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圣也
福禄寿
这就是中移动下面直属的一个研究院吧。可能级别和中移动省公司同级或者比省公司低半级。

中国移动成立雄安产业研究院有何作用?

而颡颡然
慌失失
2018年7月6日,中国移动在河北雄安新区宣布成立中移(雄安)产业研究院。此次设立中移(雄安)产业研究院,是中国移动推动信息通信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增强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研发能力的重要实践。面向未来,该院将与在北京的中国移动研究院一体化深度协同,坚持国际一流标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面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新一代网络技术等领域,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和开放共享的研发生态,为助力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并以此为基础努力成为中国移动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骨干技术力量。近年来,中国移动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40多项,担任关键国际标准组织领导职务30多个,申请专利13000多件;构建了“一体三环三纵”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7家研发机构、18家专业公司及近8万名科技人员。今年以来,中国移动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力量,布局在雄安、上海和成都成立三家新研发机构,强化通信行业与各产业融合发展的研发工作。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今年4月,中国移动与雄安新区管委会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组建“驻雄安新区办公室”,标志着中国移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工作进入新阶段。未来,中国移动致力于成为建设雄安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主力军,推动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打造新区创新能力的先行者及构建新区产业生态的汇聚者。来源:中国新闻网

请问哪个牌子的国内视频会议品牌比较好?

靠背石
高银
视频会议渐渐成为职场人远程沟通的必要方式,几乎已成为每个公司必备的办公工具,视频会议的品牌有很多,例如:思科、宝利通、Zoom、华为等等都是一些视频会议的大牌子,当然也有很多很不错的国产品牌,好视通、好信云会议、小鱼易连等视频会议软件系统。首先视频会议大致可划分为硬件视频会议和软件视频会议两大类,硬件视频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系统主要包括嵌入式MCU、会议室终端、桌面终端等设备。更适合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对于安全等级需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软件视频会议则是基于Saas云,无需部署专线,无需昂贵设备,快速搭建专属会议空间,云模式的网络视频会议服务提供商(国内代表商好信云会议)却能够大大节省租用者的成本,并提供多种共享协同功能,更适合中小型企业采购。好信云会议属协作型视频会议系统软件,相对于会议室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更加“轻量级”,专注于会议的“移动属性”,将会议协作功能,包括(会议预约、会议录制、会议控制、共享协作、电子白板、会议文件上传等所有会前、会中、会后协同操作)融入APP客户端中。好信云会议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为企业降低了部署成本,让会议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开会,打破了因为地域问题而不能及时开会的僵局,让会议更具及时性,省钱省力。

关于联通研究院,网上信息不多,可不可以介绍一下这个单位的性质,人员编制什么的,谢谢诸位啦!

