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96分能上中国政法大学2020研究生复试线吗?

驚魂島
李耳
396分,应该是毫无疑问可以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复试的。提前恭喜!

今年想考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硕士。他们是全国联考还是单独出题?考试范围是什么捏?求解!谢谢啦~

梵高
孰应六律
我是法大的,法学硕士是自主命题,并且法大所有的法学专业的初试题目、科目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全都考一张卷子,总共11本书,所谓的大法学。 推荐你可以去法大考研网看看里边有很多资料11年开始,法大不再指定教材,但是考研科目没有变,12年开始取消了多选题,增加客观题分值,难度系数在不断增加目前的科目和分值结构是:法学综合一:法理学 40分 宪法学 40分 国际法(包括国公、国私、国经) 40分 行政法 30分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50分 刑法学50分 诉讼法学(包括民诉、刑诉)50分 综合一、综合二的试卷结构是:一,单选题40x1.5=60分 。综合一:法理、宪法、三国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各十个选择 综合二:刑法、民法、刑诉、民诉各十个选择题二,简答题:6X5分=30分 综合一:法理学 、宪法学各2个题,三国法(国经or国私or国公不定)、行政法各一个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各三个三,论述题:综合一 法理学、宪法学、三国(国公or国私or国经)、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各一道,每道15分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各一道 20分、刑诉、民诉各一道10分。法大试卷改革趋向就是去司考化,越来越理论化,特别是越来越重视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所以跟司考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准备法大考研一定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以教材为主。参考书目: 《法理学导论》第2版 舒国滢 北大出版社《宪法学》第4版 焦洪昌 北大出版社 《民法学》第2版 江平 法大出版社《刑法学》第4版 曲新久 法大出版社《行政法学》第2版 马怀德 法大出版社《行政诉讼法学》 张树义 法大出版社 《行政法学》第2版 张树义 北大出版社《行政诉讼法学》第3版 马怀德 北大出版社(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两个出版社的任用一套即可)《民事诉讼法》第3版 宋朝武 法大出版社《刑事诉讼法》第五版 陈光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法》 周忠海 法大出版社《国际经济法》第4版 王传丽 法大出版社 ---国经有的推荐是 莫世健的,但是莫世健已经不在法大了,看他的书也可以吧,估计不会有更新了吧 《国际私法》第3版 赵相林 法大出版社再次强调,法大已经不指定书目了,这是11年以前的指定书目,之后的历届考生都是用的这个书目,但还是仅供参考哈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法硕过来人,我就叽里哇啦多罗嗦几句:   (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261341)法硕【即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专业课是全国联考(外语政治则是采用与其他专业一样的全国统考卷),所以书籍选择等均与报考院校无关(无论你是考北大还是考中国政法),备考方法自成体系。具体的你可以看看“永平法律硕士就业网”备考专栏中我总结的《永平法硕备考书籍与资料清单4.0版》、《永平法硕5阶段复习法4.0版》、《永平法硕专业课10大备考建议7.0版》和《永平法硕5门专业课独家备考方法与技巧3.0版》等文章7复习方法特别重要;   (2)专业课共5个学科,其中专业综合课(150分)含法制史、宪法与法理学(仅宪法学后半部分有法条依据,其它部分是历史或理论);专业基础课(150分)含民法与刑法(基本上均有法条依据)jn专业课目标你可以定在各110分!   (3)法硕备考的最大特点之一:性质为教材的就是一本书,简称人大版《法硕指南》(用高教版《考试分析》也可以,但两书不要对比着看),涵盖上述5个学科,是整个复习的核心与关键,各复习阶段的工作几乎都是围绕如何吃透《指南》或《考试分析》而进行的,包括我经常谈及的“永平法硕备考3大法宝:指南(或考试分析)+案例+法条”。   (4)在《永平法硕备考书籍与资料清单4.0版》一文中:我对选用什么书籍资料、如何使用、如何甄别、出版社、价格、注意事项、购买途径、购买时间等均详细介绍,这里不copy了,自己去慢慢看吧。一般来讲,法硕备考的资料包括:大纲、指南(或考试分析)、辅导书(含单元习题)、模拟题、历年真题、案例专训与法规汇编。   (5)法学本科教材原则上不用看bf已经买了的,可以作为辅助性资料解决一些零散的疑难问题或扩展思维(法理学可适当多看点)。顺带说一下:英语切不可掉以轻心(哪怕是英语科班生),每年英语单科挂掉的都不在少数,现在就去做做英语真题感受一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吧。我不考法律硕士。我靠法学硕士。。。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

