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滕建群今年60几了?

绑架者
罗含
滕建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考入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专,199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军属事科学院任《外国军事学术》杂志编辑,后任总编。曾在海军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服役。1998-1999年获英国政府Chevening奖学金,在伦敦大学研究南亚政治与经济并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9月转业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2006年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 研究部主任,中国南亚学会理事。2009年被评为研究员。2013年起任美国研究部主任,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兼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国际主要著名报刊的概况及历史

惩戒者
蹈火不热
  世界著名杂志《财富》  《财富》(英语:Fortu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3262363631鲁斯(Henry Luce)创办于1930年,世界上较有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现属时代华纳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年、2001年和2005年年会分别在中国的上海、香港和北京举办。 《财富》杂志的发展历程 1929年3月,《时代》杂志的创始人亨利·鲁斯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基本上,商业就是我们的文化,因为它就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它控制我们的生活,而同时许可我们去加以控制的就是科学、技术以及环球信用和环境的发展——简而言之就是现代企业,企业就是我们的生命,它是艺术家、牧师、哲学家、医生的生活必要条件,因为企业对艺术家或哲学家的生活情况问题,具有一种决定性的影响,普通人更是随时都必须与企业发生关系。” 他的这番话揭示了商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大量的经济活动,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刊物与之相适应,然而当时已有的一些经济性报刊仍然停留在一些老观念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亨利·鲁斯以惊人的洞察力,决定办一份专门为工商企业界服务的月刊,定名为“财富”。 1929年秋,《财富》杂志第一期184页,全部用重磅铜版纸印刷,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它赶在股票市场暴跌的黑色十月之前在芝加哥出版了,售价为1美元。 亨利·鲁斯经过两年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才决定出版这样一本“外观极尽豪华,插图极其珍贵,文章怀有一种适合其商业在公众心目中获得应有地位的目的”的杂志。在时代公司的历史文献上有当时对于《财富》杂志的定义: 1.这份刊物将是美国现有刊物中最精美的出版物; 2.它从头到尾都是权威性的; 3.它将以最引人入胜的文字撰写,完全以事实为依据,深入浅出地报道商业界所关心的主题; 4.它将以富有技巧的方式探讨商业道德的立场。 《财富》杂志刚一诞生,就碰上了美国经济萧条,股票暴跌,失业加剧,接着便是一连数年的经济大萧条。有趣的是,这种情况没有影响《财富》杂志的出版,它在美国经济萧条的年代反而发展起来了。它是专门给工商企业界上层人士看的。 20世纪30年代,《财富》月刊主要为企业家提供信息、工商业动向、商情分析、经济管理等,及时报道工商界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以揭露式的报道阐述一些大企业的商业道德问题,以此赢得不少读者的欢迎和信赖。 1938年,时代公司搬到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办公。《财富》杂志也就从这一年开始在纽约出版。 《财富》杂志的创办人亨利·鲁斯对于该杂志的写作风格有令人吃惊的追求。他在雇用编辑和作家时,不要求他们会写商业报道,但一定要会写诗歌和散文,在第一批撰稿人名单中甚至有海明威。一些《财富》杂志的编辑在离职后成为美国重要的作家。。 用将故事的方法来写经济新闻报道的手法,并加进强烈的人情味,是《财富》杂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到了20世纪40年代,《财富》杂志已经成为英语世界写作最优雅的杂志之一。40年代,它的期发行量已上升到20万份。 40年代,《财富》月刊除了报道工商企业界动向之外,还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介绍美国大型企业甚至外国的某一大型企业,或某二类工业,或某一地区工业的经营状况,包括它们的政策方针、生产组织、技术改革、面临的问题以及财政状况等。40年代后期,该刊增强了调查性报道的分量。 1947年8月,《财富》杂志进行了关于新闻(对竞选的影响)怎样传到肯塔基州帕杜卡市的典型调查报道,增强了舆论的力量。 《财富》杂志对于工商企业界的关注和详尽的报道以及广泛的影响力,使它越来越像这些工业巨头的一员,它的报道口气开始愈来愈像企业领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财富》月刊成为工业社会的发言人和阐述者,企业家开始盼望《财富》杂志报道他们。 40年代,《财富》杂志成为美国企业界的一种身份象征。