrhodopsin-2(ChR2),结合在体电生理记录体表感觉皮层对感觉刺激的诱发反应及用细胞色素氧化酶组化反应,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对体表感觉等感觉信息处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感觉系统功能可塑性的影响。2.在体自然刺激情况下感觉皮层可塑性及其机制研究。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计划1项。参与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