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六识

六识

专栏作者

12

推荐

3

最新

554

查看

  • >2018法硕交流群372423021对于广大考研的同学们来说,院校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开端是顺利的一半,读懂、读透、利用好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才能为考研顺利奠定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师范大学2018法学考研招生目录”,希望对2018的考生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院校报录比信息请点击:全国高校2018法学考研招生目录汇总。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二级学科            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导师培养单位代码及名称拟招生数考试科目0301法学030101法学理论01法理学与部门法理学王  蓓001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2法理学④802法学综合(含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02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高学强03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张小军04法理学05法律伦理学王  荔030105民商法学01一带一路比较民商法李  刚4 02一带一路与国际私法03知识产权法夏建国04社会法穆随心05土地与物权法惠建利06合同法学许  军这就是小编整理的“陕西师范大学2018法学考研招生目录”,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秋季集训、一对一协议班、名校推免精品班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相关推荐:全国高校2018法学考研招生目录汇总南京师范大学2018法律硕士考研招生目录淮北师范大学2018法律考研招生目录上海大学2018法律硕士考研招生目录中国人民大学2018法硕考研专业目录精华推荐:各院校2018招生简章各院校2018招生目录各院校2018参考书目各院校历年报录比汇总热门院校备考精度解析法硕热门院校对比法律硕士历年国家线各院校2018考研大纲34所法律士硕分数线秋季集训营一对一协议班推免精品课程 更多