大赌场
近期,随着TD外场测试结束,中国标准TD-SCDMA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标准TD到底进展如何?本次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商用要求?这些问题牵动着政府以及运营商高层的心。 从前一段时间对外场测试结果的不利传言,到近期TD联盟秘书长杨骅出面澄清:“到目前为止的TD-SCDMA预商用专项测试已经充分验证了TD-SCDMA各项技术能力,包括切换、容量、同频等网络性能,以及视频、可视电话以及定位等业务也得到了初步验证。”以及大唐、鼎桥两家主要参与测试的成员也在近日先后公开表示测试结果完全达到了商用标准,并承诺会在下半年提供商用产品,TD-SCDMA的发展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虽然目前正式的测试结果还未公布,但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TD的商用化进程正朝着一个良性的产业化目标前进,产业化环境也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据统计目前TD-SCDMA的企业阵营已经增加到21家,其中4家系统厂家作为产业主要成员都有着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背景,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分别组成了与国外厂家的强强联盟,由大唐移动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联手、普天联合北电、西门子与华为组成鼎桥,加上最近与爱立信签订合作协议的中兴通讯。作为产业的中坚力量,这四家厂家的实力丝毫不逊色于支持其他3G标准的国外厂家,并且从合作中可以看到,国外厂家对TD标准已经越来越重视,想通过合作的方式短时间内赶上市场的步伐。 相比另外两种3G标准,尤其是CDMA2000只有高通作为唯一的芯片厂商,TD产业联盟中目前已拥有4家厂商从事关键基带芯片的开发。可以遇见,打破垄断的良性竞争也必然给整个产业带来的活力和更好的前景。一直被诟病的终端,在本次的测试中也表现良好。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所长宋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TD-SCDMA终端测试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只是成熟度的问题。”截止目前,已有14家终端厂商完成了样机,并通过了测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TD-SCDMA作为唯一的中国3G标准没有辜负国家赋予的重任,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产业化规模,商用进程也已经逐渐赶上另外两个3G标准。 牌照发放迫近 TD花落谁家? 随着3G牌照发放时间的不断迫近,下面大家关心的将是牌照的发放问题以及今后国内的运营格局的重新划分。作为中国标准的TD由谁来运营,对整个TD产业的发展将会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就目前整个通信产业形式和运营环境做一些分析,提出TD牌照的发放猜想。 首先,TD作为一种后发标准,将面临另外两种已经在国外得到商用验证的3G标准的残酷考验。从国家一贯对TD产业的扶持和迟迟不发3G牌照来看。国家对TD的态度是非常支持的,希望能通过TD标准的成功,来带动整个国家科技产业的进步。信产部官员也一再表示,TD牌照会发给有实力的运营商。 谁是有实力的运营商?下面我们来看看目前国内四大运营商的情况。 首先看一下联通,目前联通运营着GSM和CDMA两张网络,两网的协调发展一直让联通疲惫不堪,在发展3G时将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另外一直传言联通将面临被拆分的结果,因此让联通承担如此重任可能性微乎其微。 至于网通,近期刚用10亿美元收购了香港电信盈科20%的股份,2004财政年度实现净利润人民币92.5亿元,刚扭转了上财政年度人民币111.1亿的亏损。网通本身的赢利能力和财务情况与电信、移动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由网通来承担TD的运营也只会是勉为其难。 剩下的就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家,从财务情况和综合实力来说这两家都具备了承担TD网络建设的能力。都是老牌电信运营商,有着丰富的运营经验,并在移动和固网领域分别确定了霸主的地位。中国电信去年靠着小灵通发展的强劲势头,实现了280.2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01.9%,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小灵通市场发展的局限性以及对固话的分流作用,使得中国电信的这种高速发展很难持续。 最后看一下中国移动,中国移动2004年用户数量达到2.043亿,占有大约70%的国内移动市场份额,并且已经成功在海外上市,有着丰富的移动产品运营和营销经验。中国移动2004财政年度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20亿元(约合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移动可以说是目前四大运营商中综合实力最强、产品营销经验最丰富的运营商,其开展的移动梦网和动感地带业务品牌都已经深入人心,有着一大批忠实、稳定的高端用户群。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未来的3G市场争夺中,中国移动有着非常有利的市场先发优势,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等新进入者很难撼动中国移动的市场主导地位。 那到底该由谁来运营TD呢?笔者认为TD作为一个后发标准,在商用化程度上与其他两个3G主流标准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要想在今后残酷的3G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获得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份额。中国是全球通信最大的潜力市场,市场规模相当于两个欧洲市场,中国主流市场采用何种标准将极大的影响该标准在国际上的地位。 由此,笔者大胆猜测,要想让TD标准成为一个国际主流标准,走出国门,就必须让中国最有实力、市场占有最高的主流移动运营商来运营,只有中国移动,才能支撑起整个TD产业,并使之能快速成长,能够与其他两个标准抗衡。试想,如果让国内其他运营商采用TD标准,中国移动必定会采用WCDMA标准,也就是说中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将会使用WCDMA,凭借中国移动的实力和优势,必然会使WCDMA标准跟2G时代GSM标准一样,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标准,使其在国际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届时不管是TD还是CDMA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TD标准最终也只能沦为一个国内标准,成为WCDMA标准的一个补充,无法把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因此笔者认为,从目前的运营形式和3G标准的国际形式分析,要使中国的TD标准杀出重围,走向国际,国家必须把TD标准放在应有的高度,抓住历史难得机遇,让中国移动这样有实力的运营商来运营。 中国移动运营 TD全面收益 中国移动运营TD将会给未来中国通信市场带来何种好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国产标准成为主流 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全面提升 正如韩国的CDMA和欧洲的GSM的崛起,都离不开本国对该标准的全力支持。现在全球85%的CDMA手机市场被韩国控制,LG、三星等韩国高科技企业依靠国内CDMA的市场助力已经成长为国际知名的通信业巨头,极大的提升和带动了韩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再看看欧洲,发展GSM,通过政府行为将CDMA拒之门外,使GSM成为2G时代最大的赢家,占有全球80%的市场份额。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见证了GSM的辉煌。 现在历史的机遇终于摆到了中国的面前,由中国移动运营TD,凭借其在中国移动市场地位,必然能使TD-SCDMA成为得到国际认可的主流3G标准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这个全球最有潜力的通信市场的培育下,大唐、中兴、华为这些中国化的名字将成为未来国际通信舞台上的主角。温总理说的“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通过TD来实现。 2、降低IPR费用,全面降低3G建设成本 众所周知,2G时代的移动网络建设费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我国缺少相应的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要在IPR上向外国通信巨头支付昂贵的专利费,这也间接导致了国内通信使用费的居高不下。3G时代,采用中国标准的TD技术,将大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成本,由于TD标准是中国标准,大唐、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家在TD上面有着大量的基本专利,这就为今后的IPR谈判增加了必要的砝码,可以大幅降低支付的专利费用。 另一方面,从设备成本的角度看,TD-SCDMA由于采用了智能天线等新技术,建网成本将会比其他两种技术低30%左右;再加上TD的设备厂商主要是国内厂商,在全面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核心标准、核心芯片的基础上,中国厂商生产的产品成本至少比欧美公司低50%以上。同时低成本使TD标准在国际上也更有竞争力。一旦TD-SCDMA开始在中国成功,全世界的3G运营商都会非常清楚该如何选择。 3、促进国内电信市场充分竞争,三种标准鼎足而立 目前国内的通信市场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竞争还不充分,这也是造成移动通信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目前有移动经营牌照的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基本已经瓜分完了高端、低端的市场份额。现在这种市场格局对今后的新进入者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来说市场拓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国家在上3G时,必须给予新进入者以政策上的扶持,也就是说要先给新进入者先发牌照,让他们有时间建设网络,发展用户,赶上已有的市场垄断者。 无论运营商最终重组的结果如何,可以预见的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都将在中国拥有一席之地,CDMA2000已经在市场上事实占据了先发优势,WCDMA也是拥有了欧洲主流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的支持,唯有TD-SCDMA是最需要国家扶持的。这也是笔者认为要让中国移动来运营TD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唯有如此,才能达到三足鼎立,实力上可互相抗衡,达到良性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TD目前产业形式还是非常好的,得到了国内、外知名通信企业的关注和参与。目前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相信在政府和有实力的运营商的全力支持下,中国标准TD一定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移动南方基地的简介

