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是否是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单位

曹褒
不贷
是经民政部批准地。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同意、国家民政部批准,于2014年2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性、学术性、非营利性国家一级社团组织。 英文名称Chinese Military Culture Society,英文缩写:CMCS。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的宗旨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军事文化传统,总结军事文化建设经验,培养军事文化人才,传播军事文化知识,为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为国防和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服务。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的业务范围:理论研究文化交流书刊编辑业务培训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正依照民政部核准的业务范围,积极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

冯凯文简介

爵禄不恃
撒穆
    冯凯文,男,汉族,生于1949年10月25日;曾任公安部消防局副政委(副军职),武警少将警衔。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消防协会副会长、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作品获得解放军画报全国评选一等奖、内蒙古摄影大赛一等奖、全国将军摄影展览金奖等奖项,多次在国内外参加、举办摄影展览,多幅作品被《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家》杂志等权威摄影刊物刊用。  从当年部队里爱好文艺的小战士,到今天的共和国将军、著名摄影家,冯凯文的摄影生涯已走过了整整45年。  几十年来,冯凯文秉承“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的古训,奋斗不息、奔走不止,从来不满足于现状,永远追求做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人。居高声自远。如今他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对公安摄影事业乃至中国摄影事业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宣传部是国家机构吗?

敬之
嗅之
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统计局联合成立。

张召忠将军的资料?

猎浣熊
恭子
张召忠,男,1952年生于河北盐山,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特邀研究员。长期在作战部队、科研院所及军事院校工作。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学过日语,曾到伊拉克、美国、瑞士、意大利、以色列、英国、印度等国工作和访问。先后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开始参与中央电视台《防务新观察》栏目制作。2015年7月8日下午,张召忠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确认,自己已正式退休。 谈到未来的打算,张召忠说,作为学者,一辈子研究海洋、军事和战争却无缘参战,只好用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

汪文孝哪副作品出名

翦翦风
吾郎
文孝,福建东山人。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特聘高级院士、中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研究会国际会员、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书画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国际中华人才专家协会文学书画评审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杰出荣誉功勋会员,在2007年中国艺术年度人物颁奖中被授予“共和国杰出艺术家”荣誉勋章。 汪文孝老师书法作品既遵循运用先哲时贤章法、又立意坚持个人风格,体现出其身无媚骨,袖有清风艺术风范。多年以来,其作品先后在国内、国际书诗画大展赛中获得特等、一等、金银、最高荣誉奖、金樱花奖、国际文艺特别贡献奖等多种奖项数十次,在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东方博古艺术城、北京大学、全国其他省市地区参展获奖并被收藏。王文孝老师艺德高尚、作品杰出,其实绩分别被编入《人民画报》大型文献专辑、《中华功勋人物大典(当代卷)》、《世界人物辞海(第四卷)》、《世界华人成就博览(第一卷)》、《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四卷)》、《世界文艺博览-书画》、《中华诗书画人物年鉴1949-2009》、《中国书法全集(全十卷)》等上百部书刊典籍。除此之外,汪老自创的诗词格言分别被中国当代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报纸刊物研究会、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全国楹联书法绘画委员会等机构摘录和发表。经中国(国际)艺术品品牌资质认证委员会审核认证,汪文孝老师作品资质被核定为“中国艺术品顶级品牌”。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什么

戴蕾
四海之内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扩展资料: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军事文化著作)