  •  邱扬老师简历职称:博士副教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外大街19号100875电话:(010)58807455-1243(010)58807657传真:(010)58806955E-mail:qiuyang69@263.netqiuyang69@bnu.e.cn专业特长与研究兴趣专业:地理学、生态学整体框架:时空尺度—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土地利用:时空格局、驱动因子与尺度变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与规划植物/植被:植物生理机制,植物种群时空结构与生态功能,植物群落时空结构与生态功能,植被时空格局与干扰状况,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生态评价与景观规划土壤/土地:多重尺度上土壤理化特征的时空分布格局(剖面、立地、坡面、集水区、小流域、区域),土壤保护与土地质量评价水土流失:时空分布格局、影响因子与尺度变异,土壤侵蚀模型与预报,水土保持遥感/GIS:分析研究的工具与平台教育简历与学位论文1998.9—2001.7: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邱扬.2001.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质量特征的时空变异及环境效应.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248页,北京.1991.9—1994.7: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邱扬.1994.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自然火干扰状况与植被格局.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202页,北京.1987.9—1991.7: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林学专业,获学士学位邱扬.1991.华北地区松属植物(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针叶束水培育苗的试验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52页,北京.工作经历2005.5—2005.6:比利时鲁汶大学,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学专业,合作研究2002.7—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学专业,副教授2001.7—2002.7: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学专业,讲师1996.7—1998.8: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学专业,讲师1994.7-1996.7: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地理学专业,助教教学经历与教改项目2007.1—2009.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基地,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专题主持人2006.9—2101.8:植物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主持人2003.9—2006.9:使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生态学),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主持人2002.9—2004.9:植物地理学(第四版)修订,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参加人2001.7—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植物地理学,生态学,植物与土壤野外实习,景观生态学1996.7—1998.7(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1991.7—1994.7(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野外实习科研经历与科研项目2007.1—2011.12: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专题主持人2007.1—2011.12:村镇退化土地生态恢复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参加人2006.9—2010.8:黄土丘陵区生态退耕的空间分异与尺度变异,中比政府间合作项目2006.1—2008.12: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与土壤养分流失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人2005.1—2007.12: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人2004.1—2006.12:土地整理与土地质量分析,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资助项目,主要参加人2003.1—2005.12:异质景观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尺度变异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主持人2003.1—2004.12:黄土丘陵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多尺度空间分异特征,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基金,主持人2003.1—2004.12:中国西部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专项,主持人2003.1—2004.12:县级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专项,主持人2002.1—2004.12:黄土丘陵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尺度变异研究,中国科学院开放基金,主持人2002.1—2004.12:黄土丘陵沟壑区景观格局演变与水土流失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参加者2002.1—2004.1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国土资源部重大科技专项,主持人2002.1—2003.12: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质量的时空变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主持人2002.1—2002.12: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青年教师基金,主持人2001.1—2003.1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主要参加人2000.1—2002.12:异质景观中非典源污染物空间扩散过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人2000.1—2004.12: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国家科技部973重大项目,参加人1999.1—2001.12: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持续利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加人1999.1—2001.12:山西省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人1998.1—2000.12:黄土高原土地持续利用的系统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参加人1998.1—2000.12:中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拟、土地评价、参与式水土保持规划以及土地持续利用研究,欧洲联盟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参加人1997.1—2000.12:中国生态区划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参加人1997.1—1999.12:景观破碎化与景观稳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人1996.1—1998.12:黄土丘陵沟壑区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与养分迁移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人1996.1—2000.1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主要参加人1996.1—1998.12:山西省森林植被的结构与功能,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人1995.1—1997.12:山西省生物多样性研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主要参加人1992.1—1994.12: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火干扰状况研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主要参加人1991.1—1993.12: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年龄结构及其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人1990.1—1994.12: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采伐更新研究,内蒙古科技重大项目,参加人专著、教材与论文专著与教材1郭旭东,邱扬,刘世梁,吕一河.2007.土地生态学综述.土地科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等编).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pp.165-220.2武吉华,张绅,江源,康慕谊,邱扬.2004.植物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82页.3傅伯杰,陈利顶,邱扬,王军,孟庆华.2002.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302页.4邱扬,傅伯杰.2001.景观生态学与土地持续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傅伯杰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pp.269-309.文章(英文)1WangJun,FuBojie,QiuYang,ChenLiding,ChenChen,HuBaodong.2005.Theeffectsoflanduseonrunoffandsoilnutrientlossesinagullycatchmentofthehillyareas:implicationsforerosioncontrol.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15(4):396-404.2FuBojie,MengQinghua,QiuYang,ZhaoWenwu,ZhangQiujuandD.A.Davidson.2004.EffectoflanduseonsoilerosionandnitrogenlossinthehillyareaoftheLoessPlateau,China.LandDegradationandDevelopment,15:87-96.3QiuYang,FuBojie,WangJun,ChenLiding.2003.Spatiotemporalpredictionofsoilmoisturecontentforanevent-basedhydrologymodelinagullycatchmentoftheLoessPlateau,China.Catena.54(1-2):173-196.4WangJun,FuBojie,QiuYang,ChenLiding.2003.TheeffectsoflanduseanditspatternsonsoilpropertiesinasmallcatchmentoftheLoessPlateau.