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医专业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菀柳
能辩诸物
中医考研:科目有: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口腔医学和护理医学。【各个学校自己命题,参见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中医综合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 30题,中医诊断学 30题,中药学 30题,方剂学 30题,中医内科学 35题,针灸学 25题。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A型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B型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A、B、C、D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X型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扩展资料: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 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 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学考研

中医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求解

奈天下何
暴力链
1、 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基础”是“中医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中医的临床本身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托,即运用中医理论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从诊法到辨证直至选方用药都离不开中医理论。2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3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一级学科中医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4 中医内科学 4、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医学考研科目

四叶
迪赫奇
你好科目有: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英语(100分,没听力的)政治(100分,哲学 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概论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当代史 )中医综合都是选择题.总分300中医综合共180题,分A/B/X三种题型1-150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每题1.6分,共240分151-180题为报考中医基础考生必答题,每题2分,共60分181-210题为报考中医临床考生必答题,每题2分,共60分如果你报考中医基础类:中基32题中诊32题中药33方剂33中内30针灸20你报考临床类:中基25中诊25中药25方剂25中内50针灸30试卷题型比例A型题56%B型题16%X型题28%今年是1月23考试,早上政治,下午英语,第二天就中医综合,没什么计算机的

请问考研中医学(内科)要考哪些科目

过而弗悔
倒霉蛋
初试和复试,初试:政治,英语,中医综合。前两门为公共科目。政治已经改变考试课本了可以报个政治辅导班的一卡通,有任汝芬讲课的那个班,报网上视频授课的班也可以,价位上划算点,班上会发书和圈定该背的东西。英语报新东方的不错,根据你的英语情况报强化班或一卡通都行,自己再买几套历年真题做,其中单词可以用星火英语,五六月份就可以开背了,注意形容词和动词的多种释义,九月份起可以练段落阅读,每日规定一个钟头作四篇,每周练作文,(推荐报个新东方作文强化班先,班上给公共邮箱发各种示例范文的),十一月可以开始做整套试卷(包括作文),控制时间。中综考六本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参考书有一套叫《中医综合240分之路》(有三本),要买最新版的,还算系统,另外北京中医药也出了一本,名字忘了,也还不错。复试要根据你报的专业进行考试了,分笔试和面试临床技能操作。如你考中内,笔试就可能考中医内科学,英语,面试来段英语自我介绍,导师提问,多与你报的专业相关。。临床技能操作各个学校要求不同,把那个执业医师操作视频看熟,自己操作一下,要点记下来。

中医的考研的科目都是有哪些啊?

插花眼
梦过界
中医考研:科目有: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口腔医学和护理医学。各个学校自己命题,参见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中医综合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 30题,中医诊断学 30题,中药学 30题,方剂学 30题,中医内科学 35题,针灸学 25题。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扩展资料:医学考研的学习方法::1、医学综合是涵盖了医学中主要的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知识点多且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反复记忆是关键,但总结归纳也很重要。2、医学中基础类与临床类科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种疾病从它产生的原理、发展的症状、各种检查及诊断列最后的治疗方案都串联着考试各科的内容,所以,以疾病为主线去贯穿各科考点的方法是复习医学类考研的上上之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学考研

中医内科学时怎么回事 我要考研 本身是针灸方向的 中医内科是中西医结合的专业吗??

白天使
黄河谣
首先研究生的中医内科学和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两个方向的概念。一般中医内科学指的是中医专业,读研时的课程不开西医内容,临床时以中医为主;而中西医结合是指在读研究生前半年或一年时间内学中医和西医的课程,以后的学习和临床阶段都是以西医为主。内科是指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泌尿等专业,不接触外科手术,而中医内科,是指以中医诊断和治疗为主的学科。 研究生毕业后中医内科得到的是中医相关学位,中西医结合得到的是中西医结合相关学位。

中医专业考研都考什么科目?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报名?什么时间去哪儿报名?

贵贱有时
达名
具体看你报选哪一种专业,然后又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报考现在比较宽松,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专科,具有中医师承的都可以报考。

求指导,中医专科学历考研都有哪些学校

谍追谍
往见老聃
主要有: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大学。1、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一所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3、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学校是中国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4、湖北中医药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湖北省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中医药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中医药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中医药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中医药大学

急!!!想自学中医考研,不知买哪一版的教材。

舜之将死
荣叔
用的是七版绿皮,全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是同一套书,中基孙广仁,中诊朱文锋,中药高学敏,方剂邓中甲,中内周仲英,针灸石学敏。考试大纲有98%从这里面出,剩下的2%是一些方剂,中药,得在以前五版教材找。中医考研大纲有六年没有多大改动,去年都已经开始使用第九版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但是13年考研还是七版为主,所以估计14年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七版比较权威,现在第九版主编基本都是些干着中医开西药勾当的人一、初试科目400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田德禄主编401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朱文峰主编402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七版),孙广仁主编404 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诊断学基础》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才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戴万亨主编406 中药学:《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雷载权主编407 方剂学:《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段富津主编;《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1世纪教材  408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肖崇厚主编二、复试科目部分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内经:《内经讲义》王洪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诊断学:朱文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各家学说:鲁兆麟主编,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医古文:第七版,新世纪规划教材  中国医学史:甄志亚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生物化学: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传染病学:彭文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彭胜权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伤寒学:熊曼琪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金匮要略:陈纪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黄仰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方剂学:段富津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1世纪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李日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骨伤科学:张安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王鸣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妇科学:欧阳惠卿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儿科学: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罗笑容主编,科学出版社  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耳鼻喉科学: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第五版针灸学:孙国杰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凌诒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徐志伟、罗荣敬主编,科学出版社  病理学:黄玉芳主编,新世纪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杨黎青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理学: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沈映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学:雷载权主编,《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黄兆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吕圭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余绍源、刘茂才、罗云坚主编,科学出版社  医学影像学:关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西医外科学: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肿瘤学:《现代中医肿瘤学》陈锐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范碧亭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梁文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剂学:《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杨春澍,上海科技出版社  中医药文献检索:广东高教出版社,1999年第1版  有机化学:吉卯祉主编,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中药炮制学:龚干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鉴定学:张贵君主编,科学出版社  中药制剂分析: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   波谱解析:《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姚新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分析化学:陈定一主编,学苑出版社  自然辩证法概论:陈昌曙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邱鸿钟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是广东中医药大学的参考书目,你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