乃至委蛇
第七阶
大一???先不着急,等到大三再考虑吧你现在学的专业课太少了,随着课程的进行说不定会改变的但是三国对英语的要求很高,最好再有个二外大一还太早了吧,何况你的国私和国经学过没有?你咋知道以后就要读这两个专业?国私也不是啥热门专业,反而有点冷。最后,政法的国际法一般,厦大和武大比较强,自己去看看排名吧。

今年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点,湖南点在什么学校?

大乱之本
抚仙湖
中国政法大学相关信息,可上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或所报专业之二级学院官网通知公告专栏查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考研一般去哪?

旗帜
政法类就数这学校牛了,留校吧、你说的是备考吗 我同学之前是在研如寓备考的 住宿自习室都有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是不是真的那么难考啊?

此小年也
狡童
难于不难是个相对抄而言的事情,如果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那就不难;相反如果你基础不好,学习不踏实系统。那考试对你来说一定是很难通过的。所以整件事情决定与你,能否做好全力以赴的去应试,我想如果你做到了,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不论成功与否,你都不会后悔。学习归根到底是为自己的,如人饮血冷暖自知。树立目标,分解目标,各个击破。祝你成功!

法学考研:全面比较一下北大人大法大

黑屁股
简单爱
都不错,排名的话,跟你提问的顺序是一样的。北大最好,人大次之,回然后是政法。北大嘛,牌子答不用说了,北大的氛围比较自由,学生思想也这样。但干法律这一行的,太自由了。。不太好,你懂得。人大法学的牌子也是很硬的,而且人大的人比较实际,或者说务实,所以在业界混的都不错。政法吗,学校比前两个稍差点,虽然是专门搞法律的。。但招生人数多。更详细的信息可以直接咨询盛世清北。

考研到底考什么。 我是法本,打算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我知道会有初试和复试,初试包括国家

多信者显
柏舟
初试就是全国统考,英语政治全国统一卷,专业课政法大学自主命题,考什么可以参照历届真题和参考书。还有,不用去北京考,你在哪报考的就在哪考试。复试就是初试通过了,去政法大学参加复试,现在考研的热度是越来越高了,每年报名的人数都在创历史纪录。而且对于这么一件关系到自己前程的事情,很多同学考虑得也越来越早了,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是很普通的,一些人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这个大的问题,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调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根据我的理解,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下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 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 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半,进行5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到底有多难

昌寓骖乘
舐笔和墨
客观的说3363366265,法大考研难度很大,原因有:1.人大,北大每年招生人数少,法大招生人数多,性价比非常高,很多985,211学霸首选法大,竞争对手很厉害; 2.法大法学硕士,学校自主命题,不同学校老师学术观点都是不同的,名词解释和简答书上都标准答案,关键是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书本里没有标准答案,有一半答案来自命题人自己的观点,多数考生不知道命题人是谁,也不知道命题人观点是什么,外校同学答题一般都是用自己学校老师观点去答法大的题,这样的话一道题多丢3—5分非常正常,几道题下来就会丢十几分,最终分值距离就拉开了! 3. 目前市面上没有法大考研测试题可做,2015年改革前可以刷司考题,现在法大没有选择题与司考差别很大,所以刷司考题对考研没有帮助了;最近几年真题一般都是回忆版,没有法大官方答案,即使背了也不会重复考,即使有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书本里也没有标准答案,你自己做了也不知道对错! 4. 综合卷一5科,每个科目只考30分,每科只考5道题,如民法,700多页只考5道题,平均算100多页只考一道题,就是说书本太厚,知识点太多太杂,如果没有重点复习的话,会浪费很多时间。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需要帮助可以随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