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大气所和气科院有何区别?

伦与物忘
京房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将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月,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将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出,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  大气所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热带太平洋和我国复杂陆面作用下东亚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机理、预测理论及其探测方法,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  大气所现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包括: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另外还设有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低层大气探测部。在河北香河、兴隆、安徽淮南、吉林通榆设有野外综合观测站。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挂靠在大气所。目前,大气所拥有SGI F4000超级计算机集群服务器系统、一座用于研究城市大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的高325米的气象观测铁塔以及边界层遥感探测系统和中层大气探测系统等设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其前身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1978年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为现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是以研究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数值模式以及大气成分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遴选为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起进入科技部支持的国家公益类研究院。科技部下达改革后的人员编制为250人。2004年10月14日通过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联合组织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联合评估验收,并对我院的深化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气象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后,科技人员任务饱满,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才整体结构得到明显的优化,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学历和年龄结构明显改善的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气象科研与业务结合更加紧密,气象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提高”。现设有5个职能处,7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国气象局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云雾物理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另有研究生部和大气科学信息部等两个科研支撑机构。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也设在我院。我院还设有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室以及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联合共建的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人为主体、结合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国际大气科学前沿领域中进行研究的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研级科研人员50名,副研级科研人员107名。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分别为76人和72人,分别占基地岗位人数的45.2%和42.9%;45岁以下研究员占研究员总人数的71.4%。全院有52名科研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拥有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等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南京信息工大哪个好?

鱼鱼雅雅
而知为孽
中科院主要面向研究。气科院主要面向工作。以上两个最牛,实力足够必然首选。感觉研究生阶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学和南大的气象学差不多,其他专业没比较过。也用不着比较,对于求职来说,非“气象学”专业就是拉拉队,重在参与。研究方向没必要深究,大家都很全,你有我也有,只是实力强弱不同。导师问题可以去各大学校网站的相关专栏去查阅。凡是职位是“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的都必定很牛,这个领域就是这样,实力越强官儿越大。至于年轻老师……大家都差不多的,未来咋样谁也说不准,没准儿就碰一个大器晚成的导师呢。研究生录取情况不太好弄,因为除了招生办公室谁也不会去统计这些问题-。- 最多只能在网站上查阅去年的…… 大体上就是“本校优先,其余靠考。气象学难,其余过线。” 可以向相关负责人发邮件问询。语气要恭谨态度要端正,毕竟这算是个体力活。这些东西一是靠查二是靠问。问度娘是没用的,内容太多太繁琐,打字太麻烦。还是去找你的学长学姐吧,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_—!!拉拉关系套套近乎,详细情况就知道的差不多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月出
适适然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始规模较小,直至1949年,研究人员尚不足3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气象和地球物理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由于发展的需要,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外称地球物理和气象研究所)。1966年分成四个研究所,于是有了包括整个大气科学各分支的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是中国最早从事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八个研究所之一,也是中国气象事业的雏形。首任所长是竺可桢,他为创办气象研究所和创建中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气象研究所有“全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称,著名的气象科学家赵九章、涂长望、卢沃、叶笃正、顾震潮和陶诗言等,都在气象研究所学习和工作过。赵九章是气象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是中国第一位将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原理引进气象学中的学者。全国解放前夕,他顶住国民党当局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决拒迁台湾,使气象所留在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由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外称地球物理和气象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Meteorology),成为当时中国科学院13个研究所之一。所属气象研究室由前气象研究所人员组成。赵九章任所长、卫一清任党委书记,分别从美国和瑞典回国投身中国气象事业的叶笃正和顾震潮担任气象研究室的主任。1950年,叶笃正代表赵九章与气象局共同领导筹建了“联合天气预报中心”(顾震潮任主任、陶诗言任副主任)和“联合天气资料中心”(先后有张宝堃 、杨健初(音)任主任、朱岗昆任副主任),建立了中国气象分析预报业务;以后他们又对东亚大气环流、东亚季风气候和寒潮进行了系统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开创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和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开辟了云雾物理试验及云和降水物理研究;发展了中小尺度动力学和大气探测研究。经过10年的发展,气象研究室的研究队伍和技术力量有所壮大,成为当时中国国内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1966年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大气物理研究所,下设五个研究室:雷电物理研究室,云物理研究室,中小尺度动力学研究室,大尺度大气动力学研究室和低纬度气象研究室。1972年大气所恢复了党组织的生活。院党组任命张成梅为党委书记。翌年又任命顾震潮为所长。“文革”动乱的10年间,广大科技人员出于对发展大气科学的责任感,排除干扰,在曲折中前进,使研究所在基本建设、探测仪器研制及科研工作的某些领域仍取得一定进展。如1973年开始建设位于河北省香河县城关的大气综合观测试验站,以后该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平流层高空气球观测基地。1976年又开始建设325米高的气象观测塔,1979年正式投入使用,为城市大气环境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1975年建成了TQ-6百万次计算机房。大气所在“文革”期间还承担了10多项军事科研任务,如中国核弹发射的气象保障任务,核污染扩散观测,激光雷达、激光测云仪和激光武器的研制及与高空飞行有关的气象问题研究,战时天气预报等。陶诗言和顾震潮因圆满完成核试验气象保障任务而分别荣立一等功。此外在探测设备的研制方面填补了中国不少空白。1966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雷达,1969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动卫星云图接收设备,1974年试制成功单点声雷达测温系统,1975年底完成超声风速温度仪的研制任务并做出了样机。与此同时,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如开展了中国大气污染研究,卫星气象研究,青藏高原气象考察等;数值天气预报研究获重大进展;在大气遥感理论研究中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大气所有18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奖项目研究内容覆盖大气动力学、云物理学和云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污染、卫星气象、大气遥感、高山科学考察和中国暴雨等方面。叶笃正、陶诗言和曾庆存等还获大会先进个人称号。1978年起,大气所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职称晋升考核制度等,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后,叶笃正所长又提出大气所气象和大气物理的发展方向,主持制定出大气所科研发展规划(草案),其中包括战略设想、八年规划和三年计划,为大气所今后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1984年起,大气所伴随着祖国的脚步进入了蓬蓬勃勃的改革发展时代,经历了科技体制的重大变革。根据改革形势和大气所发展要求以及世界大气科学的发展趋势,曾庆存所长主持制定了“大气所办所方针和改革设想”,使全所的职工真正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1993年开始,为了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气所在洪钟祥所长领导下,制定了大气所结构调整方案和“九五”以及2010年科技发展纲要,积极稳妥地进行了科研结构调整,准确定位,明确目标。1997年大气所成为中国科学院认定试点所。1997年7月份,王明星所长主持大气所工作,提出12项任期目标,明确提出要在2010年前把大气所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中心。1999年7月院党组批准大气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方案,在院党组和有关业务局的领导下,大气所从科学目标凝练、组织落实、结构调整、创新运行机制建立、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经费管理使用等各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2001年8月,新一届所领导班子上任,王会军研究员出任常务副所长,主持工作。与此同时,大气物理所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的工作开始,并将重点开展现代科学研究所的体制建设、文化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园区建设及相关的配套改革,努力把大气物理所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具有现代化运行体制的研究所,为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05年5月,王会军研究员担任大气所所长。2006年,大气所开始全面部署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工作。