它独特的写作风格、精彩的企业故事、讲究的叙事风格以及精美的配图,还有1美元的价格,让那些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非常乐意将它摆在客厅里的显著位置。 《财富》杂志独特的公司结构 《财富》杂志的宗旨是办成“一本对经理人的指导手册”。《财富》的运作是实行独特的公司结构。它由两个独立并行、互不干扰的序列组成。编辑系统,最高首脑是总编辑;经营系统,最高首脑是总裁。总编辑与总裁平行并列,没有隶属关系。总编辑不考虑广告、不考虑赚钱,只考虑如何按他们的原则和理念办出一本读者信任的最好杂志。总裁负责市场推广和赚钱,但决不能对总编辑施加任何影响,不能干预报道。《财富》曾多次有过为坚持客观报道而牺牲巨大商业利润的事,甚至发表过严厉批评自己总公司的报道,记者、编辑却没有因之受到过任何责难。1997年,《财富》发表报道,对当时炙手可热的IBM总裁进行无情抨击,此后一年中,IBM撤销了在《财富》杂志上500万美元的广告。总编辑休伊并不为此后悔,他说:“记者的观点是不能被收买的。” 这种独特的公司结构,确保了《财富》杂志能长期恪守职业道德,真实与公正地报道和评价工商界的人物和事件,在它的读者——主要是工商界首脑中树立了权威,具有高度的公信力。这种权威性与公信度正是传媒的无价之宝,它使《财富》在国际工商界中有广泛的影响与号召力,这反过来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利润。就在IBM撤出广告的第二年,《财富》的广告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13.6%。《财富》对企业的评价,以公开、公平、公正著称,一向享有高度的权威性。 财富全球500强 1954年,《财富》杂志开始以严谨的评估推出全球最大500家企业的名单,“全球500强排行榜”从此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超越了国家、民族、文化而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标准。迄今为止,就影响力而言,没有任何一种媒体的“排行榜”能望其项背。这一排名已成世界知名企业用来判断自身实力、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经济状况极具权威性的晴雨表。列入世界经济500强,对企业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一夜之间得到了数以亿计的增长。 《财富》杂志利用其影响力举办了一系列的财经论坛,如《财富》500强论坛(首席执行官)、《财富》首席金融官论坛等。 《财富》杂志于1995年开始主办世界500强年会即《财富》全球论坛,每年在世界上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热门”地点举行一次,邀请全球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及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参加,共同探讨事关世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财富》杂志的500强排行榜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企业排名之一,而《财富》全球论坛则被视为世界经济界巨头“脑力激荡”、“激发新思维”的良机。 从1995年至今,《财富》杂志已分别在新加坡、西班牙巴塞罗那、泰国曼谷、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上海、法国巴黎举行了6次年会。 《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序,向来被经济界认为是世界各国经济状况的一个晴雨表。 财富 - 如何获得财富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获取财富的关键在于个人的本身素质,更重要的就是你如何运用本身具有的资源,又如何一步步扩展自身的优势,这些都要你有非同寻常的胸襟和眼光,而是否成功还在于以下七点: 1、最重要的就是人品。金融投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不道德的人没有承担风险的责任感。这样的人不适宜从事负责高风险的投机事业。任何从事冒险业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 2、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3、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犹豫。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 4、过犹不及,如果操作过量,即使对市场判断正确,仍会一败涂地。 5、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6、人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完整,并由此影响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与流行观点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见和主导的潮流互相强化,直至两者之间距离大到非引起一场大灾难不可,这才是你要特别留意的,也正是这时才极可能发生暴涨暴跌现象。 7、永远不要孤注一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包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福布斯》(Forbes),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一个集团的名称,集团除编印《福布斯》杂志外,还出版著名的生活类副刊Forbes FYI,创办了网络媒体Forbes.com,电视节目Forbes on Fox, 并定期举办全球总裁会议等活动;其次,他是一个人名,全名是史提夫·福布斯,它是福布斯集团的总裁;再次,它是福布斯先生经营的世界上最著名的财经杂志名称,因前瞻性强、有不妥协精神、观点鲜明、简明扼要而闻名于世。

国际贸易类的杂志期刊有哪些?