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15(2):263-266.5WangJun,FuBojie,QiuYang,ChenLiding.2003.AnalysisonsoilnutrientcharacteristicsforsustainablelanduseinDaNangoucatchmentoftheLoessPlateau,China.Catena.54(1-2):17-30.6FuBojie,WangJun,ChenLiding,QiuYang.2003.Influenceoflanduseonsoilmoisturevariationonasmallcatchmentoftheloessplateau,China.Catena.54(1-2):197-214.7MengQinghua,FuBojie,QiuYang,ZhaoWenwu.2002.LanduseeffectsonsoilerosionandphosphoruslossintheHillyareaoftheLoessPlateau,China.Proceddingsof12thISCOConference,ProcessofErosionanditsEnvironmentalEffects(VolumeII).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8QiuYang,FuBojie,WangJun,ChenLiding.2001.Soilmoisturevariationinrelationtotopographyandlanduseinhillslopecatchmentoftheloessplateau,China.JournalofHydrology,240(3-4):243-263.9QiuYang,FuBojie,WangJun,ChenLiding.2001.Spatialvariabilityofsoilmoisturecontentanditsrelationtoenvironmentalindicesinasemi-aridgullycatchmentoftheLoessPlateau,China.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49:723-750.10WangJun,FuBojie,QiuYang,ChenLiding.2001.SoilnutrientsvariationinrelationtolanduseandtopographyingullycatchmentonloessplateauofChina.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48:537-550.11WangJun,FuBojie,QiuYang,ChenLiding.2001.GeostatisticalanalysisofsoilmoisturevariabilityinspaceandtimeonDaNangoucatchmentofloessplateau,China.EnvironmentalGeology,41:113-120.12ChenLiding,WangJun,FuBojie,QiuYang.2001.Land-usechangeinasmallcatchmentofNorthernLoessPlateau,China.Agriculture,Ecosystem&Environment,86(2):163-172.文章(中文)1邱扬,傅伯杰,王军,张希来,孟庆华.2007.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生态学杂志.26(1):1-8.2邱扬,李湛东,张玉钧,徐化成,于汝元,张希来.2006.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30(5):753-762.3邱扬,李湛东,张玉钧,徐化成,于汝元.2006.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6(9):2863-2869.4王军,邱扬.2005.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4(4):28-35.5郭旭东,邱扬,连钢,王静.2005.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地理科学.25(5):579-583.6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2004.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生态学报.24(9):1871-1877.7邱扬,傅伯杰.2004.异质景观中水土流失的尺度变异及尺度转换.生态学报.24(2):330-337.8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2004.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自然科学进展.14(3):294-299.9朱源,邱扬,傅伯杰,张英.2004.河北坝上草原东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的数量分析.应用生态学报.15(5):799-802.10郭旭东,邱扬,连钢,王静,张爱萍.2004.基于PSR框架针对土壤侵蚀小流域的土地质量评价.生态学报.24(9):1884-1893.11李双才,罗利芳,张科利,邱扬,刘宇.2004.黄土沟壑丘陵区退耕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8(1):74-77.12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2003.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自然资源学报.18(1):20-29.13邱扬,李湛东,张玉钧,徐化成,于汝元.2003.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林业科学.39(3):15-22.14郭旭东,邱扬,连纲,刘康.2003.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2(5):479-489.15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余莉.2003.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Kriging插值分析.地理研究.22(3):373-379.16邱扬,傅伯杰,王勇.2002.土壤侵蚀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水土保持学报.16(1):108-111.17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2002.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地理学报.57(5):587-594.18傅伯杰,邱扬,王军,陈利顶,2002.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地理学报.57(6):717-722.19孟庆华,傅伯杰,邱扬.2002.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及磷流失研究.自然科学进展.12(4):393-397.20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余莉.2002.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生态学报.22(8):1173-1178.21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2002.用空间内插法研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自然科学进展.12(4):430-433.22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2001.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形成机制.应用生态学报.12(5):715-720.23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2001.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预测研究.地理研究.20(6):739-751.24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2001.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关系.自然资源学报.16(6):521-524.25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2000.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与环境关系的数量分析.生态学报.20(5):741-747.26邱扬,傅伯杰.2000.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资源科学.22(6):1-8.27邱扬,张金屯,郑凤英.2000.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生态学系统的时空异质性.生态学杂志.19(2):42-49.28邱扬,张金屯.2000.DCCA排序轴分类法及其在关帝山八水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中的应用.生态学报,20(2):199-206.29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2000.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半变异函数.地理学报.55(4):428-437.30傅伯杰,邱扬,陈利顶.2000.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编),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pp366-385.31傅伯杰,邱扬.2000.英国环境变化监测网络简介.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11(3):1-4.32张金屯,邱扬,郑凤英.2000.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山地学报,18(4):346-352.33张金屯,邱扬,郑凤英,柴宝峰.2000.吕梁山严村低中山区植物群落演替分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9(2):34-39.34张金屯,柴宝峰,邱扬,陈廷贵.2000.吕梁山严村流域摞荒地植物群落演替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生物多样性,8(4):378-384.35邱扬,张金屯.1999.关帝山八水沟天然植物群落时空梯度的数量分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5(2):113-120.36邱扬,张金屯,柴宝峰,郑凤英.1999.晋西油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河南科学,17(增):72-76.37邱扬,张金屯,毕全喜.1999.山西省森林资源的现状、评价及发展对策.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1):91-96.38邱扬,马正岩,张金屯.1999.山西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4):387-392.39柴宝峰,张金屯,邱扬,郑凤英.1999.晋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河南科学,17(增):68-71.40邱扬.1998.森林植被的自然火干扰.生态学杂志,17(1):54-60.41邱扬,李湛东,于汝元.1998.白桦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植物研究,18(3):321-327.42邱扬,张金屯.1998.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作用.环境与开发,13(1):1-4.43邱扬,张金屯.1997.自然保护区学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农村生态环境,13(1):46-49.44邱扬,杜建林,王晓军.1997.植被动态的格局与过程.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4):440-451.45邱扬,杜建林.1997.林木种群年龄结构研究在森林生态学中的应用.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110.46邱扬,李湛东,徐化成.1997.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植物研究,17(4):441-446.47徐化成,李湛东,邱扬.1997.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火干扰历史的研究.生态学报,17(4):337-343.奖励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植物地理学(第四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5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师范大学,2004第七届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2005第七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地理学会,2003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教育部,2002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中国科学院,2001优秀研究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0 更多

