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哪所高校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最好?

大无畏
不得其真
自动化研究生阶段叫做控制科学与工程,下设五个方向(二级学科):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系统工程。4、导航、制导与控制。5、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双控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清华、上交、东南、东北、浙大、西工大等;检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浙大、天大;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西交、华科;导航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哈工大等;模式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清华、上交、西交、南理工等;下面是看到的一篇较好的文章与自动化考研的同学分享:首先谈谈顶尖牛校.毫无疑问,清华一支独秀,上交紧随其后,这在圈内是人所共识的。清华自动化的特点是研究领域广度深,在拥有传统优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面极负盛誉,在新兴的信息学科交叉领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面以明显优势领先于国内同行.之所以会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归功于该校强大的工科整体实力.事实上自动化系的许多研项目都是在与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紧密合作下开展的.清华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挂靠这三个系.自动化系负责智能信息处理的相关研究.另外,清华的CIMS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是该系的金字招牌.因此,无论国家投入,自身实力,国际声誉,发展前景上看,清华自动化在中国的霸主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 上交是传统的工科牛校,自动化系又是该校工科中的重点方向.虽然它规模不大,但却发展均衡,锋芒毕露,极具实力.在自动控制和模式识别方面均有牛人如席裕庚,施鹏飞等主持.这两个领域曾入选国家重点学科,获此殊荣的仅清华,上交两家,其实力可见一斑.另外该系在CIMS,机器人装配方面也大有作为. 接下来可以谈谈第二档牛校---浙大与东南.浙大自动化发展很不均衡,几乎朝着工业自动化一边倒.在这方面,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工程中心,也有以孙优贤院士为首的一群牛人撑腰,在国内将同行们甩开了一大截.可惜其他领域乏善可陈,如不加强新兴方向的研究投入,很难获得较高的国际声誉.毕竟,工业自动化只是自动化的一个经典分支,并且在国际学术界受重视度十分有限. 东南大学自动化有着与浙大相似的学科构成,也是偏于工程控制.该系于这方面的历史浸淫颇深,全凭多年来打下的深厚功底运作到现在.老一辈院士钱钟韩,冯纯伯为其在国内赢得了很高地位.现在的人才梯度建设也不错,有田玉平,郭雷等,CIMS更是国内独领风骚(北京第一机床厂CIMS工程:该校是工程唯一的技术依托单位,由本建设项目中的三个二级学科与"计算机应用"学科联合攻关,最终完成的,该工程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颁发的"工业领先奖"。这是该组织第一次授予非美国企业的国际性大奖。),不过近年来在势力强大的弱电学科(无线电系,电子系)影响下,有着偏弱电的倾向,目前在重点发展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二级学科。如果学科领域再有所拓展的话,应该能保住其现在的排名. 第三档学校当推哈工大,西交,国防科大,北航,东北,华工等 .它们的特点是在某些方向上比较突出,整体实力也还较为强 劲.如哈工大,国防科大的机器人研究走在国内前列,西交的 模式识别在顶尖牛人郑南宁的带领下异军突起.另外,北航的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西工大的飞行器控制,南开的系统理论 ,中科大的系统仿真,化工过程自动化...都是值得一提的亮 点. 至于其他学校,继续往下排就比较模糊,意义不大了,一般可 依学校名气,博士点,师资而定.小弟不再赘述. 对于考研的朋友还可以考虑一下中科院的研究所.单从实力 上讲的确是不错的选择.沈阳自动化所在机器人研究方面与 哈工大,国防科大并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北京自动化所的 人工智能可与清华比肩,模式识别更是独步中华,每年在国际 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超过国内高校的总和.另外,502所的 空间卫星控制实力超群,有志于国防领域高精尖技术研究的 朋友可以留意.当然这些学校分数很高,初试起码拿到370的分数才有希望,复试一般问题不大。 本人认为,排名都只是虚的东西,每年的排名都会不一样。出路好才是真的好。毕业待遇好,发展前景好。这样的高校才是真正的强校。最后祝福认真复习的考研学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校!!!

