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教研信息管理中心是正规机构吗?

必有真宰
太冲
据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下,全国支学助教工程办公室直属的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与服务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总部设在香港。经过在基础教育领域大范围、大样本、多区域的研究、实践与积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研究实验、教育服务、办学、国际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经验,形成了稳定的工作网络和专业优势,搭建了立体的现代教育服务业平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开展教育产业科学研究、教育产业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教育产业研究成果的鉴定与推广;研究、编写、出版学术性书刊,举办教育产业相关联领域的各类峰会、论坛及研讨沙龙,开展培训活动;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组织教育产业评价活动;开展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对外教育产业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其他有关活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会由国内若干大型教育实体组成,学术指导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研究中心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公益组织和学校有广泛的合作,是国内外基金会、研究机构、企业与教育产业合作的重要通路,并为民营教育机构提供专业的管理和咨询服务。由上可知,该机构的性质还是偏向于民间组织,应该可以通过此申报研究课题,但权威性并不算高。希望能够帮到您!

中国教研网上的学术大讲坛,目前都有哪些大家开讲?

而谁与居
当家人
教研网大讲坛请的都是国内知名专家开讲,主题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已经有近40期内容了,最新一期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仁珪,开讲的主题是《教育家启功》

为什么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研究网站上不去~?

趣取无用
维也纳
不是上不去,只是被挡了。要进去就要翻。。。。墙壁

中国教师教学研究会合法吗

明姑娘
常德
楼主的这个疑惑去年我们就遇到过,当时学校教务处的老师组织我们参加他们的第五届教学大赛,因为我们的老师都想参加正规一点的大赛,所以还是比较了好几个这种组织单位的文件,最后决定参加他们的这个教学大赛。大赛评审结束后,我们都收到获奖证书,一等奖的少,二等奖次之,三等奖的多,也有部分老师收到了优秀奖(主办方也的确算给那些质量不很高的稿件给予了鼓励)。活动结束后还有个集中出版、发表的委托协议,你如果觉得有必要发表就参加,没必要发表就不参加。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论文,对评职称是100%有效的,这个是评职称的金标准,但是杂志社 会收取版面费的,从几百元到上千不等,因为我还没到评职称的时间点,所以我只拿了个证书。我的几个同事参与了他们组织的在杂志上集体发表的活动,最后确实收到了杂志,每人2本,有正规的刊号,我们还上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网站上查询了,也确实能查的到刊号和刊物的名字,都是去年的事了,好像是XX教育xx教学之类的,详细的记不起来了。。。。。

