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专硕将占研究生招生的三分之二,专硕好不好?

对门儿
百年之木
目前全球主要大国对于人才的揽招可谓都是倾尽全力的,正如一句名言所讲,21世纪的竞争本质上是对人才的竞争,因此各主要大国在人才的抢夺上面都是不遗余力。而这个不仅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于许多城市来说也是如此,比如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在对人才的去留上面也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来本地落户和留住本地高校的优秀毕业生,许多城市竞相推出各类型的人才引进政策,比如本专科生在规定年限内落户本城市,在所需基本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领取金额不等的生活补助以及租房买房补助等。而对于本专科生来说都是如此,那么对于更高一层次的研究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去留许多大中型城市更加用心。而不仅仅是为了一些人才政策,即使是为了日后的生活水平,许多人也都开始攻读研究生。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类别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硕,一种是专硕,所谓的学硕就是学术型硕士,主攻学术研究方向,其本职工作是进行科学研究,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大部分是去往科研院所或者是高校等科研单位,少部分去往事业单位。而专硕是专业型硕士,其培养目标是向着应用型人才方向培养,偏向于技术方面,即是将所学理论和生产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以达到学有所用,服务社会发展得目的。而这两者之前在培养方式和培养时限方面都有些区别。而随着国家战略发展得需要,这些特定领域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是处于急需之中,因此国家加大了专硕的扩招,并且将专硕比例扩招至2/3,而这个对于考研党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专硕扩招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专硕的社会认可度和含金量都没有学硕高,首先体现在入学难度上面,专硕和学硕考的难度有所差别,其次在培养方式上面专硕相较来说比学硕轻松不少,毕业要求也低一些,因此在社会认可度方面专硕并没有学硕高,况且加上专硕的学费比学硕贵上一些,因此那个时候的专硕人们可能认为并没有太好,但是近些年专硕的含金量已经越来越高,并且社会认可度方面也有所提升,再加上国家目前的战略调整,专硕可以说已经变得非常好,值得报考!随着国家对于专硕人才的需求提高,使得专硕的分量和含金量也会随之提高,那么对于考研党的影响可能是专硕的难度会自然而然的进行提升,比如深圳大学在今年的专硕招生中就提高了难度,因此这就需要后面有考研打算的同学更加的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其实专硕与学硕之前的区分度非常的大,比如专硕初试科目考英语二和数学二,这相比较学硕的英语一和数学一来说难度要小上一些,但是近两年来有些学校已经开始率先将专硕的难度进行提升,或者与学硕不再作明显区分,比如将专硕与学硕进行一同培养,两者之间的区别性也越来越模糊。而随着国家直接发文提高专硕扩招规模,这就代表国家对于专硕这种应用型研究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随着国家战略事业的发展,这也就代表在相应的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为之更高,所以难度可能只会变难不会变容易。比如深圳大学今年在专硕扩招中就明确指出,将专硕的考试科目在初试时安排与学硕一样的试卷,都考数学一和英语一,这自然就代表难度相应提升,而后面随着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公布考研细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专硕变难已经是一个正常的趋势了,这就需要后面考研的同学加大备考力度,狠抓基础知识,扎实提高综合素质,以不变应万变。

学术型研究生学费基本都是多少?专硕呢?奖学金覆盖比例分别是什么状况?

尹齐
表演课
按照国家规定,2015年秋季学期起入学的硕士生将实行新的学费制度和奖助学金制度,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将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硕士生的标准为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国家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虽然2014年研究生取消了公费,但是各个地区省市都提高了资助标准,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花费过高。  学费:学硕一般是8000元左右,专硕根据专业的不同学费也会不同,学费奖助学金政策学校官网8、9月份都会公布,我们要及时关注,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国家助学金:6000元,全员覆盖,每位研究生都有  学业奖学金:人均8000元,按比例分配,覆盖面为40%-60%  国家奖学金:20000元,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约占在校研究生2.3%左右  三助津贴: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2考研成本怎么算?  决定是否考研之前不妨算一下我们的读研成本,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读研成本也不一样,下面的公式仅是供大家参考  考研成本=书本费+资料费+补习班+报名费+生活费  如果参加复试的话,还需加上复试时候的交通费、住宿费、面试费用  读研成本=(研究生学费+生活费)×读研年数  总成本=考研成本+读研成本

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石娜
商君
大学生的比例比研究生高多了,考研收的是优秀中的优秀,可能你考了99分,而考了100分有九个,但他只收九个人,那就没什么希望了。就整体来说研究生大概是百分之三十,但是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报录比也是不同的,有的热门专业复试时达到十几个人就招一个人,一般的话复试时是一点二比一

在中国,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是多少

必持其名
眠兔
如果有100个人考研,大约35个人能上!但是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打个比方,有100个大学生,可能考研的有1/3的样子,也就是30多个人考研(有些不好找工作专业多一些,有些少一些),能上的也就是30%! 大概比率是这个样子! 也就是说,整体上来说,上研的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考博就更不用说了

工科类考研准备考专硕,过国家线难不难,大概国家线能通过的人占到百分之多少

天时
狡童
研究生全国录取比例是33%左右,复试差额1.3左右,这样算大概有43%的人可以过线(包括985自划线),50%左右可以过国家线。这个供你参考。单纯工科专硕应该没人统计过...专硕类是不是会比学硕高一点是的。工科类专硕三个方向:建筑学、工程(不含工程照顾专业)、城市规划 国家线都是 285 ,和学硕是一样的。专硕报考人数没有学硕多,过线率会显得高,录取率高。另外:工程照顾专业国家线 275。

求问心理学考研专硕和学硕的录取比例。

天放
彩云飞
这个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学校情况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到你所报考的院校咨询一下。不过心理学考研专硕和学术都不是太难考的(你可以考虑报班(可以考虑博仁),老师知道的信息要多)。每个学校不一样 我是今年考的心理学 当时就是贪便宜 想报容易考的专硕 结果尼玛专硕比学硕分更高 我要考学硕就考上了 还有 如果你不是考特别有名的学校的话,心理学还是比较好考的

研究生录取 面试与笔试的分数各占的比例是多少

常春庵
刽子手
研究生入学之前要通过两种考试,一是国家组织有初试,一是录取单位组织的复试(包括笔试,面试等)。第一种成绩相对比较公正,毕竟是国家组织的大考,而对于第二种成绩,主观性会相对大一些,因此,考生的最后总分是这二种成绩的百分比之和,不知道国家对这个百分比有没有具体的规定?大家认为这个百分比多少才算合适?因为有朋友初试上线,复试很低,结果招生单位的复试成绩比例很高,可能各占一半,因此,复试下来,一些初试没有上国家线的人总成绩反而还高,结果被录取,而初试上国家线,复试成绩很低的人却没有机会。对于复试的可信性、权威性和公开性,我想很多经历过这事的人都会有些质疑。

中国13亿多人,有多少拿到本科学位,又有多少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各占多少比例

做自己
一行
文化是要不断上升的``` 能读得多就多读``没有贬值的说法`` 比如80年代有个高中文凭就很牛了``但是到了21世纪有个本科文凭也很普遍` 往后就是研究生也会被普及``就像韩国一样`他们国家读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免费的`所以年轻人中那全国人民都是研究生啊`` 国家在发展后期就会需要大量的研究生``所以不会没有工作的地方~

研究生怎么考

楚留香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大类,13大类下面再分为110多个一级学科,110多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4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很多二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扩展资料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研究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