以中国国防和中国军事思想定一个主题

红梅阁
空想家
  13.  下列不属于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是(    D  )  (P21)    A  、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B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  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C  、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D  、  实现了祖国统一      14.  我国国防建设目标是由(      B    )  、  (      D    )所决定的。  (P24)    A  、综合国力        B  、国防的基本目的        C  、军队数量        D  、国家利益的需要      15.  (      D    )有其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防政策。  (P25)    A  、国防建设        B  、国防动员          C  、国防教育          D  、国防政策      16.  (    C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  全的主要力量。  (P27)    A  中国人民群众        B  中国人民警察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共产党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    A  )    年。  (P29)    A 1983    B    1984    C 1985    D 1986    18.  就其动员内容来讲,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是(    C  )  (P32)    A  人民武装力量动员        B  人民防空动员      C  国库储备金动用      D  国防交通动员      三、简答题:      1.  国防由基本要素构成?(  P3  )      (  1  )国防的主体;  (  2  )国防的对象;  (  3  )国防的目的;  (  4  )国防的手段。      2.  国防的手段有哪些,请列举  4  种以上。  (  P4  )      (  1  )军事手段;  (  2  )经济手段;  (  3  )外交手段;  (  4  )科技手段;  (  5  )教育手段。      3.  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的层次?(  P13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国防条款;  (  2  )基本国防法律;  (  3  )国防法律;  (  4  )国防  法规;      (  5  )国防规章。      4.  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有哪些?(  P17  )      (  1  )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  2  )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  3  )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  4  )保守  国防秘密的义务。  (  5  )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5.  我国国防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P24  )      (  1  )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  2  )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3  )制止武装颠覆,  维护社会稳定;  (  4  )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5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  扩张。      6.  我国国防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P25  )      (  1  )实行积极防御,坚决保卫国家利益;  (  2  )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  3  )坚持走中  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  4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四、论述题:      1  .根据你对我国国防教育历史的学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P12  )      要点:  (  1  )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  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  发展,这是我国国防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  2  )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  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因此开明的政治是固国强兵的根本。      (  3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在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只  有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共同抵抗,  才能建起一道坚固的国防长城,  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第二章      军事思想      一、名词解释:      1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P36)    2  .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所进  行的战争。  (P54)    二、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军事思想基本特点的是(    C    )    (P37)    A  、阶级性      B  、时代性        C  、稳定性      D  、继承性      2.  在世界史上,  (      C    )是最早创立较系统的军事理论的国家。  (P38)    A  、美国          B  、德国        C  、中国      D  、英国      3.  (      B    )被举世公认为“兵学经典”  ,它是我国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  孙武所著,共有  13  篇。  (P44)    A  、  《三国志》      B  、  《孙子兵法》      C  、  《三十六计》      D  、  《论语》      4.  《战争论》的作者(      D    )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  (P45)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克劳塞维茨      5.  (      A    )一书,是毛泽东于  1938  年  5  月  26  日至  6  月  3  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  演稿,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  (P46)      A  、  《论持久战》      B  、  《论新阶段》      C  、  《论联合政府》      D  、  《井冈山的斗争》      6.1945  年,毛泽东在(      C      )一文中提出“紧密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  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  (P48)    A  、  《论持久战》      B  、  《论新阶段》      C  、  《论联合政府》      D  、  《井冈山的斗争》      7.  下列不是我国解放战争中的著名三大战役是(      D    )  (P49)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百团大战      8.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  方法论,  是毛泽东军事理论思想的  (      C    )  (P50)    A  、理论特色        B  、理论创新        C  、理论基础        D  、理论设想      9.  人们对战争的根本、系统的看法和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指(      A    )  (P50)    A  、战争观      B  、人生观        C  、价值观          D  、世界观      10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下列不是构成战争的主要因素是(    B  )  。  (P52)    A  、政治      B  、文化        C  、经济        D  、地理      11.  下列不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基本依据的是(      D    )  (P54)    A  、依靠战争正义性质的巨大威力      B  、依靠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C  、决定战  争胜负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D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物不是人      12.  下列不属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的是(      D    )  (  P55  )      A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B  、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C  、力求实现歼灭战      D  、全力  进攻      13.  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国防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C    )  (  P57  )      A  、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和新时期国防建设军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移的论述;    B  、关于国防建设军队建设总目标的论述;    C  、关于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地位、努力提高部  队战斗力的思想;    D  、关于注重质量建军,走精兵之路的论述      14.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  )  (P58)    A  、和平与发展      B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经济全球化      15.  以(      A    )解决国际争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P59)    A  、和平方式        B  、战争方式        C  、对话方式        D  、经济方式      16.  邓小平同志  (      B    )  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  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可以直接上百度文库看看