  • 安学勤,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21-64250804传真:021-64250804电子信箱:anxueqin@ecust.e.cn主要工作经历1988新西兰Canterbury大学毕业1988~1990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学习1990~2001回国,到兰州大学工作,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1994~1995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科研,访问教授1997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科研,访问教授1997~1998德国Bayreuth大学高访,访问教授2001~2008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2008~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从事专业物理化学研究方向智能药物载体,生物流体相平衡与临界现象,纳米材料,化学热力学,胶体化学研究兴趣1、智能纳米药物载体药物与载体相结合形成药物载体系统后,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不再由药物本身决定,而是受到载体的理化性质的影响。根据临床要求选择适当的载体材料,不仅可以将药物输送到靶器官,而且对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也起到有益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综合运用现代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用生物大分子为药物载体,采用超临界微乳液和常压微乳液软模板制备智能药物载体,通过功能纳米材料掺杂,调控脂质体释放药物的温度,实现脂质体的靶向(磁靶向、pH靶向)、温控释药、光控释药、荧光示踪的功能,探讨热敏纳米脂质体药物载体的制备、结构、性质与功能的关系。2、超临界微乳液的及其应用制备食品级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探索超临界微乳液的相平衡,研究这类体系的温度、体积和压力等性质。为超临界微乳液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包封药物或食品,提高药物或食品的抗氧化性和水溶性。3、人体胆汁相平衡及胆结石体外溶解由于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探索胆固醇结石成因,寻找溶石途径对于胆石症的防止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目标是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方法,探讨影响人体胆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4、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利用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光学透明性、组成灵活性等特点,采用微乳液作为功能材料制备的软模板,制备各种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超顺磁性纳米材料、光-热转换材料、纳米量子点等)。5、在微乳液中的酶催化反应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光学透明性、组成灵活性等特点,微乳液有望成为生物转化的通用介质。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微乳液的微观结构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主持的在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金开关控制释药脂质体的制备、结构、性质和功能”,研究经费:30万国家教育部基金“抗肿瘤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研究经费:200万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脂质体药物载体的温控释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研究经费:20万主要参考文献PhotoincedDrugReleasefromThermosensitiveAuNPs-LiposomeusingaAuNPs-Switch,ChemComm,2010(Chem.Commun.,DOI:10.1039/C0CC03142A.)TricriticalPhenomenainQuasi-ternaryMixturesofWater+n-Decane+n-Undecane+tert-Butanol†”,J.Pys.Chem.,2009,113,41,13566-13575,LightscatteringandsumrulesofthreecoexistingphasesforquasiternarysolutionsnearthetricriticalpointJ.Chem.Phys.,2010,132(7),074501-074501-6Liquid-liquidcoexistencecurvesofx1-butyl-3-methyli,idazoliumtetrafluoroborate+(1-x)1,3-propanediolandx1-butyl-3-methyli,idazoliumtetrafluoroborate+(1-x)1,4-butanediolJ.Chem.Eng.Data2010,55,2482-2488Criticalbehaviourofbinarymixtureof{xC(6)H(5)CN+(1-x)CH3(CH2)(7)CH3}:Measurementsofcoexistencecurves,lightscattering,andheatcapacityJ.Chem.Themodynamics,2010,42(7),864-87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