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医考研复习参考书目有哪些

大信稽之
绑错票
中医综合所含科目中医综合包括六门课程,分别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综合是国家统考,因此考生要关注中医综合考研大纲。中医综合参考用书一般来说,本科期间的教材就可以用来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本书要多看几遍。六科在考研试卷中所占题量大概如下: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25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医考研教材选择?

慈悲
法执
决战考研、中医综合应试全书

复习考研中医综合需要用什么课本和参考书?

三患莫至
四牡
我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给你一些建议以供参考。A.西医学类:因为西医学的书籍很厚而且知识点零碎,所以主要考验你的记忆能力,书目有:一、生理学。二、生物化学。三、病理学。四、内科学。五、外科学。(西医研究生方向主要有两个:基础类和临床类,你想考哪个方向?)这些书籍是考研大纲规定了的考试科目,命题就围绕着这几本书进行。但是我感觉你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和忍耐力,书很枯燥,你又不是医学生,基础没有打,所以问题应该说一定很多,你如果真的很想走医学这条道路的话,我建议你现在准备,09年再考。而且要命的是我担心你以后报考哪个专业和学校,重点医科大学临床类的导师很挑剔(临床是每年的热点,因为医生治病就是临床),可是基础类的就相对宽松一些了,导师倒不是特别在意你大学时是不是医学生,但他们多多少少还是希望你是(基础类所学的属于研究型,比如微生物免疫学、生理学等等。不同于临床类,主要不从事医生治病的工作)。B中医学类:也分为基础和临床两个方向。考试围绕着一下几本书进行: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也是考察记忆力的。方向上和西医的差不多,基础类也一般不从事医生看病的工作,导师的状况和上面也一样。话说回来,这2个类别的前途是不一样的。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但是现在国人对它嗤之以鼻,不仅看病不找中医,而且还四处排挤、打压,现在中医的阵地很小,发展不好,学中医的人失业的情况相当严重,但西医就不同,重点大学西医的临床研究生依然是每年就业的宠儿,而且西医现在是人才济济,厉害的人物太多了。你知道现在的卫生部长陈竺吗?他本人就是一个中国乃至世界的血液病专家,你看多有前途!!!选择哪条路呢??还是决定不考医学了,呵呵,人生要有方向啊,我们在世界上立足,一定靠的是我们的职业,医学是为全人类造福的事业,是救死扶伤的高尚事业,如果你是中华英才,那就在医学上闪亮吧!!

中医考研专业辅导教材,有什么好的推荐一下?

虚位
多巴胺
《中医综合傲视宝典》是销售最火爆的中医考研辅导书籍 ,很不错的一本书,还有《红粉知己》都不错。

中医考研要准备什么?