中华高姓联谊研究会参加会议发言稿

缦者
冥冥之中
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宗长、各位来宾:下午好!我是甘肃白银市一个山区农民的儿子。66年高三毕业,文革使我跳出“农门”的梦想破灭,回乡当过农民、做过生产队会计、打过工、当过民办教师,71年上了西北师范大学,留校做过校团委书记、校体委副主任、系主任、总支书记、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78年当过全国团十大代表,受到华国锋、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胡耀邦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07年以教授级退休,现已近古稀之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做人的根本是“忠孝两全”。我只所以有今天,得益于祖宗的荫庇,父辈的恩惠。有幅对联说得好:“恶不灭,祖宗有余德,余德尽,恶必灭;德不昌,祖宗有余殃,余殃尽,德必昌。”所以,我始终坚持积善行德,爱国爱家,敬祖睦族,孝顺父母。元代郭居敬辑录了古代24孝的故事,以作孝道之风范。我和高山水等几位宗亲于09年编辑了《中华高氏24孝》,发表在家谱网和《渤海藏真》4、5期会刊上,以作高氏的孝道之风范。我的父母年近90相继去世后,我万分悲痛,整天听思念父母的歌曲,一次听刘和刚唱的《父亲》这首歌时,跟着边唱边放声大哭。百事孝为先,没有父母哪有我们呀!我的始迁祖高克尊于5百多年前,跟随明朝肃王从山东登州府渤海县圆圆村到甘肃戎边,落户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后裔人口近6万。明末九世祖高秉信创建的高家祠堂,被列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占祥和高昌礼两位部长都题了祠堂门匾。今天我们甘肃条城高氏家族,我的爷爷高孝友、侄子高子堂、高佑仓、高有为、孙子高健民等祖孙6代就来了十几人参加今天的宗亲大会。衷心感谢高昂会长和志超会长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同海内外近千名宗亲相聚联谊的机会!热烈祝贺中华高姓宗亲总会(中华高姓文化研究会)二届二次大会在昆明胜利召开!各位宗亲!寻根问祖,天下高姓系渤海。认祖归宗,四海一脉汇华夏。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着我们的历史与血脉。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生命之所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才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的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深。”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和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寻根问祖,姓氏通史细说来龙去脉。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古代社会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贵贱之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据说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的,只有妇人称“姓”。至于“庶庴人”,当然无“氏”,故称“名”。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何人之间不能通婚,我们的祖先三千年前就已规定,“同姓不婚,同氏可婚”。“氏在别贵贱”,“姓则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而“姓”则是不可变的。至秦汉,“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地望明贵贱”。“姓”、“氏”是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者,旁与别属也,“胙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统,而“氏”重地域,一纵坐标,一横坐标,两者交叉,便把每个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的方便。“姓”、“氏”合流以后,“氏”代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统的那一边。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这纵横坐标的发明,真可誉为“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欧美国家迟,到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至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到1870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名”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之不同个体的。“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从“名”孳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名”。“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更发明了“号”。这“号”的发明,恰表现了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强制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可以说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民族,由家庭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由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而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逼,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有帝王气,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一门而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家族精神乃中华精神之缩影。