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有没有已申请机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啊?

始作
鸡先生
住宅产业基地?房地产项目么?需要申报项目申请报告

工业化PC预制构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行秀
求通久矣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兰成孟工业化PC预制构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工业化PC预制构件生产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曲某某地址:某某区杭州路38号公司类型:国有独资本项目的产品主要定位于住宅产业化PC构件,根据项目运营和市场需求状况,还可以陆续增加其他混凝土预制构件相关产品以及相关市政构件等产品。住宅产业化PC构件主要是住宅产业化相关的各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未来某某市将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本项目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支撑条件。随着未来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建筑材料将采用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的方式完成。同时,为了配合机械化施工的需要,减少人工作业量,大块的轻质内隔墙板也将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本项目未来可以适时增加这些产品。本项目的计划销售量和销售方向见下表1-1:序号|产品类型|单位| 一期|主要销售方向|1|住宅产业化PC构件|万m³|产能|15|某某市工业与民用房屋建设,住宅为主。|产量|15|根据初步市场调研结果,本项目拟开发的产品未来有望实现良好的销售增长,预计正常运营情况下可以达到表1-1的销售量,同时达到下表1-2的销售价格:对于大型建筑预制构件(大型立体墙板、屋面板、工业厂房屋架等),最好采用固定模位方式生产。工厂建设阶段预留车间或者露天场地,但要做好设备选型工作,以适应构件最大尺寸

【精编】工作总结-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年度总结报告(2019年)

若彼知之
奔跑者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黄克东尊敬的董事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各位员工:今天我满怀感激与喜悦之情,站在这里代表沈阳置业有限公司总结已经过去的一年多的工作。首先,感谢公司的股东。是公司股东的高瞻远瞩,以战略投资的眼光投资1亿7千万元成立了这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的公司,非常感激股东一年多来给予了我们以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全力的支持。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公司的全体员工及各位员工家属,是大家共同的辛勤努力,创造了“河畔新城”这一沈阳房地产界新品牌,树立了沈阳房地产界一面大旗。面对未来,我为公司拥有这样优秀的干部和员工更加充满信心。同时也要感谢政府、社会各界朋友对我们的大力支持。需要提及的是营销合作伙伴广州凌峻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总设计师,沈阳华新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马涛先生;“”色彩主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健明教授;“”园林景观主设计师,清华大学章俊华教授。正是我们的这些真诚合作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与敬业品行,为项目的顺利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使我们的产品性能别具一格、脱颖而出。下面我代表沈阳华新联美置业有限公司做过去一年多来的工作报告。第一部分过去工作的回顾一、主要经营指标工程建设方面:河畔新城作为沈阳市唯一住宅产业化示范工程,迎来了全国北方省市第十次墙改节能工作会议的建设部领导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八十多位代表以及日本住宅性能认定专家小组成员,河畔新

王立国的学术成果

子云
观光者
  2000年以来,共发表论文40余篇, 完成课题18项,在研课题2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2部。  论文: 体制性产能过剩:内部成本外部化视角下的解析《财经问题研究》(封面)2013.3  2. 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基于26个行业样本《改革》2012.12  3.铝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2.8  4.生态经济学视角下建筑工程可持续建设体系的研究《建筑经济》2012.10(第2作者)  5.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经济研究》(封面文章)2011.12(第3作者)6.理性发展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思考——基于防范产能过剩风险的视角《宏观经济研究》2012.1  7.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2.2  8.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制度与投资决策问题研究——基于完善投资体制和投资决策科学化的文献综述《财经问题研究》2011.9  9.谨防风电设备、多晶硅行业性产能过剩的风险《宏观经济研究》2011.5  10.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融资研究——基于专用性投资不足的视角《城市发展研究》2011.111.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重点文章)2010.12  12.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融资问题再探讨-以大连市污水处理项目为例《建筑经济》2010.9  13.我国“4万亿”计划的作用机理及政策效应分析《投资研究》2010.7(第2作者)  14.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双向交互机制研究《企业经济》2010.6  15.辽宁省投资及其效率区域差距的考察《财经问题研究》2009.12  16.地方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生产力研究》2009.10  17.基于价值集成理论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模式探讨《投资研究》2009.3  18.基于政府投资视角的大学科技园建设《生产力研究》2008.2  19.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科学化问题研究《财经问题研究》(重点文章)2008.12(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隐性投资效率损失问题研究《投资研究》2007.621.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投资效率问题探讨《投资研究》2006.1  22.对风险投资定价模型的探讨《财经问题研究》2003.3  23.运用政府采购制度扶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投资研究》2000.8  24.改革我国现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的思考《财经问题研究》2000.7  25.我国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问题》2000.5  26.论进一步开展可行性研究的条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3  27.利用TOT方式引进外资的思考《中国投资》2000.1  课题:  1.《地方金融机构资产融通资金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2001年,辽宁省软科学课题,已完成)  2.《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研究》(中国投资学会2001-2002年度研究课题,已完成)  3.《辽宁省风险投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完成)  4.《公共(公用)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体系研究》(中国投资学会2004-2005年度155号课题,已完成),获三等奖;  5.《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投资效率问题研究》(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研究课题,未完成)  6.