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分院有哪些

思齐
不以羿资
·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 经济研究所 · 工业经济研究所 · 农村发展研究所专 · 财贸经济研究所 · 金融属研究所 ·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 考古研究所 · 历史研究所 · 近代史研究所 · 世界历史研究所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 台湾研究所 · 文学研究所 · 民族文学研究所 · 外国文学研究所 · 语言研究所 · 哲学研究所 · 世界宗教研究所 · 法学研究所 · 国际法研究所 · 政治学研究所 ·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社会学研究所 ·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 欧洲研究所 · 西亚非洲研究所 · 拉丁美洲研究所 · 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 美国研究所 · 日本研究所 · 当代中国研究所

中科院与社科院是一样的吗

冰果
非吾有也
不一样。二者区别:1、研究方向不同: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ASS)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2、成立时间不同:中科院成立时间为1949年11月。社科院成立时间为1977年5月7日。3、组成结构不同:截至2016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0个职能部门,8个直属机构,2个直属公司,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5个,并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科院设有院机关13个,分院12个,研究单位114个,学校及公共支撑单位7个,其他单位4个,共建单位12个,院直接投资的全资及控股企业22个,四类机构34个,院非法人单元113个,相关组织5个。扩展资料:1977年至1981年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成立了工业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财贸经济研究所(现为财经战略研究院)、新闻研究所(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现为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现为民族文学研究所)、世界政治研究所(后与世界经济研究所合并成立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欧研究所(现为欧洲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等16个研究和出版单位。此外,苏联东欧研究所(现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也在这个时期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5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06年8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作为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和科研协调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部设立了文学史学哲学部(后又分立为文学哲学部、历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评选出首届学部委员47人、荣誉学部委员95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忍岳
雨音
北京市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民商法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国内优势学科: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当代中东研究、美国外交、拉美经济、中欧关系、日本政治    中国国内优势学科、俄罗斯学、区域经济合作、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农村发展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市场学、技术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学校重点学科:西方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会计学、农业现代化、服务经济学、金融监管学、数量经济学    学校重点学科、人口统计学、城市经济学、美学、佛教、夏商周考古、一带一路与中外关系史、中国近代中外关系史、俄罗斯东欧史、西藏治理研究等。扩展资料:截至2019年1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114个(含23个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19个(含23个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考古学 中国史 世界史 工商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社会学c刊有哪些

墨子兼爱
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思想的结晶。多年来,众多社会学家留下了各式各样思想,这些思想被后人编撰,形成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也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那么关于社会学理论C刊有哪些呢?社会学理论C刊有哪些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的理论刊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宣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际问题,收录的关于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有“论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与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等。  《人口与经济》主要刊登我国人口学以及人口学与经济学交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人口学以及社会经济研究的前沿动态。此外,期刊关注相关联学科的研究进展,设有同人口学相近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社会保障研究栏目, 期刊收录关于社会科学方面的职称论文。  《社会学研究》创刊于1986年1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专业学术期刊,以公正性、专业化、规范化、精益求精为编辑行为准则, 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实行三审定稿制并践行匿名审稿制度。 自创刊以来,经历了引介西方社会学、促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发布关乎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杰出研究成果、引导中国社会学研究取向的发展过程,逐渐为国内外社会学同仁所重视,为研究中国社会的各界人士所瞩目。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综合性学术刊物。内容涉及社会各个学科,每期各有中心,文章由世界各国学者撰写,反映各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发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社会科学辑刊杂志栏目设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研究、人学研究、价值论研究、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文化研究、经济研究。

请问我国社会学的创始人是谁?