在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里,吾人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土吾民之悲欢离合、之生来盛衰、之死去活来……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等的发展和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丰富多彩,至今犹存的以姓氏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琳琅满目。高姓是其中之一。高姓杰出人物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文明社会发展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为帝王者叱咤风云,纵横捭阖;为人臣者尽忠尽节,鞠躬尽瘁;为文者传道授义,为武者陷阵冲锋........。不知有多少高姓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名门望族、书香门弟、将帅之家的功勋美德,名流千古,永芳百世。“渤海一郡九州望,东西南北有同宗”。在中国历史渊远之长河中,高姓世代繁衍勃发,渤海高氏、渔阳高氏、辽东高氏、河南高氏、晋陵高氏,成为著名的“高姓五望”;高姓有大小王朝政权7 个:第一个是西汉至唐初高句丽政权,共存近800 年,传21 王;第二个是十六国时期北燕高云政权;第三个是北朝时的北齐政权,也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一个王朝,传六代8 主(含自称为帝的高延宗和高绍义),延续28 年,使高姓在南北朝时期获得了天下至尊的地位;第四个是隋末,高开道于618 年在渔阳称燕王,建燕国,历史四年(384--409);第五个是五代十国时的荆南政权,传三世5王,史称“南平国”,共存57 年;第六个是宋元佑九年大理国高升泰政权,高升泰临终前,告诫其子高泰明还王位给段氏;第七个是公元1115 年,高永昌自称大渤海国皇帝,建元隆基,建大渤海国政权时间不足一年。据初步考证,高姓帝王39 个(含高丽国王21 个和宋三朝听政高皇后)、宰相82 个(含大理国宰相10 个),高姓著名人物仅《古今图书集成·高姓部》自西周至明代列传498 人,《二十五史》传记319 人;高姓人物著作仅《隋书·经籍志》以下历代正史和《四库全书》共收录87 人,凡142 部,合计3407 卷,其他才子佳人、传世佳作和名臣名将、名门望族更是数不胜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深入探究中华姓氏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秉承中华姓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氏族精神,发扬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我们要深入探究高姓的祖先及支系的来龙去脉,达到“认祖归宗,昭示后人”之目的;以利于发掘传统高氏文化的优秀部分,弘扬祖宗功勋美德,启迪后代立志创业;以利于秉承健康文明的高氏家庭伦理道德,忠孝美德,诚信为本的人文精神。为此,我从两千年开始研习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现将我研习的一点肤浅体会——《高氏颂——怀祖》借此机会向各位宗亲作一摘要汇报如下:高氏颂—怀祖中华高姓,源远流长。追溯远祖,炎黄高阳。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被生民,泽垂万世。赫皇元祖,炎帝神农。伯夷烈山,德惠永长。岳后吕尚,扶周称王。太公姜尚,功著封齐。始祖高傒,辅桓称霸。王父高邑,以高为氏。高姓正始,繁衍四海。声威天下,木本水源。山东发祥,春秋勃发。英贤代出,人文蔚煌。孔门高柴,传薪四方。渐离义胆,击筑送行。东汉高洪,渤海始祖。曹魏高柔,位列三公。北魏高允,五朝名相。北齐高洋,天下至尊。奠基高欢,神武皇帝。隋唐八相,威震朝纲。最为出名,高俭士廉。一家三相,世人美谈。将相高适,诗名北疆。高釴之家,进士五人。北宋太后,听政九年。南宋临建,五王祠筑。高家杨家,将帅齐名。元代智耀,文臣楷模。明相高拱,权重威高。举正承颜,状元位高。德旸主编,永乐大典。攀龙泰斗,学本程朱。帝宠士奇,礼部雄文。启翔奇才,四杰八怪。凤翰非凡,板桥题碑。高鹗则诚,琵琶红楼。梦旦创编,四角辞海。博士高鲁,天文创始。总督斌晋,治水闻名。名医斗魁,济贫救民。举人凌霨,代总摄总。跟孙剑父,一代宗师。二大中央,执委君宇。国副主席,崇民高岗。高门广被,仁雨德风。氏墙固植,清辉雅范。高姓五望,高氏七邦。帝王国君,三十有九。公卿宰相,八十有二。名家列传,五六百人。名著数百,四库全收。书画珍品,流芳百世。祖宗雄宏,万代兴盛。文武光耀,千古垂名。各位宗亲,2005年,我又收集资料,查阅书刊,编辑了以炎黄颛顼高阳氏、子牙高傒先祖像开头,以云南大理白族高姓民居、包括移居台湾的6000多户高姓人士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台湾中山堂、高家百姓对谱祭祀祖先的场景结束,精华高氏祖先、人物、郡望、文物、文献、名胜、遗迹等相关内容的《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百图》,在高氏家谱网和《渤海藏真》第4、5期上发表,在甘肃榆中县青城镇高家祠堂展出。有专家看到说,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的历史长卷。各位宗亲,为了更好得团结宗亲,凝聚人心,敬祖睦族,光前裕后,传承高姓美德,弘扬高姓文化,繁荣高家,昌盛高姓,必须构建高氏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自古有之,这就是修纂宗族家谱、修建宗族祠堂,这就是建立宗亲会、高研会和高氏网站。在现当代,海外从1936年06月01日菲律宾烈山五姓联宗总会成立开始,到1956年12月04日台北市高姓宗亲联谊会成立,1964年04月20日基隆市高姓宗亲会成立,1964年10月22日台北市烈山五姓宗亲会于在台北市中山堂成立,1972年12月22日泰国高氏宗亲总会成立等等。