《新投资体制下政府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2005年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开发项目,已完成)  7.《瓦房店市新城区投资效益分析》(2004年,大连瓦房店市政府项目,已完成)8.《大连市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课题,已完成)  9.《我国实施BOT融资模式效果研究》(中国投资学会2006-2007年度155号课题,已完成,并获三等奖  10.《大连市建设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点城市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课题,已完成)  11.《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研究》(2007年,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课题,已完成)  12.《政府公共投资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机制研究》(2007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W119—01,已完成)  13.《辽宁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研究》(2008年,辽宁省社科联2006年度项目,2006J1626,已完成)  14.《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中国投资学会2007-2008年度研究课题,已完成并获一等奖)  15.《关于建立大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2006年,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课题,已完成)  16.《关于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建设支持政策暂行条例》(2007年,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课题,已完成)  17.《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研究》—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可学研究项目[2008199],已完成)18.《辽宁投资内部收益率的区域差距与政府投资诱导机制构建》(辽宁省2008年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L08AJL002],已完成)  正在承担的课题:  1.《财政分权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投资决策问题研究》(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科项目[09GJA790029])  2.《抑制产能过剩与治理重复建设对策研究》(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9&ZD026])  著作:  1.《创业投资发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 专著  2.《创业投资基础》(译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译著  3.《项目评估理论与实务》(第1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编  4.《项目评估理论与实务》(第2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主编  5.《项目评估理论与实务》(第3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主编6.《工程经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副主编  7.《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编  8.《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主编  9.《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主编  10.《工程项目融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主编  11.《项目评估》(全国统编教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编12.《投资项目评估学》(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主编  1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与实践》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年主编  14.《投资项目决策前沿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专著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具体内容

失者
风舞者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2号)的精神,落实《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实施大纲》(建住房[1998]98号)所确定的工作内容,指导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建设,提高住宅建设质量,推进住宅取决于业现代化,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凡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的项目,应依照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住宅中心)编制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中的技术体系,并结合当地的住宅产业化现状和发展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第三条 凡申报示范工程的项目,应根据《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建住房[1999]114号)实行住宅性能认定工作。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时,应根据当地住宅市场的需求,对拟建住宅按照不同的性能等级(1A、2A、2A)进行申报。第四条 申报的示范工程应具备一定的规模。大中城市住宅小区用规模不宜小于8公顷;小城市住宅小区用地规模不宜小于6公顷;小城镇住宅小区用地规模不宜小于3公顷。住宅小区的建设应符合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综合配套的要求。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申报示范工程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工程的定点应贯彻“少而精”和“择优”的原则,但不宜集中在少数地区或城市。示工程应在2-3年内建设完成。第二章 申报条件和要求第六条 申报部门型示范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1、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2、房地产开发企业现有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3、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开发10万平方米以上综合配套小区的业绩;4、示范工程有关住宅产业化的内容体现较高的技术集成及部品集成,符合住宅中心编制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成套技术量评价指标》的要求,评价值应达到先进水平;5、示范工程建设中应开展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第七条 申报企业型示范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1、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2、房地产开发企业现有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3、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开发10万平方米以上综合配套小区的业绩;4、示范工程中有关住宅产业化的内容应体现较高的技术集成及部品集成,符合住宅中心编制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成套技术量化评价指标》的要求,评价值不应低于较先进水平;5、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一定的住宅产品的配套开发生产能力,并形成企业的品牌或能联合多个部品生产企业形成固定的供配体系。