我的英语不好,请问有什么网站能帮我提高我的成绩

可以养亲
三科
英语单词记忆方法与英语学习方法 一般的说,掌握英语单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不同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单词记住后一定要通过读课文或背课文来巩固,或按照遗忘曲线来复习。 1.逻辑记忆:通过词的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外部逻辑关系记忆单词。1)把几个字母看作做一个来记如:"ight" light, right, fight, night, might, sight, tight 2)外旧内新,如:bridge “桥”看成 b+ridge ridge "山脊”sharp 看成 s+harp harp "竖琴。3)外新内旧,如:cleave “劈开”看成 c+leave, tact "机智:看成 t+act 2 联想记忆:1)音与形的联想,即根据读音规则记忆单词。2)形与义的联想,如:eye 把两个e看成两个眼。banana 把a看成一个个的香蕉。bird 把b和d看成两个翅膀。3)象声词,联想实际的声音,如:gong 锣 coo 咕咕声。 3.构词记忆:利用构词法,通过分析词根、前缀、后缀、派生和合成等记忆单词。在这些记忆法当中,我觉得联想记忆效果比较好,特别适合记那些难记住的单词,下面是我找的一些例子,请你参考: Weird a. 不可思议的 分解为we+ird,ird就是没有头的bird(少了开头的字母b),联想一个情景:一觉醒来我们变成了无头的小鸟,这的确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Bliss n. 好福气,天福 谐音“不理事”, 联想一个情景:一个人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打理,别人什么事情都给他做得好好的,这个人真是天生的好福气。 Dearth n. 饥荒,饥馑 分解为d+earth,d为“冻”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earth为土地,联想一个情景:当土地冻起来之后就长不出庄稼,所以要闹饥荒,闹饥馑。 Waif n. 无家可归者 分解为wai+f,wai为“外”的汉语拼音,f为“放” 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联想一个情景:一个人被外放的时候,他必定是有家难回。 Pore vi. 钻研 谐音“泡”, 联想一个情景:一个科学家在钻研问题时需要花很多的精力,要在里面“泡掉”许多时间。 Pauper n. 穷人 分解为paper+u,paper是“纸”,u借用汉语读音“有”, 联想一个情景:富人有的是钱,但穷人光有纸没有钱,所以光有纸的人就是穷人。 Caprice n. 怪想法 分解为cap+rice,cap是“帽子”,rice为“大米”, 联想一个情景:我们平时把大米都是放在米缸里或米袋里,但有一个人说,我不用米缸装大米,也不用米袋装大米,我要用帽子来装大米,这个人的这个想法就是怪想法。 Languid a. 没精打采的 谐音“懒鬼的”, 联想一个情景:一个懒鬼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所以每天都是无精打采的。 Elf n. 淘气鬼 与self(自己)相比较,elf是少了头的“自己”, 联想一个情景:一个小孩子很顽皮,他把自己的头都给玩没有了,真是不折不扣的淘气鬼。 Cactus n. 仙人掌 分解为c+act+us,c为“刺” 的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act是“作用”,us是“我们”, c+act+us就是“有刺作用于我们”, 联想一个情景:仙人掌最大的特征就是浑身有刺,我们只要用手去碰,它的刺就会扎我们。句子比单词重要 中国人学英语,最常用的方法是背单词,甚至有人以能背出一本词典为荣,但是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语言的运用却是活的,机械的理解会造成很大的误解。词典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语境。可以说,单词没有多少实际运用的价值,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你的外语水平。要养成背诵句子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能表明某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不要学“古董英语”。任何语言都是活的,每天都会发展,学习陈旧的语言毫无新鲜感,而且基本无处可用。不鲜活、不入时、不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是我们要学的语言,多读外文报纸、多看原版影视作品才会有助于补充新词汇。 很多人以为,把单词拆成一个个字母背熟就可以正确地拼写出来,其实,科学的方法是把读音、拼写和用法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眼口手脑并用,并把它应用到句子里面去理解。 听不懂也要听 练习听力时,许多人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乐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你自己觉察不到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你的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飞跃。 所以切记:听不懂时,你也在进步。 练习听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录音机播放外语磁带,使自己处于外语的语言环境中,也许你没听清楚说些什么,这不要紧,你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听,只要你的周围有外语环境的发音,你的听力就会提高。 敢于开口 学英语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来和他人交流,但开口难也是中国人学英语的一大特点。问题出在以下几点: 一是有些人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太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其实,练习口语的教材,内容肯定不会难,否则没法操练。看懂不等于会说,把这些你已经学会的东西流利地表达出来,才是口语教材最主要的目标。 二是千万不要用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学习一门外语如果发音不过关,始终不会真正掌握一门外语,而且最大的害处是不利于培养对外语的兴趣,影响下一步学习。现在有人把用汉语发音标注英语,比如把“goodbye”记作“古得拜”,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这样做肯定后患无穷。 不敢开口的第三点是怕语法有错。没有具体问题,一般不要去读语法书。超前学习语法,会使你如坠云里雾里,丧失学习外语的乐趣和信心。 而且,语法好比游泳理论,对于没有下过水的人来说,游泳理论是用处不大的。同样,对于语言实践不够丰富的初学者,直接学习语法的用处不是很大。所以,一定要结合语言实践来理解语法,语法是学会语言后的一种理论思考。学语言不存在对错,只要能说出来,意思让人家明白就可以了,不用费尽心机考虑用什么句型,只要能选准一个单词就行。 学口语最好的办法,不是做习题,不是背诵,也不是看语法书,而是反复高声朗读课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语感,只有具备了语感,才能在做习题时不假思索、下意识地写出正确答案。而且,当你熟练朗读几十篇课文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所谓的“用外语思维阶段” 你可以到我的百度空间来看看,也许你会有的收获。祝你进步!给你推荐几个比较不错的网站,自己看看哪个比较适合你。中国英语教研网、英语中国网、英语教育网参考资料:http://www.englishchina.com/book/form.asp http://www.yingyu.com.cn/

《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23-7629、国内统一刊号CN15-3591/G,是合法刊物吗?