大陆从1976年02月14日福建大平宗亲会成立开始,到1996年02月24日福建省“高东溪裔孙联谊会”在石码镇高坑村成立,1997年10月高路加编著第一部高姓系统研究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出版,2004年12月23日中华高氏八闽宗亲联谊会成立,2005年 06月19日厦门姓氏源流研究会烈山五姓(吕、卢、高、纪、许)分会于厦门福联大酒店成立等等。2005年08月11日高有德创立[高氏家园] 网站,接着老来乐汇同高超、高振宇,高洪祥、高建人、高广伟、高名健、高林一帮不为名利只热心于高姓文化研究的年轻人相继创立高氏家谱网和QQ群。直到2006年11月25日由高明忠、高福舜、高路加、高志超等宗亲在温州创立了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经过2007年12月1日在厦门召开的中华高研会第二次大会和首届世界高姓联谊大会,中华高研会安徽黄山第三次大会、河南商丘第四次大会、温州龙港换届第五次大会,到这次昆明二届二次大会。还有北京于2010年10月成立的中华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2010年12月26日昆明成立的中国西南高姓宗亲联谊会,2012年4月1日北京成立的北京高元傒祖文化发展中心、华夏高姓文化研究会和高姓简史编辑委员会,还有山东临淄高傒始祖墓文化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成立等等,这些高氏发展平台的搭建,有力地推动了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联谊凝聚、成立分会;调查研究、修纂家谱;修建祠堂、拜祖祭祖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我有幸亲身经历了国内这些高研会、宗亲会的大部分活动,感悟很深。各位宗亲,2008年10月25日中华高姓文化研究会第三次黄山大会通过了《中华高姓大通谱》编纂计划。在总会的领导下,2009年2月21日,在广州花都区召开了第一次《中华高氏大通谱》编委会全体会议,此后经过杭州、北京、厦门共四次大通谱编委会会议,在大通谱理事会的支持下,编委们日夜苦战,《中华高氏大通谱.总谱》基本完稿。不幸的是出现了分裂, 2011年8月北京高家会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中华高姓宗亲总会也一直在积极热情地编写出版《中华高姓总谱》,直到今天的大会还在积极的搜集各分会提前准备好《总谱》尚未提交的资料。我衷心希望两谱能合二为一,统一出版。 各位宗亲,高岳在北京的会上说,是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提出要反思我们高家的文化。春秋时期,高氏执掌国政风火两百年,为什么最后被陈氏夺取了政权?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为什么只延续了28 年,被一个小小的北周所灭,而且好几个皇帝都是短命的?隋末,高开道在渔阳称燕王,建燕国,为什么只历史四年?五代十国时的荆南政权,为什么只是在夹缝中生存了57 年;公元1115 年,高永昌建大渤海国政权为什么时间不足一年。现在,高姓在政坛上的群星,为什么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是高家的文化出了问题,“礼崩乐坏”了!我们一定要抱着上对历代祖先负责、下对万代子孙负责的态度,整纪风、整家风、整族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振兴高家,复兴高氏。各位宗亲,天下高姓是一家,都是出自大中华。我自始至终在做和合统一、团结和谐的促进工作,一贯主张要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心胸宽大,大度容人,包容厚德,海纳百川,团结统一,和谐高家,大公无私,正道修谱。各位宗亲,我们必须明确五点:第一,必须明确成立研究会和宗亲会的宗旨原则、目的任务、运行规则;第二,必须明确家谱的功能、家谱的内容、家谱的体例、家谱的格式;第三,必须明确修谱的目的、修谱的规则、修谱的方法;第四,必须明确总谱版权的持有人;第五,必须明确宗亲捐款使用的财务账目要公开透明。随着我们宗亲队伍的逐步扩大,我们要积极的在合法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使我们的宗亲组织世世代代的永远的健康的发展下去。 最后希望我们海内外高氏宗亲爱国爱家,和亲睦族,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和合力,胜金玉,共同为深入研究高氏文化多出成果,为弘扬中华多做一些实际贡献。祝宗亲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宗亲福寿康宁!谢谢大家!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吗

大工匠
刺痛我
应该是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成立于1994年2月18日,是经民政部批准,由各民族医药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以及相关单位专家自愿结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其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其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研究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毛发健康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芳香医药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蛇伤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土家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蒙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维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专家委员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