今不可也
莫德拉
费孝通!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6年秋抵英,师从布·马林诺斯基完成博士学业,根据其在吴江的调查结果写出论文《江村经济》。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198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人类学教授。1978-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1980—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同年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82—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名誉所长。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该年度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在英国伦敦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1982年被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聘为荣誉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1989年被香港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授予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1994年被授予麦格赛赛奖,以表彰他在中国成功地将社会科学理论应用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 中国社会学 费孝通居功至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今日中国社会学影响最大的学者当首推费孝通先生。也可以说,费老是今日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在介绍费老对社会学的贡献之前,恐怕还是要说明一下中国社会学所走过的道路。我们通常说,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是“社会科学”的三大基础学科,然而,在中国,社会学所走过的道路与经济学、政治学有很大的不同,社会学 曾经在1952年至1979年长达27年的时间里被取消了,取消的原因是被戴上了“资产阶级学科”的帽子。1979年费老组织一批学者重建中国社会学,迄今也有26年时间了。所以,在新中国的岁月里,一半时间取消了社会学,一半时间在重建社会学。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怀疑社会学的必要性了。在解决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贫富差距、流动人口问题等方面,都可以看到社会学家的贡献。近来讲得很热的“和谐社会”,已经使得社会学从潜学逐渐变为显学。正是由于有了费老的重建社会学,才有了后来的这些成绩,费孝通先生确实功不可没。 如果从历史上看,费老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以前,费老关于社会学的大部分经典之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比如:《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皇权和绅权》等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发表的,这是费老潜心著述、才华横溢、卷帙浩繁的年代。第二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是费老经历坎坷的一段时间,尽管身处逆境,费老还是仗义执言,提出“为社会学说几句话”、“再为社会学说几句话”,然而,最后终于不许说话了。第三阶段是1979年的改革开放以后,费老重建中国社会学的一段时间。 笔者对于前两个阶段并没有亲身的经历,因此不敢妄加评论,而对于改革26年来的社会学的恢复重建却有亲身的参与,仔细想了想,费老有三方面的贡献是不能不提的。 费老为今日中国社会学作出了总体设计,勾画了今日中国社会学的蓝图。早在社会学恢复之初,费老就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将重建中国社会学的任务表述为“五脏六腑”的建设。所谓“五脏”是指:建立社会学学会、专业研究机构、教学机构、图书资料、刊物和出版社。所谓“六腑”是指大学的社会学专业要开好六门基本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调查方法、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比较社会学和西方社会学理论。今日中国高等学府的社会学专业大体上是按照费老的蓝图建设的。 确立了中国社会学的实证风格。我们知道,社会学在知识体系上既有实证的派别,也有“反实证”的派别。所谓实证派就是注重实际的调查研究,喜欢用事实说话,所谓反实证的派别就是比较注重理论思辨,不太注重现实问题。费老重建中国社会学的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之际,中国的社会问题丛生,费老认为,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学当仁不让的职责。所以,他为中国社会学所选择的方向当然是走实证的道路,更为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为此,费老特地从具有突出实证风格的美国社会学界请来了最初的社会学教员,为中国的学者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培训。 为解决社会问题、医治社会疾病出谋划策。在国际上,社会学的药方曾经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譬如,在美国,什么问题曾经是困扰美国社会的头号问题呢?这就是种族问题。然而,曾几何时,美国的种族问题逐渐淡化了,转机来自美国社会学家的一剂良药,即“school bus”方案:消除种族歧视从娃娃抓起,让不同种族的孩子同坐校车上学,由于在上学的路上结成了小伙伴,当他们长大以后,种族的意识自然就淡化了。如果回想26年来中国社会学为改革出谋划策的努力,哪一项研究的影响最大呢?应该说,还是费老在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小城镇”的战略影响巨大。今天,在中国的江南,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之一,这应该是费老留给我们的一份巨大财富。社会学最初是其创始人孔德提出用自然科学那一套实证办法来研究社会的一种产物 .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

中科院与社科院的区别?

追之
月出
中科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3231396365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于1949年11月1日,建院以来,其机构、队伍等几经调整,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国防、产业部门和地方输送了大批的高新技术和科研人才。1987年中科院提出了"把全院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办院方针。1988年又提出了"一院两制"的办院模式,1993年,又进一步提出了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结构性调整的改革思路。如今,中科院有科研机构123个,另有中国科大及其研究生院、管理干部学院等单位20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除北京地区外,还在上海、南京、合肥等地设立了12个分院。现有职工1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6万人,具高级技术职称的有1.78万人。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同时开始组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是在接收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组建的。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开始办公,后来即以此日为中国科学院成立日。今年是中科院55周年。院址最初临时借用东四马大人胡同10号。任命郭沫若为科学院院长,陈伯达、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为科学院副院长,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长为胡乔木。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前,社科院是属于中科院的。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社会学、经济学的重要性,才把社科院单独立出来。1994年,中科院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把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和造就高级科技人才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的"三个基地"的要求,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建立一个中心、健全二个组成部分、完善三个主要功能、加强四方面咨询服务的发展构想。即: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的知识创新中心;健全国家科研机构和科技方面最高咨询机构两个组成部分;完善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三个主要功能;加强科技咨询等四方面的服务。如今,中科院已在基础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学科方向上建立了具有开放、流动、联合新模式的100多个实验室,并正在尝试建设若干个科学研究中心;在应用研究和发展方面,组织了一系列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大项目,并正在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在为社会持续发展服务方面,加强了实验室和台站网络建设;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院所已创办了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联想集团、科健集团、中科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已走向世界。参考;http://www.cass.net.cn/社科院以前是中科院下面的一个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977年5月,该部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独立出来,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科院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社科院主要是社会科学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该选哪个?