奥菲斯
反本
非法的。CNxx_xxxx的代号有一个范围,除此之外都是非法出版物。前两位的数字不能大于65,后四位的含义是:报刊类0001——0999,期刊类是1000——5999。因此,该期刊是非法的。如果想发表文章又没有门路,可以和90zwd@163.com联系,我这里有多种适合教育类的期刊和报刊。另外,你可以登陆"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查询 。请参考下面的内容: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泉教职改〔2004〕8号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各县(区、市)教育局职改办,市直各学校: 2003年以来,我市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盗版印刷CN刊物、假冒CN刊号等类型的非法出版物,以及未经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为此,我局于2004年3月10日发出《关于盗版和非正式出版CN刊物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教职改〔2004〕2号)的文件通知,但由于非法刊物给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广大教师反响强烈,分别通过来电来信举报等形式反映情况。为了使评审工作能够健康、顺利地进行,维护评审工作的严肃性,经向新闻出版部门和有关单位查实,以及在"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查询有关刊物的论文目录,现就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作如下通知,请遵照执行。 一、经浙江教育学院《教学月刊》杂志社调查与证实,我市提供的《教学月刊》(CN33-1279/G4)2003年8A和8B综合版等2本期刊样本并非他们出版,由此认定此2本期刊为盗版的非法出版物。 二、经广西教育学院调查与证实,我市提供的《中学文科》(CN45-1280/G4)2003年5·6月号合刊、《中学理科》(CN45-1279/G4)2003年5月号、《小学教学参考》(CN45-1233/G4)2003年5·6月号合刊等3本期刊样本并非他们出版,由此认定此3本期刊为盗版的非法出版物。 三、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复函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认定《改革与创新》(CN35-0053)、《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CN03-4383/HK)、《当代教育杂志》(CN(HK)NR4064/190/01)、《中国教学纵横杂志》(CN(HK)NR4159/87/0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CN(H)39-7869/G)、《中国现代教育杂志》(CN35-3917HK/G)、《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CN18-4258/H)等7种刊物为非法出版物,且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当代素质教育》(CN03-3313/G·HK)、《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CN03-3569/G·HK)等2种刊物为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且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 四、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复函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证实《航空教育》(CN11-2548/G)、《教育教学研究》(CN11-1038/F)未在该局登记,它们的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系非法出版物。 另据我们核实刊物,《教育教学研究论丛》(CN11-1038/F)与《教育教学研究》(CN11-1038/F)系同一刊物。 五、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查实,并在其网站上作特别提示(http://www.xwcbj.gd.gov.cn/menu/zxjd_bz_tbts.asp),由此认定与其特别提示内同名同号的刊物为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刊物及其刊号详见附件。另据我们核实刊物,《教育导刊》(CN23-1340/GD)与《教育新导向》(CN23-1340/GD)系同一刊物。 六、在选送我市评审论文的刊物中,发现《现代教育科学》(CN22-1339、CN22-1173)、《现代中小学教育》(CN22-1096/G4)、《继续教育研究》(CN23-1470/G4)、《引进与咨询》(CN35-1076/F)(素质教育论坛专辑)、《学会》(CN35-1127/G3)(中小学教师论文版本)、《武夷科学》(CN35-1104/Q)(季刊,中小学教师论文版本)等刊物内含有大量我省或我市教师论文,经"中国期刊网"查询论文目录,与其正式刊物目录完全不一致,并且刊物上没有标注"增刊"字样,也没有出具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出版许可证,由此认定这些版本的刊物为非国内正式出版物。 七、本文所列的刊物或刊物版本,均为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发表在其上的论文不予认可,允许参评对象更换符合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要求的论文。论文发表的截止时间可放宽至2004年3月。八、由于受到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的影响,我市2003年中学教师中级职务和中学高级职务评审还未结束。中学教师中级职务和中学高级职务更换论文的截止时间为2004年4月25日。 九、发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的论文,经专家鉴定结果为不符合我市评审要求的(即论文质量不符合要求),论文不予更换。 十、从2004年度起,送审代表作发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一律不予认可,且不能更换。 附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二○○四年四月十九日主题词: 非法出版物 调查结果 论文 处理意见 抄送: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泉州市职改办,存档(二)。 泉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4年4月19日印发 附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 名称 刊号 名称 号教育界 CN79-1229/Z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CN-HK-4311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CN-1035R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CN18-4258/HCN26-1035/I4 CN35-1239HK/GCN26-1035R CN-4258/H亚洲教育 CN(HK)NR4251/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CN(HK)-NR4352/46/03CN(HK)4251/171/02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 中国教育(高教版) CN.NR37-02中国新教育 CN(HK)NR4332/56/03 当代教师 CN(HK)25/11/03教育科研论坛 CN.NR 183/03 教育新发展 CN(HK)NR 184/0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CN.H39-7869/G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CN38-3150HK/GCN(H)39-7869/G CN03-1202CN03-1202/GCN03-1202/HK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CN38-3153HK/G 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CN(HK)NR4069/194/01 当代素质教育 CN03-3313/G教育管理与科研 CN142-03/G4 教学理论与方法 CN23-1240/N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CN(HK)67-4359/R 中华创新教育 CN98-4362/G4CN98-4359/G4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CN(HK)NR4180/105/02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CN(HK)NR4137/53/02中国教育研究 CN39-7848/G4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CN35-1515HK/GCNHK0315 CN35-1515HK/GJCN43-8319H/GCN98-0315/G4CN98-0315/R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CN43-8861/R 教育纵横 CN(HK)NR 4540/264/03CN43-8816/R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CN56-082HK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 CN(H)39-7869/GCN65-082HK CN.H39-7869/G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中国创新教育 CN(HK)NR3327/003/01当代教育 CN(HK)NR 4064/190/01 中国教育家杂志 CN44-1406/QCN11-4525/N中华百年教育 CN98-1031/G4 今日教育 CN(HK)NR4263/186/02CN(HK)4263/186/02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CN54-9887/HK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CN18-4258/HCN13-4412/H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CN16-1690/NR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CN03-0173/G 中华现代全科 CN29-3227/R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CN03-1204 中国研究生杂志 CN03-1029/HK中国图书馆学 CN1073-168