第八条 申报地方型示范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1、在大中城市开发示范工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具有二级以上房地产开发资质;在小城市、小城镇开发示范工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具有三级以上房地产开发资质;2、示范工程中有关住宅产业化的内容应结合当地条件体现一定的技术集成,符合住宅中心编制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成套技术量化评价指标》的要求,评价值不应低于一般水平;3、应注重在小城镇或农村设点建设示范工程;4、示范工程应对地方住宅产品的系列开发、工业化生产、配套供应,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并更具地方居住特色和建筑文化传统第三章 指导和管理第九条 按照《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实施大纲》规定,示范工程由建设部统一指导和管理。第十条 根据《国家康成示范工程实施大纲》规定,住宅中心负责示范工程的技术指导、建设中期检查、达标考核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凡经批准列入项目实施计划的示范工程,应根扰工程进展情况,由住宅中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以下各阶段的审查工作:1、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方案的评审:首先由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初审,将初审结果的报住宅中心。住宅中心会同建设部有关司局组织专家委员会依照《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成套技术量化评价指标》和《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设计方案评审办法及要求》进行评审。设计方案与技术可行性研究报造应同时报审,评审结果以部文发布。2、初步设计审查;由地方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住宅中心委派有关专家到项目所在地参与审查,按照《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提纲》,重点审查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住宅产业化内容落实的情况。3、施工图审查:由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4、专项审查:由地方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住宅中心委派有关专家到项目所在地参与审查,重点审查专项设计《如环境景观设计、智能化设计等》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5、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接受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6、建设中期检查:地方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等各方人员对示范工程的施工进行中期检查,住宅中心委派有关专家参与,按照《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中期检查提纲》,重点检查工程质量达标和住宅产业化内容在建设工程中的具体实施。对工程中关键性成套技术项目,开展专家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7、达标考核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后,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对示范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建设部申请达标验收。建设部会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组成达标验收小组,按照《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建设房[1999]114号文)对示范工程进行性能认定,并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和标志;按照《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达标验收考核指标》内容进行达标验收,并根据以上验收结果,对示范工程和有关单位颁发标志。第十一条 申报示范工程,应按照住宅中心网站上“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申报”的要求,在线填写申报表,报送住宅中心;凡经批准实施的示范工程,应在住宅中心网站“示范小区在线”栏目建立项目主页,并及时更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化动态、工程进展等信息。第四章 附 则第十二条 为加强对示范工程的严格管理,对通过阶段性审查的示范工程,每年重新公布一次名单。第十三条 当示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属以下条件之一时,将取消示范资格,不再列入章第一条中公布范围:1、在设计方案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专项审查、建设中期检查阶段没有通过审查,或没有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修改;2、《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住宅产业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通过后,一年半内没有开工的。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日起施行。

房地产开发的所有手续有哪些(前期和后期)

红蚂蚁
其死若休
我国加入WTO后,普通商品房可以不用立项批准文件了。经济适用住房还要。前期手续简单点说,1、办理“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如果是“毛地”,还要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进行拆迁。2、按规划进行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交有关部门规划评审、设计审查。这项不属于行政许可,但是却一般是开发过程办手续时间最多的。3、办理项目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请规划的放线施工。有的地方,还要办开工证。一、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的实施。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对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具体负责提出奎文区、潍城区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条件意见。坊子区、寒亭区、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滨海开发区、峡山发展区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负责提出辖区内开发项目的建设条件意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各区签订协议书,由各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的实施。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出让前,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该项目的建设条件意见书,意见书内容作为项目建设的依据,是土地出让文件的组成部分,经政府批准后对社会公布。三、**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包括以下内容:(一)规划设计要求。项目规划设计要求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为准。(二)开发建设期限。项目开发建设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从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之日起计算)。(三)住宅产业化要求。1.居住项目按照建设部《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及《山东省商品住宅性能认定试行办法》的规定申报A级住宅性能认定。具备相关条件的项目应积极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2.开发项目要认真贯彻“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方针,民用建筑必须达到国家、省规定的建筑节能标准。居住建筑要依据《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成套技术量化评价指标》,选择适应本项目的住宅建筑与结构技术、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住宅厨卫成套技术、住宅管线成套技术、住宅智能化技术、居住区环境及其保障技术、住宅建造成套技术等,并参照国家、省编制的住宅部品与产品选用指南,选定资源节约型的优质材料和部品。