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兰芳
专栏作者
推荐
最新
查看
-
一、组织机构:1、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邱保胜、邱玉华副组长:谢波成员:邱保胜、邱玉华、金新利、吴华、谢波、李学宝、杨旭、杨劭、彭建新、刘德立、陈其才、黄双全2、复试小组名单:组长:邱保胜、邱玉华副组长:谢波成员:邱保胜、邱玉华、金新利、吴华、谢波、李学宝、杨旭、杨劭、彭建新、刘德立、陈其才、黄双全、许文亮、杨洋、黄青阳、赵浩斌、王玉凤、施华中、闵金荣、刘凯于、万翠红、崔鸿3、复试资格审查小组名单:谢波、龚思颖4、受理考生申诉人员:邱玉华、邱保胜、金新利、谢波受诉邮箱:510934551@qq.com受诉电话:027-67867222二、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一)复试工作原则1、坚持全面考查、科学选拔、择优录取的原则;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二)复试内容、方式复试总成绩以100分计算,其中:专业文献考核20分、科研能力考核70分、附加分10分。1、专业文献考核:指定一篇专业英文文献,可携带一本专业字典(纸质),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写出该文献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并简要说明读后心得。2、科研能力考核:考生介绍自己曾经从事过的研究工作,用PPT进行讲解,时间为10分钟,回答提问5分钟。3、附加分:为发表论文得分。考生提供一篇以自己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代表性论文作为评分依据。论文分值:统计源期刊论文为1分,重点核心论文为2分,权威期刊论文为4分,SCI论文为10分。论文权重:考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权重为1;并列第一作者或并列通讯作者的论文,权重为1/n(n指并列人数),参与发表的论文不计分。考生需提供论文复印件。统计源、重点核心、权威期刊以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处认定期刊为准。(三)录取成绩和录取原则录取成绩=初试总成绩/3×0.6+复试总成绩×0.4。根据录取成绩,择优录取。(四)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及复试名单1、报考植物学(071001)、动物学(071002)博士复试分数线划类型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简章招生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比例(百分数)总分外国语业务课拟录硕博连读招生人数拟录“申请—考核”制考生数简章下达少骨计划数普通招考计划数普通招考计划1604060100124133.3%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少族)16040↑602、报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045100)复试分数线计划类型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简章招生计划复试人数复试比例(百分数)总分外国语业务课拟录硕博连读招生人数拟录“申请—考核”制考生数简章下达少骨计划数普通招考计划数普通招考计划165456012200%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少族)16545↑603、复试学生名单姓名考生编号报考专业总分外语课成绩业务课一成绩业务课二成绩专项计划韦艳艳105117110150767教育21150709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杨红丽105117110150768教育244698293无王文霞105117110150775动物学240688290无余群涛105117110150773动物学196676960无魏巍105117110150776动物学203618161无谌祖文105117110150777动物学218677081无(五)具体安排和要求1、凡参加初试的考生均需进行复试,硕博连读的考生不参加复试。2、复试时间、地点及安排:复试时间:5月8日上午8:30具体安排:1、报到:5月8日上午8:00-8:30,地点:生科院二楼232会议室,考生须提交下述材料做资格审查:(1)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军人提供军官证)原件及复印件。(2)往届毕业生须提交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提供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是否同意报考、是否脱产、人事档案是否调入我校、以及是否定向或委培的证明,需加盖单位人事部门的公章。(3)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现就读学校完整注册的有效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2、科研能力考核:5月8日上午8:30-11:30地点:生科院二楼232会议室3、专业文献考核:5月8日下午14:30-16:30地点:生科院二楼232会议室生命科学学院2017-4-28 更多
-
症状一:厌烦考研复习学习效率降低这个星期是考研关键的备考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效率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同时这个阶段又是头脑趋于饱和的时期,很多考生在这个阶段对学习产生了“腻烦”情绪,而大部分考生在这个阶段采取“消耗战”的方法:比如延长学习时间(因为学习效率降低了)。因此,对于备考瓶颈期的诸多问题,还是要从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入手,我提供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变换学习模式对大多数考生而言,大量的时间是用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于是思维模式容易固化在“吸收”这一环节,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学习疲劳。考生可以过变换学习模式的方法改善这一现象。考研教育网专家向大家推荐自我讲授法。每学一部分知识后,想象自己是老师,将刚才所学的知识点讲出来,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自我讲授复习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梳理所学知识,便于查缺补漏。同时,可以提高大脑兴奋度,强迫自己理清头脑中混沌不明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二)变换学习科目当学习感到疲惫的时候、当所学科目难度较大的时候、当早晨起床或者午饭晚饭后不愿意学习的时候,考研可以尝试变换学习科目的方法进行调节。长时间学习同一科目很显然会造成心理疲劳,影响学习效果。适时地变换学习科目,实际上是刺激了大脑中不同部位的神经,活化了思维。但是,请考生注意此法不可滥用!提这个方法的目的是激活思维,当考生有了学习热情之后,此法就不要再用了。一来考试是有时间要求的,考生在备考阶段就要训练自己在几个小时内思考同一科目的能力二来频繁更换学习科目也是有脑力消耗和时间消耗的。 (三)变换学习节奏在长期的备考过程中,考生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节奏和身心节奏。