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十大高就业率研究生院校排行榜

凯风
农学家
o1 北京邮电大学3431353962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行业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为:信息通讯业占60.16%,金融业占17.08%,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占7.29%,教育占5.1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3.14%,电力,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1.87%,其他5.34%。主要就业单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阿里巴巴、中国银行、百度、华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科学院、腾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微软、联想、国家知识产权局、甲骨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单位。以上二十家单位共招收我校研究生1247人,占我校研究生就业人数的46.60%。02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45%就业行业分布:硕士毕业生流向最多的十个行业,由高到低排列为:金融行业占56.64%,资讯占6.7%,政府事业机关占4.83%,制造业占4.83%,IT占4.93%,会计师事务所占4.93%,房地产占3.51%,教育科研占2.2%,电力能源占 1.54%;就业单位性质:2014年毕业生进入国企工作的比例最高,达到34.24%,其次分别为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中外合作等。硕士生有41.28%进入国有企业,24.72%进入了民营企业......就业薪酬:我校2014年毕业生签约平均税前月薪为6185元。本科生平均月薪为5845元,硕士研究生平均月星为6534元,博士研究生平均薪水为7718元。0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4%就业行业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为:信息技术占19.46%,轨道交通行业占14.15%,金融行业占7.85%,教育行业占7.42%,建筑业占5.94%,电力行业5.38%,军工行业占5.22,核电占0.36%,部队占0.24%,其他占33.97%。就业单位性质:由高到低排列,国有企业占62.92%,民营企业16.27%,党政机关3.19%,科研单位2.59%,教育单位占6.94%,三资企业占3.55%,地方基层项目占0.96%,部队占0.32......就业年薪:针对今年毕业的研究生年薪进行了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10万/年占43%,10万~15万/年占8%,15万以上/年占8%,5万以下/年占1%,5万~7万/年占17%,7万-10万/年占23%。04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3%就业行业分布:硕士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钢铁冶金,机械制造,能源化工,金融保险等;就业单位性质:由高到低排列,国有企业占47.54%,私有企业占15.32%,机关事业单位占21.43%,三资企业占3.25%,其他占10.79%;单位满意度:根据进校招聘用人单位《满意度与行业需求调研》和2014年暑期走访用人戴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企业版)》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99.29%,最满意的是毕业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个人诚信,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95%用人单位愿意考虑愿意与我校建立长期招聘合作关系。05 中央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24%就业行业分布:我校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广泛,其中金融业一直为主要的行业流向。从2014年的情况看,硕士生签约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的人数众多,其中银行业仍位居第一,占签约人数的33.62%。主要签约单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中国外贸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中国移动,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证证券交易所等。薪酬水平:调查显示,研究生平均期望起薪为6598.4元/月,实际获得的平均起薪为5953.5元/月,毕业生薪酬期望高于实际薪酬,但期望水平较为合理。0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22%就业行业分布:2014届毕业生就业仍以我校学生传统就业行业为主,金融,外贸会计审计类行业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超过50%的毕业生在以上三个行业就业,其中到银行类金融机构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最多,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政策性一行每年到校招聘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单位以国有企业为主,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2014年,通过对147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程度达到96.71%(包括满意和很满意)。其中,对我校毕业僧满意度最高的是专业基础(96.77)和外语能力(95.16%)。07 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2%就业行业分布: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就业单位性质:清华大学2014届毕业生签第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单位为主,达到62.5%,其中国有企业占37.8%;其次是高校、科研及其他事业单位,比例为27.3%;再次为党政机关,比例为9.8%。就业单位:根据第三方就业人数统计,接收我校毕业生15人以上的单位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08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15%就业行业分布:金融业22.33%,政府机关,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19.76%,教育占10.87%,房地产也9.6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4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8.7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6.92%,制造业占6.52%,其他行业5.73%。薪酬待遇:中国人民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2014届毕业生择业过程调查报告显示,98.56%的毕业生实际薪酬待遇与期望薪酬待遇比较一致,仅1.44%的毕业生认为差距较大。满意度:"中国人民大学2014届毕业生择业过程调查报告"显示,95.16%的毕业生表示对就业单位"满意"和"非常满意"。09 天津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12%签约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腾讯通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三星集团,中国移动等。就业行业:我校2014届毕业生择业的行业(领域)分布情况如下,选择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的占 23.03%,能源矿产/石油化工等占17.42%,房地产/建筑建设/物业等占17.42%,政府公共部分/非盈利机构等占9.27%,其他行业的选择率相对较低。满意度:36.84%的受访单位对天大毕业生的表现"非常满意",59.65%的受访单位表示"满意",两项共计96.49%。我们也要充分重视到,还有3.51%的访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表现的评价为"一般"。10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05%就业行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集中在建筑业,在毕业生就业行业类别的比例最高,在20%以上;其次是运输业,占15%左右,行业类别与职业类别相吻合,是我校行业特色的体现。签约月收入较高的专业: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网络工程,物流管理,信息安全就业单位性质:我校毕业生历年签约企业类型中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超过50%的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国有企业占62%,民营企业/个体占26%,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占8%,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占4%。

理工科全国研究生学院排名?