(四)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应达到市政道路、供排水、供热、供气、供电设施以及绿化、环卫、路灯、消防设施的修建要求及维护管理规定。(五)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根据《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和规划要求,针对物业服务用房、城管执法和治安管理等政务用房、社区居委会用房、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会所、幼儿园、车库(包括专用车库和共用车库内的车位)等配套建筑提出的要求。(六)拆迁补偿安置。拆迁红线内的各类地上、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房屋、地下各种管线以及架空电力、通讯线路等的拆迁要求。属住宅的原则上实行就地安置补偿;属非住宅的实行就地安置或货币补偿。实行就地安置的,应先建安置房。拆迁户妥善安置后,方可建设出售商品房。(七)其它建设条件要求。四、符合法律规定的社会主体参与土地公开出让时,必须认真研究土地公开出让文件,包括《意见书》所规定的内容,竞得土地后,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小区配套、拆迁补偿安置和前期物业管理。五、规划部门应按照建设条件意见书中的规划设计要求,对开发企业报批的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建设部门应在开发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许可时,对建设条件意见书中的住宅产业化、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拆迁补偿安置要求进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按批准方案进行开发建设的,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验收手续,建设部门不予办理竣工备案手续。

万科地产的荣誉记录

而寓诸庸
不贱门隶
自创建以来,万科一贯主张“健康丰盛人生”,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倡导简单人际关系,致力于营造能充分发挥员工才干的工作氛围。2009年,在全球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组织的“2009年中国最佳雇主”评选中,万科成为10家上榜企业中唯一的房地产企业。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至2009年,万科共有19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其中天津公司水晶城、广州公司四季花城、中山公司城市风景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公司持续推进住宅产业化。2009年,万科北京假日风景项目B3#、B4#楼被授予“北京市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称号。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获得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是行业内第一家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研发和推广。2009年6月,深圳万科城四期项目荣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三星级奖。2009年《财富》(中文版)公布的“十大绿色公司”名单中,公司因在探索工业化与城市低收入住宅方面的成绩入选。公司努力实践企业公民行为。万科从2007年开始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万科捐资并建设的遵道镇中心幼儿园、遵道镇便民服务中心、向峨乡政务中心以及遵道梨花广场先后建成交付,均达到最高抗震设防等级。

今年钢构行业行情如何?

擒凶记
礼物
2020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钢结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功建设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钢结构标志性工程,涌现了一批具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综合能力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为基础,各门类钢结构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规范为主体的钢结构规范体系,钢结构行业的工程技术体系基本建立,并且在政策引导性上也已经形成了推广钢结构的广泛社会共识。但是,作为世界钢结构第一大国,我国钢结构的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行业问题。目前,我国钢结构仍以板材为主,并且我国钢结构仍然以房屋建筑为主,2019年以来,在政策支持下,多高层钢结构发展显著,占比显著增长;但是,钢结构行业发展想要突破,还需继续重视发展住宅钢结构,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桥梁钢结构近年来发展仍不尽人意,桥梁钢结构占比偏低且改观迹象不明显,且主要应用于大跨桥梁;突破桥梁钢结构的发展瓶颈,还需大力推广中小跨径钢桥和组合桥。钢结构行业市场格局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钢结构建筑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工业厂房、单层和多层厂房、仓储、库房、大型公共设施等领域,而公路、桥梁在近两年有了较大的发展。2018年我国粗钢产量创纪录达9.28亿吨,相比2017年大幅增长,并且近几年也是钢铁行业历史上效益最好时期。2017年我国钢结构产量突破6400万吨,并且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钢结构产量超7000万吨。近十年来,我国钢结构产量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以上。目前,我国粗钢产量已达世界全部钢铁产量的一半。据统计,2018年我国钢结构产量已经接近或超过世界钢铁产量排名第5的韩国(约7100万吨),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钢结构第一大国。装配式钢结构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全国各省市确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发展目标,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比例,部分省市提出重点区域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到30%以上,到2025年达到50%以上,部分特大城市甚至提出达到100%。随着全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趋势,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深入,雄安新区的设立,京津冀地区装配式建筑将实现新突破,成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主战场之一。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钢结构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回收利用率高等优点,可实现建筑从工地建造到工厂制造的转变,有效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同时可拉动内需、刺激经济、藏钢于民、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与传统建筑相对,钢结构建筑具有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可循环利用等突出优势。在绿色发展的行业发展新趋势下,目前随着环保政策日益趋严,混凝土结构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也给钢结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钢结构建筑可实现建筑业绿色、生态、智能化发展目标,必将成为建筑业乃至大土木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近期,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又一次迎来了“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市场”的发展高潮,而且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也已经着手实施,这给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新机遇。在“一带一路”与西部建设新机遇中,钢结构行业应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谋划国内增量市场,打造钢结构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动能。