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有哪些

使人占之
匠者不顾
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总结、鉴定、应用、推广和成果奖励等(1)科研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对所扶得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写出学术性总结报告或学术论文及工作总结(2)科研成果的举定:由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鉴定(3)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通过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可提高护理质量与学术水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最新科技成果有哪些 科技新成果有哪些

八识
电影人
1,美大学成功研发可模拟人脑信息传递半导体技术。2,美科学家创造出低成本自我组装纸片机器人。3,科学家正研究用激光来探测半英里外的爆炸物。4,美军欲用3D打印食物取代士兵现食用口粮。5,日京大成功研发新材料锂电池寿命将延长超6倍。6,日本两大机场再次挑战机器“认脸”实验。7,日本超级计算机“京”成功用于抗癌药物研发。

科研项目的成果形式具体有哪些

仇连环
挠挑无极
1、论文和专著2、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原型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4、发明专利5、实用新型专利6、外观设计专利7、带有技术参数的图纸等8、基础软件9、应用软件10、其他科技成果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型:(1)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2)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3)软科学成果,是指对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动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研究报告。

有那些最新科研成果

其然
家乐福
薄网脉冲缝焊技术FZ-2型脉冲缝焊机是本所新开发的新颖焊机,满足焊接不锈钢、镀锌丝网及超薄薄片的特殊工艺要求,是一种理想的小型缝焊工具。焊接范围:薄片0.03~0.3mm;丝网(包括镀锌丝网)200目(0.031)~20目(0.315)高速熔焊技术该技术专为汽车发电机转子引出线焊接而开发的新技术、利用本体金属-铜自熔成球形接头,具有接头强度高,熔点高,表面光滑,具有金属光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深受汽车电机行业青睐。大型变压器散热片深焊技术 该技术专为上海ABB变压器有限公司大型油浸变压器散热片深焊而开发的新技术。专用的深焊钳具有深度长、开口小、钳口压力大、焊接强度高等特点。为国内新一代大型变压器的开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和装备。半自动平面点焊技术 该技术具有三维半自动控制功能,Z方向上的气动焊枪可对X、Y平面上的任意点进行焊接。配置相应电脑程序后可实现全自动焊接。福建两项最新食品科研成果通过鉴定2005年8月2日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郑宝东教授主持的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子项目“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酒糟酶法水解生产新型调味品工艺的研究”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充分肯定这两项科研成果,认为“青梅浓缩汁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青梅加工品质学研究和青梅浓缩汁加工集成技术方面的研究空白,其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这一项目成果的应用将有效解决青梅产业生产出路、加工增值,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酒糟项目”根据酒糟固有成分,研究成功复合酶水解工艺;同时进行新型调味品“糟味香香卤”配方和生产工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采用膜过滤技术,有效保持水解物内在和感官品质,达到调味品澄清稳定效果,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成果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酒糟的综合利用价值。

科研成果是什么意思?

明日见客
八脚怪
科学研究成果指科研人员在他所从事的某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范围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脑力、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评审或鉴定,确认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产力,也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的财富、智力的资源。科研成果应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1)科研成果应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创造性是指前人所没有或国内外所没有的.理论上有新的创见,技术上有新的提高。先进性应该在成果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水平上有所提高;(2)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初经济价值),并得到社会的公认。既要有实用性,又要符合科学规律,具备实施条件,满足社会要求,经济价值高。(3)科研成果必需经过技术鉴定或评审。鉴定或评审应实行同行专家评议。认为合格,才能算作成果。

我国最新的科研成果有哪些?

从之丹穴
马蹄
我国最新科研成果:夜间治癌效果更佳 2007年10月20日 来源:健康久久 我国一家免疫专科医院将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癌细胞的“生物钟”,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保健品商城,低价限时抢购进行中!)这家医疗机构是黑龙江省首家按照外资模式建立的医疗机构。 据院长介绍,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不同细胞的增殖时间不一样,如骨髓细胞多在白天增 殖,而癌细胞多在夜间增殖。根据这一规律,他们对卵巢癌做了时间疗法的统计,白天投药组五年存活率为零,而夜间投药组的五年存活率却为78%,这就使该院确定了个性化投药的新型治疗方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现在最新科技成果