荆树
飞车党
1、国copy际贸易问题 2、国际贸易 3、财贸经济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商业研究 7、销售与市场 8、广东商学院学报 9、商业时代10、中国商贸 11、价格理论与实践 1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国际经济合作 14、对外经贸实务 15、江苏商论 16、国际商务研究 17、中国物流与采购确定这些还在出版吗?要怎么订呢?中国国际贸易不错

王奇生的论文

及时雨
伦敦河
1、《抗战时期国军的特质与困境》,《抗日3361303066战争研究》2014年第1期。2、《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反思(与唐小兵对谈)》,《东方历史评论》第4辑,2014年1月。3、《高山滚石: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收入《新史学》第七卷,中华书局2013年10月。4、“Rocks Rolling Downhill: The Continuity and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ofModernChineseHistory,Vol.7,No.2 (June 2013),135-155.5、《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新史学》第七卷,中华书局2013年10月;收入徐秀丽、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73-309页。6、《革命的经纪人:中共早期工农运动的仲介群体》,载吴淑凤等编《近代国家的型塑: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国史馆2013年6月,下册,第1015-1031页。7、《蒋介石与党国元老(1925-1932)》,载黄自进、潘光哲主编:《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形塑》第1册,第429-468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9月。8、《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杂志为视点》,载铃木贞美、刘建辉编《东アジアにおける学芸史の総合的研究の继続的発展のために》(国际研究集会报告书第31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2013年3月,第173-196页9、蒋介石的阅读史、蒋介石的阅读年表,载吕芳上主编《蒋介石的日常生活》,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77-334页。10、“ChiangKai-shek'sreading:aninquirybasedonChiang'sdiary,1920s-1940s,” JournalofModernChineseHistory,Vol.3,No.1(June 2009),11-25.11、《亡国、亡省、亡人: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载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6月,第103-128页12、「亡国,亡省,亡人:1915年から1925年における中国の3回にわたる反日运动の変化」,载刘杰、川岛真编『対立と共存の歴史认识:日中関系150年』,东京大学出版会,2013年8月,第57-77页13、“The Battle of Hunan and the Chinese Military’s Response to Operation lchigo,” in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ifornia, 2011, pp.403-420.)14、《蒋介石和国民党(上、下)》,《理论视野》2011年第11、12期。15、《“反革命罪”的源起与剔除》,《政府法制》2011年第12期。16、《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蒋介石的早年成长经历与个性特质》,载吕芳上编《蒋介石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3月;汪朝光主编《蒋介石的人际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17、《蒋介石的阅读史》,《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4期。18、《北伐时期的地缘、法律与革命:“反革命罪”在中国的缘起》,《近代史研究》2010年1期。19、《从五四到五卅:城市民众运动的组织动员(1919-1925)》,《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2009年第43辑。20、《党员、党组织与都市社会:上海的中共地下党(1923-1927)》,载吕芳上主编《论民国时期领导精英》,香港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21、「党员·党组织·都市社会:上海の中共地下党」,日本『中央大学政策文化综合研究所年报』第13号,2010年8月。22、个人、社会、群众、党:五四前后的关联与互动,《两岸发展史研究》(台北)2009年第6期23、「个人、社会、大众、党:五四运动前后の连关と发展」,载村田雄二郎编『リベラリズムの中国』,东京,有志舍2011年9月出版,第247-267页。24、「跨越鸿沟,关注连续」:评『一九四九年前後の中国』,『近きに在りて』2008年53号。25、《北洋时期的南北畛域观念》,《陆荣廷与旧桂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6、《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近代史研究》2008年6期。27、《中政会与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轮替》,《历史研究》2008年3期。28、《联俄与师俄: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的意义》,《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08年。29、《“武主文从”背景下的多重变奏:战时国民党军队的政工与党务》,《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4期。30、《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组织与人事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2007年33辑。31、《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7年1期。32、“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on a Wartime Campus:A Study focused on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2,No.4 (October 2007),590-631.33、《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4期。34、《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1期。35、《“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5期。36、《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回应》,《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3期。37、《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3期;《新华文摘》2004年20期。38、“Power Transmutation and Factional Struggles among Members of the GMD Central Committe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5, No.3 (Autumn 2004), 51-65.39、《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权力嬗蜕与派系竞逐》,《历史研究》2003年5期。40、《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近代史研究》2003年5期。41、《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4期。42、《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近代史研究》2002年5期 。43、《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自省:以1944-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44、《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年5期。45、《从“容共”到“容国”:1924-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4期。46、“Party-government Relationship:The Functioning of KMT’s Rule by Party at Local Level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3, No.1 (Spring 2002), 15-28.47、《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3期。48、《张謇与南通地方自治模式:兼论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的调适》,《苏东学刊》2001年1期。49、《以共和精神治校:陈裕光与金陵大学》,《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50、《探索女子高等教育办学之路:吴贻芳与金陵女子大学》,《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51、《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近代史研究》2000年2期。52、《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3、《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递嬗:以1927至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重点》,《历史研究》1999年2期。54、《教会大学学报校刊出版史略》,《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55、《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2期。56、《战前中国的抗日民族教育:以中小学教科书为视点》,《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57、《九一八以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3期。58、《留学与救国:1931至1937年中国留日学生的行为与心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59、《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年2期。60、《失去重心的乡村社会:民国时期乡村权势的转移与蜕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61、《教会大学与中国知识女性的成长》,《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62、《教会大学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6年4期。63、《留学与救国─战时海外学人群像》,《抗日战争与上海》,1995年。64、《民国初年的女性犯罪(1914-1936)》,《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3年创刊号。65、《从深闺走向世界的女子留学生》,《明报月刊》(香港)1993年9期。66、《民国时期离婚问题初探》,《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1992年。67、《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官僚政治》,《历史档案》1991年4期。68、《近代中国学会的历史轨迹》,《学会》1990年6期。69、《近代中国节育运动述略》,《人口研究》1990年2期。70、《近代留学生与华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3期71、《近代军事留学生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3期72、《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东南文化》1989年1期。73、《三十年代留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民国档案》1989年3期。74、《取径东洋,转道入内: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6期。75、《抗战时期留学生群像初探》,《近代史研究》1989年4期。