中科院的大气物理研究所好吗?就业容易吗

常卒乎鄙
小铃铛
想进中科院就要做好以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心理准备,进去后只要努力干前途都会很光明。若只是去读研或读博,将来就一定是要在中科院科研吗?追答不一定,天高任鸟飞。毕业后可以其他科研院所,或者高效任职,或者出国,等等

中科院有几所?分别在哪几个城市?

五常
中科院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分别位于北京、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对应的分院名称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扩展资料:关于中科院部分分院的重大调整:1950年3月,经政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在上海成立;1955年2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1958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1952年8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现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成立。1978年4月,开始大规模收回和新建研究所,重建分院。2005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成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科学院

2020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气象学考研初试成绩355的排名是多少?

邮递员
两码事
从学校官网查询成绩如果没有排名那基本只有等到复试的时候才能知道排名了第三方排名一般都是考生自己输入的成绩不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历年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

蔡沈
天德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1年学术型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均为: ①政治≥40分;②英语≥40分;③专业课1+专业课2≥200分;④总分≥305分。同时满足①②③④条件者,可参加物理所硕士生入学复试。 如果我所的基本分数线中有低于国家A类地区复试线要求的,则该项以国家A类地区的要求为准。

中国科学院有那些招研究生的研究所

靠背石
晨年礼
太多了,给你个网站http://admission.gucas.ac.cn/index.asp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单位一览表 北京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语系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 工程教育学院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城市环境研究所 上海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天文台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南京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合肥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武汉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汉植物园 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病毒研究所 广州 广州化学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 华南植物园 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长春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西安 国家授时中心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球环境研究所兰州 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地质研究所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青海盐湖研究所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云南 云南天文台 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植物研究所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球化学研究所成都 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生物研究所 光电技术研究所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新疆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 ***你是想报考哪个方向的具体可以在那个网站上点击研究生院的链接自己参考***

中国有几家科学院。

此谓坐忘
护林员
中国科学院包括5个学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11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