2020钢结构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受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影响,未来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规划趋势总体呈现出科学化、合理化、环保型的趋势。从科学化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创新改革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受科学技术深入推广和运用的影响,其钢结构物资材料科技含量成份较多、抗压力强度逐步提升以及施工技术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使得钢结构行业产业发展迎来了较为宽阔的发展空间。钢结构行业建筑体系所包含的钢结构及相应部件的工业化生产,实现了构件的工厂制件和现场装配化施工,实现了建筑技术集成化和产业化,提高了住宅产业化的水平,提高了建筑的科技含量。从合理化、环保型方面来讲,受我国环保政策的影响,未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空间所面临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有限的城市发展空间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社会建设步伐,建筑施工范围将会越来越小,同时由于能源紧张、非可再生资源的存量逐步减少等因素,使得未来钢结构行业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钢结构产业发展将会朝着合理规划、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通过钢结构产业加工制作简单、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结构灵活,造型设计自如,使用效果好等多种因素,进一步调动冶金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建筑行业三者资源的优化配置,按需分配按量规划,将有限的资源效能最大化处理,这也可以促使减少对周边建筑施工环境的损害,进一步净化的周边生活空气环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欲了解关于中国钢结构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从立法角度如何更加有效的培育物业企业发展、规范物业企业行为。

入先
电梯口
您好! 第一部分 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对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推动及战略导向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导向  立法是行业及企业生存的保障。法律的实施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样,也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标志。先进发达国家的物业管理行业,就因为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和推进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国家近几年来,在物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出台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进步,对行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在这个过渡时期里,应更加深入研究、调整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使之更加适应市场及行业的发展需求。  (一)国家“十五”纲要中提出的房地产业与物业管理业的分业经营。首次将物业管理作为独立的行业在国家发展计划纲要中提出。  (二)2001年建设部下发《建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提高物业管理综合服务水平。逐步推广企业化、专业化经营的物业管理,加快物业管理的立法步伐,规范物业管理企业行为,形成合理的物业管理收费制度和规范的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逐步解决工资中物业管理消费含量不足问题。”这一导向为物业管理消费的货币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2003年国务院颁发《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针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的协调统筹发展,对于新时期物业管理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质量兴业,以忧患意识,以前瞻性的思路,推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使物业管理行业在国内外的新形势下,获得健康持续发展。  (四)2004年全国建设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方向,调整住房供应政策,进一步促进住房消费。加快完善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加大住房补贴发放力度。进一步搞活住房二级市场,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的联动。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发放力度,进一步加强监督和规范化管理,提高使用率;完善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机制。加强宏调调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规范发展物业管理。  (五)截止到2005年上半年,建设部已经根据《条例》,先后印发《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暂行办法》、《业主大会规程》、《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以及《业主临时公约》、《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两个示范文本。期间,又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制定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两个规范性文件。  (六)另外,《条例》颁布之后,各地也在按照《条例》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修订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或办法。这些配套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和《条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使《条例》具有了更强的操作性。以深圳为例,2004年深圳市政府先后通过了《深圳市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完成了《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草案送审稿)》、启动了《条例草案送审稿》附件的起草工作、制定了《深圳市物业管理招投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出台了物业管理考评专家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加强对深圳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和管理。  (七)《条例》实施两年多来,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业管理法规规章体系。但物业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有的是直接适用《条例》进行规范,有的则由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是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的法律依据。  (八)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探讨制定的《物权法》亦正在成为影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立法基础,对规范财产关系,维护经济、社会的秩序相当重要。物权法的出台,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它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出发,将物业作为私有财产加以确认。有利于揭示物业法律关系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在联系,对于明确物业管理中各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物权法》出台将更加规范物业管理业,有利于物业管理健康有序发展,推进行业的法制化进程。  其次,对业主行为进行约束。将目前行业中面临的如违章搭建、侵害公共部位业主共同权利等事项在法律中进行确认,便于各方规范行为。  