中国对外贸易的杂志期刊

鸽之翼
副墨之子
主管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编辑出版:《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1020/F国际统一刊号:ISSN0009-4498国内发行:《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社发行部国外发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中国国际商会(CCOIC)主办,设中、英文两刊,是中国创刊最早,集专业性、商务性、高效性于一体的对经贸界有影响的杂志。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社秉承贸促会50多年出版经验之精华,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手段,并不断发展、创新,以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立体全方位的为政府与企业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信息咨询、宣传服务。并参与、组办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及对外交流活动。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社还编辑出版《新前程》、《国际融资》等杂志。《中国对外贸易》1984年改为月刊,以中、英、法、德、西班牙、意大利及日本7种版本向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一些国外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均有收藏。《中国对外贸易》(中文)为月刊,每月15日出版,大16开本,彩色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统一刊号:CN11-1019/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954X,邮发代号82-959。每册定价16元人民币。《中国对外贸易》是对外贸易指数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商品价值、价格和数量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统计指标。宏观上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和工具,是国家掌控市场价格的重要工具,是深层次的经济决策信息;微观上它是行业、企业洞察市场行情,驾驭市场风雨,握住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有效手段。历史上的贸易大国,如荷兰、英国、德国、美国等,很早就开始编制、发布对外贸易指数,并在政府、企业、金融证券研究机构等社会各界得到广泛的应用。 ·趋势 经贸领域新思路、新观点、发展动向·聚集 重大经贸事件、投资经贸活动报道·话题 经贸观察、专栏、调研报告、实战案例·对话 国际经贸领域重要人物、企业领袖专访·企业风采 经贸投资企业宣传推荐、形象展示 ·中国贸促会及中国国际商会会员单位及17家海外商务代表处·中国外经贸、质检商检、海关系统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团体·国外驻华使领馆、商会团体、重点投资促进机构·中国5000家最大对外经贸企业、500家最大外商投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全球500强企业中与中国经贸往来的企业·全国重点经贸城市及主要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China's Foreign Trade》杂志于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领导下创刊,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权威性经贸类英文杂志,读者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权威性、商业性、综合性为一体具针对性强、发行面广、传播渠道多等特点,是国内国际经贸界跟踪了解中国经贸活动、中国企业及产品的主要媒介。杂志内容积淀下20多个精品栏目设置,如特别报道、焦点、大使访谈、高端访谈、商务交流、环球航空、商务旅游、中国汽车等,及时跟进中国及全球经贸最新动态和话题,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和专家解读。《China's Foreign Trade》杂志为全彩色印刷杂志,国内刊号CN11-1020/F,国际刊号ISSN0009-4498。除在中国国内发行外,并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商务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国际商会驻外代表处、中国在国内外举办和参加的经济贸易展览会、五大洲40个大型国际展(博)览会、全球500强驻华机构及国内大型对外贸易企业集团以及13家国际航空公司航班,面向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人士发送,是中国海外订阅量最大的经贸类英文双效期刊。《China's Foreign Trade》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历次展会、历届广交会、华交会、科博会、制博会、欧盟25国洽谈会等大型经贸盛会中介绍中国产品、面向外商的唯一指定英文刊物,而且被指定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所携唯一刊物和外交部指定各驻外使馆对外宣传交流的刊物。 《中国对外贸易》杂志于1956年创刊,前身是由外贸部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杂志,1958年由中国贸促会接办杂志,当时该杂志是外贸系统中央一级唯一的对外宣传刊物,政治地位较高。1964年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社成立,著名的无党派人士田一明成为第一任社长和总编辑。后来由于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经历了几次反复的停刊、复刊。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的关怀下复刊,并请郭沫若同志题写了《中国对外贸易》刊名。1979年《中国对外贸易》杂志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84年又进而改为月刊,以中、英、法、西班牙4种文版向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一些国外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均有收藏。在宣传中国出口商品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杂志为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做了许多服务工作,1987年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在海南省召开全国各地分公司人员参加的对外宣传会议上,在以不记名投票评选出的最佳媒介中,《中国对外贸易》名列第一。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杂志步入平稳的发展阶段,已成为集专业性、商业性、高效性于一体的对外经贸权威刊物。《中国对外贸易》杂志在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巴西、德国、东南亚、欧盟等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固定读者,在国内除进入中国贸促会、商务部主办的大型会议会场外,还成为广交会(广州)、高交会(深圳)、东盟博览会(南宁)、西博会(成都)、科博会(北京)、华交会(上海)等知名会展活动的指定宣传媒体,每届在会场均有派送。 整顿稀土乱局中国应惜土 米帅失去超国民待遇中国仍是外企投资热地吗? 罗书宏中日关系下一步 梅新育中美如何化解人民币之争 乔治·马格纳斯促进口措施呼之欲出在华外商评说中国市场 罗书宏龙的传人就应为祖国服务——记澳大利亚福建工商联谊总会会长陈展垣 金英中国企业海外淘金潮起 江亮房地产泡沫:日本的十年之痛 高潮网络购物社交化 竹子俊中外版权合作向纵深迈进——来自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报告 罗书宏波兰:下一个天然气大国? 王莉莉投资能源新贵——蒙古 王莉莉英国旅游业报告:金砖四国旅英游客将大幅增长 王莉莉海地震后重建,中企有用武之地 罗书宏摩尔多瓦农业、基建急需外国投资 罗书宏我国维生素C生产商被控操纵价格案警示企业出口价格联盟须慎行 刘燕南城市交响乐诠释狮城多元文化 宗欣印度尼西亚馆馆长:半开放设计展现千岛之国热情 宗欣中国制造网副总裁兼运营总监黄良发:线上线下融合是会展业发展必然趋势 赵爱玲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联之争:孰是孰非? 王旭升指尖转动牵引网游市场奔向广阔蓝海 林枫天津爱迪通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伍筱姗:网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绿色网游 赵爱玲近观丹麦的简约主义生活 孟秋行政座驾的巅峰对决奔驰新E系VS宝马新5系 张越新的增长引擎和投资契机 马骏郎咸平:美国正把中国复制成第二个日本 郎咸平出口退税取消,焉知非福? 叶子保增长还是减赤字,两难问题 方宁,罗书宏金融监管,各国求同存异 方宁,罗书宏 期刊查询网站

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杂志有哪些(社会话题、新闻类)?