吉尔达
皇极
先交代身份背景 本人目前社科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其实社科院和中科院在很多地方都是一样的,同理社科大和国科大也是非常类似的。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提问者提问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该选哪个”?我的建议是,看你想选什么专业,那个学校有这个专业那就选择哪个学校啦。毕竟一个是人文学科的学校,一个是自然科学的学校,所以不存在既可以选这个学校,也可以选另一个学校的情况的。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而2017年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社科大,同年开始第一批本科生招生。两所大学都还很年轻,但其前身研究生院则是历史悠久的,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所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就选择相应的学校就好啦。(国科大)(社科大)至于那个学校就业更有优势的话,我个人看法是,同有竞争力,但也同没有竞争力。同有竞争力是指导师都是大牛,学校能提供的资源和平台也是更好的,那么相应的在学习中能够获得的知识,专业技能也更扎实。同样没有竞争力是指的因为两所学校都是年轻学校,都不属于985和211的行列中,同样社会认可度,大众接受度不算特别高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什么野鸡大学。我就不从文科/理科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了。(社科大图书馆一角)希望有帮助到您。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什么机构?

回壹怪之
被掩埋
只知道他们是国内唯一比较学术的机构,不像大学那种会有行政机构并行,其直属回的中科大答也是不受行政机构牵制的唯一一所大学,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中科院的经费都是国家给钱,不像地方大学(基本上除了清华北大都可以算地方大学吧)或者其他科研机构还要地方行政拨款。知道的基本上就这么些了 ps楼上贴的很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3262366339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长胡乔木,第二任院长马洪,第三任院长胡绳,第三任院长李铁映,现任院长陈奎元 建院前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有经济研究所、哲学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文学研所、外国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和情报资料研究室等14个研究单位,总人数2200多人。 从1977年至1981年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成立了工业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财贸经济研究所、新闻研究所(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世界政治研究所(后与世界经济研究所合并成立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欧研究所(现为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研究生院和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等16个研究和出版单位。苏联东欧研究所(现为东欧中亚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也在这个时期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 1981年以后成立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政治学研究所、台湾研究所和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现有研究所31个,研究中心45个,含二三级学科近300个,其中重点学科120个。全院总人数4200多人,有科研业务人员320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76名,中级专业人员1200多名。他们中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学者和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科研骨干。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科研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是与国家五年计划的实施同步进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除组织各研究所承担相当数量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外,还根据国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和各学科的特点及其发展,确定院重点项目和所重点项目。同时积极承担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或委托的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任务。重点研究项目通常是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的,参加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接受院、研究所的委托或自愿选择研究任务。许多重大课题,由多学科的学者参加,利用多学科综合优势,进行研究。也有一部分科研业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独立地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的积累和利用,是各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有综合性的图书馆,绝大部分研究所设有专业性的图书馆,拥有古今中外的基本文献资料,馆藏图书已达537万余册。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善本典籍、珍本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和各研究所,分别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图书资料交换关系,并通过各种动态性、资料性刊物和文献题录、论文索引等信息载体,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学术信息。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33292.html?wtp=tt

国有经济是万恶之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女士与多位中国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日

大肉票
不可亏也
有趣。国有经济是否是万恶之源应该问老一辈的普通工人、普通农民、普通的职员,看版他们当年艰苦的权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听他们说医疗是单位报销的、工资是保证、孩子上学是便宜的、工人劳保是完善的……。然后,再听听在台资、日资、韩资、民企打工的农民工,看他们对这些问题又是怎么说的。资本是万恶之源。国有经济是万恶之源,一针见血!老一辈的普通工人、普通的职员,在计划经济中,虽然都很穷,但是压力小,国家承担一切,一切依附单位,没有自由,被迫做一颗螺丝钉,但人性中的竞争意识仍不可避免,为了分房子、涨工资、评职称、分福利也无尊严的打破头,蝇蝇苟苟,但这种制度效率太低,蛋糕做不大,大家为了建设富强国家几无休息日,像奴隶一样劳作,却都生活在贫穷中,没有任何创造力,产品和日用品的种类仍停留在解放前,国家像家长一样负担所有国人的衣食住行,不堪负重,国民经济近于崩溃。老一辈的普通农民则没有国家照顾,公社化剥夺了他们原有或土改中分到的土地,全部国有,国家作为唯一的地主,农民只能租种国家的土地(交公粮和农业税),但几乎没有享受到国家的公共服务(国家的公共服务基本都是面向非农业户口的,农民只有等而下之的特殊政策),且栓在土地上,剥夺了迁徙权(除非是嫁人,普通农民想到别处买地买房落户是不可能的,除非高考,一辈子在栓在出生的地方),导致饿死几千万,且至今地位低下且贫穷。国有土地制度是农民贫穷的万恶之源,农民可自由支配自己的土地,其创造性能够创造经济奇迹。现在,搞双轨制,普通工人、普通职员在市场中自食其力,国家仅负担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领导人员的生活,照顾得那是非常好,医疗是公费的,工资是保证、上学是便宜的,福利是完善的,灰色收入是大大的,远比过去要好得多了。这种不公平才是中国的大问题,全面市场化,制度层面人生而平等,当养老保险、医疗不再分公务员、企业职工、农村养老和医疗等等级制度时,全部按相同的制度执行,中国才能真正合谐。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其它的生产要素,广义上也可视作资本,比如你的能力、学识,都是你安身立命的资本,资本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