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医综合考研都考哪些科目呢

侵人自用
不能爱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门基础课程。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科目之一,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中医综合考试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扩展资料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 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 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医综合

中医专业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聚众率兵
母亲们
中医考研:科目有: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口腔医学和护理医学。【各个学校自己命题,参见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中医综合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 30题,中医诊断学 30题,中药学 30题,方剂学 30题,中医内科学 35题,针灸学 25题。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A型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B型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A、B、C、D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X型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扩展资料: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 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 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学考研

考研考综合类大学还是中医药类大学,本科中医药大学

猎时者
得其随成
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包含四门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学一包含三门课程:高等数学(上,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思想政治理论涵盖马哲、马经、毛概、邓论、当代世经以及形势与政策等众多科目。

考研临床中医医学综合能力考哪些

死也
藏尸楼
1、中医学考研的专业课基本上是考307 中医综合,部分专业可以选考306 西医综合或307 中医综合。2、307 中医综合内容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是全国统考,百度搜索大纲即可了解,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一般可以使用大学同名教材即可,基本的原理都差不多。

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中药综合分值比例

火焰驹
埃米尔
共300分。中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中医基础理论=100:100:50:50.有机化学超难,其它三门都是考基础。

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中药综合包括哪些科目及教材主编人员??

如果爱
教之
现在只有2007年的情况供您参考 参考教材的说明:各统考科目参考2007年国家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医综合考试大纲》《中医综合综合考试大纲》、《政治考试大纲》、《英语考试大纲》等(可在各大书店购买)。 中药综合覆盖的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其他业务课参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教材,药学类参考六版教材参考资料:http://yjs.ctcm.e.cn/xwzx/upload/2006831125424689.htm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复试考试内容

彼其充实
封锁
http://202.204.32.121:8080/Detail.aspx?innerID=393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报考学院、报考专业 方向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基础医学院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六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出版社刘燕池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市精品教材刘燕池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精编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郭霞珍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内经 内经 《内经选读》北京市精品教材烟建华主编 100521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 《中医康复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傅世垣主编 1992年, 第1版2;《中医饮食营养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翁维健主编 1992年,第1版;《中医养生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玉川主编 1992年,第1版;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伤寒 伤寒论 《伤寒论讲义》王庆国主编 金匮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张家礼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温病 温病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 杨进主编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综合(含医古文、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 《中医文献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严季澜主编;《中国医学史》五版教材甄志亚主编;《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任应秋主编;《医古文》五版教材段逸山主编 100504方剂学 方剂学 方剂学 《方剂学》人卫出版社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谢鸣主编 100505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人卫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季绍良主编 100520临床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教材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病理学 病理学 《病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版 黄启福主编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人卫出版社成令忠主编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宋今丹主编人卫出版社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药理学 药理学 《药理学》第五版教材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神经解剖学 神经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部分)严振国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生理学 生理学 《生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七版)施雪筠主编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教材 第二版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人卫出版社第4版陈慰峰主编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人卫出版社王家良主编《循证医学》人卫出版社王家良主编 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 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田德禄主编 100507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七版教材 100510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七版教材 100509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七版教材 100512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学》七版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推拿学》七版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学苑出版社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外科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李乃卿主编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骨科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 《外科学》(骨科部分) 陈孝平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人卫出版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眼科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眼科学》惠延年主编 人卫出版社第5版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检验、临床基础研究 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检验、临床基础研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学苑出版社 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 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507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含皮科) 中医外科学(含皮科)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 100510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临床研究》 100509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程(六版教材)《中医妇科学》马宝璋主编 100512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学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 推拿学 《推拿学》严隽陶主编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外科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 李乃卿主编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妇科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尤昭玲主编(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临床研究》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眼科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 曾庆华主编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骨科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伤科学》 王和鸣主编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 新世纪《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王士贞主编 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507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李曰庆主编,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张安桢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509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玉珍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512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学 《针灸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内科学》(六版)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伤科学》 王和鸣主编 中西医结合临床(男性病及皮肤、性病)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李曰庆主编,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 外科学 外科学》(第七版),主编:吴在德、吴肇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00522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护理综合 《内科学》第四版,尤黎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四版,曹伟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学基础》吕淑琴、尚少梅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护理学导论》吴瑛、韩丽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临床医学院(广安门医院) 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510中医儿科学100507中医外科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针灸推拿学 针灸学 《针灸学》《推拿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基础 分子生物学、中药药理 《分子生物学》或《中药药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 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100822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100509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教材 中药学院 100704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细胞生物学50%分子生物学50%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100820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黄兆胜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821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匡海学主编 中医中药出版社 100822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侯家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823中药制药学 中药制药学 中药药剂学80%中药炮制学20% 《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 《中药炮制学》龚千峰主编 中国中医出版社 100824中药生药学 中药生药学 中药鉴定学50%药用植物学30%中药资源学20% 《《中药鉴定学》康廷国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姚振生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资源学》王文全、沈连生主编 学苑出版社 复习要点:(1)《中药鉴定学》,第四章、第五章(中药材项下植物学形态、理化鉴定不在范围之内);(2)《药用植物学》下列科特征、重点属 亚科特征:蓼科、毛茛科、芍药科、豆科、五加科、伞形科、唇形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姜科(3)《中药资源学》,第三章、第六章针灸学院 100512针灸推拿学 针灸方向 针灸学 《针灸学》石学敏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512针灸推拿学 推拿方向 推拿学 《按摩推拿学》于天源主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院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卫生事业管理;2、英语:口语及听力(普通)3、计算机,办公软件及数据处理 《卫生事业管理》作者:梁万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护理学院 100522中医护理学 护理综合考核(笔试)护理操作考核面试 1.护理学导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吴瑛、韩丽沙主编2.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吕淑琴、尚少梅主编3.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尤黎明主编4.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曹伟新主编5.护理科研设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肖顺贞、申杰主编

中药专业能考研吗?前途如何?

绞刑架
玄牝
中药学硕士学位一、为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学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英文缩写为MCMM。三、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 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合理使用、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高层次、应用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四、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实现“工与学”有机结合,从“以学科为中心划分”转变为“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中心划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五、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教学。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流通、应用、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六、学位论文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体现学生运用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分析报告、针对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或者其它相关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药学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七、课程考试合格、完成专业技能考核并通过专业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八、积极推进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中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九、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十、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编辑本段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编辑本段考试科目思想政治、英语一/二俄语/日语、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省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省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省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市 扬州大学 江苏省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省 江西中医学院 江西省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省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省暨南大学 广东省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省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广东药学院 广东省 西北大学 陕西省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省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省承德医学院 河北省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省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河南大学 河南省 泸州医学院 四川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省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黑龙江省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武汉大学 湖北省 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省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温州医学院 浙江省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省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注:专业学位类别下招生单位可招生领域以及是否招生以招生单位的专业目录为准。博士的院校目录不好找,但是想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都有招收中药学博士专业的研究生。考研固然好,但不考也不错,中药重在实践积累经验!是否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

中医学考研考哪些专业课

吉鸿昌
1、中医学考研的专业课基本上是考307 中医综合,部分专业可以选考306 西医综合或307 中医综合。2、307 中医综合内容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是全国统考,百度搜索大纲即可了解,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一般可以使用大学同名教材即可,基本的原理都差不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