其神无隙
产品研发中心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将作为中国移动研究院的有效补充,侧重不同专业技术领域,积极跟踪世界先进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紧密关注中国通信市场的发展动态,全力研发、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争取制订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业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并利用中国移动庞大的网络和客户资源,打造开放的业务平台和灵活的研发合作机制,引导信息设备供应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协力构建生态型战略合作模式,促成民族信息产业的腾飞。全国IT支撑容灾中心拟建的南方基地与北京中心南北呼应,构建全国一体化的IT支撑平台,为中国移动打造世界领先的IT支撑能力。南方IT支撑平台作为北京IT支撑系统的容灾备份中心,与北京中心在功能互补、流程贯通的前提下,可有效完成扩容、整合现有支撑系统和设置新功能系统的工作,保证关键业务和应用正常运行,与北京中心共同打造跨国内区域、跨国界的IT支撑能力。业务合作交流中心业务合作交流中心的设置,有利于提升中国移动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继续为其所运营的庞大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贡献,有助于提升广东省的国际形象。广东移动MDC及通信机房主要功能是为广东及周边地区大型企事业单位及集团大客户企业信息化提供综合业务接入和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中国移动八大基地分别是杭州手机阅读基地(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建成中国最大的无线图书发行平台通过各方的努力和营销打造传统阅读的新型发行渠道,不仅包括以手机为载体的WAP、客户端等阅读,还包括结合TD技术的专用手持阅读器,而且可以拓展到行业应用,实现“终端+通道+内容”的整合拓展。)四川成都无线音乐基地(设在成都高新西区,面向全国31个省市的4亿多移动客户提供无线音乐产品)上海视频基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上海公司设立的为全集团用户提供手机视频相关产品服务的机构,专注于移动视频产品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支撑。)辽宁位置基地(手机地图优化、实时交通系统建设等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导航业务尽数集中在此。)湖南电子商务基地(打造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基地,手机小额支付、移动公交一卡通、移动公用事业缴费、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四大工程在不断推进中。)广东南方基地(广东移动将依托南方基地开展物联网研发。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将通过“三大子基地”(国家移动电子商务基地、中国移动终端基地、家庭信息化基地)与物联网研究的紧密结合,成为我国物联网研发的重要基地。)江苏游戏基地(负责中国移动游戏业务发展以及市场推广、内容引入与合作伙伴管理、平台和门户规划、建设及运营等工作。)福建手机动漫基地(基地将整合手机动漫上下游资源,推动终端定制与手机动漫产品专业化研发,并负责全国性推广。)

关于上海,有谁可以帮我弄份详细的上海经济的介绍?

