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专业很重要吗?

被衣大说
相非
考研专业分数线高基本反应了目前专业就业情况,分数高一般就业比较好【当然并不总是如此】,低就业率的研究生专业 ,报考人数自然少,从人数较多的专业角度来说,艺设方面、生物方面,都不适合在读研后找工作。

一个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有考研的必要吗,考研之后呢是什么样,...

天当
曹褒
1.乱选专业:读研就为好工作,什么热门学什么。  周同学,普通二本学校大三女生,生物工程专业,不打算考本专业。觉得自己对文学感兴趣,打算报考心理学和哲学专业。但是心理学只是看了一份报纸。哲学压根没有接触过,感觉挺神秘,通过和该专业老师沟通,否定了报考这个专业的想法。然后又打算报考英语,觉得当英语老师也不错,但是因为没有二外基础,英语刚过六级并不擅长,放弃。最后想通过读研究生后考公务员,只要是能考公务员的专业都可以,由于感觉自己考什么专业都有困难,对考研失去信心但是又不想找工作,最终错失考研时间和机会。  考研的目的性要明确,到底是为了想在某个领域做科学研究,还是为了提高就业的砝码,拓宽就业的领域,或者确定了明确的就业方向,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就业领域。做一个重要决定之前,目的性明确了,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会非常清晰。  2.乱报学校:只去北上广,只选211。  张同学,三本学校编辑出版本科生,非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不考。大学四级刚刚通过,数学没有学习过,周围人包括父母都劝她不要考,但是学生本人不打算放弃,现在在学习数学。  有勇气报考名校这点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专业课难度非常大,统考的数学三基本要达到接近满分的成绩,这对于之前完全没有接触的数学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如果只是为了院校的名气而付出一年甚至两年三年的时间去准备,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专业选择要要多方面考虑,看自己是否真的对报考专业感兴趣,并且具有就读这个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将来就业的从业素质。  3.乱做题:真题、模拟题,有多少做多少。  张同学,考研时报考的是自己本科学习的金融专业。他本科的数学和专业课成绩非常好,但是英语成绩不理想,只是过了英语四级而没有通过六级。金融专业对于英语的要求很高,他所报考的人民大学金融专业前几年都是60分,而且北京的判卷严无疑又增加了难度。考上研的学长、学姐和辅导班的老师都说考研英语最重要的是真题,介绍经验说翻译真题中每篇阅读的方法对英语成绩很有帮助。于是他找到了从86年到2010年共25年的英语真题,从9月初开始一套套地做下去,每天用三四个小时翻译一篇阅读。由于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六七个小时,花在别的科目上的时间就少了。考试结果他英语考到了61,但总分只有353,没有达到人大总分要求的385。  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真题,但是真题也不是越多越好。但是张同学做的真题过多,其实十年的真题足以,不要让英语占用过多的时间而影响到其他的科目。其他科目也是如此,比如10年考研政治改革了,即使做再多真题也是没有办法练习近现代史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部分。真题很重要但是要适量,而不是越多越好。  4.乱报班: 考研辅导班,广告抢眼就选它。  小刘已经工作一年,现在决定考研,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进入人大学习。之前考过一次研究生,但是因为没有好好准备而落榜,感觉凭自己的能力有困难,在街边看到一家辅导机构铺天盖地的广告,于是找上门,那家辅导机构承诺:通过三个月的辅导,英语可以拿到75分,政治85分,专业课260分,小刘很心动,结果却是惨败而归,辅导机构当初的承诺根本没有兑现。  