旦而哭泣
劳我以生
B 1. ★编辑学报2. 保险研究3.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4. 北京电影学院学3236373863报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7. 比较法研究8. 比较教育研究9. 编辑学刊 C 10. ★财贸经济11. 财会研究12. 财经科学13. 财经理论与实践14. 财经问题研究15. 财经研究16. 财贸研究17. 财政研究 D 18. ★党的文献19. 大学图书馆学报20. 当代财经21. 当代电视22. 当代电影2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4. 当代外国文学25. 当代语言学26. 当代中国史研究27. 当代作家评论28. 党建29. 党建研究30. 档案学通讯31. 档案学研究32. 道德与文明33. 电化教育研究34. 电视研究35. 电影艺术36.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37. 对外经贸实务 F 38. ★法学研究39.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40.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41. 法学42. 法学家43. 法学评论44. 复旦学报(社科版) G 45. ★高等教育研究46. ★管理世界47. ★光明日报48. ★国际问题研究49. ★国外文学50. 改革51. 港澳经济52. 高校理论战线53. 工业技术经济54. 古汉语研究55. 国际金融56. 国际金融研究57. 国际经济合作58. 国际经济评论59. 国际贸易60. 国际贸易问题61. 国际新闻界62. 国外社会科学63. 国有资产管理 H 64. ★会计研究65. 汉语学习66. 汉字文化67. 黑龙江高教研究68. 宏观经济管理6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7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J 71. ★教育研究72. ★金融研究73. ★近代史研究74. ★经济学动态75. ★经济研究7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77. 吉林教育研究、高教研究78. 集团经济研究79. 价格理论与实践80. 价格月刊81. 江海学刊82. 江汉论坛83. 江苏高教84. 江苏农村经济85. 江苏社会科学86. 教学与研究87. 教育科学88. 教育理论与实践89. 教育评论90. 教育研究与实验91. 教育与经济92. 教育与职业93.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94. 金融理论与实践95. 金融与经济96. 经济管理97. 经济经纬98. 经济科学99.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00. 经济评论101. 经济体制改革102. 经济问题103. 经济问题探索104. 经济学家105. 经济与管理研究106. 经济纵横 K 107. ★考古108. ★考古学报109. 抗日战争研究110. 科技进步与对策111. 科学管理研究112.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13.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14. 科研管理 L 115. ★历史研究116.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17. 理论探讨118. 理论与改革119. 历史档案120.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21. 领导科学 M 122. ★马克思主义研究123.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24. ★民族研究12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26. 毛泽东思想研究127. 美国研究128. 美术129. 美术观察130. 美术研究131. 民国档案132. 明清小说研究 N 133. ★农业经济问题134.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35. 南开经济研究136. 南开学报(哲社版)137. 农村金融研究138. 农业技术经济139. 农业现代化研究 O 140. ★情报学报141. ★求是142. 企业管理143. 企业经济14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45.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46. 情报科学147. 情报理论与实践 R 148. ★人口研究149. ★人民日报150. 人口学刊151. 人口与经济152. 人民司法153. 人民音乐154. 人文杂志155. 日本学刊156. 日语学习与研究 S 157. ★社会学研究158. ★世界经济159. ★世界经济与政治160. ★世界历史161. ★世界民族162. 商业经济研究163. 商业经济与管理164. 商业研究165.