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技大学苏州学院是什么性质的学校?教学质量怎样

礼物
小秘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 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学校有8个学院、27个系和少年班(教改试点班),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等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25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现有教职工3046多人,其中教师1083人,专职研究人员459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340人,教授46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5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5579人,其中博士生2090人,硕士生5822人,本科生7667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园总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7.3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78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记得采纳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生院 离苏州哪个火车站最近

四时不节
未尝不言
最近的是苏州园区站,不过坐车最方便的还是到苏州火车站。苏州火车站和中科大之间有快线2号和178路直接相连;也可走到到南大研究生院坐115路到园区站;去苏州火车站吧,园区站那冷冷清清的,估计也没几班车会停,还不如去火车站方便,距离相差也不大

请问:中科大软件学院苏州分校的情况

何谓真人
怀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首批批准设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版之一。权学院秉承我校在创新和进取中凝练出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和“我创新故我在”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优异、规模适度、夯实基础、注重实践”,依托我校计算机、数学、电子、通信和微电子学科的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师资力量和丰富教学资源进行办学。同时,学院聘请海内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的专家、教授授课,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课程内容面向软件市场和企业,强化实践教学,并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随着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及产业更替,园区的软件产业是将来发展的重点。2007年10月中科大与苏州工业园区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共建软件学院,为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学院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坐落于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具有一流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苏州的软件学院就是把合肥的软件学院整个搬过来的)。至于10个月培训软件工程师那是‘学历+技能’的教育.开学签定就业协议,当然OK了。PS:学风很好,学习风气很浓,男女比例应该女生多一些吧,没统计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海口人
哈珮
软件学院只有一个,苏州班和合肥班同属一家。苏州班的老师都是从合肥过来内的,他们是坐动车容组将近三小时去苏州,上完课就再回合肥,学生平时是见不着他们的。当然,苏州班学生有问题可以去问助教,所谓助教是苏州研究院的计算机专业在校博士,他们也属于学生。苏州研究院大概有600学生,400软件硕士,100博士,100其他硕士。合肥班人少,大概70学生。苏州是8个班,合肥是1个班。软件学院只有一个,现在主体搬到苏州,合肥那边还有一个软件班,苏州那边有嵌入式和电信两个班级,软件学院和信息学院一样是正规学院,毕业同样发毕业证和学位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好吗