5.乱投奔:报考学校,心中圣地;千里之外,前往复习!  杨同学,就读云南某大学,打算考研,报考南京大学的教育学专业,于是前往南大,想去听听该专业的课程,借机联系该专业同学导师。无法借住学生宿舍,学校周边的房源紧张、价格昂贵,于是找到市郊临时搭建平房,看着三教九流的邻居,感觉非常不踏实。  如果报考院校(所)与本科学校不在同一个城市,那这样做没有必要。出题的老师往往不确定,而且名校的出题程序严格、保密,套题的几率很小。唯一的收获可能是“蹭”到一些专业课来听。房租便宜的房子往往环境不好,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6.乱联系:提前联系上导师,复试考研不用愁!?  李生,就读于河北某大学大三,希望报考对外经贸大学的政治经济学硕士。现在刚刚开始复习,一点方向都没有,所以在通过电子邮件,办公室电话多方联系导师,希望能够得到其指导。感觉如果联系不上导师,分数过线也很难被录取,所以正纠结于是否要换一个可以联系上导师的学校报考。  不建议考生在没有准备的时候就去联系导师。首先,刚刚确定院校,即便事先联系导师,还没有参加考试出成绩,导师也不太可能过多关注你。导师工作繁忙,不希望被考生过多打搅。  7.乱抱团: 一个人太孤单;考研,我相信团队的力量!  谢同学,女,山西大学在读,正打算考北师大的研究生,想找一个和她报考同样专业学校的考生一起备考,觉得这样动力会大些。结果身边同学没有报北师大的,网上的信息又太乱,太不靠谱。心中顾虑重重:一个人考研,自己能坚持下来么?  考研是一个人的事情,陌生研友很难对你有所帮助,反倒其个人情绪和习惯对自己的复习会有很大影响。另外,如果自己在学习动力上动力不足,面对报考同校同专业的潜在竞争对手,可能更难有信心。考研是对毅力的挑战,考研人必须学会独自承受压力,考研成功路往往是孤单的。  8.乱规划:复习时间排得满,进度跟着感觉走。  范同学是某高校的在读学生,计划考研,于是寒假开始把数学和英语近些年的真理都做了。但又开始担心是不是太早了?做过的题目是不是到明年上考场又忘了?  考研复习应该是有计划的学习,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同。考研过程中最忌讳的是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一般寒假期间是基础复习阶段,没有针对考研系统的复习,直接做真题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犯了战略性的严重的错误,如果寒假就开始大量做真题,会因为测试成绩不理想,影响到考研的信心。所以初期阶段必须基础打牢,7月之后做真题,才是合理的安排。  9.乱考证:艺多不压身,证多好读研。  李同学,就读于西北某大学大学二年级,计划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担心和当地学生相比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在课余时间,考过了雅思,报考了驾驶培训学校,还取得心理咨询师的证书。  证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看对自己研究生就读的专业,以及将来就业领域有没有帮助。作为报考建筑学专业的考生,驾驶证和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并不能让你在复试的时候增加胜出的把握,雅思成绩也主要针对出国留学申请。所以建议考生多花时间打牢专业课基础,同时争取一些建筑行业公司的实习机会,这样才容易脱颖而出,增加录取几率。  10.乱心情:寝室太闹,自习室人太多,天气太糟糕……为什么事事都在和我作对?  薛同学,进入到年底备考冲刺阶段,心情烦躁、效率低下,决定暂时脱离教室图书馆的环境放松一下。想和男朋友吃个饭,他却说约好哥们踢球打比赛,于是两人大吵,已经三天不联系。又想回到寝室安静一会,却遇到同屋在宿舍开生日派对到晚上一点,造成失眠,严重影响复试心情,几乎想放弃。  外界的干扰总会发生。考生备考时候首先需要明白,考研是对自己意志力、情绪控制力的考验。多和朋友、室友沟通,取得他们支持。如果自己心情乱造成争执,先向对方道歉,他们反而会更体谅你。平常心,平常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对于不喜欢的专业,要不要考研?