另外,《物权法》也是对现行物业管理的一项挑战。《物权法》中,业主的诉讼资格主体地位得到确认,业主可对物业进行自管成为可能,这也是对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一项重大挑战和突破。  最后,在物权的归属问题上有了更规范明晰的界定,物业管理企业、开发商、业主,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分类划定,产权明晰,不易发生互相扯皮、推诿。有利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仍需建立一系列行业政策规范。  (一)针对行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形势、新任务,制订扶持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是扶持和发展具备竞争力的品牌物业管理企业,出台一些扶持性政策措施,为其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努力消除束缚资源配置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积极引导企业选择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基于物业管理行业既有自发形成的区域化发展特征下的南北差异、全国性品牌企业推动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特征等,深入研究其经济功效和形成方式,引导促使中小物业管理企业、欠发达地区的关联企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在国家经济政策上的优惠并辅以专业上的指导和扶持。  (三)建立起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大中专院校增设物业管理专业进程,鼓励企业培养和储备多层次的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建立立体化人才平台。  目前,物业管理行业仍未摆脱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现状,行业人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应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物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构建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从高层到基层员工的多层次平台是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件。可通过采用以下六点做法实现:  1、加快培养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服务一线操作人员,特别要注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促进形成相对稳定的科技骨干队伍,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强物业管理行业涉外人才培训工作,加快造就一批掌握具备工程、管理、服务、营销、金融、法律、外语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行业新形势的需要。  2、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专业技术关键岗位,建立和完善行业执业资格总体框架,完善行业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和注册管理制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和执业资格互认。  3、完善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与从业资格鉴定制度,争取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列入企业考核范围,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工作,推行劳动预备制度。逐步实现关键岗位、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以保证管理与服务质量、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4、通过政策导向和人才需求信息的发布,优化人才专业结构,促进人才在行业和地域之间的合理分布。促进物业管理专业培训在全国范围的普及,为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创造条件。加大对不同地区物业管理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物业管理欠发达地区的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  5、建立规范化的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大力发展以新技术、新成果、新规范等方面为重点的继续教育,结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展培训,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培训质量的评估检查,促进提高培训质量。  6、与国家教育机构密切合作,切实加强对物业管理行业中高等专业教育的指导,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扩大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形成与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相衔接的物业管理中高等专业教育评估体系,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推行和完善物业管理税收制度。政府政策在立法、税收、环境等方面应积极导向,运用政府的影响力,鼓励产权多元化,加快培育民营物业管理企业,强化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推动物业管理产业化进程。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造成企业整体赋税过重,与行业的微利特征形成明显反差,应从物价核定角度进行调整。《条例》已规定物业管理收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实行市场定价方式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物价部门随意定价现象仍旧存在,这就容易出现决策有失公允,背离价值规律的现象。以2005年9月《上海市住宅物业分等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为例,根据该《暂行办法》,上海市居民住宅物业费自10月1日起最高将不超过2.3元,这一规定在上海物业管理企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尤其对于管理高端物业为主的品牌物业企业,影响更为明显。由于管理的大多是高档住宅,为了维持物业管理的水平,标准也定得非常高。虽然暂行办法仍然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如果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超过标准,那么其收费也允许超过2.3元的上限,但是又必须要通过市物业管理协会组织的专家论证,并经区、县物价局确认备案后才可实施。这显然无法满足企业的运行实际。因而,当我国物业管理处在发展期时,应当以市场作为促进企业竞争的助推器,从宏观政策方面尽力为行业的长久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当前,中国的物业管理正处发展的重要时期,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从自身出发,固本强身,进中求变,变中求新,尽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企业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从外延量的扩张转移到内涵发展的质的提高上。  二是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管理水平,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坚持资本经营和多业并举,延长行业产业链,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化管理。  第二部分 构建开放的产业结构体系。  一、要求加快行业市场化进程和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行业组织结构,增强行业意识,推进行业规模化发展。  (一)优化、整合物业管理行业,推进建立多元、多层次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  1、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建立产权明晰,多元、开放的行业格局。  在可持续发展状态下,物业管理将不仅仅表现为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公司化的物业管理服务提供者,而是更加广泛地涉及不同产权基础上的以事务所形式、职业经理人等各种专业、多元化的物业管理形式出现,从而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市场形态。