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66. 社会科学167. 社会科学辑刊168. 社会科学研究169. 社会科学战线170. 社会主义研究171. 审计理论与实践172. 审计研究173. 审计与经济研究174. 生态经济175. 史林176. 史学集刊177. 史学理论研究178. 史学史研究179. 史学月刊180. 世界电影181. 世界汉语教学182. 世界经济文汇183. 世界经济研究184.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85. 世界文学186. 世界宗教研究187. 书法研究188. 税务与经济189. 思想战线19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1. 思想政治课教学192.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T 193. ★体育科学194. ★统计研究195. 探索196. 体育与科学197. 统计与决策198. 投资研究199.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 图书馆论坛201. 图书馆杂志202. 图书情报工作203. 图书情报知识204. 图书与情报 W 205. ★外国文学评论206. ★外语教学与研究207. ★文学评论208. ★文学遗产209. 外国教育研究210. 外国经济与管理211. 外国文学212. 外国文学动态213. 外国文学研究214.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15. 外语电化科学216. 外语教学217. 外语界218. 外语学刊219. 外语与外语教学220. 文史哲221. 文艺理论研究222. 文艺理论与批评223. 文艺争鸣224.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2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26. 舞蹈 X 227.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28. ★现代国际关系229. ★心理学报230. ★新华文摘231. ★新闻与传播研究232. 戏剧233. 戏剧艺术234. 戏曲艺术235.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36. 现代法学237. 现代经济探讨238.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39. 现代外语240. 现代哲学241. 小说评论242. 心理发展与教育243. 心理科学244. 心理学动态245. 新美术246. 新文学史料247. 新闻界248. 新闻战线249. 行政法学研究250. 学术研究251. 学术月刊25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53. 学习与探索 Y 254. 亚太经济255. 艺术百家256. 译林257. 音乐创作258. 音乐研究259. 音乐艺术260. 语文建设261. 语文研究262. 语言教学与研究263. 语言文字应用264. 语言研究265. 语言与翻译 Z 266. ★哲学研究267. ★政治学研究268. ★中共党史研究269. ★中国法学270. ★中国工业经济271. ★中国社会科学272. ★中国图书馆学报273. ★中国行政管理274. ★中国语文275. ★自然辩证法研究276. 哲学动态27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78.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79. 政治与法律280. 中国大学教学281. 中国档案282. 中国电化教育283. 中国俄语教学284. 中国翻译285. 中国高等教育286. 中国高教研究287. 中国记者288. 中国经济史研究289. 中国经济问题290. 中国科技翻译291. 中国科技论坛29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93. 中国农村经济294. 中国人口科学29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96. 中国社会保障297. 中国摄影298. 中国史研究299. 中国史研究动态300. 中国书法301. 中国统计302. 中国投资管理303. 中国图书评论304. 中国文化研究305. 中国戏剧30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7. 中国音乐308. 中国音乐学309. 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310. 中外法学311. 中外管理312. 中外科技信息31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31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15. 装饰316. 自然辩证法通讯317. 自然科学史研究那还用说吗? 《参考消息》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领导成员

