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什么专业好

传神
此处三焉
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倾向于理论研究,不论什么画种理论课会很多。当然是你擅长的专业好考一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容易考进去吗?

多摩
大人物
中艺研入取分数线要比国家线高一些,难度比较大,因为每年一个导师也就平均招两三个研究生。所以初试成绩最好排在本专业前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好考吗

礼也
五行
研究生入学考试总体而言是比较公正的,因为招录比例也就120%或者110%左右,只要你能进面试,除非你表现太差,一般是能被录用的,关键看你能不能过线。这个院是中央直属的,地位自然是很不一般,应该比较难考,黑幕像其他学校同类学校一样,是会有的,但不会很多。奖学金肯定是有的,研究生都有,基本上够交你的学费,何况人家还是中央养的,肯定很丰厚,其他的补助应该也会比较多。相关的信息可以到官网去看看,去联系下校方。先好好准备吧,准备好了,有了实力了,什么都不怕,大不了读另外一个学校,其他的别担心太多。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是大学吗?为什么在报考院校里没看到?学历社会承认吗?

如此
匡坐而弦
科研设计单位,与社科院,中科院并列,分属不同直属机构,艺研院是文化部直属。你若在这里入党,便是属中共中央文化部党支部

考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硕士研究生

其德不离
红地毯
每年没有固定人数,但是根据历年考上同学的数据来看,在十到二十不等,最近几年大概是是十几个人,不过现在新增了几位导师,但是招的学生人数应该变化不大。至于做什么准备,首先熟悉英语历年真题,多做几遍,研究真题。其次是专业课,专业一看王的彭的艺术概论,还有白金版,专业二看研究院历年参考书目,尤其是研究院老师自己的书,至于什么书呢,相信你网上可以搜到的,还有看看相关杂志,什么舞蹈杂志之类的。政治正常学习,注意肖秀荣的最后几套题。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问题

老戏迷
革命
这么偏僻的问题,居然让我看到了……又算是有缘了……如果我的回答你满意的话,我请求增加悬赏……1.课程不紧。由于大部分来进修的,大家都是有工作的人,时间大部分订在周六日2.理论课肯定是要考试的,至于好不好考,就看你学的怎么样了,还有跟老师混的这么样3.不能,这个真不能……4.不是……5.由于油画院位置比较偏僻,吃的也还算可以,但是住的就不太清楚了……油画院有自己的学生宿舍……6.这个嘛……所授课的老师都是画家级别的……如果你是天生做这行的,肯定对你受益匪浅!

想考中国艺术研究所红楼梦研究的研究生,但是不知道看什么书?

神何由降
狼人杀
要是知道研究所的人员有没有出过关于红楼梦的书会更好,还有一些大家的书评。关于红楼作者的也得去看看。具体招生书目、参考计划等,可以打红研所《红楼梦学刊》的电话问一下,电话在《红楼梦学刊》杂志上有。以下文献资料供参考并不完全: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李煦奏折 ,曹寅《楝亭集》 ,爱新觉罗.敦诚《四松堂集》 ,爱新觉罗.敦敏《懋斋诗钞》 张宜泉《春柳堂诗稿》 ,高鹗《高兰墅集》 ,富察明义《绿烟锁窗集》 ,爱新觉罗.裕瑞《枣窗闲笔》 一栗《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 《红楼梦书录》 ,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 《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 ,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回批》 ,《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 ,《红楼梦问题讨论集》 刘梦溪《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 旧红学: 评点派:脂砚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王希廉《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 张新之、姚虁《读红楼梦纲领》《方言谐谚》、 姚燮《读红楼梦纲领》; 索隐派:周春《阅红楼梦随笔》、 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 题咏派:叶崇仑《红楼梦题词》、 唤明《金陵十二钗咏》、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新红学 考证派:胡适《红楼梦考证》、 俞平伯《红楼梦辩》、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曹雪芹》《石头记会真》《曹雪芹小传》《恭王府考》《献芹集》《石头记鉴真》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梦的历程》 《曹雪芹新传》 《红楼艺术》《红楼梦的真故事》《红楼真本》 《周汝昌红学精品集》(《风流文采第一人》《红楼十二层》; 评论派:李辰冬《红楼梦研究》、 太愚(即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 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 阿印《林黛玉的悲剧》、 高语罕《红楼梦宝藏》、 李希凡等 其他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张爱玲《红楼梦魇》、 刘心武《刘心武揭密“红楼梦”》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条件