负二代
班纳路
这是个非常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要问你是为什么考研,而且和你以后想走的路也有关。比方说你是考了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什么的,为了升职加工资之类想要个文凭,读个在职的,不喜欢的也无所谓,学校好坏也无所谓,你完全可以考,而且还很容易,前提是报个稍微好考一点的学校。又或者你是一个应届生,希望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而且自己以后想要从事的行业和这个专业有关,虽然不喜欢,但是咬咬牙,也可以。但是如果你既不是非常需要这个文凭,以后想要工作的行业也不是跟这个有啥关联,那就算了吧,毕竟干自己不喜欢的事那真痛苦。一、转专业进入大学后,如果发现自已不喜欢所选专业,是可以申请转专业的,一般院校在大一时就可以申请转专业,但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一般院校的转专业条件也不是很苛刻的。如果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那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做好转行就业的准备,可以辅修第二专业,或自学感兴趣的专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图书,在寒暑假的参加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转行不是兴趣就可以的,而是在产生这种兴趣之后,认真的搜集资料、自学,有一定的认知,然后毕业时找单位实习,进而找到正式的工作。但转行就业想找到特别满意的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点要有心理准备。二、跨专业考研如果实在不喜欢本专业,跨专业考研也是可以的,而且这种情况在考研大军中是很普遍的,前提是要对自已的兴趣确实很了解,不要考上研究生后发现又不感兴趣了,那就悲催了。对于跨专业考研而言,考生应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跨专业考研会遇到比本专业考研的困难。隔行如隔山,在考研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即使笔试通过了,复试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考生总是难以拥有自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使考上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要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还要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考研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唐甄
见王不拜
个人觉得学校重要,我也打算考研,但对我来说,我并不打算在我所学的专业上有更深的造诣,我考研是为了以后有个好的工作,现在找工作,别人看到你简历上面的资料当然首先看到的是你的学校,你的专业好坏我觉得相对而言并不那么重要,又有多少人以后工作是真正从事自己当初学的专业呢,所以,我建议是选择学校的时候尽量选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当然,如果你是我说的另一种情况,就是打算从事你现在所学的专业的话,我建议你优先考虑专业名校有风险,报考需谨慎。

考研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狗男女
未信
首先 解答你的疑问,虽然我不是武汉人,但是我去过武汉,环境还可以,除了夏天热点没别的缺点,是典型的二线城市,有大城市风貌,又有小城市感觉。气候如果你是南方人应该很好适应。武大排名不错,学校就业也很好。2、3问题我不好直接回答你,我给你讲讲我的感受。你犹豫的一个是专业和学校名气的问题,一个是就业问题,一个是出国问题有句话说的好,选学校不如选专业,这个是和就业联系起来的,想了解就业你必须咨询武大和浙大这两个专业的研究生,问问他们的就业情况,看看大部分人都去哪了,这样的大学就业可能没问题,就是看你喜不喜欢他们的就业方向,包括地点,薪酬,最主要的是问问每个城市对这两所大学毕业生的态度。出国的问题很简单,第一你成绩够好,第二你英语水平够高,在哪都有的是机会,只要积极争取,如果你考过雅思或GRE就有很大优势,成绩是硬件,成绩好才能有公费出国的机会,这样的好大学是不存在关系户的,全是成绩卡人。祝你好运吧从就业的角度考虑还是学校重要,但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专业重要。学校是你进入企业的敲门砖。专业是你在工作过程中所学的东西。首选选学校,其次看专业。

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有必要考研吗

玉杨
情采
想想从小的梦想,想想未来的路,想想自己和家庭,考研代表实现梦想?使得未来的路更加好走些?还是光宗耀祖?满足任何一条都是一个考研的不错借口,社会国家并不需要这么多研究生,所以即使不小心考上也不需要什么压力,碌碌无为的研究生和博士有很多,结合实际,更不要想的考了个研就可以一夜成名,前程似锦。成功在于积累,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也在努力考研中,但是意志不坚定,有点吃不起苦,因为我从小有梦想,可能我现在考取研究生对今后生活发展南辕北辙,但是人活着不就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同学,不要迟疑,如果觉得未来的路很茫然,不妨再学习下,现在离考研还有半年,青春耗不起,但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失败我也不后悔,你说呢,如果想就试一试。

考研能跨专业吗?