寡君之欲
大联盟
重点研究美国的外交政策影响及政策发展方向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并就中美关系发展提出政策建议。跟踪和研究拉美和加拿大与美国关系发展态势。现任所长为滕建群,副所长为刘飞涛。 研究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区域合作与安全问题。侧重研究东盟国家、日本、朝鲜、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政治、经济、军事与外交的状况和政策趋向以及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关及中国周边安全的问题,包括朝鲜半岛、东北亚及东亚安全与合作的趋势等,并根据形势发展及时提出政策建议。现任所长为虞少华,副所长为刘俊波。 研究欧洲各国的内外政策变化;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对外影响;北约发展动态及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影响;巴尔干地区形势和中欧关系,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现任所长为崔洪建,副所长为李维维。 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为增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关系提出政策建议;研究中东问题、印巴问题、南亚问题和非洲有关热点问题及其国际影响。现任所长为王友明,副所长为孙立昕。 研究欧亚的发展状况、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影响,各成员国、观察员和联系国情况及相互间关系,中亚地区外高加索形势,独联体和其他地区组织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现任所长为陈玉荣,副所长为李自国。 研究国际关系中的宏观问题,对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大国关系、地缘政治、全球化及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规律性、趋势性问题进行分析,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撰写战略报告,并从事对中国外交理论的探讨和研究。负责编撰《中国和平发展国际环境新变化》、《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国际风云录》等。现任所长为陈须隆,副所长为苏晓晖。 研究世界发展环境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特点,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为促进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世界发展建言献策。现任所长为姜跃春。