不离不劳
麦克尔
中国科大是老一辈科学家和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创办的大学,创建于1958年。自第一届毕业生1963年毕业以来,共培养31名科学院院士和15名工程院院士(不含游学海外的科大学子),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拥有我国2.5个国家实验室。08年,科大50周年庆,国家主席发来贺电,给科大的国家定位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我国培养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科大是继清北后第三个被官方定位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高校。2009年,上海交大给出世界高校学术排行榜,中国科大名列清华之后排名国内第二。 诺奖校友 诺奖 高引论文 NS论文 论文分 人均分 总分145名 国立台大 13.4 0 10.3 9.9 59.6 18.3 111.5208名 清华大学 12.2 0 0 9.2 55.8 16.6 93.8226名 香港大学 0 0 14.5 8.9 44.1 21.5 89239名 中国科大 0 0 7.3 11.3 44.9 23 86.5245名 浙江大学 0 0 0 7.9 61.1 16.3 85.3248名 香港中文 0 0 14.5 6.2 42.2 22 84.9250名 北京大学 0 0 0 11.4 56.4 16.5 84.3265名 上海交大 0 0 0 8.7 55.2 17.8 81.7266名 国立清华 14.5 0 0 9.5 35.4 22.2 81.6275名 国立成功 0 0 10.3 2.1 47.3 19.4 79.1280名 香港科大 0 0 16.2 5.8 32.7 23.3 78298名 南京大学 0 0 0 12.5 42.8 16.3 71.6337名 复旦大学 0 0 0 6.2 46.3 16.7 69.2中国科大的优势学科主要是理科、新兴工科和金融,下面简单罗列理科主要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天文、地球(理科宽基础,所以不列方向啦)工科主要包括:量子工程、核技术、新兴材料、机器人、超级计算机、软件、微电子、多媒体管理主要包括:金融(原数学系分出)和管理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在描述中国科大的优势学科前,需要先了解一下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是nation lab,要比国家重点实验室牛了一个数量级。我国已建成的国家实验室共4个,高校仅一个既科大的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国务院正式批复在建的有6个,其中3个在高校,科大占了1.5,分别是巨牛的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和共建的稳态强磁场一、就理学而言,科大在的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天文、地球都是非常强的,既有学科传统,又有牛人传承。1、物理可供选择的专业太多了,有最具明星相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撑腰。单说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通讯学科吧,在世界上都是leader级的,成果迭出,让国外傻眼。超导在世界上也巨牛,去年的超导研究成果就入选世界十大科学进展。纳米也是不得了,发表的论文超过加州大学佰克利分校,位列全球高校第三。科大的院士就属物理的院士最多,一低头,不小心就撞着物理院士了。培养的人才也贼牛,少年班的伊尹,小小年纪,就在哈佛扬名立万,搞的是超弦理论,该理论目的是统一自然界的物理。科大本校也是有不少人研究这个东西。2、化学(理)与材料(工)也是超强啊,科大的老校长朱清时和现任校长侯建国两位院士都是搞化学的,都是40出头就当选院士,侯院士曾在原子上写出中国两字,此外化学老院士还有好几位,基本上主要专业都有院士领衔。新兴材料也牛得不行啊,特别是纳米材料论文世界高校第三,超导材料制备,《科学》和《自然》大作迭出,还入选世界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原材料和机械材料属于传统工科,该校没有相关专业,此所谓新兴工科。 3、数学科大早期的数学当然是中国高校最牛的了,有华罗庚、吴文俊(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和杂交水稻之父两人一起领奖,干到退休,仍在发挥余热)、冯康,今年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谷超豪是上上任科大校长。但90年代后数学显弱,最近几年开始恢复。新世纪该校数学出了个超牛新人叫沈维孝,在国内数学界算是把天都给牛黑了,但该兄今年刚去了新加坡,如果大家在科大学数学的动力系统相关课程,倒是有可能听到他的课。4、生物科大的生物规模比较小,但每个专业在国内都是前几名,最重要的是许多生物系统都是“微尺度”的,生物研究同样有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支撑,科大一些生物实验室就放在国家实验室里。科大的蛋白质学科研究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这个学科肯定是很牛的。科大没有医学院,对生物的拖累挺大。科大生物系培养了一批牛本,都在国外发迹了。如果你来科大,恰巧听到他们的讲座也很正常,出国有牛师兄牛师姐罩着也不意外。庄小威女,30出头就是哈佛终身教授,研究成果就已经候选若贝尔奖。5、天文科大天文不清楚是不是国内高校最强的,但科大是中科院的独苗,与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南京天文台关系非同一般。科大和国家天文台从今年开始共同培养天文方面的人才,科大和上海南京的天文台共建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国家天文台去年还申请国际小行星组织给一个小行星冠名为中国科大星。6、地学这个就不说了,是中国高校公认第一的学科。每次南极科考和北极科考差不多都有科大的教授和学生同行,可能是粘了中科院独苗的光吧。二、工学中的新兴学科是科大的优势1、量子工程(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撑腰)量子信息、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或将全面替代电子信息、电子通讯、电子计算,科大在这三个领域核心独步全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战略科技领域建树的突出典型。2、核技术(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撑腰)科大去年刚建了核科学和技术学院,依托的是在科大的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科学岛上的托克马克装置(我国的“小太阳”,国际大太阳ITER原型之一),代表了我国在核科技领域的国家实力。学院由科大和中科院合肥等离子所(托克马克建设单位)共建,院长万元熙院士是我国托克马克装置的研发负责人。我国09年参与ITER国际项目的9个专项首席科学家中有6个来自科大和等离子所。3、材料见化学(理)和材料(工),略4、超级计算机、微电子、软件不为外人所知的是,科大在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超级计算机这块也是极强。08年,科大老师研制出了完全中国化的万亿次计算机,该款超级计算机的芯片是科大学子为主的中科院龙芯团队制造。而龙芯的“原型机”是竟然是龙芯主创人员在科大读书时的设计的原型机(似乎有点夸张),其实早在60年代,中国的第三台计算机也是第一台并行(记得不清楚了)计算机就是科大老师们开发的,我国第一个国家计算机中心就建在科大。我国的第一个占领国际市场的芯片也是科大学子为主开发的,该芯片领军人09年当选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科大在软件领域也非常强悍,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就是科大的语音实验室的市场化杰作,是我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软件,其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甚至领先国际巨头。科大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教规模不大,但盛育杰出人才,这些人正是我国IT核心竞争力组成的中流砥柱。5、机器人科大的机器人在国内高校里更是牛的不行,机器人世界杯里参加的单项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只是科大低调,又远离媒体中心,辉煌国际战绩不大为国人所知。2007年苏州之所以能承办机器人世界杯,除了苏州自身经济优势外,主要是得益于中国科大及其苏州有研究院帮助苏州协办世界杯,由此可见科大机器人在世界机器人竞技舞台的地位。2009年科大展示了世界上最聪明的机器人“可佳”,不仅能听会说,还能求解复杂难题。机器人开发涉及多个专业,力学、控制、微电子、软件、语音很多啦6、多媒体这个不是特别了解,但科大有个联合多媒体实验室,出了不少成果,牛得很,关键是科大有很多海外多媒体牛人,在国内能碰到他们的客串指导,到国外又有他们罩着引路,呵呵。三、管理(优势的似乎只有金融)科大的管理学科和别的兄弟学科整体上相比,差了一截,大部分单项相比也是差了一截。但金融是个例外。科大的管理学院的金融是从数学系里分出来,竞争力可想而知,主要是因为金融虽是管理方向,但技术手段基本是厉害的数学。大家都知道“投资组合”这个名词,它就是科大金融的老师首先给翻译出来的,其实金融领域的不少妇孺皆知名词都是科大老师给捣腾出来的,但科大低调,不卖弄,没人知道。科大培养的搞金融的同学都出国了,据说华尔街有500名科大金融人,许多人陆续回国或创业或被国家招安了,09年的时候好几位金融牛人就在学校、北京做了好几场校友报告。刚被招安的有我国“首席投资官”。科大的管理工程也很强,还有一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好像全国管理学科的创新**项目才了了几个。上面回复略有调侃之嫌,但基本属实,说出来给大家参考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今年开始招收高中生,是真的吗