自动化专业 在北京考研 哪些学校好?

冬之华
安乐街
一般工科学校都开设自动化专业,北航,北理工,北交。你到这些学校的主页上看一下,打电话咨询一下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秘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至于好不好考,那要看你个人的决心了。至于英语、数学要不要报辅导机构,看你的基础吧。建议数学和政治报一个辅导班。我是09年考的研,那时候觉得陈文灯的数学教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我数学基础不太好,就报了一个班。政治报了一个很简单的突击班,价格很便宜。英语底子好没有报你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看吧多咨询一下别人,加入几个考研论坛谢谢您的耐心回答,还想请问下您知道有哪些学校招收在职研究生嘛?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考研海天提示好考的 是二区的冷门专业 超级好考,但是 对于你的就业不好。

考研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其觉无忧
则殆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西安交通大学A+10西北工业大学A19燕山大学A2浙江大学A+11山东大学A20同济大学A3上海交通大学A+12吉林大学A21北京理工大学A4清华大学A+13华南理工大学A22华东理工大学A5哈尔滨工业大学A+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23武汉理工大学A6大连理工大学A+15重庆大学A24西南交通大学A7华中科技大学A16江苏大学A25合肥工业大学A8天津大学A17东北大学A26广东工业大学A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18上海大学A27河北工业大学A  B+等(42个):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华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新疆大学、河海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华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B等(41个):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烟台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湘潭大学、大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深圳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宁夏大学、扬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厦门大学、宁波大学、辽宁工学院、天津科技大学、五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三峡大学参考书资料: http://www.ky007.com/2011/0119/5490.html

自动化专业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亲友益疏
优香
  1、北京航空航天(据说是自动化领域最好的)  2、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 还有个一个中科院的研究所 ,具体亲可以查查,专业课BT,初试三门复试四门。  3、一般院校燕山大学的不错。自动化属于万金油,亲也可以跨到金融那边去吧。  还有些小建议啊: 作为一个过来人,考研主要是为了就业,亲不妨试试北京上海的院校,眼界宽阔机遇多多。 如果亲大学十分热衷于研究,可以去报专业性很强的大学研究所。不过我认为,研究生博士生数不胜数,真正能搞科研的不多,一般都是混个稳定高薪的工作。  所以多联系师兄问问哪个导师能帮忙介绍工作,有些导师关照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轮面试,老师的份量还是很重的。  想读博就报个博士生导师的研究生,幸运的话可以直博少一年累,据说博士论文通过不了只是学士学位哦,想深造也可以拖导师的关系当其他老师的研究生嘛!

普通一本自动化专业考研哪个学校好

阿免姨
红掌
我也是自动化专业出身,当年考的是北航的精密仪器测量技术专业,很不错。不过分数要求很高,没有个380左右,很难进,望楼主参考

自动化专业在哪个大学比较好,我想考研?

惺惺作态
大海风
简单推荐没有意义,建议如下:1、报考学校的选择主要考虑层次差异(985、211和一般学校)和地域不同(沿海与内地、大小城市、1区与2区等),因为竞争程度不同。此外还要考虑生活习惯和将来就业取向。一般先选地方然后再选学校。2、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然后打开上方的“硕士专业目录”,选择省份、学科即可了解该省市有哪些学校招生。然后去拟报学校招生信息网查看初试复试科目、参考书目等信息。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推荐院校: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鬼神
白牙
进电力部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最好,电力系统内部都认可的,分数也相对不高。如果想考更好的,那就清华的。

自动化考研,哪个方向好?

静笃
莫富于地
女生显然选系统工程 偏理论性的方向以后转信息,管理很方便 模式识别与智能也可以 数学要求比较高 看你个人情况如果选双控就要求动手能力较强 你说的去工厂应该是过控方向 确实很少女生选择

学自动化专业好一点的考研的学校有哪些?

斩花堂
蔡沈
1 清华大学 2 东北大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上海交通大学 6 浙江大学 7 华中科技大学 8 西安交通大学 9 北京理工大学 10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