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鸢尾

鸢尾

专栏作者

68

推荐

2

最新

1277

查看

  •      ►个人简介Profile沙爱民,1964年元月生,安徽省宣城市人。西安公路学院公路工程专业学士及硕士毕业、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博士后经历。现为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国家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带头人,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道路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全国青联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国际沥青路面协会ISAP会员,《Inte'lJ.ofTransport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副主编、《中国公路学报》、《长安大学学报》和《公路交通科技》编委。►研究方向Research长期从事道路工程及建筑材料研究,立足于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两者间的关系,围绕公路建设与养护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方向包括:稳定土材料强度形成与发展原理、性能改善技术,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多指标控制组成设计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评价与控制技术,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开发应用,环保型路面材料与结构等。►联系方式Addressams@chd.e.cn►参与项目Project主持开展了国家973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交通行业公路规范修订(制定)研究、建设部标准规范制修订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学术成果Achieve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科研专著《环保型路面材料与结构》、《半刚性路面材料结构与性能》、《沥青路面材料动力特性与动态参数》、《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等。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多篇论文被SCI、EI、ISTP、俄国文摘“РЖ”等收录,分获省、部、学会优秀科技论文奖;获陕西省专利一等奖1项。►奖励荣誉Award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1998年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称号、2003年获“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4年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和“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2010年获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科技特殊贡献奖",2011年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更多

  • 姓名:方建国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年10月职称:副教授学院:岭南学院最后学历:管理学博士方建国,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管理与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房地产业协会专家委员,广东省审计厅特约审计员,广州市房地产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经委会委员。1999年获得中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质。 主讲课程:建筑工程概预算(本科),施工技术(本科),技术经济学(本科),房地产营销(本科)。房地产投资(硕士),房地产经济学(本科),项目质量管理(硕士),生产运作管理(本科和硕士)。 主要工作经历:1999.05-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1997.12-1999.04长安大学建工学院管理系副教授,房地产教研室主任1990.07-1997.12西北建工学院管理系讲师1981.09-1987.08西北第一印染厂基建科助理工程师海外经历:2004年8月至2005年1月,美国春田学院(Springfieldcollege)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方建国,《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实证分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12方建国、张志军,《中国房地产税费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5廖俊平、方建国,《房地产中介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4艾建国、叶剑平、方建国,《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4 主要论文: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6房地产企业成长与企业社会责任,《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2日理论版(11版)CompetitionStrategyforRealEstateFirmsBasedontheInstryLife-cycleTheory,PROCEEDINGSOF20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STRUCTION&REALESTATEMANAGEMENT,VOLS1AND2:981-9862008(ISTPindex)TheBuildingofDynamicCapabilitiesofRealEstateFirmsinChina:VANKEGROUPasaCaseStudy,PROCEEDINGSOF20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STRUCTION&REALESTATEMANAGEMENT,VOLS1AND2:1198-12022008(ISTPindex) 基于经济增长和公共责任的中国建筑抗震规范合理性研究,《建筑经济》,2008.12(增刊)REITs模式下的我国廉租房融资问题研究-以深圳为例,《中国房地产研究》2008.9政府住房保障制度新政的经济学分析--重新认识“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问题,《中山大学学报》2008.6主导产业激励: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学术研究》2008.6住房保障宜扩大到中等收入家庭[N],南方日报2007年8月22日A12理论版新加坡是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同舟共进》,2006.9美国财产税的征收办法对我国物业税的借鉴,《税务研究》,2006.11从初级到高级:房地产企业社会资本的构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1(增刊)未来房价转入相对稳定期[,南方日报(理论版),2006年11月16日A12开征房地产税的利弊,南方日报(理论版)A11,2005年3月30日基于战略网络观的企业关系资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中国房地产研究》(丛书),2005.1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模式,《中国房地产研究》,2004.3中国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的制度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SARS”疫情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大经贸》2003.7绿色住宅----21世纪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住宅与房地产》,2003.1创立房地产投资基金,促进房地产发展,《中国房地产研究》,2002.2广州‘华南板块’房地产商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是当前房地产开发的新趋向,《中国房地信息》,2000.4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成本控制的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9.1在役系统最佳收益决策模式研究,《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9.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决策系统,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7.4复杂网络系统可靠性优化配置的微机实现,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7.3复杂网络系统可靠性符号表达式的微机实现,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7.2西安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西安市房地产业现状、发展和趋势之二,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6.1西安市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西安市房地产业的现状、发展和趋势之一,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5.1关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研究,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2.4 纵向课题:主持广州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一项(2010-WY06),主持省哲学社科基金一项(02C36)(2002-2004),参加省社科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2004),参加国家社科基金两项(2006,2007),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王珺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一项(2007-2009)、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一项(2007-2010)。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陕自科2001G06号)(2001~2003)。横向课题: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广东省统计局、海口市发改局、中共广州市市委政研室、深圳市房管局房地产研究中心、民建广东省委、中共番禺区委、顺德区发改局、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估价所,广东省房协,以及珠海万威地产,汕头超声仪器、广州万科、广州石井水泥、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获奖荣誉民建广东省委会2008年度参政议政工作优秀个人,2009.04广东省第六届房地产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论文:美国财产税的征收办法对我国物业税的借鉴),2008.12广东省第四届房地产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著作:中国房地产税费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2005.1广东省民主建国会优秀会员,2003.12广东省第三届房地产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著作:房地产中介实务),2003.1由本人作为提案撰写人提出的民建政协集体提案《关于建立城市开发建设的事前听证、事后监督机制的建议》在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被评为省政协优秀提案奖,2002.22002年教职工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00年5月获岭南学院董事会奖励金审稿经历:《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南方经济》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