放浪者
歌情人
政治英语中医综合(中基、中诊、中药、中内、中外、中妇、中儿、针灸、西医诊断、西医内、外科)详细准备流程如下:一、流程1、9月 看招生简章,确定报考的院校、专业。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考的学校、专业。要看所报学校的招生简章,一般在9月下旬会陆续出,要到报考学校的网站上查询。另外,很多学校给出的招生简章里是没有老师的名字的,所以如果特别想报考哪一位老师的话也要提前打听好,看看这位老师是否招生,在招生简章里对应哪个专业。2、10月 网上报名报名时要上研招网。要注册用户名,密码别忘,以后打准考证什么的都需要用这个账户。报名的时间是每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应届生有预报名的时间,9月25日至29日每天9:00-22:00。具体时间每年不一样,但差不多都在这个时间左右。3、11月 现场确认。每年11月10日至14日。网报后一定要进行现场确认,否则就白报了。4、12月 打印准考证12月底到1月初要打印准考证。具体时间每年也不一样,勤上研招网盯着点就行。这个要早点,因为牵涉到考点的问题。准考证上有考试的具体地点,根据这个地点早作打算,如果需要在考点附近订房间也要早订,晚了不一定有合适的。打印准考证时最好多打几份,防止丢失。而且复试的时候也要用到准考证,所以考完要保存好,不要乱丢。5、考前一天看考场今年的考试时间是1月7号,我是提前在附近定好房间,前一天下午入住,下午4到5点看的考场。看考场很有必要,要考虑从住的地方到考场的时间,中午在哪休息,在哪吃饭,等等。6、考试要准备的东西准考证、身份证、笔什么的就不多说了。主要是这两样:刀子、胶棒,刀子用来割开包试卷的袋子,考完试还要用胶棒粘上。7、2月底到3月初查成绩8、如果成绩不够 准备调剂国家线一般不会这么早出,但要参考往年的线,如果比较危险的就要准备调剂。9、准备复试如果成绩明显足够的就要开始准备复试了。首先是看看往年的复试方案,需要准备什么。但最好还是联系师哥师姐,问问他们具体复试的流程怎么样。因为实际操作的情况可能和方案上写的不大一样。不同学校情况很不一样,有的需要提前去联系老师,有的即便去了也用处不大。所以还是要联系师哥师姐比较好。复试的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一般要等国家线下来以后各个学校才会出具体复试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好好复习了。10、复试这个不同的学校不一样,就不多说了。二、考研复习中医专业的考生考的是这三门:政治、英语、中医综合。政治估计大部队都没什么基础,英语的话应该在4、6级的水平,中医综合如果不是没听过课的话基础估计也不会太差。如果基础不是太差,能满足以上条件,那么我的应该比较有参考价值。先列一下参考书目,仅代表个人经验~政治:拿一本真题来看看的话,会发现其实出题真的很灵活,和课本关系不大。所以课本啥的都是浮云,不要管他。1、一本真题。在开始复习之前,或复习的当中,哪怕仅做或看一两套题,了解一下出题的风格,对如何复习就有更深的认识,就不至于复习偏了。2、任汝芬序列/辅导班材料。任汝芬序列是公认比较好的政治复习资料,从开始复习到最后冲刺,一步步来的,如果不报辅导班的话这个应该是比较好的。如果报辅导班的话辅导班会提供全程的复习方案和材料,到时候按他们的来就行。政治这科跟我苦大仇深,在这里多说两句。这科背的再多,最后的结果也很难讲。但也拉不开差距,一般都在60到80之间。所以别花太多时间在死记硬背上,影响其他的复习。英语:1、 真题。这个是必须的。2、 考研单词。这个也是必须滴。3、 根据自己的情况,买专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书。中医综合:1、 六本教材。以五年制教材为主。2、 真题。这个很重要啊,中医综合重题率不是一般的高。3、 其他模拟题,比如240分的冲刺题之类的,别的也行。其实做题还是为了熟悉课本熟悉知识点。这里就不做广告了。这三科我觉得这些就够用的了,觉得不够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买别的。有了这些参考书目,再说一下复习的方案。如果不是基础太差的话,6、7月份,也就是暑假那会儿开始就可以了。战线拉得太长到最后可能会疲惫,早先背的也记不住;开始的太晚的话到最后可能会慌张,不如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当。