伊织
张晶
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世纪,人类在本世纪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它们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世界的面貌。它们中有一些为科技界公认的重大成就,将在人类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20世纪初科学革命两大成就 20世纪的科学是在19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如热力学与电磁学理论、化学原子论、生物进化论与细胞学说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世纪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导致了20世纪前30年的物理学革命,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1、相对论 1905年,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天才爱因斯坦在他26岁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提出了不同于经典物理学的崭新的时空观和质(m)能(E)相当关系式E=mc2(此处光速C=3×108米/秒),在理论上为原子能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关于E=mc2,即物体贮藏的能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数量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我们不妨打个比方说,1克物质全部转化成的能量,相当于常规状态下燃烧36000吨煤所释放的全部热能;或者说,1克质量相当于2500万度的电能。 1915年,爱因斯坦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空间和时间是随着物质分布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从1923年开始,爱因斯坦用他的后半生致力于统一场论的探索,企图建立一个既包括引力场又包括电磁场的统一场理论,虽然他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杨振宁和米尔斯于50年代创立了“杨—米尔斯场方程”,发展了所谓“规范场”的理论,使爱因斯坦梦寐以求的统一场论可望在规范场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2、量子力学 1900年,普朗克创立了量子论,提出能量并非无限可分、能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新观念。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论,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1913年,玻尔把量子化概念引进原子结构理论。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1925年,海森伯和薛定谔分别建立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1928年,26岁的狄拉克提出电磁场中相对论性电子运动方程和最初形式的量子场论,使包括矩阵力和波动力学在内的量子力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0代末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继1905-1915年相对论建立之后对经典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成功地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加速了原子物理学和固态物理学的发展,为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准备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化学键理论和分子生物学等的产生。因此,量子力学可以说是20世纪最多产的科学理论,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世纪中后期5大科学成就 30年代以来,物质基本结构、规范场、宇宙大爆炸、遗传物质分子双螺旋结构、大地构造板块学说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理论的创建,使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更为宇观、宏观和微观的领域,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有物理学新基本理论(或物理学新基本定律),发表在《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12期的171页上!

