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修读了香港公开大学的中国文学硕士后好找工作吗

班车末
田子无让
只要你能力好的话 什么专业或者学校没那么重要 当然 多学一点总是好的 虽然我个人觉得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不是很容易

想考汉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该以哪些高校为目标?

若羽之旋
猩猩王
选学校。可根据地域来选,也可以按照“9吧5”、“贰依依”等分类来选; 进入选定学校的研究生院(研究生部)中国站,查看招生专业,确定报考专业(可跨学科报考)。如果不跨专业报考,就查询本专业的学科设置。一级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现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吧个二级学科。并非所有学校都开设了以上吧个学科。 看参考书目,认真备考专业课。如果学校提供了参考书目,一定按照所提供的参考书目进行备考,如果不提供参考书目,可以根据专业考试科目来选定参考书目。如考试科目为“中国文学”,那就得复习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 联系导师。如果仅是报考硕士研究生,联不联系导师关系不大,如果是报考博士研究生,必须先联系导师。 备考公共科目:英语、政治。这两个科目硕士研究生是全国联考,底子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报一些辅导班。 关注报考院校招生信息,关注全国研究生招考信息。那时报名确认。 做好长期作战和就业的准备。考研最短也得准备一年,其过程很辛苦,要有心理准备。如果临近毕业,该找工作的还是投点简历,给自己点后路,依依、依贰月也是招聘高峰期

拿到了香港城市大学的中国文学硕士的offer(FT),以及香港浸会的中国文学硕士offer(FT)。我该选哪个呢

其无私德
慎勿与之
应该可以吧。再说美国有好多PHD项目大学毕业就可以直接申请。具体要跟你想申请的大学联系。还不错,希望你采纳。这要看这两所大学哪个的硕士学位价值更高了,如果说两个可以同时拿到的话,建议都拿了,如果只能选择其一,那就选择最好的那个吧.

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好

三极
大反弹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以上是我知道的,个人建议现当代文学选华东师大,我们专业考这个的有几个。请采纳!

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业,毕业后一般从事什么工作?

女杀手
吃鸟瘾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报考热度:★★★★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以上是我知道的,个人建议现当代文学选华东师大,我们专业考这个的有几个。请采纳!

关于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面观四方
老鼠街
第一、专业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  第二、培养方案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培养方案、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复旦大学为例: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广的古代文学及文化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独立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注:各个院校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下以北京大学为例)  2、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隋唐文学  (03)宋元文学  (04)明清近代文学  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617)中国古代文学  ④(852)古代文学专业基础  第三、推荐院校  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扬州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第四、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炫耀的瑰宝,它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但在提升素质,升华思想,增加内涵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相较于文学类的其他专业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的就业率比其他专业要高,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少高校还是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多,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第五、就业方向  在全国各级机关、新闻出版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等工作。  第六、相近专业  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七、课程设置(以长春师范学院为例)  公共学位课:  外语、马克思主义理论(2门);  学位基础课:  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献学、中国语言学史;  学位专业课:  《文选》与文选学研究、明清小说及近代文学研究;  专业选修课:  《诗经》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唐宋词研究、明清近代小说理论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史、中国古代小说史、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宗教与中国文学;  公共选修课:  信息技术(非计算机专业)、根据学生需要设定的课程、学生跨学科选择的课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相关