满天飞
不离于宗
2010中国大学copy工学A等学校1 A++ 清华大学 2 A++ 浙江大学 3 A++ 上海交通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天津大学 6 A++ 华中科技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东南大学 10 A+ 华南理工大学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1 A++ 北京大学 2 A++ 南京大学 3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A++ 浙江大学 5 A++ 清华大学 6 A+ 复旦大学 7 A+ 中山大学 8 A+ 南开大学 9 A+ 吉林大学 10 A+ 兰州大学

全国管理学专业研究生院排名

暴力链
一饮一啄
2006年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排名出炉(附名单) http://www.sina.com.cn 2006/05/15 18:10 新浪教育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8个本科专业。 管理学虽然是近几年增设的学科,但竞争激烈、发展速度很快。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18%,管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64%。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981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58%。2005年,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561所。 2006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排名 等级 校 名 1 A++ 西安交通大学 2 A++ 清华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上海交通大学 5 A++ 北京大学 6 A++ 武汉大学 7 A++ 中国人民大学 8 A+ 复旦大学 9 A+ 南京大学 10 A+ 天津大学 11 A+ 厦门大学 12 A+ 中山大学 13 A+ 南开大学 14 A+ 华中科技大学 15 A 上海财经大学 16 A 四川大学 17 A 东南大学 1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 A 北京师范大学 20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 A 南京农业大学 22 A 同济大学 23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4 A 重庆大学 25 A 东北财经大学 26 A 大连理工大学 27 A 西南交通大学 28 A 中南大学 29 A 中国农业大学 30 A 华南理工大学 31 A 东北大学 32 A 武汉理工大学 33 A 吉林大学 34 A 暨南大学 35 A 湖南大学 36 A 华中农业大学 37 A 浙江工商大学 38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9 B+ 山东大学 40 B+ 苏州大学 41 B+ 南京师范大学 42 B+ 中国矿业大学 43 B+ 南京财经大学 44 B+ 西南财经大学 45 B+ 陕西师范大学 46 B+ 上海大学 47 B+ 电子科技大学 48 B+ 浙江财经学院 49 B+ 华东师范大学 50 B+ 天津财经大学 51 B+ 华中师范大学 52 B+ 北京交通大学 53 B+ 湖南师范大学 54 B+ 河海大学 55 B+ 山西大学 56 B+ 中央财经大学 57 B+ 南京理工大学 58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59 B+ 湖北大学 60 B+ 安徽财经大学 61 B+ 北京理工大学 62 B+ 江西财经大学 63 B+ 福州大学 64 B+ 黑龙江大学 65 B+ 山西财经大学 66 B+ 西南大学 67 B+ 合肥工业大学 68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 B+ 郑州大学 70 B+ 深圳大学 71 B+ 山东农业大学 72 B+ 北京工业大学 73 B+ 上海理工大学 74 B 扬州大学 75 B 西北工业大学 76 B 江苏大学 77 B 中国地质大学 78 B 中国海洋大学 79 B 昆明理工大学 80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1 B 华南农业大学 82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83 B 浙江工业大学 84 B 浙江师范大学 85 B 华南师范大学 86 B 安徽大学 87 B 汕头大学 88 B 北京工商大学 89 B 宁波大学 90 B 云南大学 91 B 湖南科技大学 92 B 湘潭大学 93 B 西北大学 94 B 山东经济学院 95 B 广东商学院 96 B 西安理工大学 97 B 武汉科技大学 98 B 辽宁大学 99 B 哈尔滨理工大学 100 B 兰州大学参考资料:http://e.sina.com.cn/l/2006-05-15/1810133948.html

中国内地大学排行榜

段青
大转变
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源1-10强 名次 校 名 省市 总分 1 北京大学 北京 100.00 2 清华大学 北京 96.09 3 复旦大学 上海 57.45 4 浙江大学 浙江 52.14 5 南京大学 江苏 45.61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42.84 7 武汉大学 湖北 41.30 8 吉林大学 吉林 37.27 9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37.24 10 四川大学 四川 32.71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今天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在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分列前十位。 在一般大学的综合竞争力排行中,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和扬州大学位居前五名。 在对学科门类分别进行的排行中,北京大学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医学等方面排名榜首。清华大学的工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和法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管理学,分别在各学科门类中独占鳌头。 厦门大学的财政学、会计学,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子商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北京交通大学的物流管理,南开大学的工商管理,浙江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南京大学的应用物理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安全,四川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东南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武汉大学的软件工程,分别在各项专业的排名中位居首位。 按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前10名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10所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排行榜中分列前十位。 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说,在评价每个专业时,他们采用“教师队伍”、“学生状况”、“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作为指标体系。 此次大学评价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包括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资料、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政府部门与高校的网站、国家有关刊物、书籍、报纸、内部资料等。研究人员设计了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了相关数据库,进行了大量数据的整理、统计、计算、排序等工作。 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此次评价的国内大学共有887所,其中重点大学119所,一般大学548所,民办院校220所。今年的大学评价共获得9个角度共200个排行榜。除了学科门类和专业排行榜之外,还包括多个分类排行榜。 邱均平教授指出,2006年度大学评价报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被评价的大学多、类型齐全、层次全面,而且按省区考察比较各地的大学教育水平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邱均平认为,这一系列新的大学排行榜,将有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为有关政策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也有利于高校发挥优势、找出问题、明确改革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更有利于社会各界、学生、家长等深入了解高校,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科专业。 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发布的大学排行榜,今年已是第三次。从去年11月份起,这家研究中心在大学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连续出版了《中国大学评价报告》和《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今年这一系列排行榜发布之后,他们即将出版《2006中国大学评价报告—高考择校选专业指南》一书。

中国著名研究生院 有哪些

美咲
独木舟
一本大学基本都有 学校越好研究生院越好

有谁知道全国大学 最牛的金融学研究生排行榜??