网络教研将取代线下教研活动是否正确

假于异物
得不教焉
  一、网络教研的概念  网络教研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二、网络教研的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应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活动比传统的教研有着的优势。  1、发挥教研的引领作用,推进教研的全面深入。  本县第七届小语年会结束后,本县教育博客里相关专题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我在《雨中的花》的博客里读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教研活动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文章说:“在盛行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学校和有关教育教学研究部门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然而,当前的一些教研活动只重视教研活动本身,却缺少活动后的延伸,因而导致活动事倍功半,收效有限。在活动之后,我们更需要做点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教研活动过后,如何让这次教研活动的精髓得到落实和发扬?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将教研活动向纵深开展呢?围绕这个问题,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她认为:组织者需要多一点指导、多一点了解;执教者需要多一点反思、多一点互补;听课者需要多一点交流、多一点实践。我要补充的一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展网络教研。  依托网络平台,组织者可以对教研进行深度引领,包括对课改难题的探讨,教学问题的深究,实践经验的总结,都需要过程,需要连续,需要专家与教师多次互动交流。以前教研活动,不能与教学同步,没有广泛参与和过程连续,难以对教学行为追踪指导,因此很难深入。网络教研则弥补了以前这种“蛙跳式”教研活动的不足,具备对教学深度引领的基本条件。执教者和听课者也可以利用网络做专题,做到及时交流、追踪问题、在线研讨、共建资源、共享成果,从而推进教研的全面深入。  2.改变教师的学习状态,提升学校的教研文化。  人要善于学习才会提高。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必然要与网络进行亲密接触。教研从本质意义上就是组织和帮助教师学习。在这方面,网络教研有明显优势。能帮助教师摆脱凭个体狭隘经验进行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实现教师从独学无友到自主开放的学习状态的转变。比如走近专家和名师。从网上搜集像魏书生、于永正、窦桂梅等专家的资料,进行研修和探讨。也可以走近同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因此,网络教研改变教师的学习状态,促进了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习惯的形成。相辅相成地,一个积极的网络教研氛围从虚拟空间延伸到现实校园,提升了学校的教研文化。  3、 改变教师的成长环境,促进教育民主化进程。  网络教研正悄然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一线的教师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了研究的话语权,形成“民主、平等、协商、对话。开放”的新型教研氛围。谁勤奋、谁努力、谁的教研能力强、教研成果大,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教研真正能体现学术民主,有助于我国教育民主化进程。  4、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研可以跨越一所学校、一个县市,延伸到整个网络中去,完全打破学校之间、地域之间的界限。只要有网络,足不出户就能进行教研活动,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的交流变成了现实。这样可以加大教研力度,增强教研的时效性,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同时,网站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比如优质教案和课例,方便老师下载共享,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备课效率。利用这些资源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上举重若轻,在分享同行经验的同时,提高自我,形成良性循环。  5.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丰富了现代教育理论  新的课程理论研究认为,基础教育教师日常工作、学习情境中的经验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因素,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比如作为网络教研方式之一的教育博客,是以教师个人主动参与为特征的网络表达和交流形式,记录的是教师精心收集到的教学资源,日常工作和教学情境中最为真实的教学体悟和实践反思。这样的实践性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其理论价值被广泛认可。  毋庸置疑,网络教研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部分,而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广泛的教师参与、鲜活的叙事研究方式,丰富了现代教育理论。  三、网络教研的条件  1.硬件条件。  建立校园网络。网络建议包括如下内容: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  没有建立校园网的,利用教育博客作为教研平台也是可以的。