而且下半学期有的同学可能要实习或上课,要把这个因素也考虑到。所以6、7月比较合适。但要注意,英语基础差的话要早做准备了,到六月份要将考研单词背一到两遍,才比较稳妥。政治啥的可以靠突击,英语需要积累,抱佛脚不适用。政治:这科不必开始的太早,背的早了忘得快。由于这科我考的也不好,没什么发言权,就不多说了。就学学近代史的调调,说说自己失败的教训。首先,没有对此门考试建立一个宏观的认识。按理说应该先看两套真题,对政治的出题思路和风格有所了解,带着这种认识进行后面的复习,不至于复习偏了。结果只一味的看脚底下的路不抬头看看地形,这个错误直接导致后面的问题。其次,时间分配不均。近代史花的时间太多,占用了毛中特的时间,而最后的形势与政治啥的基本没啥时间。再次,冲刺阶段没冲上去。一般冲刺阶段的资料都在最后1-2星期内出,但由于我其他科的复习时间也很紧张,最后无暇顾及政治,尤其是大题,结果考试时一看题目就哭了,都不会。其实那些资料多是多点,猜题还是蛮准的,大体都能沾边,而且复习起来也不难,大体看看答题思路就可以了,个别的需要死记硬背。所以大家一定要最后给政治留出时间啊。最后,没真正来一次模拟考试找找感觉。导致实际考试中的慌乱。关于政治的辅导班,我再多说两句。一般考研的都会报政治的辅导班,因为相对于其他的科目,政治其实是我们最不熟悉的,不熟悉考试范围,不熟悉命题规律,不熟悉答题技巧,等等。所以不报真觉得心虚,有条件的就报了吧。但真要报了,也不要完全被牵着鼻子走,觉得就是权威什么的。我报的那个辅导班,有的老师给的资料一大堆,画的重点也一大堆,多多益善,结果基本都不沾边。不报辅导班的话,多逛逛论坛,资料的话买那种全程指导的,我觉得也可以。英语:考研英语号称中国最难的英语考试,应该不算浪得虚名。考研的英语复习,最重要的是:1、背单词2、放到句子中还能认识这个单词。其实难的无非是阅读中的困难,阅读中的困难无非是单词不认识。语法什么的高中都学了,难的就是单词。有时候单词认识了还不行,还得熟练,如果碰见单词要反应老半天,阅读起来自然觉得吃力。所以以我的经验,第一步首先是背单词,背的越熟越好,还要有反应力,看见英语很容易反应出意思。另外英语单词的不常见意思也要看。关于如何背单词,技巧什么的,网上有很多,我就不多写了。理想状态下,单词背好了,神功练成,阅读起来就跟凌波微步似的嗖嗖的。但实际情况做不到,因为背单词的困难太大了,还要反应得快,更是难上加难。要把单词背过,只有跟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碰见的生词相对于干巴巴的单词,很容易记住。反正我就是这样,背两天单词头大的不行了,就去读点东西。读着遇见很多生词,深感背的不够用,再回去背单词。折腾来折腾去,单词就背了一两遍了。背单词算准备工作,最好在7月之前就能背过一两遍。真要为考研而复习,就要做真题。英语的真题可以说是水平很高的,用辅导班老师的话来讲,每一道题都经过推敲斟酌,所以模拟题什么的先别做,专攻真题。做真题可以做到什么出神入化的境界呢?我举一个听来的例子:有位师兄一直英语底子不好,6级过没过我忘了,反正4级过的也费劲,考了好几次,头一次看真题跟天书似的。他就开始做真题,反反复复不知做了多少遍,不仅做,还抄,不仅抄,还分析,把人家出题规律什么的都分析来分析去,最后都快把真题默写出来了。最后考试得了86分。我觉得不仅是个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问题,真题的确出得很好,有代表性。记得辅导班的老师说来着,对于那些实在没时间背单词的同学,就做真题好了,把真题里出现的单词都弄懂了,可以顺利阅读了,就差不多了。这是阅读方面。另外还有一大块就是作文。平时练作文啥的就不多说了,这里说一说实际考试中的问题。英语考试时有专门的答题纸,小作文大作文都有固定的行数。大作文还好,肯定够用,小作文的行数非常少,我考试时小作文的行数都不够用了,最后草草结尾,署名写到了上面。卷面很难看,对分数肯定有影响。我同学写字一向很大,考完后抱怨说行间距太小,写字都写不开。所以考前最好找一张政治考试时的答题纸演练一下,计算写字的大小宽度以及字数。找不找的也要上网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图片分享。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英语考试一定要提前按照规定的时间多做几套题,训练好速度以及答题时间的分配,到考场上才能从容。我就吃亏在这里,之前没好好练过,做题时又很慢,最后大作文只剩下15分钟,写完后跟草稿似的自己都看不下去,估计没得多少分。这个教训大家一定要记住啊。中医综合:关于中医综合,一定要重视。