《物权法》影响下的业主自治、自我管理等都将预示今后物业管理服务的多元化格局,市场需要出现多样化的物业管理服务提供者。物业管理行业的投资者也会突破传统的公司局限。  2、建立一个多层级的物业服务体系。  物业管理是以为物业和人提供服务为产品的。这种源自于物业类型的差异及人们对服务需求的差异,带给物业管理行业一个广阔的市场。物业管理的有序发展,需要顺应市场经济的细分化和专业化要求,根据物业的不同分类(如住宅、别墅、大厦、工业园区等),相应建立起高、中、低档多层次并存的物业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为物业管理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服务有需求梯次、层级,物业管理企业就需要确立不同市场客户的细分体系,以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形成多层面、多方位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逐渐细分市场,细分客户,使物业管理服务更趋专业化。  同时,物业管理行业可以通过对不同层面服务的提供,实现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市场分流,建立起物业企业在行业不同层面上的动态分层,形成相对完整的行业市场,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二)实现规模经济以对付行业危机  规模经济是通过边际成本递减原理来实现的。其经济性表现为:一定时期产品的单位成本(或者说生产一件产品的操作或运行的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物业管理行业推行规模化发展,可使社会有限资源在行业中得到最有效的、最合理的配置,形成规模经济,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典型的是WALLMART,其商业运行模式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物业管理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商品”之一,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广泛接受,物业管理一旦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在生产和流通渠道中,其资源必定会受到市场规律的调控,通过物业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企业体系化、活动系统化等方式,即可达到物业管理的规模化经营和管理,有效整合物业管理的上下游资源,使物业管理的行业形成一条更长和更广泛的价值链。利用价值链,深化了物业管理的内涵,拓展了物业管理服务方式和手段,实施多角化经营,以物业管理服务为核心辐射,使上下游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充分有效利用,从而实现物业管理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个行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由此,物业管理可突破现有局限,扩大行业内涵,获取整体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利用现有的顾客基础等,进行多角化经营,开展环境服务业、安全服务业、工程服务业、房地产中介咨询服务业、网络配送业、物业管理咨询业等。倡导行业多角化经营战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行为。多角化的多种实务相关程度较高,两者享有相近的技术和相近的顾客群,原材料也有相近的采购渠道。除了有形关系,还有共用商标、共享资源,各业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  1、实现规模经济意味着成本降低  规模经济几乎可以表现在一个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中:包括制造、采购、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网、销售能力的利用及分销等方面。其经济性表现为:一定时期产品的单位成本(或者说生产一件产品的操作或运行的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规模经济的存在阻碍了替代者对产业的侵入,它迫使侵入者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并承担遭受原有企业强烈抵制的风险,或者以小规模生产而接受产品成本方面的劣势,这两者都不是进入者所期望的。当存在纵向整合经济性时,即在生产或分销的各衔接环节进行整合经营,其规模经济也形成“进入壁垒”。在这种情况下,新的进入者就会面临成本上劣势以及在上下游市场中遭到“封阻”。  2、成本降低后,努力提升行业经营水平及竞争力,改变物业管理传统从业方式(劳动力密集型专业),赢得空间与时间进行行业变革,打造管理技术型、集约经营型企业,提升行业地位。物业管理行业的服务集约化特征归根到底要靠技术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现代资讯科技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已为物业管理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如何将现代社会中的信息、智能、机械、电气等纯技术层面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物业管理行业中,是提升我国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发展资本运作,促成企业结构优化。  (一)规模化发展对企业实行资本经营方式的要求。  追求企业经营能力提升,调动企业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方面鼓励企业坚持走资本经营之路,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一方面鼓励企业坚持走多元化发展,向物业管理行业上下游领域延伸,实行多业并举。同时,鼓励企业坚持品牌经营,以品牌拓市场。实现物业管理行业企业净资产的大幅度提升,促进行业更多企业上市,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构建企业盈利模式,提升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  管理与服务创新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管理是基础,这是永恒的真理。没有管理企业就没有秩序和纪律,也就不可能产生效率;没有管理,员工就缺乏积极性,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是管理并不是目的,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在市场上通过竞争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产生实际的利润和效益。没有良好的管理就无法实现这一目的,抓管理能创造效益。有一句话说得好:向管理要效益。这里所指的效益是指:提高质量效益,降低成本效益,节约能耗物耗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益,节约一度电一度水的效益。诞生于80年代的物业管理行业一直被社会及业界公认为“微利行业”。企业只有始终抓好管理关,向管理要效益,才能在仅占企业营业收入10%的管理费酬金基础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服务创新是人类智慧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具体运用。创新一旦规模化的转化成了生产力,必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从物业管理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和人民住房消费能力的增强,在房地产行业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规模化社区,超前、超大体积楼宇和高技术含量楼宇等,各种高档、高品质楼盘,商业物业及工业物业也随着大幅增长,引发人们对住房消费观念产生了深刻变化,生存型住房向生活型住房转变,物业管理服务深入人心,物业管理消费逐步成为人们消费支出的固定构成。如何针对这些新事物创新出物业管理服务,将之转化为生产力,是物业管理企业向市场要效益的重中之重。  因而,物业管理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寻求推动物业管理提升策略,依靠科技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努力提升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能力,发展和提供多层次的物业服务,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  第三部分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行业的规范发展,不仅需要宏观政策的长远导向,更需要通过法制的刚性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密合的市场监管与严密的法制保障体系不可分割。