本市教育博客网站平台有如下板块:书香醉人、思维观点、争鸣探索、学科教学、生活感言、教学叙事、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学研究、教育管理、校园生活、师生之间、心理辅导等内容,非常详细。  2.软件条件。  (1)教师素质  首先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研理念。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可以组织举办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网络教研的相关培训。  其次要培养并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让每位教师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培养整合信息和资源的能力。  再次是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人,网络资源如此丰富,应该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利工具。  最后,教师参与网络教研要进行合理分工。应该根据每位教师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分工合作计划,使网络教研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  四、网络教研的方式  网络教研的开展需要有网络平台。教育博客现在很流行,操作方便,可以申请免费使用。很多教师利用博客写教学反思,实现自我的成长。也可以同学科的教师申请一个博客,共享密码,同步使用。学校申请一个博客群组,把各学科的博客链接起来,这样主管教学的学校领导统管这个总博客,把握各学科教研情况,也可以参与讨论。博客是免费的,使用方便,但功能上有限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系统功能比较强大的网站平台。方便上传文本、声音、视频、动画、课件等资源。有利于教师下载共享,提高备课效率。  开展网络教研,还可以灵活运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提供的TQ平台,即教师聊聊软件,通过视频和话筒,教师们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天涯咫尺里会产生亲切感。也可以利用QQ群、UC教研群或者学习论坛等开展交流活动。  五、时下开展网络教研的困难:  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本县也相继推出了教研信息发布平台,如宿松教育论坛、宿松教育博客、宿松教育网等网站。这些平台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促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教研的发展。但是,网络形式的教研刚刚起步,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况,没有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没有形成区域整体推进的局面。因此在网络教研开展上有以下一些困难:从事网络教研的队伍分散,没形成团体力量;缺乏区域网络教研员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与引领;网络教研均为兼职,一线教师缺少技术支撑,工作负担重,缺少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网络教研是一个新的话题,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它并不否定其它形式的教研作用,而是从另一种视角上探索教研的方向,促使教研更加科学。“采得百花方成蜜,淘尽黄金始成金”。我们乐观地相信,在新课程背景下,随着教师专业成长意识的增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社会对技术的教育应用认识的加深,网络教研一定会让我们的教研生活异彩纷呈。

语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号曰
冰菓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xiaoyinzi77语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2017年11月26日至2017年12月30日参加“中小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专题”网络培训,通过听北京市特级教师张文清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的中国教研网执行总编、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朱立祥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使我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语文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一、语文教学坚持“以生为本”新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课堂上的所有教学都应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还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尊重孩子的创造,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坚持以生为本。二、语文教学加强“阅读积累”新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文化传承,加强阅读积累。新课标还提倡让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应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个性。“书读百遍,其

国外对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作用的看法是什么?

