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瑞
专栏作者
推荐
最新
查看
-
近日,“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我校参赛队伍创下佳绩,斩获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6项、全国三等奖7项。本次赛事共有488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2211支队伍参赛,我校斩获最高奖“华为奖”(全国共10项)且一等奖达到满奖(参赛学校一等奖获得数不超过3支队伍),获奖等级及数量均创新高。数学建模副总教练李明奇老师和获得一等奖团队代表郭昱宁、叶汉霆、王敏等同学应邀参加颁奖大会。信通学院郭昱宁、许宸章、范云婷三位研究生同学组成的队伍荣获最高奖“华为奖”,并应邀在竞赛学术交流会上做交流展示。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研究生院通过“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支持计划”,支持开展包括“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内的十二项研究生学科竞赛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将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数学科学学院成立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指导组,精心组织、认真筹划,今年5月至9月间,通过开展系统理论教学和一对一模拟实战训练,提升参赛队员建立数学模型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一等奖项目介绍】1、光传送网建模与价值评估:郭昱宁(信通学院硕士生)、许宸章(信通学院硕士生)、范云婷(信通学院硕士生)参赛队(获华为专项奖)基于题目所给出的光链路的传送模型和光传送网的评价函数,利用信号与信息处理与通信方向的学科优势,结合通信原理中星座图各参数对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对信号的调制格式做出优化,构建完善的光传送网络评价函数,并根据贪心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准则对光传送网做出了优化,为光传送网络的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光传送网建模与价值评估:叶汉霆(抗干扰重点实验室硕士生)、肖志龙(数学学院硕士生)、谭红梅(抗干扰重点实验室硕士生)参赛队(获全国一等奖)将每跨信道模型分解为光纤和放大器子信道进行单独分析,组合得到了每跨信道模型以及整个光传送链路信道模型。其次对三种调制格式:QPSK、8QAM、16QAM,根据其星座图特点和编码方案设定了相应的判别域,采用硬判决方式对各接收符号进行检测恢复得到了各信号的误码率。再根据不同传输格式的最大传输距离对于区域进行划分,依据网络价值的定义建立网络价值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建模求解,最后通过对星座图的几何整型和概率整型来满足题上信息熵约束,并获得与问题一中8QAM调制相比更低SNR容限点的调制方案。基于从物理层底层出发为光传送链路建模,制定光传送网规划,探索光传送网有关规律。3、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规划:王子强(信通学院硕士生)、王敏(信通学院硕士生)、孙炜荣(信通学院硕士生)参赛队(获全国一等奖)针对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问题,根据速度、高度、间距、角度等约束条件建立了无人机轨迹规划模型,综合利用0-1规划、内点法、回溯法等优化算法对无人机编队的协同干扰问题进行求解和分析,找到最优的无人机协同架次和轨迹,以满足同源检验的要求,为组网雷达的无人机协同干扰策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附:“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序号队长姓名第一队友第二队友获奖情况1郭昱宁许宸章范云婷全国一等奖(华为奖)2 王子强王敏孙炜荣全国一等奖3叶汉霆肖志龙谭红梅全国一等奖4贾万睿李磊侯焕鹏全国二等奖5姜靖靓陈灿荣宇航全国二等奖6唐天缘程筱舒余先银全国二等奖7李骁睿陈俊江袁勇军全国二等奖8李小钗郭帆熊文英全国二等奖9甘雨孙坚武徐汪洋全国二等奖10张丹陈钊桐张浩全国三等奖11蔡经鑫占越孙万斌全国三等奖12向金芳彭勇胜赵斌斌全国三等奖13杨阳郭谦陈燕平全国三等奖14冯也彧庄祖江郭豪全国三等奖15廖松杰邢凯李会强全国三等奖16候少麒万涛郑明科全国三等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