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文系考研都考什么科目?

宙也
毕业证
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典学等。1、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类的研究生专业,是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它的起源,它的兴盛与发展,也就是研究汉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未来。2、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指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3、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全书共三百三十万字,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按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七个历史时段,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4、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自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文学的出现,使得中国当代文学大踏步进入世界先进文化行列,成为引领世界文学的先锋,并使中国当代文学达到历史的顶峰。5、古典学古典学研究中心立足于中国古典文明的现代处境,研究、疏解、诠释中西古典文明传世经典,以促进对中西方文明的深度认识。

【中文系】研究生考试科目

土门
鬼遮眼
中文本专业考研有以下几个方向: 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如果是师范类还有语文教学法 现在好学校都要求考综合+专业 也就是考文学基础,本科学的主要科目都考,一张卷的形式,另外就是你考的专业方向,这样构成两门业务课 然后就是英语和政治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考试科目也是不同的,中文系考研也有很多专业的啊~~~~~我建议你先确定想要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然后看专业目录。

考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都需要考什么科目?

必取其绪
常名
中文系学硕有八个考研方向:1、文艺学(二级方向:01. 文艺学02. 文艺美学03.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文艺学(4)中外文学基础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方向:01. 理论语言学02. 对外汉语教学03. 语音学) 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语言学基础 3、汉语言文字学(二级方向:01. 现代汉语02. 汉语方言03. 汉语史04. 古文字学05. 中文信息处理06. 对外汉语教学)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汉语言文字学(4)语言学基础 考试科目(3)包括“现代汉语”和“汉语史及古文字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4、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方向:01. 中国古典文献)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中国古典文献学(4)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 5、中国古代文学(二级方向:01. 先秦两汉文学02. 魏晋隋唐文学03. 宋元文学04. 明清近代文学)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中国古代文学(4)中外文学基础 6、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方向:01. 现代文学02. 当代文学03. 新闻与媒体研究)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中国现当代文学(4)中外文学基础 考试科目(3)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方向:0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2. 国外中国学)考试内容: (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 8、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3)中国民间文学(4)中外文学基础 中文系专硕有一个方向,即创意写作: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二(3)写作(4)文学基础

考中文系的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

始吾弗信
人之初
中文本专业考研有以下几个方向: 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如果是师范类还有语文教学法 现在好学校都要求考综合+专业 也就是考文学基础,本科学的主要科目都考,一张卷的形式,另外就是你考的专业方向,这样构成两门业务课 然后就是英语和政治了

中文系考研考哪个专业最好呢?

双教子
艾米丽
对外汉语考研分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专业型就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这个专业。学术型的主要学科方向是对外汉语教学。其他相关专业的每个学校设置的不一样,有什么汉语国际教育推广什么的。你可以看你想报考的那所学校有些什么。反正都是属于应用语言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如果想报考对外汉语研究生,建议报考沿海地区的学校,有就业优势。我就跟你推荐一些我觉得比较好的学校吧。呵呵。。因为我也是2011才考完研的,考的是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当时在选学校上也是了解了一些学校的信息。我就简单的说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啊。A类地区北京:北语(传统王牌学校,留学生很多),还有北大,北师大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在北京更有地缘优势。政策啊什么的。你懂的。。。但是北京的竞争是最大的。上海:复旦,华东师大,上外国语,上师大(对外汉语是上师大的王牌专业,有很多名师,如齐沪杨,而且相对于上海其他学校来说,这个学校竞争没那么大)。广州:中山大学(专业课试题很注重分析能力);暨南大学(据说暨大在国外很出名)等。但个人觉得中大比暨大好。O(∩_∩)O~南京:南京大学(录取人数比较少,竞争很大,注重专业课成绩)武汉:武汉大学(渐渐升起的一颗新星,竞争也是很大的)B类地区成都:四川大学(川大属于B类地区,收分相对来说没那么高,而且川大的文学类学科还是很强大的,所以有一门专业课的试题就是写文学评论,如果文学方面不是很好的同学,在这方面比较不容易拿高分)。长春:吉林大学(面向东北亚,985学校,实力也是很不错的)这就是我了解的一些学校。再补充一点哦,A类学校对英语要求都比较高,特别是对外汉语。基本上都是60分以上吧。英语上60分进复试的机会比较大。然后专业课书籍,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有的学校只考汉语言方面的知识,有点学校还要考文化,文学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山大学,专业课书籍只有三样: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王力的《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语言学纲要》是重中之重。试题那是相当的灵活。再如四川大学就还要考文学理论,这个写文学评论的时候要用到相关知识。它语言方面的试题比较简单。就是文学评论很考人。不容易拿高分,主观性很强。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压缩学术型硕士的招生人数,专业型硕士现在是热门。所以你可以考虑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要看的书也很多。具体的要看每个学校的规定。但一定是有语言,文学,文化的。

想了解中文系考研

一箪一瓢
万物之多
中文系考研的时候分很多专业的,我想你还是具体了解一下再说吧,大致分为文学类和语言类,比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等,语言类有语言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之类的很多专业啊,而且不同学校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要考大综合的,这个你得具体查。如果你是跨考的话,那我觉得文学类如果你没有基础也挺难的,古代汉语比较难学,至于语言学这些比较容易。是跨专业考,但是真的想考。想考现当代文学。考试科目也百度了一些,但是仍然没有基础没有眉目,不知道从何着手,望指教,谢谢!

关于中文系考研

鬼谋
膏药章
大二复习,不算早了 ,因为你冲击的是高等学府么。首先我建议你最好把英语学好了,国家单科线过不去,你总粉过了,一样被PASS,所以加强自己的英语学习,我建议你可以买本考研英语真题自己先做一下,感受下英语的难度,然后自己按着背单词,做真题,编辑作文摸版的思路复习英语,60分应该没问题。政治么,从9月中旬复习就够了,关键是选择题要拿到40分以上,才可以保证你考70分以上。专业课的话,就好办了,去北师大的研究生院,看看北师大的研究生招生简章,看看他们要求的书籍,你都买过来,自己好好看看,去北师大论坛买一些你买的书籍的学习笔记,一般专业课都是从课后习题和导师的学习笔记出题。 祝你学习顺利

报考中文系研究生

罢兵休卒
您好,我是中文系的学生,也有志于考研。考中文系研究生要调查的东西太多,这里也不好一一打字打出来。提供参考的几件学校吧。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以上这四件都是考虑到了层次的合理,报考的难度和压力不会太大。而且这几件大学的文学院都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山东大学,有很好的中文文化积淀。至于方向,如果单说文学类的,有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两个大方面。语言类的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字学、语言学几个方向。

中文系跨专业考研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最好考?

吃鸟瘾
居敬
心理学可以啊 心理学不需要考数学 但是要学习 统计学、测量学和实验学 但是一般心理学的分数都不低 看你考哪里了 武大政院的心理 一般320左右 华科也这个分左右 天师大分数也不是很高 考试科目6门 普通心理学 发展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统计与测量 应用心理学一般是往公司人力资源方面、学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