森熏
沙我
中国艺术研究院拥有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舞蹈研究所、话剧研究所、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曲艺研究所、建筑艺术研究所、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摄影艺术研究所、工艺美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美术观察》、《红楼梦学刊》、《中国文化》、《艺术评论》、《中国摄影家》、《中华文化画报》、《传记文学》、《中国艺术时空》、文化艺术出版社等核心学术刊物和出版单位;拥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亚太地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展览演出中心等中心机构;拥有中国画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雕塑院、中国油画院、艺术创作院、文学院、中国紫砂艺术院、中国设计艺术院、中国当代艺术院、中国版画院、秋雨书院、范曾文苑等艺术创作机构;拥有中国工艺美术馆、梅兰芳纪念馆等博物馆;拥有全国唯一独立设置的艺术学科研究生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以艺术类藏书著名,并藏有音响、音像、档案数据20000小时;包括260个剧种,图片80000张,其中包括30000张属1949年以前的戏曲照片。馆藏还有中国各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2000余件,其中最珍贵的是唐宋时期的古琴,古琴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全院现有在职人员近800人,其中研究人员621人,包括高级专业人员29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者近200人,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各艺术学科的带头人或国家重点课题承担者。60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如张庚、王朝闻、蔡若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等,他们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2010年,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资华筠、范曾、刘梦溪七人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聘任的终身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张庚、郭汉城、黄宾虹、王朝闻、蔡若虹、朱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郑雪来、吴晓邦、侯宝林、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陆梅林、范治斌等。他们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不仅构成了研究院的学术传统,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思想的奠基礼,积累了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丰富经验。2010年11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举行首批终身研究员聘任仪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郭汉城、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资华筠、范曾、刘梦溪等七位著名学者,受聘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全院现有在职人员近8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在职专家学者300余人,包括博士研究生导师7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者近200人。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各艺术学科的带头人或国家重点课题承担者。中国艺术研究生院拥有众多著名的艺术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目前,我院可以担任硕士生导师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学者有300余人。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访问学者、研究生课程班学员达700余人。长期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德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并接收了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访问学者和进修生,积累了丰富的培养海外学生的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特点,在科研水平和指导研究生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艺术学的研究中,我院已经取得多项重大学术成果,各学科学术带头人承担了许多国家重点课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日及港台艺术学界均有合作项目,也得到了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59年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和完成的国家级、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达300余项。由我院专家编撰的一大批史、论著作,为我国的艺术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华艺术通史》、《中国美术史》、《中外美术交流史》、《中国舞蹈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国话剧史》、《中国建筑艺术史》、《坛庙建筑》、《中国先进文化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成为各艺术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昆曲艺术大典》、《京剧艺术大典》、《艺术科学总论》、《中国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等一批在研重大课题,对中国的艺术学科建设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30年来,共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近2000人,还培养了一大批各类进修生。我院现在读生总数达800余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现有藏书近百万册。收藏各种艺术门类的报刊、学刊合订本共16万册,每年订阅的国内外期刊260余种、全国各种及地方报纸43种。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精品有善本30000余册;戏曲类收藏的明清戏曲剧本,许多版本十分珍贵,如大量的清代演剧机构南府和升平署的剧本;还收藏许多艺人的手稿,如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十几种手稿均完整保存在馆内。收藏的大量民间曲本大部分为手抄本,许多为清朝著名的书铺如百本张等,这些曲本有子弟书、鼓词、弹词、梅花落、牌子曲及各类杂曲,都是研究清代曲艺的重要资料。另藏音乐类善本书多册;美术类善本多种,主要有《唐诗画谱》、《唐六如画谱》、《汉六朝服饰》、《石涛画谱》等。图书馆还藏有著名藏书家傅惜华、著名音乐家盛家伦所有藏书,以及音乐家冼星海、聂耳的手稿和遗物等。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有一大批珍贵的艺术资料。音响、音像、档案数据20000小时;其中有近7000小时民族民间音乐的录音数据,囊括了北京等20余个省市地区的汉族民间音乐以及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歌舞及舞蹈音乐,各种民族器乐曲,民族乐器的独奏曲。这批数据已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名录”。清末以来的戏曲唱片30000余张,最珍贵的是1080盘戏曲地方录像,包括64个剧种,有的已成为绝响。院藏美术书画作品3000件,书法、印谱5000件,碑帖拓片10万余件。拓片多为汉画像石的拓片,这些拓片都是传世之作。图片80000张,其中包括30000张属1949年以前的戏曲照片。馆藏还有中国各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2000余件。其中最珍贵的是唐宋时期的古琴,目前古琴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是集图书、报刊、音响、音像、乐器、书画、图片等为一体的艺术信息中心,为艺术学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保障。

求助请问中国美术学院年招收攻读研究生分两大类,什么是学术型研究生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解释具体

绿茶妹
德治
在职艺术硕士、全日制艺术硕士、统招硕士的区别?答:(1)培养方向不同: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授予学术型学位;而在职艺术硕士和全日制艺术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2)招生条件不同:在职艺术硕士和全日制艺术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或者艺术实践经历,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普通硕士大学没毕业就可以报考,艺术硕士必须毕业之后才具备报考资格,绝大多数艺术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3)招生考试不同: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最难。全国统考即英语一、政治、专业理论。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全日制艺术硕士也是全国统考,难度与普硕同样,只是英语略简单,考英语二。政治与普硕一张卷。在职艺术硕士考试最简单,10月份的“联考”(初试)和次年春天的复试,初试全国联考由国家统一命题,英语只考阅读,初试不考政治。而复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因此,在职艺术硕士更适合艺术考生。(4)学习方式不同:普通硕士和全日制艺术硕士:全日制脱产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在职艺术硕士:半脱产,档案和人事关系都保留在原单位,学制2-3年。(5)文凭颁发不同:普通硕士和全日制艺术硕士毕业拿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目前在职艺术硕士毕业只有学位证。艺鸣远大是在这个领域内做的最专业最权威的艺术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