得之者生
大之殷也
经济增长 进入新世纪,上海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着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14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75.3%,平均每年增长11.9%。 财政收入 在总体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上海完成财政收入4095.81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平均每年增长18.5%。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增值税226.12亿元, 增长13.4%;营业税512.93亿元,增长15.9%;个人所得税111.92亿元,增长26.2%;房产税34.1亿元,增长25.9%。“十五”时期,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726.5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6%,相当于建国至“九五”期末总和的69%。 上海地位 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产业结构 上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2005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75.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87.8%,平均每年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88.38亿元,比2000年增长66.7%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1.6∶46.3∶52.1调整为0.9∶48.9∶50.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上海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2004年,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六大行业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居第三产业之首,达到10%;上海保险网批发和零售业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房地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0.5%上升到8.4%。 就业结构 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上海的就业结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2005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从2000年的10.8:44.3:44.9调整为7.1:37.5:5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分别下降3.7个和6.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6.86亿元,增长6.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2%。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从产业投向看,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明显高于工业投资增长7.3%的水平。从经济类型看,非国有经济投资2302.28亿元,增长8.1%;国有经济投资1240.27亿元,增长29.9%。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942.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 上海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国资、外资、民资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9.6%下降为57.5%;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0.4%上升为42.5%。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7%上升为16.4%。 农业产值 上海郊区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重点,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2005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79.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下降9.1%,平均每年下降0.7%。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33.39亿元,比2000年下降7%。 农副产品生产 上海严格实行耕地保护,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6.6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05.36万吨。全年优质稻种植比例达到94%,优质油料作物种植比例达到70%。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继续提高。至2005年末,上海注册品牌的农产品139个,有149家企业的273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 农产品出口 上海农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郊区初级农产品出口总额1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农产品出口在原有畜禽、水产等品种的基础上,新增了花卉、蔬菜等深加工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为欧洲、中东、美国、南非、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现代农业园 农业生产的集中化和科技化水平稳步提高。至2005年末,上海有143个规模化、现代化蔬菜园艺场;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投入各类建设资金54.82亿元,引入产业开发项目128个,有163项科研成果在园区推广应用。 农业规模化经营 上海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断加快。至2005年末,全市有420家农业产业化企业,3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40多万户分散农户、10万公顷种养面积进入规模经营产业链。全市粮食规模经营面积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比重达到45.9%。 工业发展 上海依托大基地、大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05年,上海实现工业增加值4155.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94%,平均每年增长14.2%。其中,重工业增加值2912.93亿元;轻工业增加值1081.75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876.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4倍,平均每年增长19.2%。 重点发展行业 重点发展行业对上海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明显。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完成总产值999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0.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2%;其新增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比重达到7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85.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63.5%。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05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6%。其中,电子及信息领域完成工业总产值3530.92亿元,增长29.3%;光机电一体化完成工业总产值468.9亿元,增长14.4%;生物、医药技术完成工业总产值233.69亿元,增长11.7%。 区县工业 区县工业增长加快。2005年,上海规模以上区县工业完成总产值917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增幅高于全市工业4.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3个百分点。全年“1+3+9”工业园区完成总产值734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9个市级工业园区完成总产值1399.77亿元,增长19.2%。 工业经济效益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总体良好。2005年,上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2.3。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39.56亿元,实现税金605.59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47.95亿元,占工业利润总额的47.7%;实现税金242.44亿元,占工业税金总额的40%。 工业产品产量 适应市场需求的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6%。集成电路、微型电子计算机、民用钢质船舶、汽车、房间空气调节器、移动电话机、程控交换机等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上海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09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653.75亿元,增长25.8%;信息产品销售业增加值21.66亿元,增长12.7%;信息服务业增加值422.5亿元,增长26.4%。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加快。2005年,上海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308.8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7%。2005年末,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增加到30G;国际互联网用户80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47.4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70万户和88.58万户。全市有卫星站点915个。 信息化重大工程 2005年,集约化信息管线、超级计算中心、互联网络交换中心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加快了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应用 城市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至2005年末,社会保障卡累计发放963.67万张,公交“一卡通”销售量达到1974.02万张,数字证书发放56.1万张。社会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至2005年末,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共采集618万市民的信用记录,比上年末增加85万人;出具个人信用报告460万份,增加182万份;企业联合征信入库量达到60万户。 城市建设投资 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要突破。2001~2005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达到3257.2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6%,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6%。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大城市建设工程 上海的重大工程建设根据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目标,科学统筹,加快推进,相继建成了一批跨黄浦江的大桥、隧道、高架路、高速公路、地铁、磁浮线、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等标志性工程。2005年,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07.13亿元。年内洋山深水港一期、浦东铁路一期、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东海大桥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A6新卫、A7亭枫等高速公路建成;轨道交通4号线投入运营;翔殷路隧道建成通车,使中心城区的越江车道数增至54条。 旧区改造 上海新一轮旧区改造突出重点,保持合理规模。2001~2005年,全市共拆除旧住宅建筑面积2431.5万平方米,动迁居民36.57万户。2005年,全市完成旧居住区综合整治1.31万幢,面积1550万平方米;“平改坡”1541幢,面积386万平方米;更新维修电梯360台。 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上海整体生态环境继续改善。2005年,全市用于环保的资金投入281亿元,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07%。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整治中心城区河道76条(段)共60公里,中心城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基本完成。苏州河水系有594家单位的污染源被截流,苏州河干流基本消除黑臭,主要水质指标已稳定达到景观水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2%。全市区域月降尘平均值为8.8吨/平方公里,比上年下降11.8%。污染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71万吨/日,比上年增加28.4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2%。全年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400吨/日。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至2005年末,上海城市园林绿地面积2.89万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2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延安中路绿地、太平桥绿地、黄兴公园、大宁绿地、徐家汇公园、广场公园三期、徐家汇公园三期、延虹绿地、世博林绿地、新江湾城绿地等200多块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开放式生态景观绿地,使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科研力量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至2005年末,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7.77万人,科技活动人员7.52万人。企业办科技机构479家。至2005年末,上海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7人。 科研投入 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全市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5%,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34%,比2000年提高0.6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上海中长期发展目标 面对充满机遇而又富有挑战的21世纪,上海已经确定了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查阅一下资料吧!