始用四达
天而不人
1、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于积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教科研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它不再是教育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的事情。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提倡和要求外,教科研真正的动力应该是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广大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师内在的需求是自我成长,自我成长的关键在于广大教师是否能够沿着一条比较正确的方向不断成长。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思考、不断记载自己成长的心历。教师专业成长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教研交流平台的丰富性、交流的主动性和自发性。2、网站、博客、即时交流软件、Moodle等不同形式的网络教研方式并呈,各有长处。网站适合于行政机构、教研管理机构为主体来使用,博客适合在个人为主体来使用。即时交流工具主要是QQ群,还有UC群和MSN。3、博客及团队博客的功能可发挥独特的作用:A、博客为广大教师个人的加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博客团体可以为学校团队、学科团队、小组团队的加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个人博客、小组(教师、学生、家长)协作博客群组(群组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三个人直至更多)、学科博客群组、新项目(课程、校际之间项目联动、科研项目开发)开发群组、区域博客群组、联片博客群组、结对博客群组等都是不同形式的博客团队。成为我们新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成长方式。B、教师成长需要榜样也造就榜样,而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和提升榜样,二是宣传和展示榜样。博客是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C、博客具有彰显个性的性质,与新课改提倡的精神完全符合。4、浙江省教研室自上学期,力推携手博客群,并采取新建省教研网,扩充网站空间,设立专职教研员,召开各学段各学科的网络管理员,召开网络教研会议等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网络教研,博客的推广和使用是网络教研中的核心部分。5、我市经济发达,网络普及程度较高,对于开展本课题研究有较好的硬件保障。6、我市建立和使用网站等各种方式进行网络教研历史久,成绩显著。如:瑞安十中尹瑞文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堂资源网”在全国负有盛名,网站开办六年,点击数达4千万次。多次在全国、省级评比获奖。课题组组长李日舟老师的工作网站“瑞安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网”自01年开始建站,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将近三年的内容转到博客后,居成长博客全国技术群组第一,携手博客群组第二。我市现有11个以瑞安教师为成员的QQ群用于工作交流。目前,我市安阳实验中学在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群平台,真正使用博客的近50多位教师,接近教师总数的1/3。另外至少有100位教师目前已经拥有博客。教师因工作使用网络,提高个人专业成长的数量大约在2000位左右,占所有教师总1/4多。6、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可能会有更新、更好的形式出现。但在可预见将来,但不会淘汰或废止博客这种形式。哈贝马斯曾经提出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构通行为真正互动和理解的四条有效性原则:即表达的可领会性、陈述的真实性、表达的真诚性和言论的正当性。他还提出达到“交往理性”的社会标准是﹕第一,理想的语言情境向每一个感兴趣的主体开放,使之可以参与话语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第二,它能摆脱强制、统治、权力游戏等纯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动机;第三,它能把那些潜在于我们的断言中的认知性的、规范性的、表现性的三种有效性要求区分出来,并且仅仅通过辩论达到这种区分;第四,它能使人们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连续的基础达成共识;第五,它的结果是一项合理的同意,这项同意可以根据进一步的协商进行修正。博客正是基于这一需求标准而产生的形式。到目前为止,以“教育博客”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已有部分涉及,只是尚待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美国创造网络探究教学WebQuest之父Doge倡导在WebQuest的设计中加入Blog的新元素,促进师生在网络上的思想交流,而且自己亲自建立了一个Blog(),在上面记录了自己平日的所思所想。这应该是教育博客的最初形式。在博客者群体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教师。尽管至今还没有中国教师博客的准确统计,但从GOOGLE关键词检索“教师博客”记录条数高达807万条,与“课程改革”(1240万条)、“基础教育信息化”(1200万条)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搜索信息量最大的三个关键词。中国中小学教师博客的特点是﹕l 教育博客者压倒多数是“草根”的普通教师,也有少量教育研究工作者。教师用博客记载着他们的思想和成长轨迹,最为关注的两个话题是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l 教师博客者对博客有强烈的归属感,期待将自己的声音传播于社会之中,用非主流的“话语”和网络传播方式来确立教师的社会地位。l 教师博客功利性相对较少,至少在目前学校和地区的博客群中很少有庸俗的名人效应和眼球经济。3、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定义及理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国内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本体性知识有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四是能够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学术)造诣,并能清楚表达出来。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它能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如学习教育哲学就需要思维哲学、伦理学、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基础。提高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关于教学的传统研究常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程式化的过程,忽视了实践知识与教师的个人特点。实践性知识的积累需要教师有反思型思维和教学能力的具备。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种知识是广大教师所普遍缺乏的。