甲天下
惊棘鸟
当然可以.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如何看待跨专业考研 “没有考不了的,只有想不到的”,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众所周知,“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剑走偏锋”,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 那么,对跨专业专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应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的学校和院系欢迎鼓励跨专业报考。 从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跨专业考研的所跨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经济类专业要考数学,对于理工科学生选择该类专业要考虑以下两点: 一、该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可能对理科生有利,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系的金融与证券专业。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等要考数学(一);二、考的专业课科目比较少,这样理改文考生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一些。 社会学是一门领域广阔的学科,根据历年的招生情况看,应届考生居多,社会科学专业出身的比例也较大,带着其他学科背景进入社会学,都有其独具的优势。社会学相对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学科而言,比较容易入门,只要准备充分,复习得法,考取希望还是很大的。 法学院在读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非科班出身,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专业的鸿沟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往往能融专业素质于法律学习中,他们视野广阔,看问题的角度新颖而独特,要是再加上复习得更加充分,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理科之间跨专业报考,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的专业,隔行如隔山,文科、社会科学之间还稍好一点,理工科之间差别更大,报考其他专业就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学习,自然要付出的辛苦。当然,这座山也不是翻不过去的。 总之,决定是否跨专业报考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慎重选择,不可追逐一时的热门、潮流,要尽可能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 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电话,打电话、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请问考研择校是专业排名重要还是学校排名重要哇?

薄荷
土冲
要看你将来是想做什么。职业和所选专业相关性很大或是搞研究那专业排名比较重要,同时最好看看该校该专业在业内的口碑,有的时候所谓排名不一定靠谱。要是你以后走非专业道路的话,学校还是比较重要,社会认同和校内资源什么的都会比较好个人认为专业重要些,首先你在考虑考研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在这门专业上有一定的成就,不说你将来是否一定会从事或一直从事本专业,但是在将来的几年内你必定会与这门专业打交道,所以在考虑择校时专业排名要比学校排名重要一些,虽然说有名气的学校其教学水平、教学资源、资金项目、国家政策等方面优越一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综合评定出来的,有很多方面是与你专业无关的。

考研对以后的工作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南荣珠曰
藏马
首先,你现在的本科是211 或 985么?其实现在研究生博士找工作,那些很牛的单位已经开始要求本科学校了,最次最次要求211。如果是本科,硕士,或者博士都是985的话,后面找工作很占优势的。其实单位里面,只要专业性不是特强的那种,只要不傻,培训下,跟个师傅最多一年,基本都能胜任。但是现在学生太多了,也就只能这样要求了。其次,你的专业在全国排名怎么样?专业性强不强。 比如,一些电力学院,就业很好。第三,你现在专业女生的就业怎么样。(如果你是女生的话,不是,忽略就好了)第四,如果你家有关系,能帮你在本科毕业的时候把工作搞定,那后面的研究生,博士什么的就不要读啦,读书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一份好工作,如果本科毕业时能搞定,后面读个屁的书啊,早点工作赚钱是王道,把位子占上,说不定,等你那些同学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你还去招聘呢。所以,如果以上第1,2,3,4都否定的话,基本上你可以参加考研大军了。对了,如果要考,一定要考985高校,其他的,除了个别口碑很好的211,还是不要考了,考出了也没啥用,找工作照样困难。千万别把困难留在后面。 不过也没有必要从大一开始准备,好好学习吧,大三开始都来得急。把英语一类的学好,计算机等级证书神马的早早考到,后面就安心考研吧。其实如果家里有钱,那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准备托福,GRE一类的,出国留学其实现在开始准备已经不算早啦。不要老盯着国内的考研,国内研究生阶段,如果自己不努力,自控力不强的话,多数都是废了3年。有能力还是出去吧。这是趋势。加油吧,才上大一,就能思考的这么远,呵呵,还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