中央直属企业名单

儿孙福
截止2019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如下:1、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8、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14、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6、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17、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18、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19、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1、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2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6、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7、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8、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29、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0、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31、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32、鞍钢集团有限公司33、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4、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35、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36、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37、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38、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39、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40、中粮集团有限公司41、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42、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43、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44、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45、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46、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47、华润(集团)有限公司48、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49、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50、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51、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52、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3、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54、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5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56、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57、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8、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59、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60、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61、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62、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63、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4、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5、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66、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67、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68、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69、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70、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71、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2、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73、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4、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75、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76、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77、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78、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79、中国冶金地质总局80、中国煤炭地质总局81、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82、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83、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84、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85、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6、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7、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8、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89、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90、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91、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92、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93、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94、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95、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96、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扩展资料:中央企业,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央企业,为“中央管理企业”的简称, 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特别指出,在我国除了广义和狭义定义的中央企业外,对于个别中央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较为特殊,这些中央企业归国务院直属管理,属于正部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企业参考资料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央企名录

就要毕业工作了,211小硕,请问中国移动,618研究所(中航工业自控所),和504研究所那个好呢?

茅虿王
好好过
顶504,虽然可能618呼声会高8研究所(中航工业自控所)好些,中国正大力发展对外太空的研究,虽然有些没公布,但每年经费都在巨涨,而且朝着空军导弹研究也投入大的惊人,个人感觉好点。眼光看远点吧。

中国重点产业研究、行业研究、市场研究公司有哪些?

天门
大保镖
随着社会产业发展,行业划分越来越细,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各企业对市场信息需求也就越来越细,但是很多细分行业既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统计,也没有相关行业协会/学会数据统计,包括业内企业和专家对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细分产品规模、企业产品归类、行业细分产品划分、企业排名、下游客户群,上游原材料供应等信息数据模糊不清,各方说法不一,保守者太过谨慎,将市场评估的过小,有些企业则意图搅局,将市场评估的很大,这让很多真正想投资这一行业的企业摸不清底细。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客户需求越来越多,便逐渐延伸出一些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细分市场的研究,运用专业的市场调查方法、渠道资源、信息资源、高校专家学者、相关行业协会专家、政府部门管理者、上下游行业推理等,多方验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最终得到的成果数据更加接近于市场真实性,为企业把握市场发展动态、发展趋势、机会与风险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其中最出名的有万得资讯、零点咨询、艾瑞咨询、中为咨询、赛迪顾问、慧博资讯、易观国际、盖洛特公司等。别的公司我了解不多。中为咨询我知道总部在深圳,在当地很出名,口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