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教师要注意研究和更新教师知识的性质、范式、组织和内容,以保证教师这“一桶水”不是“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流水,给学生的“一杯水”也是长流不息的“新水”。  教师的专业技能由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构成。教学能力由一般教学能力和具体学科教学能力构成。一般教学能力指各种各样教学活动所涉及的能力,主要有: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1)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学诸能力中最高级的能力。(2)教学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判断的能力等。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能力。(3)教学操作能力。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手段看,表现为:第一,言语表达能力,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和连贯性等;第二,非言语表达能力,如言语的感染力、表情、手势等;第三,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如运用教具的恰当性。从内容看,表现为:第一,呈现教材的能力,如恰当地编排呈现内容、次序、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等;第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等;第三,教学评价能力,如,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能力,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等。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已成为21世纪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3)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与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的能力4、国际教育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西方沿着教师群体专业化——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以获得教师自主为核心,在教师专业化策略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20世纪60年代,斯腾豪斯提出了关于教师在课程开发的作用的观点,即“教师即研究者”。后来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展了“教师即研究者”运动,此运动反对的是外来的研究成果、观念对于教师的控制,它重视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个人的实践或自我能力。这次运动中,教师开展研究成为教师解放自己、张扬自身主体性的职业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将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等课程开发融为统一的过程。教师的培养发展遵循“反思实践者”范式。教师在以“参与”和“反思”为主要特征的行动研究中不断获得对实践的反感能力,使自己获得专业发展。埃利奥特在斯腾豪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教师不再把可能带有偏见的专家思想视为当然,而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着手解决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评价,在此过程中获得专业自主和发展。凯米斯在斯腾豪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师即解放性行动研究者”。是在教师自己的共同体指导下展开研究,专家只是帮助形成共同体。这种情形保障了教师对研究过程的充分介入,使得教师“解放”自己及其专业,从而获得专业自主和专业发展。5、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独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类。”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专业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之一。钟启泉提出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①教师教育理念尚待进一步到位;②教师教育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③教育科学尚待进一步改造和发展。这三点基本概括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钟启泉从理念层面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点策略:①确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理想的“教师形象”;②确立相应于理想的“教师形象”的教师教育体制。刘芳则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做到:①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使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不可替代性;②教师积极反思,使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③使教师任教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二)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教育博客可以利用“零障碍”的社会性软件,用心灵书写属于自己的网络日志的方式。教师可以方便地将教学、研究、生活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成果上传发表,形成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博客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黎加厚、庄秀丽总结了教育博课发展的现状及其展望,指出如果抓住了新课程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博客建设,就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且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进入了高级阶段:教师主体意识觉醒和主动发展的阶段。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蒋鸣和教授最近通过对教育BLOG的研究,提出教育博客不仅是信息呈现的平台,而且由于它连接着人们的思维,因而它是教师群体思维互动的平台,是师生学习实践共同体的环境或载体。教育学理论工作者应顺应技术支持社会发展的现实,参与其中,以理论引领教育博客的发展。同时指出教育博客的兴起,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的现象——教育博客还为师生提供了发表自己思想的传播媒体,让公共话语权回归到每一个教师自己手中,因而重构了社会的话语结构。