谢长法的主要科研成果

鬼线人
凯风
一、学术著作:(一)专著1、《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2、《中国留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3、《中国职业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4、《黄炎培画传》,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版。(二)主编1、《简明中外教育史教程》,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2、《中国中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版。3、“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含九部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至2011年版。4、《中国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三)参撰1、《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版。2、《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3、《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4、《中国古代教化史》(统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二、学术论文:(一)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研究1、《清末的女子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96年第10期。2、《民国初年女子职业学校的发展》,《教育与职业》98年第3期。3、《清末农业科技的引进》,《琼州大学学报》98年第3期。4、《晚清女子教育与女子职业的发展》,《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7期。   5、《实业教育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萌芽》,《教育与职业》2001年第10期。6、《晚清实业教育的发展》,《教育与职业》2001年第12期。7、《民国初期的职业指导》,《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28期。8、《实业教育的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兴起》,《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2期。9、《抗战前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4期。10、《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近代中国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5期。11、《抗战时期与战后职业教育的演进》,《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7期。12、《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历史进程》,《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10期。13、《江苏省教育会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2期。14、《孟禄的来华教育调查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8期。15、《穆藕初与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2期。16、《<教育世界>与晚清实业教育》,《职教论坛》2009年4月(上)旬刊。17、《蒋维乔与职业教育》,《职教论坛》2009年7月(上)旬刊。18、《黄炎培的教育考察与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萌生》,《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1期。19、《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职业指导的近代化》,《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7期。20、《舒新城与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0期21、《顾树森与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9期。   22、《民国初期的女子职业学校述论》,《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25期。23、《“新政”时期的女子职业学校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24、《职业教育的渊源:实业教育的引入与倡导》,《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9期。25、《抗战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16期。26、《郭秉文与职业教育》,《职教论坛》2010年第25期。27、《职业指导在近代中国的引入》,《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28、《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理论著作考述》,《职教论坛》2011年第7期。29、《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早期职业教育理论探讨》,《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1期。30、《基督教青年会与职业指导的推展》(第二作者),《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8期。31、《抗战时期高校就业政策及其管理》,《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32、《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职教论坛》2014年第16期。33、《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研究述评》(第二作者),《职教论坛》2014年第34期。(二)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研究1、《唐才常的维新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史研究》93年第3期。2、《陈子褒的教育观简述》,《教育评论》94年第4期。3、《杨杏佛的实业改造活动与实业教育思想》,《教育与职业》99年第7期。4、《任鸿隽的实业教育思想》,《教育与职业》99年第8期。5、《清末教育改革家罗振玉》,《历史月刊》(台北)99年第12期。6、《蒋梦麟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8期。7、《庄泽宣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1年第8期。8、《廖世承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3年第5期。9、《廖世承的职业指导思想》,《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25期。10、《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11、《王艮的教育思想》,《孔孟月刊》(台北)第42卷第12期(2004年8月)。12、《试析黄炎培与蔡元培的生死道义之交》,《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年第1期。13、《余家菊的师范教育思想》,《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5期。14、《任鸿隽:中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推进者》,《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9期。15、《蒋维乔: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3期。16、《顾毓琇:一位科学巨擘的教育追求》,《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9期。17、《黄炎培与民初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3期。18、《刘湛恩与近代职业指导运动》,《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6期。19、《庄泽宣与近代职业指导运动》,《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28期。20、《任鸿隽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4期。21、《刘湛恩的职业指导思想》,《职教论坛》2010年1月(上)旬刊。22、《黄炎培与穆藕初——中国近代教育家和实业家携手合作奋斗的典范》,《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28期。23、《潘文安的职业指导思想》,《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7期。24、《舒新城与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25、《民国职教知识分子的救国理想及历史境遇》(第二作者),《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26、《何清儒的职业补习教育理论探析》(第二作者),《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5期。27、《陈选善职业指导思想探析》(第二作者),《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4期。28、《杨卫玉的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第二作者),《职教论坛》2014年第25期。(三)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研究1、《清末女子留日与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94年第2期。2、《清末的留日女学生》,《近代史研究》95年第2期。3、《清末留日运动中的师范留学潮》,《教育史研究》95年第3期4、《清末的留日女学生及其活动与影响》,《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第4期(96年8月)5、《晚清的实业留学潮》,《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6期。6、《留美学生与孟禄的中国教育调查》,《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0年第2期。7、《留美学生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徐州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8、《留美学生与杜威来华》,《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3期。9、《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与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10、《民国初期的留美女学生》,收入《近代中国留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6年3月。11、《留美学生顾毓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徐州师大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四)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研究1、《祠堂及其社会教化》,《孔孟月刊》(台北)34卷第11期(96年7月)。2、《清代中前期的尊孔崇儒策略》,《孔孟月刊》(台北)34卷第12期(96年8月)3、《乡约及其社会教化》,《史学集刊》96年第3期。4、《清代地方官学与社会教化》,《孔孟月刊》(台北)35卷第6期(97年2月)5、《明清时期族谱的教化功能刍议》,《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6、《孟子的教化思想》,《孔孟月刊》(台北)第43卷第7、8期(2005年4月)。7、《朱元璋以儒治国的策略》,《孔孟月刊》(台北)第44卷第9、10期(2006年6月)。8、《宋元时期书院的教化功能刍议》,《山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9、《魏晋时期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化》,《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9年第9期。10、《隋唐时期的社会教化政策》,《孔孟月刊》(台北)49卷第9、10期(2011年6月)(五)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研究1、《清末学制近代化的历程》,《教育史研究》97年第1期。2、《中国近代普通中学职业科施设的历史考察》,《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10期。3、《清末民初中学的发展及其师资培养》,《焦作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2期。4、《“五四”时期的中学“男女同学”述论》,《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中国大学男女同校之始考论》(第二作者),《教育学报》2013年第5期。

如今中国的发明科技的成就

见辜人焉
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上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天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二、歼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展示。三、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神州十一号飞船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并进行一系列的空间实验。四、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五、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六、绘制全新人类脑图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七、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八、高铁总里程达两万公里郑(州)徐(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中国不仅是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而且高铁的安全运输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九、中国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在上海长兴岛基地交付,并在现场命名为“振华30号”。这艘船一单臂架12000吨的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十、“高分”家族新丁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