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有研究生吗????

条理
自私自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教育发端于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高素质工会干部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国家特需的,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性人才。目前学校公共管理专业开设了劳动关系、工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四个专业领域,截止到2017年共计录取211人,毕业生59人,为工会系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之才。学校设置研究生处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行政部门,下设三个科室办公室,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研究生学位与学科办公室,承担研究生日常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未来学校将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硕士点的申报及相关建设工作,实施分类建设,完善层次结构,为把学校建成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我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将紧紧围绕学校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建设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定会实现新的跨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专业想考研哪个学校好

大橡树
糜稽
1、想考研肯定是985综合大学好。2、选择报考学校不是看哪个大学好,而是选择和自己的实力匹配的学校。如果都能考取则肯定是重点大学好。3、通常选择学校要先确定报考学校所处的省份,就是确定报考哪里的学校,毕竟全国的学校太多,各个地方都有好学校。其次是评估和判断哪个学校最有把握,因为考取才是根本。考自己学校最容易了,但是可以考考985或者211的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有资格授予法学硕士学位吗

郭公
境界
硕士是一个介於学士及博士之间的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徵具有基础的独立研究能力。硕士课程通常安排在学士之后,一般而言全职的硕士课程需要二年的时间,但随著国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硕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则需要三至四年。有的国家采取学士、硕士一贯制的学制,例如德国、奥地利,而实施英美学制的国家中,也有不少开办一贯学制,缩短学生从高中毕业后至硕士之间的时程。硕士是一个介於学士及博士之间的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徵具有基础的独立研究能力。硕士课程通常安排在学士之后,一般而言全职的硕士课程需要二年的时间,但随著国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硕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则需要三至四年。有的国家采取学士、硕士一贯制的学制,例如德国、奥地利,而实施英美学制的国家中,也有不少开办一贯学制,缩短学生从高中毕业后至硕士之间的时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管理类联考还是全国统考

流浪犬
杜十娘
你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管理类联考, 考试方式选择管理类联考;如果是学术性的, 就是全国统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3年启动MP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劳动关系方向)、(工会工作方向)的招生培养工作。注:希望帮助到你。欢迎准问,欢迎采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好兆头
断刀客
二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为中国工会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养了建国后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北京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下设14个教学系(院)部,开设有16个普通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288人,全日制在校生7000人左右。截至2015年11月,学校现有全职在编教师288人,其中获得硕士以上学位人员269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232人,教授26人,副教授89人,硕士生导师38人。在职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4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14个教学系(院)部,开设有16个普通本科专业及方向,涵盖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哪

四分钟
内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涿州校区坐落在具有“天下第一州”美称的河北省涿州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同志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为我国工会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养了建国后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为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培养了大批中高级管理干部和工会工作专门人才。2003年,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以及我国工会工作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现有北京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     目前,学校形成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工会干部培训为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工会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劳动关系系、安全工程系、公共管理系、法学系、经济管理系、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基础部、外语教学部等十二个教学系(院)部,开设有15个普通本科专业及方向,有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构建起以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劳动法、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特色专业组成的面向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领域的学科专业群,涵盖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学校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现招收普通本科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高等职业学生,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900人。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每年还承担着全国省、地两级工会和大型企业工会干部岗位培训任务,年均培训约6000人次,并开办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人本科教育。     自创始至今,学校有较为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54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7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1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学校还常年聘请其他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作为全国工会系统的最高学府和劳动关系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一批从事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工会理论、劳动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学科专业的资深专家,其学术研究水平居国内前列。学校设有劳动关系研究所、劳动法与工会法研究所、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所、安全科学与管理研究所、劳动力市场研究所、社会结构与政治发展研究所、中国职工舆情研究所等16个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积极参与我国工会和劳动立法工作。     学校作为全国劳动关系及工会图书信息中心,图书馆现有各类中外文纸质藏书67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种,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工会组织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咨询服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是中国政治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主办的《中国工人》杂志,是研究和宣传职工权益的重要舆论阵地。     学校重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保持经常性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并与日本爱知大学、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越南工会大学、法国IPAG高等商学院、白俄罗斯劳动与国际关系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定期开展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     面向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秉承锐意进取的传统,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完整、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质量一流的高等院校。

人力资源研究生 排名

王戎
神剃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四川大学 A+14天津财经大学 A27渭南师范学院 A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15辽宁大学 A28北京物资学院 A3武汉大学 A+16上海财经大学 A29中国矿业大学 A4厦门大学 A+17北京大学 A30福建农林大学 A5中国人民大学 A+1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31云南大学 A6西南财经大学 A+19河南财经学院 A32新疆财经大学 A7华侨大学 A+20南开大学 A33贵州大学 A8浙江大学 A+21深圳大学 A34武汉科技大学 A9吉林大学 A+22哈尔滨商业大学 A35北京师范大学 A10东北财经大学 A+23广东工业大学 A36南京财经大学 A11华南理工大学 A24河南工业大学 A37安徽财经大学 A12山东大学 A25河南大学 A38郑州大学 A13浙江工商大学 A26山西财经大学 A39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AB+等 (59个):西安工程大学、中华女子学院、西华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海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安徽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天津农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西北大学、山东财政学院、石河子大学、江南大学、聊城大学、兰州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湖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工业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黄山学院、天津商业大学 B等 (59个):淮阴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长江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湖南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兰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京审计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邵阳学院、西安邮电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工学院、嘉兴学院、河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广东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济宁医学院、南通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西藏民族学院、青海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理工学院 C等(39个):名单略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a3a57d0100aszj.html

哪所院校的人力资源专业比较强?

蓝印花
合而成体
推荐一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可能有的人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这个学校也的确是双非,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学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闪光点呀!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不同高校的院校性质会决定不同学校的人资专业各有所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隶属于劳动关系系,听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专业也算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了,而且正因为它隶属于劳动关系系,所以我们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优势就在于人资与劳动关系的研究相结合,并且我们有深厚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保法等法律基础,这些技能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简直不要太吃香!借用我们老师的话说:“一个对劳动法了如指掌的HR就是宝藏啊!”附一张主要课程图片还有我们的培养特色里面呢,也明确的写到应用型人才还有可以协调劳动关系,有法律基础,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呀~~~另外,我们学校还承办了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这可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比赛,今年已经是第五届,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大高校的人资学子前来报名。去年还被央视报道过,可以说是很优秀了!除此之外,学校还经常承办一些诸如大学生劳动关系论坛等类似的活动,还有台湾、海外访学等机会,可以与两岸三地的人资学生交流思想,这些活动都能特别好的开拓我们的视野。最后,如果想要报考人力资源专业,数学和英语技能是必须的,一定要学好数学和英语,这样才能……走遍人资都不怕!

人力资源专业考研要考数学吗?哪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比较好?

其静也地
翦翦风
本人为人力资源硕士应届毕业,目前顶级的学校都需考数学,专业排名第一的为人民大学,由于历史原因,此专业分属于三个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最好的是前两者,校内斗争比较激烈,但是每位导师平均一届硕士都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培养速度可想而知。本人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劳经学院,国内专业排名仅次于人民大学,我的导师一年只带3人,其它导师不确定,一般1-3人一届学生。我不敢妄加揣测其中的培养质量的差异,我只想陈述事实,在我经历的实习中,头顶人民大学的光环绝对胜于我校的毕业生,然而学识和综合素质,我对于我校的毕业生有绝对的信心。社会就是这么的现实,留给我们很多无奈,所以,如果可能,我想奉劝阁下,先选未来要定居的城市,然后选一“985”的高校,然后再选专业,这样等到你要毕业时,这个其实跟你没有任何关系的“985”会为你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