人们在相互传播沟通的过程中,反思、互动,进行思想的复制与创新交融。博客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将导致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从群体的影响和社会长远的历史演进来看,将导致一种教育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教师博客的兴起是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几年来教育部门和专家一直全力推进的“校校通”工程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倒是博客“无心裁柳柳成荫”,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自发的、最有影响力的方式,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能简单归之于青年人赶时髦,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成因。长期以来,教师话语权的缺失是中国的教育的一大弊端。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教育部负责人首次提出“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这一观点至少至今似乎并未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的共识,在中国教师教育协会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调查(2004-2005年)中,65位县(市)教育局长和1180位校长对加强民主管理列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程认同度不高,仅20%左右,与调查的38000名教师对扩大学校民主管理的强烈愿望(31%的教师把它列为学校发展第一位任务)形成鲜明反差。这种教师话语权的缺失特别表现在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初期,专家主导的推进方式造成话语权几乎为“教育家”们所独占,教师仅仅是受众,是“洗脑”的对象,大量奔波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是“沉默的大多数”,同时又产生表述危机,“建构主义”、“双主体”、“主体一主导”一时充斥于各种会议、杂志、发言中,成为千遍一律的“套话、空话和废话”,尽管不少人对充斥一时的标签口号式的教育话语有很大程度的不认可感,但在权力话语下只能处于失语状态。教师博客开创了一个个性独立、民主的话语空间,技术的发展又使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几乎达到了“零成本”的地步,于是真实、鲜活的话语喷薄而出,教师博客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教师话语权的回归。(1)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论的指引。如何解释网络环境下人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从“工具理性”走向“交互理性”的方向和途径是什么?如何分析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内在的互动关系?教育学应当对这些问题做出不仅仅是哲学意义上的回答。(2)反对“工具理性”不应成为漠视科学技术的借口,鄙薄科学技术是历史的倒退。在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一个完全置身于网络之外的人至少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工作者。(3)教育理论研究者只有投入“交往行动”才能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研究者的角色必须进一步转换,不仅仅是指导者,更应首先是“同伴”﹔不仅仅是开个人博客,更要融入社群的交往之中,可惜这样的研究工作者目前太少。(三)博客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情况教育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学习工具,的确给走进它的教师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等诸多方便带来益处。目前教育博客主要有以下一些存在形式:1.个人教育博客教育博客以创建写作者的身份又可以分为教师博客、校长博客、教育管理者博客、学生博客等,根据其内容主题的权重大致可以做以下分类:(1)教学反思类。透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对学生教育方式的反思,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品格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教学事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学科教学类。学科的教案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后记、学科资源等,探讨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类似于学科教研网站,更侧重于教学的实践经验与反思。(3)教育管理类。许多校长、教育管理者用博客来记录自己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思考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提高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也对一线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4)知识管理类。将博客作为知识、信息的积累和管理工具,如教育理论的前沿观点,教育科学的最新发展,对自身工作学习有益的信息资源,分门别类按照自己的体系进行集中储存,身处信息社会,这个结构化的知识仓库就是个人专业发展的加油站。(5)成长档案类。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新型师生交流互动平台。(6)家校沟通类。以教师的班级管理为主,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建立起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桥梁。(7)课题研究类。以课题研究的实时档案和重要成果为主要内容(8)文学创作类:以教师的文学作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日记、作文习作为主。2、校园网站随着一部分校长、教育管理者参与博客的创建和写作,教育博客开始从自发组织形式向有组织、有管理、有评价的方式过渡,出现了一部分以博客技术构建的校园网站和校园博客群。以博客技术构建校园网站,将教师的教育叙事、校园新闻、学生作品、学校论坛搭建在一个平台上,而教育叙事成为网站的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3、校园博客群在常见的以asp技术构建的校园网站上,增添博客功能模块,教师的博客在校园网上发布,形成校园博客群。学校鼓励老师用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映自己的教科研心得、收获和成果,写成教育叙事报告。这种研究更实在,更切合教学实际,更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而且大多数教师觉得写自己的教育故事与论文相比,更易下手,更有东西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