练习曲
时也
我百度了那个学校的网站,单看网站,那是个骗子网站,连个ICP备案号都没有,肯定是骗人的。千万当心了!那个学校是真有的,有没有更加直接的证据啊那个学校是真有的,有没有更加直接的证据啊没有调查过,没有证据,不过连个ICP备案号都没有的学校,太假了,就算给你个本科毕业证,也不一定是国家认可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好吗

伏尸数万
狗十三
好,3363393132属于中国顶尖名牌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据2016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校园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812人,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900多人、硕士研究生62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7400多人;有15个学院、30个系,开办37个本科专业,设有研究生院,以及北京教学与管理部、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苏州独墅湖高教区有哪些高校?

素衣
藉外论之
苏州独3366306561墅湖高教区的高校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大学、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人大国际学院、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高等科研教育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努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发展道路,2003年正式设立运作,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科研机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规模2500人左右2、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是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共建的副厅级教育科研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究院于2004年5月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挂牌成立,目前注册资金为3533万元人民币。苏州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为西安交通大学在苏州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基地、教育培训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是2003年底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性质直属异地办学机构,2005年6月正式揭牌设立。它的成立是为了充分发挥南京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优势和苏州经济、科技的优势,全面提升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增强苏州市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4、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10月,由东南大学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共建,直属于东南大学,是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公共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办学实体。研究院依托东南大学的学科优势,以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5、西交利物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百度百科-西交利物浦大学百度百科-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百度百科-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百度百科-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什么性质

梦想家
见过不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copy件学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属二级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首批批准设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依托我校计算机、数学、电子、通信和微电子学科的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师资力量和丰富教学资源进行办学。2007年10月28日,苏州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苏州市共建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