一方面需要通过立法对物业管理的硬件进行规范,对物业管理涉及到的招投标、服务与费用标准等与企业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节进行确认,防范和约束不良市场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对行业软环境及宏观市场环境等进行有效引导,注重从行业道德、社会舆论导向、媒介宣传等各个方面对行业进行监督和规范。  一、规范物业管理招投标领域,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二、深入研究招投标管理的方式方法,规范物业管理行业收费标准,杜绝低价竞标的不良市场行为,推进合理低价中标,强化标前、标后全过程管理。  三、全面加强物业管理行业自律及诚信建设工作。  诚信从企业行为泛化为行业整体特征时,就表现为行业的自律性。物业管理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整个行业的自律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发资源配置作用,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从业者等多个方面推行自律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第三方监控方式,切实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的信用,显著提升企业信用,建立个人信用,健全信用制度,弘扬信用文化,完善行业信用监管体系。  四、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设立市场准入制度,健全法规和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资质规范还不够,在市场准入标准、各种不同类型物业的规范管理标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与行业专家应共同努力编制一整套全面的标准体系,作为物业管理的运行依据和参考基准。同时,标准体系作为科研成果,也将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企业的各项发展工作。  (一)依据科研、制定标准,精心组织、宣传标准,抓住契机、贯彻标准,运用行业统一标准引领企业竞争力提升,直到企业竞争力的合理综合运用。随着行业规模的成长和物业管理技术的成熟,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标准,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实现社会资源向优质企业聚集,淘汰市场中追逐短期利润行为的不良企业,使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优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打破新兴行业低门槛造成的行业质素整体偏低局面,利用市场充分竞争和宏观政策调控两种手段对物业行业进行引导和保护,保证行业成员的竞争力。  (二)依靠统一标准促进物业管理行业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带动行业新规范的应用,保证新技术体系、规范体系的推广。  建立起完善的技术评价体系,对物业管理各方行为加以规范和保障,也对其他行业的渗透和消解产生防御作用,可防止其他行业竞争者轻易进入、简单模仿而丧失竞争优势;同时,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优化,保障服务质量,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保持旺盛的市场需求,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关于物业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服务收费规定,及对物业管理职业经理制度的积极探索,都在朝着提升行业准入机制,强化行业专业形象,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的方向努力。  第四部分 构建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  物业管理要发展,就必须走技术提升的道路,建立行业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通过管理、营运、研发这三个方面的技术提升来实现。  一、管理技术提升。  从管理上看,物业管理在我国作为“舶来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在管理方面的创新仍较为局限,目前仍停留在主要依靠对国外发达地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经验借鉴层面,自我创新成果屈指可数。我国物业管理要走向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冲破固有的局限,首先在管理服务上创新。从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品质、服务体系、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学习借鉴其他行业的成熟经验和理论,结合本行业实际,创造和形成物业管理的专业的管理技术。  首先,在物业管理技术硬件投入上,从建立信息平台到加强智能、机械、电气、工程等各个方面,提升物业管理在对“物”的管理和使用寿命延长上的能力。  另外,在技术软件投入上,不同类型物业在行政、人力资源、安全、设备设施管理,业主服务上应能满足物业服务及业主多样性需求,重视人性化的服务,减少“物化”的管理。  二、营运技术提升。  从营运上看,物业管理在我国仍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整体水平偏低。要走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首当其冲是要降低人耗,以技术含量高的方式合理取代目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全新建筑设备、工艺、技术等需求,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技术。其次,从人力资源支持力上,建立起立体化的行业人才培育体系,从行业高级管理人才到基层操作人才全面覆盖,才能真正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最后,针对目前行业发展中专业研发机构对物业管理关注度欠缺的现状,应积极主动与专业研发机构进行接触,吸引专业研发机构的注意力,提升物业管理行业在社会整体结构中的地位。  三、研发能力提升。  通过建立全国性理论及实践研究、实验体系,引导物业管理企业牢固树立科技强企的观念,使企业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鼓励大型物业管理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对行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一方面坚持自主开发,利用好科研院校的力量,继续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另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和优势技术体系。通过技术革新、科技创新,实现低成本战略和利润最大化。  (一)物业管理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性。  理论是实践的指路明灯,为实践提供方向和引导。要坚持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对物业管理的理论研究体系,加大理论研究工作力度,研究、解决、检验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夯实行业的理论基础,为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做好准备和规划。我国物业管理行业20多年的发展经历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要善于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知识,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二)建立完善的理论研究组织架构,引导整个行业向学习型行业发展。  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行业理论研究工作。同时各物业管理企业也要加强理论研究的水平,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经验,自行或者与主管部门一起研究行业内重要的课题,不断提升企业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涵养,为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确定理论研究课题,攻坚行业发展中的理论障碍。  对行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一段时期的课题攻坚项目,对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推行。避免把行业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把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化、庸俗化的现象。从管理层面上深入分析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站在战略高度,从政府、企业、业主三维空间寻找物业管理发展的可持续问题。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