中医综合考研用什么书比较好

生死线
佐鸣
中医综合傲视宝典第一本集考纲、教材、真题于一体的书 第一本比较、融汇新老教材的书 第一本细化考题到每个考点的书 第一本融入考研心得,介绍宝贵经验的书 第一本采用考点点拨,大胆预测未来考题的书 第一本灌注MP3的书 第一本与网络课程相配套的书 第一本采用全新的编写体例的书。内容涵盖量大但不啰嗦,条理清晰。全书内容集考纲、教材、真题于一体,各个章节均配有考点化习题。 此书编写集国内各大知名专家研究精华于一体,知识体系清晰易懂,便于记忆。 全书首次剖析了历年命题思路和命题规律,手把手教你如何避开陷阱,准确答题。 本书最后集锦近10年历年真题并配有习题解析。中医综合傲视宝典不错,2012年版的估计今年3月就出版了

急!!!想自学中医考研,不知买哪一版的教材。

歌未央
美人关
用的是七版绿皮,全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是同一套书,中基孙广仁,中诊朱文锋,中药高学敏,方剂邓中甲,中内周仲英,针灸石学敏。考试大纲有98%从这里面出,剩下的2%是一些方剂,中药,得在以前五版教材找。中医考研大纲有六年没有多大改动,去年都已经开始使用第九版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但是13年考研还是七版为主,所以估计14年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七版比较权威,现在第九版主编基本都是些干着中医开西药勾当的人一、初试科目400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田德禄主编401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朱文峰主编402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七版),孙广仁主编404 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诊断学基础》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才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戴万亨主编406 中药学:《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雷载权主编407 方剂学:《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段富津主编;《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1世纪教材  408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肖崇厚主编二、复试科目部分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内经:《内经讲义》王洪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诊断学:朱文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各家学说:鲁兆麟主编,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医古文:第七版,新世纪规划教材  中国医学史:甄志亚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生物化学: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传染病学:彭文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彭胜权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伤寒学:熊曼琪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金匮要略:陈纪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黄仰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方剂学:段富津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1世纪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李日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骨伤科学:张安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王鸣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妇科学:欧阳惠卿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儿科学: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罗笑容主编,科学出版社  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耳鼻喉科学: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第五版针灸学:孙国杰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凌诒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徐志伟、罗荣敬主编,科学出版社  病理学:黄玉芳主编,新世纪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杨黎青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理学: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沈映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学:雷载权主编,《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黄兆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吕圭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余绍源、刘茂才、罗云坚主编,科学出版社  医学影像学:关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西医外科学: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肿瘤学:《现代中医肿瘤学》陈锐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范碧亭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梁文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剂学:《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杨春澍,上海科技出版社  中医药文献检索:广东高教出版社,1999年第1版  有机化学:吉卯祉主编,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中药炮制学:龚干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鉴定学:张贵君主编,科学出版社  中药制剂分析: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版)   波谱解析:《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姚新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分析化学:陈定一主编,学苑出版社  自然辩证法概论:陈昌曙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邱鸿钟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是广东中医药大学的参考书目,你可以看一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是什么?

丹尼尔
时其饥饱
一般都是学校教材,你是考药院还是临床啊?药院还可以考药学综合和中药综合,你要看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学过的科目!要考药学院的药物分析专业,初试有药理学,药物分析还有化学分析.追答这是药学综合,初试应该是药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分析化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上册。练习册的话,药理三本,分别是苏云明、葛鹏玲、白云主编的;药化主要是笔记,本校的学生也就是有些历年考试题什么的,把笔记看透背熟就应该没问题;分化有两本练习册,一本是老版蓝色皮的,一本是齐乐辉(本校的老师)主编的。

考研中医综合买什么书复习比较好?

空姐梦
独成其天
医学考试在线推荐2017年中医综合傲视宝典--中医考研辅导用书(上、下两册)《中医综合傲视宝典》一书,无论是编写内容还是编写形式都大有别于其他类似辅导书,全书把考纲、教材、真题以及考点点拨和考研宝鉴有机结合于一体,真正做到一书在手,不愁中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