项燕
不饰于物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人大在中国的金融界历来被视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土鳖和海龟。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其余都是由在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 考试:从专业课试题上来看,比联考难度要大得多。如果要考上,主要是两个障碍:一个是专业课,可以分数不高,但一定要过线,还有一个是数学,是重中之重。 就业:人大金融的就业前景非常只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其就业形势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进入查看该校在职研究生简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这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最近几年招生人数都稳定在7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费。 考试:专业课考试内容广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的院所。从分数线来看,没有380分以上是很难被录取的。所以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没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否则是很难被录取的。 就业:以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国内金融系统,包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等。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不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实力: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今年来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升更快。 考试: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整体上看,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当然,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还是不要尝试了。另外,与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难度大大增加。 就业: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牌子在这摆着,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导师主要有两个有名的,一个是中国金融工程学会会长宋逢明教授,还有一个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考试:非常重视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不过有时候给人感觉是过分的迂腐在数学模型之中,对实际问题重视程度有所不够。由于偏好理工科学生,复试的时候还得考计量经济学,所以报考者基本上是跨专业,考取难度很大。它是全国唯一一个要求考数学一的学校,这一点,基本上堵死了经济类本专业读的可能性。 总之,清华大学的金融学比起北大和人大还是比较弱的。不过金融工程还是比较强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绝对的一流。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应该说,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其国际金融的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国第一。钱荣堃教授是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国的MBA之父,不过其现在已经过世。现在的学术带头人是马君潞教授,在国内很有名。据说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保险学是传统优势。刘茂山教授非常有名。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由于联考难度不大,对跨专业的考生是一件好事。学生素质比较高,但是就业不如人大和复旦。这一点主要是在与天津的城市环境不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绝对的名牌。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 考试:06年录取线达到了惊人的422分。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大部分试题是复旦大学出的。联考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不大。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英语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数学没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总之,考研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20:1。 就业: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但毕竟是名校,而且有着一批海归,所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国的机会。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再加上招生规模与日俱增,几乎有些过于饱和了。像前年,金融学参加复试的居然有260个人。另外,西南财大的保险精算专业考数学四,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像南开大学,考数学三。还有一些学校考数学一。不过,考试难度不大,如果数学不好,可以考这里试一试。就业形势一般,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南方。总体上就业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这一点是考试难度比较低的最大原因。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04年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参加联考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招生规模不大。总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录取了。但是据说专业课判卷尺度比较严。 优势: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实力比较强,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如张亦春、江曙霞、郑振龙、林宝清等)学生素质比较高。还有,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整体上很强,如财政学,会计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学校也很重视。所以学生的知识面和资源享受方面有一定优势。 劣势:就业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区优势。整体上一般。不过,在南方,还是很不错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金融学实力本来一般,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有一些比较好的老师,如戴国强。前年聘请了美国著名学者,美国康乃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教授担任院长。不过这点与整个专业实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关系。但是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上海,也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的加入,就业形势较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相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专业的毕业情况就要差一些。考取难度比复旦小很多,也是参加联考,推荐跨专业学生报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每年的招生简章上写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实际上每年都会扩招很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职位指数:☆☆☆薪酬指数:☆☆☆ 中财的金融还是不错,是全国第三个国家重点学科,老师的水平比较高,比如王广谦校长,李健教授等。学生就业的情况也比较让人满意。考取难度属于中等,还有一点中财招生比较公平。由于学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就是金融(虽然这一点在同类财经院校中明显处于劣势)。初试只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类似于西南财经大学。试题有一点难度,但过线的可能性比人大和北大还是大很多。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最强的还是货币银行理论。应该说,全国财经类院校都是如此,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包括现在并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原陕西财经学院。

历史专硕考研院校排名榜

海猿
磁石男
答:(一)北京大抄学历史学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全院下辖,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你好可以去考研论坛交流讨论谢谢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研择校择专业:十大高就业率研究生院校排行榜

护星者
梅花巾
先看成学校排名,从C9开始。从专业排名,先从大类进行搜索二者综合后,选择不是第一位,选其7-12位的学校,专业排在前3的专业就是你要选的。大学选学校,研究生选专业,选专业时选导师。

中国有研究生院的大学有哪些

无忧无虑
王源
http://www..com/?word=%D6%D0%B9%FA%D1%D0%BE%BF%C9%FA%D4%BA&tn=sogouie_1_dg 你去看看吧 这个问题 问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