六度
路之缘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一、 中国古代文学:1、题型:a 原文标点、释字 15% b 名词解释(约5个) 25% c 论述题:四个方向各出一题,选做二题,本方向题必选 2*30% 2、参考书:应看两套以上教材,以相对照。如: a 游国恩等五人《中国文学史》 b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c 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 d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中国文学史纲要》3、方法:a 着眼于"史",对各种文体、文艺思潮、文学流派的发展、某种艺术表现手法的成熟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作家作品,都要一一整理出清晰脉络。 b 尽量多背些原文,以为答题论据。c 答题时,不必与北大老师的观点一致,只须自圆其说、持之有据即可。 二、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本试卷皆是问答题,间或有名词解释,内容包括三门课程:1、 中国通史: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2、 古代文论: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3、现当代文学: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张钟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上述书目,仅供参考,皆可用各校教材代替。 三、 综合考试1、 题型:选择、填空。2、 本试卷考题极为琐碎,内容涉及中文系各门课程,其实就是知识点的考察。所以复习重点也就仅在于背知识点。北京大学中文系课程分为三大块:a 汉语: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b 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古代文论、西方美学史c 文献:目录、版本、校勘、检索 建议书目:潘树广《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对于古代文学考生来说,复习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文学"一块上,这一块的题目占试卷的主要部分。 北大古代文学书目及复习提要北大古代文学书目及复习提要一、古代文学史书目:中国文学史(四卷) 袁行霈 高教版中国文学史(三卷) 章培恒 骆玉明 复旦版 中国文学史(四册)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 人文版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册)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 北大版大百科丛书----中国文学卷 所列四本文学教材可彼此参照使用,以便拾遗补缺。对于古代文学史来说,既要面面俱到,又得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得出文学演变的轨迹,方为关键。至于艺术特色、文学流派、文体发展、文艺思潮等等,皆不可有所偏颇。袁本较全面,资料详实,且以描述性语言贯之,脉络分明章本时发小论,观点鲜明,论之有据,为评论性文学史袁本与章本正好互为补充,推荐为重点教材。游本虽政治、阶级观点有时过直露(如对宫体诗),然毕竟是当日数位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领衔编写的,又长期作为高校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水平,许多方面影响以后文学史的编写,不可偏废。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三先生的《纲要》本虽为电大教材,但毕竟是三位的专著,简略有余而也时有可观之处。如果学有余力,建议看一下《大百科---中国文学卷》,作为工具书,条目清楚,案例分明,且包揽无余,对于每个时期的文学既有总论,对于作家、作品又颇有定论。正好与文学史教材参照使用,跳出大文学的圈子,从细处考之,不至于万一碰上偏题,无从下手。另论之需有据,对于答题体系大方面掌握后,还是多读原著吧,以便做论述题时不只空空其谈。 二。、古代文艺理论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张少康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作品选》郭绍虞 《历代文论选》对于古代文论,感觉还是从两本文论选入手较好,先读原著,再看分析,一目了然。至于三本教材,以为张本作为个人专著,似乎有些琐碎,且大量用白话译文,读来稍感味淡;郭本用半白话运之,虽有神韵,然表面上枯淡得很,似乎都不适于自学教材。倒是王本在行文上要好一些,且有复旦新版本,粗略翻过,体例上也很清晰,推为首选。 三、中国通史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樊树志《国史概要》对于通史也是既要小处不漏,还得大流通畅。三本中,张本适合自学,毕竟为教材,且有课后题参照;翦本作为个人专著,盛名之下,其实倒没有多少史趣,不过多年来作为推荐教材,毕竟也得看看;倒是樊本颇具趣味,文笔、选材都具可观之处,也难怪作为高校教材上市后竟入畅销书前列。 四、现当代文学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张钟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对于古代文学方向,现当代的出题似乎有些问题,从前三年的考题可见一斑,2000年是考查了现代的茅盾的《子夜》和当代的新历史小说;2001年则考了一个大题:从一两位现当代作家、作品论述古代文化之影响;2002年则考了最没意思的一题:文学研究会的产生时间、发起人及论点种种,全成了考背书匠的了。反正就泛泛地看几遍这几本教材,对于大多数古代文学的学子来说,现当代实在没多大意思,没的办法,中国的考试嘛,熬吧。 五、 综合考试: 1、汉语: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黄伯荣) 古代汉语(王力) 中华书局语言学概论 (叶蜚声、徐通锵) 北大版 2、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古代文论、西方美学史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伊格尔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郭宏安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至于文艺概论,一般的通用教材都可,外国文学似乎近来考察较少,尤其2002年基本没有,当然还得看,不怕一万,还怕万一呢。 3、通史、文献张传玺的《历史文献教程》 北大版潘树广《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如果潘本难找的话,随便哪本《古典文献学》皆可通用。对于古代文学考生来说,其实大综合最容易了,因为专业一、二已经包括大半内容,且去年以来大综合又恢复以前形式,以填空、选择为主,只有古代汉语方面有一题知识问答,一题译文。其他方面也以重点为考察点,大略看看即可,从2002年的古代文学考生的大综合考分即可看出有多容易,最高95,80以上的也有近10名。 以上只是我一家之言,本不足道,希望抛砖引玉,对同道有所帮助,则幸甚大矣。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一、 中国古代文学:1、题型:a 原文标点、释字 15% b 名词解释(约5个) 25% c 论述题:四个方向各出一题,选做二题,本方向题必选 2*30%2、参考书:应看两套以上教材,以相对照。如: a 游国恩等五人《中国文学史》 b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c 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 d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中国文学史纲要》3、方法:a 着眼于"史",对各种文体、文艺思潮、文学流派的发展、某种艺术表现手法的成熟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作家作品,都要一一整理出清晰脉络。 b 尽量多背些原文,以为答题论据。c 答题时,不必与北大老师的观点一致,只须自圆其说、持之有据即可。二、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本试卷皆是问答题,间或有名词解释,内容包括三门课程:1、 中国通史: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2、 古代文论: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3、现当代文学: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张钟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上述书目,仅供参考,皆可用各校教材代替。三、 综合考试1、 题型:选择、填空。2、 本试卷考题极为琐碎,内容涉及中文系各门课程,其实就是知识点的考察。所以复习重点也就仅在于背知识点。北京大学中文系课程分为三大块:a 汉语: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b 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古代文论、西方美学史c 文献:目录、版本、校勘、检索 建议书目:潘树广《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对于古代文学考生来说,复习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文学"一块上,这一块的题目占试卷的主要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是以分已
冬日蝶
以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例,考试科目如下:考试科目: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3、文学基础;4、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初试参考书目:1、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5版;《文学理论导引》,周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版。《中国文学史》(4卷本),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新文学史》(上、下册),丁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外国文学史》(西方卷),王立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2、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卷本),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扩展资料: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但在提升素质,升华思想,增加内涵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相较于文学类的其他专业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的就业率比其他专业要高,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少高校还是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多,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参考资料:南京师范大学-2019硕士招生目录

中国文学史专业考研院校有哪些?

混搭帮
少君之费
对于第一段中提到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在目标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找到答案,简章中会给出几个方向报考的时候需要填,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很多学校都是一起出题招生,比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艺学、语言学等等专业课试题初试时都一样,复试的时候会不一样,专业课试题都是由报考的学校出的。初试分数线也是统一划定的,过国家线以后各个学校的各个方向会根据自己专业的招生计划和过线人数再划定一个复试分数线,所以能过国家线不一定意味着能进复试,但过了国家线才有机会上研是真的。学校给你推荐一个河南大学,在开封,地处中原没啥自然灾害,又是个旅游城市没啥工业污染,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全国排名前20名,有些专业像古典文献学排的更靠前,在百家讲坛上讲了很多课的王立群老师就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的博士生导师。对外汉语方面的不太了解,不过现在有国际汉语硕士是专硕,分数比学硕要求低,可以出国当老师,考的人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