有谁了解《国际政治与历史研究》杂志的,麻烦详细介绍下

滔滔不绝
散则成始
不了解,如果想了解国政时事去看看世界知识吧中文译名: 国际政治与历史研究   英文名称:Stud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history, 简称SIPH   国际正式标准刊号: ISSN2164-2176,   出版语言:英文和中文   创刊时间:2009年 (由原” 美国学历学位文凭认证委员会”主管创办,作为教育部门内部交流半年刊)   现出版周期:季刊   目前出版情况:全世界公开出版发行。   目前收录情况:ICIJ (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美国)收录期刊)   现出版机构: 美国学术联盟协会   国际政治与历史研究在美国以英文和中文分别出版,刊登的学术文章内容英文和中文均不相同, ICIJ收录(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数据库),为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美国)收录期刊, 为美国国标期刊认证委员会收录期刊,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与世界多家图书馆收藏。主要开设有以下的栏目:   1、国际政治与历史理论研究:主要刊登国际政治与历史学科体系研究;国际政治与历史关系研究;国际政治与历史研究的理论研究与创新研究;国际政治与历史研究的方法研究;国际关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研究;国际多元政治中的国际关系及其表现研究;国际政治体系的建立、发展与动力研究;当代国际政治与历史发展趋势研究等文章。   2、国际政治与历史实践指导:主要刊登国际政治与历史对国家政策的指导研究;国际关系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研究;国际政治历史演变对各国军事的影响研究;国际关系发展对文化交流与建设的影响研究;国际政治与历史规律指导国际外交政策与方法研究等文章。   3、国际政治与历史现状研究:主要刊登当前国际重大事件评述;国际关系发展最新进展研究;大国动向研究;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发展研究;国际安全形势的新发展研究;政治经济表象下的新世界研究;以全球视野、现场直击、独特评析等多角度对国际热点新闻进行评论和追踪等文章。   4、美国政治与历史研究:主要刊登美国政治演变过程研究;美国政治体系建立与发展过程研究;美国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过程研究;美国外交政策发展过程研究;美国外交关系发展过程研究;美国军事发展研究;美国目前的发展热点、焦点问题研究;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研究等文章。   5、欧洲政治与历史研究:主要刊登欧洲地区政治演变过程研究;欧洲各国政治体系建立与发展过程研究;欧派克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过程研究;欧洲各国外交政策发展过程研究;欧洲各国外交关系发展过程研究;欧洲各国军事发展研究;欧洲目前的发展热点、焦点问题研究;经济危机对欧洲各国的影响研究等文章。   6、亚太地区政治与历史研究:主要刊登亚太地区各国政治演变过程研究;亚太地区各国政治体系建立与发展过程研究;亚太地区各国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过程研究;亚太地区各国外交政策发展过程研究;亚太地区各国外交关系发展过程研究;欧洲各国军事发展研究;亚太地区目前的发展热点、焦点问题研究;经济危机对亚太地区的影响研究等文章。   7、中国政治与历史研究:主要刊登中国政治演变过程研究;中国政治体系建立与发展过程研究;中国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过程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发展过程研究;中国外交关系发展过程研究;中国军事发展研究;中国目前的发展热点、焦点问题研究;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研究等文章。   8、第三世界政治与历史研究:主要刊登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史;第三世界的发展热点、焦点问题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理念研究;第三世界的崛起研究;当今世界格局下的第三世界发展前瞻研究;第三世界的重大战略决策研究;经济危机后的第三世界研究;第三世界与霸权主义博弈研究等文章。   9、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刊登当前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与规律研究;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战略格局研究;重大国际问题的形成与症结研究;国际形势发展的态势与特点研究;各国外交战略和政策的调整研究;国际关系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预测研究等文章。   10、国际政治与历史专家论坛:主要刊登在国际政治、历史、金融、军事、财经、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专家;介绍专家背景与历史成就,综合分析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关注专家预测与讨论未来国际形势;剖析各领域专家对国际政治、历史的决策性作用与影响等文章。

求问国内比较好的关于国际贸易的期刊杂志。

是谓素朴
忘已之人
是核心期刊,由国家商务部主管,中国商务出版社主办,国内统一刊号:11-1600/F,国际标准刊号:1002-4999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核心期刊,由商务部主管,中国商务出版社主办国内统一刊号:11-1600 / F,国际标准刊号:1002-4999 生命的意义是薪酬,不在于接受,也不是在这场斗争中。