好处是如果考生适应了这一节奏,学习效率必然因为节奏的和谐而提高坏处是,一旦考生不适应这种节奏的时候,无论是思维还是身心就很难跳出这个节奏的“控制”。症状二:不想再复习了想到了放弃考研已经进入冲刺复习阶段,考生们已经辛辛苦苦奋斗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了。看着桌子上面堆得厚厚的复习资料,所有的辛酸、苦涩一股脑儿地涌上心头。时时扪心自问:我这么辛苦到底为了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啊?每当这时,你是否应该想想自己当初考研时的目的?我是为了父母亲朋的期望和自我的荣誉而考研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而考研是为了让自己的就业更有保障而考研是为了想要经历考研而考研……无论你的考研目的是什么,请你打算放弃时想想它们。此时此刻,它们将成为你重拾考研信心的良药!症状三:对考试不抱希望心里焦躁不安随着时间的渐渐临近,考生的情绪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还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学习基础较差、时间准备又不够等原因,看着那么多的资料和书籍,开始渐渐焦躁不安,越来越情绪化。考研教育网建议考生[心理上要学会放松,这是冲刺前必要的心理准备,可以把自己以前考试成功的体验比如高考,迁移过来,增强自己的自信。不要孤注一掷,想好退路。考研和高考不一样,考不上可以先就业,或者准备来年再考都是可以的。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不是主观决定的,但是主观努力是很必要的。良好的情绪、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不骄不躁的心态和坚定如磐的信念,是考研人至关重要的取胜法宝。考生应注意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不要忽视心态的调整。特别是在后的冲刺阶段,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要让“心理障碍”成为考研的“拦路虎”。 更多
-
>考研倒计时不到一个月,考生都在紧锣密鼓得复习中,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帮助大家查漏补缺,下面小编整理了“2020新闻传播硕士考研:重点知识小结(5)”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41、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介特点:①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政党和政府,基本上没有自己直接空值得新闻媒介。②除美国以私营独占媒体外,西方其他发达国家都存在这私营公营并存的格局。③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报纸杂志无需登记,可以自由创办。42、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发展中国新闻体制特点:①一般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新闻媒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而且除少数国家外,多数国家随着政府更迭,不同政府实行不同的新闻政策,新闻媒介的所有制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②新闻媒介大多数有一定的政府或政党背景。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发展成为最优先的目标。43、生产力水平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的因果关系: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日益迫切。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然使读者群越来越大。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这就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④同时,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44、新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①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②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③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④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⑤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45、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①决定媒介制度。②决定媒介发展水平。③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④决定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⑤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0新闻传播硕士考研:重点知识小结(5)”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更多新闻传播硕士信息尽在新闻传播硕士频道!推荐文章:2020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点各朝代汇总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就业形势好不好?为什么这么热门新闻传播学理论概论太多,考研该怎么备考?> 更多
-
导师姓名于飞性别男年龄43职称副教授学历(学位)硕士所属院系自动化及电子工程学院导师类别行政职务招生专业自动化研究方向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故障诊断联系方式84022884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6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9月开始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长期以来,从事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控制、神经网络理论及技术、计算机控制、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信息融合技术等研究。其中“密炼机上辅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撰写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完成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诊断是国家十五期间重大科研项目。指纹计算机识别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开发,一体机图像处理及控制系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